赤峰市翁牛特旗乌丹镇道路交通工程项目建议书
村内道路项目建议书

村内道路项目建议书为了改善村内道路交通状况,提高村民生活质量,我们提出以下建议:一、道路修建与改善1.修建新的道路连接村庄与主要交通干道,便利村民出行。
2.对现有道路进行修缮和改善,包括填平坑洼、修补裂缝、清理杂草等,确保道路平整、通畅。
3.增设交通标志和标线,提高道路交通安全性。
二、交通设施建设1.增设人行道和自行车道,提供行人和骑行者的安全通行空间。
2.设置交通岗亭或交通信号灯,引导交通,减少交通事故发生。
3.在必要的路口增设交通指示牌,提醒司机减速慢行。
三、环境美化1.在道路两侧种植绿化植物,美化道路环境,改善空气质量。
2.设置垃圾桶和垃圾分类回收箱,保持道路整洁,提高村庄卫生水平。
3.修建人行步道,增加休息座椅,提供村民休息场所。
四、社区交通管理1.建立村庄交通管理委员会,负责道路交通管理和维护工作。
2.加强对村民的交通安全教育,提高交通安全意识。
3.组织交通志愿者队伍,协助交通管理工作,维护道路交通秩序。
五、资金筹措1.通过政府补助、社会捐款等途径筹集资金,用于道路建设和交通设施建设。
2.制定合理的资金使用计划,确保资金使用效益最大化。
六、项目推进1.成立道路建设工作组,负责道路项目的规划、设计和施工管理。
2.加强与相关部门的沟通和协调,推动道路项目顺利实施。
3.定期组织道路建设项目进展情况的宣传和汇报会议,让村民了解道路建设进展情况。
以上建议是为了改善村内道路交通状况,提高村民生活质量而提出的。
希望相关部门能够重视这些建议,尽快落实道路项目,让村民能够享受到更好的交通条件和生活环境。
修路项目建议书

修路项目建议书一、项目背景和目的近年来,随着城市化进程的加快和人口的增长,我市交通拥堵问题日益突出。
为了改善交通状况,提高交通效率,促进经济发展,我们拟提出修建一条新的道路的项目建议。
二、项目概述1. 项目名称:新建XX道路2. 项目位置:该道路将连接A区和B区,全长约X公里。
3. 项目目标:提高交通通行能力,缓解交通拥堵,促进区域经济发展。
三、项目建设内容1. 道路规划:根据交通流量和城市规划,设计合理的道路线路和宽度,确保道路能够承载预期的交通量。
2. 道路建设:进行道路的土地平整、路基填筑、路面铺设等工作,确保道路的平稳和安全。
3. 交通设施:设置交通标志、交通信号灯、人行道、路灯等交通设施,提高道路的交通安全性。
4. 绿化美化:在道路两侧进行绿化,种植适宜的树木和花草,美化环境,提升居民生活质量。
四、项目实施计划1. 前期准备:进行项目可行性研究,制定详细的项目计划和预算。
2. 立项审批:提交项目建议书,争取相关部门的支持和批准。
3. 设计招标:委托专业设计机构进行道路设计,并进行招标选择合适的施工单位。
4. 施工实施:按照设计方案进行道路建设,确保施工质量和进度。
5. 竣工验收:完成道路建设后,进行竣工验收,确保道路符合规划和安全要求。
6. 运营管理:建成后,进行道路的日常维护和管理,确保道路畅通和安全。
五、项目效益分析1. 缓解交通拥堵:新建道路将分流部分交通流量,减轻现有道路的压力,提高交通通行能力。
2. 提高交通效率:新建道路将缩短通行时间,提高交通效率,促进城市经济发展。
3. 改善居民生活:道路两侧的绿化美化将改善周边环境,提升居民生活质量。
4. 促进就业机会:道路建设将创造大量的就业机会,促进就业和经济增长。
六、项目投资和资金筹措1. 项目投资:预计修建新道路的总投资为X万元。
2. 资金筹措:通过政府投资、贷款、社会资本等多种方式筹集项目资金。
