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国家图书馆

合集下载

中国国家图书馆建筑设计调研报告 PPT

中国国家图书馆建筑设计调研报告 PPT
与以前旧馆平面尺度和体量上又相互呼应, 同时又有明显的对比。
新馆的立面主要采用了石材、 钢和玻璃三种材料。
色彩较深的石材用于基座,带给人 以厚重沉稳的感受。
石材百叶在外这种做法,一方面
是防止阳光直射入图书馆,避免对
书的损伤;另一方面是为了使进入
图书馆的光线更加柔和和自然。
大家好
5
国图新馆流线分析
二层平面图(从主入口进来直接是二层)大家好
在外观上,以尊重一期老馆的姿态出现:在
周围喧嚣的城市环境中,简约,安静,内敛,
凝重;高度上与一期裙楼保持一致,与城市
干道的边界和主入口形态,也都与老馆相呼
应。但作为时代的建筑,她无疑给人带来极
具时代建筑精神和技术的震撼,不仅仅在建
筑的外观,更在内部空间的使用上得以体现。
大家好
4
国图新馆总平面图
平面上,是一个近似正方形的简洁外形,
旧馆的建筑风格,充分体现了当时的时代个 性。其建筑风格与其后面著名的紫竹院公园 的古老和幽静遥相呼应。
旧馆的借、阅、藏分明的分区,这是当时那 个年代最典型的图书馆建筑布局方法。
大家好
3
中国国家图03年~2007年间建设。位于北京市 海淀区中关村南大街33号,位于国家图书 馆北侧,原预留用地。“中国国家图书馆
进入主入口,是作为交通枢纽的入口大厅。起始的
空间低矮亲切,但马上长直的电梯和大面积的落地
玻璃幕墙映入眼帘,使人的感官发生改变,这很像
传统设计手法中的欲扬先抑。新馆虽然在建筑外观
上呈现内敛,但壮阔的室内却完全匹配了国家图馆
重要的公共建筑地位。
大家好
8
建筑空间设计分析
作为图书馆核心的阅览室部分,是新 馆建筑空间的高潮,也是整栋建筑的 灵魂。一个全开放的50mx50m的阅览 中庭,颠覆了传统图书馆的低矮空间 体验。阅览中庭向上逐层扩大,全部 由梨花木书架形成的书墙围合。 这样一个退台形式的贯穿空间,保证 了每层都有来自天窗的自然能光。主 要光线自然光,由天窗和高侧窗照进 来。

国家图书馆少年儿童图书馆

国家图书馆少年儿童图书馆
2010年5月31日,国家图书馆少年儿童图书馆正式向未成年人开放,犹如一朵充满希望的嫩芽, 逐渐成长为一颗知识的参天大树。这个特别的场所,为孩子们提供了一个安静、舒适的学习环境, 是他们追求知识的理想之地。在这里,孩子们可以寻找到各种他们所感兴趣的书籍,发掘自己的 才华,激发对知识的热爱。
时间如流水般逝去,2020年12月,国家图书馆少年儿童图书馆获得了“全国科普工作先进集体” 的荣誉,这是对他们多年来为孩子们付出的肯定和鼓励。他们通过组织各种生动有趣的科普活动, 为孩子们揭示了一个又一个奇妙的知识奥秘,让他们感受到了科学的魅力。
国家图书馆少年儿童图书馆
社会机构
内容摘要
位于中国国家图书馆总馆内的国家图书馆少年儿童图书馆,是专为6至15岁的孩子们打造的梦幻 知识殿堂。这里珍藏了近万册近年出版的普通少儿文献,如同一片丰富多彩的书籍森林,让孩子 们在书海中畅游,探索无尽的知识宝库。此外,数字资源的丰富性使得孩子们的阅读体验更加多 元,更加现代化。
提醒
提醒
国家图书馆少年儿童图书馆还只提供阅读服务,不外借。进馆的少年儿童最好带证件(或学生 证),但图书馆建议,小学生尽量有家长的陪同,家长凭有效证件才可陪同孩子进馆。一个孩子 只能由一位家长陪同进馆,不可两位家长陪同一名孩子。 注:有效证件指的是家长,工作证,户口本,老年人的老年证也可以。
暂停开放
中国国家图书馆新馆阅览室 随着中国经济社会的快速发展,丰富精神文化生活越来越成为社会公众以及少年儿童的热切愿望, 为加强面向中国少年儿童的公共文化服务,进一步促进学习型社会建设,经过深入调研。在2010 年“六一”国际儿童节前夕,国家图书馆将出台多项少年儿童服务新举措,并以此为契机,不断 丰富为少年儿童服务的内容,拓展服务新途径,以满足少年儿童日益增长的精神文化需求。 中国国家图书馆(中关村总馆) 长期以来不允许16岁以下少年儿童进入的国家图书馆,从2010年5月31日开始,开设少年儿童图 书馆,面向未成年人开放(6岁到15岁少年儿童)。

