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中易错字词,拼音,成语及意思(要全)

高中易错字词,拼音,成语及意思(要全)
高中易错字词,拼音,成语及意思(要全)

高中易错字词,拼音,成语及意思(要全)

易错成语解析

(括号里为正确的)

出人投地(头)走头无路(投)装黄门面(璜)众口烁金(铄)中流抵柱(砥)直接了当(截)自曝自弃(暴)置若惘闻(罔)真知卓见(灼)张慌失措(皇)仗义直言(执)责无旁代(贷)再接再励(厉)运筹帷握(幄)欲盖弥张(彰)营私舞敝(弊)沓无音信(杳)同仇敌慨(忾)投机捣把(倒)图穷匕现(见)退化变质(蜕)文过是非(饰)无耻滥言(澜)相形见拙(绌)消声匿迹(销)心浮气燥(躁)形消骨立(销)修茸一新(葺)修养生息(休)宣宾夺主(喧)诩诩如生(栩)暇思迩想(遐)一张一驰(弛)一愁莫展(筹)言简意该(赅)挺而走险(铤)叹为观只(止)世外桃园(源)如法泡制(炮)磬竹难书(罄)轻歌漫舞(曼)前踞后恭(倨)迫不急待(及)破斧沉舟(釜)披星带月(戴)披肝历胆(沥)篷筚生辉(蓬)沤心沥血(呕)奴颜卑膝(婢)弄巧成绌(拙)暗然失色(黯)按步就班(部)白璧无暇(瑕)别出新裁(心)病入膏盲(肓)并行不背(悖)不加思索(假)草管人命(菅)层峦迭嶂(叠)缠绵悱测(恻)陈词烂调(滥)穿流不息(川)惮精竭虑(殚)

耳儒目染(濡)飞扬拔扈(跋)愤发图强(奋)蜂涌而至(拥)斧底抽薪(釜)富丽堂黄(皇)肝脑途地(涂)感人肺腹(腑)膏梁子弟(粱)功亏一匮(篑)鬼计多端(诡)海角天崖(涯)汗流夹背(浃)好高鹜远(骛)和霭可亲(蔼)轰堂大笑(哄)怙恶不俊(悛)涣然一新(焕)积毁消骨(销)急流勇退(激)坚如盘石(磐)金榜提名(题)金壁辉煌(碧)精神焕散(涣)苦心孤旨(诣)口干舌躁(燥)烂竽充数(滥)离经判道(叛)礼上往来(尚)历兵秣马(厉)历精图治(励)缭原烈火(燎)留芳百世(流)流言非语(蜚)龙盘虎据(踞)录录无为(碌)落英宾纷(缤)貌和神离(合)美玉无暇(瑕)明辩是非(辨)名列前矛(茅)明火直仗(执)名记不忘(铭)摸糊不清(模)莫不关心(漠)默守成规(墨)目不交捷(睫)脑羞成怒(恼)凤冠霞佩(帔)振人心魄(震)民生凋弊(敝)不温不火(瘟)坐想其成(享)前扑后继(仆)兵慌马乱(荒)融汇贯通(会)巾国英雄(帼)日新月益(异)背景离乡(井)如洪气势(虹)空空如野(也)淋漓尽至(致)蛋丸之地(弹)怨天由人(尤)无可非异(议)洁然一身(孑)直言不诲(讳)锋芒必露(毕)故名思义(顾)相反相承(成)事得其反(适)劳役结合(逸)占了上峰(风)包罗万项(象)轻而一举(易)不可名壮(状)道貌暗然(岸)

无精打彩(采)浮想联篇(翩)物及必反(极)无可质疑(置)及及可危(岌)人才倍出(辈)养尊处悠(优)受益非浅(匪)不求慎解(甚)出类拔粹(萃)自立更生(力)不可就药(救)忧心重重(忡)孩啼时代(提)争争日上(蒸)功不可抹(没)致关重要(至)应辨能力(变)珊珊来迟(姗)人至义尽(仁)义气用事(意)余勇可估(贾)永保青年(葆)举旗不定(棋)无则加免(勉)冒然行动(贸)哀声叹气(唉)针贬时弊(砭)当物之急(务)辛辛学子(莘)腆不知耻(恬)彼彼皆是(比)苇编三绝(韦)百孔千窗(疮)炉火纯清(青)自名得意(鸣)胜气凌人(盛)一本万历(利)势均利敌(力)悬梁刺骨(股)名思苦想(冥)珠丝马迹(蛛)全宜之计(权)老声常谈(生)一獗不振(蹶)立杆见影(竿)大气晚成(器)精兵减政(简)委屈求全(曲)棉里藏针(绵)合盘托出(和)举止安祥(详)大名顶顶(鼎)立案侦察(查)勾通南北(沟)纷至踏耒(沓)以老卖老(依)口密腹箭(剑)山青水秀(清)不及不离(即)一泄千里(泻)嘻笑怒骂(嬉)滥芋充数(竽)卑躬曲膝(屈)岂人忧天(杞)吊以轻心(掉)发聋震聩(振)惩前必后(毖)坐地分脏(赃)乌和之众(合)

易错读音解析

吖:ā(不读ya常见药名用字) 畚箕:běnjī

匕首:bǐ(不读bì和bí) 泌阳:bì(不读beiyang) 胳臂:bei轻声(不读bì,膀臂读bì) 针砭:biān (不读biǎn) 谄媚:chǎn 上声羼水:chàn

匀称称职称心如意对称:chèn (不读cheng) 霓裳羽衣:cháng (误读shang,“初闻涕泪满衣裳”“轻解罗裳,独上兰舟”等中的“裳”都该读chang)

一场雨一场大战:cháng(不读chǎng, 用于事情的经过) ,三场比赛跳场舞(chǎng, 用于文体活动)

种:chóng (姓氏) 憧憬:chōng(不读chóng) 鞭笞:chī(不读chì)

驰骋:chíchěng(不读chéng)

处暑处境处世为人处于:chǔ(不读去声) 揣着书:chuāi(区别:揣测chuǎi ) 啜:chuài(姓氏) 档案:

dàng(无dǎng音) 安步当车:dàng(不读平声)

订正:dìng(无dīng音) 句读:dòu 胴体:dòng 去声(不读tong) 掇拾:duō(拾掇的意思不读duò。在拾掇里读轻声。) 菲薄:fěi(芳菲是平声) 氛围:fēn(无去声) 果脯:fǔ 准噶尔:gá

呱呱坠地:gū(不读gua) 力能扛鼎:gāng (不读kǎng) 契诃夫唐吉诃德:hē(不读ke) 和泥和面:huó 搅和,和稀泥:huò 窗明几净:jī (误读上声) 嫉妒:jí (区

别忌妒jì) 给予:jǐ上声(不读gei,与“给以”相区别) 人才济济:jǐ (不读jì) 渐染东渐入海:jiān(不读jiàn)

粳米籼米:jīng xīan(不读geng shan) 强劲劲敌劲旅:jìng(不读jin) 靓妆jìng:(不读liàng)

循规蹈矩矩形:jǔ(误读去声) 睛纶:jīng(不读qíng)

倥偬:kǒng zǒng 棕榈:lǘ(误读上声)

酩酊:mǐngdǐng(都不是平声) 披靡:mǐ(不读mí) 泥淖:nào (不读zhao) 睥睨:pìnì(不读bi) 剽窃剽悍:piāo(不读piáo) 骠勇:piào(不读biāo)

开封繁塔繁(姓氏):pó 一曝十寒牵强附会:qiǎng(误读qiáng)

浙江天台山台州tāi(姓氏地名里的字要注意读音的不同)

叶韵:xié(不读yè) 眩晕xuàn yùn:(不读xuányūn)

倾轧:yà (不是zha) 伛偻:yǔlǚ 熨贴:yù 谮言:zèn(不读zan) 卷帙浩繁zhì:(不读yì) 博闻强识:zhì(误读shi) 莺啼鸟啭:zhuàn(不是上声) 白术:zhú

