计算机系统结构存储系统

合集下载

计算机系统结构多媒体教程课件_第四章 存储系统

计算机系统结构多媒体教程课件_第四章  存储系统
2013-8ቤተ መጻሕፍቲ ባይዱ31 《计算机系统结构》多媒体课件 15
结论:CPU在执行程序时, 所用到的指令和数据的MEM 单元地址分布不会是随机的, 而是相对集中成自然的块或 页面(MEM中较小的连续单元 区)。
2013-8-31
《计算机系统结构》多媒体课件
5
Embedded , desktop, server computers
2013-8-31 《计算机系统结构》多媒体课件 6
1、MEM容量、速度、价 格的矛盾 2、存贮体系层次 3、程序的局部性 4、存贮体系的性能参数
2013-8-31 《计算机系统结构》多媒体课件 7
2013-8-31
《计算机系统结构》多媒体课件
2
introduction
In 1980 microprocessors were often design without caches,while many come with two levels of caches on the chip. Why? !!!!
A A
Tm
2013-8-31
Tm
9
《计算机系统结构》多媒体课件
(3)频宽Bm: * MEM连续访问时,每单位时间内存取的信 息量以bit/s OR Byte/s为单位。 * 单体MEM :Bm =W/TM * 多体并行MEM :Bm =W·m/TM 理想状态下MEM满负荷工作的最大频宽。 * 实际上由于MEM不可能一直处于RD/WR , 所以实际频宽 < 最大频宽。
1、MEM 容量 * Sm=W*L*m * W:MEM 存储体字长(以 bit OR Byte 为单位) L:单个存贮体字数 m:并行工作的MEM 体个 数 * Sm 单位为***bit OR ***B

计算机系统结构考点总结

计算机系统结构考点总结

计算机系统结构考点总结计算机系统结构是计算机科学与技术领域的重要分支,涉及计算机硬件和软件的组成及其相互关系。

为了帮助大家更好地掌握这一领域的核心知识,本文将针对计算机系统结构的考点进行详细总结。

一、计算机系统结构基本概念1.计算机系统结构的定义及发展历程2.计算机系统结构的分类:冯·诺伊曼结构、哈佛结构、堆栈式结构等3.计算机系统性能指标:指令周期、CPU时钟周期、主频、缓存命中率等二、中央处理器(CPU)1.CPU的组成:算术逻辑单元(ALU)、控制单元(CU)、寄存器组等2.指令集架构:复杂指令集计算机(CISC)、精简指令集计算机(RISC)3.CPU缓存:一级缓存、二级缓存、三级缓存及其工作原理4.多核处理器:核数、并行计算、线程级并行等三、存储系统1.存储器层次结构:寄存器、缓存、主存储器、辅助存储器等2.主存储器:DRAM、SRAM、ROM等3.磁盘存储器:硬盘、固态硬盘、光盘等4.存储器管理:分页、分段、虚拟存储器等四、输入输出系统1.I/O接口:并行接口、串行接口、USB、PCI等2.I/O设备:键盘、鼠标、显示器、打印机等3.I/O控制方式:程序控制、中断、直接内存访问(DMA)等4.I/O调度策略:先来先服务(FCFS)、最短作业优先(SJF)、扫描算法等五、总线与通信1.总线分类:内部总线、系统总线、I/O总线等2.总线标准:ISA、PCI、PCI Express等3.通信协议:TCP/IP、UDP、串行通信等4.网络拓扑结构:星型、总线型、环型、网状等六、并行计算与分布式系统1.并行计算:向量机、SIMD、MIMD等2.分布式系统:分布式计算、分布式存储、负载均衡等3.并行与分布式编程:OpenMP、MPI、MapReduce等4.并行与分布式算法:排序、搜索、分布式锁等通过以上考点的总结,相信大家对计算机系统结构有了更加全面和深入的了解。

