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M2.5对人体健康有哪些危害

合集下载

PM2.5的健康危害和经济损失研究

PM2.5的健康危害和经济损失研究

B
若污染保持在 2010 年水平,上海市由于 PM2.5 污染造成的总死亡人数在 2012 年为 3317 人,经济损 失为 26.4 亿元。若在 2012 年能提前达到国家二级、一级、WHO 空气质量准则标准,则将减少死亡 867,2267,2617 人,与污染无改善情景死亡人数(3317)相比,死亡人数下降 26.1%,68.3%, 78.9%,相应的经济收益将达到近 6.9 亿,18 亿,21 亿元。
数据来源
北京
非意外死亡 循环系统疾病死亡
1.002709 ( 1.000982 , 1.004438 ) 1.003465 ( 1.001034 , 1.005903 )
北京市 06-08 年数据:死亡数据 来源于国家疾病预防控制中心, PM2.5 来源于北京大学
非意外死亡
1.005648 ( 1.002182 , 1.009125 )
2010 年健康经济损失的计算中采用的 PM2.5 浓度值,由于没有完整的研究性监测数据,这里依 据 4 个城市各自发布的环境公报为基础,将 PM10 浓度转换为 PM2.5 浓度的转化系数定为 0.60。各城 市详细计算结果见表 4。分城市计算结果详见附表 2 至附表 4。
表 4 2010 年 PM2.5 导致健康危害与经济损失表
支付意愿法是人们为避免特定疾病所愿意付给的货币值。在这里,我们将一个社会为减少污 染造成的早死所愿意支付的费用称之为基于支付意愿法的“统计学意义上的生命价值(value of statistical life, VOSL)”。 中 国 已 经 开 展 的 VOSL 研 究 较 少, 根 据 有 限 研 究, 这 里 我 们 采 取 的 VOSL 为 79.5 万元,较发达国家,该值明显偏小。

pm2.5 标准的合格数值 -回复

pm2.5 标准的合格数值 -回复

pm2.5 标准的合格数值-回复什么是PM2.5?PM2.5是指大气中直径小于或等于2.5微米的颗粒物,是大气污染的重要组成部分。

这些颗粒物主要来自交通运输、工业排放、燃煤和生物燃烧等活动,同时也包括自然来源如火山喷发和沙尘暴。

PM2.5具有微小的粒径,因此可以很容易地被人体吸入并进入到肺部。

PM2.5的危害由于其微小的粒径,PM2.5能够深入人体呼吸系统,并被吸收到血液中,从而引发各种健康问题。

长期暴露于高水平的PM2.5会增加心血管疾病、呼吸疾病和肺癌的风险。

此外,PM2.5也可以导致儿童和老年人的呼吸道疾病加剧,并影响肺功能发育。

PM2.5标准的制定为了保护公众健康,各国纷纷设立了PM2.5的标准,以监测和控制大气中的PM2.5浓度。

世界卫生组织(WHO)和各国环境保护机构在近年来制定了相应的标准,并根据科学研究和流行病学调查不断更新和修订。

世界卫生组织(WHO)标准目前,WHO将PM2.5浓度分为四个等级,分别是:1. 优良水平:年平均浓度小于或等于10微克/立方米;2. 中等水平:年平均浓度小于或等于15微克/立方米;3. 较差水平:年平均浓度小于或等于25微克/立方米;4. 不健康水平:年平均浓度大于25微克/立方米。

根据WHO的标准,年平均浓度小于10微克/立方米被认为是最理想的状况,而年平均浓度大于25微克/立方米会对大部分人的健康造成负面影响。

各国标准的差异不同国家和地区根据本地的环境和公众健康状况制定了各自的PM2.5标准。

例如,在美国,根据环保局(EPA)的标准,PM2.5的24小时平均浓度不应超过35微克/立方米;而在中国,标准要求PM2.5的24小时平均浓度不应超过75微克/立方米。

