摄影测量学的发展状况
摄影测量学的发展历程

数字影像 数字化影像
数字摄影 测量系统
自动建立立 体模型
•计算机技术 •数字图像处理 •影像匹配 •模式识别 •DPW
数字线划地图 数字高程模型 像片影像地图 数据 库
自动量测 和解译 自动记录
摄影测量发展的三个阶段
第三二阶段 数解字析摄影测量
摄影测量的基本工作要点
解析摄影测量仪器
作业员通过手轮、脚盘将X、Y、Z输入计算 机; 实时计算机共线方程,求得x1、y1、x2、 y2驱动像片盘的运动; 人眼通过光学系统观测像片盘上的两张像片, 观测同名点,实现测图
光学 像片
光学/机械 测图仪器
•基本概念的 提出
•单片测图法 •分工法测图 •综合法测图
•摄影测量仪 器
图解线划地图 像片影像地图
人工建立立 体模型
人工量测 和解译 机械绘图
摄影测量发展的三个阶段
第一阶段 模拟摄影测量
解析摄影测量
以电子计算机为主要手段,通过对摄影像片的量测和解析计 算方法的交会方式来研究和确定被摄物体的形状、大小、位置、 性质及其相互关系,并提供各种摄影测量产品的一门科学
摄影测量学的发展历程
摄影术的发明
1839年,法国人尼普斯Niépce 和达盖尔(Jacques Daguerre)发明了摄影术。为摄影测量提供了基本手段。
J. N. Niepce(1765-1833测仪的发明
二十世纪初,发明了立体观察方法。1901年, Carl和Henry独立发明了立 体坐标量测仪( stereocomparator )。由于飞机尚未发明,主要用于地面 摄影测量。
❖ 1839年,法国人达盖尔发明摄影术为摄影测量提供了基本手段 ❖ 1851年,法国陆军上校劳赛达提出交会摄影测量并测绘了万森城堡图,
浅谈摄影测量技术的发展历程及未来趋势

数字摄影测量时代
随着图像处理技术和计算机视觉技术的不断发展,数字摄影测量时代逐 渐成为主流。
数字摄影测量时代主要使用高分辨率的卫星和无人机进行拍摄,通过计 算机视觉技术和深度学习技术进行自动化处理和分析。
代表成果:2010年代,中国自主研发的卫星系统“高分专项”成功发射 了高分辨率卫星,可以用于高精度的地形测量和资源调查。同时,无人 机技术的发展也推动了低空数字摄影测量的快速发展。
摄影测量技术的未来发展趋势展望
技术不断创新
数据源更加丰富
应用领域进一步拓展
注重数据安全与隐私保护
随着科技的不断发展,未来的摄影测量技 术将更加智能化、自动化。例如,利用人 工智能进行图像识别和处理、利用5G技 术实现数据快速传输等。
随着卫星、无人机等设备的普及,未来的 摄影测量数据源将更加多样化。这将为各 行业提供更加精细、全面的数据支持。
03
02
应用领域的拓宽
04
技术成果展示
摄影测量技术已经从传统的光学相机发展到 使用无人机、卫星等多元化的数据源。同时 ,数据处理和分析也从手动走向自动化,大 大提高了效率和精度。
摄影测量技术不仅在传统的测绘领域发挥着 重要作用,现在还被广泛应用于环境监测、 城市规划、交通管理等领域。
挑战与机遇并存
虽然摄影测量技术取得了显著的成果,但仍 然面临着数据安全、技术更新快等挑战。同 时,随着各行业的数字化转型,摄影测量技 术将有更多的应用场景和机遇。
03
摄影测量技术的未来趋势
人工智能在摄影测量中的应用
01 自动化处理
人工智能技术的应用使得摄影测量数据的处理更 加自动化,包括图像识别、特征提取、三维重建 等流程。
02 高精度测量
摄影测量与遥感技术应用现状及发展趋势分析

摘要:摄影测量主要就是指在光学和数码摄影机摄影所得到的影像,对于影像中摄影无大小、性质以及位置等数据进行进一步的研究并确认的学科和技术。
在当今时代摄影测量技术得到了进一步的发展,对于社会的发展起到了十分重要的作用。