计算机组成原理与系统结构存储系统

计算机组成原理与系统结构存储系统
6
2) 单元电路
(1) SRAM。 (2) DRAM。
7.2.1 随机读写存储器
7
7.2.1 随机读写存储器
2. 主存储器的组成及接口
1) 存储器与CPU速度上的协调
2) 内存构成
(1) 单块存储器芯片的连接。
❖ ① 引线功能。 ❖ ② 6264(6164)的工作过程。 ❖ ③ 连接。
(2) 内存的字扩展。
19
7.3.3 主存与Cache内容的一致性问题
1. 写回法 2. 全写法
20
7.3.4 Cache性能分析
1. 加速比 2. 成本 3. 命中率与Cache容量的关系 4. 两级Cache
21
7.3.5 Pentium的 Cache
Pentium处理器是PC广为采用的主流处理器。 其有多种型号,这里给出Pentium Ⅱ处理器的 简化结构框图如图7-44所示。
16
1. 概述
1) 高速缓冲存储器的位置 2) Cache的构成
2. 地址映射
1) 全相联方式 2) 直接映射方式
7.3.1 工作原理
17
3) 组相联方式
7.3.1 工作原理
18
7.3.2 替换算法
1. 随机替换算法(RAND) 2. 先进先出算法(FIFO) 3. 近期最少使用算法(LRU) 4. 最不经常使用算法(LFU) 5. 最优替换算法(OTP)
虚拟存储器的结构形式如图745所示,它是在硬、软件的管 理支持下,由主存和辅存共同 实现的。
24
7.4.2 虚拟存储器的管理
1. 页式虚拟存储器
1) 地址变换 2) 快表与慢表
2. 段式虚拟存储器 3. 段页式虚拟存储器
25

计算机系统的逻辑组成结构

计算机系统的逻辑组成结构

计算机系统的逻辑组成结构计算机系统是由硬件和软件两部分组成的。

其中,硬件是指计算机的物理设备,而软件是指运行在计算机上的程序和数据。

计算机系统的逻辑组成结构是指计算机系统中各个组成部分之间的逻辑关系和功能划分。

一、中央处理器(Central Processing Unit,简称CPU)中央处理器是计算机系统的核心,负责执行各种指令和进行数据处理。

它由控制器和运算器两部分组成。

控制器负责指令的解析和执行,运算器负责数据的运算和处理。

中央处理器通过控制总线、数据总线和地址总线与其他硬件设备进行通信。

二、存储器存储器是计算机系统中用于存储数据和程序的设备。

根据存取方式的不同,存储器可以分为随机存取存储器(Random Access Memory,简称RAM)和只读存储器(Read-Only Memory,简称ROM)。

RAM用于存储临时数据和程序,而ROM用于存储固定的程序和数据。

三、输入设备输入设备用于将外部数据或指令输入到计算机系统中。

常见的输入设备有键盘、鼠标、扫描仪、摄像头等。

输入设备将输入的数据转化为计算机可以识别和处理的形式,并通过输入接口传输给计算机系统。

四、输出设备输出设备用于将计算机系统处理后的数据或结果输出到外部环境中。

常见的输出设备有显示器、打印机、投影仪等。

输出设备将计算机系统的输出信号转化为人类可以理解的形式,并通过输出接口传输给外部环境。

五、外部存储器外部存储器用于扩展计算机系统的存储容量,可以独立于计算机系统进行数据的存储和读取。

常见的外部存储器有硬盘、光盘、U盘等。

外部存储器通过接口与计算机系统进行数据的传输和交换。

六、总线总线是计算机系统中各个硬件设备之间传输数据和信号的通道。

根据功能和传输速率的不同,总线可以分为数据总线、控制总线和地址总线。

数据总线用于传输数据,控制总线用于传输控制信号,地址总线用于传输设备地址。

七、操作系统操作系统是计算机系统的核心软件,负责管理和控制计算机系统的各个硬件和软件资源。

简述冯.诺依曼计算机系统结构

简述冯.诺依曼计算机系统结构

简述冯.诺依曼计算机系统结构
冯·诺依曼计算机系统结构也被称为冯·诺依曼体系结构或冯·诺依曼体系,是现代计算机系统结构的基础和范例。

该结构由美国数学家冯·诺依曼于1945年提出,并在其著作《EDVAC报告》中详细阐述。

冯·诺依曼计算机系统结构包括以下几个关键部分:
1.中央处理器(CPU):负责执行计算机指令和处理数据的核心部件,分为算术逻辑单元(ALU)和控制单元(CU)两部分。

