无籽西瓜高产栽培技术
无籽西瓜高产栽培技术

Z a i p e i j i s h u无籽西瓜具有果实品质优、汁多且味甜、无种核、食用方便、增产潜力大、经济效益好等特点。
随着市场需求的增加,种植面积也随之增大,先将无籽西瓜的高效栽培技术简介如下:一、无籽西瓜育苗管理1、苗床准备育苗床应建在背风向阳,地势较为高燥的地方,以东两向为宜。
苗床一般宽1.2,长8~10米,深10~15米,要求底平边直。
营养土用过筛后的田园肥土(未种过瓜)70%加过筛后的腐熟农家肥30%,每立方营养土加入尿素0.25~0.5千克,二铵0.15千克,多菌灵100克,允分混合均匀,用营养钵(直径8~10厘米)或营养土块育苗,钵间用营养土填紧,苗床要在播种前1~2天浇透底水。
2、浸种催芽先将种子晾晒2~3天,用55~60℃温水(二开一凉)浸种并不停搅拌,水温降到室温后温水兼有浸种和杀菌的双重作用。
将浸过的种子捞出搓洗,洗掉种子表面粘液,以种子不打滑为宜。
将浸泡洗净的种子像磕瓜子一样,放在上下门齿之间,轻轻一磕,听到“咔啪”一响即可。
将磕过的种子均匀推在温毛巾上,以种子互不相压为宜,四边向上叠起,从上卷起,卷成毛巾卷。
把毛巾卷放在33~35℃恒温箱内催芽。
注意:毛巾要用干净毛巾,湿度不宜过大。
以毛巾手拧干滴水为宜,温度一定恒温。
经24小时大部分发芽。
将已出芽的挑出备播,芽长以0.2~0.3厘米为宜。
将毛巾洗干净,将剩下的种子继续催芽,注意余下的种子不要用水洗。
催芽48小时后仍不发芽的种子已丧失生活力,不必再催芽。
3、苗期管理无籽西瓜在苗龄30天左右、幼苗具有2~3片真叶时定植为宜,因此,应在定植前的30天左右播种育苗。
要选择晴天上午播种,播种时用细棍在每个营养钵的中心扎深0.5~1厘米的小孔,将发芽的种子芽朝下伸入小孔平放,然后覆盖1厘米厚过筛细土,播种后贴苗床表面盖一层地膜,上扣小拱棚。
无籽西瓜嫁接育苗成活率低,愈合速度慢,是当前生产中普遍发生的问题,它制约了无籽西瓜生产的发展,并给瓜农造成较大的经济损失。
无籽西瓜高产种植技术

无籽西瓜高产种植技术作者:李幸来源:《农民致富之友(上半月)》 2019年第4期无籽西瓜的果实由于没有籽,品质好,食用方便,高产抗病,耐贮运,深受生产者、经营者和消费者欢迎,种植面积逐步扩大,各地都有少数农户在种植。
1瓜田准备无籽西瓜虽然对土壤要求不严格,但从高产、优质方面考虑,还是要人为地为其丰产创造一个较好的适宜环境条件。
由于无籽西瓜具有怕连作、怕涝、怕旱、根系发达等特点,在选择瓜地时,应选择地势高燥、阳光充足、土层深厚、通透性好、排灌方便的田块,以保证无籽西瓜的正常生长发育。
早春解冻后,耙细整平瓜地,按预定的行距开挖瓜沟,沟深、宽各30cm。
灌足底墒水,在沟内每亩施优质腐熟的农家肥4000~5000公斤,氮磷钾三元复合肥50公斤,或者用西瓜专用肥50~60公斤,并喷洒辛硫磷消毒,然后合垅做畦覆膜,此项工作应在定植前5~7天进行。
2营养钵育苗移栽因为无籽西瓜为三倍体,种子本身质量差。
①种仁发育不良,子叶小而畸形,贮藏的营养物质少。