关键词:摄影测量;遥感技术;应用现状;发展趋势1、摄影测量与遥感技术概述工程测量主要是指依照工程测量的标准对数据进行采样分析并进行对比,传统的工程测量主要是通过绘制图形进行对比、实际去工地考察并进行数据的勘测和采样、以及搜集大量的相关的地形的数据,具有耗费大量的人力、物力、财力以及准确性不高且速率低下等弊端。
2、摄影测量的发展现状2.1遥感的特点遥感能够运用摄影测量除了它们有共同的起源外,遥感相对摄影的特点主要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加以体现:其一,宏观性。
主要就是指遥感探测的范围比较广,尤其是卫星遥感,往往不会受到地理等条件的限制,遥感平台位置越高所能探测的范围就越大。
其二,多波段性,主要就是指传感器能够结合多种因素进行探测和记录,比如紫外以及微波等诸多波段,远远超过了摄影测量运用的可见光范围。
2.2光学遥感影像技术的应用光学遥感影像技术,其主要依托于中低分辨率影像的光谱特征进行灾后信息的提取。
这项技术有着悠久的历史,早在1995年的日本阪神地震中,运用光学遥感影像技术成功地提取出了倒塌的建筑物、火灾信息以及砂土液化的信息,是当时比较超前的一门技术。
随着技术的进步,光学遥感影像技术也得到了发展,它与纹理结构和光谱值的最大似然分类相结合,并通过二值化处理以及形态学图像分割运算较为准确地提取震害信息,其信息的精准度有了很大的提高。
2.3新一代数字摄影测量处理平台随着科学技术的快速发展,我国逐渐地研发出全新一代的航空航天数字摄影测量技术,进而能够有效的解决了传统、落后的单机模式数据处理方法,能够从根本上提高数据处理的效率和速度,逐渐形成了高速、智能化以及自动化的地观测数据处理平台,从根本上能够提高数字摄影测量作业的效率。
摄影测量学发展综述。附参考文献至少5篇

摄影测量学发展综述(1)摄影测量学,从名字上来看,是摄影与测量的结合。
它起源于19世纪中叶,当时人们开始使用摄影技术进行地形测量,随着科技的发展,摄影测量学已经从传统的手工测量方式逐渐演变为数字化、自动化的测量技术。
起初,摄影测量学主要依赖于大型的户外摄影设备和复杂的化学处理过程。
摄影师需要拍摄大量的照片,然后通过复杂的工艺将底片进行处理、分析和比对,最后得出测量结果。
这个过程不仅耗时,而且对环境和设备的要求极高。
然而,随着科技的进步,特别是数字技术和计算机技术的飞速发展,摄影测量学迎来了新的发展机遇。
数字摄影和卫星遥感技术的出现,使得摄影测量不再局限于户外的大尺度空间,而是可以深入到微观世界,对细微的物体进行精确的测量。
此外,计算机视觉和人工智能的引入,使得摄影测量的自动化程度大大提高。
计算机可以根据拍摄的图像自动识别、定位、匹配,甚至可以自动完成三维模型的构建。
这大大减少了人工干预和计算量,提高了测量的效率和精度。
然而,摄影测量学的发展并不意味着传统的方法被完全替代。
在某些特定的情况下,传统的摄影测量技术仍然有其独特的优势。
例如,在某些复杂的环境下,如茂密的森林、峡谷或者建筑物内部,数字摄影和卫星遥感技术可能无法获取有效的数据,而传统的摄影测量方法可能更加适用。
总的来说,摄影测量学的发展是一个不断进步的过程。
随着科技的进步,我们有理由相信,未来的摄影测量学将更加高效、精确和智能化。
摄影测量学发展综述(2)摄影测量学,源于19世纪中叶的摄影技术,是一门利用摄影或数字化影像,通过对影像的解析和处理,获取目标物体的形状、大小、位置以及相互关系的一门科学。
随着科技的不断进步,摄影测量学也经历了从模拟摄影测量到解析摄影测量,再到数字摄影测量的巨大变革。
在模拟摄影测量时代,摄影底片需要通过人工测量和解析,以获取所需的数据。
