六年级道德与法治上册第4课最新学历案《尊重和保障人权》
部编版六年级《道德与法治》上册第4课《公民的基本权利和义务》精品教案

学生活动3:
1.自主学习书本37页,思考活动园问题后小组交流:在陆飞爸爸的成长经历中,反应出他享有哪些
基本权利,履行哪些基本义务?
2.自主学习书本38页,思考活动园问题后交流:
(1)公民为什么在享受权利的同时必须履行义务?
(2)公民怎样履行义务?请举例说说。
3.各小组交流。
活动意图说明:通过自主学习与交流活动,使学生深入理解公民权利与义务的一致性,公民要自觉履行义务,否则就要承担法律责任。
学生活动2:
1.自主学习书本第39、40页,结合搜集的资料,小组交流:
(1)什么叫人权?为什么说在我国人权非常广泛?
(2)对照《国家人权行动计划(2016——2020)》目录,回答书本第40页活动园的问题。(3)列举我们自己身边的人权保护事例。
2.全班交流总结。
活动意图说明:通过合作探究,生成能力,知道我国宪法保护人权的内容十分广泛,感受我国公民享有越来越广泛的人权。
(1)冯某有养狗的权利吗?
(2)冯某不文明养狗侵犯了邻居和其他居民的哪些权利?
(3)你认为文明养狗应注意什么?
课题
第二节公民身的基本义务
单元
2
学科
道德与法治
年级
6
学习
目标
1.知道公民要履行的基本义务。
2.体会基本义务的重要性,树立正确的义务观。
3.在了解基本义务的基础上增进对宪法的认识,在社会生活中自觉遵守宪法和法律。
(4)国家应充分保障公民基本权利,让人们可以安心地工作、学习和生活,让每个公民在困难时获得帮助。
2.小结:宪法保障公民享有基本权利。
学生活动2:
自主学习书本32页,各小组交流:
1.抢答32页活动园的问题。
【课件】4.3《国家尊重和保障人权》六年级上册道德与法治 人教部编版

学习目标
1.认识人权的实质内容和目标,知道尊 重和保障人权是我国的宪法原则。
2.知道我国宪法保护人权的内容十分广 泛。
3.知道我国积极支持和参与国际人权事 业的发展。
2我国人权的广 泛性
身边的人 权
1.自主学习书本第39、40页,结合搜 集的资料,小组交流:
2.保护和促进人权,人人有责。
(√ )
3.国际人权事业的发展需要世界各国的共同参与。
(√ )
三、感悟、落行:
举例说说在生活中你是怎样维护自己人权的?
板书设计
第4课 公民的基本权利和义务
ቤተ መጻሕፍቲ ባይዱ国家尊重和保障人权
尊重和保障人权 宪法原则
我国人权
十分广泛
国际人权事业 支持 参与
作业布置
一、我知道
1.尊重和保障人权是我国的( 宪法原则 )。
2.(12)月( 10 )日是世界人权日。 3. 我国已经参加了(20余)项国际人权条约。
二、判断对错:
1.2004年,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将“国家尊重和保障人权”载入宪法。√( )
(1)什么叫人权?为什么说在我国人 权非常广泛?
答:人权是每个人作为人所应当享有
的权利。因为我国公民在经济、政治
、文化等方面享有广泛的人权,尊重 和保障人权是我国的宪法原则。
(2)对照《国家人权行动计划( 2016——2020)》目录,回答左图的 问题和书本第40页活动园的问题。 答: 表姐——受教育权;我——文化 权利、知情权;爷爷住的村子——环 境权利;家乡西藏——少数民族权利 。
(3)列举我们自己身边的人权保护事 例。
人教版小学道德与法治六年级上册《国家尊重和保障人权》教案

思考:材料说明什么?
总结:尊重保障人权成为我国的宪法原则,它要求各级国家机关梳理尊重和班长人权的理念,加强人权法治保障,保证人民依法享有广泛的权利和自由。
思考:审判机关、检察机关怎样保障公民权利?