②种子厚,无籽西瓜种子脐部的种皮厚度为普通西瓜的2倍,其他部位的种皮厚度约为普通西瓜的1.5倍。
本栓化程度高,吸水困难,长出种壳阻力大;③无籽西瓜种子发芽要求条件高,其发芽适温为33~35℃,比普通西瓜高5℃左右。
所以要进行摧芽播种,方法:①用55℃的水浸种并不断搅拌,冷却到30℃浸种8小时,帮助种子吸水,软化种皮;②破壳。
减少胚根生长出壳的阻力。
即浸种够8小时后捞出种子放入干净毛巾,搓去表面的粘液擦干后进行人工“嗑籽”,用牙齿将脐部轻轻嗑一下,嗑时不要伤及种胚,嗑后不能再遇水,用拧干的湿棉布包裹好。
③提高催芽温度。
有籽西瓜发芽适温为28~30℃,无籽西瓜的发芽温度提高5℃,适温范围33~35℃。
采用保温营养钵育苗。
3合理栽培授粉品种当瓜苗长至三叶一心时即可定植。
亩定植无籽西瓜苗500~550株,授粉品种50~100株,授粉品种可选用鲁青五号或鲁青七号等(花粉较多、早熟性好的品种)作为授粉品种。
黑龙江省无籽西瓜高产栽培技术

黑龙江省无籽西瓜高产栽培技术无籽西瓜是近年来由我国科技工作者培育的新品种,与传统西瓜不同,无籽西瓜果实肉质更鲜美,口感更佳,而其高产栽培技术又是农业工作者需要掌握的重要技能。
下面是黑龙江省无籽西瓜高产栽培技术。
一、品种选择黑龙江省无籽西瓜栽培育种主要选用在我国北方应用比较广泛的“朝甜1号”、“黑美人”和“青皮甜”等品种。
朝甜1号单位面积产量高,色泽鲜艳,肉质细腻,甜度高,适宜运输。
黑美人属于早熟品种,具有芳香味道,果实呈椭圆形,口感鲜美。
青皮甜属于中熟品种,外形规整,耐贮藏,果实肉质鲜嫩,糖度高。
二、基地选址无籽西瓜适宜生长的土壤为疏松、排水性好、具有一定肥力和保水能力的土壤。
因此,栽培基地的选址应注意以下几点:1、地势平坦、落差小,保证受灌溉均匀;2、土壤疏松、排水性好,同时也要保证土壤肥力,如过度肥沃会造成瓜果发育不佳,糖分不足,品质低下;3、地下水位不宜过高,地下水离土壤表面应深于1.5米以上;4、避免选择靠近化肥、农药厂等工业区域。
三、施肥技术1、控制氮肥的用量,适度使用有机肥。
过度的氮肥会导致瓜果太大、甜度偏低,甚至引起瓜果炸裂。
每亩施用有机肥1500-2000公斤左右,用于改善土质和提高土壤肥力。
配施底肥时,以每亩钾肥75-80公斤为主,磷肥40-50公斤为辅。
2、采用缓释肥。
无籽西瓜生长繁茂,喜温暖潮湿。
在施肥方面,可使用缓释肥,使肥料在生长季节中缓缓释放。
在无籽西瓜种苗移植后,可立即保满地面角落出生地处深度淋水,并在一周内进行肥水追肥。
3、配合使用生物有机肥。
生物有机肥不仅能够提高土壤肥力和改善土质结构,而且还能提高植物的抗逆性。
为了提高瓜果品质和增产效果,无籽西瓜生长期内每亩可喷施生物有机肥200公升,效果较为显著。
四、灌溉技术无籽西瓜喜欢水分,所以灌溉技术很重要。
要保证水分足够,但又不能过多。
为了保证果实的品质和增产效果,需掌握以下灌溉技术:1、无籽西瓜喜欢潮湿的土壤环境,一般应控制土壤湿度在70%以上。
无籽西瓜标准化优质高产栽培技术

和养 分 , 对土壤适应范 围较 广 , 最适宜 的是质地疏 松 、
