宋 词 赏 析

合集下载

李清照的词原文赏析及翻译

李清照的词原文赏析及翻译

李清照的词原文赏析及翻译无论在学习、工作或是生活中,大家都不可避免地要接触到词吧,李清照,宋代女词人,婉约词派代表,有“千古第一才女”之称。

下面是小编为大家整理的李清照的词原文赏析及翻译,希望能够帮助到大家。

李清照的词原文赏析及翻译1殢人娇·后亭梅花开有感宋代李清照玉瘦香浓,檀深雪散。

今年恨、探梅又晚。

江楼楚馆,云闲水远。

清昼永,凭栏翠帘低卷。

坐上客来,尊前酒满。

歌声共、水流云断。

南枝可插,更须频剪。

莫直待西楼、数声羌管。

译文细细的梅枝,浓浓的梅香,馨香一直持续到雪化。

想起赏梅,发现已经过了赏梅时节,只剩下遗憾。

寄居在外,路途漫漫。

白日如此漫长,倚栏望去。

宴上客人来来去去,杯中满是美酒。

歌声唱合,如行云流水。

那些最早开花的梅枝要在它们还没开败时,就要多采剪。

人身的聚散本是匆匆,独上西楼,听那幽怨的羌笛声。

注释①殢人娇:一名《恣逍遥》。

②玉瘦:比喻梅花的清秀之姿。

③檀:比喻花的香味。

④恨:遗憾。

探:观赏。

⑤江楼楚馆:泛指旅舍。

⑥云闲水远:形容行程遥远。

⑦坐上两句:《三国志·崔琰传》注引张璠《汉纪》:孔融“爱才乐酒,常叹曰‘坐上客常满,樽中酒不空,吾无忧矣。

’”⑧南枝:向阳梅枝,最先发花。

⑨西楼:指思妇住处。

⑩羌管:即羌笛。

笛曲中有《梅花落》,甚为凄凉。

赏析上片开门见山,吟咏梅花且叹悔此次赏梅又迟来了一步。

梅花,以其寒冬腊月发花,且有坚贞耐寒之志而深受爱重,在我国历来有“国花”之称誉;其花五瓣,花色有白、亦有红;古人赏梅讲究“四贵”,除贵曲不贵直,贵疏不贵密之外,也贵梅花之瘦不贵其肥,贵梅花之合(含苞)而不贵其开(盛放)。

“玉瘦香浓,檀深雪散,今年恨探梅又晚”是说:玉色的白梅花清瘦飘逸,浅红色的梅中上品檀香梅相形之下显得色泽浓艳,它们散发着袭人的香气;白雪正在消融,那雪压梅枝的美景已不见;真真令人遗憾,没想到赏梅竟然又来晚了。