七、风险分析和对策1. 施工风险:针对施工期间可能出现的不可预见情况,制定应急预案,确保施工进度不受影响。
公路工程项目建议书

公路工程项目建议书一、项目背景随着我国经济的快速发展和城市化进程的加速,公路交通在人们日常生活和经济发展中的重要性日益凸显。
然而,目前我国部分地区的公路网建设滞后,交通拥堵问题突出,给人们的生产生活带来了极大不便。
因此,我们提出以下公路工程项目建议,旨在改善交通状况,促进地区经济发展。
二、项目概述本项目拟建设一条连接XX市和XX县的快速公路,全长约XX公里。
该公路将贯通两地,提供便捷、高效的交通服务,解决目前交通拥堵和交通效率低下等问题。
该公路设计标准为四车道、双向通行,路面宽度达到标准公路要求,能够适应日益增长的交通量。
三、项目建设内容及规划1. 建设路段:本项目包括XX市XX路口至XX县XX路口的XX 公里路段,路线规划应充分考虑地形地势、居民区、农田等特点,尽可能减少对环境的影响。
2. 设施规划:在道路两旁设置合理的照明设施和交通标识,确保夜间行车及交通安全。
同时,在交通干道上设置配套的服务区,提供加油站、停车场等便捷设施。
3. 设备配备:应配备符合标准的交通监控设备,包括监控摄像头、交通信号灯等,保障交通秩序和安全。
四、项目建设效益1. 缓解交通堵塞:新建公路将分流原有拥堵的主干道交通,有效减少通行时间,提高交通效率。
2. 促进经济发展:新建公路将缩短两地之间的距离,加强对外交通联系,促进经济的流动性和区域的发展。
3. 便捷出行:新建公路将提供更加便捷快速的交通服务,方便居民通勤、旅行和物流运输等需求。
五、项目投资及资金筹措本项目拟投资金额约为XX亿元,其中包括道路建设、设施设备采购、环境保护等方面的费用。
资金筹措方面,除了政府投入外,可以吸引社会资本参与,引入公路收费模式,通过收取路桥费等形式回收建设成本,并保证长期运营及维护。
六、项目风险及应对措施在项目建设过程中,可能面临的风险包括资金不足、施工期延误、环境污染等问题。
为降低风险,应采取措施包括严格的项目管理、建立监测机制、加强沟通与协调等,确保项目按时、按质、按量完成,并最大程度减少负面影响。
公路建设项目建议书

公路建设项目建议书【公路建设项目建议书】一、项目背景随着社会经济的发展和人民生活水平的提高,交通运输在国民经济中的重要性日益凸显。
为了满足人民群众对交通出行的需求,促进经济发展和区域间的联系,我提出了以下公路建设项目建议。
二、项目概述1. 项目名称:XX公路建设项目2. 建设地点:XX省XX市3. 建设内容:新建一条连接XX市和周边地区的高速公路,总长度约XX公里,设计时速为XX公里/小时。
4. 建设目的:提高交通运输效率,促进经济发展,改善人民出行条件,加强区域间的联系。
三、项目需求分析1. 交通需求:目前,XX市与周边地区的交通状况较为拥堵,交通运输效率低下,给人民出行带来不便。
新建该公路将有效缓解交通压力,提高交通运输效率。
2. 经济需求:该地区经济发展较为迅速,但由于交通不便,导致货物运输成本高,影响了地区的经济竞争力。
新建公路将促进货物流通,降低物流成本,推动经济发展。
3. 社会需求:人民对出行条件的改善有着迫切的需求,新建公路将提高人民的出行便利性,改善居民生活水平,提升社会幸福感。
1. 路线选择:经过综合考虑,我们建议该公路从XX市中心出发,经过XX县,最终连接到XX市。
该路线经过的区域人口密度适中,经济条件较好,对周边地区的交通影响较大。
2. 设计标准:根据预测的交通流量和未来发展需求,我们将该公路设计为双向六车道,设计时速为XX公里/小时。
同时,我们将采用先进的材料和工艺,确保公路的耐久性和安全性。
