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教版高中政治必修四社会发展规律

合集下载

高中思想政治人教版必修四《第4单元第11课第1框社会发展的规律》课件

高中思想政治人教版必修四《第4单元第11课第1框社会发展的规律》课件
①意识有主动性和创造性,指导人们能动地认识世界 ②梦想作为一种意识状态,助推人们成功地改造世界 ③ 凡符合规律的社会意识,会直接转化为物质力量 ④梦想 是社会存在的反映,同时也具有相对独立性
A.①② B.③④ C.①④ D.②③
解析:②错误,应该是符合实际的梦想才有积极作 用;符合规律的社会意识,也要经过实践,才会转化为 物质力量,③错误;①④符合题意,故本题答案选 C。
第二,某一种社会意识的产生、发展和消失,只能 由社会存在的实际变化状况来说明。
(2)社会意识对社会存在具有反作用: 社会意识的反作用是一种巨大的精神力量。先进的 社会意识可以正确地预见社会发展的方向和趋势,对社 会发展起积极的推动作用;落后的社会意识对社会发展 起着消极的阻碍作用。
2.社会存在的决定作用与社会意识的相对独立性不 是矛盾的
8.教材 P92 【提示】 改革。改革是社会主义制度的自我完善 和发展。
[问题探究] 随着经济社会的发展对生态保护要求的提高,2019 年湖南郴州市苏仙区继续贯彻落实绿色发展理念,倾力 打造全省生态文明示范区,广大村民从生态效益中获得 了经济效益,“生态效益”成功转变为“经济效益”。绿 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该区借“山脉”、顺“水脉”、理 “林脉”、造“绿脉”,构建独具特色的“四山”“四湖” “四河”生态画卷,让城市与山水共融。
找到宗教所描绘的事物的原型,宗教所描绘的事物是对现 实世界中存在的事物的加工和再创造。说明社会存在决定 社会意识,社会意识是社会存在的反映。
(2)人的这些念头、思想都来源于实际生活,是对实 际生活超脱、虚幻的反映。没有具体的实际生活就不会 产生相关的不切实际的念头与思想,说明社会存在决定 社会意识,社会意识是社会存在的反映。
核心素养
科学精神:正确认识社 会存在与社会心识的辩 证关系,生产力与生产 关系的矛盾、经济基础 与上层建筑的矛盾;科 学判定人类社会发展的 总趋势 公共参与:建立正确的 社会心识,坚持中国特 点社会主义理论体系 政治认同:全面深化改 革是社会主义制度的自 我完善和发展

人教版高中政治必修四社会历史的主体PPT课件

人教版高中政治必修四社会历史的主体PPT课件
刘备、不孙权都断是镇创压过农造民起义和。 改变社会关系,从而不断推动社会历
史的进步和发展。
归纳总结:
一、人民群众是历史的创造者表现在:
(1)人民群众是社会物质财富的创造者 (2)人民群众是社会精神财富的创造者 (3)人民群众是社会变革的决定力量
二.群众观点和群众路线 (方法论)
1、党的群众观点
基本内容
中国载人航天事业比俄、美要晚四十多年,但起步晚、起点高,通过技术创新实现跨越式发展,现已成为世界上第三个能独立自主开 展载人航天飞行的国家。从“神舟”一号到“神舟”五号再到“神舟”六号,中国仅用四次无人飞行试验,就成功地把自己的航天员
A. “人民群众”是群体概念,是相对于个人而言的。既有 送上太空,时隔短短两年之后,又一次性突破多人多天太空飞行这一载人航天领域至为关键的基本技术,为中国载人航天工程后续任
C.我国现阶段人民群众的范围:社会主义劳动者+社会主义 D.三年/权知礼部贡举/会大雪苦寒/士坐庭中/噤未能言/轼宽其禁约/使得尽技巡铺内侍/每摧辱举子/且持暖昧单词/诬以为罪/轼尽奏逐之/
事业的建设者+拥护社会主义的爱国者+拥护祖国统一的爱国者。
2、人民群众是历史的创造者 人民群众在社会历史中发挥什么作用? (1)人民群众是社会 物质财富的创造者 (2)人民群众是社会精神财富的创造者 (3)人民群众是社会变革的决定力量
(3)要求
坚持人民是决定党和国家前途命运的根 本力量,坚持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根 本宗旨,保持党同人民群众的血肉联系 ,真正让人民来评判各项工作。
3、坚持群众观点和群众路线的实践意义 ----两个保证
(1)是党领导中国人民夺取民主革命 胜利的重要保证
(2)是取得社会主义革命胜利并成功 地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重要保证