一个“又”字,表达了词中主人年年探梅、年年叹晚的心情;当然只有面对爱之甚深的对象,才会发出“恨晚”的叹息。

宋代诗词鉴赏

宋代诗词鉴赏

宋代诗词鉴赏12011410 崔真瑞摘要:在繁荣大唐的巅峰文化经济政治后,宋代文化也在历史上留下浓墨重彩的一笔。

唐诗留下了不少朗朗上口的篇章,宋诗虽不及唐诗也有自己的风格,而宋词更为人熟知。

宋词或心系国家命运,或在乎田园在乎山水,或在大漠边关,或给予思念给予深情。

唐宋各有千秋,不同人看不同评判,可不可否认都是中国古代文化中最璀璨的明珠。

那个时代那种文化那种氛围,令人心驰神往。

关键词:宋诗宋词北宋南宋特点风格唐诗以韵胜,故浑雅,而贵蕴藉空灵;宋诗以意胜,故精能,而贵深折透辟。

唐诗之美在情辞,故丰腴;宋诗之美在气骨,故瘦劲。

缪钺《诗词散论·宋诗》。

就内容论,宋诗较唐诗更为广阔。

就技巧论,宋诗较唐诗更为精细。

然此中各有利弊,故宋诗非能胜于唐诗,仅异于唐诗而已。

唐诗与宋诗它们本是一脉相承的,从整个诗史来看,宋诗正是唐诗发展的必然结果。

但又存在很大差异,宋诗对唐诗并未亦步亦趋,而是在其基础上变革创新发展起来的。

本文用比较分析的方法揭示了唐宋诗歌的差异在于:宋诗“以平淡为美”,唐诗“以丰腴为美”;宋诗以“理趣”为特点,唐诗以“情韵”为特征。

但是宋诗创作上的遗憾也有,议论化,“以才学为诗”是宋诗的特点,这一特点给诗歌创作注入了的血液。

同时,这也正是宋诗不及唐诗的原因之所在。

诗歌和其它文艺形式一样,是以形象地反映生活作为自己的特性的。

离开形象就没有诗。

作为一代诗歌,宋诗继唐诗之后,开创了新的境界涌现了一些优秀作家和作品对我国诗歌的传统的丰富和发展作贡献。

但它的整个成就,它的主要艺术倾向又不及唐诗。

唐诗确实是我国古典诗歌发展的高峰,鲁迅感慨地,“我以为一切好诗,到唐已被做完”。

宋诗的艺术成就之所以逊于唐诗,就在于它的不少作者违背了形象思维的创作规律。

这里我想就散文化议论化和“以才学为诗”来说明宋诗的特点及其艺术创作上的遗憾。

散文化是宋诗的特点。

唐代杜甫开始具有“以文为诗”的倾向到了白居易、韩愈手中,更有所发展,尤其是对韩愈的“以文为诗”北宋中期就发生过不同的争。

辛弃疾的中小学诗词欣赏简析

辛弃疾的中小学诗词欣赏简析

辛弃疾的中小学诗词欣赏简析(实用版)编制人:__________________审核人:__________________审批人:__________________编制单位:__________________编制时间:____年____月____日序言下载提示:该文档是本店铺精心编制而成的,希望大家下载后,能够帮助大家解决实际问题。

文档下载后可定制修改,请根据实际需要进行调整和使用,谢谢!并且,本店铺为大家提供各种类型的实用范文,如工作计划、总结报告、策划方案、规章制度、祝福语、诗歌美文、名言大全、教育资料、作文大全、其他范文等等,想了解不同范文格式和写法,敬请关注!Download tips: This document is carefully compiled by this editor. I hope that after you download it, it can help you solve practical problems. The document can be customized and modified after downloading, please adjust and use it according to actual needs, thank you!In addition, this store provides various types of practical sample essays for everyone, such as work plans, summary reports, planning schemes, rules and regulations, blessings, poems and essays, famous quotes, educational materials, composition essays, other essays, etc. If you want to know the difference Please pay attention to the format and writing of the sample essay!辛弃疾的中小学诗词欣赏简析辛弃疾有许多与陆游相似之处:他始终把洗雪国耻、收复失地作为自己的毕生事业,并在自己的文学创作中写出了时代的期望和失望、民族的热情与愤慨。