总结:审判机关、检察机关要依照宪法和法律的规定独立行使审判权、检察权,保护公民的各项合法权益。
(三)公正司法
表弟创业故事大结局:现在表弟已经伤愈出院,饭馆的生意在他的精心经营下越来越红火了,最近他又加入了社区的法制宣传队,他说在我最困难的时候是党和政府帮了我,我要懂得感恩,回报社会,宣传法律,为法治社会的建设贡献自己的力量。
思考:⑴表弟和家人都享受到了党和政府提供的哪些为民举措?这些举措分别说明公民享有什么权利?这些举措的共同点是什么?
⑵这些举措共同说明公民享有什么权利?
(3)请列举自己感受到的国家改善公民生存与发展状况的实例。
小结:人权的实质内容和目标是人的自由、平等地生存和发展。无论是保障公民的受教育权、物质帮助权、文化教育权、劳动权。其实都是国家采取积极措施保障公民的人权的表现.
思考:我国人权的主体和内容有什么特征。总结:在我国,人权的主体和内容非常广泛。
(二)在我国人权的主体和内容非常广泛
活动二;尊重和保障人权
表弟创业故事二︰表弟路过社区的法制宣传栏,读到了这么一段话:受教育权是我国宪法规定的公民的基本权利。目前,我国已经初步形成了包括教育法、教师法、义务教育法等法律在内的教育法律体系,为保障公民的受教育权奠定了法律基础。
道德与法治六上第2单元第4课《国家尊重和保障人权》课件

导言 一、经济、社会和文化权利 (一)工作权利 (二)基本生活水准权利 (三)社会保障权利 (四)财产权利 (五)健康权利 (六)受教育权 (七)文化权利 (八)环境权利
二、公民权利和政治权利 (一)人身权利 (二)获得公正审判的权利 充 分保障各类特定群体权利 深入 开展人权教育 (三)宗教信仰自由 (四)知情权和参与权 (五)表达权和监督权
依法保障公民权利 和政治权利
充分保障公民权利 和政治权利
我表姐今年上大学, 她申请了国家助学贷款, 不用担心学费问题了。
我家旁边新建了一 个公共图书馆,周末我 可以去那里读书。
我作为校报小记者, 经常登录市政府的网站 查询政府公布的要闻、 动态。
我爷爷住的村子开 始实施农村饮水安全巩 固提升工程,现在自来 水的水质好多了。
小学六年级上册道德与法治第二单元
公民的基本权利和义务
国家尊重和保障人权
人权,是指每个人(每个人包含中国公民和外国人)作为人所 应当享有的权利。
人权包含个人人权和集体人权。
是指个人依法享有的生命、 人身和政治、经济、社会、文 化等各方面的自由平等权利
是指作为个人的社会存在 方式的集体应该享有的权利, 如种族平等权、民族自决权、 发展权、环境权、和平权等
国家尊重和保障人权
人权是每个人作为人所应当享有的权利。2004年, 第十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第二次会议通过宪法修正案, 将“国家尊重和保障人权”载入宪法。尊重和保障人权 是我国的宪法原则,要求我国各级国家机关树立尊重和 保障人权的理念,采取各种措施积极保护和促进人权。
《国家人权行动计划(2016—2020年 )》目录
连连看:请用连线的方式把与下列公约对应的内容连起来
《儿童权利公约》
部编版道德与法治六年级上册第4课公民的基本权利和义务 第3课时教案

部编版道德与法治六年级上册第4课公民的基本权利和义务(教案)核心素养目标1 .政治认同:了解宪法的基本功能是保障公民的基本权利,认识基本权利和基本义务,知晓尊重与保障人权是宪法基本原则,了解我国在人权事业方面取得的成就。
2 .道德修养:理解权利和义务相一致的理念;认识到公民既享有权利,也需要履行义务。
3 .责任意识:树立正确的权利义务观念和人权理念,增强公民意识和国家意识,热爱祖国,增强主人翁责任感,对国家尊重和保障人权的具体做法产生敬意。
课时安排3课时。
第3课时课时教学目标1 .通过研读宪法,知道人权是每个人应当享有的权利。
(重点)2 .探究学习、思考讨论,了解《国家人权行动计划(2016-2023年)》的相关内容,以及我国为发展人权事业所做的努力。
(难点)3 .结合时事,思考辨析,初步认识到人权的重要性,感受我国对发展人权事业的重视,进一步增强民族自豪感。
课前准备教师准备课堂所需相关新闻以及视频。