具有一定保水 、 保肥能力 的沙壤土 。因此 , 瓜地应选在 地势较高 、 排灌方便 、 照充足 、 光 土壤肥沃 , 最好是未种 植过西瓜 的地块或 2 3 — 年内未种过瓜类或茄科类的地 块或水旱轮作 的地块。不宜选择重茬地种植 。
口。 无籽西瓜发芽率较低 , 一般播种量要 比常规西瓜播
种 量多 出 1 ,6 m 且播 7 0 80粒 ; 倍 67 0~0 且必 须 同时播 种少 量二倍 体有籽西瓜作授粉株 ,其 开花 时间应 与无 籽 西瓜花期 相同。
蔓和孙 蔓 , 中养分供应给西瓜生长防止养分消耗 。 集 把 摘下的枝蔓用 桶装带 出瓜园 ,以防枝蔓腐烂病菌传染
西瓜的根系入土深 广 ,可 以利用土壤深层的水 分
定植时去除营养袋 , 轻轻地把瓜苗放入小洞内 , 回土轻
压再浇 1 次透水 即可。 6 肥水管理 移栽成活后应加强肥水管理 。一般在倒蔓前适 时 施壮苗肥 2 3 , ~ 次 每次用硫酸钾复合肥 30 液浇施 , 0倍 在 畦中间开沟施下 ,然后把 另一畦土翻过来 ,整成斜 面、 畦宽 3 m的畦 , 并覆盖薄膜 , 在薄膜上插上 毛竹 片 。
2 1 年第 1 期 02 7
现代园艺
城市园林绿化 中植物配置的原 则与 方式
何 莉 张 蕊 ( 口职业技术学 院生物工程 系, 周 河南周 口 4 60 ) 6 0 1
摘 要: 园林植物是 园林工程建设中最重要的材料 。园林植物配置的优劣直接影 响到 园林工程的质量及 园林功能 的发挥。园林植 物配置不仅要 遵循科 学性 , 而且要讲究艺术性 , 力求科 学合理 的配置, 造 出 美的景观效果 。本 文结合 工作 中一些 实践经验 。 创 优 对 植物种类选择及 其植物 配置方式进行 了分析 , 总结 归纳 了园林建设 中常用的植 物配置方式。 关键 词 : 园林植 物; 选择 ; 配置方式
黑龙江省无籽西瓜高产栽培技术

黑龙江省无籽西瓜高产栽培技术黑龙江省位于中国东北地区,气候寒冷,土地肥沃,适宜农作物生长。
无籽西瓜是一种高产、高效、易栽培的优质农产品,是当地农民广泛种植的农作物之一。
无籽西瓜高产栽培技术的研究和推广,对于提高农产品产量、农民收入和地方经济发展具有重要意义。
以下是对黑龙江省无籽西瓜高产栽培技术进行详细介绍。
一、品种选择在黑龙江省的种植区域,应选择适合当地气候和土壤的无籽西瓜品种。
常见的无籽西瓜品种有夏粉无籽西瓜、无籽黑脆西瓜等,这些品种抗病性强,适应性好,是黑龙江省种植的较为适宜的品种。
二、土壤准备无籽西瓜对土壤要求不严格,但较适宜的土壤是肥沃、排水良好、疏松的沙质壤土。
在种植前,要对土壤进行翻耕、松土和施肥,以提供充足的养分和良好的生长环境。
三、播种和育苗在黑龙江省,无籽西瓜一般在4-5月进行育苗。
首先要进行基质消毒,然后在温室或露地进行播种。
播种时,要选择健康、无病虫害的种子,每穴播1-2粒种子,保持适宜的温度和湿度,促进种子的发芽和幼苗的生长。
育苗期间要及时浇水、施肥和防治病虫害,保证幼苗的健康生长。
四、移栽和管理当幼苗长到2-3片真叶时,就可以进行移栽。
