绿色建筑节能设计方案的评价方法及应用研究

合集下载

111312绿色建筑评价标准及评价方法-gq

111312绿色建筑评价标准及评价方法-gq

Ⅲ优选项 1. 建筑设计总能耗低于国家批准或备案节能标准规定值的80%。 2.采用分布式热电冷联供技术,提高能源的综合利用率。 (三)节水与水资源利用
Ⅰ控制项
1.在方案、规划阶段制定水系统规划方案,统筹、综合利用各种水资源。 2.设置合理、完善的供水、排水系统。 3.采取有效措施避免管网漏损。 4.建筑内卫生器具合理选用节水器具。 5.使用非自来水或非地下水水源时,采取用水安全保障措施,且不对人体健康 与周围环境产生不良影响。 Ⅱ一般项 1.采用雨水集蓄及利用技术。 2.绿化、景观、洗车等用水采用非自来水或非地下水水源。
1.建筑施工和运营兼顾了土方平衡和施工道路等设施在运营过程中的使用。 2.设备、管道的设置便于维护、改造和更换。 3.对空调通风系统、水箱等公用设施按照国家标准《空调通风系统清洗规范》 GB19210和其他相关规定进行定期检查和清洗、维护。 4.办公、商场类建筑耗电、冷热量等按经济核算单元实行分别计量收费。 5.办公、商场类建筑建设并运行建筑能耗动态监测系统。
Ⅲ优选项 1.合理选用废弃场地进行建设,对已被污染的废弃地,进行处理并达到有关 标准。 2. 充分利用尚可使用的旧建筑,并纳入规划项目。 3. 室外透水地面面积比大于等于40%。 (二)节能与能源利用 Ⅰ控 制 项 1.围护结构热工性能指标符合国家批准或备案的公共建筑节能标准的规定。
2.空调采暖系统的冷热源机组能效比符合现行国家标准《公共建筑节能设计标
准》GB 50189-2005第5.4.5、5.4.8及5.4.9条规定,锅炉热效率符合第5.4.3 条规定。 3.不采用电热锅炉、电热水器作为直接采暖和空气调节系统的热源。 4.各房间或场所的照明功率密度值不高于现行国家标准《建筑照明设计标准》 GB 50034规定的现行值。

绿色建筑节能设计方案的评价方法及实际应用研究

绿色建筑节能设计方案的评价方法及实际应用研究

染和破坏 , 在这 种情况下 , 加快生态技 术的研 发和推广 , 对 实现 和挑战 。生态建筑不仅要满足人们对生活和工作环境的需求 , 同
进 一步优化建筑节能 , 并 结 现 代 建 筑 生态 化 具有 十分 重 要 的作用 。建筑 设计 的进 化过 程与 生 时 需 要 利用 可再 生 资 源 和 节 能 技 术 ,


对 于 我 国 而 言 , 在节 能减 捧 政 策 大 力推 广 与 实 旌 的 背 景 之
l 绿 色 建 筑 的概 念
下 ,建 筑 行 业 为 了 能够 最 大 限 度 的 满 足 节 能 减捧 政 策 当中 对 于
在 我 国现 行 ‘ 绿 色 建 筑 评 价 标 准>( G B - 5 0 3 7 8 ) 当中, 对 于绿 建筑行业节能减排工作所提出的要求,就需要将绿色建筑作为 色建筑给 予了明确的界定标准: 即绿色 建筑是指 , 在建筑 的全寿 关 键 性 的 手 段之 一 。据 相 关 统 计 资 料数 据 显 示 : 在。 十 二 五 发展 命 周 期 范 围之 内 , 能够 实现 对 包 括 能 源 、 土地 资源 、 材 料 以及 水 期 问, 加 快 绿 色 建 筑 节 能发 展 的条 件 也 比较 成 熟 , 需 要 自启 蒙 探 资 源 在 内各 种 资源 的最 大 限度 的 节 约 , 从而达到保护环境 , 减 少 索阶段转入快速发展的阶段 ,这对于建筑行业而言可 以说是前 生 态 污 染 , 提供一种适用、 高效 、 并且健康, 能够 与 自然 和 谐 共 生
念融入建筑设计过程 当中, 此项工作设计刘不容缓的。本文依据这一实际情 况, 以绿 色建筑节能设计 为研 究对 象, 首先针 对绿 色建 筑的概念进 行 了简要分析 , 进而概括在绿 色建 筑节 能设计过程 当中所需要 遵循 的几点基 本原则 , 最后 以黔 西南 州为切入点 , 就绿 色建筑节能设计主要方 法的 实际应 用进行 了阐述 , 希望能够为 实践 工作的开展提供一定的指导。

