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二化学教案:《水溶液中的离子平衡》教学设计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高二化学教案:《水溶液中的离子平衡》教学设计【学习目标】
1、会区分强弱电解质、弱电解质的电离平衡
2、溶液的酸碱性判断、PH的计算方法、酸碱中和滴定误差分析
3、盐类的水解及应用
4、难容电解质的溶解平衡
知识点1 弱电解质的电离
1、弱电解质电离方程式的书写
(1)弱电解质电离是_______的,用?表示。
如:CH3COOH______________??NH3·H2O_______________??
(2)多元弱酸分步电离,以第一步电离为主。
如H2S的电离方程式为H2S______________
(3)多元弱碱用一步电离来表示:如Fe(OH)3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电离平衡的特征:弱、等、动、定、变
3、电离平衡常数
(1)定义:在一定条件下达到电离平衡时,弱电解质电离形成的各种离子的______________与溶液中未电离的分子的________之比是一个常数,用符号___表示
(2)电离常数表示方法:对于AB???A++B-,K=___________________
(3)意义:表示弱电解质的电离能力。
一定温度下,K越大,弱电解质的电离程度______。
(4)影响因素:K只与_____有关,对同一电解质,温度升高,K_____。
4、影响电离平衡的因素
(1)内因:电解质本身的性质决定电解质电离程度的大小
(2)外因:
a温度:由于电离过程吸热,温度改变,平衡移动,升温促进电离,平衡_____移动
b浓度:电解质浓度降低(加水稀释),电离平衡_____移动,电离程度____;电解质浓度增大(加电解质),电离平衡____移动,电离程度____;电解质溶液浓度越小,电离程度越大
c同离子效应:加入含弱电解质离子的强电解质,抑制电离,电离平衡_____移动
d反应的离子:加入能与电解质电离出的离子反应的离子,促进电离,电离平衡_____移动
【例题1】已知0.1 mol·L-1的醋酸溶液中存在电离平衡:CH3COOH??CH3COO-+H+,要使溶液中c(H+)/c(CH3COOH)的值增大,可以采取的措施是()
A.加少量烧碱溶液B.升高温度C.加少量冰醋酸D.加水
【例题2】1、现有①硫酸铜晶体、②碳酸钙固体、③纯磷酸、
④硫化氢、⑤三氧化硫、⑥金属镁、⑦石墨、⑧固态苛性钾、⑨氨水、⑩熟石灰固体,其中(1)属于强电解质的是________ (填序号,下同);
(2)属于弱电解质的是(3)属于非电解质的;
(4)既不是电解质,又不是非电解质的是(5)能导电的是
知识点2 水的离子积溶液的酸碱性
1、水的离子积
a、表达式:___________________常温下:Kw=________________,此时c(H+)=
c(OH-)=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b、影响因素:Kw只受________影响,温度越高,Kw________
c、适用范围:Kw不仅适用于纯水,也适用于稀的解质水溶液
2、溶液的酸碱性与c(H+)、c(OH-)的关系
溶液酸碱性
任意温度c(H+)与c(H+)的关系c(H+)的范围(mol/L)(25 ℃) pH范围(25 ℃)
中性溶液
c(OH-)___c(H+) c(H+)___1.0×10-7 __7
酸性溶液
c(OH-)___c(H+)
c(H+)___1.0×10-7 __7
碱性溶液
c(OH-)___c(H+) c(H+)___1.0×10-7
__7
【例题3】25 ℃时,0.01 mol·L-1的H2SO4溶液中,水电离出的c(H+)是()
A.0.01 mol·L-1B.0.02 mol·L-1C.1×10-12 mol·L-1D.5×10-13 mol·L-1
【例题4】下列溶液一定显碱性的是()
A.溶液中c(OH-)>c(H+)B.溶液中含有OH-C.滴加甲基橙后溶液显红色D.滴加甲基橙后溶液显黄色
知识点3 PH的计算
1.计算方法
pH=_______________,求pH的关键是求溶液中的c(H+)。
2、强酸强碱溶液混合后pH的计算
溶液类型
相关计算
两种强酸混合
强酸c2:c2(H+)(强酸c1:c1(H+))→c(H+)混=V1+V2(c(H+)1V1+c(H+)2V2)→pH
两种强碱混合
强碱c2:c2(OH-)(强碱c1:c1(OH-))→c(OH-)混=V1+V2(c1(OH-)V1+c2(OH-)V2)→c(H+)=c(OH-)混(Kw)→pH
强酸强碱混合
恰好完全反应
显中性,常温下pH=7
酸过量
先求c(H+)混=V酸+V碱(c(H+)酸V酸-c(OH-)碱V 碱)→pH
碱过量
先求c(OH-)混=V碱+V酸(c(OH-)碱V碱-c(H+)酸V 酸)→c(H+)混=c(OH-)混(Kw)→pH
3、稀释后溶液pH的变化规律
(1)对于强酸溶液(pH=a)每稀释10n倍,pH增大___个单位,即pH =a+n(a+n7)。
(3)对于弱酸溶液(pH=a)每稀释10n倍,pH的范围是:__________________(即对于pH相同的强酸与弱酸稀释相同倍数,强