这种方法不仅耗时费力,而且精度也受到很大的限制。
随着计算机技术和数字化技术的发展,解析摄影测量应运而生。
浅论摄影测量的发展现状与趋势

浅论摄影测量的发展现状与趋势摄影测量是一门通过摄影手段进行测量和记录地形、物体和现象的科学。
自19世纪初摄影技术诞生以来,摄影测量已经经历了多个阶段的发展,成为现代社会各个领域不可或缺的技术之一。
本文将深入探讨摄影测量的发展现状、趋势以及未来挑战。
传统的摄影测量技术主要基于光学原理,使用胶片相机或数字相机获取图像,通过精确控制摄影参数,实现地形、物体和现象的测量。
传统测量技术具有较高的精度和稳定性,但同时也需要大量的人力、物力和时间投入,限制了其应用范围。
随着数码相机和计算机技术的不断发展,数码测量技术逐渐成为摄影测量的主流。
数码测量技术通过将光学图像转化为数字信号,实现自动化、快速和大范围的测量。
数码测量技术还可以进行实时动态测量和数据处理,提高测量效率和精度。
视觉测量技术是一种基于计算机视觉原理的测量方法,通过计算机视觉技术和算法实现对图像中目标的自动识别和测量。
视觉测量技术具有高效率、高精度和非接触等特点,被广泛应用于工业检测、医学影像和地理信息等领域。
随着智能机器人技术的不断发展,未来的摄影测量将更加注重智能化和自动化。
智能机器人将成为摄影测量的重要工具,实现更加高效、精确和自动化的测量。
深度学习技术在图像识别、处理和管理等方面具有巨大的优势,未来的摄影测量将更加注重与深度学习技术的融合。
通过深度学习算法对图像进行分析,可以提高测量精度和效率,实现更加智能化的测量。
未来摄影测量将更加注重多源数据的综合应用,包括光学图像、雷达图像、热红外图像等多种类型的数据。
通过对多源数据的综合分析和处理,可以提高测量精度和效率,实现更加全面和准确的测量。
无人机和卫星技术将成为未来摄影测量的重要手段,实现更加高效、灵活和实时的测量。
无人机和卫星可以获取大量高精度的图像数据,通过先进的图像处理和分析技术,可以提供更加全面和准确的地形、物体和现象的测量数据。
在城市规划和建筑测量中,摄影测量被广泛应用于地形图测绘、建筑物变形监测和三维建模等方面。
摄影测量与遥感的现状及发展趋势

摄影测量与遥感的现状及发展趋势一、本文概述随着科技的飞速发展和人类对地球环境认识的不断深化,摄影测量与遥感技术已成为获取地表信息、监测环境变化、支持决策制定的重要手段。
本文旨在全面概述摄影测量与遥感技术的现状,并探讨其未来发展趋势。
我们将回顾摄影测量与遥感技术的发展历程,阐述其基本原理和应用领域。
我们将重点分析当前摄影测量与遥感技术的最新进展,包括高精度成像技术、大数据处理技术以及在摄影测量与遥感中的应用。
我们将展望摄影测量与遥感技术的未来发展趋势,探讨其在全球变化监测、智慧城市建设、资源调查与管理等领域的潜在应用。
通过本文的阐述,我们期望能为读者提供一个全面、深入的摄影测量与遥感技术发展现状与未来趋势的认识。
二、摄影测量技术的现状与发展趋势摄影测量技术作为测量领域的一项重要分支,其发展历程经历了从模拟摄影测量、解析摄影测量到数字摄影测量的转变。
随着科技的不断进步,特别是计算机视觉、深度学习等技术的引入,摄影测量技术正迈向新的发展阶段。
现状方面,数字摄影测量技术已成为主流。
它利用数字影像处理技术和计算机视觉技术,实现了从影像获取到成果输出的全数字化流程。
这不仅大大提高了摄影测量的工作效率,还显著提升了测量精度。
随着无人机技术的普及,摄影测量在不动产测量、城市规划、环境监测等领域的应用日益广泛。
发展趋势方面,未来的摄影测量技术将更加注重自动化和智能化。
一方面,通过深度学习等人工智能技术,摄影测量系统将能够自动识别、提取和解译影像信息,进一步减少人工干预,提高处理效率。
