矿渣粉进场检验标准

合集下载

矿粉试验

矿粉试验

矿渣粉试验作业指导书一、进场必试项目密度、比表面积、活性指数、流动度比二、委托批次:根据DBJ/T01-64-2002《混凝土矿物掺合料应用技术规范》规定,连续供应200t同一厂家、相同级别的矿粉为一批,不足200t者应按一批计。

三、试验依据1、《水泥密度测定方法》GB/T208-19942、《水泥化学分析方法》GB/T176-20083、《水泥比表面积测定法(勃氏法)》GB/T8074-20084、《用于水泥和混凝土中的粒化高炉矿渣粉》GB/T18046-2008四、预拌混凝土和砂浆用矿粉技术要求五、检测前的检查1.开始进行检测前应首先检查试验室温湿度是否符合规范要求,若不符合应开启设备使之符合要求后方可开始检测。

2.检查仪器设备的电路连接是否正确,是否出现线路破损、漏电现象。

3.接通电源,空载运转各仪器设备,确定其是否运转正常。

4.检查检测用水是否清澈、可透明,是否符合检测要求。

5. 试体成型试验室的温度应保持在20℃±2℃,相对湿度应不低于50%。

试体带模养护的养护箱或雾室温度保持在20℃±1℃,相对湿度应不低于90%。

试体养护池水温度应在20℃士1℃范围内。

试验室空气温度和相对湿度及养护池水温在工作期间每天至少记录一次。

养护箱或雾室的温度与相对湿度至少每4 h 记录一次,在自动控制的情况下记录次数可以酌减至一天记录二次。

在温度给定范围内,控制所设定的温度应为此范围中值。

六、取样与留样1、取样:散装矿渣粉取样时,应从连续进厂的任意三个罐体中各取试样一份,每份不少于12.0kg,混合搅拌均匀后,用四分法缩取出比试验所需量大一倍的试样。

2、留样:1.样品取得后应贮存在密闭的容器中,封条样要加封条。

容器应洁净、干燥、防潮、密闭、不易破损并且不影响水泥性能。

2存放封存样的容器应至少在一处加盖清晰、不易擦掉的标有编号、取样时间、取样地点和取样人的密封印,如只有一处标志应在容器外壁上。

矿渣微粉质量技术标准

矿渣微粉质量技术标准

QB佳木斯市松江水泥有限公司质量技术标准QB/ZL 1006-2011受控状态分发号程序编号:2011-03-01制订2011-04-26实施佳木斯市松江水泥有限公司化验室制订QB/SJJC001--2010佳木斯市松江建材有限公司粒化高炉矿渣粉质量技术标准1. 范围本标准规定了粒化高炉矿渣粉的定义、组分与材料、粒化高炉矿渣粉的质量技术要求及试验方法、检验规则、包装标志、运输和贮存等。

本标准适用于佳木斯市松江建材有限公司粒化高炉矿渣粉的生产、检验与销售。

2.规范性引用文件GB/T 18046 用于水泥和混凝土中的粒化高炉矿渣粉GB/T 203 用于水泥中的粒化高炉矿渣3.术语和定义下列术语和定义适用于本标准3.1 粒化高炉矿渣在高炉冶炼生铁时,所得以硅铝酸钙为主要成分的熔融物,经淬冷成粒后,具有潜在水硬性材料,即为粒化高炉矿渣(简称矿渣)3.2 粒化高炉矿渣粉以粒化高炉矿渣为主要原料,可掺加少量石膏或粉煤灰制成一定细度的粉体,称作粒化高炉矿渣,简称矿渣粉。

4.组分与材料4.1 矿渣符合GB/T 203 规定的粒化高炉矿渣。

4. 1 .1 进厂矿渣水分≤10.0%,烘干矿渣水分≤2.0%,4.1.2 质量系数K≥1.24.1.3 目测矿渣中不得混有外来夹杂物,如含有铁尘泥,未经充分淬冷矿渣等。

4.2 石膏符合GB/T 5483中规定的G类或M类二级(含)以上的石膏或混合石膏。

4.3 粉煤灰符合GB/T 1596 中规定的F类或C类粉煤灰。

4.4 助磨剂符合JC/T 667的规定,其中加入量不应超过矿渣粉质量的0.5%。

5.矿渣粉质量技术标准矿渣粉应符合下表的技术指标规定QB/SJJC001--2010质量技术标准6.检验规则6.1 生产过程控制检验6.1.1 烘干矿渣水分每二小时取次样检测一次;6.1.2 矿渣微粉细度(0.08mm方孔筛)每小时检测一次;6.1.3 矿渣微粉比表面积每二小时检测一次。