这些标准的制定是基于各国实际情况和公众健康数据的综合考虑。

如何降低PM2.5浓度?为了降低PM2.5浓度,各国政府采取了一系列措施。

首先是加强工业和交通领域的排放控制,例如限制工厂的排放和提高汽车尾气排放标准。

PM2.5对于不同年龄段人群危害详解

PM2.5对于不同年龄段人群危害详解

PM2.5对于不同年龄段人群危害详解导语:雾霾对不同年龄段的人产生的影响是相同的吗?对于不同年龄段的人群来说,PM2.5污染对其影响也不尽相同。

总的来说:年纪越小受到PM2.5污染危害的可能性越大。

PM2.5因而对人体健康和大气环境质量的影响很大。

他们可以通过呼吸进入肺部,甚至能进入人体的血液循环系统,从而引起肺部和心脏的相关疾病。

特别是一些敏感群体,如有心脏或肺部疾病的老人、孕妇和儿童更易受到PM2.5污染的影响。

有心脏或肺部疾病的人群(包括患有冠心病、哮喘等慢性疾病的人群),PM2.5污染会使他们的病情更加严重。

老人也属于PM2.5污染敏感人群。

很多研究显示:当空气中PM2.5污染浓度升高的时候,医院中老人的就诊人数会随之增加,甚至有一些老人会因为心脏或肺部疾病恶化而死亡。

孕妇是处于怀孕特殊阶段的群体,PM2.5对其的危害主要体现在对胎儿的影响上。

有研究显示PM2.5污染会导致胎儿体重过轻。

孕妇长期处于PM2.5污染下,会影响胎儿的出生率和死亡率。

儿童是最容易受到PM2.5污染危害的,如机体肺部发育尚未完全,活动量较成人而言大且时间较长;更容易患有哮喘、百日咳等呼吸系统疾病。

若长时间暴露在高浓度的PM2.5污染中,会对其呼吸或循环系统造成严重侵害,甚至这类影响是伴随终身的。

下图是美国加州UCLA空气污染对不同年龄婴幼儿健康影响的研究结果:目前,很多舆论反应,可以使用空气净化器达到净化效果。

这其中,负离子空气净化器因具备良好的净化效果,获得环保领域,甚至是联合国的高度认可。

而我们知道的负离子空气净化器,可以理解为负离子(负电性)吸附正电颗粒污染,将颗粒污染物变成大粒径、可以通过鼻毛、痰液就可以清除的大颗粒污染物,所以,净化效果良好的负离子空气净化器可有效消除PM2.5对机体的健康危害。

