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学奥数知识点解析之简便方法归类

合集下载

数学奥数简便运算

数学奥数简便运算

数学奥数简便运算1. 平方与平方根平方是指一个数自乘的结果,表示为x²,其中x是数的基数。

平方根与平方相反,表示为√x,即求使得x²等于该数的平方根。

要计算一个正整数n的平方,可以将n乘以它自己,即n的平方等于n×n。

例如,3的平方等于3×3,即9。

要计算一个数n的平方根,可以利用开平方运算。

数学上有几种方法可以计算平方根,包括试探法和公式法。

其中,试探法是一个简单有效的方法,可以通过逐个尝试整数来逼近平方根。

例如,如果要计算16的平方根,可以从1开始逐个尝试,直到找到一个数n,使得n的平方等于16。

很明显,4是满足这个条件的数,因为4的平方是16。

2. 百分比计算百分比是指以100为基数的比例。

百分比计算在许多实际情况中都非常有用,例如计算折扣、计算增长率等。

要计算一个数的百分比,可以将该数乘以所需的百分比再除以100。

例如,要计算75的20%的值,可以将75乘以20再除以100,即(75×20)/100=15。

因此,75的20%的值是15。

要计算一个数的百分数,可以将该数除以基数再乘以100。

例如,要计算15是75的多少百分比,可以将15除以75再乘以100,即(15/75)×100=20。

因此,15是75的20%。

3. 简单利息计算简单利息是指根据存款或贷款的本金和利率计算出的利息。

简单利息计算的公式是:利息 = 本金 ×利率 ×时间其中,本金是存款或贷款的初始金额,利率是以百分比表示的利息率,时间是以年为单位的存款或贷款时间。

要计算简单利息,可以将本金乘以利率再乘以时间,即利息 = 本金 ×利率 ×时间。

例如,如果有1000元的存款,存款时间为1年,利率为5%。

那么,利息 = 1000 × 5% × 1 = 50元。

简单利息计算是一种常见的金融计算方法,可以帮助人们了解他们的财务状况和选择最佳的储蓄或贷款方案。

小学数学简便计算的几种方法

小学数学简便计算的几种方法

请归纳小学数学简便计算得几种方法1、利用运算定律、性质、法则。

①加法加法交换律:a+b=b+a,加法结合律:(a+b)+c=a+(b+c),②减法性质a-(b+c)=a-b-c,a-(b-c)=a-b+c,a-b-c=a-c-b,(a+b)-c=a-c+b=b-c+a。

③乘法乘法交换律:a×b=b×a,乘法结合律:(a×b)×c=a×(b×c),乘法分配律:(a+b)×c=a×c+b×c,(a-b)×c=a×c-b×c,④除法性质a÷(b×c)=a÷b÷c,a÷(b÷c)=a÷b×c,a÷b÷c=a÷c÷b,(a+b)÷c=a÷c+b÷c,(a-b)÷c=a÷c-b÷c、⑤与、差、积、商不变得规律与不变:如果a+b=c,那么(a+d)+(b-d)=c,差不变:如果a-b=c,那么(a+d)-(b+d)=c,积不变:如果a×b=c,那么(a×d)×(b÷d)=c,商不变:如果a÷b=c,那么(a×d)÷(b×d)=c,(a÷d)÷(b÷d)=c、2、拆数法、凑整法。

3、利用基准数法。

4、等差数列求与。

例1:87+44+56=?分析:运用加法结合律,先将44与56凑整,再计算。

解:87+44+56=87+(44+56)=87+100=187例2:63+18+19=?分析:将63拆分为60+1+2,然后再用结合律将18与2,19与1凑整。

解:63+18+19=60+2+1+18+19=60+(2+18)+(1+19)=60+20+20=100例3:45-18+19=?分析:在只有加减法得同级运算中,运算顺序可改动,先+19,再-18,也可以理解为“带符号搬家”。

