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新手术记录58536(建议收藏)
手术记录模板

手术记录模板1。
腰4切开复位椎弓根内固定椎板减压术麻醉成功后,取俯卧位,术野常规碘伏消毒铺无菌巾、自L3至S1取一长约15cm得纵行正中切口。
切开皮肤,用电刀切开皮下组织及筋膜,沿棘突两侧紧贴骨膜切开骶棘肌,直至横突外缘。
用自动拉钩牵开两侧椎旁肌,显露棘突、椎板及小关节突,见L4/5棘间韧带断裂,L4椎弓两侧峡部崩裂,断端大量瘢痕组织生长,椎弓浮动感明显,予切除瘢痕组织,取出L4全椎板,切除黄韧带,扩大L5两侧神经根管。
探查见L4/5椎间盘轻度突出,神经根受压已不明显,未行椎间盘切除。
然后予行椎弓根钉内固定,椎弓根钉进针点选择L4、5两侧横突中轴水平线与上关节突外缘垂直延长线得交点为准,钻孔方向与脊柱纵轴成10°,矢状位L4向头侧倾斜约5°,L5向头侧倾斜约20°,C臂X光机透视下证实进针位置正确,一一攻丝,L4拧入两枚(规格45*6mm)万向提拉椎弓根钉,L5拧入两枚(规格45*6mm)单向椎弓根钉,套上撑开棒,拧紧螺帽,提拉L4复位。
C臂X光机透视下证实椎弓根钉位置好,L4提拉复位,固定牢靠。
冲洗创口,清点器械纱布对数后,放置一引流管,逐层缝合切口,外贴敷料,术毕。
术程顺利,术中出血约800ml,麻醉满意,术后清醒安返病房。
2、髌骨切开复位张力带内固定术麻醉成功后,取仰卧位,左、右大腿根部扎电自动止血带,术野常规碘伏消毒铺无菌巾,抬高左、右下肢驱血后,止血带充气至60kPa。
于左、右膝关节取一横弧形切口,长约10c m、切开皮肤、皮下组织及筋膜,显露左、右髌骨,见其呈“入”型骨折,三骨折块分离,关节面不平,吸净关节腔积血,清除血肿,探查关节内无骨折碎片后,冲洗关节腔、使骨折块复位,用巾钳暂时固定之,自髌下缘向髌上缘平行钻入两枚AO克氏针(直径为1.4mm),露出髌上缘约5mm,用双股小钢丝“8”字环绕克氏针,拉紧后拧紧钢丝,剪除尾部多余部分,向后折弯贴于髌骨上,把露出髌上缘得克氏针头向后折弯,保留髌下缘得针尾约5mm剪断之。
手术记录:血管瘤切除术

手术记录:血管瘤切除术
术前及术后诊断:
术前诊断:患者被诊断为肝血管瘤,通过腹部超声、腹部CT和MRI等影像学检查,明确肿瘤的大小、位置及与周围组织的关系。
同时,患者还接受了血液检查,排除了其他可能的疾病。
术后诊断:肝血管瘤切除术,术后病理检查证实为良性血管瘤。
手术方式:
本次手术采用了腹腔镜肝血管瘤切除术。
在患者的腹壁上切开了5个直径为
0.5-1.0cm的小口,通过腹腔镜的镜头观察肝脏的情况,用特制的手术器械将肝血管瘤切除。
手术中使用了电凝和氩气刀等止血技术,确保手术过程中的安全。
麻醉方式:
本手术采用全身麻醉,通过静脉注射麻醉药物,使患者进入无痛睡眠状态,并由呼吸机辅助呼吸,保证手术的顺利进行。
手术经过:
在全身麻醉后,手术开始进行。
首先通过腹腔镜的镜头观察肝脏的情况,确定肝血管瘤的位置和大小。
然后,使用特制的手术器械将肝血管瘤逐一分离并切除。
在切除过程中,使用电凝和氩气刀等止血技术,确保手术区域的止血效果。
最后,将切除的肝血管瘤放入标本袋中并取出体外,关闭手术切口。
术后注意事项:
1.术后常规监测患者的生命体征和血氧饱和度,防止并发症的发生;
2.术后禁食禁水6小时,之后逐步恢复正常饮食;
3.患者需要在医院观察2-3天,等待身体恢复;
4.患者需要定期复查,预防复发。
手术操作记录

手术操作记录手术日期:YYYY年MM月DD日手术医生:XXX助理医生:XXX手术室护士:XXX手术类型:XXX手术手术前准备:在手术开始之前,对患者进行了全面的评估。
包括患者的病史、体格检查和必要的实验室检查。
术前,患者被告知手术的风险和预期效果,并且签署了知情同意书。
手术过程:1. 麻醉阶段:手术开始后,患者被导入手术室,在负责麻醉的麻醉师的监督下,开始进行麻醉操作。
经过局部麻醉/全身麻醉等程序后,患者进入手术状态。
2. 切口:根据手术需要,在确保手术区域消毒的前提下,医生根据手术方案进行必要的皮肤切口。
在切口过程中,注意避免伤及周围重要血管和神经。
3. 手术操作:根据患者的具体情况和手术需要,医生进行相应的操作。
在操作过程中,医生与助理医生密切合作,确保手术操作的顺利进行。
需要注意的是,医生在操作过程中要准确、轻柔,避免损伤重要组织结构。
4. 出血控制:对于大出血风险较高的手术,医生要做好血液止血的准备措施。
在手术过程中,如果出血量超出预期或无法控制,应及时采取相应的措施,如加压包扎、止血夹夹闭等。
5. 感染预防:在手术操作过程中,医生和手术室护士要严格遵守无菌操作规范,确保手术场所的洁净。
使用无菌巾包裹手术器械,避免交叉感染的发生。
手术结束:手术操作完成后,医生会对切口进行缝合,并给予适当的敷料。
患者被送往恢复室进行观察与护理,直到麻醉药物的作用完全消失,患者恢复意识后,可以安全离开手术室。
手术并发症:手术过程中可能发生各种并发症,包括但不限于感染、出血、器械损坏等。
如果出现并发症,医生要及时采取措施处理,确保患者的安全。
术后护理:手术结束后,对患者进行一定的术后护理是非常重要的。
包括定期更换敷料,观察手术切口愈合情况,做好疼痛管理和抗感染等工作。
总结:手术操作是一项复杂而精细的技术活,需要医生具备丰富的经验和专业知识。
通过合理的手术操作,可以有效改善患者的病情,并提供良好的治疗效果。
手术操作过程中要严格遵守操作规范和安全要求,确保手术的顺利进行和患者的安全。
术后记录模板

术后记录模板
术后第一天:
今天是我的手术后的第一天,我感觉有些疼痛,但是医生说这是正常的。
我按
照医生的建议,进行了休息和药物治疗。
伤口有些肿胀,但是没有出现异常的情况。
我会继续遵守医生的嘱咐,保持休息和注意伤口的清洁。
术后第三天:
第三天了,伤口的肿胀有所减轻,疼痛感也有所缓解。
我开始逐渐恢复正常的
饮食和生活习惯,但是仍然需要注意伤口的清洁和消毒。
医生建议我进行适当的活动,但要避免剧烈运动和重物提拿,我会按照医生的建议进行调整。
术后第五天:
伤口的肿胀已经完全消退,疼痛感也基本消失。
我感觉自己的身体逐渐恢复了
活力,但是我知道术后恢复期还需要一段时间。
我会继续遵守医生的建议,保持良好的休息和饮食习惯,以促进伤口的愈合和身体的康复。
术后第七天:
今天是术后的第七天,伤口已经基本愈合,我感到非常高兴。
我也感谢医生和
护士们的精心照料,让我能够顺利度过这段恢复期。
我会继续保持良好的生活习惯,避免过度劳累和不良的饮食习惯,以确保身体能够完全康复。