有些人认为现在市场上存在的家用负离子空气净化器,在消除PM2.5的同时,不可回避的产生的氮化物等衍生物的问题。

环境污染对肺部健康的影响

环境污染对肺部健康的影响

环境污染对肺部健康的影响随着现代化的加速推动,人类越来越意识到环境污染对人体健康产生的威胁。

肺部是人体和外界环境交流和对抗的第一道防线,而环境污染是肺部健康的最大敌人。

本文旨在探讨环境污染对肺部健康的影响,并提出一些有效的预防措施。

一、悬浮颗粒物(PM2.5)对肺部的危害PM2.5是指空气中直径小于等于2.5微米的固体颗粒物和液体颗粒物的混合物,它的危害性比其他类型的颗粒物更大。

当人们吸入PM2.5颗粒物时,它会在人体呼吸道的细胞中沉积,导致慢性炎症和疾病。

这些炎症和疾病包括肺癌、慢阻肺、哮喘等,这些严重的疾病会导致肺功能下降甚至死亡。

二、氮氧化物(NOx)对肺部的危害氮氧化物(NOx)是一种主要由汽车排放的有害气体,同样会对肺部健康造成重大威胁。

当氮氧化物与大气中的水分和其他化学物质混合后,就会形成二次污染物,例如酸雨和臭氧等。

这些污染物会导致肺部炎症和肺气肿等疾病。

三、一氧化碳(CO)对肺部的危害一氧化碳(CO)是一种有毒气体,通常由锅炉和发动机等燃烧过程中产生。

当人们长期吸入CO时,它会与血红蛋白结合,抑制氧气在血液中的传输,导致肺缺氧等现象。

长期暴露于CO也会导致慢性支气管炎和肺气肿等呼吸系统疾病。

四、如何保护肺部健康面对现代社会的环境污染,我们应该采取预防措施来保护自己的肺部健康。

以下是一些有效的预防措施:1. 戴口罩:带口罩可以减少吸入PM2.5和其他污染物的风险。

2. 健康的饮食:多吃新鲜的水果和蔬菜,特别是富含维生素C和E的食品,可以抵御污染物对肺部的影响。

3. 多喝水:多喝水可以使肺部和呼吸道湿润,减少对污染物的刺激。

4. 减少户外活动:尽量避免在污染高峰期间进行户外活动。

5. 购置空气净化器:在家中使用空气净化器可以减少空气中的污染物浓度。

综上所述,环境污染对肺部健康的影响是非常显著的。

为了保护自己的肺部和呼吸系统,我们应该采取有效的措施来减少污染物的吸入。

与此同时,政府和企业也应该制定严格的环保政策和标准,以减少环境污染的程度,保护公民的健康和生命安全。

大气颗粒物PM2.5及其危害

大气颗粒物PM2.5及其危害

大气颗粒物PM2.5及其危害大气颗粒物PM2.5及其危害近年来,大气污染成为全球范围面临的重大环境问题之一。

其中,大气颗粒物PM2.5成为人们广泛关注的焦点。

PM2.5即指直径小于或等于2.5微米的悬浮颗粒物,其特点是粒径小、浓度高、危害大。

本文将从PM2.5的来源、组成以及危害等方面进行论述,以增进人们对其危害的认识。

首先,我们来了解一下PM2.5的来源。

PM2.5主要分为直接排放和二次形成两种来源。

直接排放来自于交通运输尾气、工业废气、燃煤排放等活动,而二次形成则是指大气中化学反应生成的颗粒物。

随着工业化进程和城市化的快速发展,各类排放源不断增加,导致大气中PM2.5的含量逐渐上升。

其次,我们来分析一下PM2.5的组成。

PM2.5主要由碳、硫、氮和其他有机物、无机物等多种成分组成。

其中,碳是主要成分之一,包括有机碳和元素碳。

有机碳主要来自于燃煤、交通尾气等燃烧过程中的碳排放,而元素碳主要来源于大气中的颗粒物间接燃烧生成的黑碳。

此外,硫和氮是主要的化学成分之一,主要来自于燃煤和汽车尾气的排放。

其他有机物、无机物主要是指氨、各类金属元素和微小颗粒等。

不同成分的PM2.5具有不同的化学性质和毒性,对人体健康产生各种不良影响。

然后,我们来探讨一下PM2.5的危害。

首先,PM2.5的粒径小,能够悬浮在空气中较长时间,易于被人体吸入。

其次,PM2.5中的有害物质可以通过呼吸道进入人体。

研究表明,PM2.5中富含的重金属、多环芳烃等物质能够在人体内积聚并引发炎症反应,造成心血管系统疾病、呼吸系统疾病等。

此外,PM2.5还能致敏呼吸道,降低机体免疫能力,增加呼吸道感染的几率。

孕妇长期暴露于PM2.5的环境中,可能会增加胎儿发育畸形和孕期并发症的风险。

对于儿童来说,他们更加容易受到PM2.5的危害,因为他们的呼吸机构发育尚未完全成熟,对PM2.5更为敏感。

最后,我们来探讨一下应对PM2.5的措施。

对于个体来说,避免高污染区域的停留,戴上口罩等防护措施是有效的防范措施。

pm2..5环境空气质量标准

pm2..5环境空气质量标准

近年来,随着工业化和城市化的加速发展,空气质量成为了人们关注的焦点。