另一方面,随着大数据技术的发展,摄影测量将能够处理更大规模、更高分辨率的影像数据,为城市规划、环境保护等领域提供更精细的服务。
摄影测量技术还将与其他技术如激光雷达(LiDAR)、合成孔径雷达(SAR)等进行深度融合,形成多源遥感数据的综合处理与应用体系。
这将为摄影测量带来新的发展机遇,同时也对数据处理算法、数据存储与传输技术提出了更高的要求。
摄影测量与遥感的现状及发展趋势

摄影测量与遥感的现状及发展趋势一、摄影测量与遥感的内涵1.摄影测量摄影测量指的是利用光学摄影机或者胶片组合来获取影像图片,通过处理图片信息测算出被摄物体的形状、大小甚至是空间位置的技术。
其主要任务是通过摄影测量测制各种比例尺的地形图,并建立地形数据库,通过丰富的数据库信息为地理信息系统、土地信息系统以及各种工程应用提供所需的空间基础数据,而且经过不断发展完善,已经可以服务于非地形领域,比如工业、建筑、生物、医学、考古等。
2.遥感遥感有广义和狭义之分,广义的遥感泛指一切无接触的、远距离的探测技术,而狭义的遥感指的是利用对电磁波比较敏感的遥测仪器,在不接触探测目标的情况下,把远距离的探测目标所反射、辐射或者散射的电磁波信息记录下来,通过分析处理,获取可以应用的探测物体的特性及其变化的信息的综合型探测技术。
遥感不仅是一项技术,更是一门专业的科学。
一般是通过人造地球卫星或者航空平台上的遥测仪器对地球表面的土壤、水文、矿产,或者草地、树木、农作物,甚至是鱼类、野生动物等资源进行感应遥测和监视,以便能够对地球地表的形态及资源进行了解和资源管理。
遥感需要以航空摄影技术为基础,其技术起源于上世纪60年代初,刚开始时只是航空遥感,随着陆地卫星的发射成功,发展为航天遥感,经过了几十年的发展与革新,现如今已经成为一门极具实用性的先进的空间探测技术。
遥感所形成的图像可以应用到绘图、农业、林业、可持续发展、环境和全球监测、不可再生资源和可再生资源以及土力学研究等许多领域,对于社会的发展具有重要的意义。
3.摄影测量与遥感摄影测量和遥感是一门科学,也是一项技术,还可以看作是一门艺术,是指利用无人操作的成像以及其他传感器系统对探测目标的信息进行记录和测量,通过对记录的数据信息进行分析和研究,从而获取到关于地球及其自然地理环境以及其他自然物体的可靠信息的技术。
其实,笼统来说摄影测量与遥感之间并没有显著的区别,所以一般都是放在一起来用,比如摄影测量与遥感学、摄影测量与遥感技术等。
数字摄影测量的发展与展望

数字摄影测量的发展与展望数字摄影测量是将数字摄影技术应用于实现三维空间数据采集、模型构建和空间分析的一种技术方法。
随着数字摄影技术的不断发展和完善,数字摄影测量技术也得到了迅速发展。
本文将探讨数字摄影测量技术的发展现状和未来发展趋势。
发展现状数字摄影测量起源于20世纪90年代,起初主要是用于建筑测量和工厂设备管理等领域。
随着数字摄影技术的不断发展和提高,数字摄影测量技术应用领域不断拓展,例如:陆地测绘、水下测量、航空摄影测量等领域。
数字摄影测量技术的发展,主要集中在以下几方面:(1)设备技术不断创新:数字相机、激光扫描仪、无人机等设备的出现和不断提高,使得数字摄影测量能够实现更高精度、更大范围的测量。
(2)算法技术不断进步:数字摄影测量的算法不断创新,例如基于多视图几何约束的三维重建算法、分层网格法、多尺度分析算法等等,提高了测量精度和效率。
(3)应用领域不断扩展:数字摄影测量技术的应用范围不断扩展,如城市规划、工厂设计、地形测绘、文物保护等等领域,为经济社会的发展提供了有力的支撑。
未来展望数字摄影测量技术在未来的发展趋势有以下几个方向:(1)高精度化:数字摄影测量技术将致力于进一步提高精度,满足更高精度的数据采集和模型构建。