A 挨(āi)近挨(ái)饿白皑皑(ái) 狭隘(ài) 谙(ān)熟熬(āo)菜拗(ǎo)断B同胞(bāo) 炮(bāo)羊肉蓓(bèi)蕾奔(bēn)波卑鄙(bǐ) 包庇(bì) 复辟(bì) C搽(chá)粉嘈(cáo)杂参(cēn)差(cī) 差(chā)错偏差(chā) 啜(chuò)泣

踌(chóu)躇(chú) 不啻(chì) 叱(chì)咤憧(chōng)憬忖(cǔn)

度伺(cì)候烟囱(cōng) 从(cóng)容淙(cóng)淙流水D 胴(dòng)体装订(dìng) 恫(dòng)吓逮(dài)捕档(dàng)案句读(dòu) E阿(ē)谀婀(ē)娜讹(é)诈扼(è)要F蜚(fēi)声菲(fěi)薄果脯(fǔ) 氛(fēn)围肤(fū)浅仿佛(fú) 凫(fú)水篇幅(fú) 拂(fú)晓怫(fú)然G准噶(gá)尔大动干戈(gē) 粗犷(guǎng) 脖颈(gěng) 鳜(guì)鱼刽(guì)子手供(gōng)给供(gòng)认口供(gòng) 佝(gōu)偻桎梏(gù) 骨(gǔ)气蛊(gǔ)惑商贾(gǔ) 聒(guō)噪H哈(hǎ)达巷(hàng)道横(hèng)财豢(huàn)养污秽(huì) 干涸(hé) 上颌(hé) 负荷(hè) 附和

(hè) J凯(jì)觎缄(jiān)默发酵(jiào) 粳(jīng)米镌(juān)刻诡谲(jué) 脊(jǐ)梁给(jǐ)予狙(jū)击隽(juàn)永痉(jìng)挛渐(jiān)染眼睑(jiǎn) 离间(jiàn) 僭(jiàn)越龟(jūn)裂龃(jǔ)龉颈(jǐng)项K顑(kǎn)颔鸟瞰(kàn) 窠(kē)臼倥(kǒng)偬zǒng 感喟(kuì) L仓廪(lǐn) 羸(léi)弱罹(lí)难M靡(mǐ)丽阴霾(mái) 蓦(mò)然耄(mào)耋dié 联袂(mèi) N羞赧(nǎn) 泥淖(nào) 木讷(nè) 气馁(něi) O 呕(ǒu)吐

P迫(pǎi)击炮坯(pī)胎扁(piān)舟饿殍(piǎo) 湖泊(pō) 炮(páo)制炮(páo)烙luò 胚(pēi)胎喷(pèn)香抨(pēng)击

Q绮(qǐ)丽衾(qīn)枕惬(qiè)意龟(qiū)兹cí 颀(qí)长岐(qí)途麇(qún)集修葺(qì) 休憩(qì) 掮(qián)客悭(qiān)吝戕

(qiāng)害黢(qū)黑缱(qiǎn)绻quǎn 强(qiǎng)迫勉强

(qiǎng) 襁(qiǎng)褓翘(qiáo)楚翘(qiáo)首讥诮(qiào) 地壳(qiào) 胆怯(qiè) R稔(rěn)知攘(rǎng)除(ruò)大丰稔(rěn) 荏(rěn)苒rǎn S稼穑(sè) 芟(shān)除倏(shū)忽

T趿(tā)拉拓(tà)本悲恸(tòng) 朝暾(tūn) W逶(wēi)迤yí 违(wéi)反崔嵬(wéi) 桅(wéi)杆圩(wéi)田推诿(wěi) 猥(wěi)琐龌(wò)龊chuò 斡(wò)旋X狡黠(xiá) 霰(xiàn)弹叶(xié)韵颉(xié)颃háng

Y殷(yān)红园囿(yòu) 囹líng圄(yǔ) 佯(yáng)装衍(yǎn)变梦魇(yǎn) 俨(yǎn)然吊唁(yàn) 赝(yàn)品

Z臧(zāng)否pǐ 谮(zèn)言箴(zhēn)言踯(zhí)躅zhú 压轴(zhòu) 恣(zì)意箭镞(zú) 帝祚(zuò)

高中高考常考易错成语汇总

高中高考常考易错成语汇总 第一部分 1.荦荦大端:指主要的项目,明显的要点。荦荦:清楚、分明的样子。 2.皮里阳秋:指藏在心里不说出来的言论。本来写作“皮里春秋”,到了东晋,简文帝司马昱的母亲郑太后名叫阿春,为了避她的讳,遂改为“皮里阳秋”。皮指外表,里指内心,春秋即孔子所修的史书《春秋》。意思是表面上不作评论,内心却有所褒贬。 3.扫眉才子:扫眉:妇女画眉毛。薛涛以其出众的才华和美貌,倾倒唐朝诗坛上的文人骚客。后来人们就常用“扫眉才子”指有文才的女子。 4.绠短汲深:绠:汲水用的绳子;汲:从井里打水。吊桶的绳子短,打不了深井里的水。比喻能力薄弱,难以担任艰巨的任务。 5.上下其手:意思是表示玩弄手法,颠倒是非的意思。比喻暗中勾结,随意玩弄手法,串通作弊。 6.坂上走丸:坂:斜坡走:快跑,指很快的滚动;丸:弹丸。比喻形势发展迅速或工作进行顺利,就像斜坡上滚弹丸一样。 7.得鱼忘筌:比喻成功后就忘了赖以成功的事物。 8.甘之如饴:比喻乐意从事某种辛苦的工作,勇于承担最大的牺牲。 9.高山景行:比喻行为光明正大,指崇高的德行。 10.挂一漏万:形容列举不周,选了一个,但遗漏很多,一般用来自谦。语出唐·韩愈《南山》诗:“团辞试提挈,挂一念万漏。” 11.缓不济急:缓:慢;济:救助。缓慢的行动适应不了紧急的需要。 12.及锋而试:及:乘;锋:锋利,比喻士气高昂;试:试用。趁锋利的时候用它。原指乘士气高涨的时候使用军队,后比喻乘有利的时机行动。

13.诘屈聱牙:形容文辞艰涩,读不顺口。 14.计日程功:出自《礼记·儒行》:“程功积事,惟贤以尽达之。”。基本解释计:计算;程:估量、考核;功,成效。工作进度或成效可以按日计算,形容进展快,有把握按时完成,成功指日可待。 15.胶柱鼓瑟:现含贬义色彩,指不能灵活变通。多用于书面语中。胶柱鼓瑟”,亦作“胶柱调瑟”。比喻拘泥成规,不知灵活变通。汉·扬雄《法言·先知》:“以往圣人之法治将来,譬犹胶柱而调瑟。” 16.空谷足音:在寂静的山谷里听到脚步声。比喻极难得到音信、言论或来访。17.流金铄石:能使金石熔化,形容天气极热。 18.目不见睫:指自己看不见自己的睫毛,比喻看别人的缺点很容易,看自己的不足则很难,没有自知之明;考虑问题常常想将来很远的事,却难以把握眼前的情况。 19.米珠薪桂:珠:珍珠。米贵得像珍珠,柴贵得像桂木。形容物价昂贵,人民生活极其困难。 20.鸡虫得失:一般指比较小的得失,不值得计较。 21.弱不胜衣:形容人瘦弱的连衣服的重量都承受不起。 22.兄弟阋墙:兄弟在家争吵,后来比喻内部斗争。 23.为渊驱鱼,为丛驱雀:意思是把鱼赶到深渊里,把鸟雀赶到密林里。比喻不善于团结的人,把可以依靠的力量赶到对方那里。比喻为政不善,人心涣散,使百姓投向敌方。 24.无妄之灾:平白无故受到的损害。 25.宵衣旰食:意思是形容为处理国事而辛勤地工作。多用以称颂帝王勤于政事。出自南朝陈·徐陵《陈文帝哀册文》:“勤民听政,旰衣宵食”。

高考易错成语集锦(分类整理版)