小学数学简便运算知识点整理

小学数学简便运算知识点整理

小学数学简便运算知识点整理作为学生学习数学的起点,小学数学是建立数学基础知识的关键阶段。

在小学阶段,掌握简便运算知识点对学生的数学学习至关重要。

本文将整理一些小学数学中常见的简便运算知识点,以帮助学生更轻松地进行计算。

一、加法运算加法是数学中最基本的运算之一。

在小学数学中,我们经常遇到两位数及以下的加法运算。

下面是一些简便的加法运算方法:1. 按位相加:适用于十位数相同的加法计算。

先计算十位数的和,再计算个位数的和,最后将两位数的和合并。

例如:36 + 48 = (30 + 40)+(6 + 8)= 70 + 14 = 842. 前进法加法:适用于个位数相同的加法计算。

把两个加数的个位数相加,得到个位数的和,然后将十位数保持不变。

例如:47 + 39 = 70 + 6 = 763. 后退法加法:适用于一个加数的个位数加上10后等于另一个加数的情况。

将含10的加数的个位数减1,然后将个位数与十位数相加。

例如:68 + 12 = (60 + 8)+(12 - 10)= 70 + 2 = 72二、减法运算减法是加法的逆运算,在小学数学中也是常见的计算方式。

下面是一些简便的减法运算方法:1. 退位减法:适用于个位数相同,十位数不同时的减法计算。

将减数中的十位数减1,然后用减去的相减。

例如:86 - 37 = (80 - 30)+(6 - 7)= 50 - 1 = 492. 借位减法:适用于个位数不同,十位数相同时的减法计算。

将个位数不够减的十位数借1,然后相减。

例如:73 - 38 = (70 - 30)+(13 - 8)= 40 + 5 = 453. 降位减法:适用于需要减去整十数的减法计算。

将减数中的整十数依次减去。

例如:90 - 44 = (80 - 40)+(10 - 4)= 40 + 6 = 46三、乘法运算乘法是指将两个或多个数(乘数)相乘,得到一个数(积)的运算。

以下是一些小学数学中常用的简便乘法计算方法:1. 单位数乘法:适用于乘数或被乘数为一位数的情况。

小学简便计算知识点总结

小学简便计算知识点总结

小学简便计算知识点总结小学简便计算指的是小学生学习数学时所需掌握的基本计算方法,包括加减乘除、整数运算、小数运算、分数运算等。

这些知识点是小学数学学习的基础,也是日常生活中必须掌握的基本技能。

下面我将对小学简便计算知识点进行总结,希望对小学生的数学学习有所帮助。

一、加法运算1. 加法的定义加法是数学中最基本的运算之一,表示将两个或多个数相加。

2. 加法的运算规则(1)加法的交换律:a + b = b + a(2)加法的结合律:(a + b) + c = a + (b + c)(3)加法的零律:任何数加0,等于原数本身二、减法运算1. 减法的定义减法是数学中的一种运算,表示用一个数减去另一个数。

2. 减法的运算规则(1)减法的定义:a - b表示从a中减去b(2)减法与加法的关系:a - b = a + (-b)三、乘法运算1. 乘法的定义乘法是数学中的一种运算,表示将多个相同的数相加得到一个新的数。

2. 乘法的运算规则(1)乘法的交换律:a * b = b * a(2)乘法的结合律:(a * b) * c = a * (b * c)(3)乘法的分配律:a * (b + c) = a * b + a * c(4)乘法的零律:任何数乘0等于0四、除法运算1. 除法的定义除法是数学中的一种运算,表示将一个数分成若干份等分。

2. 除法的运算规则(1)除法的定义:a ÷ b表示a被b除(2)除法与乘法的关系:a ÷ b = a * (1/b)五、整数运算1. 整数的定义整数是由正整数,负整数和0组成的数集。

2. 整数的加减法运算(1)同号相加:两个正数相加,结果为正;两个负数相加,结果为负。

(2)异号相加:正数减去负数,结果为正;负数减去正数,结果为负。

六、小数运算1. 小数的定义小数是有限的或无限的十进制分数,是介于整数和分数之间的数。

2. 小数的加减乘除运算(1)小数的加减法:将小数点对齐,按照整数加减法规则进行运算。

简便运算奥数题做题技巧

简便运算奥数题做题技巧

简便运算奥数题做题技巧
1. 哎呀呀,做简便运算奥数题的时候,凑整法可太好用啦!就像
25+75=100,一看到这种能凑成整百整千的,赶紧凑起来呀,计算能快好多呢!比如 36+64 不就一下能算出是 100 嘛,这多轻松呀!
2. 嘿,记住一些特殊的运算规律也很关键哦!比如乘法分配律,那真的是解题神器啊!就好比25×(4+8)=25×4+25×8,一下子就把复杂的计算变简单了呢。