3. 设施配套:为了提高公路的服务水平,我们将在途径的主要城市设置收费站、服务区和紧急救援设施,以满足人民的不同需求。
4. 环保措施:在建设过程中,我们将采取一系列的环保措施,包括土地复垦、水土保持、噪音控制等,以减少对环境的影响。
五、项目效益分析1. 经济效益:新建公路将促进货物流通,降低物流成本,提高地区的经济竞争力。
根据预测,该公路建成后,每年将为地区带来XX亿元的经济效益。
2. 社会效益:新建公路将改善人民的出行条件,提高居民生活水平,增强社会幸福感。
公路建设项目建议书

公路建设项目建议书一、项目背景随着城市化进程的加速和经济的快速发展,公路交通在现代社会中扮演着至关重要的角色。
为了满足人们对交通的需求,促进经济的繁荣和社会的发展,我们提出了以下公路建设项目的建议。
二、项目目标1. 提高交通运输效率:通过建设新的公路,缓解交通拥堵,提高运输效率,减少交通事故发生率。
2. 促进经济发展:公路建设将为当地经济带来巨大的发展潜力,提升区域内的商业活动和物流运输。
3. 改善居民生活质量:新建公路将方便居民出行,缩短通勤时间,提高生活便利性。
三、项目建议1. 项目选址:根据市场调研和交通流量分析,我们建议在城市东部建设一条连接市中心和周边地区的高速公路。
选址应充分考虑土地利用、环境保护和交通便利性等因素。
2. 建设规模:根据预测的交通流量和未来发展需求,我们建议建设一条六车道的高速公路,包括主线和匝道。
同时,还应考虑道路宽度、路面材料和标志标线等设计要素。
3. 建设时间:根据项目规模和资金预算,我们预计整个公路建设项目将需要三年的时间完成。
在建设过程中,应合理安排施工进度,确保工期的准时交付。
4. 资金需求:根据初步估计,本项目的总投资额约为X亿元。
资金主要用于土地征收、道路建设、设备采购和环境保护等方面。
我们建议通过政府拨款、银行贷款和社会资本等多种方式筹集资金。
5. 环境保护:在公路建设过程中,我们将采取一系列的环境保护措施,包括土地复垦、水土保持和噪音控制等。
同时,我们还将加强对施工过程中的环境监测和评估,确保项目的可持续发展。
6. 收费标准:为了保证公路的运营和维护,我们建议在公路通行过程中收取适当的通行费用。
收费标准将根据车型、里程和时间等因素进行综合考虑,确保公路运营的可持续性。
四、项目效益1. 经济效益:公路建设将带动相关产业的发展,提高当地就业率和人均收入水平。
同时,公路的畅通将促进物流运输,降低运输成本,提高经济效益。
2. 社会效益:公路建设将缓解交通拥堵,提高交通运输效率,减少交通事故发生率,提高居民的生活质量。
市政道路项目建议书

市政道路项目建议书一、项目背景随着城市的不断发展和人口的持续增长,城市交通压力日益增大。
现有的市政道路已经难以满足日益增长的交通需求,交通拥堵、道路老化、设施不完善等问题日益突出,严重影响了居民的出行效率和生活质量,也制约了城市的经济发展。
为了改善城市交通状况,提升城市形象,促进经济发展,有必要新建或改造一批市政道路。
二、项目概述1、项目名称:具体市政道路名称项目2、项目地点:具体地理位置3、项目建设内容:包括道路工程、排水工程、照明工程、绿化工程等。
4、项目建设规模:道路全长X米,红线宽度X米,设计车速X千米/小时。
三、项目建设的必要性1、缓解交通拥堵现有道路通行能力不足,交通拥堵现象严重,新建或改造道路可以增加道路容量,优化交通流线,提高道路通行效率,缓解交通拥堵状况。
2、促进区域经济发展良好的交通条件是区域经济发展的重要基础。
新建道路可以加强区域之间的联系,促进资源的合理配置和产业的协同发展,为经济增长提供有力支撑。