高考易错成语集锦 1、容易误释的成语(下面解释均正确) 七月流火:指天气逐渐凉爽起来。火:火星。 日长一线:指冬至后白昼渐长。 木人石心:比喻人不受诱惑,不动心。 不经之谈:形容荒唐无根据的话。经:通常的道理。 长治久安:指国家长期太平、安定。治:太平。 党同伐异:和自己同派的就偏袒,不一派的就攻击。党:偏袒。 高屋建瓴:在高屋顶上倒翻瓶子里的水;比喻居高临下,不可阻挡的形势。建:倒水,泼水。 毫发不爽:一点也不差。爽:差错,失误。 积毁销骨:众人不断的毁谤,可以置人于死地。销:熔化。 久假不归:长期借用而不归还。假:借。 劳燕分飞:比喻人离别。劳:伯劳鸟。 钟灵毓秀:美好的自然环境孕育优秀的人才。钟:凝聚,集中。 身体力行:亲身体验,努力实行。体:体验,实行。 韬光养晦:隐藏自己的才能、锋芒,不使外露。韬:隐藏。 微言大义:精微的语言中所包含的深远意义。微:精微。 文过饰非:用假话掩饰自己的过失、错误。文:掩饰。 一傅众咻:一个人教,许多人扰乱。咻:教。 旷日持久:荒废时日,拖延很久。旷:荒废。 人浮于事:人员数量多于工作所需,人多事少。浮:超过。 曲突徙薪:把烟囱改建成弯的,搬开灶旁的柴,避免发生火灾;比喻事先采取措施,防止危险发生。突:烟囱。 感同身受:指感激的心情如同亲身蒙受恩惠一样。不能理解为“共鸣”。 雅俗共赏:指人的文化水平的高低。不能理解为“作品的雅俗”。 求全责备:指对人对事苛求完美。不能理解为“对人的责备”。 噤若寒蝉:形容不敢作声。不能理解为“冷得不能出声”。 对簿公堂:指公堂上受审。不能理解为“告上法庭”。 目光如炬:形容见识远大。不能理解为“目光炯炯有神”。 空谷足音:比喻极难得的音讯或事物。不能理解为“传播声音(空谷传声)。 登堂入室:比喻造诣高深的程度。不能理解为“步入屋室”。 置若罔闻:放在一边,好象没有听见。不能理解为“不放在心上(置之度外)”。 炊沙作饭:并非形容生活艰难,而是比喻白费气力,劳而无功。 穿凿附会:指将毫无关联的事物生拉硬扯在一起强作解释,并非‘凿穿它使之符合规格” 毫发不爽:意为“一点不差”,并非“一点儿也不爽快”。 怙恶不悛:指“坚持作恶,不肯悔改”,并非“保护恶人使之不悔改”。 苦心孤诣:指费尽心血,刻苦钻研,在学问技艺上达到别人不及的境界。并非“苦心去发明创造”。 门可罗雀:意为“门庭冷落”,并非“门庭若市”。 米珠薪桂:形容物价昂贵,并非“把珍珠当米粒,把桂木当柴薪,比喻挥霍无度”。 杀人越货:意为“杀害人命并抢劫财物”,并非“杀了人却(越过)不要财物”。 虚与委蛇:形容对人假意应酬敷衍,并非“假意给人一条蛇”。 纵横捭阖:意为“在政治上,外交上运用手段进行分化或争取”,并非“往来奔驰”。 闪烁其辞:意为“说话吞吞吐吐,躲躲闪闪”,并非“说大话”,“说过头话”,“闪光语言”。 付之一笑:形容对事情不过分计较,不要误解为对人和气。 明日黄花:比喻过时的事物或消息。 不为已甚:指对人的责备或责罚要适可而止。

高考常考易错成语及解释

高考常考易错成语及解释 1、高考常考成语及解释 1、哀鸿遍野:比喻呻吟呼号、流离失所的灾民到处都是。哀鸿,哀鸣的大雁,比喻悲哀呼号的灾民。 2、安步当车:古代称人能安贫守贱。现多用以表示不乘车而从容不迫地步行。安,安闲。 3、安土重还:安于本乡本土,不愿轻易迁移。重,看得很重。 4、嗷嗷(áo)待哺(bǔ):形容受饥饿的悲惨遭情景。嗷嗷,哀号声;哺,喂食。 5、筚(bì)路蓝缕:驾着柴车,穿着破旧的衣服去开辟山林。筚路,柴车。蓝缕,破衣服。形容创作的艰苦。 6、抱残守缺:形容保守不知改进。 7、白驹过隙:比喻时间过得很快,就骏马在细小的缝隙前飞快地越过一样。白驹,骏马。 8、杯弓蛇影:比喻疑神疑鬼,妄自惊慌。 9、杯水车薪:用一杯水去救一车着了火的柴。比喻无济于事。 10、别无长(cháng)物:没有多余的东西。形容穷困或俭朴。 2、高考易错成语有哪些 一、望文生义 1、明日黄花:比喻过时的事物或消息。 2、火中取栗:比喻被别人利用去干冒险事,付出了代价而得不到好处。 3、万人空巷:形容庆祝、欢迎等盛况。 4、不刊之论:指正确的不可修改的言论。 5、不为已甚:指对人的责备或责罚要适可而止。 6、望洋兴叹:比喻做事时因力不胜任或没有条件而感到无可奈何。 7、不足为训:不值得作为效法的准则或榜样。 8、因人成事:依靠别人把事情办好。 9、弹冠相庆:指旧社会官场中一人当了官或升了官,同伙就互相庆贺将有官可做。 10、久假不归:长期地借用,不归还。 二、对象误用 1.美轮美奂:用于形容屋舍高大华美,不能用来形容艺术品。 2.相敬如宾、琴瑟之好、破镜重圆:只能用于夫妻之间,不能用于朋友、同学、同事之间。 3.青梅竹马:只能用于年幼的男女之间。 4.休戚相关:只能用于人物之间,不能用于事物之间。 5.置若罔闻:不可用于视觉方面。 6.筚路蓝缕:只用来形容创业艰苦,不可用来形容生活艰辛。 7.汗牛充栋:形容书籍多,不能形容其它东西多。 8.耳提面命:用于长辈对晚辈,平辈、朋友之间不可用。 9.三令五申:用于上级对下级。 10.络绎不绝:用于人、马、车、船。

2020年高考常用易错成语600例(精)

2020年高考常见易错成语 600例 1.哀鸿遍野:比喻呻吟呼号、流离失所的灾民到处都是。哀鸿,哀鸣的大雁,比喻悲哀呼号的灾民。 2. 哀而不伤:哀,悲哀;伤,妨害。原来指悲伤不至于使人伤害身心。后形容诗歌、音乐优美雅致,感情适度,也比喻做事情适中,没有过与不及之处。并非悲哀而不伤心。 3.哀兵必胜:遭受压迫而悲愤地奋起反抗的军队必定胜利。“哀兵”不能误解为哀丧的军队。 4.爱屋及乌:因为爱那个人,而连带爱护停留在他屋上的乌鸦。比喻因爱一个人而连带喜爱跟他有关的人或物。 5.爱莫能助:虽然同情但无力帮助。(正:同情;误:喜爱) 6.安土重迁,并非看重迁移的意思,而是形容恋乡土,不愿轻易迁移到外地。“重”在这里解释为“难”.在家乡住惯了,不愿轻易迁移。形容留恋故土。 7安土重还:安于本乡本土,不愿轻易迁移。重,看得很重。 8.安危相易:平安与危难可以互相转化。易:变换。 9.安时处顺:安于常分,顺其自然,形容满足于现状。 10. 安步当车:安,安详,不慌不忙;步,行行;当,当作。古代贵族出外都要乘车,因此用安步当车称人能安贫守贱。现在多用于表示