在移栽前,要对移栽地进行准备工作,包括施肥、整地和建立排水系统。
移栽后,要根据当地气候和土壤情况进行管理,包括及时浇水、施肥、除草、松土和防治病虫害等工作。
在生长期间要及时观察西瓜的生长情况,调整管理措施,确保西瓜健康生长。
五、花期管理在开花结果期,要进行适当的花期管理,包括花粉传播和花药脱落等。
可采取人工授粉、移栽结合等方法,提高花粉的传播率,增加结果率。
六、采收和贮藏无籽西瓜一般在7-9月进行采收。
在采收前,要对瓜果进行成熟度判断,成熟后用割刀或割刀将瓜果切下,避免损伤果皮。
采收后,要及时进行贮藏和销售,确保瓜果的新鲜和可食用性。
以上就是关于黑龙江省无籽西瓜高产栽培技术的详细介绍。
无籽西瓜是一种优质农产品,具有丰富的营养价值和广阔的市场需求,通过科学合理的栽培技术,可以提高产量,改善品质,增加农民收入,促进地方经济发展。
黑龙江省无籽西瓜高产栽培技术

黑龙江省无籽西瓜高产栽培技术黑龙江是我国主要的西瓜种植区域之一,无籽西瓜更是受到广泛的种植和消费。
无籽西瓜由于口感好、易于保存等特点而备受欢迎,为了提高黑龙江省无籽西瓜的产量和品质,必须掌握相关的高产栽培技术。
下面,我们将介绍相关技术和措施。
一、选好品种选好无籽西瓜品种是高产栽培的基础。
黑龙江省适宜栽培的无籽西瓜品种主要有“夏浩2号”、“长时无籽”、“日本无籽”、“湘南黑珍珠”等。
选择优良品种不仅能够提高生产效益,还能保证产品的品质和市场占有率。
二、适宜的土壤条件无籽西瓜对土壤的要求较高,以沙质土为宜,不建议在重质粘土和酸性土壤上种植。
在黑龙江省,土壤以东北黑土为主,劣质土壤要进行改良,建议在栽培前应将各种有机和无机肥料和中性石灰等充分混合,以确保良好的土壤水分、氧气和营养。
三、善于施肥施肥是高产栽培的重要环节,一般采用基肥和追肥结合的方法进行,以保证生长期中无籽西瓜的营养需求。
适宜施用的基肥是秋后耕深后施肥,以有机肥为主,如腐熟的畜、禽粪、枯草等,每667平方米施入4000-5000千克。
高效磷肥和钾肥可以少量加入。
追肥一般采用二氧化碳气氛下复合肥和叶面喷营养液等方式。
适当补充微量元素和磷酸二氢钾,可以提高果实质量。
四、科学浇水无籽西瓜对水分的需求量较大,特别是在花期和果期。
因此,黑龙江省的无籽西瓜播种地要根据气温、土质、降雨情况等实时测定,达到科学平衡的浇水。
浇水不要过多,以避免过度湿润的土壤导致植株突然停滞生长,或者导致病虫害的增加。
要建立科学的定量浇水体系,在整个生长过程中,尽量保持土壤湿润和透气。
五、合理控制病虫害无籽西瓜的产量和品质往往受到病虫害侵袭的困扰。
为此,必须采用合理的病虫害防治措施。
一般情况下,可采用药剂和生物防治相结合的方式,以最大限度地控制病虫害的发生。
同时,注意扫除害虫危险区域,及时除去受感染的坏果,避免虫害的扩散。
以上就是黑龙江省无籽西瓜高产栽培技术的介绍。
同时,还需要注意在苗期中员工的良好管理和培育,定期摘除花朵和杂果,选择合适的温室和遮阳网进行保护,才能有效地提高无籽西瓜的产量和品质,实现高效生产。
优质无籽西瓜高产栽培技术是怎样的?无子西瓜的种子从哪里来?

