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1-2012-1模拟电子技术(第12讲)

合集下载

模拟电子技术基础教案

模拟电子技术基础教案

模拟电子技术基础课程教案2010 ~2011 学年第二学期任课教师:金玉善、申铉京、申春吉林大学计算机科学与技术学院课程名称:模拟电子技术基础课程英文名称:Fundamentals of Analog Circuits学时:64学分:4授课对象:计算机科学与技术专业2010 级教学目的:本课程是各类理工科专业本科生的在电子技术方面的基础性课程,具有自己的理论体系,并且具有很强的实践性,对理工科各专业学生的电子技术的入门具有很好的通过本课程的学习,使学生掌握电子线路的基本理论和分析方法;了解和掌握常用电子元器件的原理、特性及实际应用中对器件的选用方法;了解和掌握常用集成器件的特性及其应用方法;掌握各种基本单元电路的组成、工作原理及其重要性能指标的估算。

具有一定的读图能力和初步设计电路的能力;具有一定的实践动手能力和分析、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为后续课程打下良好的理论和实践基础。

教学方式:多媒体,板书教材:《电子技术基础》中国铁道出版社金玉善主编《电路》(上册)高等教育出版社出版(第一版)邱关源主编教学参考书:《电子线路基础》高焕文高等教育《集成电子技术基础教程》郑家龙高等教育《模拟电子技术教师手册》华成英高等教育《电子技术基础教师手册》陈大钦高等教育《电路分析简明教程》高等教育出版社,20XX年1月出版;,付恩锡主编,《电路原理》高等教育出版社,20XX年8月(第二版)周守昌主编,授课题目第四章电路定理4-3;4-4授课学时 2 授课学时2011.4.1教学重点、难点:重点: 戴维宁定理和诺顿定理难点: 当网络含受控源等效电阻的求解方法教学要点及教学设计:4-3. 戴维宁定理和诺顿定理;作用:在有些情况下只需计算一个复杂电路中某一支路(或某一部分)的电流。

我们可以把这个支路(部分)划出,而把其余部分看成是一个有源二端网络,这个有源二端网络对于此支路仅相当于一个供给电流的电源。

只要将这个网络用电压源于电阻的串联组合成电流源与电阻的并联组合等效代替就可以使问题简单化。

《模拟电子技术》课程标准

《模拟电子技术》课程标准

《模拟电子技术》课程标准1 课程基本信息2 课程定位《模拟电子技术》是电气自动化技术专业的专业课程,也是该专业学生的必修课之一。

本课程主要研究晶体管的基础知识,以及由晶体管组成的放大电路、反馈电路、运算电路、电源电路和集成电路的特点、电路分析方法,工作原理和应用,通过本课程的学习,使学生掌握模拟电子技术方面的基本理论、基本知识和基本技能,掌握常用电子仪表的使用,熟悉电子实验操作步骤,具备基本电子线路的分析与视图能力,并能利用所学知识进行模拟电子技术的综合设计,培养学生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为后续专业课程的学习打下必要的基础,模拟电子技术》学习领域的内容和分析方法是学生进行《变频器》、《单片机》、《PLC》、《毕业设计》、《顶岗实习》和取得“中高级维修电工证”的基础,是培养学生综合运用所学专业知识的重要一环。

3 课程设计思路《模拟电子技术》课程的设计总体思路是“引入行业企业技术标准,以职业岗位需求为依据,以职业能力培养为目标,采用工学结合的方式,企业和学校共同进行课程开发,以自主研发的教学设备为平台,以基于工作过程的实际项目为载体,以项目教学和任务驱动为方法,引入行业规范,培养学生电子技术综合应用的能力,为企业提供电子技术高技能人才”。

4 课程目标本课程通过模块式教学方法的实施,将课程知识分解成一个个知识点,再将知识点按内在逻辑组合成相对独立的教学模块,综合运用各种教学方法、教学组织形式和教学手段,采用相应的考核方式组织教学。

使学生掌握晶体管的内部结构、晶体管组成的各种电路的特点和分析方法、各种基本电路的应用。

(1)知识目标能够熟练使用各种晶体管;掌握常用电子仪器的使用方法;能够熟练应用晶体管基本放大电路的分析方法;能够熟练运用基本集成电子电路;能够正确熟练使用常用仪器仪表的能力。