绿色建筑评价

绿色建筑评价
特点
绿色建筑的特点主要体现在节能、环保、资源高效利用、健 康舒适等方面,它充分利用可再生能源,减少能源消耗,提 高建筑物的能效;同时,它也强调减少建筑对环境的污染, 促进生态平衡和可持续发展。
绿色建筑的重要性
节能减排
资源高效利用
绿色建筑通过采用节能设计和可再生能源 ,有效减少能源消耗和碳排放,对缓解全 球气候变化具有重要意义。
案例三:某历史建筑的绿色改造
改造目标
在保留历史建筑原有风貌的基础上,通过绿色改造手段,提高建 筑的能效和环境质量,实现历史建筑的可持续发展。
节能改造
对建筑外墙、屋顶等进行保温隔热处理,提高建筑的保温性能;更 换节能门窗、照明设备等,降低建筑能耗。
环保改造
建立雨水收集系统,将雨水用于绿化灌溉、冲厕等;采用无污染的 建筑材料和空气净化技术,改善室内环境质量。
05 绿色建筑的效益与挑战
环境效益
节能
绿色建筑采用高效的保温、隔热 材料和设备,减少能源消耗,降
低碳排放。
节水
通过雨水收集、中水回用等技术, 减少用水量,提高水资源利用效率。
减排
采用可再生能源和低碳排放技术, 减少建筑运行过程中的温室气体排 放。
社会效益
健康舒适
绿色建筑注重室内空气质 量、采光和通风,提供舒 适健康的居住和工作环境。
环保材料的使用
01
绿色建筑应优先选用可再生 、可回收的环保材料,减少 对有限木材和石材的依赖。
02
03
04
建筑材料应无毒无害, 不散发有害气体,保证 室内空气质量。
建筑装修材料应符合国 家和地方相关环保标准, 不含有害物质。
建筑废弃物应分类处理, 可回收利用的部分应回 收利用。