矿渣粉实验作业指导书

矿渣粉实验作业指导书

注:穿隙率是指试料层中孔的容积与试料层总的容积之比,一般水泥采 用 0.500±0.005.如有些粉料按上式算出的试样量在圆筒的有效体积中 容纳不下或经捣实后未能充满圆筒的有效体积,则允许适当地改变空隙 率。 ③ 试料层制备 将穿孔板放入透气圆筒的突缘上,用一根直径比圆筒略小的细棒把 一片滤纸送到穿孔板上边缘压紧,称取确定的试样量,精确到 0.001g, 倒入圆筒,轻敲圆筒的边使试样层表面平坦,再放入一片纸,用捣器均 匀捣实试料直至捣器的支持环紧紧接触圆筒顶边并旋转两周,慢慢取出 捣器。 穿孔板上的滤纸,应是与圆筒内径相同,边缘光滑的圆片,穿孔板 上滤纸片如比圆筒内径小时,会有部分试样粘于圆筒内壁高出圆板上部, 当滤纸直径大于圆筒内径时会引起滤纸皱起使结果不准,每次层定需用
4
准备
1.器具准备 电子天平:量程不小于 1000g,最小分度值不大于 1g; 电子天平:量程不小于 50g,最小分度值不小于 0.01g; 流动度跳桌:符合 GB/T2419 的规定; 搅拌机:符合 GB/T17671 规定的行星式水泥胶砂搅拌机; 流动度测定用试模、捣棒;负压筛析仪;45um 方孔筛 烘干箱:可控制温度,不低于 110℃,最小分度值不大于 2℃ 振实台; 抗压强度试验机; 养护箱;
指导书编号 序号 1 项目
目的
操作者 内
实验员 容
页数
1/10
提高矿粉检测的准确性,为进场矿粉检测提供依据,且为混凝土生产质量控 制提供有效的试验依据
2 3
范围 依据
矿渣粉的一般性试验过程 GB/T18046 《用于混凝土的矿渣粉的检测方法》 GB/T176《水泥化学分析方法》 GB/T208 《水泥密度测定方法》 GB/T2419 《水泥胶砂流动度测定方法》 GB12573 《水泥取样方法》 GB/T17671《水泥胶砂强度检验方法》

矿渣粉进场检验标准

矿渣粉进场检验标准

矿渣粉进场检验标准2.3.1 本梁场制梁混凝土采用通化金刚冶金渣综合利用有限公司生产的S95(活性指数)磨细矿渣粉。

其各项指标均符合《客运专线预应力混凝土预制梁暂行技术条件》(铁科技[2004]120号)、GB/T18046-2008《用于水泥和混凝土中的粒化高炉矿渣粉》、铁科技[2012]249号文的有关规定。

每批进场矿渣粉须有质保书或试验报告单,其性能指标见表 2.3。

磨细矿渣粉进场必须附有出厂证明书、试验报告单。

每批不大于120t同厂家、同批号、同品种、同出厂日期磨细矿渣粉,需要进行进场抽验,任何新选货源或使用同厂家、同批号、同品种、同出场日期产品达3个月者,进场需要全面检验。

表2.3 矿渣粉性能指标及检验频率序号检验项目标准要求抽验项目全检项目备注1 密度, g/m2≥2.8 √2 比表面积, m2/kg 400~500 √√3 烧失量,%≤3.0 √√4 氧化镁含量,%≤14 √5 三氧化硫含量,%≤4.0 √6 Cl-含量,%≤0.02 √7 含水率,%≤1.0 √8 流动度比,%≥95 √√序号检验项目标准要求抽验项目全检项目备注9 碱含量,%/ √10 活性指数,%7d ≥75√√28d ≥952.3.2 首批进场的磨细矿渣粉必须进行全项目检验,全检项目为:密度、比表面积、烧失量、氧化镁含量、三氧化硫含量、氯离子含量、含水率、流动度比、碱含量、活性指数,其中碱含量、氯离子含量由制梁场试验室委托铁道部产品质量监督检验中心铁道建筑检验站或桥梁与基础检验站进行检验,随机的抽取不少于20kg矿渣粉作为检验试样。