(2)能力目标能够利用晶体管基本电路进行简单功能电路的设计;能够熟练应用基本放大电路和电源电路;掌握常用电子仪器仪表的使用方法。

华中科技大学模拟电子技术课件

华中科技大学模拟电子技术课件

《模拟电子技术》
4.1 反馈的基本概念
一、反馈的定义 二、反馈类型及判定方法 3、电压反馈与电流反馈
判断方法:负载短路法
反馈量为零。——电压反馈。
将负载短路,反馈量仍然存在。
电压反馈
将负载短路(未接负载时输出端对地短路),
——电流反馈。
电流反馈
华中科技大学文华学院
《模拟电子技术》
4.1 反馈的基本概念
华中科技大学文华学院
《模拟电子技术》
4.1 反馈的基本概念
一、反馈的定义
将电子系统输出回路的电量(电压或电流), 送回到输入回路的过程。
反馈放大电路 基本放大电路的输入 假设信号的传输是 的输入信号 信号(净输入信号)
单向的。
反馈通路——信号反向传输的渠道 开环 ——无反馈通路 闭环 ——有反馈通路 输出信号
《模拟电子技术》
4.2 负反馈对放大电路性能的影响
3、展宽通频带
放大电路加入负反馈后,增益下降,通频带加宽, 如图所示。 无反馈时的通频带 f bw= f H-fL f H, 有反馈时 放大电路高频段的 放大倍数为
华中科技大学文华学院
《模拟电子技术》
4.2 负反馈对放大电路性能的影响
3、展宽通频带
X id X i X f 0
一、深度负反馈的特点
《模拟电子技术》
4.2 负反馈对放大电路性能的影响
2、影响输入电阻和输出电阻
UT IT AX id ro UT AFIT ro
闭环输出电阻
UT rof (1 AF )ro IT
电流负反馈
引入电流负反馈后,输出电阻增大了(1+AF)倍。 华中科技大学文华学院

模拟电子技术 教学大纲

模拟电子技术 教学大纲

模拟电子技术教学大纲一、课程简介模拟电子技术是电子信息科学与技术专业的重要基础课程,旨在培养学生掌握模拟电子电路的设计与分析方法,了解模拟电子技术的基本原理与应用。

本课程通过理论学习、实验操作等多种方式,帮助学生建立起模拟电子技术的基础知识与技能,为将来的专业发展打下坚实的基础。

二、教学目标1. 掌握模拟电子技术的基本概念和基础理论;2. 理解模拟电子电路的工作原理和设计方法;3. 能够进行模拟电子电路的仿真和分析;4. 具备一定的模拟电子电路实验设计和实现能力;5. 培养学生对模拟电子技术领域的兴趣和探索精神。

三、教学内容1. 模拟电子技术基础1.1 模拟电子技术的概念和发展历程1.2 模拟信号与数字信号的区别与联系1.3 模拟电子技术的应用领域和意义2. 模拟电子电路基本知识2.1 电路元件与电路参数2.2 电路定律与电路分析方法2.3 电路等效与电路简化技术3. 模拟电子放大电路3.1 放大电路的基本概念与分类3.2 放大电路的增益与频率响应3.3 放大电路的稳定性与失真分析4. 模拟电子滤波电路4.1 RC、RL、LC滤波器的基本原理与性能 4.2 积分与微分电路的应用与设计4.3 主动滤波电路的设计与实现5. 模拟电子功率放大电路5.1 BJT功率放大电路5.2 MOSFET功率放大电路5.3 类AB、类D功率放大电路的应用与设计6. 模拟电子振荡电路6.1 反馈振荡电路的基本概念与振荡条件6.2 RC、LC振荡电路的分析与设计6.3 晶体振荡器的工作原理与应用7. 模拟电子技术实践7.1 实验室中基础电路的实验与测量7.2 模拟电子电路的仿真与分析7.3 模拟电子电路的设计与调试四、教学方法1. 理论讲授:通过课堂教学,向学生传授模拟电子技术的基本理论知识,并解析典型电路案例。