绿色建筑的节能效果评估方法

绿色建筑的节能效果评估方法

绿色建筑的节能效果评估方法一、能源模拟软件评估能源模拟软件是评估绿色建筑节能效果的常用工具之一。

这些软件可以根据建筑的设计参数、地理位置、气候条件等因素,模拟建筑在全年不同季节和不同时间段内的能源消耗情况。

常见的能源模拟软件如 EnergyPlus、TRNSYS 等,它们能够对建筑的采暖、制冷、照明、通风等系统进行详细的建模和分析。

在使用能源模拟软件进行评估时,首先需要输入建筑的几何形状、围护结构材料、窗户类型和尺寸、设备效率等详细信息。

软件会根据这些输入数据,计算出建筑在不同工况下的能源需求,并与传统建筑的能源消耗进行对比,从而评估绿色建筑的节能潜力。

例如,如果一个绿色建筑采用了高效的保温材料和遮阳系统,能源模拟软件可以预测在夏季时室内温度的降低幅度,以及空调系统的运行时间和能耗的减少量。

同样,在冬季,软件可以评估采暖系统的节能效果。

能源模拟软件的优点是能够在建筑设计阶段就对节能效果进行预测,为设计师提供优化方案的依据。

然而,其准确性受到输入数据的质量和完整性的影响,如果输入的数据不准确或不完整,可能会导致评估结果的偏差。

二、现场实测评估现场实测是评估绿色建筑节能效果最直接、最可靠的方法之一。

通过在实际运行的绿色建筑中安装各种监测设备,如电表、水表、热表、温度传感器、湿度传感器等,可以实时采集建筑的能源消耗和室内环境参数。

实测数据可以反映建筑在实际使用过程中的真实性能,包括设备的运行效率、用户的行为习惯等因素对能源消耗的影响。

与能源模拟软件的预测结果相比,现场实测更能揭示绿色建筑在实际运行中可能存在的问题和不足之处。

例如,通过实测发现某个绿色建筑的空调系统实际能耗高于模拟预测值,可能是由于设备维护不当、用户过度使用或者控制系统故障等原因导致的。

针对这些问题,可以采取相应的措施进行改进,提高建筑的节能效果。

然而,现场实测需要投入较大的人力、物力和时间成本,而且监测设备的安装和维护也需要专业人员进行操作。

绿色建筑全生命周期评价研究

绿色建筑全生命周期评价研究

绿色建筑全生命周期评价研究随着环保意识的不断提高,绿色建筑成为了当今建筑领域的重要发展方向。

而绿色建筑全生命周期评价则是实现绿色建筑可持续发展的关键环节。

本文将从设计、施工、运营等方面,探讨绿色建筑全生命周期评价的重要性及其实践。

绿色建筑全生命周期评价是指从建筑设计、施工、到运营整个过程的环保评价。

通过对建筑全生命周期的各个环节进行环保评价,能够有效地减少环境污染、节约资源,并提高建筑的使用效率。

从环境保护角度来看,绿色建筑全生命周期评价有助于减少建筑对环境的影响。

在建筑设计过程中,通过优化设计方案,选用环保材料,能够降低建筑物对环境的负荷。

在施工过程中,通过合理安排施工流程,减少施工对环境的影响。

在建筑运营阶段,通过节能、减排等措施,能够降低建筑对环境的负面影响。

从资源节约角度来看,绿色建筑全生命周期评价有助于提高资源的利用效率。

通过选用高性能的建筑材料、合理的结构设计和高效的设备系统,能够降低建筑物的能源消耗,实现资源的有效利用。

从社会经济发展角度来看,绿色建筑全生命周期评价有助于提高建筑产业的竞争力。

随着绿色建筑的发展,环保、节能、减排等技术将成为建筑产业发展的新方向。

通过发展绿色建筑,能够推动相关产业的发展,提高产业的整体竞争力。

在实践中,绿色建筑全生命周期评价已经得到了广泛应用。

以下是一些成功案例的介绍:上海世博园:上海世博园作为一个大型绿色建筑群,采用了多种绿色技术,如太阳能发电、雨水收集利用、绿色建材等。

通过这些技术的应用,世博园实现了节能、减排、环保的目标。

南京绿地缘:南京绿地缘是一个集住宅、商业、文化、娱乐等多种功能于一体的生态示范区。

该项目采用了多种绿色建筑技术,如高效节能门窗、保温墙体、太阳能热水系统等。

通过这些技术的应用,绿地缘实现了节能减排、提高居住品质的目标。

绿色建筑全生命周期评价是实现绿色建筑可持续发展的关键环节。

通过对建筑全生命周期的环保评价,能够有效地减少环境污染、节约资源,并提高建筑的使用效率。

绿色建筑设计在建筑设计中的应用

绿色建筑设计在建筑设计中的应用

绿色建筑设计在建筑设计中的应用绿色建筑设计是一种环保、节能、可持续发展的建筑设计理念,已经得到了广泛的应用。

在建筑设计中,绿色建筑设计的应用主要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1. 节能设计:绿色建筑设计的一个重要方面是节能设计。