优质无籽西瓜高产栽培技术是怎样的?无子西瓜的种子从哪里来?无籽西瓜的种子是通过一系列独特的育种方法获得的,其中包括诱变培育和杂交育种,目前我国多地可种植无籽西瓜,那优质无籽西瓜高产栽培技术是怎样的?无子西瓜的种子从哪里来?一、优质无籽西瓜高产栽培技术是怎样的?1.选地整地:选择土质疏松、排水良好的土地,避免积水区域。
在播种前进行充分的整地,将土壤杂质去除,确保土壤松软。
可以添加有机物质来提高土壤肥力。
2.选用良种:选择优质的无籽西瓜品种,确保其抗病性和产量表现良好。
优质的品种通常会在当地的气候和土壤条件下表现出色。
3.播种:在气温适宜的季节,将西瓜种子均匀撒在整备好的土壤上。
种子之间的距离应根据品种和土壤类型而定,通常在2至3英尺(60至90厘米)之间。
4.培育壮苗:保持土壤湿润,有助于种子迅速发芽。
当幼苗长到一定高度时,进行稀苗,留下最健壮的幼苗。
为了提高壮苗的质量,可以添加适量的有机肥或水溶性肥料。
5.施肥管理:西瓜在生长期间需要充足的养分。
根据土壤检测结果,定期施用适当的肥料,包括氮、磷、钾以及微量元素。
施肥时要注意避免过量,以免导致植株过于茂盛而减少果实的产量。
6.水分管理:保持适度的土壤湿润对无籽西瓜的生长至关重要。
特别是在干旱季节,需要定期浇水,但要避免过量浇水,以免引发根部腐烂。
采用滴灌系统可以有效控制水分供应。
7.及时整枝:在植株茂盛生长时,要及时进行整枝。
去除多余的侧枝和叶子,以提高通风性和光照,有助于果实的生长和成熟。
8.授粉:无籽西瓜通常需要进行人工授粉,以确保果实的形成。
可以使用小刷子或棉签轻轻刷过花朵,促进花粉传递。
最好在早晨或傍晚进行人工授粉。
9.压蔓:及时压制西瓜植株的蔓枝,以控制植株的生长方向和节省空间。
这有助于集中养分供应,提高果实的品质和产量。
10.病虫害防治:定期检查植株,发现任何病虫害问题要立即采取措施进行防治。
可以使用有机或化学农药,但要谨慎遵守使用说明,以免对环境和人体健康造成危害。
无籽西瓜高效栽培技术

无籽西瓜高效栽培技术无籽西瓜因其瓜形为圆球形、耐储存、肉脆嫩、含糖量高、口感好、优质、高产而受到广大市民欢迎。
近年来在我市种植,平均667㎡产量4100㎏以上,品质优良。
一、前期准备1、土壤选择土壤应选择3年未种过瓜类的砂壤土为宜。
2、炕土除草土壤在秋冬季深翻炕土,当土表出现杂草约1㎝高、面积60%左右时施用除草剂,除草剂选用百草枯;当土表杂草枯死后再深翻炕土,整地起垄,施用除草剂除草,同时理好排水沟。
3、重施基肥在定植前一周左右亩施复50kg、尿素10kg、钾肥20kg、饼肥100kg、农家肥1000-2000kg作基肥,将瓜畦整成瓦背形,瓜畦宽度在3.0-3.5米间,覆盖好地膜待用。
4、配制营养土营养土要求肥沃、营养成分齐全、通透性良好、无虫、无菌、无草籽。
营养土可用70%未种过瓜类的园土加30%腐熟堆肥拌匀,每百公斤营养土加0.5kg复配制而成,配制好营养土用福尔马林与敌百虫进行消毒。
二、适时播种1、种子选择种子选择南湘种苗公司引进的中晚熟、抗逆力强、优质、高产的无籽西瓜品种:“雪峰”花皮无籽、“雪峰”黑马王子、“雪峰”密黄无籽。
2、种子处理西瓜种子因壳厚而出芽率与成苗率低,需人工破壳。
浸种可用55℃温水在自然冷却下,浸种2.0小时左右,充分洗净后,用牙齿或钳子将种壳破开1/3,破壳以不损害种胚为原则,要保证钳子、嘴、手不沾油,然后催芽。
催芽时,先将种子放置在32-35℃的温度下催芽4-5小时,促其迅速萌动,再用28-30℃的温度继续催芽24-36小时,待种芽有1.0cm时开始播种。
3、适时播种我地以2月底至3月上旬播种为宜,为确保温度一般应采用双棚覆盖加电热线育苗。