(2)智能化:数字摄影测量技术将不断引入人工智能技术,实现现场数据采集、处理与建模的自动化,提高数据处理效率和质量。
(3)大数据化:数字摄影测量技术将引入大数据技术,实现对大规模数据的处理和分析,用于城市规划、安全检测、交通管理等领域。
总之,数字摄影测量技术的发展具有广泛的应用前景,将为人们的生产和生活带来巨大的改变。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摄影测量学的发展状况Last revision on 21 December 2020摄影测量学的发展状况胡鹏中国石油大学(华东)青岛校区,266555摘要本文主要介绍了摄影测量学的概念及发展状况。
随着信息时代的发展,3S技术的逐渐成熟,数字地球的逐步发展,以及先进的仪器设备制造产业的发展,摄影测量的应用领域也越来越宽.定位技术,空三,DOM制作,影像匹配,自动变换匹配是摄影测量学的核心,围绕着这些方法技术,摄影测量学的发展更加完善。
关键词摄影;测量;数字地球;定位技术;空三;DOM制作;影像匹配;自动变换匹配The State of The Photographic SurveyingHu PengChina University of Petroleum(Qingdao Campus)26555Abstract This passage is mainly about the concept and development of Photographic Surveying。
With the development of information era,the maturity of 3S Technology, the development of the Digital Earth, and the development of the instrument equipment manufacturing industry, the application fields of the Photographic Surveying has become wider and wider. Positioning technology, aerial triangulation, DOM producing, image matching, automation matching are the core of the Photographic Surveying, around with these methods and technology, the development of Photographic Surveying will become more and more complete.Key words :Photography, Surveying, Digital Earth, Positioning technology, aerial triangulation, DOM producing, image matching, automation matching.0 引言随着计算机技术以及数字图像处理、模式识别、计算机视觉和人工智能等相关技术的不断发展,摄影测量与计算机学科相互渗透交叉,摄影测量在经历模拟摄影测量、解析摄影测量两个发展阶段后,现已进入数字摄影测量阶段,这对整个摄影测量的教学、科研、生产都产生了极其深远的影响。
从测绘学科而言,传统的摄影测量已发展为新兴的信息产业;从摄影测量学科而言,经典的摄影测量已发展为摄影测量与计算机视觉。
数字摄影测量所使用的设备最终将是计算机加上相应的标准外设,它的产品形式是全数字化的数字产品。