通过采用节能建材、使用节能设备、优化建筑方案等手段来减少能源消耗,降低建筑的运行成本。

比如,在建筑方案设计中优化建筑的整体布局、采用被动式太阳能利用技术、采用高效节能的建筑保温措施、采用太阳能热水器等,都可以有效地减少能源的消耗。

2. 环保材料:绿色建筑设计强调环保材料的使用,避免使用对环境有害的材料。

对于环保材料的使用,绿色建筑设计有一些基本的要求,包括:无毒无害、回收重用、可再生等。

在建筑设计中,可以采用环保型保温材料,如岩棉、玻璃棉等。

同时,还可以采用可再生资源,如竹、木材等。

这样不仅可以减少环境污染,还可以促进可持续发展。

3. 循环利用:绿色建筑设计强调循环利用,以最大限度地减少废弃物的产生,并将其循环利用。

建筑设计中,可以采用循环利用的建筑材料,如再生木材、再生混凝土等。

此外,还可以采用生态雨水利用系统,收集雨水并循环利用,这样不仅可以节约用水,还可以降低环境污染。

绿色建筑设计强调环保照明,采用低碳、节能的照明技术。

采用LED光源、光电式控制等先进的照明技术,可以有效地减少能源消耗,还可以大大延长照明设备的使用寿命。

此外,采用天然光和灵活的照明系统,可以最大程度地节约电能,实现节能环保的目的。

总之,绿色建筑设计是建筑设计的一个重要方向,具有环保、节能、可持续发展的特点。

在实践中,应该注意从以下几个方面入手:节能设计、环保材料、循环利用和环保照明。

通过采用科学、先进的技术和方法,设计出环保、节能、可持续的建筑物,可以实现人类利益和自然利益的协调发展。

建筑学中的绿色建筑设计与节能技术

建筑学中的绿色建筑设计与节能技术

建筑学中的绿色建筑设计与节能技术随着人们对环境保护意识的不断增强,绿色建筑设计与节能技术成为了建筑学中一个极具热度的话题。

与传统建筑相比,绿色建筑着重考虑能源利用、材料选择、环境维护等方面,以减少对环境的负面影响,并提供更舒适、健康的室内环境,从而为人们创造一个更宜居的生活空间。

绿色建筑设计首先要解决的问题是能源利用的高效性。

能源是人类社会不可或缺的资源之一,而建筑是能源的主要消耗者之一。

因此,在设计中合理利用和节约能源显得尤为重要。

一个常见的节能设计措施是采用太阳能技术。

通过安装太阳能光伏板或热水器,建筑可以利用太阳能来提供电力或热水。

此外,在建筑外墙或屋顶上安装外部隔热材料,以减少能量的传递和损失。

还有利用地下暖通系统来调节室内温度,通过地热能够减少或消除传统空调和供暖系统的使用,以达到节能效果。

其次,对材料的选择是绿色建筑设计不可或缺的一部分。

在传统建筑中,常用的建筑材料如钢筋混凝土、玻璃等都会给环境造成不小的污染。

而绿色建筑设计则注重选用环保、可持续的材料。

例如,使用可循环利用的材料,如再生木材、可降解塑料等,既减少了对自然资源的消耗,又降低了材料的废弃处理成本。

另外,绿色建筑还注重提供舒适、健康的室内环境。

首先从室内设计的角度考虑,合理布局和通风对室内环境起着关键作用。

合理的布局可以保障室内空间的采光和通风,减少对照明和空调等设备的依赖。

其次,绿色建筑设计中还强调用于室内装饰的有机材料和低污染材料的选择。

这些材料可以避免有害物质的释放和气味的滋生,保证室内空气的质量。

除了上述设计策略外,绿色建筑还包括建筑废物的处理和水资源的管理等方面。

废物处理是绿色建筑设计的重点之一。

通过垃圾分类、回收再利用,减少建筑垃圾对环境的污染。

同时,在建筑设计中引入雨水收集系统和节水设备,有效利用雨水和减少水资源的浪费,为可持续发展提供保障。

绿色建筑设计与节能技术在未来将会继续发挥重要的作用。

随着科技的不断进步,我们可以期待更多智能化、可持续化的解决方案的出现。

建筑工程节能与绿色建筑技术的运用分析

建筑工程节能与绿色建筑技术的运用分析

建筑工程节能与绿色建筑技术的运用分析傅书全摘㊀要:在当前的经济形势以及时代背景之下ꎬ我们国家的经济得到了极为迅速的发展和进步ꎮ建筑工程作为我们国家建设的重点工程ꎬ对于我们国家的经济进一步发展有着重要的意义ꎮ建筑工程目前在我们国家的发展形势相对较为良好ꎬ除此之外ꎬ伴随着我们国家建筑工程规模的不断扩大ꎬ建筑工程的能源消耗以及环境污染问题也较为严重ꎮ在这样的背景之下探讨建筑工程节能与绿色建筑技术的运用是极为必要的ꎬ本文探讨了建筑工程节能与绿色建筑技术的应用措施ꎬ希望这篇文章可以有效的推动我们国家建筑工程行业的进一步发展ꎮ关键词:建筑工程ꎻ节能技术ꎻ绿色建筑技术ꎻ运用分析㊀㊀一㊁在建筑工程当中有效的运用节能与绿色建筑技术的必要性分析伴随着我们国家经济的部分不断发展ꎬ建筑工程的施工数量得到了极大程度的增加ꎬ按建筑工程的施工质量却没有随着经济的不断发展而得以改善ꎮ从我们国家现有的建筑工程事故施工的实际情况可以有效的得出结论:目前我们国家的建筑工程施工ꎬ能源消耗以及环境污染等问题仍然较为严重ꎮ这种情况一方面使得