试验室抽检项目为:密度、比表面积、烧失量、需水量比、流动度比、活性指数。

2.3.3 磨细矿渣粉进场后,由设备物资部对进场矿渣粉核查生产厂名、品种、等级、重量、出厂日期、出厂编号等,作好记录,并由设备物资部委托梁场试验室按规定取样做常规检验。

经检验确认符合相关技术要求后,由试验室向设备物资部、安质部提交检验报告单后,方可使用。

矿粉性能检验与试验规范

矿粉性能检验与试验规范

矿粉性能检验与试验标准矿粉性能检验包括:密度、比外表积、活性指数、流动度比、含水量、三氧化硫。

1、取样1.1、水泥应按批次取样检测,组成同一批次水泥应符合以下条件:〔1〕同一生产厂家、〔2〕同一强度等级、〔3〕同一品种、〔4〕同一出厂编号、〔5〕连续进场、〔6〕数量不超过200吨。

1.2、如不符合以上条件应逐车取样检验。

1.3、用2米的取样管取样,取样点至少在20点以上,样品数量至少10kg,经混合均匀后一分为二,一份由司机和本公司取样员共同见证签封后带回水泥厂家留样,另一份交本公司试验室检测和留样。

1.4、试验室样品应通过0.9mm的筛后一分为二,一份用于试验检测,另一份用于留样,留样的时间至少40天。

2、密度:2.1矿粉密度检测依据:?水泥密度测定方法?〔GB/T 208-94〕。

2.2试验环境:试验室温度应保持在〔20±2〕℃,相对湿度应不低于50%。

试验室空气温度和相对湿度在工作期间每天至少记录一次。

2.3主要仪器设备:李氏瓶2.4试验步骤:2.4.1将无水煤油注入李氏瓶中至0到1ml刻度线后〔以弯月面下部为准〕,盖上瓶塞放入恒温水槽,恒温30min,记下初始〔第一次〕读数。

2.4.2从恒温水槽取出李氏瓶,用滤纸将李氏瓶细长颈没煤油的局部擦干净。

2.4.3矿粉试样应先通过0.90mm方孔筛,在110±5℃温度下枯燥1h,并在枯燥器内冷却至室温称取60g,精确0.01g。

2.4.4用小匙将矿粉试样装入李氏瓶中,反复摇动,至没有气泡排出,将李氏瓶置于恒温水槽中,恒温30min,记下第二次读数。

2.6结果计算2.6.1矿粉体积应为第二次读数减去初始〔第一次〕读数,即矿粉所排开的无水煤油的体积〔ml〕。

2.6.2矿粉密度ρ〔g/cm3〕=水泥质量〔g〕÷排开的体积〔cm3〕2.5.3两次读数时,恒温水槽的温度差不大于0.2℃结果计算到小数第三位,且去到整数到0.01g/cm3试验结果两次测定结果的算术平均值,两次结果之差不得超过0.02 g/cm3。

矿渣粉分析题库简答题和计算题

矿渣粉分析题库简答题和计算题

矿渣粉分析题库五、问答题1、简述矿渣粉判定规则?矿渣粉出厂检验项目密度、比表面积、7天&28天活性指数、流动度比、含、氯离子、烧失量结果符合要求为合格品。

其中任何一项不符合要求,水量、SO3为不合格品;型式检验结果任何一项不符合要求时为型式检验不合格,应加倍取样,对不符合项复检,检验结果以复检为准。

2、简述比表面积检测原理比表面积检测原理为一定量的空气通过具有一定空隙率和固定厚度的水泥层时,所受阻力不同而引起流速的变化来测定水泥的比表面积。

在一定空隙率的水泥层中,孔隙的大小和数量是颗粒尺寸的函数。

3、简述GB/T18046-2008对矿渣粉检验用基准水泥要求?对比用基准水泥:符合GB175《通用硅酸盐水泥》规定,硅酸盐水泥或普通硅酸盐水泥,强度等级42.5Mpa,7d抗压强度35MPa~45MPa,28d抗压强度50MPa~60MPa,比表面积300m2/kg~400m2/kg,S03含量(质量分数)2.3~2.8,碱含量(Na2O+0.658K2O) 0.5~0.9。