3、提升城市形象完善的市政道路网络可以提升城市的整体形象,改善居民的生活环境,增强城市的吸引力和竞争力。
4、满足居民出行需求随着居民生活水平的提高,对出行的便捷性和舒适性有了更高的要求。
新建道路可以提供更加安全、便捷、舒适的出行条件,满足居民的出行需求。
四、项目建设条件1、自然条件项目所在地的地形、地貌、气候等自然条件对道路建设有一定的影响。
需要进行详细的勘察和分析,合理设计道路线型和排水系统,确保道路的稳定性和安全性。
2、交通条件项目周边的现有交通状况对道路建设的规划和施工有重要影响。
需要充分考虑周边道路的交通流量和流向,合理设置出入口和交叉口,避免对现有交通造成过大的干扰。
3、土地利用条件项目建设需要占用一定的土地资源,需要对土地利用现状进行调查和分析,合理规划道路用地,避免与其他建设用地产生冲突。
4、市政配套条件道路建设需要配套完善的排水、照明、绿化等市政设施。
需要对周边的市政配套设施进行调查和评估,确保项目建设能够与现有市政设施有效衔接。
市政道路工程项目建议书

市政道路工程项目建议书一、项目概述随着城市发展的不断推进,市政道路的建设和改建需求日益增长。
为了提升城市的交通流畅性、解决交通拥堵问题以及提高市民的出行便利性,现提出以下市政道路工程项目建议。
二、项目背景(这部分根据具体情况填写,介绍项目的背景和存在的问题)三、项目目标本项目旨在通过以下措施,解决市政道路存在的问题,提升城市道路网络的运输效率和服务质量。
1. 扩建或改善瓶颈路段:针对交通拥堵的瓶颈路段进行扩建或改善,增加车辆通过容量,提高道路通行能力。
2. 新建道路连接线:建设新的道路连接线,缓解现有道路的压力,畅通交通流动,提高城市道路网络的韧性。
3. 改善交通信号系统:优化现有交通信号系统,通过智能控制和协调,提高信号灯的运行效率,减少车辆等待时间。
4. 安全设施完善:增加或改善交通标志、交通指示牌、斑马线等交通安全设施,提高道路使用者的安全感。
5. 增加公共交通设施:新建或扩建公交站点、轨道交通站点等公共交通设施,鼓励市民使用公共交通工具,减少私家车使用量。
四、项目实施方案1. 资金预算及来源:明确本项目的资金来源和预算,包括政府拨款、社会资本投资、银行贷款等。
2. 时间计划安排:制定项目实施的时间计划表,包括前期准备、设计与规划、施工建设等各个环节的时间安排。
3. 技术方案和设计:详细介绍本项目的技术方案和设计方案,包括道路宽度、车道设置、交通信号灯布置等。
4. 环境影响评估:进行市政道路工程项目的环境影响评估,确保项目在环境保护方面符合相关法规和标准要求。
5. 风险评估和应对措施:分析项目实施过程中可能遇到的风险,并提出相应的应对措施,确保项目能够按计划高质量完成。
6. 监督与评估机制:建立项目实施的监督与评估机制,定期对工程进展情况进行检查和评估,确保项目按照计划推进。
五、项目效益和影响1. 交通流畅性提升:通过项目实施,解决瓶颈路段问题,优化道路网络结构,提升交通流畅性,缓解交通压力。
公路建设项目建议策划书2篇

公路建设项目建议策划书公路建设项目建议策划书精选2篇(一)标题:公路建设项目建议策划书背景:现代交通系统对于一个国家或地区的发展至关重要,而公路作为其中最基础和广泛使用的交通方式之一,在促进经济发展、改善人民生活质量、加强城乡互联等方面发挥着重要作用。
然而,当前我国公路建设的总体规模和质量与发展需求仍存在一定差距,特别是在少数地区或贫困地区。
建议:为提升公路建设水平,并促进经济社会发展,我们建议在以下几个方面开展公路建设项目:1. 政府资金支持:政府应加大对公路建设的资金投入,确保项目的顺利进行。