建筑工程施工成本有所增加ꎬ另一方面也造成了我们国家能源短缺ꎬ环境破坏现象进一步恶化ꎮ在这样的背景之下ꎬ我们国家提出了全新的发展方针以及政策ꎬ国家的最新方针以及政策要求ꎬ建筑工程施工过程当中ꎬ必须有效的节约资源ꎬ保护环境ꎮ在这样的背景之下ꎬ照着将节能与绿色建筑技术应用在建筑工程当中ꎬ一方面可以有效的减少建筑工程的施工成本ꎬ另一方面也符合党和国家的最新政策以及相关战略方针ꎮ二㊁建筑工程中运用节能以及绿色技术的措施分析(一)有效的做好施工选址以及图纸制定工作在建筑工程领域ꎬ工程选址是建筑工程总体质量以及施工效率的重要保障ꎬ在这样的背景之下ꎬ想要有效的提高建筑工程的工程质量以及节能技术与绿色建筑技术在建筑工程当中的应用ꎮ首先就需要做好建筑工程的工程选址工作ꎬ职工单位在施工地点的选择上ꎬ要遵循节能㊁绿色的原则ꎬ树立全新的思想理念ꎮ在施工正式开始之前ꎬ相关工作人员要做的工程地址到自然环境以及地理环境进行全面的勘察ꎬ确保施工地点的气候条件以及地质条件符合工程施工的需要ꎮ其次ꎬ相关工作人员在图纸设计的过程当中ꎬ要有效的坚持绿色原则ꎬ尽量的减少能源浪费以及环境破坏的现象发生ꎮ施工图纸是建筑工程施工进行的原则和根据ꎬ只有在施工图纸里面有效的融入了绿色以及节能技术ꎬ才可以进一步的推动建筑工程施工技术的发展和进步ꎮ(二)做好墙体节能工作在建筑工程的施工过程当中ꎬ墙体施工是建筑工程施工的重要组成部分以及重要内容ꎬ有效的做好墙体施工的节能工作ꎬ可以极大程度上的提高建筑工程的环保能力以及能源保护能力ꎮ一般来说对ꎬ整体的监督施工主要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入手ꎮ(1)选好墙体的施工材料ꎬ整体的施工材料直接影响着墙体的节能效果ꎬ因此施工单位在进行墙体的施工材料选择的过程当中ꎬ要有效的遵循绿色㊁节能的原则ꎮ这样选取一些新型墙体的施工材料ꎬ有效的控制施工材料的能源消耗以及浪费ꎮ一般来说施工单位可以选择加气混凝土色块外保温复合材料ꎬ这种材料可以有效的保证墙体的节能能力ꎮ(2)选取新兴施工技艺ꎬ有效的对施工技艺进行创新可以有效的推动我们国家的墙体施工的节能水平的提高ꎮ针对此ꎬ可以有效的运用外墙保温节能技术ꎮ施工技术的创新可以极大程度的ꎬ找建筑工程施工过程中的能源消耗以及环境破坏问题ꎮ(三)有效的使用清洁能源伴随着改革开放以来我们国家经济的飞速发展而来的就是我们国家能源短缺以及环境破坏问题的日益严重ꎮ这些年来ꎬ伴随着我们国家科学技术的不断发展ꎬ我们国家的新能源已经逐渐在经济发展以及社会建设方面有着更高的作用ꎮ在新时期的建筑施工领域ꎬ有效地使用新能源以及清洁能源可以大幅度的减少我们国家建筑施工过程中能源消耗以及环境破坏的问题ꎮ施工单位可以有效的依托节能和预测设计理念ꎬ有效的把一些清洁能源和新能源应用在建筑施工的过程当中ꎮ这样一方面可以保证建筑工程的功能逐渐发展ꎬ另一个方面也可以有效的减少在做工程施工过程中的能源消耗ꎮ总而言之ꎬ有效的把清洁能源和新能源应用在建筑工程的施工过程当中ꎬ可以极大程度的改善目前我们国家建筑工程施工中存在的问题ꎮ三㊁结束语随着我们国家经济的不断发展ꎬ建筑工程在我们国家发挥着越来越大的作用ꎮ综上所述ꎬ在建筑工程领域何以贯彻节能以及绿色施工理念ꎬ实施绿色施工方法是我们国家建筑工程施工的必然前景ꎮ在当今时代之下ꎬ虽然我们国家的节能技术以及绿色施工技术有了一定成都的发展ꎬ但是我们国家的预测节能技术的实际应用范围仍然存在着一定的不足之处ꎮ在这样的背景之下ꎬ着力的探讨我们国家绿色节能技术在建筑施工中的运用是极为必要的ꎬ希望笔者的这篇文章可以有效的推动我们国家建筑施工绿色节能水平的提高和进步ꎮ进一步增加绿色节能技术在建筑施工中的应用水平ꎮ参考文献:[1]黄榕.浅析节能技术在绿色建筑工程中的应用[J].居舍ꎬ2018(34):47+116.[2]韩亚坤ꎬ陈汉利.基于层次分析:可拓学的绿色建筑节能技术经济评价[J].工程管理学报ꎬ2018ꎬ32(5):18-23. [3]王喧朗.建筑工程节能与绿色建筑技术的运用分析[J].城市建设理论研究:电子版ꎬ2018(25):87.[4]余斌.建筑电气节能设计及绿色建筑电气技术分析[J].住宅与房地产ꎬ2018(24):112.[5]赵栋.建筑设计中绿色建筑技术优化结合分析[J].绿色环保建材ꎬ2018(8):97-98.作者简介:傅书全ꎬ河北省保定市ꎮ69。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绿色建筑节能设计方案的评价方法及应用研究
发表时间:2017-11-23T15:39:26.070Z 来源:《基层建设》2017年第24期作者:李小岑
[导读] 摘要:建筑节能是各个项目行业中节能研究的重要领域之一,随着我国国民对于生态环境保护理念的不断提高,节能减排的政策推行日益广泛,随之绿色建筑节能设计也就应运而生,其能够良好符合我国可持续发展理念的要求。