不乘车而从容步行。 11. 安贫乐道:安贫,安于贫困;乐道,以守道为乐。处于贫困境地,仍以守道为乐。这是儒家提倡的态度。 12. 安身立命:生活有着落,精神有所寄托 13. 安之若素:安,心安;之,文言代词,代人或事;素,平常。对困窘的遭遇毫不在意,心情平静得跟往常一样。现在也指对错误的言论和行为不闻不问,听之任之。(遇到不顺利情况或反常现象)像平常一样对待,毫不在意。 14. 按部就班:部、班,就是门类、秩序;就,归于。原来指写文章结构安排得当,造句、选词合乎规范。现在指按照一定的条理,遵循一定的程序做事。有时也指按老规矩办事,缺乏闯劲。 15. 按图索骥:索,寻找;骥,好马。原比喻办事拘泥于教条,现在也指照线索去寻找事物。 16. 暗渡陈仓:指称作战时在正面迷惑敌人,在侧面突然袭击的策略;还用以比喻暗中进行的活动(多指男女间不正常的行径) 17. 黯然销魂:黯然,心情沮丧的样子,销魂,灵魂离开了躯壳。心情沮丧得好象失去了灵魂。形容极度的悲伤或愁苦。 18. 嗷嗷待哺:嗷嗷,哀鸣声;待,等待;哺,喂养。形容饥饿时急于求食的样子,多用于形容天灾人祸人民群众受饿的惨状。 B 1 抱残守缺:形容保守不知改进。 2. 抱薪救火:薪,柴。比喻用错误的方法去消灭灾害,反而使灾害

高考常用易错成语600例(精)

高考常见易错成语600例 A 1.哀鸿遍野:比喻呻吟呼号、流离失所的灾民到处都是。哀鸿,哀鸣的大雁,比喻悲哀呼号的灾民。 2. 哀而不伤:哀,悲哀;伤,妨害。原来指悲伤不至于使人伤害身心。后形容诗歌、音乐优美雅致,感情适度,也比喻做事情适中,没有过与不及之处。并非悲哀而不伤心。 3.哀兵必胜:遭受压迫而悲愤地奋起反抗的军队必定胜利。“哀兵”不能误解为哀丧的军队。4.爱屋及乌:因为爱那个人,而连带爱护停留在他屋上的乌鸦。比喻因爱一个人而连带喜爱跟他有关的人或物。 5.爱莫能助:虽然同情但无力帮助。(正:同情;误:喜爱) 6.安土重迁,并非看重迁移的意思,而是形容恋乡土,不愿轻易迁移到外地。“重”在这里解释为“难”.在家乡住惯了,不愿轻易迁移。形容留恋故土。 7安土重还:安于本乡本土,不愿轻易迁移。重,看得很重。 8.安危相易:平安与危难可以互相转化。易:变换。 9.安时处顺:安于常分,顺其自然,形容满足于现状。 10. 安步当车:安,安详,不慌不忙;步,行行;当,当作。古代贵族出外都要乘车,因此用安步当车称人能安贫守贱。现在多用于表示不乘车而从容步行。 11. 安贫乐道:安贫,安于贫困;乐道,以守道为乐。处于贫困境地,仍以守道为乐。这是儒家提倡的态度。 12. 安身立命:生活有着落,精神有所寄托 13. 安之若素:安,心安;之,文言代词,代人或事;素,平常。对困窘的遭遇毫不在意,心情平静得跟往常一样。现在也指对错误的言论和行为不闻不问,听之任之。(遇到不顺利情况或反常现象)像平常一样对待,毫不在意。 14. 按部就班:部、班,就是门类、秩序;就,归于。原来指写文章结构安排得当,造句、选词合乎规范。现在指按照一定的条理,遵循一定的程序做事。有时也指按老规矩办事,缺乏闯劲。 15. 按图索骥:索,寻找;骥,好马。原比喻办事拘泥于教条,现在也指照线索去寻找事物。 16. 暗渡陈仓:指称作战时在正面迷惑敌人,在侧面突然袭击的策略;还用以比喻暗中进行的活动(多指男女间不正常的行径) 17. 黯然销魂:黯然,心情沮丧的样子,销魂,灵魂离开了躯壳。心情沮丧得好象失去了灵魂。形容极度的悲伤或愁苦。 18. 嗷嗷待哺:嗷嗷,哀鸣声;待,等待;哺,喂养。形容饥饿时急于求食的样子,多用于形容天灾人祸人民群众受饿的惨状。 B 1 抱残守缺:形容保守不知改进。 2. 抱薪救火:薪,柴。比喻用错误的方法去消灭灾害,反而使灾害扩大。 3. 杯弓蛇影:比喻疑神疑鬼,妄自惊慌。 4. 杯水车薪:用一杯水去救一车着了火的柴。比喻无济于事。 5.白驹过隙:白驹:原指骏马,后比喻日影。比喻时间过得很快,就像骏马在细小缝隙前6.百身何赎:意思是白死一百次,也换不过来。后表示对死者极其沉痛的悼念。赎:抵偿。7.百年树人:培养人才是长远之计,需要付出艰辛。(正:培育;误:树木) 8.百尺竿头,更进一步:不满足于现有成就.继续努力,以取得更好成绩。百尺竿头:百尺高的竿子,佛教比喻道行修养的极高境界。

常见易错成语正确错误的例子

第一周成语30个 1. 万人空巷 【解释】:家家户户的人都从巷里出来了。形容庆祝、欢迎等盛况。 【示例】:喜讯传来,首都万人空巷,人们兴高采烈走上街头,在广场举行庆祝游行。错误例句:这部精彩的电视剧播出时,几乎万人空巷,人们在家里守着荧屏,街上显得静悄悄的。 2. 登堂入室 【解释】:比喻学问、技能由浅入深、循序渐进,达到更高水平,也作“升堂入室”。【示例】:努力钻研,终会有登堂入室的一天。 错误例句:当这名小偷登堂入室,准备再次盗窃王云家的财物时,被刑警当场逮个正着。 3. 望其项背 【解释】:能够望见别人的颈项和背脊,表示赶得上或比得上。多用于否定式。【示例】:面对五四时期的伟大作家,现在的很多所谓的作家,实难望其项背。 错误例句:马龙克服了一切困难侯登上珠穆朗玛峰的顶峰,后辈们望其项背留下一声声叹息。 4. 目无全牛 【解释】:眼中没有完整的牛,只有牛的筋骨结构。形容技艺已达到非常纯熟的地步。【示例】:对待工作要精益求精,达到得心应手、目无全牛的程度才是精英。 错用例句:各部门都要有全局观念,那种目无全牛而忽视整体利益的做法是不对的。 5. 七月流火 【解释】:火,星名,指大火星,即心宿。出自《诗·豳风·七月》:“七月流火,九月授衣。”指农历七月,大火星西行,天气转凉。 【示例】:七月流火,夏去秋来,寒天将至。 错用例句:“七月流火,但充满热情的岂止是天气! 6. 罪不容诛 【解释】:罪大恶极,处死都不能抵偿。 【示例】:此人犯罪手段十分残忍、情节非常恶劣,社会危害极大,罪不容诛。 错用例句:.该犯罪分子罪大恶极但罪不容诛,如果留下他,让人们听一听他的忏悔之言,将会起到更大的警示作用 7. 首当其冲 【解释】:先受到攻击或遭遇灾难 【示例】:平原的游击根据地将首当其冲。 错例:第二世界大战时,德国展开了潜艇战,于是使用水声设备来寻找潜艇,成了同盟国要解决的首当其冲的问题。 8. 危言危行 【解释】:危:正直。指的是讲正直的话,做正直的事。 【示例】:《论语·宪问》:“邦有道,危言危行,邦无道,危行言孙。”错用例句:就日本名古屋市长关于“南京大屠杀”事件的危言危行,外交部发言人表示支持南京市做出暂停与名古屋市官方交往的决定。 9. 不刊之论 【解释】:刊,古代指消除刻错的字;不刊意为不可更改。比喻不能修改或不可磨灭的言论。 【示例】:这些经典著作,内容深刻,都是不刊之论,应该好好阅读。 错用例句:这篇论文观点不准确,缺乏有力论据,内容空洞堪称不刊之论。 10. 明日黄花 【解释】:黄花:菊花。原指重阳节过后逐渐萎谢的菊花。后多比喻过时的事物或消息。 【示例】:如果外界信息来源只有报纸、收音机,当他们断断续续地传到人们耳朵里时,早已是明日黄花了。 错用例句:小巨人姚明进入高手如云的NBA后不久,就取得了令人瞩目的成就,相信他会越战越勇,成为NBA的明日黄花。 11. 无所不为 【解释】:没有不干的事,指什么坏事都做。 【示例】:他依仗官高权大,目中无人,无所不为。 错误例句:这些年轻的科学家们以无所不为的勇气,克服重重困难,去探索大自然的奥秘。 12. 炙手可热 【解释】:比喻权势大,气焰盛,(多指权贵气势盛)使人不敢接近。 【示例】:在刘志军炙手可热地时候,一些问题大家都不敢开口。 错误例句:《还珠格格》上演后,赵薇成了炙手可热的人物。 13. 差强人意 【解释】:差,程度副词,勉强。大体上使人满意。 【示例】:那几幅画都不怎么样,只有这一幅梅花图还差强人意。 错误例句:他们差强人意的服务质量,不仅给社区居民的生活带来诸多不便,而且有损职能部门在公众中的形象。 14. 不足为训 【解释】:足:够得上;训:法则,典范。不值得作为效法的准则或榜样。 【示例】:过于夸大的道义规范会导致空虚迂腐的行为,这些不足为训。 错误例句:张军还只是个中学生,犯了点小错误是不足为训的,你也不要太过责备。 15. 文不加点 【解释】:点:涂上一点,表示删去。文章一气呵成,无需修改。形容文思敏捷,写作技巧纯熟。 【示例】:他才思敏捷,看到约稿邀请,一挥而就,文不加点。 错误例句:.有些同学写的作文,文不加点,字迹潦草,读这样的文章,真叫人头疼。 16不以为然