播种的方法为:在播种前一天,将营养钵充分浇透底水,覆盖好地膜待用。
播种时,先在营养钵中央打一深约1cm的小孔,将芽尖向下,芽一边贴土,种子平放土面,然后盖土,厚度在1-1.5cm左右。
4、苗床管理(1)温度管理从播种后到出苗前,苗床须保持较高的温度,以利快速出芽,此时温度最好保持在25-35℃;一叶一心前可将温度维持在20-25℃,防止高温高湿出现的徒长;一叶一心后,应逐渐由小到大进行炼苗,以利培养壮苗。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Hans Journal of Agricultural Sciences 农业科学, 2018, 8(4), 317-321Published Online April 2018 in Hans. /journal/hjashttps:///10.12677/hjas.2018.84051High Yield Cultivation Technology ofSeedless WatermelonJingjiang Tian, Lu WangDezhou Vegetables Administration Office, Dezhou ShandongReceived: Apr. 6th, 2018; accepted: Apr. 20th, 2018; published: Apr. 27th, 2018AbstractSeedless watermelon is a kind of melons that our local people generally like to eat, and the market price is higher than the average watermelon. It has the advantages of short growth cycle, high effi-ciency and small investment. It is very popular among farmers and consumers. Based on the pro-duction practice, this paper summarizes a set of high-yielding cultivation techniques and meas-ures for seedless watermelon, which can be popularized in the area of watermelon cultivation.KeywordsSeedless Watermelon, High Yield, Cultivation Techniques无籽西瓜高产栽培技术田京江,王璐德州市蔬菜办公室,山东德州收稿日期:2018年4月6日;录用日期:2018年4月20日;发布日期:2018年4月27日摘要无籽西瓜是我们当地群众普遍爱吃的瓜类作物,且市场价格比一般西瓜要高,具备生长周期短、效益高、投资小等优势,深受瓜农和消费者欢迎。
本文结合生产实践,总结出一套无籽西瓜高产栽培技术及措施,可在西瓜种植基础较好的地区推广。
关键词无籽西瓜,高产,栽培技术田京江,王璐Copyright © 2018 by authors and Hans Publishers Inc.This work is licensed under the Creative Commons Attribution International License (CC BY)./licenses/by/4.0/1. 引言无籽西瓜是多倍体水平上的杂种一代,较普通西瓜品种间的杂交优势明显,表现为长势旺,抗病性强,增产显著,同时它的含糖量高,口感好,食用方便,深受瓜农和消费者欢迎。