其中,PM2.5作为空气中的重要污染物,对健康造成了严重的危害。

为了规范空气质量监测和改善环境污染状况,国家制定了PM2.5环境空气质量标准。

一、PM2.5的定义PM2.5是指大气中空气动力学当量直径小于等于2.5微米的颗粒物,也称细颗粒物。

它主要来源于机动车、工业生产、燃煤和烧柴等活动,是空气污染中的重要组成部分。

二、PM2.5对健康的影响1. PM2.5颗粒物能够携带大量的有毒有害物质,如重金属、多环芳烃等,对人体呼吸道和肺部造成直接伤害。

2. PM2.5可导致心脑血管疾病的发生,加重现有的心脏病、高血压等疾病。

3. PM2.5影响儿童和老年人的健康,易导致呼吸系统疾病和免疫功能下降。

三、PM2.5的监测和控制1. 国家对PM2.5污染物的监测采取了严格的措施,建立了一套完善的监测网络和技术标准。

2. 各级政府出台了一系列控制PM2.5的政策和措施,如限制工业排放、加强机动车尾气治理、推动清洁能源等。

3. 采取措施改善空气质量,需要政府部门、企业和广大市民的共同努力。

四、PM2.5环境空气质量标准1. 国家环境保护标准GB3095-2012中规定了PM2.5的环境空气质量标准。

其中,24小时平均浓度的Ⅱ级标准是75μg/m³,24小时平均浓度的Ⅲ级标准是115μg/m³。

2. 根据环境空气质量标准,各地在超标情况下需要采取相应的控制措施,如限制工业生产、减少机动车行驶等,以保障公众健康。

五、PM2.5环境空气质量标准的意义1. PM2.5环境空气质量标准的制定,有利于加强对大气污染物的监测和治理,推动环境保护事业向前发展。

2. 严格执行PM2.5环境空气质量标准,有利于减少污染物的排放,改善空气质量,保障人民裙众的身体健康。

3. PM2.5环境空气质量标准的实施,对改善城市的生态环境、提高城市的竞争力具有重要意义。

pm2.5指标单位

pm2.5指标单位

pm2.5指标单位PM2.5是指大气颗粒物中直径小于或等于2.5微米的颗粒物,也称为细颗粒物或细粒子。

这些颗粒物包括尘埃、灰尘、污染物和烟雾等,它们很小,在空气中很容易悬浮,因此可以通过呼吸进入人体,对人的健康造成危害。

PM2.5指标的单位是微克每立方米(μg/m³)。

PM2.5的危害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1.对人体健康的影响:PM2.5可以进入人体呼吸道,影响肺部健康,加剧哮喘、肺气肿等疾病;长期暴露于高浓度的PM2.5空气中,还可能导致心血管疾病、糖尿病等综合症,甚至危及生命。

2.对环境的影响:PM2.5是使空气变得混浊的主要污染物之一,它们降落于地面上,造成能见度下降、景观受损等问题。

针对PM2.5的危害,各国都采取了一系列措施,包括加强环境保护力度、限制工业污染、控制机动车排放等。

同时,监测PM2.5浓度也成为了各国政府的重要任务之一,以保障人民健康和环境质量。

以下是一些常用的PM2.5指标单位中文解释:1.μg/m³: 微克每立方米,是表示空气中PM2.5的质量单位,表示每立方米空气中所含PM2.5的质量。

2. AQI:空气质量指数,是指根据环境空气质量指数(AQI)分级标准,将PM2.5等六种污染物质量浓度测量结果转换成一个易于比较的综合指标,用以描述空气质量状况的指数。

AQI的分数越高,表示空气质量越差,对健康的影响也越明显。

3. WHO标准:世界卫生组织PM2.5浓度标准,即空气中PM2.5浓度不超过每立方米10微克。

这个标准被认为是全球公认的健康标准。

4. GB标准:我国国家标准GB 3095-2012规定了PM2.5浓度的限制值和指标,即日平均值不超过35μg/m³,年平均值不超过15μg/m³。

这个标准是我国空气质量监测和空气污染防治工作的重要依据。

除了以上几种指标外,各国还有一些自己的标准和措施,以保障公众健康和环境质量。

在日常生活中,我们应该重视空气质量,避免长期暴露于高浓度的PM2.5空气中,同时也可以通过自己的行动,减少空气污染的程度,共同保护我们的环境和健康。

PM2.5的危害和控制以及生活防护

PM2.5的危害和控制以及生活防护

一、PM2.5的危害气象专家和医学专家认为,由细颗粒物造成的灰霾天气对人体健康的危害甚至要比沙尘暴更大。

粒径10微米以上的颗粒物,会被挡在人的鼻子外面;粒径在2.5微米至10微米之间的颗粒物,能够进入上呼吸道,但部分可通过痰液等排出体外,另外也会被鼻腔内部的绒毛阻挡,对人体健康危害相对较小;而粒径在2.5微米以下的细颗粒物,直径相当于人类头发的1/10大小,不易被阻挡。