常见易错成语典故归纳例析

常见易错成语典故归纳例析 爱屋及乌:àiwūjíwū乌:乌鸦。《尚书大传·大战》:“爱人者,兼其屋上之乌。”意思是说,爱一个人而连带爱他屋上的乌鸦。后用“爱屋及乌”比喻因为爱一个人而连带喜爱和他相关系的人或事物。 安然无恙:ānránwúyàng安然:平安。恙:音样,病。原指人平安没有疾病。现泛指事物未遭损害。 按部就班:ànbùjiùbān部、班:门类,次序。晋朝陆机《文赋》:“选义按部,考辞就班。”意思是按文章分段布局的需要而选择、使用词句。后用“按部就班”表示按照一定的条理,遵循一定的步骤。〔注意〕“部”不能写作“步”。 八面玲珑:bāmiànlínglóng玲珑:本指器物精巧细致,转指人机灵。形容对各方面的人都应付得很周到。(多含贬义) 百无聊赖:bǎiwúliáolài聊:音疗。聊赖:依靠、寄托。精神上无所寄托,感到什么都没意思。 杯弓蛇影:bēigōngshéyǐng《晋书·乐广传》里说,有一个人饮酒时,看见酒杯里有一条蛇,吓得生了病。后来知道是挂在墙上的一张弓的影子照在杯子里,他的病也就好了。比喻疑神疑鬼,虚惊一场。 杯水车薪:bēishuǒchēxīn车薪:一车柴草。《孟子·告子上》:“犹以一杯水,救一车薪之火也。”意思是用一杯水去救一车着火的柴草。比喻效力小,对于解决困难起不了多大作用。 比肩继踵:bǐjiānjìzhǒng比:挨着。比肩:并肩。踵:音肿,脚后跟。肩并肩,脚跟脚。形容人很多,很拥挤。 弊帚自珍:bìzhǒuzìzhēn敝:破的。珍:爱惜。古代有“家有敝帚,享之千金”的话,意思是把自己家里的破扫帚看成价值千金的宝贝。后以“弊帚自珍”比喻东西虽然不好,但自己还很珍惜。 鞭长莫及:b iānchángmòjí鞭:鞭子。莫:不。及:到。《左传·宣公十五年》:“虽鞭之长,不及马腹。”原意是鞭子虽长,但是不能打到马肚子(因为马肚子不是打的地方)。后用“鞭长莫及”比喻力量达不到。 并行不悖:bìngxíngbùbèi并行:同时实行。悖:音背,相冲突。同时实行,不相冲突。 不苟言笑:bùgǒuyánxiào苟:苟且,随便。指不随便说笑,形容态度庄重。 不刊之论:bùkānzhīlùn刊:削除,刊正。准确的、不能更改的言论。 不稂不莠:bùlángbùyǒu稂:音狼。莠:音友。稂、莠:都是田里的野草。语出《诗经·小雅·大田》。原来意思是没有野草。后用作“既不象稂,又不象莠”的意思,比喻一个人不成材,没出息。〔注意〕“稂”不能读作liáng。“莠”不能读作xiù。 不速之客:bùsùzhīkè速:邀请。指没有邀请突不过来的客人。 惨淡经营:cǎndànjīngyíng淡:又写作“澹”。惨淡:辛苦。唐朝杜甫《丹青引》诗中有“意匠惨澹(同“淡”)经营中”句,是说下笔之先,极力构思。后以“惨淡经营”指苦心经营。(现多用于贬义) 瞠乎其后:c hēnghūqíhòu瞠:直瞪着眼。在别人后面干瞪眼,赶不上。形容远远落在后头。〔注意〕“瞠”不能读作táng。 穿凿附会:chuānzáofùhuì穿凿:很牵强地解释,把不能讲通的硬要讲通。附会:把没相关连的事物比附在一起,说成相关连。生拉硬扯,强作解释。又作“牵强附会”。牵强(qiǎng):勉强。

高考语文常考易错成语分类解析

高考语文常考易错成语分类解析 高中语文常考成语300例精析 1、目无全牛:《庄子-养生主》中说,一个杀牛的人最初杀牛,眼睛看见的是全牛,三年以后,技术纯熟了,动刀时只看到皮骨间隙,而看不到全牛。用来形容技艺已达到十分纯熟的地步。本词易误用为贬义。 2、天花乱坠:指说得极为动听,多指夸大或不切实际。本词只能用来形容说。 3、青梅竹马:形容男女小时候天真无邪,在一起玩耍。多指男女间幼时的亲密感情。 4、不刊之论:刊,删改,修订。不可删改或修订的言论。形容文章或言论的精当,无懈可击。易误用为贬义。 5、差强人意:差,稍微地。愿意是很能振奋人,现多用来表示比人预想的好一些,还算让人满意。易误解为“不如人意”。 6、弹冠相庆:《汉书?王吉传》:“吉与贡禹为友,世称…王阳在位,贡公弹冠?,言取舍同也。”弹冠,掸去帽子上灰尘准备做官。后来用“弹冠相庆”指一人当了官或升了官,他的同伙也互相庆贺将有官可做,多用作贬义。使用时易弄错感情色彩。 7、汗牛充栋:汗牛,用牛运输,使牛累得出汗;充栋,堆满了屋子。形容书籍极多。形容的对象仅指书。 8、明日黄花:苏轼诗《九日次韵王巩》中有“相逢不用忙归去,明日黄花蝶也愁”句。原指重阳节过后,菊花即将枯萎,便再也没什么好玩赏的了。后来用“明日黄花”比喻已失去新闻价值的报道或已失去应时作用的事物。此成语易被想当然地误写成“昨日黄花”。 9、深孚众望:孚,使人信服。意思是深得众人的信赖和尊重。易误用成“不负众望”。 10、重整旗鼓:指失败后重新集后力量再干。也可写作“重振旗鼓”。此词不能用作贬义。 11、信口雌黄:指不顾事实地随意乱说。注意与“信口开河”区别开来,“信口开河”也有随口乱说的意思,但“信口雌黄”词义更重。 12、处心积虑:千方百计地盘算。多用贬义。 13、万人空巷:指家家户户的人都从巷子里出来了,形容庆祝、欢迎等的盛况。不能误解为“人们都集中在家里,故万巷皆为空之意。 14、不谋而合:没有事先商量而彼此见解或行动完全一致。本词应与“不约而同”也只能做状语不能做谓语。 15、无可非议:没有什么可以指摘的。应与“无可厚非”区别开来,“无可厚非”意为不可过分指责。前者表示言行完全合乎情理,后者表示虽有缺点,但是可以原谅。 16、莫衷一是:指大家看法不同,不能得出一致的结论。使用时要注意主语不能是某一个人。 17、鞭辟人里:里,里头;辟,透彻。形容能透彻说明问题。使用时要注意语境,不要随便滥用。如:“他对这个问题的分析很全面,可谓鞭辟入里。”这一句就因误用成语犯了前后不一致的毛病。 18、刮目相看:《三国志?吕蒙传》记载,吴国大将吕蒙听从孙权劝告,在繁忙的军务中抽出时间读书,学问大进,取得令人惊奇的成绩。鲁肃说:“士别三日,即当刮目相看。”说明要用新的眼光来看待别人。注意本成语一般用来指看待别人取得的进步和成绩。 19、不足为训:训,准则。不能当作典范或法则。如:“他这种做法实在不足为训。”注意不能将这里的“训”理解为“教训”。 20、莘莘学子:众多的学子。该词前面不能再加任何的数量词。 21、好整以暇:形容虽在百忙之中仍然从容不迫。不能误用作贬义。 22、仁者见仁:指对同一问题,各人观察的角度不同,见解也不相同。本词使用也要注意语境。如:“在要不要坚持四项基本原则的大是大非面前,大家要仁者见仁,以便达成协议共识。”这句中的成语属于误用,在原则性的问题上当然不能“仁者见仁”,否则就不能“达成共识。” 23、曾几何时:指时间过去没有多久或不久以前。不能误解为不久的将来。 24、不稂不莠:稂,狼尾草。全词比喻人不成才,没有出息。不能望文生义误用作褒义。 25、附庸风雅:附庸,追随;风雅,多指才学。为了装点门面而结交名士,从事有关文化的活动。不能误用作褒义。