世界十大图书馆

世界十大图书馆

世界十大图书馆图书馆是人类文明成果的集散地。

在社会主义两个文明建设中,肩负着重要的教育职能作用。

图书馆的丰富馆藏,可以向读者提供文献信息服务,把精神化成物质;可以通过对馆藏的遴选,加工、集萃,向读者提供健康有益的精神食粮。

图书馆可以通过画廊、墙报、学习园地等各种活动大力宣传两个精神文明建设。

当然,根据不同国家不同的文化,也会有各种各样的图书馆。

让我们认识一下世界十大图书馆吧!1、美国国会图书馆——华盛顿10、法兰克福图书馆(属于德意志国家图书馆)——法兰克福今天,我们将详细介绍世界最大的三所图书馆!一、美国国会图书馆馆一样,是传统、政治和个性化的体现。

尽管国会图书馆建立于但实际工作场所直到1802年才建成。

在馆员的职责没有做过明确规定,也没有规定其他特殊的任职资格。

年,参议院获得批准图书馆馆长享有选举权时,才对相应的工作做出具体国会图书馆馆长由总统任命,并由参议院投票表决,为终身制。

历任馆长的名字都镌刻在杰弗逊大楼一侧的大理石墙壁上,体现了美国社会对图书馆长的尊重和对图书馆事业的重视。

2、开放时间现在,凡是年满17岁,并持有照片的正式身份证明者,均可以向美国国会图书馆申请办理免费阅读证。

托马斯·杰斐逊大厦周一至周五:10:00a.m.-5:30p.m二、俄罗斯国立图书馆1、概况俄罗斯国立图书馆是欧洲第一大图书馆,藏书总量仅次于拥有2.1亿册/件藏书的美国国会图书馆,居世界第二位。

该馆始建于19世纪60年代。

1862年鲁缅采夫博物馆由彼得堡迁往莫斯科,迁入由著名建筑师巴热诺夫设计,坐落于克里姆林宫旁的帕什科夫楼。

同年,作为该博物馆一部分的莫斯科第一所免费公共图书馆开放,名为莫斯科公共博物馆及鲁缅采夫博物馆图书馆,通常称鲁缅采夫图书馆。

该馆当时藏书基础是著名国务活动家鲁缅采夫伯爵丰富的藏书。

鲁缅采夫伯爵于1826年在圣彼得堡去世,出于"有益于祖国和教育"的目的将其藏书捐赠。

中国国家图书馆

中国国家图书馆

中国国家图书馆中国国家图书馆中国国家图书馆是中国的国家图书馆,中国国家图书馆旧称北京图书馆,一般简称“国图”。

裙楼分布在主楼两侧,并形成两个面积甚大的天井,天井内为花园,形成楼中有园的独特景致,裙楼地上5层地下1层,分布着图书馆的各个功能单元,设有各具特色的阅览室46个,其中开架阅览室23个,日均可接待读者六、七千人次。

该建筑还曾被评为“八十年代北京十大建筑”榜首。

包括北海公园附近的文津街分馆,馆舍面积共17万平方米。

国家图书馆每年大约要接待海内外读者400多万人次。

中国国家图书馆馆藏丰富,品类齐全,古今中外,集精结粹。

作为国家藏书机构,中国国家图书馆依法接收中国大陆各出版社送缴收藏的出版样书,此外还收藏中国大陆的非正式出版物,例如各高校的博士学位论文均在中国国家图书馆的收藏之列。

是图书馆学专业资料集中收藏地和全国年鉴资料收藏中心。

从藏书量和图书馆员的数量看,中国国家图书馆(即原北京图书馆)是亚洲规模最大的图书馆,世界上最大的国家图书馆之一,是世界著名的国家图书馆。

中国国家图书馆的藏书可上溯到700多年前的南宋皇家缉熙殿藏书,最早的典藏可以远溯到3000多年前的殷墟甲骨。

国家图书馆的馆藏文献中珍品特藏包括善本古籍、甲骨金石拓片、中国古旧舆图、敦煌遗书、少数民族图籍、名人手稿、中国少数民族文献、革命历史文献、家谱、地方志和普通古籍等260多万册(件)。