总结:
术后的这段时间让我深刻体会到了健康的重要性,也让我更加珍惜自己的身体。
我会继续保持良好的生活习惯,注重锻炼和饮食,以保持身体的健康和活力。
同时,我也会定期进行体检,以确保自己的身体状况能够得到及时的关注和治疗。
术后的这段经历让我更加坚定了对健康的重视,我会珍惜每一天,珍惜自己的身体。
手术记录

手术记录
术前诊断:颈椎病(型)
手术名称:椎间盘转位神经分离术
手术者:助手:
手术开始时间:手术结束时间:
手术过程:
一.体位:患者取侧卧位,侧在上,腋下及双膝间垫薄枕,腰部及双肩用固定带固定于手术台上,头部置于托架上,并予以牵引固定,使头、颈部尽量伸展,术野充分显露,以利于手术操作。
二.消毒铺单:用碘伏消毒液将颈部手术区按常规行皮肤消毒,然后铺无菌手术单。
三..手术定位:颈部放置手术定位器,在C型臂X线影像监视下予以手术靶点部位准确定位。
四.手术操作:
1、用5ml注射器穿刺,于颈椎病变节段椎间孔内外以及肌层和皮肤注射0.5%利多卡因及川芎嗪混合液局部浸润麻醉;
2、用带刃针于注射针孔处开皮,将颈椎转位器械由开皮创口处垂直进入,小心避开血管神经,达椎间孔,开始控制转位器边旋转、边推进,遇有阻力则以锤击辅助逐渐进入椎管内硬膜囊前间隙,充分推移和分离突出椎间盘及神经致压组织,以使神经受压状态得以消除和缓解;
3、依上述手术方式继续完成了节段的手术
4、手术完成后,拔出椎间盘转位手术器械,局部注射立止血1ku;
5、手术创口用敷料贴覆盖。
手术全过程在生理监护仪监测下进行,手术过程顺利,术毕病人意识清醒,肢体活动自如,无感觉障碍。
用平车将患者送至病房。
手术者:。
手术记录模板 整理版

手术记录模板整理版手术记录模板整理版1神经膈神经-上干大腿前部,对侧颈部7-桡骨浅表,腓肠-上肩胛骨和上干大腿后部1、全身麻醉显效后,患者取仰卧位,肩下垫枕,头转向健侧,常规消毒铺巾。
2.取与锁骨平行的弓形切口,横指在右锁骨上,切开皮肤、皮下组织和颈阔肌。
切断并结扎颈外静脉后,切断并结扎肩胛舌骨肌和颈横动静脉,打开臂丛外侧脂肪垫,露出臂丛神经根干。
可见右臂丛C5、6根完全撕脱,周围瘢痕组织大量增生,与周围组织粘连严重,神经质坚硬,外膜明显增厚。
小心分离C5、6、7神经根和上、中干;C8和T1的连续性仍然完整。
3、于前斜角肌浅层分离出膈神经,见膈神经包埋于疤痕之中,神经质地尚可,仔细分离后刺激膈神经,见膈肌收缩良好。
于斜方肌深层分离出副神经,刺激副神经,未见斜方肌收缩。
4、行术中emg检查示:刺激c5、6、7,上中干,于皮层均未记录到sep,c8、t1可记录到sep。
5.从上干起始部分分离肩胛上神经,切断备用。
分离上行李箱的前股和后股,并将其切断备用。
采用对侧锁骨上切口分离并显露健侧C7神经根,肌电图证实。
局部封闭后,切断患侧膈神经和健侧C7神经根备用。
6、切取20cm桡浅神经及腓肠神经各一股。
7、神经移位:膈神经-8- prolene线端到端的肌腱端部吻合-上干前股,健侧c7――8-0prolene线20cm桡浅神经端端束膜缝合+20cm腓肠神经一股]――>肩胛上神经及上干后股,神经吻合无张力,吻合口周围包绕生物防粘连膜。
8、彻底止血,清洗伤口,逐层缝合伤口,置引流皮片一根。
包扎后头臂支架固定。