现将无籽西瓜栽培技术要点介绍如下。
2. 前期准备2.1. 瓜地的选择与准备瓜地应选择地势较高、排灌方便、光照充足、土壤肥沃的砂壤土为宜,3~5年未种过其它瓜类。
瓜地在秋冬季深翻冻垡,开好排水沟。
在定植前一周左右整地起垄,亩施复合肥50 kg、尿素10 kg、钾肥20 kg、饼肥100 kg、农家肥1000~2000 kg作基肥,将瓜畦整成高畦,瓜畦宽度在3.0~3.5米间,深挖四周排水沟,多雨地区可趁墒情好覆盖好地膜待用。
2.2. 营养土的配制与消毒营养土要求肥沃、营养成分齐全、通透性良好、无虫、无菌、无草籽。
营养土可用70%园土(未种过瓜类)加30%腐熟堆肥拌匀,每百公斤营养土加0.5 kg复合肥配制而成,配制好营养土用福尔马林及敌百虫进行消毒。
3. 适时播种3.1. 播种时机与方法浸种时机选在冷尾暖头时进行,在浸种前一周,先应充分晒种,将种子晒1~2 day,以提高种皮通透性,提高种子活力,并可有效杀死附着在种子表面的病原菌,降低苗期病害的发生,从而有效提高种子的出芽率及成苗率。
浸种可用55℃温水在自然冷却下,浸种2.0小时左右,充分洗净后(可用洗洁剂或砂子搓洗),用牙齿或钳子将种脐磕开,然后催芽。
催芽时,先将种子放置在32℃~35℃的温度下催芽4~5个小时,促其迅速萌动,再用28℃~30℃的温度继续催芽,待种芽有1.0 cm时开始播种。
播种的方法为:在播种前一天,将营养钵充分浇透底水,覆盖好地膜待用。
播种时,先在营养钵中央打一深约1 cm的小孔,将芽尖向下,芽一边贴土,种子平放土面,然后盖土,厚度在1~1.5 cm左右。
移栽在二叶一心时进行,定植株距为:0.6~0.8 m。
种植无籽西瓜应按十分之一的比例栽种普通的有籽西瓜为粉源,辅以人工授粉[1]。
3.2. 苗床管理3.2.1. 温度管理从播种后到出苗前,苗床须保持较高的温度,以利快速出芽,此时温度最好保持在30℃± 5℃;出土后于一叶一心前可将温度维持在20℃~25℃,防止高温高湿出现的徒长;一叶一心后,应逐渐由小到大进行通风降温,直至和外界环境保持一致,以利培养壮苗,并使其移栽后能适应外界条件。
3.2.2. 湿度管理在整个苗床期,原则上不提倡补水,若因水分不足,影响幼苗正常生长,可考虑苗床补水,补水应田京江,王璐选择在晴天上午进行,并应一次性浇透。
3.2.3. 其它管理措施1) 人工脱壳(摘帽):无籽西瓜出苗时,一般带壳出土,如不及时脱壳,将影响幼苗正常生长。
脱壳应在幼苗出土的第二天早晨进行。
2) 围土:幼苗出土后,为降低苗床湿度,防止苗期病害的发生及防止幼苗倒状,可用100倍的干药土(甲基托布津)围根。
4. 定植与大田前期管理当外界温度稳定在15℃以上时,幼苗在二叶一心期间时,可以移栽。
移栽应选择在晴天上午进行。
方法为:先在定植部位打一孔穴,将苗放入穴中,四周围上细土,浇足定根水。
定植后,覆盖好地膜。
无籽西瓜在苗期生长缓慢,抗病性差,因此在此期间应特别注意对病虫害的防治,苗期发生较严重的病虫害有:疫病、炭疽病、蚜虫、地老虎等。
5. 大田管理5.1. 肥水管理无籽西瓜的肥水管理以前促、中控、后促为原则。
定植成活后,应加强肥水供应,此时追肥应以速效肥为主,每亩施3~4 kg尿素,促其早发;在蔓伸长约30 cm时,加强对肥水的控制,以控其旺长,促其早座果。
在座果后7~10天,应及时追肥,每亩施尿素5~10 kg,复合肥15~20 kg,钾肥10 kg,促其果实迅速膨大。
施肥可分期分批施入,并辅以灌水。
在膨果前期,每隔3~4天应灌水一次。
在膨果高峰期,视天气情况考虑灌水次数。
灌水以少量多次为原则,以减少空心畸形果的发生,切勿忽干忽湿[2]。
5.2. 整枝压蔓当主蔓长至70 cm左右时,应及时整枝压蔓。