教学过程一、理解人权的基本含义活动一视频导入,引出课题1 .播放播放新闻视频。
视频内容:新冠肺炎疫情期间,中国增加临时航班,组织接回就读于英国中小学和幼儿园的未成年人留学生。
2 .思考中国政府为什么在国外疫情暴发时期,接我国未成年人留学生回国?3 .归纳中国政府增设航班,接未成年人留学生回国,体现了我国政府尊重和保障人权,全力维护人民的利益。
(板书:4公民的基本权利和义务国家尊重和保障人权)活动二探究何为人权1 .说一说人权的含义2 .小结人权是每个人作为人所应当享有的权利。
二、学习相关条例,理解人权行动在中国活动三结合宪法,知道“国家尊重和保障人权”被写入宪法1 .过渡随着文明的发展和进步,人权问题成为世界各国普遍关注的重大问题之一,我国也在行动。
2 .阅读法律条文第三十三条凡具有中华人民共和国国籍的人都是中华人民共和国公民。
中华人民共和国公民在法律面前一律平等。
任何公民享有宪法和法律规定的权利,同时必须履行宪法和法律规定的义务。
部编版道德与法治赛课国家尊重和保障人权教案(六上)

部编版道德与法治赛课国家尊重和保障人权教案(六上)一、教学目标1.理解国家尊重和保障人权的重要性;2.掌握国家尊重和保障人权的具体方式和措施;3.培养学生珍视人权、维护公平正义的意识;4.提高学生的道德伦理观念和法治意识。
二、教学重点1.国家尊重和保障人权的概念和原则;2.国家保障人权的具体方式和措施;3.学生对人权的价值和意义的认识。
三、教学难点1.培养学生珍视人权的意识;2.培养学生维护公平正义的意识;3.学生对人权的价值和意义的深入理解。
四、教学方法1.探究式教学法:通过提问和讨论,引导学生主动思考和分析;2.案例分析法:通过真实案例的分析与讨论,引发学生的思考和思辨能力;3.角色扮演法:通过角色扮演的方式,让学生更好地理解和体验到人权与法治的重要性。
五、学习内容与学习过程学习内容第一节国家尊重和保障人权的意义和价值1.国家尊重和保障人权的概念和原则;2.人权的意义和价值。
第二节国家保障人权的具体方式和措施1.宪法对人权的保障;2.法律对人权的保障;3.政府的制度和措施对人权的保障;4.公民的义务与理解。
第三节人权的价值和意义1.人权对个人的保护和尊重;2.人权对社会的和谐与稳定的作用;3.人权对国家的发展和进步的重要性。
学习过程第一节国家尊重和保障人权的意义和价值1.引入:通过一个简短视频介绍人权的概念和意义,激发学生的兴趣与好奇心。
2.导入:通过提问的方式,引导学生回忆人权的概念和原则。
并请学生分享他们对人权的理解和看法。
3.探究:以小组为单位,分析人权对个人和社会的意义和价值,并记录下来。
然后展示给全班讨论和交流。
第二节国家保障人权的具体方式和措施1.引入:通过一个案例分析的视频,让学生了解人权的具体方式和措施。
2.导入:通过课件或教材的讲解,介绍宪法、法律、政府制度和公民义务对人权保障的重要性。
3.分组活动:将学生分组,每个小组发挥自己的创造力,设计一种宣传海报,以介绍宪法、法律、政府制度和公民义务对人权保障的作用,并展示给全班评比。
部编版道德与法治六年级上册教案-第二单元第4课《公民的基本权利和义务》

b.能够关注国家利益,自觉承担起保卫祖国的责任。
三、教学难点与重点
1.教学重点
a.公民基本权利和义务的概念及其具体内容。
-举例:生命权、受教育权等基本权利;遵守法律、保卫祖国等基本义务。
b.基本权利和义务在生活中的实际应用。
-分析:通过实际案例,使学生理解权利与义务在生活中的具体体现,如尊重他人言论自由、参与班级管理等。
3.成果展示:每个小组将向全班展示他们的讨论成果和角色扮演活动的体会。
(四)学生小组讨论(用时10分钟)
1.讨论主题:学生将围绕“公民基本权利和义务在实际生活中的应用”这一主题展开讨论。他们将被鼓励提出自己的观点和想法,并与其他小组成员进行交流。
2.引导与启发:在讨论过程中,我将作为一个引导者,帮助学生发现问题、分析问题并解决问题。我会提出一些开放性的问题来启发他们的思考。
二、核心素养目标
1.培养法治意识:使学生了解和认识公民的基本权利和义务,增强法制观念,学会在日常生活中尊重和行使权利,履行义务,维护自身合法权益。
a.能够理解和区分公民的基本权利和义务。