4、 GB/T17671-1999抗压强度及抗折强度计算规则?抗折强度以一组三个棱柱体抗折结果的平均值作为试验结果。

当三个强度值中有超出平均值士10%时,应剔除后再取平均值作为抗折强度试验结果;抗压强度以一组三个棱柱体上得到的六个抗压强度测定值的算术平均值为试验结果。

如六个测定值中有一个超出六个平均值的士10%,就应剔除这个结果,而以剩下五个的平均数为结果。

如果五个测定值中再有超过它们平均数士10%的,则此组结果作废。

5、矿渣粉成型和压力试验使用到的主要设备(至少写出5种)?六、计算题1、如果目前矿渣粉的密度为2.94g/cm3,请求出比表面积测定所称的物料量?现在测得标准样品的下落时间为100秒,其比表面积为405cm2/g,密度为3.13g/cm3,请求出下落时间为140秒的物料比表面积?(圆筒体积为1.863cm3)2、矿渣粉试验结果如下,计算试验样品活性指数?。

混凝土用矿物掺合料标准

混凝土用矿物掺合料标准

混凝土用矿物掺合料标准一、前言混凝土材料是建筑工程中必不可少的材料之一,其性能直接影响到工程的质量和寿命。

为了提高混凝土的性能,矿物掺合料被广泛应用于混凝土中。

本文将详细介绍混凝土用矿物掺合料的标准,以期为混凝土生产和使用提供参考。

二、国家标准我国的混凝土用矿物掺合料标准主要包括以下几个方面:1. GB/T 20491-2006《混凝土用矿渣粉》该标准规定了矿渣粉的技术要求、试验方法、检验规则和标志、包装、运输和贮存。

其中,技术要求包括了矿渣粉的化学成分、物理性质、活性指标等方面的要求。

试验方法主要包括了矿渣粉的粒度分析、比表面积测定、活性指标测定等方面的试验。

2. GB/T 18046-2008《混凝土用粉煤灰》该标准规定了粉煤灰的分类、技术要求、试验方法、检验规则和标志、包装、运输和贮存。

其中,技术要求包括了粉煤灰的化学成分、物理性质、活性指标等方面的要求。

试验方法主要包括了粉煤灰的粒度分析、比表面积测定、活性指标测定等方面的试验。

3. GB/T 27694-2011《混凝土用硅灰》该标准规定了硅灰的分类、技术要求、试验方法、检验规则和标志、包装、运输和贮存。

其中,技术要求包括了硅灰的化学成分、物理性质、活性指标等方面的要求。

试验方法主要包括了硅灰的粒度分析、比表面积测定、活性指标测定等方面的试验。

4. GB/T 25467-2010《混凝土用膨胀珍珠岩粉》该标准规定了膨胀珍珠岩粉的技术要求、试验方法、检验规则和标志、包装、运输和贮存。

其中,技术要求包括了膨胀珍珠岩粉的化学成分、物理性质、活性指标等方面的要求。

试验方法主要包括了膨胀珍珠岩粉的粒度分析、比表面积测定、活性指标测定等方面的试验。

三、掺合料的选用混凝土用矿物掺合料的选用应根据混凝土的性能要求和生产条件进行选择。

一般来说,掺合料的选择应符合以下原则:1. 与水泥的相容性好,能够与水泥形成稳定的胶凝体。

2. 对混凝土的物理性能和力学性能有良好的改善作用。

矿粉检验细则

矿粉检验细则

粒化高炉矿渣粉内控指标及其检测方法一、细度检验:0.08mm方孔筛筛余<1.5%。

二、密度:ρ≥2.9g/cm3。

三、比表面积:S>3500cm2/g。

四、烧失量:Loss<3.0%。

五、活性指数:R28>95%;流动度比:>90%。

六、三氧化硫:<4.0%。

试样制备按矿渣粉每出厂编号,在进站车上取两桶试样,一桶试样由带车送货人和我室取样人共同签名封存,为中裁留样;另一桶为我室内控制指标检测用。

一、细度检验(一)操作步骤称取经烘干试样25g,精确至0.1g。

倒入洁净的架在负压筛仪上的0.08mm 方孔筛里,盖上筛盖,开动负压筛连续筛析2min 。

在筛析过程中,负压控制在4000~6000Pa范围内。

在筛析期间,可用轻小木棒轻轻击打吸附在筛盖上的试样细粉,使其落下。

筛毕,称其筛余物质量,精确至0.1g。

(二)结果计算与评定1、细度按(1)式计算:X=G×4 (1)式中:X——0.08mm方孔筛余百分数,%;G——0.08mm方孔筛余物质量,精确至0.1g。

2、筛余必须<1.5%。

二、密度测定(一)试验步骤1、将无水煤油注入李氏瓶中至0~2刻度线处(以月面下部为准),塞上瓶盖放入恒温水槽内,使刻度部分浸入水中,恒温30min,记下初始读数(第一次)。