一般地,整枝采用3~4蔓整枝,在座果前严格整枝,去除多余的侧蔓及孙蔓,座果后放任生长。
在生育期间,若雨水较多,可考虑在田间铺盖一层麦杆或油菜杆,以固定茎蔓,降低田间湿度,减少烂蔓及病害的发生。
5.3. 人工辅助授粉无籽需采用人工辅助授粉,授粉在早晨雌花充分开放时进行。
授粉时,动作应轻柔,授粉量应充足均匀,以提高座果率,减少畸形果的比例。
在雨天,应采取套帽授粉。
5.4. 疏果、垫果与翻果无籽西瓜座果习性好,一株可座多果,但以15~30节雌花的果实为最好,离主根太近或太远的节位上座的果实一般偏小,空心、畸形现象严重,低节位座果大多数会出现较多的着色瘪籽,果实商品性差,一般不予保留。
疏果可在座果5~10天时进行,每株留果2~3个,并在保留的果实下面垫一垫,以防止机械损伤和烂果。
在座果后25天时,应及时翻果,以促使果实均匀成熟,色泽一致。
5.5. 病虫害防治对病害的防治应以防为主、防治结合为原则,现就重要病虫的防治简述如下。
5.5.1. 枯萎病枯萎病是西瓜最主要的病害之一。
自幼苗至果实成熟都可发生,以结果期发病最盛。
成株期发病,最初是蔓茎基部1~3叶的叶缘先变为褐色至黑褐色且焦枯,常有微量树脂状物从蔓茎田京江,王璐部溢出,此时挖根检查,可见根己变褐色。
当一株中有少数分枝萎垂时,根系己部分腐烂。
至全株凋枯时,根系己全部腐败。
病势发展缓慢时,表现为中午萎垂,早、晚恢复原状,最后全株死亡。
西瓜枯萎病由半知菌亚门的镰刀菌真菌侵染所致。
病菌主要以菌丝体、厚壁孢子和菌核在土壤、病残体及未经腐熟的带菌肥料中越冬,成为次年病害的主要初侵染源。
病菌在土壤中有顽强的生活力,在离开寄主的情况下,仍可存活5~6年之久,而且种子也可以带菌。
枯萎病应坚持农业防治和药剂防治相结合的办法进行防治。
5.5.2. 病毒病防治除积极防除蚜虫外,早期喷2~3次病毒A极为重要。
一旦发生,可用“天达2116”植物抗病增产剂600倍喷雾,隔10多天再喷1次,可基本恢复生长,还可有效地减轻其他多种病虫的发生程度,增产幅度也很大,建议生产者在开花前不妨一试,开花时应慎用。
5.5.3. 炭疽病炭疽病也是西瓜的最主要的病害之一。
此病在西瓜各生长期都可发生,以生长中、后期为害较重。
西瓜叶片上的病斑为圆形或近圆形,黑褐色。
蔓茎和叶柄受害,初为近圆形、水渍状的黄褐色病斑,后变为黑褐色,并环绕全蔓或叶柄,引起蔓、叶枯死。
幼果受害,常变为畸形,往往早期脱落。
未成熟的西瓜果实被害,初为水渍状小斑,后变为淡绿色圆形或近圆形病斑,最后变为黑色病斑[3]。
西瓜炭疽病的防治,除了做好防治枯萎病的各项农业防治措施外,可以在发病初期,选用以下几种农药进行防治:70%甲基托布津1000倍液,75%百菌清800倍液,可杀得2000用1000~1200倍液、25%使百克乳液1500倍等。
6. 适时采收无籽西瓜座果后35天左右可以成熟,此时可分批分期对成熟的果实进行采收,采收时适当带一小段茎。
刚采的瓜不必立即上市,而应放到通风、干燥、阴凉的地方贮存3~5天后再上市,这样不仅可以使瓜瓤颜色变得更好,而且可使瓜皮变薄,风味更好。
6.1. 肥水齐攻促膨果无籽西瓜伸蔓后,根系发达,茎叶生长旺盛,因而需肥数量比二倍体普通西瓜多。
一般亩施土杂肥4000~5000公斤,饼肥60~80公斤,过磷酸钙40~50公斤,硫酸铵50公斤或尿素30公斤,硫酸钾25公斤。
土杂肥和磷肥作基肥沟施或穴施,其他肥料做追肥分3~4次施用。
无籽西瓜苗期生长缓慢,伸蔓以后生长加快,到开花坐果期生长势更加旺盛,这时如果肥水供应不当,很容易造成徒长跑秧,难以坐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