像计算35×(6+4),不就可以轻松得出结果啦!
3. 哇塞,转换思路也很重要呀!有时候换个角度看问题,解题就容易多啦!比如说把除法转化为乘法,多灵活呀!就像12÷4 可以变成12×1/4,是不是很奇妙?就好像走不通的路突然找到了新的出口呢!
4. 哈哈,要善于观察题目中的数字特点呀!这就好比在一堆杂物中找到宝贝一样。

比如看到有倍数关系的数字,那就可以利用起来呀!像 6 和 12,一看就能想到简便方法啦,能不兴奋嘛!
5. 哟呵,千万别忘了化简式子哦!把一些能化简的先化简了,做题就轻松多啦!就像式子中有可以约分的,赶紧约掉,多爽呀!就像18÷6/9,先把6/9 化简成 2/3,计算就容易啦!
6. 哎呀,做完题还要检查一遍呀!这可不能马虎,就像盖房子最后要检查质量一样重要。

不然做错了多可惜呀!一定要认真检查哦,确保自己的答案是对的呀!反正我觉得这一点真的很重要呢!
我觉得这些简便运算奥数题做题技巧真的超实用,掌握了它们,做奥数题就会轻松很多,也会更有趣呢!。

小学数学8种简便计算方法归类(精编版)

小学数学8种简便计算方法归类(精编版)

小学数学8种简便计算方法归类(精编版)小学阶段(中、高年级)的简便运算,在一定程度上突破了算式原来的运算顺序,根据运算定律、性质重组运算顺序。

如果学生没真正理解运算定律、性质,他只能照葫芦画瓢。

在实际解题的过程当中,学生的思路不清晰,常出现这样或那样的错误。

因此,培养学生思维的灵活性就显得尤为重要。

1.提取公因式这个方法实际上是运用了乘法分配律,将相同因数提取出来,考试中往往剩下的项相加减,会出现一个整数。

注意相同因数的提取。

例如:0.92×1.41+0.92×8.59=0.92×(1.41+8.59)2.借来借去法看到名字,就知道这个方法的含义。

用此方法时,需要注意观察,发现规律。

还要注意还哦 ,有借有还,再借不难。

考试中,看到有类似998、999或者1.98等接近一个非常好计算的整数的时候,往往使用借来借去法。

例如:9999+999+99+9=9999+1+999+1+99+1+9+1-43.拆分法顾名思义,拆分法就是为了方便计算把一个数拆成几个数。

这需要掌握一些“好朋友”,如:2和5,4和5,2和2.5,4和2.5,8和1.25等。

分拆还要注意不要改变数的大小哦。

例如:3.2×12.5×25=8×0.4×12.5×25=8×12.5×0.4×254.加法结合律注意对加法结合律(a+b)+c=a+(b+c)的运用,通过改变加数的位置来获得更简便的运算。

例如:5.76+13.67+4.24+6.33=(5.76+4.24)+(13.67+6.33)5.拆分法和乘法分配律结合这种方法要灵活掌握拆分法和乘法分配律,在考卷上看到99、101、9.8等接近一个整数的时候,要首先考虑拆分。

例如:34×9.9 = 34×(10-0.1)案例再现:57×101=?6.利用基准数在一系列数种找出一个比较折中的数字来代表这一系列的数字,当然要记得这个数字的选取不能偏离这一系列数字太远。