酸pH变化的程度大)。
(4)对于弱碱溶液(pH=b)每稀释10n倍,pH的范围是:__________________(即对于pH相同的强碱与弱碱稀释相同倍数,强碱pH变化的程度大)
【例题5】常温下,下列关于溶液稀释的说法中,正确的是() A.pH=3的醋酸溶液稀释100倍,pH=5
B.pH=4的H2SO4溶液加水稀释100倍,溶液中由水电离产生的c(H+)=1×10-6mol/L
C.将1 L 0.1 mol/L的Ba(OH)2溶液稀释为2 L,pH=13
D.pH=8的NaOH溶液稀释100倍,其pH=6
【例题6】pH=10和pH=12的两种NaOH溶液等体积混合,pH 为________
知识点4 酸碱中和滴定
1、操作(以标准盐酸滴定待测NaOH溶液为例)
(1)准备工作
①滴定管的检漏。
②洗涤:分别取酸式滴定管和碱式滴定管各一支,用蒸馏水洗涤2~3次,再用标准酸液和待测碱液各润洗2~3次,润洗液必须从滴定管下端排出。
③装液:向碱式滴定管中装入待测NaOH溶液
④赶气泡
⑤调液面:将液面调至_______________
⑥记读数。
(2)滴定操作:放出一定体积NaOH溶液于洗净的锥形瓶中,在锥形瓶的待测溶液中滴加2~3滴酚酞试液,开始滴定。
左手控制活塞,右手摇动锥形瓶,两眼注视锥形瓶内溶液______。
①滴定速率:先快后慢,逐滴加入,不能____________。
②终点的判断:当滴入最后一滴,刚好使指示剂______,且半分钟内_______,即到终点,读数并记录。
(3)数据处理:为减小误差,滴定时,要求重复实验2~3次,求_________。
2.常见误差分析
可能情况
导致c(待)=V(待)(c(标)·V(标))
未用标准液润洗滴定管
未用待测液润洗移液管或所用的滴定管
用待测液润洗锥形瓶洗涤后锥形瓶未干燥
标准液漏滴在锥形瓶外一滴待测液溅出锥形瓶外一滴
将移液管下部的残留液吹入锥形瓶滴前有气泡,滴后无气泡
滴前无气泡,滴后有气泡滴前仰视,滴后平视
滴前平视,滴后仰视
滴前仰视,滴后俯视
达终点后,滴定管尖嘴处悬一滴标准液
【例题7】.实验室中有一未知浓度的稀盐酸,某学生测定盐酸浓度是在实验室中进行的实验。
请完成下列填空:
(1)配制100 mL 0.10 mol·L-1 NaOH标准溶液。
①主要操作步骤:计算→称量→溶解→(冷却后)→_________→洗涤(并将洗涤液移入容量瓶)→________→_______→将配制好的溶液倒入试剂瓶中,贴上标签。
②称量________g氢氧化钠固体所需仪器有:天平(带砝码、镊子)、________、________。
(2)取20.00 mL待测盐酸放入锥形瓶中,并滴加2~3滴酚酞作指示剂,用自己配制的标准NaOH溶液进行滴定。
重复上述滴定操作2~3次,记录数据如下:
实验编号
NaOH溶液的浓度(mol/L)
滴定完成时,NaOH溶液滴入的体积(mL) 待测盐酸的体积(mL)
1 0.10 22.64 20.00 2
0.10 22.72 20.00 3 0.10
22.80
20.00
①滴定达到终点的标志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
②根据上述数据,可计算出该盐酸的浓度约为________(保留2位有效数字)。
③排去碱式滴定管中气泡的方法应采用操作(如下图所示)中的________,然后轻轻挤压玻璃球使尖嘴部分充满碱液。
④上述实验中,下列操作(其他操作正确)会造成测定结果偏高的
有________。
A.滴定至终点时俯视读数B.酸式滴定管使用前,水洗后未用待测盐酸润洗
C.锥形瓶水洗后未干燥D.碱式滴定管尖端部分有气泡,滴定后消失
知识点5 盐类的水解
1、盐类的水解规律
(1)正盐
盐的类型
是否水解
溶液的pH 强酸弱碱盐水解
pH
强碱弱酸盐
水解
pH>7
强酸强碱盐不水解
pH=7
a盐对应的酸(或碱)越弱,水解程度越大,溶液碱性(或酸性)越强。
如相同浓度的Na2CO3和CH3COONa溶液的pH前者_____后者。
b同种水解离子浓度越大,溶液的酸性或碱性越强,如同浓度的氯化铵和硫酸铵溶液,________溶液酸性强。
c相同条件下,水解程度:正盐>酸式盐。
Na2CO3>NaHCO3
(2)酸式盐
多元弱酸的酸式酸根离子既_____又_______,溶液酸碱性取决于酸式酸根离子的_____程度和______程度的相对大小。
a水解>电离,溶液显____性,NaHCO3、NaHS、Na2HPO4
b电离>水解,溶液显____性,NaHSO4、NaH2PO4
多元强酸的酸式盐,酸式酸根离子只电离不水解,溶液显___性,NaHSO4
(3)双水解反应
弱酸弱碱盐在水溶液中会发生双水解反应
a、NH4+与CO32-、HCO3-、S2-等会发生不完全双水解,会相互促进。
b、完全双水解,Al3+与CO32-、HCO3-、S2-、HS-、AlO2-
因素
对盐类水解程度的影响
内因
组成盐的酸或碱越弱,水解程度越____
外界条件
温度
升高温度能够____水解
浓度
盐溶液浓度越小,水解程度越____
外加酸碱
水解显酸性的盐溶液,加碱会_____水解,加酸会_____水解,反之亦然
外加盐
加入与盐的水解性质相反的盐会____盐的水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