b.能够运用法治思维分析和解决实际问题。
2.提升社会参与能力:通过案例分析,培养学生参与社会事务的积极态度,提高其在集体生活中的责任感和参与度。
c.培养学生尊重权利、履行义务的法治意识。
-应用:教育学生在日常生活中正确行使权利,自觉履行义务,维护自己和他人的合法权益。
2.教学难点
a.权利与义务关系的理解。
-难点解析:学生往往难以理解权利与义务之间的相互关系,需要通过案例分析和讨论,使学生明白权利与义务是相互联系、相互制约的。
b.公民基本义务的履行。
3.成果分享:每个小组将选择一名代表来分享他们的讨论成果。这些成果将被记录在黑板上或投影仪上,以便全班都能看到。
人教版小学道德与法治六年级上册《国家尊重和保障人权》教案2

个人人权:指个人依法享有的生命、人身和政治、经济、社会、文化等方面的平等权利。(课件出示)
集体人权:指群体、集体应该享有的权利,如种族平等权、环境权、和平权等。(课件出示)
板块二:品课堂材料,知发展成就
教学难点:
树立尊重和保障人权意识和国家意识,激发学生的爱国情感,能自觉维护祖国形象。
教学过程
板块一:看时政热点,知保障人权
1.时政热点导入。
师:同学们好,我是深圳市宝安区碧头文武学校的梅灌老师,很高兴能在这
里和大家一起学习。现在,让我们先进入“时政热点小课堂”一起来看一段时政新闻,看完后,说说你的感受。(课件出示:郑州遭遇洪水的片段+国家对郑州防汛救灾的指示+解救受困群众片段)
第二,依法保障公民权利和政治权利。也就是说要严格规范公正文明执法,维护公民的人身权利和人格尊严;
第三,充分保障各类特定群体权利。即:加快少数民族和民族地区发展;努力消除性别歧视;强化对未成年人权益的保障;积极应对人口老龄化;健全扶残助残服务体系。
第四,深入开展人权教育。我国将人权教育与国民教育、全民普法相结合;弘扬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人权精神内涵,培育全社会尊重人权的文化。
知识目标:
理解人权的含义,知道尊重和保障人权是我国的宪法原则。了解我国人权事业的发展与成就,知道我国在积极推进国际人权事业方面的发展。
核心素养:
引导学生热爱生活、学习做人,懂法守法,自觉遵守各项规章制度和社会规则,培养具有国家意识、担当意识、人权意识的现代公民。
教学内容
教学重点:
知道尊重和保障人权是我国的宪法原则,了解我国人权事业的发展与成就。。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课题:六年级上册第四课第三课时《国家尊重和保障人权》
主备人:滨湖镇中心小学孙爱华
一、主题与课时
人民教育出版社道德与法治教材六年级上册第二单元“我们是公民”,第四课“公民的基本权利和义务”,第三课时:《国家尊重和保障人权》。
二、活动目标
(一)课标要求
让学生知道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是我国的根本法,增强学生的宪法意识。
使学生知道尊重和保障人权是我国的宪法原则,并且公民要从立法、行政、司法和法治宣传方面实现对人权的尊重和保障,培养学生的人权理念和宪法意识,做合格的现代化的小公民。
(二)课时活动目标
1、感受宪法对人权保障的重要性,领会宪法的原则和精神,增强宪法意识。
理解并支持国家在尊重和保障人权方面采取的措施。
2、能澄清对人权知识的误区,提高辨别能力,初步形成客观完整的人权概念。
3、在日常生活中,能够以实际行动落实落细落小尊重和维护自己和他人的人权。
三、评价任务
1.完成学习任务一(指向目标1)
2.完成学习任务二(指向目标2)
3.完成学习任务三(指向目标3)
四、资源与建议
营造轻松的课堂氛围,从学生熟悉的身边的生活事例入手,结合当前的时政热点让学生观察与人权有关的生活现象,激发起进一步学习、了解人权的兴趣与需要。
五、学习过程
(一)前置性学习活动
观察生活中与人权有关的现象,思考这些现象与哪项人权有关。
(二)课中学习
学习任务一:情景再现,初步认识(指向目标1)
视频导入,了解人权
1.播放中国人民解放军也门撤侨回国的视频。
中国政府为什么要接侨民回国?