六年级奥数简便运算

六年级奥数简便运算

六年级奥数简便运算六年级奥数是小学生们参加的一项数学竞赛,其中的运算题目是考察他们计算速度和思维能力的重要环节。

在奥数竞赛中,掌握一些简便运算方法可以帮助小学生们更快地解题,提高竞赛成绩。

一、快速计算乘法在六年级奥数中,乘法是一个经常出现的运算题型。

为了提高解题速度,我们可以运用一些简便的乘法方法。

下面是一些常用的快速计算乘法的技巧。

1. 乘法的交换律:a × b = b × a。

利用这个性质,我们可以调整乘法的顺序,选择较简单的计算方式。

例如,计算8 × 6,可以交换顺序为6 × 8,这样就可以利用6 × 10 = 60,再减去2个6,得到48。

2. 同尾巧算:当两个乘数的个位数相同,十位数之和为10的倍数时,可以利用同尾相乘的方法。

例如,计算23 × 27,可以先计算3 × 7 = 21,然后将2与7相乘得到14,最后将两个结果相加,得到621。

3. 同倍巧算:当两个乘数一个为10的倍数,另一个可以分解成10的倍数和个位数时,可以利用同倍相乘的方法。

例如,计算40 × 9,可以先计算4 × 9 = 36,然后在结果后面加一个0,得到360。

二、快速计算除法除法也是六年级奥数中的一个常见题型。

为了更快地解答除法题目,我们可以运用一些简便的除法方法。

1. 除法的逆运算:乘法和除法是相互逆运算。

如果我们知道一个乘法的结果和一个乘数,就可以通过除法来求另一个乘数。

例如,如果我们知道6 × 8 = 48,想要求出8,就可以用48除以6,得到8。

2. 除法的倍数法则:当除数和被除数都是10的倍数时,可以通过去掉末尾的0来简化计算。

例如,计算300 ÷ 10,可以直接去掉末尾的0,得到30。

三、快速计算加法和减法加法和减法是六年级奥数中的基本运算。

为了提高计算速度,我们可以运用一些简便的加法和减法方法。

小学数学简便运算方法总结

小学数学简便运算方法总结

小学数学简便运算方法总结小学数学的简便运算方法是指在计算时采用一些简单且快速的技巧和策略,可以帮助学生提高计算速度和准确性。

下面将总结一些小学数学的简便运算方法。

一、加法运算的简便方法:1.集合法:将两个数的个位数、十位数、百位数等进行分列,然后相同位置上的数进行相加。

2.交换单位:当计算时遇到多位数相加时,可以先进行个位数的相加,然后再相加十位数、百位数等。

3.近似法:将数以10的倍数进行近似,例如:47+24≈50+20=70二、减法运算的简便方法:1.集合法:将减数和被减数的个位数、十位数、百位数等进行分列,然后相同位置上的数进行相减。

2.借位法:当个位上的数不够减时,可以向十位或更高的位借位。

例如:25-8可以变为15-8+10=173.自动借位法:当减法的结果小于0时,可以将被减数的个位数向十位数借位,并将减数的个位数加上10进行计算。

三、乘法运算的简便方法:1.分解法:将乘数分解成一个较大的数和一个较小的数,然后分别与被乘数相乘。

例如:7×8=7×5+7×3=35+21=562.乘数与倍数法:当乘数是5、10、100等的倍数时,可以直接将被乘数的数字后面加上相应的0。

例如:6×70=420。

3.交换律:乘法满足交换律,可以根据需要改变乘数的位置,使计算更方便。

例如:7×6=6×7四、除法运算的简便方法:1.试商法:对于小的除数,可以通过试除法的方式,逐位进行计算,从最高位开始试商,最后将商依次相加得到最终的商。

2.粗略法:对于较大的除数,可以先估算商的范围,然后根据计算结果进行微调,以接近准确的商。

3.除数整除法:当被除数能整除除数时,可以直接得到商为整数的结果。

例如:18÷6=3五、数字进位的简便方法:1.进位法则:当个位数为9时,相应位置的数要进位,个位数变为0,十位数加1、例如:29+8=30+7=372.高位进位:当计算中的高位数相加后需要进位时,可以向更高的位数进行进位。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小学奥数知识点解析
之简便方法归类
01
提取公因式
这个方法实际上是运用了乘法分配律,将相同因数提取出来,考试中往往剩下的项相加减,会出现一个整数。