2、从恒温水槽中提出李氏瓶,用滤纸将李氏瓶细长颈内的煤油抹干净。

3、称取经烘干并已冷却至室温的矿渣粉试样60g,精确至0.01g。

4、用小匙将矿渣粉试样一点点慢慢地加入李氏瓶中,反复摇动,使矿渣粉中的空气排出,直至李氏瓶中没有气泡排出为止。

接着将李氏瓶静置于恒温水槽中恒温30min,记下无水煤油上涨的刻度(第二次读数)。

5、第一次读数和第二次读时,恒温水槽的温差不大于0.2℃。

(二)结果计算与评定1、第二次读数减去第一次读数,即为矿渣粉的体积(cm3)。

2、矿渣粉密度按(2)式计算,精确至0.001g/cm3:ρ=G/V (2)式中:ρ——矿渣粉密度,g/cm3;G——矿渣粉试样质量,g;V——矿渣粉试样体积,cm3。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矿渣粉进场检验标准
2.3.1 本梁场制梁混凝土采用通化金刚冶金渣综合利用有限公司生产的S95(活性指数)磨细矿渣粉。

其各项指标均符合《客运专线预应力混凝土预制梁暂行技术条件》(铁科技[2004]120号)、GB/T18046-2008《用于水泥和混凝土中的粒化高炉矿渣粉》、铁科技[2012]249号文的有关规定。

每批进场矿渣粉须有质保书或试验报告单,其性能指标见表 2.3。

磨细矿渣粉进场必须附有出厂证明书、试验报告单。

每批不大于120t同厂家、同批号、同品种、同出厂日期磨细矿渣粉,需要进行进场抽验,任何新选货源或使用同厂家、同批号、同品种、同出场日期产品达3个月者,进场需要全面检验。

表2.3 矿渣粉性能指标及检验频率
序号检验项目标准要求抽验项

全检项

备注
1 密度, g/m2≥2.8 √
2 比表面积, m2/kg 400~500 √√
3 烧失量,%≤3.0 √√
4 氧化镁含量,%≤14 √
5 三氧化硫含量,%≤4.0 √
6 Cl-含量,%≤0.02 √
7 含水率,%≤1.0 √
8 流动度比,%≥95 √√
序号检验项目标准要求抽验项

全检项

备注
9 碱含量,%/ √
10 活性指
数,%
7d ≥75
√√
28d ≥95
2.3.2 首批进场的磨细矿渣粉必须进行全项目检验,全检项目为:密度、比表面积、烧失量、氧化镁含量、三氧化硫含量、氯离子含量、含水率、流动度比、碱含量、活性指数,其中碱含量、氯离子含量由制梁场试验室委托铁道部产品质量监督检验中心铁道建筑检验站或桥梁与基础检验站进行检验,随机的抽取不少于20kg矿渣粉作为检验试样。

试验室抽检项目为:密度、比表面积、烧失量、需水量比、流动度比、活性指数。

2.3.3 磨细矿渣粉进场后,由设备物资部对进场矿渣粉核查生产厂名、品种、等级、重量、出厂日期、出厂编号等,作好记录,并由设备物资部委托梁场试验室按规定取样做常规检验。

经检验确认符合相关技术要求后,由试验室向设备物资部、安质部提交检验报告单后,方可使用。

2.3.4 检验方法符合GB/T18046-2008《用于水泥和混凝土中的粒化高炉矿渣粉》标准中的规定。

2.3.5 检验结果评定
2.3.5.1 符合本细则2.3要求的为合格品。

若其中任何一项不
符合要求,重新加倍取样,对不合格的项目进行复检,评定时以复检结果为准。

2.3.5.2 凡不符合本细则2.3要求的磨细矿渣粉为不合格品,不得使用。

2.3.6 运输与储存
磨细矿渣粉在运输与储存时不得受潮和混入杂物,储存梁场矿粉罐内。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