随着传感器技术和自动化技术的发展,当代数字摄影测量不仅依然是遥感空间信息获取的重要分支学科,而且其研究及应用范围变得非常广泛。
现代测绘技术, 已向集成化、实时化、动态化、数字化、自动化、智能化方向发展。
经典的大地测量平面定位手段逐步被全球卫星定位系统技术所取代;传统的地图测制手段正向数字化测图技术过渡;传统的模拟测绘产品逐步向数字化地理信息产品转变;传统的测绘“老三仪”,即经纬仪、水准仪、平板仪开始向以为代表的现代测绘技术手段转化, 传统的测绘产业逐步向现代地理信息产业或现代测绘产业转变。
尤其3S集成, 满足实时、准时要求的空间信息处理技术的应用, 将大大加快空间信息获取、处理与更新的速度, 为国民经济建设和社会发展以及管理决策提供更广泛、更有效的服务1 摄影测量学概念及历史1.1摄影测量学的概念将三维空间中的景物反映到二维图像上是一个退化过程。
摄像测量学就是研究如何通过分析二维图像重建目标的三维信息1.2摄影测量学的内涵摄像测量学的内涵主要包括两个方面:一是物体的空间三维特性与成像系统间的成像投影关系,这方面主要是测量学方面的知识;二是从单幅和多幅图像中高精度自动提取、匹配图像目标,这方面主要是计算机视觉方面的知识。
随着摄影测量的三角测量理论和计算机视觉多视几何理论的日趋发展成熟,目前摄像测量的研究越来越多地涉及第二个方面,即图像目标的自动、高精度识别定位上。
它与常规图像处理的不同在于更注重于目标的提取定位精度。
1.3摄影测量学的发展历史根据不同特点,特性,以及完成任务的方式不同分为三个阶段:模拟摄影阶段,解析摄影阶段,数字摄影阶段。
模拟摄影测量:主要特点,发展过程中,计算技术的落后,工具的不足,最主要目的,减少外业工作量,在室内建模;以前的武测的测绘专业还开展光学仪器系,是因为;1903德国才思厂生产了第一台立体坐标量测仪,1909年生产了立体测图仪,可以通过光学的方法重建摄影时的模型;1919年罗马制造了双向摄影仪;1920年海德,制造出了第一台测图仪,第一台比较精密的立体测图仪;1923德国才思厂第一台立体测图仪器;20世纪30年代,立体测图仪,立体坐标量测仪,单摄影器被用于广泛的地形测量,模拟时代最鼎盛时期;60年代末,70年代初,模拟测图仪不再生产;几何反转:通过内业恢复摄影过程中影像的空间姿态;外业:影像,摄影中心,物点内业:人眼,像片,物点;人眼换成了摄影中心;几何恢复以后,用人眼可以看到摄影时缩小了的实际的地面模型,从而可以室内测得地形图;光学像片,可以是黑白,彩色等影像;像片影像地图,就是正射影像图;经过中心摄影到正射摄影的纠正;注意:利用光学影像(也叫作硬拷贝影像),光学模拟仪器,全人工操作;成果,纸质的模拟成果;解决的基本问题:摄影测量学最基础理论的建立,各种基本概念,像片的解析关系,奠定摄影测量学的基础;单片测图,只能确定影像上一点在空间的方向,把中心摄影变成垂直摄影,比例尺不确定,只解决平面问题,现在的像片纠正,卫星遥感影像的纠正都是这个范畴;根据所采用仪器的不同,测绘的方法可以分为以下几个方面:分工法测图:把平面和高程分开,为了简化仪器,高程采用勾绘等高线的方法;综合法测图(后期):在测绘的过程根据所建立的模型,同时测量地物的三维坐标,多贝仪、精密立体坐标测图仪均属于这类;但根据仪器结构的不同可分类好多种,有平面型出有立体型的;仪器:精密坐标量测仪;机械投影,精度的好坏直接由导杆下面的点决定;解析摄影测量:主要是由于计算机的发展所带来的影响;1954年第一台计算机,1957年USA提出解析测图仪思想;用计算机来计算,产品也是数字的;从而出现解析测图仪,摄影由光学机械方式变成数字摄影方式,产品:模拟方式——模拟+数字的方式;主要研究计算机应用到摄影测量当中去;仪器变成坐标量测仪+计算机;模型建立是虚拟的,在计算机当中,由数值来驱动;记录的像点坐标,立体模型的成果可以自动记录,不是手工记录;产品:纸质容量变形,一次性的,不便于更新(模拟);影像图仍是纸质的;产品部分数字化;这个阶段中解决的问题,通过计算机高精度定位,解决外方位元素以及像点对应地面点坐标的解算——解析空三,是难点;这个期间出现的两种仪器,测图仪及正射纠正仪;光束法,工作中常用;航带法,原理直接;全数字摄影测量:王之卓院士提出;2 