悉地国际设计顾问(深圳)有限公司 518057
摘要:建筑节能是各个项目行业中节能研究的重要领域之一,随着我国国民对于生态环境保护理念的不断提高,节能减排的政策推行日益广泛,随之绿色建筑节能设计也就应运而生,其能够良好符合我国可持续发展理念的要求。

随着城市雾霾以及其他污染问题的日益严重,我国在建筑节能方面正在面临严峻的挑战,但是人们一直对于建筑节能方面缺乏设计角度的观念,目前我国对于节能设计所能够带来的优点尚未形成规范的评价方法和体系,因此对于绿色建筑节能设计方案的评价方法及应用进行研究具有重要意义。

关键词:绿色建筑节能设计方案;评价方法;应用研究
前言:绿色建筑是当前建筑领域转型发展的重要趋势,其能够有效改善全球不断恶化的生态环境和能源稀缺问题,与传统建筑观念有所不同,绿色建筑将生态、经济以及社会环境之间的协调发展放在首要地位。

绿色建筑节能设计充分重视建筑的绿色概念,其设计方案在保证建筑的美观、经济基础下,充分考虑建筑对于环境和资源的优化体系,并结合两者设计最为科学合理的决策方案。

在本文中,笔者首先分析绿色建筑技术的概念及其原则,进而研究绿色建筑节能设计方案的评价方法,最后分析绿色建筑节能设计方案的应用,以期能够为绿色建筑节能技术的科学发展做出一定的贡献。