高中政治人教版必修四社会发展的规律

高中政治人教版必修四社会发展的规律
①当上层建筑适合经济基础状况时,它促进经济基础的巩固和完善。当上 层建筑不适合经济基础状况时,会阻碍经济基础的发展和变革 ②当上层建筑为先进的经济基础服务时,它就促进生产力的发展,推动社 会进步;当它为落后的经济基础服务时,则束缚生产力的发展,阻碍社会 前进。
高中政治人教版必修四11.1社会发展的 规律( 共48 张PPT)
生 决定 产 力 反作用
决定 反作用
生产关系(的总和)经济基础
生产资料所有制 产品的分配方式
高中政治人教版必修四11.1社会发展的 规律( 共48 张PPT)
人们在生产中的地位和作用
高中政治人教版必修四11.1社会发展的 规律( 共48 张PPT)
(2)社会意识具有相对独立性
社会意识具有相对独立性

从根本上说,社会意识随着社会存在的变化发展而
变化发展,但它有时落后于社会存在,有时先于社会存在。
(具有不完全同步性。)

落后的社会意识对社会的发展其阻碍作用;先进的
社会意识可以正确的预见社会发展的方向和趋势,对社会发展
起积极的推动作用.(相对独立性最突出表现 正促错阻 )
(经济基础、生产关系)
F.大机器生产
(生产力)
G.人民代表制度
H.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
I.人们在生产过程中的相互关系
(经济基础、生产关系)
高中政治人教版必修四11.1社会发展的 规律( 共48 张PPT)
高中政治人教版必修四11.1社会发展的 规律( 共48 张PPT)
经济基础与上层建筑的辩证关系
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
(2)方法论:生产关系一定要适合生产力状况 规律
3、经济基础和上层建筑
(1)含义:
经济基础:生产关系(即所有制形式、交换形式、分配形式)的总和

高中政治必修四的原理和方法论

高中政治必修四的原理和方法论

高中政治必修四的原理和方法论
高中政治必修四包括以下原理和方法论:
1. 原理:唯物史观。

这一原理认为,社会存在决定社会意识,历史是阶级斗争的历史,人类社会发展的规律是不断发展的。

2. 原理:辩证法。

这一原理认为,一切事物都是相互联系、相互作用的,矛盾是推动事物发展的根本因素。

3. 原理:社会主义基本原则。

这一原理包括公有制和人民民主两个方面,强调生产资料公有制是社会主义的根本制度,人民民主是实现社会主义的政治制度。

4. 方法论:实践是检验真理的标准。

这一方法论强调,只有通过实践不断验证和修正理论,才能获得正确的认识和真理。

5. 方法论:群众路线。

这一方法论强调,党的一切工作必须以人民为中心,充分发扬群众的积极性、主动性和创造性,实行从群众中来,到群众中去的工作方式。

6. 方法论:革命化、大众化、科学化。

这一方法论强调,在进行各种形式的工作时,必须具备革命的精神和行动,同时具备适应大众的特点和需求的能力,以及科学的方法和理论作为工作的指导。

统编人教版高中政治(必修4)哲学与文化第5课第二框《社会历史的发展》优质说课稿

统编人教版高中政治(必修4)哲学与文化第5课第二框《社会历史的发展》优质说课稿

统编人教版高中政治(必修4)哲学与文化第5课第二框《社会历史
的发展》优质说课稿
今天我说课的内容是统编人教版高中思想政治(必修4)“哲学与文化”第5课第二框《社会历史的发展》。

第二单元讲认识社会与价值选择。

其中第五课《寻觅社会的真谛》主要引导学生正确认识社会历史的本质、社会历史的发展规律、社会历史的主体。

社会生活的本质是什么?社会存在与社会意识是什么关系?社会历史发展有什么规律?社会历史的主体是什么?探讨和回答这些问题,有助于我们理解社会历史的本质、社会历史发展的规律和总趋势,有助于我们树立正确的历史观和群众观点。

第五课分三框题,本框是第二框,主要讲解社会历史的发展规律。

通过教学,让学生理解社会历史发展的规律、总趋势,从政治认同、科学精神等方面培养学生思想政治学科核心素养。

本课教学承担着实现本单元教学目标的任务,为了更好地教学,下面我将从课程标准、教材分析、教学目标、教学重难点、学情分析、教学方法、教学准备、教学过程等方面进行说课。