外文善本中最早的版本为1473-1477年间印刷的欧洲“摇篮本”。

这部分藏品极为珍贵,闻名遐迩,世界瞩目。

截至到2005年,中国国家图书馆的藏书容量达2500多万册,其中价值连城的古籍善本就有200余万册,著名的《永乐大典》、《四库全书》等举不胜举。

其中尤以“四大专藏”即“敦煌遗书”、“赵城金藏”、“永乐大典”和“文津阁四库全书”最受瞩目。

2007年6月8日,中国国家图书馆获得国家文化部颁布的首届文化遗产日奖。

国家图书馆接待年满十六周岁以上的读者(少年儿童图书馆接待六至十五周岁的少年儿童);双休日及国家法定节假日可接待中学生及在家长陪同下的少年儿童参观;全年接待中小学校组织的集体参观。

中国国家图书馆

中国国家图书馆
图书馆旧馆(25张) 1999年2月,在中国国内图书馆界率先采用先进的千兆位以太网络技术,开通了拥有 3000个信息节点的馆域网,将各个应用子系统连接起来。在互联网建设方面,开通了国际互联网中国国家图书馆 站点;分别与国务院办公厅、清华大学、北京大学等实现了100M速率的专线联接;与中国计算机公用网、中国 教育科研网、中国科技网及北京有线电视网、国家广播电影电视总局全国有线电视网、网通等实现了高速互联, 使国家图书馆初步建成网上信息资源的中心枢纽。
组织体系
队伍建设
机构部门
截至2016年12月,中国国家图书馆在编员工1529人,本科学历以上占86%;其中,正高级职称65人,副高 级职称398人,中级职称717人,初级职称235人。
据2018年10月该图书馆官网信息显示,中国国家图书馆设有办公室、人事处、财务处、业务管理处、党群 工作办公室、纪检监察处、审计处、离退休干部处、国际交流处(台港澳交流处)、国有资产管理处、法律事务 处、保卫处、基建工程办公室、研究院、中文采编部、外文采编部、典藏阅览部、立法决策服务部、参考咨询部、 数字资源部、信息技术部、缩微文献部、社会教育部、展览部、古籍馆、国家古籍保护中心办公室、民国时期文 献保护工作办公室、《中华传统文化百部经典》编纂工作办公室、国图艺术中心、出版部、后勤服务管理中心、 中国图书馆学会秘书处、中国古籍保护协会秘书处33个机构部门。
1、本馆开架借阅区面向年满13周岁读者开放,13至15周岁读者入内须凭国家图书馆读者卡,其他读者凭国 家图书馆读者卡或第二代居民身份证入内。
2、本馆闭架借阅区面向年满16周岁并持有国家图书馆读者卡的读者开放
3、少年儿童馆接待15周岁及以下少年儿童,凭读者卡入内。学龄前儿童须有监护人陪同,陪同监护人(限 一位)凭有效证件入内。

世界十大图书馆

世界十大图书馆

世界十大图书馆图书馆是人类文明成果的集散地。

在社会主义两个文明建设中,肩负着重要的教育职能作用。

图书馆的丰富馆藏,可以向读者提供文献信息服务,把精神化成物质;可以通过对馆藏的遴选,加工、集萃,向读者提供健康有益的精神食粮。

图书馆可以通过画廊、墙报、学习园地等各种活动大力宣传两个精神文明建设。

当然,根据不同国家不同的文化,也会有各种各样的图书馆。

让我们认识一下世界十大图书馆吧!1、美国国会图书馆——华盛顿10、法兰克福图书馆(属于德意志国家图书馆)——法兰克福今天,我们将详细介绍世界最大的三所图书馆!书馆馆员的职责没有做过明确规定,也没有规定其他特殊的任职资格。

直到1897年,参议院获得批准图书馆馆长享有选举权时,才对相应的工作做出具体的规定,也就是从那时开始,国会图书馆才在美国社会中逐步树立起自己的威信。

目前,该图书馆以1亿2800万册的馆藏量成为图书馆历史上的巨无霸,图书馆书架的总长超过800公里。

据美国国会图书馆网站最新介绍:目前藏品总数1.3亿,其中0.29亿书籍、只有使用借阅证才能进入读者阅览室和读书借票表决,为终身制。

历任馆长的名字都镌刻在杰弗逊大楼一侧的大理石墙壁上,体现了美国社会对图书馆长的尊重和对图书馆事业的重视。

2、开放时间现在,凡是年满17岁,并持有照片的正式身份证明者,均可以向美国国会图书馆申请办理免费阅读证。

托马斯〃杰斐逊大厦 周一至周五:10:00a.m.-5:30p.m1、概况俄罗斯国立图书馆是欧洲第一大图书馆,藏书总量仅次于拥有2.1亿册/件藏书的美国国会图书馆,居世界第二位。