因为战乱,侨民的生命和财产受到了威胁。
在国外发生战乱危机的时候,中国政府立即反应,迅速撤离滞留公民和侨胞,体现了我国政府尊重和保障人权,全力维护人民的利益。
PPT出示:人权
2.什么是人权?
人权,是指每个人作为人所应当享有的权利。
(每个人包含中国公民和外国人)
了解人权包含个人人权和集体人权。
人权
前者是指个人依法享有的生命、人身和政治、经济、社会、文化等各方面的自由平等权利。
后者是指作为个人的社会存在方式的集体应该享有的权利,如种族平等权、民族自决权、发展权、环境权、和平权等。
学习任务二:案例分析,感受法律(指向目标2)
宪法保障,尊重和保障人权
1.PPT 出示:2004年,第十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第二次会议通过宪法修正案,将“国家尊重和保障人权”载入宪法。
明确规定尊重和保障人权是我国的宪法原则,要求我国各级国家机关树立尊重和保障人权的理念,采取各种措施积极保护和促进人权。
2.采取了哪些措施呢?
出示“立法、执法、司法、普法”4幅图,简要介绍我国在尊重和保障人权方面所做的努力。
分小组汇报交流。
PPT 呈现相关介绍,了解世界人权日。
3.打开书P40,对照《国家人权行动计划(2016-2020年)》目录,找一找他们说的分别是哪项人权。
小组讨论、交流。
图1:社会保障权
图2:文化权利
图3:监督权
图4:基本生活水准权利
图5:少数民族权利
图6:受教育权
4.说一说我们身边的人权保护事例。
学生交流,出示4幅图片。
出示结果:发展义务教育、开办农家书屋、提供营养午餐、提供再就业培训。
总结:尊重和保障人权是我国的宪法原则,我国国家机关树立尊重和保障人权的理念,采取了各种措施,积极保护和促进人权。
学习任务三:分组讨论,总结拓展(指向目标3)
我国为人权事业所做的努力
1.我国在人权事业上取得的成就
近年来,我国经济建设取得重大成就,全面改革取得重大突破,民主法治建设迈出重大步伐,思想文化建设取得重大进展,人民生活不断改善,生态文明建设成效显著,总体上实现了小康,社会生产能力在很多方面进入世界前列。
出示“新中国人权70年:道路、实践与理论”研讨会在长春召开”的新闻照片。
2.总结和拓展
尊重和保障人权是我国的宪法原则,我国各级国家机关积极树立尊重和保障人权的理念,采取各种措施积极保护和促进人权,积极推动国际人权事业的发展,取得了瞩目的成就,但国际人权事业的发展需要世界各国的共同参与。
社会现象评论:简要评论孟晚舟事件和受到的侵权对待。
六、作业与练习
完成新课堂及配套练习册的相关习题。
注重解题方法指导。
七、学后反思
1.学习了本节课,你认识到什么是人权了吗?
2.学习了本节课,你了解采用什么措施可以尊重和保障人权了吗?
3.今后我在尊重和保障人权方面应该这样做?
八、板书设计
国家尊重和保障人权
九、教后反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