一、说课程标准。

普通高中物理课程标准(2017版2020年修订):“讲述历史唯物主义基本观点,坚持历史的观点。


二、教材分析
本框主要讲述了社会历史的发展。

本框以“阅读与思考”为线索贯穿全文,从而引起学生对社会历史发展的规律、总趋势等问题步步深入地思考。

包括“社会历史发展的规律”、“社会历史发展的总趋势”两目内。

人教版高中政治必修4生活与哲学11.1社会发展的规律

人教版高中政治必修4生活与哲学11.1社会发展的规律

社会存在——物质方面
(如物质资料生产方式、地理环境、人口因素等, 最主要是指物质资料的生产方式----包括生产力和生 产关系)
社会意识——精神方面
(如政治法律思想、艺术、道德、宗教、哲学、 科学以及风俗习惯等)
古希腊的唯物论者赫拉克利特:只有智慧的人才是高贵的人,他 蔑视群众,说什么:“一个人如果是最优秀、最高贵的人,在 我看来就抵得上一万人。”
这上句层话 建农说筑明一了定夫什要么适的哲合学经道济想理基?础状法况的很规律 可笑,你能从哲学上说明产生这种想法的原因吗?
这说明个人的社会意识受到哪些因素的影响?
(3)人的社会意识受社会环境决定,与个人的社会地位、 受到的教育、从事的职业密切相关;在阶级社会带有阶级性
对于穷人来说:木材只有作为燃料和贩卖获取食物的作 用; 对于富人来说:木材可以制造精美的生活用品等诸多的 生活享受工具。 对于贩卖木材的商人:只看到木材的商业价值,而看不 到木材的美; 植物学家:它有很高的欣赏价值和实用价值;画家:多 美的姿态和色彩,你就是一幅画卷;
生产关系一定要适合生产力状况的规律。
3.经济基础与上层建筑的辩证关系及矛盾运动
(1)含义:
经济基础:指生产关系的总和
军队、警察、法庭、 监狱、包括政府部门 在内的国家机关等
上层建筑:指一定社会的政治、法律制度和设施,以及该社会 的各种思想观点和社会意识形态
(2)经济基础与上层建筑的辩证关系
(3)人的社会意识受社会环境决定,与个人的社会地位、受到的教育、从事的职业密切相关;
社会经济关系
①生产资料归谁所有(最重要) ②人们在生产中地位和相互关系 ③产品的分配关系
马克思说:“手推磨产生的是封建主的社会,蒸汽磨产 生的是工业资本家的社会。”

人教版高中政治必修四11.1社会发展的规律3

人教版高中政治必修四11.1社会发展的规律3

生产关系一 定要适应生 产力状况的 规律
人类社会的基 本矛盾
结构体系
生产力和生
产关系的矛 盾
解 经济基础和
决 上层建筑的 矛盾
上层建筑一 定要适应经 济基础状况 的规律
阶级社会 阶级斗争
社会主义社会 社会主义改革
社会发展 总趋势是前进的上升的,过程是曲折的
课堂练习
1.“租购同权”是指保障符合条件的房屋承租人享有和房屋 购买人一样的公共服务权益(如子女就近入学等)。有分析人士 认为“对于一个有着住房长期偏好的国家而言,租购同权正 在调整的,不仅仅是住房制度、居住权利,更有全社会的理 念。”最符合这一论述的唯物史观道理的是( )
2、社会存在与社会意识的辩证关系
2016年度流行热词 : 葛优躺 工匠精神 洪荒之力 友谊的小船说翻就翻
2017年度流行热词 : 打call 尬聊 皮皮虾,我们走 蓝瘦香菇
2018年度流行热词 : 锦鲤 凉凉 C位出道 大猪蹄子
为什么会出现这些热词呢?并且不同年份热词也不同?
物质和意识的辩证关系 落后的社会意识对社会发展起阻碍作用 反作用 文学艺术 实践观点是历史唯物主义的基本观点 葛优躺 工匠精神 洪荒之力 友谊的小船说翻就翻
经济基础:指生产关系的总和。 2017年度流行热词 :
①有什么样的社会存在就有什么样的社会意识 A.创新推动社会生产力的发展
(1)生产力决定生产关系 上层建筑一定要适合经济基础状况的规律
②社会存在的变化发展决定着社会意识的变化发展
(一)社会存在与社会意识的辩证关系
2、社会存在与社会意识的辩证关系
(1)社会存在决定社会意识,社会意识是对社会
存在的反映。
①有什么样的社会存在就有什么样的社会意识

人教版高中政治必修4第四单元 认识社会与价值选择第十一课 寻觅社会的真谛教案(2)

人教版高中政治必修4第四单元 认识社会与价值选择第十一课 寻觅社会的真谛教案(2)