初高中易错成语集锦

1 曾几何时:表示“过去没有多久”。常误用为“曾经”“不知何时”。 2 不学无术:指“没有学问才能”。不能在其前加上“整天”“整月”等修饰词语。 3 不可理喻:指“无法用道理使之明白”,常误用为“不可思议”。 4 不以为然:指“不认为是正确的”。常误用为“不以为意”,表示“不放在心上”“无所谓”。 5 守株待兔:贬义词,指“不主动努力,心存侥幸,希望得到意外的收获”,常误来形容公安干警的机智。 6 耳提面命:褒义词,形容师长殷切教导。常误用为贬义词。 7 不忍卒读:“不忍心读完”,形容文章的“悲”。常误用为形容文章写得不好。 8 鼎力相助;敬词,指别人对自己的帮助。常误用为表示自己对他人的帮助。 9 蹉跎岁月:指虚度光阴。常误用来形容“岁月艰难、艰苦”。 10 名噪一时:指在当时很有名声。常误用为贬义词。 11 始作俑者:指某种坏风气的创始者。 12 不胜其烦:贬义词,指不能忍受其烦琐。常误用为“不厌其烦”。 13 胸无城府:指为人坦率,褒义词。常误用来形容“大脑简单”,贬义词。 14 身无长物:指人贫困。常误用来形容没有特长。 15 目无全牛:指人的技艺高超,得心应手,易误作缺乏整体观念。 16 鬼斧神工:形容人的制作技艺高超,常误用为形容自然景观。相类似的还有“巧夺天工”。 17 求全责备:指对人苛求完善,后面不能带宾语,与此类似的还有“漠不关心”。 18 充耳不闻:塞住耳朵不听,形容不愿听取别人的意见。易误用为形容人专心,

没有听到。 19 瓜田李下:形容容易引起嫌疑的地方。易误用为形容田园生活。 20 卓尔不群:形容非常优秀,超出常人。易误用为形容人的性格。 21 出神入化:形容技艺高超。易误用为形容听得出神。 22 登堂入室:比喻学问技能由浅入深,循序渐进,达到更高的水平。易误用为“进入”。 23 如坐春风:形容受到良好的教化。与“景物”无关。 24 对簿公堂:在公堂上受到审问。易误解为“争论,明辨是非”。 25 相敬如宾:特指夫妻相敬相爱。另有“举案齐眉”。 26 走马观花:比喻粗略地观察事物,强调过程,易和“浮光掠影”相混。后者指印象不深刻,强调结果。 27 师心自用:形容固执已见,自以为是。易误用为“善于学习借鉴,为我所用”。 28 安土重迁:安居故土,不愿随便迁往别处。易理解相反。 29 罪不容诛:形容罪大恶极,与“死有余辜”同义。易误解为罪行还没有达到被杀的程度。 30 屡试不爽:屡次试验都没有差错。易误解为“没有成功”。 31 无所不至:指凡能做的都做到了(用于坏事)。与此相类似的还有“无所不为”。 32 安之若素:指身处逆境,遇到困难或遭受挫折时能泰然处之,跟平常一样。 33 侃侃而谈:形容说话理直气壮,从容不迫。易和“娓娓而谈(形容谈论不倦或说话动听)混。 34 期期艾艾:形容人口吃。易误指吞吞吐吐。

高中语文常见易错成语大全

高中语文常见易错成语大全 1、耳濡目染:谓形容听得多了,见得多了,自然而然受到影响,受到熏陶(不能加宾语, 如耳濡目染父母的言行 2、宵衣旰食:天不亮就穿起衣来,时间晚了才吃饭。形容为处理国事而辛勤地工作(不指 其他工作,如为了弘扬民族文化而宵衣旰食 3、笔走龙蛇:指笔一挥动就呈现出龙蛇舞动的神态。形容书法生动而有气势、风格洒脱, 也指书法速度很快,笔势雄健活泼。 4、前车之鉴:前面翻车的教训。比喻把前人或以前的失败作为借鉴。 5、一曝十寒:原意是即使是最容易生长的植物,晒一天,冻十天,也不能生长。比喻学习 或工作一时勤奋,一时又懒散,没有恒心。 6、云山雾罩:形容云雾弥漫;也指人说话不着边际,使人困惑不解 7、为虎傅翼:替老虎加上翅膀。比喻帮助坏人,增加恶人的势力。

8、擢发难数:释义形容罪恶多得像头发那样,数也数不清。擢:拔。含贬义。 9、奔走呼号:一面奔跑,一面呼唤。形容为办成某事而到处宣传,以争取同情和支持。(区 别奔走相告意思是指有重大的消息时,人们奔跑着相互转告: 10、一念之差:一个不好的念头造成了严重的后果。(区别一念之间 11、守望相助:为了对付来犯的敌人或意外的灾祸,邻近各村落互相警戒,互相援助。 12、退避三舍:比喻退让和回避,避免冲突 13、寅吃卯粮:寅年吃了卯年的粮食。比喻经济困难,入不敷出。 14、革故鼎新:指去除旧的,建立新的。革除旧弊,创立新制,改朝换代或重大变革等 15、盘根错节:树根盘绕,枝节交错。比喻事情复杂,纠缠不清 16、跷足而待:踮起脚跟等待。形容短时间内便能见到事情的结果 17、不知所云:.不知道说的是什么。指说者语言紊乱或空洞

高中易错成语解释(一)

1. 哀鸿遍野:比喻呻吟呼号、流离失所的灾民到处都是。哀鸿,哀鸣的大雁,比喻悲哀呼号的灾民。 2. 安步当车:古代称人能安贫守贱。现多用以表示不乘车而从容不迫地步行。安,安闲。 3. 安土重还:安于本乡本土,不愿轻易迁移。重,看得很重。 4. 嗷嗷(áo)待哺(bǔ):形容受饥饿的悲惨遭情景。嗷嗷,哀号声;哺,喂食。 5. 筚(bì)路蓝缕:驾着柴车,穿着破旧的衣服去开辟山林。筚路,柴车。蓝缕,破衣服。形容创作的艰苦。 6. 抱残守缺:形容保守不知改进。 7. 白驹过隙:比喻时间过得很快,就骏马在细小的缝隙前飞快地越过一样。白驹,骏马。 8. 杯弓蛇影:比喻疑神疑鬼,妄自惊慌。 9. 杯水车薪:用一杯水去救一车着了火的柴。比喻无济于事。 10. 别无长(cháng)物:没有多余的东西。形容穷困或俭朴。 11. 不足挂齿:不值得一提。谦虚说法。 12. 不足为训:不值得很为效法的准则。训,准则。 13. 不可理喻:没法跟他讲道理。形容蛮横或固执。比喻,使明白。 14. 不胫而走:比喻消息传得很快。胫,小腿。 15. 不负众望:不能使群众信服。孚,使人信服。 16. 不为(wéi)已甚:指对人的责备或处罚适可而止。已甚,过分。 17. 不即不离:不接近也不疏远。即,接近。 18. 不卑不亢:对待人有恰当的分寸,既不低声下气,了不傲慢自大。卑,低下;亢,高。