《宋词赏析与宋代社会背景分析》

《宋词赏析与宋代社会背景分析》

宋词赏析与宋代社会背景分析一、宋代社会背景简介宋朝是中国历史上一个重要的王朝,它分为北宋和南宋两个时期。

本文聚焦于北宋时期(960年-1127年),探讨宋代社会背景对宋词创作的影响。

1.政治制度:北宋采用了封建制度,以皇帝为中心,实行官僚体制。

士人成为政治中坚力量,但权贵地主阶层也对政治产生了重大影响。

2.经济状况:北宋时期经济发展迅速,出现商业繁荣和手工业发达的现象。

货币经济逐渐兴起,城市商业活动蓬勃发展。

3.文化思潮:北宋是中国文化史上的黄金时代之一。

儒学思想强盛,士人崇尚礼教和诗文艺术,并积极参与文化活动。

二、宋词特点与创作背景1. 宋词的形式与风格•形式:在形式上,宋词包括了长短调等多种形式,以及各种艳丽的描写和对感情的抒发。

•风格:宋词注重细腻的音乐性,追求婉转动人的意境表达。

晚唐五代宋初风雅之风影响了词风,使其更加婉转柔美。

2. 社会背景对宋词创作的影响•文化环境:北宋时期文化繁荣,士人们有充裕的时间和精力从事文学创作,促进了宋词的繁盛。

•社会变迁:北宋社会变革剧烈,农民起义、边患频仍以及政治权力斗争等因素,为词人提供了大量真实、鲜活、感人的题材来源。

•悲欢离合:当时社会多灾多难,民间流行着愁思怨怼之曲。

这些悲欢离合的情感体验直接反映到了宋词创作中。

3. 宋词流派与代表作品•刘希夷派:代表作品有《如梦令》、《浪淘沙·漫天风雪寒山势》等。

•苏轼派:代表作品有《水龙吟·登建康赏心亭》、《念奴娇·过洞庭》等。

•辛弃疾派:代表作品有《青玉案·元夕》、《钗头凤·世情薄》等。

三、宋词的艺术成就与影响1. 艺术成就•技巧运用:宋词注重音律和曲调变化,追求声韵之美。

采用寥寥数字来表达千言万语,突出深情和含蓄之美。

•感情表达:宋词通过对自然景物、感情经历的描写,展现出细腻而真挚的感受,使读者产生共鸣。

2. 影响力•继承与创新:北宋时期积累了前人的文学成果,继承了唐诗的优秀传统,并在此基础上创新了自己独特的风格。

普通高校人文素质教育通用教材唐宋诗词鉴赏

普通高校人文素质教育通用教材唐宋诗词鉴赏

精彩摘录
这是《普通高校人文素质教育通用教材唐宋诗词鉴赏》的读书笔记模板,可以替换为自己的精彩内容摘录。
谢谢观看
读书笔记
王步高教授对于唐诗宋词的讲解令人心生欢喜。
此书配合王步高教授的慕课课程阅读为妙,对词有系统的梳理,对五代以来主要词人有精准的点评,可以避 免碎片化的阅读。
目录分析
1
一、初唐诗
二、盛唐诗
2
(上)
3 三、盛唐诗
(下)
4
四、李白
5
五、杜甫
六、中唐诗
1
(上)
七、中唐诗
2
(下)
3
八、白居易
4 九、晚唐诗
普通高校人文素质教育通用教材唐 宋诗词鉴赏
读书笔记模板
01 思维导图
03 读书笔记 05 作者介绍
目录
02 内容摘要 04 目录分析 06 精彩摘录
思维导图
关键字分析思维导图
素质教育
诗词
总参考
唐诗宋词
诗下
鉴赏
白居易
教材
文学
中国 唐诗
杜甫
通用
晚唐 书目 词
起源
李白
鉴赏
内容摘要
五千年的中国文学,犹如绵延之群山,在唐宋时期奇峰突起,形成唐诗、宋词两座高峰。因为它们的成就, 中国才当之无愧地被誉为“诗国”,诗词才成为中国文学辉煌的部分,唐诗、宋词加《红楼梦》是中国文学可以 “颉颃西域”的主要资本。《唐宋诗词鉴赏》对唐宋诗词进行鉴赏,可供大学生提高自身文学素养之用,也可作 为大学语文的教材。
(上)
5 十、晚唐诗
(下)
十一、唐五代词(上) 十二、唐五代词(下)
十三、北宋前期词 十四、苏轼词