2019-2020年高中政治第十一课寻觅社会的真谛教案新人教版必修4一、知识点(1)的辩证关系(2)生产关系一定要适合生产力状况的规律,上层建筑一定要适合经济基础状况的规律,是在任何社会中都起作用的普遍规律。

(3)社会发展的总趋势。

二、知识网络社会存在决定社会意识社社会存在和社会意识社会意识具有相对独立性会社会生活在本质上是实践发展物质质料的生产方式是社会存在和发展的基础社会基本矛盾运动生产关系一定要适合生产力状况的规律的上层建筑一定要适合经济基础状况的规律规社会发展的总趋势社会发展的总趋势律社会发展的总趋势的实现途径三、学习重点难点(1)社会存在与社会意识的辩证关系;(2)社会生活在本质上是实践四、重难点突破1.学习社会存在与社会意识要明确以下两个方面:(1)历史唯物主义观点认为,社会存在决定社会意识,社会意识对社会存在具有反作用,它们之间的关系是辩证统一的。

社会意识的反作用具有两重性,只有先进的社会意识才对社会发展起积极的推动作用。

(2)要明确社会存在决定社会意识的关系问题是物质和意识关系问题在社会领域的具体体现。

物质和意识的关系问题是哲学的基本问题,而前者则不是;对物质和意识何者为第一性问题的不同回答,是划分唯物主义与唯心主义的唯一标准,而对社会存在与社会意识何者为第一性问题的不同回答,是划分历史唯物主义与历史唯心主义的唯一标准。

承认社会存在决定社会意识是历史唯物主义的根本观点。

认为社会生活在本质上是实践的,实践观点,是历史唯物主义的基本观点。

2.正确把握生产力与生产关系的相互关系及其矛盾运动、经济基础和上层建筑的相互关系及其矛盾运动,学习时要明确以下四点:(1)两对基本矛盾在社会生活中的地位和作用不是并列的,其中,生产力与生产关系的矛盾是更为基本的矛盾,是一切矛盾的物质根源,是生产方式发展和变革的根本原因,也是包括经济基础和上层建筑在内的整个社会形态发展和变革的根本原因。

(2)经济基础是由一定发展阶段的生产力所决定的占统治地位的生产关系的总和,是该社会的经济结构、经济制度;上层建筑是指建立在一定经济基础之上的社会意识形态以及相应的政治法律制度、组织和设施的总和。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封建社会 铁制工具
(约230年)
资本主义社会
社会主义社会 (共产主义社 会的低级阶段)
社会化大生产
蒸汽机电力计算机 原子能空间技术
生产力
石器
——生产关系对生产力具有反作用
人民公社化运动,不合理的分配方式, 挫伤了劳动者生产的积极性,严重制约 了我国经济的发展
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后,激发了劳动 者生产的积极性, 我国农村生产力水 平大大提高
唯心主义历史观的表现
①认为社会的变化发展是由人的主观意志,特别是少数杰出人 物、帝王将相的思想动机决定的; ②认为社会发展是由天命、神、绝对精神决定的。
唯心主义历史观的原因
最根本的原因就是没有从实践出发,至多只是考察了人们历 史活动的思想动机,而没有进一步追溯到产生这些思想动机 的物质原因——社会存在。
A.①② B.②③ C.①④ D.③④
我们想要有所作为,首先必须活着,活着就需要吃喝住穿等,也 就是要有物质生活资料,那么人类社会存在和发展的基础是什么?
物质资料生产方式
人与自然的关系:生产力( 人与人之间的关系:生产关系