其中,尤其是对于贫困地区的公路建设项目,政府可以借助国家扶贫政策,进行专项资金拨付。
2. 招商引资:政府可以积极引导国内外企业参与公路建设项目,通过与企业合作、合资或特许经营的方式,将项目的投资责任和风险分担给企业,降低政府负担。
同时,政府可以出台优惠政策,吸引企业投资。
3. 确定优先建设项目:根据地区经济发展需求和现有道路状况,确定优先建设的公路项目。
这些项目可以是连接经济重点区域、农村地区、旅游景点等,以满足不同需求。
4. 加强项目管理和监督:在项目实施过程中,加强对合同执行情况的监督,确保项目的质量和进度。
建立一个完善的项目管理体系,加强内部协作和沟通,确保项目的顺利进行。
5. 关注环保和可持续发展:在公路建设过程中,要注重环境保护和可持续发展。
加强环境评估和监测工作,降低对生态环境的影响,采用可再生能源等技术手段,提高公路运营的效率和环保性能。
预计效益:通过以上建议的实施,我们预计将会取得以下效益:1. 提升地区交通便利性:修建新公路或改善既有公路,将有助于加强城乡互联,提高贫困地区人民的生活水平,促进经济社会发展。
2. 创造就业机会:公路建设项目将会创造大量的就业机会,帮助解决地区的就业问题,提高居民收入。
3. 促进地区经济发展:公路的建设和交通的便利将吸引更多的投资和企业落户,推动地区的经济发展。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赤峰市翁牛特旗乌丹镇道路交通工程项目建议书
Revised as of 23 November 2020 赤峰市翁牛特旗乌丹镇道路交通工程项目建议书 翁牛特旗建设局 二00四年十月
第一章 城市概况 一、翁牛特旗概况 翁牛特旗位于大兴安岭山脉西南段与七老图北端山脉截接地段,处于赤峰市域中部,是赤峰市中心城区连接北部旗县的咽喉要地,属赤峰市主经济发展带的关键节点,东南和西南分别靠近辽中南和京津唐两个发达经济区;正南临近环渤海经济圈,距北京、沈阳两大中心城市和锦州港、秦皇岛均在500公里以内;北连广大的内蒙古腹地。地理座标为东经117°49′
~ 120°43′,北纬 42°26′~ 43°25′之间,总地势西高东低,自西向东缓慢倾斜,西部海拔1000~2000m,中部海拔500~1000m,东部海拔300~500m。全境属温带大陆性季风气候,多年平均气温为℃,最高气温 ℃,最低气温℃,年平均降雨量为,年平均风速为s,最大风速s,常年主导风向为北风和西北风,平均冻结深度,乌丹地区地基容许承载力为100—160KPa。全旗地形东西最长256公里,南北最宽86公里,总土地面积11807平方公里,耕地面积200万亩,农田灌溉面积47万亩,人均土地42亩,人均草场24亩,是自治区重要的商品粮基地,也是全国500家产粮大县(旗)之一。境内地下矿藏资源富集,已探知的金属、非金属矿点近60处,初步探明的金、银、铜、铅、锌、钨、锑等储量约万吨,褐煤地质储量为亿吨。地下水储量充足,风能资源及地质和生态资源丰富。境内国道305、306,省道205以及正在建设的赤大高速公路和赤大白铁路纵贯南北,乌灯线、乌金线横贯东西,区位优势十分明显,交通条件便利。
翁牛特旗管辖8个镇、11个乡、8个苏木、5个国营农牧场,有汉、满、蒙、回、朝鲜、鄂伦春、壮、藏、苗等9个民族,全旗总人口为47万人,其中汉族占总人口%。2003年,全旗国内生产总值达到亿元,全旗可用财力为亿元,全旗GDP居全市第六位,城乡居民储蓄余额达亿元,城镇居民可支配收入为5280元,全旗城镇化现状水平为20%。