《宋词鉴赏:李清照《如梦令》解析》

《宋词鉴赏:李清照《如梦令》解析》

宋词鉴赏:李清照《如梦令》解析引言宋代是中国文学的黄金时期,而李清照则被誉为“千古第一才女”。

她的词作以其独特的艺术魅力和深刻的思想内涵而闻名于世。

在她的众多经典作品中,《如梦令》可谓是其中之一。

本文将对李清照《如梦令》进行详细解析,揭示其艺术特点、意境表达及文化内涵。

1. 词曲背景1.1 宋代词曲发展概述简要介绍宋代文化环境下词曲的兴盛与发展,包括社会背景、时代氛围等。

1.2 李清照简介对李清照进行简要介绍,包括生平事迹、创作风格等。

1.3 《如梦令》简要介绍对《如梦令》的内容进行简述,包括主题、情感表达等方面。

2. 艺术特点分析2.1 技巧运用探讨李清照在《如梦令》中运用的词牌、修辞手法、对仗等艺术技巧。

2.2 感情表达解读李清照通过词曲所表达的情感,如爱情、离别、哀伤等。

2.3 音乐性与节奏感分析《如梦令》以及李清照其他作品中体现的音乐性和节奏感,包括韵律、调子等方面。

3. 意境揭示3.1 自然意象与心灵寄托分析《如梦令》中运用的自然意象,并探讨其对人们心灵的寄托和启发。

3.2 情思与时代背景探究《如梦令》对于宋代社会背景下的情思反映,以及对当时妇女地位的观察与思考。

4. 文化内涵剖析4.1 儒释道三教融合分析《如梦令》中体现出来的儒家、佛教和道家三教融合特点,并探讨其文化内涵。

4.2 花间派艳词之美介绍《如梦令》作为花间派代表作品的地位,探究其中体现的艳丽、绮丽之美,并对其影响进行概述。

结论总结全文,并强调《如梦令》在艺术特点、意境揭示和文化内涵等方面的重要性。

展望李清照对宋词鉴赏乃至中国文学发展的深远影响。

苏轼的诗词赏析 苏轼的词作名篇20首

苏轼的诗词赏析 苏轼的词作名篇20首

苏轼的诗词赏析苏轼的词作名篇20首今天给各位分享苏轼的诗词赏析的知识,其中也会对苏轼的词作名篇20首进行解释,如果能碰巧解决你现在面临的问题,现在开始吧!苏轼的诗词名句和分析苏轼的诗词名句和分析苏轼生性放达,为人率真,深得道家风范。

接下来我搜集了苏轼的诗词名句和分析,仅供大家参考,希望帮助到大家。

苏轼的诗词名句和分析1、水光潋滟晴方好,山色空蒙雨亦奇。

欲把西湖比西子,淡妆浓抹总相宜。

【出处】《饮湖上初晴后雨》【解析】这首七言绝句,作于神宗熙宁六年(公元1073年)苏轼在杭州做地方官时。

诗句描述了晴天的西湖水光潋滟,雨天的西湖山色空蒙。

无论晴雨,西湖都美不胜收,就像绝代佳人西施一样,无论淡妆还是浓妆都美丽绝伦。

诗人别出心裁地把西湖比做我国古代美女西施,极写西湖之美,比喻奇特、新颖,虚实结合,令人遐想,刻画出西湖的天生丽质和动人神韵,表现了诗人对西湖美景的热爱与赞美。

2、一年好景君须记,最是橙黄橘绿时。

【出处】《赠刘景文》【解析】“最是橙黄橘绿时”是指秋天。

这两句诗的语译是:你可要记住,一年当中最美好可爱的景色,正是那橙子已黄、橘子尚绿的时候。

“一年好景君须记”常用来嘱咐他人要特别记住某一段意义不寻常的日子,或是景色最美好的时光。

3、一点浩然气,千里快哉风。

【出处】《水调歌头·黄州快哉亭赠张偓佺》【解析】胸中保有一股浩然之气,迎着千里的雄风,心怀是多么的豪放、快意。

后人常引用“一点浩然气,千里快哉风”来形容志在千里的豪情壮志,很有一种“乘长风破万里浪”的雄伟气势。

登高望远,迎风屹立,最容易引发人的豪情壮志,此时此刻大呼“一点浩然气,千里快哉风”确实可以把人心的豪情,畅快地表达出来。

4、人生到处知何似,恰似飞鸿踏雪泥。

【出处】《和子由渑池怀旧》【解析】人生在世,总是到处流浪漂泊,这像什么呢?就恰似那飞来飞去的鸿雁一样,偶然在雪地上停留片刻,也许会留下一些指爪的痕迹,但等到鸿雁飞去以后,又有谁会记得它是在东方还是在西方呢?恰似,或作应似。