生产方式 生产力的三要素:劳动者、劳动工具、劳动对象 生产关系的三要素:物质生产资料的所有制关系、 产品的分配关系、劳动者在生产中的地位和作用。
当生产关系不适合生产 力发展状况时,它对生 产力的发展起阻碍作用。
当生产关系适合生产 力发展状况时,它对 生产力的发展起推动 作用。
2、生产力和生产关系
① 生产力的状况决定着生产关系的性质。
(1)辩证关系
生产力决定生产 关系
② 生产力的变化发展,迟早会引起生产 关系的变革。
① 当生产关系适合生产力发展状况时, 生产关系对生产 它对 生产力的发展起推动作用; 力具有反作用 ② 当生产关系不适合生产力发展状况时,
(旧的社会历史理论的局限性)
马克思能够发现社会发展规律的原因
从实践出发认识人类社会,用实践的观点考察人类社会, 找到了以物质生产方式为主要内容的社会存在。 社会生活在本质上是实践的。马克思主义的实践观点是 辩证唯物主义历史观的基本观点,是打开社会历史奥秘 的钥匙。
(一)、社会存在和社会意识
1、社会存在与社会意识的基本含义
第四单元:认识社会与价值选择 第十一课:寻觅社会的真谛 11.1社会发展规律
1 课堂导入
辩证唯物论 物质和意识的辩证关系 规律客观性与主观能动性
辩证唯 物主义 马 克 思
辩证唯物 实践与认识的辩证关系 主义认识论 真理
总特征 联系的观点 基本观点 发展的观点
主 义 哲
唯物辩证法
核心实质 根本观点
矛盾的观点
C.生产关系
D.生产力
E.中国梦
F.自然地理环境
G.文学艺术
H 社会主义市场经济
穷人绝无开交易所折本的懊 恼,煤油大王哪会知道北京拣煤 渣老婆子的辛酸,饥区的灾民, 大约总不去种兰花,像阔老太爷 一样……
——鲁迅
鲁迅的的这段话说 明什么道理?
2、社会存在与社会意识的辩证关系
(1)社会存在决定社会意识
2、社会存在与社会意识的辩证关系
改革开放之前:中国人的思想封闭僵化 改革开放之后:中国人的
封建社会:
思想盛行
现代社会:女人能撑半边天
②社会存在的变化发展决定着社会意识的变化发展
(1)社会存在决定社会意识
①有什么样的社会存在就有什么样的社会意识 ②社会存在的变化发展决定着社会意识的变化发展
思考: 在我国,封建制度不复存在,为 什么还存在着封建主义落后愚昧 的思想?体现了什么道理?
(二)、社会基本矛盾运动
1、物质资料的生产方式
1)含义:是生产力和生产关系的统一 2)地位:生产活动是人类社会存在和发展的基础 3)作用:生产方式决定社会的性质和面貌;生产方式的变革决定 着社会形态的更替。
生产力决定生产关系
生产关系(约Biblioteka 163年)(约3000年)
(约几百万年)
原始社会
奴隶社会 金属工具
3 讲授新课
思想家梁启超说:“历史者英雄之舞台也,舍英雄几无历史”。在他看 来,大人物“心理之动进稍易其轨,而全部历史可以改观”。
有人认为:中国近现代社会的发展是由这些伟人决定的。这种观点对吗? 这些观点看到了英雄人物、杰出人物对社会历史发展的作用,但夸大了
他们的作用,认为社会历史的发展完全取决于英雄人物、杰出人物的思想 动机、目的,这就在历史观上陷入了唯心主义。
社会存 在
决定 相对独立性 不同步 反作用
社会意 识
承认社会存在决定社会意识是历史唯物主义的根本观点。
幸福感是人们对生活满意程度的一种心理体验,它以一定的 物质财富为基础,但现实生活中,幸福感的提升与物质财富 的增加并不一定同步。这说明
①社会存在决定社会意识 ②社会意识具有相对独立性 ③社会意识对社会存在具有促进作用 ④社会意识的变化独立于社会存在的变化
(2)社会意识具有相对独立性

从根本上说,社会意识随着社会存在的变化发展而
变化发展,但它有时落后于社会存在,有时先于社会存在。
(具有不完全同步性。)

落后的社会意识对社会的发展其阻碍作用;先进的
社会意识可以正确的预见社会发展的方向和趋势,对社会发展
起积极的推动作用.(相对独立性最突出表现)
小结
本质上是实践的 社会生活
①有什么样的社会存在就有什么样的社会意识
城里的孩子真 是好,有高楼、小 车和电脑,还能天 天上学,吃汉堡, 幸福享不了……
山里孩子真是 好,有高山、白云 和小鸟,可以不上 学,不用辅导,幸
福享不了……
说明了什么?
这些词语是对当前我国抗击新冠肺炎的生动反映。 说明有什么样的社会存在就会有什么样的社会意识
(1)社会存在
指社会生活的物质方面,包括自然 地理环境、人口因素、物质资料的
生产方式(最主要的内容)。
(2)社会意识
指社会生活的精神方面,是人类社会 中各种精神生活现象的总称。它包括 政治法律思想、艺术、道德、宗教、 哲学、科学等。
下列现象属于社会存在的是 (
)
A.科学发展观
B.物质资料的生产方式

要求 创新
历史唯 物主义
社会历史观 人生观与价值观
第十一课 第十二课
2 学习目标
1、描述社会存在和社会意识的含义、辨析二者关系; 2、知道社会发展的两大基本矛盾及基本规律; 3、概括社会发展的总趋势及实现方式。 4、理解社会生活在本质上是实践的
重难点:社会存在和社会意识的关系 社会发展的两大基本矛盾及基本规律;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