9、术顺,术后安返病房。
膈神经肌皮神经移位治疗左臂丛神经损伤1、全麻满意后,患者取仰卧位,肩下垫枕,常规消毒铺巾。
2.在左锁骨上取两指横切口,约8cm,分层切开皮肤和皮下,分离至深表面,注意保护颈横血管(结扎颈横动脉和静脉),结扎肩胛舌骨肌,打开脂肪层,暴露臂丛神经,可以看到臂丛神经根撕脱和与周围组织的严重粘连。
手术记录范文 手术记录示例

手术记录范文手术记录示例患者:李某性别:女年龄:32岁手术日期:2022年5月20日手术类型:阑尾切除术手术人员:主刀医生:张医生助理医生:王医生麻醉师:杨医生护士:陈护士手术过程:麻醉:患者进入手术室后,经过基本常规监护后,进行全麻麻醉。
由杨医生负责管理麻醉过程。
通过静脉注射丙泊酚和芬太尼等药物,患者成功进入麻醉状态。
手术准备:张医生和王医生对患者进行皮肤消毒,覆盖巾进行无菌覆盖。
确保手术区域干净无菌。
手术步骤:1. 隆起腹部:采用无菌巾将腹部隆起,用腹部固定器固定。
2. 剖腹入腹腔:张医生在腹部正中线上进行约5cm的切口,用手术刀扩大切口至约10cm,剖腹进入腹腔。
3. 观察腹腔:王医生用纱布清洁腹腔内液体,观察腹腔内情况,检查其他器官是否异常。
4. 查找阑尾:张医生沿着盲肠向右下方沿迹查找阑尾,用胃镜对阑尾进行观察确认。
5. 阑尾切除:通过张医生的操作,成功找到阑尾,使用止血夹将阑尾基底夹住,切除阑尾。
6. 结扎止血:张医生结扎阑尾切口处的血管,并用吸收性缝线进行缝合。
7. 腹腔清洁:王医生将腹腔内出血和分泌物清洁干净,确保手术部位干净。
8. 关闭切口:张医生将切口两侧的皮肤层进行缝合,并进行皮肤粘合剂的涂抹,避免感染。
9. 腹腔排气:用抽气器在手术结束后,对腹腔内进行排气,缓解腹胀感。
术后处理:患者由护士陈护士送至恢复室进行监护。
护士观察患者血压、心率等生命体征的稳定情况,确保患者没有出现感染、出血等并发症。
手术总结:本次手术中,患者李某成功完成阑尾切除术,手术过程稳定顺利。
术中无出血、感染等并发症发生。
患者术后恢复良好,生命体征平稳,无明显不适。
签名:张医生2022年5月20日以上是手术记录的范例,仅供参考。
实际手术记录应根据具体情况进行调整和完善。
【精品】普外科常见手术记录

外科常见手术记录颈部手术1.左甲状腺瘤手术名称:左甲状腺瘤根治术手术经过:颈丛麻醉完毕,患者取平卧位、垫肩,常规消毒、铺巾。
取左颈部胸骨柄上方两横指做横切口,长约6cm,切开皮肤、皮下组织、颈阔肌,游离皮瓣,沿颈前前正中线切开颈前肌群,暴露左侧甲状腺,左侧甲状腺中部可触及约3cmX2.5cm大小肿物,质地中等,表面欠光滑,移动度差,游离左侧甲状腺,注意保护左侧喉返神经、喉上神经,沿肿物边缘钝性、锐性交替分离肿物,完整切除肿物,送快速病理检查,严密止血,等待病理结果。
病理示:左甲状腺乳头状瘤,术中诊断左甲状腺癌明确,决定行左侧功能性颈清术。
改为气管插管全麻,头偏向健侧,扩大切口,向右延长至右侧胸锁乳突肌前缘,左侧延长至胸锁乳突肌后缘,并沿胸锁乳突肌后缘向上延长,游离皮瓣,上至下颌骨下缘,下至锁骨上缘,内侧至颈前正中线,外侧至斜方肌前缘。