二、城市发展概况 翁牛特旗人民政府驻地为乌丹镇,位于旗域中部,是本旗政治、经济、文化 中心,乌丹镇辖属7个居委会,12个村,总人口万人,城市性质定位于集休闲、旅游、商贸集散、有机绿色食品加工为一体的赤峰市卫星城。城区南距赤峰87公里,赤(峰)锡(林浩特)公路从城区穿过,并为锦(州)乌公路的终点,正在建设的赤大高速公路和赤大白铁路穿过乌丹镇城区西侧。
乌丹镇城市规划区面积为674平方公里,规划区总体布局为“一城两带三区”,(“一城”为中心城区,“两带”赤大高速公路和铁路发展带;“三区”为山咀子养殖及农畜产品加工区、蜘蛛山重工业区、玉龙旅游休闲区)。中心城区以少郎河为界,划分为河南、河北两区,河南区为轻工业区,河北区为城市主体,以全宁路为界划分为的东组团(即老城区,全宁路、乌丹路之间的商务区)和西组团(即西区,全宁路以西的行政区及梵宗寺以北的旅游休闲区)。
乌丹镇城市现状建成区东西窄南北长,建成区面积为平方公里,集中在河北区东组团,现建成区道路总长达30公里,形成“三纵三横”的城市框架体系,给水干支管总长107公里,排水干支管总长35公里,城区路灯总数690盏,城区绿化面积达万平方米,有住宅小区5个,总建筑面积30多万平方米,城镇居民人均住房面积达21平方米。形成了以乌丹路两侧为主要商业区、以全宁路和新华街交通环岛为主的金融服务区、以新华街两侧为主要住宅区的环境优美、市场活跃、交通便捷的新型城镇格局。
根据《翁牛特旗乌丹镇城市总体规划》,结合乌丹镇特有的“一城两带三区”的平面布局结构、二区加“T”字型的城市空间结构以及“三山一河”的城市自然景观结构,城市近期建设发展依托现状城市主体东组团(商务区),以赤大公路和铁路为导向,西进为主,沿路南北双向扩张,有序滚动发展,实施基础设施、城市景观及行政中心等一系列建设项目,开发建设城市西区,构建合理有机的城市形态,完善乌丹镇作为全旗政治、经济、文化中心的各项职能。2010年,在城市西区构建形成“四纵四横”的道路格局,建成区面积达到平方公里,人口为万人,成为集办公、居住、商业金融、文体娱乐为一体的城市中心主体区域。
第二章 建设项目提出的必要性和依据 一、项目提出的必要性 近几年来随着翁旗经济快速健康的发展,以及全国范围内城镇化进程的加快,翁旗小城镇建设全面发展。特别是做为翁旗中心城的乌丹镇,翁旗人民政府每年都投入大量资金进行乌丹镇城区建设,使乌丹镇城市建设总体水平有了明显的改观,镇区城市化进程不断加速。进入新世纪以来经济的发展和人口的增长把乌丹镇城市建设带入一个新的峰期,随着镇区居民收入的增加,消费观念的转变,消费能力的增长,以及对生活居住条件需求提高,带 动了一些产业的发展,特别是房地产业十分火爆。据统计镇区每年的建设项目为十五万平米左右每年的建设用地为平方公里,并且有持续增长的趋势。在这建设和发展的同时,随之而来,带来了一些新的问题的产生,主要是城市建设大多集中在以乌丹路,全宁路和新华街三条道路所组合的老城区,建设用地十分有限,造成这地区建筑物密集,人口过度集中,城区显得十分拥挤。
道路交通等基础设施满足不了人口继续增长和镇区建设发展的要求,城市功能分区不明显,城市现代化水平低,为了解决城市建设与发展的问题,提高乌丹镇做为一级中心镇的城市综合职能,把乌丹镇打造一个集休闲、旅游、商贸集散,有机绿色食品加工为一体的赤峰卫星城的目标。乌丹镇在今后的城市建设中必须要改变并拉大现有城市框架,使城市用地布局趋于合理。
城市道路建设是改变并拉大城市框架的最基础的条件,翁旗人民政府决定近期起动“三街、四路”的道路框架建设。
二、建设依据 1、乌丹镇“三街四路”道路框架建设,依据乌丹镇新一轮总体规划实施。 2、乌丹镇“三街四路”道路框架建设,使乌丹镇城区道路系统形成基本的方格网体系,镇区布局趋于合理。