注意相同因数的提取。

例:
0.92×1.41+0.92×8.59
=0.92×(1.41+8.59)
02
借来借去法
看到名字,就知道这个方法的含义。

用此方法时,需要注意观察,发现规律。

还要注意还哦 ,有借有还,再借不难。

考试中,看到有类似998、999或者1.98等接近一个非常好计算的整数的时候,往往使用借来借去法。

例如
9999+999+99+9
=9999+1+999+1+99+1+9+1—4
03
拆分法
顾名思义,拆分法就是为了方便计算把一个数拆成几个数。

这需要掌握一些“好朋友”,如:2和5,4和5,2和2.5,4和2.5,8和1.25等。

分拆还要注意不要改变数的大小哦。

例如
3.2×12.5×25
=8×0.4×12.5×25
=8×12.5×0.4×25
04
加法结合律
注意对加法结合律(a+b)+c=a+(b+c)的运用,通过改变加数的位置来获得更简便的运算。

例如
5.76+13.67+4.24+
6.33
=(5.76+4.24)+(13.67+6.33)
05
拆分法和乘法分配律结
这种方法要灵活掌握拆分法和乘法分配律,在考卷上看到99、101、9.8等接近一个整数的时候,要首先考虑拆分。

例如
34×9.9 = 34×(10-0.1)
案例再现:57×101=57×(100+1)
06
利用基准数
在一系列数种找出一个比较折中的数字来代表这一系列的数字,当然要记得这个数字的选取不能偏离这一系列数字太远。

例如
2072+2052+2062+2042+2083
=(2062x5)+10-10-20+21
07
利用公式法
(1) 加法
交换律,a+b=b+a,
结合律,(a+b)+c=a+(b+c). (2) 减法运算性质
a-(b+c)=a-b-c,
a-(b-c)=a-b+c,
a-b-c=a-c-b,
(a+b)-c=a-c+b=b-c+a.
(3) 乘法(与加法类似)
交换律,a*b=b*a,
结合律,(a*b)*c=a*(b*c),
分配率,(a+b)xc=ac+bc,
(a-b)*c=ac-bc.
(4) 除法运算性质(与减法类似)a÷(b*c)=a÷b÷c,
a÷(b÷c)=a÷bxc,
a÷b÷c=a÷c÷b,
(a+b)÷c=a÷c+b÷c,
(a-b)÷c=a÷c-b÷c.
前边的运算定律、性质公式很多是由于去掉或加上括号而发生变化的。

其规律是同级运算中,加号或乘号后面加上或去掉括号,后面数值的运算符号不变。

例1
283+52+117+148
=(283+117)+(52+48)
(运用加法交换律和结合律)。

减号或除号后面加上或去掉括号,后面数值的运算符号要改变。

例2
657-263-257
=657-257-263
=400-263
(运用减法性质,相当加法交换律。


例3
195-(95+24)
=195-95-24
=100-24
(运用减法性质)
例4
150-(100-42)
=150-100+42
(同上)
例5
(0.75+125)*8
=0.75*8+125*8=6+1000 (运用乘法分配律)
例6
( 125-0.25)*8
=125*8-0.25*8
=1000-2
(同上)
例7
(1.125-0.75)÷0.25
=1.125÷0.25-0.75÷0.25 =4.5-3=1.5。

(运用除法性质)
例8
(450+81)÷9
=450÷9+81÷9
=50+9=59.
(同上,相当乘法分配律)
例9
375÷(125÷0.5)
=375÷125*0.5=3*0.5=1.5.
(运用除法性质)
例10
4.2÷(0。

6*0.35)
=4.2÷0.6÷0.35
=7÷0.35=20.
(同上)
例11
12*125*0.25*8
=(125*8)*(12*0.25)
=1000*3=3000.
(运用乘法交换律和结合律)
例12
(175+45+55+27)-75
=175-75+(45+55)+27
=100+100+27=227.
(运用加法性质和结合律)
例13
(48*25*3)÷8
=48÷8*25*3
=6*25*3=450.
(运用除法性质, 相当加法性质)。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