当前摄影测量学发展状况由于具有诸多的优点,摄像测量技术已经广泛应用于各种精密测量和运动测量,涉及到航空航天、国防试验、勘察勘测、交通运输、建筑施工、体育运动、照片真伪鉴别等领域[1-3]。
这里仅列举笔者所在课题组应用摄像测量技术的几个实例。
火箭待发段箭体倾倒角度实时测量载人航天飞船发射过程中,在火箭飞离塔架前的待发段,需要实时监测箭体的倾倒角度,如果箭体偏离竖直方向超过某一角度,逃逸飞行器就要点火,承载航天员逃离火箭。
“火箭待发段箭体倾倒角度实时测量图像分系统”是载人航天工程的关键安控子系统之一。
系统用两台摄像机从不同角度对箭体拍照(图1)。
系统在实时图像上自动提取箭体上的各种标志或箭体的边缘,并交会测量出箭体上几个合作标志的空间位置或箭体中轴线的姿态角度,实时给出箭体倾倒角度,当倾倒角度超过安全范围时就发出警报。
该系统已在“神舟”系列载人飞船发射任务中正式使用。
图1 火箭待发段箭体倾倒角度实时测量图像分系统示意Fig. 1 Real time videogrammetry system of measuring theobliquity of a rocket prepared to launch长距离轨道几何参数检测铁轨几何参数检测是铁路铺设和养护的重要内容和前提条件。
列车的运行速度越来越快,对铁轨几何参数检测的精度和效率要求也就越来越高。
如图2 所示,该轨道几何参数检测方法是利用实时变焦摄像机拍摄在铁路轨道上行走的测量小车上的合作标志,通过分析图像,实时测量出钢轨的轨距、高低、超高等参数。
该研究首次将摄像测量技术引入铁轨几何参数测量,较国外激光准直度铁轨几何参数系统结构和操作简单、精度高、价格低廉,已在工程上实施。
图2 长距离轨道几何参数检测的摄像测量装置Fig. 2 Videogrammetry system of measuring the geometryparameters of long rail飞船返回舱抛投实验三维运动测量为了研究载人飞船返回舱返回着陆的运动特性,需要进行大量的抛投实验并测量返回舱的运动参数。
原有的采用三维陀螺进行测量的方案每进行一次实验都要更换陀螺,成本很高。
而“飞船返回舱抛投三维运动参数摄像测量系统”仅需用摄像机记录返回舱抛投过程的影像,采用中轴线法、螺旋线法等可以得到高精度返回舱抛落的轨迹和姿态角度。
实验场景如图3所示。
图3 飞船返回舱抛投三维运动参数摄像测量实验现场Fig. 3 Scene of a return capsule's 3D movementmeasurement experiment by videogrammetry交通事故现场复原通过摄像头,可以对交通路况进行实时监视,通过摄像头采集的信息,可以记录事故发生瞬间的资料,再通过事故发生后的摄影测量方法,结合数字图像处理,即可复原原始信息,并能推断出车辆位置。
如图4,图5所示。
[4](a)甲车(b)乙车b图4 事故车辆照片Fig。
4 Accident vehicles图5 事故车辆的外廓重建Fi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