2.存储器:用于存储指令和数据的设备,包括主存储器(RAM)和辅助存储器(硬盘、固态硬盘等)。

3.输入/输出设备:用于与外部世界进行信息交互的设备,如键盘、鼠标、显示器、打印机等。

4.指令集架构(ISA):规定了计算机能够执行的指令集和操作码的集合,决定了计算机的编程模型和指令执行方式。

5.存储程序:计算机能够执行的指令和数据以二进制形式存储在存储器中,并按照顺序执行。

冯·诺依曼计算机系统结构的特点包括:
1.存储程序:指令和数据以相同的格式存储在存储器中,计算
机可以按顺序读取并执行。

2.存储器访问:计算机可以通过地址寻址方式从存储器中读取或写入指令和数据。

3.存储器分层:将存储器分为主存储器和辅助存储器,主存储器用于临时存储数据和指令,辅助存储器用于永久存储。

4.指令流水线:计算机可以将指令和数据进行流水线处理,以提高执行效率。

5.可编程性:冯·诺依曼计算机具有较高的可编程性,可以根据需求修改和执行不同的程序。

冯·诺依曼计算机系统结构的发展和应用为现代计算机科学和技术的进步提供了坚实的基础,并成为了普遍采用的计算机结构范例。

计算机体系结构存储系统的认识理解

计算机体系结构存储系统的认识理解

计算机体系结构存储系统的认识理解计算机存储系统主要分为主存储器和辅助存储器两种类型。

主存储器是计算机体系结构中的核心部分,也是计算机系统中最接近中央处理器(CPU)的存储器。

主存储器通常由高速随机访问存储器(RAM)组成,是计算机进行数据读取和写入的地方。

它具有较快的访问速度和读写能力,可以直接被CPU访问。

主存储器中存储的数据是临时存储的,当计算机断电时,其中的数据会被清除。

辅助存储器是计算机体系结构中的非易失性存储器,主要用于长期存储和备份数据。

常见的辅助存储设备包括硬盘驱动器、固态硬盘、光盘和闪存驱动器等。

辅助存储器的容量比主存储器大,可以存储大量的数据,并且数据不会因为断电而丢失。

然而,辅助存储器的访问速度较慢,需要较长的时间来读取和写入数据。

在计算机体系结构中,主存储器和辅助存储器之间通过缓存来进行数据的传输和管理。

缓存是一种临时存储器,用于存储CPU需要频繁访问的数据和指令。

缓存位于CPU和主存储器之间,并且具有较快的访问速度和容量,可以提高计算机系统的性能。

计算机存储系统的设计需要考虑多个方面的因素,包括存储容量、访问速度、数据可靠性和成本等。

存储容量是指存储系统可以存储数据的总量,它需要根据计算机系统的需求进行合理的配置。

访问速度是指存储系统能够读取和写入数据的速度,它通常取决于存储器的性能和传输通道的带宽。

数据可靠性是指数据在存储系统中的安全性和可靠程度,需要通过冗余备份和错误检测与纠正等技术来保证。

成本是指构建和维护存储系统所需的资源和费用,需要在满足其他需求的前提下尽量降低成本。

总之,计算机体系结构中的存储系统是计算机系统的重要组成部分,主要包括主存储器和辅助存储器。

主存储器用于临时存储和处理数据,具有较快的访问速度和读写能力;辅助存储器用于长期存储和备份数据,具有大容量和非易失性的特点。

存储系统的设计需要考虑存储容量、访问速度、数据可靠性和成本等多个方面的因素。

通过合理配置和管理存储系统,可以提高计算机系统的性能和可靠性。

计算机系统组成是什么

计算机系统组成是什么

计算机系统组成是什么计算机系统是如何组成的计算机系统是由多个不同组件、部件和技术构成的复杂系统。

每个组件都有特定的功能和目的,合在一起形成了一个完整的计算机系统。