1 绿色建筑节能设计概述
根据《可持续发展的绿色建筑设计》中提出的要求,绿色建筑需要达到以下几个根本目的:节能减排、结合气候因素、尊重用户、综合考虑基地环境、符合整体设计理念以及材料与能源两者能够循环利用等,同时结合现代化的建筑要求,绿色建筑节能设计需要具备以下四个方面的原则:
①符合经济要求,绿色建筑节能设计无论其构思和理念如何完美,如果其不能够满足经济可行性的原则,则其方案无法通过决策者的批准,因此经济要求是绿色建筑节能设计的根本要求之一;
②资源利用原则,在建筑施工的过程中其所适用的原则主要包括能源、土地、水以及材料,在使用过程中要注重对于能源进行减量、循环、重用以及可再生,必须要对于上述四个要求综合使用;
③符合周边环境要求,在绿色建筑节能设计的过程中不仅要考虑室内环境的设计,同时需要保证室外的生态环境的完整性;
④符合社会要求,完美的绿色建筑节能设计需要具备示范性的原则,要求在设计过程中能够充分考虑到当地人文文化的要求,需要与当地地域环境之间进行有机结合,从而获取社会认可程度。

其中绿色建筑节能设计所使用的材料或者是设计方案需要符合技能减排的要求,同时需要建筑项目能够完美的具备其使用功能和价值的设计。

通俗意义而言,绿色建筑节能设计需要在传统的建筑设计的基础上全过程引入可持续发展的理念要求。

2 项目的主要节能技术方案
2.1节地与室外环境
①立体绿化项目用地面积 3000m2,容积率为 6,为典型的较高密度城市建设开发模式。

建筑设计将首层架空 6m,形成开放的城市共享绿化空间。

空中第 6 层和屋顶设置整层的绿化花园(图1、2),标准层的垂直交通核与开放的绿化平台相联系,共同形成超过用地面积 1 倍的室外开放绿化空间。

在大楼的西面,设计竖向的由爬藤植物组成的绿叶幕及水平方向的花池,成为建筑西面的热缓冲层,使分布在整个大楼的“绿肺”组成了一个立体的绿化系统,缓解区域热岛效应。

②地下空间利用充分利用地下空间,设有建筑面积为4283.57m2的两层综合功能地下室,用于设备机房、停车库,其中地下二层设立体机械停车,充分利用地下空间。

③废弃场地利用场地原为一废弃采石场,本项目的开发提升了场地的生态价值。

2.2 节能与能源利用技术措施
①能耗计算
根据《公共建筑节能设计标准》[3]GB50189-2005 等节能标准,利用能耗模拟软件计算建科大楼的设计方案相对于传统建筑节能率为 70% 左右
②围护结构
综合采用保温墙体、节能玻璃窗、创新外遮阳措施、绿色植被隔热屋顶等外围护措施。

(图 3、图 4)。

③太阳能热水系统
热水系统根据需求不同,尝试性地采用多种形式的太阳能热水系统,以进行性能等方面的对比。

5 层夹层~ 11 层公共卫生间淋浴采用半集中式太阳能热水系统;12 层餐厅、公共浴室及 11 层七套专家公寓利用集中式太阳能热水系统;11 层一套专家公寓采用分散式太阳能热水系统。

④太阳能光伏系统
太阳能光伏系统采用了五种不同的光伏系统。

屋顶花架安装单晶硅光伏电池板、多晶硅光伏组件及 HIT 光伏组件;大楼西立面和南立面采用透光型的薄膜光伏组件的光伏幕墙系统,在发电的同时还具有隔声、隔热等功能;南立面同时安装了光伏遮阳板,将光伏板和遮阳构件结合,既发电、又遮阳。

⑤风力发电系统
屋顶设置5台微风启动水平轴风力发电系统,以探索城市建筑上设置风力发电系统的可行性。

⑥空调系统的应用
根据房间使用功能和时间上的差异,采用以下多种空调方式:
㈠水源热泵式中央空调系统,利用雨水池\ 消防水池 \ 水景换热的水源热泵系统;
㈡风冷变频多联空调系统 + 全热新风系统;
㈢水环式中央空调系统;
㈣热泵溶液除湿新风系统 + 冷辐射系统。