2. 实验操作:组织学生进行实际电路实验,培养学生的动手操作能力和问题解决能力。

3. 课程设计:要求学生独立或小组完成一定的模拟电子电路设计项目,提高学生的设计能力和创新意识。

2012电子技术1计划-80课时

2012电子技术1计划-80课时
编写教师签名:周玉婷
2011年8月25日
教研室审核意见:
教学计划符合大纲要求,教学内容完整、规范、教学进度适当,重点、难点把握准确!
教研室主任签名
年月日
系部审核意见
教学管理签名系部主任签名
年月日年月日
教务处审核意见
教务管理签名教务处负责人签名
年月日年月日
学院审核意见
分管领导签名
年月日
学期教学授课计划
2
理论
1.6基尔霍夫定律1.7电位的应用
2
理论
实验五三相交流电路测试及RC充放电研究
第2周
2
实验
实验一常用仪器、仪表的认识与使用(一)
第9周
2
实验
5.1互感及互感电压5.2互感线圈的同名端
2
理论
2.1电阻的串、并、混联
2
理论
5.3互感线圈的连接与等效电路
5.5理想变压器
2
理论
2.2两种电源模型的等效变换
四川邮电职业技术学院
学期教学授课计划
2012/2013学年第一学期
课程名称《电子技术》(1)所用班级2012级电子班
教材名称《电路分析》、《模拟电子技术》任课教师刘莉蓉
本学期总课时80课时周课时6课时
讲授课时54课时实验课时16课时
习题课6课时大型作业
课程设计半期测验
复习2课时机动2课时
授课计划说明:
2
理论
习题课(三)
第3周
2
实验
实验二基尔霍夫定律
第10周
2
理论
1.1 PN结
2
理论
3.1支路电流法3.2网孔电流法
2
理论
1.2半导体二极管1.3特殊二极管

清华模拟电子技术-L12

清华模拟电子技术-L12

F 1 A F = 1 A A F (2n 1)
电路从起振到达稳态有一个短暂的过程,在这个时 间段内,电路是增幅振荡,信号每经过反馈、放大 循环一次,幅度就增加一些,直到受晶体管非线性 的限制而稳定在等幅振荡状态。
(n为整数)
F 1 起振条件: A
Rif (1 AF ) Ri
1、对输入电阻的影响
引入并联负反馈时
U Ri 'i Ii
Rif
Ui U U ' i ' i ' I i I f I i AFIi Ii
Ri Rif 1 AF
串联负反馈增大输入电阻,并联负反馈 减小输入电阻。
在(1 AF ) 时 引入串联负反馈 Rif ; 引入并联负反馈 Rif 0。
' X X X i i f
' X X X i i f
即反馈结果使净输入量增大, 产生正反馈过程。 负反馈放大电路自激振荡的频率在低频段或高频段。
在电扰动下,如合闸通电时,必含有频率为f 0的信号,使得附加相移为 。 X X ' X ,由于晶体管的非线性, 即处于正反馈状态:X
三、展宽频带
A f
20 lg A f
A F 1 A
20 lg A 20 lg 1 A F 20 lg A f
20 lg A
F 20 lg 1 A
O
f Hf (1 AF ) f H fL f Lf 1 AF f bwf (1 AF ) f bw
五、引入负反馈的一般原则
1、稳定Q点引入直流负反馈,改善动态性能引入交流负反馈; 2、根据信号源特点,当信号源为恒压源时,增大放大电路的 输入电阻可以减小信号在信号源内阻上的损耗,此时应引入串 联负反馈;当信号源为恒流源时,为使电路获得更大的输入电 流,应减小放大电路的输入电阻,引入并联负反馈;

应用电子技术导论 第12讲 电磁场与微波技术

应用电子技术导论 第12讲 电磁场与微波技术

2. 电波和磁波的互生规律
• 电磁波是电磁场的一种运动形态。电与磁 电磁波是电磁场的一种运动形态。 可说是一体两面, 可说是一体两面,变化的电场会产生磁场 变化的磁场则会产生电场。 ,变化的磁场则会产生电场。变化的电场 和变化的磁场构成了一个不可分离的统一 的场,这就是电磁场, 的场,这就是电磁场,而变化的电磁场在 空间的传播形成了电磁波, 空间的传播形成了电磁波,电磁的变动就 如同微风轻拂水面产生水波一般, 如同微风轻拂水面产生水波一般,因此被 称为电磁波,也常简称为电波。 称为电磁波,也常简称为电波
一个问题?
• 纵观微波的波段范围不足一米 (0.1mm~~1m),为什么要把 这个不足一米 为什么要把 的波段的无线电波专门加以研究, 的波段的无线电波专门加以研究,而又形 成一个独立学科呢? 成一个独立学科呢? 要回答这个问题,就需要研究微波的特点。 要回答这个问题,就需要研究微波的特点。
2)、微波的特点 )、微波的特点 )、
4)、两点提醒 )、两点提醒 )、
• (1)长期接受电磁辐射会造成人体免疫力下 ) 新陈代谢紊乱、记忆力减退、提前衰老、 降、新陈代谢紊乱、记忆力减退、提前衰老、 心率失常、视力下降、血压异常、 心率失常、视力下降、血压异常、皮肤产生斑 粗糙,甚至导致各类癌症等; 痘、粗糙,甚至导致各类癌症等;男女生殖能 力下降、妇女易患月经紊乱、流产、畸胎等症。 力下降、妇女易患月经紊乱、流产、畸胎等症。 • (2)慎用微波炉、电热毯:现在人们使用的 慎用微波炉、 慎用微波炉 电热毯: 绝大多数微波炉和电热毯电磁波的辐射强度超 过安全值20~ 过安全值 ~100倍,对人体健康的伤害极为 倍 严重。 严重。
5).电磁波的类型 ) 电磁波的类型
• (1)横电磁波(TEM波即 波即Ez=0;Hz=0); )横电磁波( 波即 ); • (2)横电波(TE波即 波即Ez=0; Hz≠0); )横电波( 波即 ); • ( 3)横磁波(TM波即 ≠0 ; Hz =0)。 )横磁波( 波即Ez 波即 )。

《模拟电子电路基础》-童诗白教案..