被吸入人体后会直接进入支气管,干扰肺部的气体交换,引发包括哮喘、支气管炎和心血管病等方面的疾病。

每个人每天平均要吸入约1万升的空气,进入肺泡的微尘可迅速被吸收、不经过肝脏解毒直接进入血液循环分布到全身;其次,会损害血红蛋白输送氧的能力,丧失血液。

对贫血和血液循环障碍的病人来说,可能产生严重后果。

例如可以加重呼吸系统疾病,甚至引起充血性心力衰竭和冠状动脉等心脏疾病。

总之这些颗粒还可以通过支气管和肺泡进入血液,其中的有害气体、重金属等溶解在血液中,对人体健康的伤害更大。

人体的生理结构决定了对PM2.5没有任何过滤、阻拦能力。

二、PM2.5工业源头控制技术工业烟气中的粉尘颗粒物的控制,主要是通过除尘器来实现的。

除尘器的过滤性能决定了最终排放的粉尘,尤其是PM2.5的排放浓度,除尘器的种类非常多。

1电除尘器技术工作原理:在高压电场的作用下,通过电晕放电使含尘气流中的尘粒荷电,利用电场力使粉尘从气流中分离出来并沉积在电极上的过程。

电除尘器技术应用现状我国起步晚、发展快,目前已进入世界先进技术行列。

我国研究工作,早在上世纪50年代已开始。

上世纪80年代我国相关企业先后引进瑞典FIAKT公司,德国LURGI公司,美国GE、EE公司世界先进技术,缩短了我国电除尘器技术与国外的技术差距。

90年代得到迅速发展。

目前我国电除尘器的生产规模、使用数量、均居世界各国首位,是世界上第一电除尘器生产大国,电除尘器技术接近世界先进水平。

2布袋除尘器技术工作原理:依靠纤维编织或毡结(压)的滤布作为过滤材料,当含尘气体通过滤袋时,粉尘被阻留在滤袋的表面,干净空气则通过滤袋纤维间的缝隙排走,从而达到分离含尘气体中粉尘的目的。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PM2.5对人体健康有哪些危害
1、引发呼吸道阻塞或炎症:人就像一部精密的仪器,每一个结构都是适应环境的结果。

我们的呼吸系统,天然地有着阻挡污染物的能力,那些较大的污染物,在经过鼻腔、咽喉时就已经被阻挡,即便是能够进入气管、支气管的脏东西,也可以随着气管内纤毛的运动,被运送出呼吸道。

不过,人体也处处存在漏洞,对于微小的颗粒物,呼吸系统的屏障就无能为力。

2、致病病毒搭“顺风车”入体内致癌除了自己“干坏事”,细颗粒物还像一辆辆可以自由进入呼吸系统的小车,其他致病的物质如细菌、病毒,搭着“顺风车”,来到呼吸系统的深处,造成感染。

3、影响胎儿发育造成缺陷来自波希米亚北部的一项调查,对接触高浓度PM2.5的孕妇进行了研究,发现高浓度的细颗粒物污染可能会影响胚胎的发育。

更多的研究发现,大气颗粒物质的浓度与围产儿、新生儿死亡率的上升,低出生体重、宫内发育迟缓(IURG),以及先天功能缺陷具有相关性。

4、PM2.5颗粒物可通过气血交换进入血管北京大学医学部公共卫生学院教授潘小川发表论文称,2004年至2006年间,当北京大学校园观测点的PM2.5日均浓度增加时,在约4公里以外的北京大学第三医院,心血管病急诊患者数量也有所增加。

“我们利用时间系列分析研究,对搜集的数据进.本文来源:/thread-124-1-1.html。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