计算机系统的组成主要包括以下几个方面:中央处理器(CPU)、存储器、输入输出设备、操作系统和应用软件。

1. 中央处理器(CPU):中央处理器是计算机系统的核心,负责执行程序和处理数据。

它通常由控制单元和算术逻辑单元组成。

控制单元负责指挥和协调系统的各个部件,实现程序的顺序执行,而算术逻辑单元则负责执行算术和逻辑运算。

2. 存储器:存储器用于存储数据和程序。

计算机存储器层次结构分为主存储器和辅助存储器。

主存储器通常是使用半导体材料制造的随机访问存储器(RAM),用于存储当前正在运行的程序和处理的数据。

而辅助存储器(如硬盘、固态硬盘和光盘等)则用于长期存储数据和程序。

3. 输入输出设备:输入输出设备用于与外部世界进行交互。

常见的输入设备包括键盘、鼠标、扫描仪和摄像头等,用于将数据和命令输入到计算机系统中。

而输出设备如显示器、打印机和音频设备等则用于将计算机系统处理的结果反馈给用户。

4. 操作系统:操作系统是计算机系统的核心软件,它协调和管理计算机系统的各个硬件和软件资源。

操作系统负责分配CPU时间、内存管理、文件系统管理、设备管理和用户接口等。

常见的操作系统包括Windows、macOS和Linux等。

5. 应用软件:应用软件是用户使用计算机系统解决问题和完成工作的工具。

它包括各种办公软件、娱乐软件、图形设计软件、数据库管理软件等。

应用软件使用户能够利用计算机系统的功能实现各种任务和目标。

计算机系统的组成是一个相互协作的整体。

中央处理器通过存储器获取指令和数据进行处理,然后将结果输出到输出设备中显示给用户。

操作系统负责管理各个组件的资源和协调他们之间的通信。

应用软件则建立在操作系统之上,充分利用计算机系统的硬件和操作系统提供的功能。

另外,计算机系统的组成还涉及到计算机体系结构、总线技术、输入输出控制等方面。

计算机系统结构的组成

计算机系统结构的组成

计算机系统结构的组成
计算机系统结构通常包括以下几个主要组成部分:
1. 处理器:处理器是计算机的核心部分,负责执行程序中的指令。

它从内存中获取指令并执行,然后处理数据,并将结果存储回内存中。

处理器的能力决定了计算机的速度和性能。

2. 内存:内存是计算机的临时存储设备,用于存储正在处理的程序和数据。

内存分为随机存取存储器(RAM)和只读存储器(ROM)。

RAM可以随时读写,而ROM只能读取不能写入。

3. 输入/输出设备:输入/输出设备是计算机与外部世界交互的工具。

常见的输入设备包括键盘、鼠标、触摸屏等,常见的输出设备包括显示器、打印机、音响等。

4. 存储器:存储器是计算机的永久性存储设备,用于长期存储数据和程序。

常见的存储器包括硬盘、闪存盘、光盘等。

5. 总线:总线是计算机中各个部分之间传输数据的通道。

总线带宽决定了数据传输的速度,总线类型决定了计算机各个部分之间的连接方式。

6. 操作系统:操作系统是计算机的管理和控制软件,
负责管理计算机的资源,控制程序的执行,并提供用户界面。

操作系统是计算机的重要组成部分,它使得计算机更易于使用和管理。

7. 应用软件:应用软件是为特定目的而编写的程序,例如办公软件、图像处理软件等。

应用软件使计算机具有各种功能和用途。

以上这些部分共同构成了计算机系统结构的主要组成部分。

在实际应用中,根据不同的需求和用途,还可以对计算机系统结构进行更详细或更概括的分类。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