在锁骨上缘约2cm处断颈外及颈前静脉,在颈外三角游离皮瓣并暴露副神经,游离胸锁乳突肌,注意不要损伤其后方颈动脉鞘,切开颈动脉鞘,游离颈内静脉外侧,注意不要损伤颈内静脉及其下缘的胸导管;在锁骨上方约2cm处切开兢深筋膜,注意不要损伤膈神经、臂丛,沿斜方肌前缘、前中斜角肌、肩胛提肌表面,颈内静脉外侧,清除颈后三角及胸锁乳突肌、颈内静脉外侧区脂肪及淋巴结;进一步清除颈动脉、甲状腺中静脉、甲状腺上动静脉,注意保护左侧喉返神经、喉上神经,清除气管前、气管食管旁淋巴结,在健侧甲状腺峡部断甲状腺,缝合甲状腺创面,断颈前肌群,取出标本,严密止血,冲洗创面,沿切口放置橡皮引流管,逐层缝合切口。
术程顺利,出血少,麻醉效果好,术后安返病房,标本送检病理。
2.甲状腺肿块切除术患者今日取仰卧位,肩部垫高,全麻达成后,常规消毒铺巾,在胸骨切迹上约两横指处顺皮纹方向作弧形领式切口(kocher 切口)。
依次切开皮肤、皮下组织和颈阔肌。
用组织钳牵开颈阔肌,在其深面用电刀分离皮瓣,上至甲状软骨切迹,下至胸骨切迹,两侧越过胸锁乳突肌前缘。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手术记录
病员姓名:唐中琼,女、50岁,49床住院号:871
1、术前诊断:
⑴、右侧卵巢肿瘤⑵、子宫肌瘤⑶、更年期宫血⑷、轻度贫血⑸、慢性高血压疾病
麻醉方式:全身麻醉
2、手术方式
⑴、右侧卵巢肿瘤切除术⑵、全子宫切除+右侧附件切除术
⑶、左侧卵巢囊肿剥除+部分卵巢切除术。
......感谢聆听
3、手术所见:
打开腹膜,发现腹膜色泽正常,腹腔内无腹水,网膜不粘连,无结节。
探查盆腔,子宫如2月孕大小,质中,形态不规则,前壁无粘连,子宫右后方有10×15cm大小囊性包块嵌顿于子宫直肠陷凹,与子宫后壁粘连严重,右侧附件包裹其中无法探及,包块包膜光滑,壁薄,张力大,可见内为透明液体。
左侧卵巢有3×4cm大小囊性包块,卵巢外观色泽灰白,无硬结,表面光滑,输卵管外观正常。
......感谢聆听
4、手术步骤:
⑴、在全麻下,常规消毒,取下腹正中脐耻之间作一长约14cm纵行切口,皮下脂肪厚约3cm,逐层进腹。
打开腹膜如上述手术所见。
......感谢聆听
⑵、因子宫后壁与包块粘连,包块较大无法提出,用无菌手术血帕垫护包块周围,以保护肠管及切口周围组织,先在包块顶部切开1cm 小......感谢聆听
1
口,吸出囊内液体(清亮透明)约200ml,以减轻包块张力,探及包块内有3×5cm大小形态不规则卵巢组织,质硬。
小止血钳夹持包块小切口,防止囊内余夜流出污染腹、盆腔......感谢聆听
⑶、分离右侧阔韧带及子宫后壁,将包块完整剥出,大止血钳夹持起根部,切除包块及右侧附件,残端用7号丝线双重缝扎。
......感谢聆听
⑷、行左侧卵巢囊肿剥除,并切除部分卵巢组织,用1号丝线间断缝合止血。
(术中与家属沟通,征得家属同意切除子宫但要求保留左侧卵巢并签字后,)......感谢聆听
⑸、按全子宫切除术操作常规步骤行全子宫切除术。
残端均用7号丝线双重缝扎止血,
⑹、用可吸收线缝合阴道残端。
清点术中用物无误后,常规关闭腹壁各层。
手术顺利,历时1小时20分,术中出血约200ml 。
......感谢聆听
⑺、切除组织分装并标明部位及名称经家属签字后送病检。
2
...... 感谢聆听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