⑦自然通风的利用通过建筑规划设计与计算机模拟分析,是建筑室外压力场在建筑迎、背风面形成“最高压力区”、“次低压力区”、“次高压力区”和“最低压力区”,并且使“最高压力区”与“次低压力区”,“次高压力区”与“最低压力区”分别对应,为建筑室内自然通风创造良好条件。

典型工况下,不同高度处的建筑背应付面均能保持 3Pa 以上的压差,同时外窗可开启面积达到 30% 以上,外窗可开启部分通过计算模拟分析,采用了具有最优通风效率和气流组织的中旋式开启窗。

报告厅用可开启外墙,以在可利用自然通风时节充分利用室外自然通风。

3.3 节水与水资源利用技术措施
该项目设置了人工湿地中水系统,生活污水经污水管收集,经化粪池处理后进入人工湿地前处理装置,在提升经人工湿地生态处理达到中水水质标准,中水用于卫生间大便器、小便器冲洗及各楼层室外平台、屋顶花园绿化浇洒及空调冷用水。

人工湿地占地面积约
280m2,每天可处理中水量为50.06m3/d,节水率为 43.81%,节水器具使用率为 100%。

3 绿色建筑节能设计方案应用
绿色建筑节能设计方案的综合评价体系符合根据其自身特点和要求,根据上文中提到的绿色建筑节能设计评价方法研究可以得出其根本特点有以下两个方面:
①其首先需要在保证建筑本身的成本、功能以及质量要求的基础上,将建筑项目所要求的环境属性融入其中,即需要最终达到绿色建筑节能减排的根本目的;
②在对于绿色建筑节能设计的过程中,需要考虑到建筑的时间跨度较长,甚至需要能够涵盖建筑使用的整个生命周期。

绿色建筑项目的节能设计方案应用主要分为以下几个部分
3.1 节地与室外环境设计
①对于绿化环境的要求,建筑需要设计相应的城市公共绿化空间,以便能够满足建筑周边环境绿化的要求;
②对于地下空间进行合理的利用,例如设置地下综合功能室,用于存放建筑设备以及用户车辆,达到对于地下空间的利用最大化;
③对于废弃场地进行利用,使废弃场地具备一定的生态价值。

3.2 节能技术设计
①需要计算建筑的能源消耗情况,模拟消耗的计算结果需要小于传统设计方案的建筑;
②围护结构采用保温墙体、新型遮阳设备、节能玻璃以及绿色植被等进行综合设计;
③太阳能热水系统的设计,根据用户需求的不同,使用多种不同方式的太阳能热水系统,以便能够选取最合理的设计方案;
④应用于空调系统,根据建筑房间功能以及使用时间的不同,选择不同的空调方式,如利用雨水池以及水景设备换热的水源式中央空调、利用风冷和热风系统的变频空调系统等等。

3.3 节水设计
在绿色建筑节能项目设计中进行人工湿地系统以及生活污水收集系统的设计,以便能够将污水进行二次处理使其进入人工湿地系统,提升湿地中的水质标准。

对于人工湿地系统中的水资源可以加入卫生间马桶冲水、绿色景观绿化以及空调冷用水的使用中,以便能够使绿色建筑有效达到节约水资源的目的。

4 结语
在本文中笔者首先分析绿色建筑节能设计概述,其次研究绿色建筑节能设计方案评价方法,如:室外环境评价、节能技术评价、水资源利用技术评价、材料资源评价等,进而提出绿色建筑节能设计方案应用原则和方法,主要可以通过节地与室外环境设计、节能技术设计以及节水设计三个方面进行应用,希望能够有效改善全球不断恶化的生态环境和日益稀缺的能源问题、实现我国建筑的可持续性发展做出一定贡献。

参考文献
[1]阳芳.绿色建筑节能设计方案的评价方法及应用研究.中南林业科技大学,2016(9)
[2]刘大涛.绿色建筑节能设计方案的评价方法及应用研究[J].城市建设理论研究(电子版),2015(2)
[3]李现.绿色建筑节能设计方案的评价方法及实际应用研究.建筑工程技术与设计,2015(8).。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