《蝶恋花庭院深深深几许》诗词赏析PPT课件

《蝶恋花庭院深深深几许》诗词赏析PPT课件
本文围绕“蟋蟀的住宅”这个新奇的题 目展开,通过描写蟋蟀住宅的特点及蟋 蟀建筑住宅的才能,表现了作者对蟋蟀 劳动成果的极大赞赏。
段落层次
1
蟋蟀出名的原因
2—6
蟋蟀住宅的特点
7—9
蟋蟀的住宅是怎 样建成的
课文解读
居住在草地上的蟋蟀,超不多和蝉一样有名。 它的出名不光由于它的唱歌,还由于它的住宅。
写出了蟋蟀出名的 两个原因:
欧阳修是杰出的应用文章家,不仅应用文写作颇有建树,而且 对应用文理论贡献也很大。欧阳修创立应用文概念,构筑了应 用文理论的大体框架。他认为应用文的特点有三。一是真实, 二是简洁质朴,三是得体。欧阳修主张应用文应合大体、文体、
语体,其理论已相当精深。
欧阳修对公文的贡献很大。他写有公文一千一百零二篇,公文 理论也很系统。公文内容“必须合於物议,下悦民情”;形式 “取便於宣读”,采用“四六”的语言形式,开苏轼改革骈文 之先河。他自责其公文有“无以发明”,拘牵常格”的毛病,
主张内容要完整出新,有条有理;
感谢您的欣赏
宋词解析系列
宋词是一种宋代盛行的一种中国文学体裁,相对于古体诗的新体诗歌之一, 标志宋代文学的最高成就。
蟋蟀的住宅
语文 四年级 上册 配人教版
主讲人:
时间: xxx
新课导入
七月八月正当忙, 碰到一班读书郎。 捣我房屋抄我床, 把我捕去坐班房。
你能猜出旁边 的谜语吗?
欧阳修自幼喜爱读书,常从城南李家借书抄读,他天资聪颖,又刻苦勤奋, 往往书不待抄完,已能成诵;少年习作诗赋文章,文笔老练,有如成人。其 叔由此看到了家族振兴的希望,曾对欧阳修的母亲说:“嫂子不必担忧家贫 子幼,你的孩子有奇才!不仅可以创业光宗耀祖,他日必然闻名天下。”十 岁时,欧阳修从李家得唐《昌黎先生文集》六卷,甚爱其文,手不释卷,这 为日后北宋诗文革新运动播下了种子。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宋 词 赏 析
苏轼 李清照 柳永
2011年2月10日 星期四
苏轼简介
苏轼(1037-1101)字子瞻, 一字和仲,号东坡,四 川眉山人。北宋著名 政治家,文学家,诗人, 画家,书法家。“唐 宋年生死两茫茫。 不思量,自难忘。 千里孤坟,无处话凄凉。 纵使相逢应不识, 尘满面,鬓如霜。 夜来幽梦忽还乡。 小轩窗,正梳妆。 相顾无言,惟有泪千行。 料得年年肠断处。 明月夜,短松冈。
李清照简历
李清照(1084-1155),济南章丘人, 号易安居士。宋代女词人,婉约 词派代表,有“千古第一才女” 之称。早期生活优裕,与夫赵明 诚共同致力于书画金石的搜集整 理。金兵入据中原时,流寓南方, 境遇孤苦。所作词,前期多写其 悠闲生活,后期多悲叹身世,情 调感伤。形式上善用白描手法, 自辟途径,语言清丽。论词强调 协律,崇尚典雅,提出词“别是 一家”之说,反对以作诗文之法 作词。能诗,留存不多,部分篇 章感时咏史,情辞慷慨,与其词 风不同。有《易安居士文集》 《易安词》,已散佚。后人有 《漱玉词》辑本。今有《李清照 集校注》。
如梦令
常记溪亭日暮, 沉醉不知归路。 兴尽晚回舟, 误入藕花深处。 争渡,争渡, 惊起一滩鸥鹭。
柳永简历
柳永,(约987年—约1053年)北宋 著名词人,婉约派最具代表性 的人物。汉族,崇安(今福建 武夷山)人,原名三变,字景 庄,后改名永,字耆卿,排行 第七,又称柳七。宋仁宗朝进 士,官至屯田员外郎,故世称 柳屯田。他自称“奉旨填词柳 三变”,以毕生精力作词,并 以“白衣卿相”自诩。其词多 描绘城市风光和歌妓生活,尤 长于抒写羁旅行役之情,创作 慢词独多。铺叙刻画,情景交 融,语言通俗,音律谐婉,在 当时流传极其广泛,人称“凡 有井水饮处,皆能歌柳词”, 对宋词的发展有重大影响。
黄莺儿
园林晴昼春谁主。暖律潜催,幽谷暄和,黄 鹂翩翩,乍迁芳树。观露湿缕金衣,叶 映如簧语。晓来枝上绵蛮,似把芳心、深意低诉。 无据。乍出暖烟来,又趁游蜂去。恣狂踪迹, 两两相呼,终朝雾吟风舞。当上苑柳 农时,别馆花深处,此际海燕偏饶,都把韶光与。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