19. 不稂(láng)不莠(yǒu):比喻人不成材,没出息。稂、莠,田里的野草。 20. 不落窠臼:比喻有独创风格,不落旧套。 21. 不容置喙(huì):不容别人插嘴。喙,嘴。 22. 不塞(sāi)不流,不止不行:比喻旧思想文化不予以破坏,新思想、新文化就不能树立起来。 23. 不以为然:不认为是对的,含有轻视意。然,对,正确。 24. 不以为意:不放在心上,不加注意。 25. 不刊之论:形容不能改动或不可磨灭的言论。刊,削除,修改。 26. 不瘟不火:指戏曲不沉闷乏味,也一急促。瘟,戏曲沉闷乏味;火,比喻紧急、急促。 27. 侧目而视:斜着眼睛看人,不敢用正眼看。形容拘谨畏惧而又愤怒的样子。 28. 出神入化:形容技艺达到了绝妙的境地。 29. 城下之盟:敌军到了城下,抵抗不了,跟敌人订的盟约。泛指被迫签订的条约。 30. 诚惶诚恐:惶恐不安。原是君主时代臣下给君主奏章中的套语。 31. 曾几何时:时间没有过去多久。 32. 曾经沧桑:比喻曾经见过大世面,不把平常事放在眼里。 33. 蚕食鲸吞:用各种方式侵占吞并。(蚕、鲸,名词作状语) 34. 沧海一粟(sù):比喻非常微小。粟,谷子。 35. 从善如流:接受善意的规劝,如同水流向下那样迅速而自然。 36. 大快人心:坏人坏事受到惩罚或打击,使大家非常痛快。 37. 大而无当:虽然大,但是不合用。

高考易错成语分类总结

高考易错成语总结 教学园地 10-07 1649 : 高考易错成语总结 一、词语重复 ⑴劳苦大众民不聊生⑵广大灾民哀鸿遍野⑶百姓生灵涂炭⑷连着几天几夜通宵达旦地忙活⑸山冈和田野上,到处都是漫山遍野的果树林⑹说话音量大,声如洪钟⑺一天天地日臻完善⑻暗含着不言而喻的潜台词⑼众多的莘莘学子⑽寒舍真是蓬筚生辉(11)活蹦乱跳的生猛海鲜(12)目前当务之急(13)妄自菲薄自己等 资料补充 容易造成重复的成语 1.忍俊不禁:忍俊,含笑。不禁,禁不住,抑制不住。原指热衷于某事而不能克制自己。后多指忍不住要发笑。不能用成“忍俊不禁地笑了” 2.难言之隐:隐,隐情。深藏于内心的话或事。难以说出口的隐情。不能用成“难言之隐的苦衷” 3.南柯一梦:南柯,指梦境中的南柯郡。泛指一场美梦。比喻得失无常,美梦成空。不能用作“一场南柯一梦” 4.相形见绌:相形,互相比较。绌,缺陷,不足。相比之下,显出一方非常逊色。不能用作“显得相形见绌” 5.如芒在(刺)背:芒,芒刺,好像芒刺扎在背上。形容惶恐不安。不能用作“好象如芒在背” 6.遍体鳞伤:遍,全部。鳞,鱼鳞,这里指伤痕布满合身。像鱼鳞一样密。形容被打得合身都是伤。不能用作“浑身被打得遍体鳞伤” 7.当务之急:当务,当前应办理的事情。原指应当做的事情才是最紧要的。后指当前所做事情是最紧要的、最急迫的事。不能用作“目前的当务之急”

8.接踵而至:踵,脚后跟。一个跟着一个到来。形容很多人接连而来。不能用作“接踵而至地闯进来” 9.津津乐道:津津,兴味很浓的样子。乐道,乐于谈论。指饶有兴味地谈论某事。不能用作“津津乐道地说” 10.闻名遐迩:遐,远,迩,近。远近都闻名。形容名声很大。不能用作“海内外闻名遐迩” 11.责无旁贷:责,责任。贷,推卸。自身负有的责任,不能向别人推卸。不能用作“责无旁贷的责任” 12.生灵涂炭:生灵,指百姓。涂炭,沼泥和炭火。比喻困苦的境地。指老百姓处于极端困苦的境地。不能用作“使我国人民生灵涂炭” 13.安居乐业:安定地居住在一地,愉快地从事自己的职业。不能用作“人民的生活安居乐业” 14见(贻)笑大方:见,被,大方,内行或有见识的人。被内行或有见识的人笑话。不能用作“只能让人贻笑大方”等。 15.自渐形秽:渐,惭愧,秽,丑陋,肮脏。原指自己的容貌风度不如别人而感到惭愧。后泛指自愧不如别人。不能用作“感到自渐形秽”。 16.莘莘学子:莘莘,众多的样子。泛指众多的读书人。不能用作“众多的莘莘学子” 17.扪心自问:扪,摸,摸着胸口自问,毫无惭愧之处。形容心地坦然,光明正大。不能用作:“扪心自问的自责” 18.真知灼见:灼,明亮、透彻。指正确透辟的认识和见解。不能用作“提出真知灼见的意见”。 19.满腹经纶:经纶,原指整理丝缕、理丝为经,编丝为纶,统称经纶。引申为治国或办事的能力。形容人很有学问和才干。 20.众所周知:周,普遍、全。大家都知道。不能用作“这是大家众所都知的”。 21.妄自菲薄:妄,不实在,过分的。菲薄,轻视,过分地瞧不起自己,以致失去了信心,不能用作“~你自己”。 22不虞之誉:虞,预料。出乎意料的称赞。不能用作“没有想到却受到了不虞之誉”。

100个高考语文常考易错成语

100个高考语文常考易错成语 本文是关于100个高考语文常考易错成语,感谢您的阅读! 成功没有捷径,但通往成功的路却有不同走法。面对高考,想要成功,就一定要好好复习。下文高考语文常考易错成语,希望考生们都能掌握。 100个高考语文常考易错成语: 1.哀鸿遍野:比喻呻吟呼号、流离失所的灾民到处都是。哀鸿,哀鸣的大雁,比喻悲哀呼号的灾民。 2.安步当车:古代称人能安贫守贱。现多用以表示不乘车而从容不迫地步行。安,安闲。 3.安土重还:安于本乡本土,不愿轻易迁移。重,看得很重。 4.嗷嗷(áo)待哺(bǔ):形容受饥饿的悲惨遭情景。嗷嗷,哀号声;哺,喂食。 5.筚(bì)路蓝缕:驾着柴车,穿着破旧的衣服去开辟山林。筚路,柴车。蓝缕,破衣服。形容创作的艰苦。 6.抱残守缺:形容保守不知改进。 7.白驹过隙:比喻时间过得很快,就骏马在细小的缝隙前飞快地越过一样。白驹,骏马。 8.杯弓蛇影:比喻疑神疑鬼,妄自惊慌。 9.杯水车薪:用一杯水去救一车着了火的柴。比喻无济于事。 10.别无长(cháng)物:没有多余的东西。形容穷困或俭朴。 11.不足挂齿:不值得一提。谦虚说法。