《模拟电子电路基础》-童诗白教案..

教师教案(2011 —2012 学年第一学期)课程名称:模拟电路基础授课学时:4授课班级:***师:***教师职称:助教教师所在系别:微电子技术系电子科技大学成都学院教务处目录第一章常用半导体器件 (4)第01讲半导体基础知识 (4)第02讲半导体二极管 (5)第03讲双极型晶体管 (7)第04讲场效应管 (8)本章小节 (10)第一章常用半导体器件一、教学内容及要求(按节或知识点分配学时,要求反映知识的深度、广度,对知识点的掌握程度(了解、理解、掌握、灵活运用),技能训练、能力培养的要求等)本章重点讲述半导体器件的结构原理、外特性、主要参数及其物理意义,工作状态或工作区的分析。

首先介绍构成PN结的半导体材料、PN结的形成及其特点。

其后介绍二极管、稳压管的伏安特性、电路模型和主要参数以及应用举例。

然后介绍两种三极管(BJT和FET)的结构原理、伏安特性、主要参数以及工作区的判断分析方法。

二、本章学时分配本章分为4讲,每讲2学时。

第01讲半导体基础知识本讲重点1.PN结的单向导电性;2.PN结的伏安特性;本讲难点1.半导体的导电机理:两种载流子参与导电;2.掺杂半导体中的多子和少子3.PN结的形成;教学组织过程用多媒体演示半导体的结构、导电机理、PN结的形成过程及其伏安特性等,便于理解和掌握。

主要内容1.半导体及其导电性能根据物体的导电能力的不同,电工材料可分为三类:导体、半导体和绝缘体。

半导体可以定义为导电性能介于导体和绝缘体之间的电工材料,半导体的电阻率为10-3~10-9Ω•cm。

典型的半导体有硅Si和锗Ge 以及砷化镓GaAs等。

半导体的导电能力在不同的条件下有很大的差别:当受外界热和光的作用时,它的导电能力明显变化;往纯净的半导体中掺入某些特定的杂质元素时,会使它的导电能力具有可控性;这些特殊的性质决定了半导体可以制成各种器件。

2.本征半导体的结构及其导电性能本征半导体是纯净的、没有结构缺陷的半导体单晶。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D1 2R
0
t
t
uI
R N P R1 Aod
+VCC D2 uO' -VCC R R2 uO1 R N P
R +VCC Aod2 -VCC
uO
‹#›
uI
uIBiblioteka 0t0t
uO
uO
R2
0 t 0 t
i2 R1 i1 R3 P N Aod1
uI
+VCC
例8.4.1 分析图中所示电路的输出电 压与输入电压之间的关系,并说明电 路功能。已知R1 = R2 。
uO -VCC
8.4.3 电压-频率转换电路
自学
R4
N Aod2 P
+VCC
uO2 -VCC
‹#›
‹#›
8.4
利用集成运放实现的信号转换电路
R2 R1 R3 uI R4 +VCC N1 P1 Aod1 -VCC +VCC Ro uO1 uO iO RL
8.4.1 电压-电流转换电路
一、电压-电流转换电路 电路如图所示: 二、电流-电压转换电路 电路如图所示: R
f
if iS N P R Ri Aod
+VCC uO RL
Aod2 -VCC
RS
N2 P2
-VCC
‹#›
8.4.2 精密整流电路
将交流电转换为直流电,称为整流。 精密整流电路的功能是将微弱的交流电压转换成直流电压。 整流电路的输出保留输入电压的形状,而仅仅改变输入电压的相 位。当输入电压为正弦波时,半波整流电路和全波整流电路的输 出波形如图所示:
uI
uO1
uO2
0
t
0
t
0
t
输入电压
半波整流
uI
全波整流
t
一般半波整流电路如图所示:
uI
0
R
uO
该电路不能对微弱信号整流。
‹#›
半波精密整流电路如图所示: uI 和 uO 的波形如图所示:
D1 Rf
uI
i
uI
R N P R' Aod
+VCC D2 uO ' -VCC
uO 0 t
0
uO
Uon
u
全波精密整流电路如图所示: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