3、乌丹镇“三街四路”道路框架建设,改善了基础设施落后的现状,强化了城市服务功能,方便了居民的生产生活,提高城市文明程度。
第三章 建设地点、拟建规模、产品方案 一、拟建规模 “三街四路”的道路框架建设建在城市西区,计划建设东西走向的纬三街1740米,红线宽30米,道路硬化面积万平米.古城街1780米,红线宽40米,道路硬化面积万平方米.北大街1800米,红线宽46米,道路硬化面积万平方米,建设南北走向的柳林路2450米红线宽30米,道路硬化面积万平米,其中近期建设900米(新华街至纬三街段)道路硬化面积万平方米。清泉路2400米红线宽40米道路硬化面积5万平方米,其中近期建设900米(新华街至纬三街段)硬化面积万平米。西环路全长3980米,红线宽40米道路硬化面积平米,其中近期建设900米(新华街至纬三街段)道路硬化万平米。经一路全长2400米红线宽30米道路硬化面积万平米,其中近期建设900米(新华街至纬三街段)道路硬化万平米。
二、建设地点产品方案 按照乌丹镇城市总体规划,乌丹镇城市空间为二区加T型结构,少郎河将乌 丹镇分成南北两个区域,分别为河南区、河北区,全宁路又将河北区分成东西两个组团,乌丹镇“三街四路”道路框架建设位于少郎河以北全宁路以西,属于河北区西组团,这是城市近期发展的方向和远期发展的主要地区。“三街四路”是西组团主要道路框架,同时与东组团现有道路连网,使河北区形成一个趋于完整的道路体系。它的建设不但能缓解目前镇区交通拥挤的现状。同时对西组团今后的建设和发展打下基础。
第四章 建设条件分析发展前景预测 乌丹镇现有建成区东西窄,南北长,由于历史原因,城市发展建设主要在以乌丹路、全宁路、新华街所围合的老城区,由于建设用地十分有限见缝插针进行建设的情况十分普遍,建设投资高改造难度大,而且建设成效不明显。通过十几年的发展建设,造成这一地区建筑物密集、人口集中,城区显得十分拥挤,一些基础设施已经超负荷运行,老城区继续发展空间狭小,为了提高城市现代化水平,加大乌丹镇城市发展步伐,乌丹一轮城市总体规划制定了西进,南下,北扩的发展战略,近期向西推进建设西组团拉大城市框架,使城市总体格局向方格网型推进。通过几年努力,特别是在城市西出口开通后,西组团建设已初具规模,目前建筑面积以达十万平米,人口达万人,主要以办公、居住、文体娱乐为主。西组团的发展建设目前已具备了以下几项优势:1、地势平坦开阔,用地布局合理,发展空间大建设投资小,成效显着。2、由于政府规划近期行政中心西移,以及出台西组团建设合理优惠政策,使其具有政策优势。3、即将动工兴建的赤大高速公路,赤大白铁路临近西组团,同时西组团与东组团(老城区)仅一路之隔(全宁路),所以具有很好的区位优势。以上几项优势,使西组团具有良好的发展前景。西组团在发展的同时将带动这一地区的基础设施建设的步伐,同时基础设施前瞻性的建设将引导和推动西组团的发展,乌丹镇道路框架工程是西组团基础设施建设最重要的组成部分,它的建设对乌丹镇的城市建设发展具有重要意义。
第五章 投资估算 “三街四路”道路建设总投资8211万元,其中近期投资4321万元,具体预算如下:
纬三街总投资554万元。其中征地拆迁312万元,道路施工242万元。 古城街总投资 1011万元。其中征地拆迁641万元,道路施工370万元。 北大街总投资1026万元,其中征地拆迁648万元,道路施工378万元。 柳林路总投资784万元,其中征地拆迁441万元,道路施工343万元。计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