12.不足为训:不值得很为效法的准则。训,准则。 13.不可理喻:没法跟他讲道理。形容蛮横或固执。比喻,使明白。 14.不胫而走:比喻消息传得很快。胫,小腿。 15.不孚众望:不能使群众信服。孚,使人信服。 16.不为(wéi)已甚:指对人的责备或处罚适可而止。已甚,过分。 17.不即不离:不接近也不疏远。即,接近。 18.不卑不亢:对待人有恰当的分寸,既不低声下气,了不傲慢自大。卑,低下;亢,高。 19.不稂(láng)不莠(yǒu):比喻人不成材,没出息。稂、莠,田里的野草。 20.不落窠臼:比喻有独创风格,不落旧套。 21.不容置喙(huì):不容别人插嘴。喙,嘴。 22.不塞(sāi)不流,不止不行:比喻旧思想文化不予以破坏,新思想、新文化就不能树立起来。 23.不以为然:不认为是对的,含有轻视意。然,对,正确。 24.不以为意:不放在心上,不加注意。 25.不刊之论:形容不能改动或不可磨灭的言论。刊,削除,修改。 26.不瘟不火:指戏曲不沉闷乏味,也一急促。瘟,戏曲沉闷乏味;火,比喻紧急、急促。

初高中易错成语集锦

1曾几何时:表示“过去没有多久”。常误用为“曾经”“不知何时”。 2不学无术:指“没有学问才能”。不能在其前加上“整天”“整月”等修饰词语。 3不可理喻:指“无法用道理使之明白”,常误用为“不可思议”。 4不以为然:指“不认为是正确的”。常误用为“不以为意”,表示“不放在心上” “无所谓”。 5守株待兔:贬义词,指“不主动努力,心存侥幸,希望得到意外的收获”,常误来形容公安干警的机智。 6耳提面命:褒义词,形容师长殷切教导。常误用为贬义词。 7不忍卒读:“不忍心读完”,形容文章的“悲”。常误用为形容文章写得不好。8鼎力相助;敬词,指别人对自己的帮助。常误用为表示自己对他人的帮助。 9蹉跎岁月:指虚度光阴。常误用来形容“岁月艰难、艰苦”。 10名噪一时:指在当时很有名声。常误用为贬义词。 11始作俑者:指某种坏风气的创始者。 12不胜其烦:贬义词,指不能忍受其烦琐。常误用为“不厌其烦”。 13胸无城府:指为人坦率,褒义词。常误用来形容“大脑简单”,贬义词。 14身无长物:指人贫困。常误用来形容没有特长。 15目无全牛:指人的技艺高超,得心应手,易误作缺乏整体观念。 16鬼斧神工:形容人的制作技艺高超,常误用为形容自然景观。相类似的还有“巧夺天工”。 17求全责备:指对人苛求完善,后面不能带宾语,与此类似的还有“漠不关心”18充耳不闻:塞住耳朵不听,形容不愿听取别人的意见。易误用为形容人专心, 没有听到。 19瓜田李下:形容容易引起嫌疑的地方。易误用为形容田园生活。 20卓尔不群:形容非常优秀,超出常人。易误用为形容人的性格。 21出神入化:形容技艺高超。易误用为形容听得出神。

高考语文常见易错成语及解释_高考语文常见易错成语

高考语文常见易错成语及解释_高考 语文常见易错成语 【--高考祝福语】 良莠不齐:一群人中有好有坏,侧重于品质。不用于水平、成绩等。 无所不至:什么坏事都干。与无微不至有天壤之别。 明日黄花:过时的新闻报道或事物不能写作昨日黄花。 评头品足:比喻在小节上过分挑剔与中性的评议不同。 休戚与共:同欢乐共悲哀,与患难与共不同。 置之度外:不把生死利害等放在心上,与置之不理不同。 翻云覆雨:比喻反复无常或玩弄手段,不能表示气势宏伟。 弹冠相庆:贬义,常被误解为中性的互相庆贺。 期期艾艾:口吃,不理解为懦弱犹豫等。 无可厚非:不必作过严厉的批评,与无可非议程度不同。 不胫而走:消息传得很快,表示东西丢失用不翼而飞。 身临其境:常误用为代替设身处地。

茕茕孑立:孑然一身,处境孤单,无依无靠,指一生,而不指某时。 耿耿于怀:形容心存怨恨。 因人成事:依靠别人把事情办好,只能表贬义或自谦。 耳提面命:表示长辈的谆谆教导,不用于同辈之间和贬义。 耸人听闻:故意夸张使人震惊,强调主观目的。 骇人听闻:多指社会上发生的坏事使人听了吃惊,强调客观效果。 咬文嚼字:一般用于贬义,除非贬词褒用。 处心积虑:贬义,褒义用殚精竭虑。 火中取栗:比喻冒险为别人出力而不知上当。 忍俊不禁:不能说忍俊不禁地笑起来。 责无旁贷:不能说责无旁贷的责任。 参差不齐:长短高低大小水平不一致,不用于时间等。 绘声绘色:形容描写生动逼真,常误用作代替有声有色 危言危行:讲正直的话,做正直的事,褒义。 不可思议:不可想象,不能理解,强调神秘奥妙。 不可理喻:不能用道理使之明白,形容愚昧或蛮横。 不可向迩:不能接近。 不可终日:形容形势危急或心中惶恐。 一发而不可收:行为不受控制或无法停住。

高考易错成语

1.大快人心:坏人坏事受到惩罚或打击,使大家非常痛快。 2.大而无当:虽然大,但是不合用。 3.大智若愚:某些有才智有才能的人不露锋芒,表面看来好像很愚笨。多含褒义。 4.大器晚成:指能担当大事的人物要经过长期的锻炼,所以成就比较晚。 5.当仁不让:遇到应该做的事就要勇于承担,不谦让,不推托。仁,正义,正义的事,引申为应该做的事。 6.得陇望蜀:比喻贪得无厌,含贬义。 7.登堂入室:比喻学识或技能由浅入深,循序渐进,逐步达到很高水平。 8.顶礼膜拜:比喻崇拜到极点,含贬义。 9.东山再起:东晋谢安退职后在东山做隐士,后来又出任要职。比喻失势之后,重新恢复地位。 10.豆蔻年华:指女子十三四岁的年纪。语出唐代杜牧诗。 11.对簿公堂:簿,文状起诉书之类。对簿,受审问。指公堂上受审。 12.多事之秋:事变很多的时期。 13.耳濡目染:耳朵经常听到,眼睛经常看到,不知不觉地受到影响。濡,沾湿。 14.耳熟能详:听的次数多了,熟悉得都能够详尽地说出来。 15.耳提在命:不但当面告诉他,而且揪着耳朵叮嘱。形容恳切教导。语出《诗经》。 16.繁文缛(rù)节:不必要的仪式或礼节繁多。也比喻多余锁碎的手续。文,礼节,仪式;缛,繁多,烦琐。 17.匪夷所思:指言谈行动超出常情,不是一般人所能想像的。夷,平常。 18.分庭抗礼:原指宾主相见,站在庭院的两边,相对行礼。现在用来比喻平起平坐,互相对立。 19.纷至沓来:纷纷到来,连续不断地到来。 20.粉墨登场:化妆上台演戏。今多比喻登上政治舞台(含讥讽意)。 21.俯拾皆是:只要弯下身子来捡,到处都是。形容地上的某一些东西、要找的某一类例证、文章中的错别字等很多。也说“俯拾即是”。 22.感同身受:心里很感谢,如同亲身感受到恩惠一样。多用于代人向对方致谢。 23.高屋建瓴(líng):形容居高临下,不可阻挡的形势。建,倾倒;瓴,水瓶。 24.革故鼎新:去掉旧的,建立新的。 25.各行其是:各自按照自己以为正确的一套做。是,对,正确。 26.狗尾续貂:比喻拿不好的东西接到好的东西后面,显得好坏不相称(多指文学作品)。 27.功亏一篑(kuì):比喻事情只差最后一点没有完成。亏,缺少;篑,土筐。 28.故步自封:比喻安于现状,不求进步。故步,走老步子;封,限制住。“故” 也作“固”。 29.光怪陆离:形容奇形怪状,五颜六色。光怪,光彩奇异;陆离,色彩繁杂。 30.管窥蠡(lí)测:比喻对事物的观察和了解很狭窄、很片面。蠡,贝壳做的瓢。 31.鬼斧神工:形容建筑、雕塑等技艺的精巧。也说神工鬼斧。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