该馆始建于19世纪60年代。

1862年鲁缅采夫博物馆由彼得堡迁往莫斯科,迁入由著名建筑师巴热诺夫设计,坐落于克里姆林宫旁的帕什科夫楼。

同年,作为该博物馆一部分的莫斯科第一所免费公共图书馆开放,名为莫斯科公共博物馆及鲁缅采夫博物馆图书馆,通常称鲁缅采夫图书馆。

该馆当时藏书基础是著名国务活动家鲁缅采夫伯爵丰富的藏书。

中国国家图书馆—少年儿童馆

中国国家图书馆—少年儿童馆

中国国家图书馆—少年儿童馆尊敬的各位读者:随着新冠肺炎疫情进入常态防控期,国家图书馆根据北京市防控要求和馆区实际情况,在保持预约入馆方式不变的基础上,为广大读者提供阅读、借阅、展览等服务。

现将有关事项公告如下:一、服务安排 1.开放区域及开放时间中国国家图书馆—少年儿童馆 3(中关村南大街33号):周二至周日9:00-17:00,周一闭馆。

注:科技查新中心/科学技术咨询室、社会科学咨询室周二至周五开馆时间开放。

中国国家图书馆—少年儿童馆 4(中关村南大街33号):周二至周日9:00-17:00,周一闭馆。

少年儿童馆(中关村南大街33号):周二至周日9:00-17:00,周一闭馆。

古籍馆(文津街7号):周二至周六9:00-17:00,周一、周日闭馆。

2.服务内容二、预约须知 1.实行预约入馆制度。

读者需通过“国家图书馆服务号”的“读者服务”或拨打电话(/010-)实名预约当天及未来三天到馆名额(每日限额2400人),获取微信(或电话)预约码。

预约时间为微信周一至周日9:00-21:00,电话周一至周日 9:00-16:00。

2.请读者按预约时段到馆,已预约但因故不能到馆的读者,请尽早取消预约,否则可能会影响到您日后的预约行为(详见“国家图书馆服务号”预约须知)。

三、入馆须知 1.入馆时请出示本人预约码与健康码,核实未见异常后,由东中门/西北门进入总馆馆区;由古籍馆南大门进入古籍馆馆区。

2.请自觉接受体温检测,体温异常(37.3℃及以上)或有不适症状者谢绝入内。

请全程佩戴口罩。

不聚集、不扎堆,与他人保持1米以上距离。

请凭国家图书馆读者证或有效身份证进入阅览室。

2.读者可以选择自助或人工还书服务。

主馆南区东门外设置24小时自助还书机,无需预约。

人工还书服务需要提前获取预约码。

3.免收2020年1月24日至全面恢复正常开业后30天内发生的逾期贷款费用。

请合理安排,错时到馆。

五、注意事项 1.少年儿童馆接待十五周岁及以下少年儿童。

中国大学图书馆排名100

中国大学图书馆排名100

中国最大的图书馆--中国国家图书馆中国国家图书馆位于北京市中关村南大街33号,与海淀区白石桥高粱河、紫竹院公园相邻。

中国国家图书馆总馆占地7.24公顷,建筑面积14万平方米,主楼为双塔形高楼,采用双重檐形式,孔雀蓝琉璃瓦大屋顶,淡乳灰色的瓷砖外墙,花岗岩基座的石阶,再配以汉白玉栏杆,通体以蓝色为基调,取其用水慎火之意。

中国国家图书馆分为总馆南馆、总馆北馆和古籍馆,馆藏书籍3119万册,其中古籍善本有200余万册。

2022年中国国家图书馆建筑面积为28万平方米,是亚洲规模最大的图书馆,居世界国家图书馆第三位。

场馆布局国家图书馆共有三处馆舍,分别是白石桥总馆南区、总馆北区以及文津街古籍馆。

馆藏资源入馆须知国家图书馆接待年满十六周岁以上的读者(少年儿童图书馆接待六至十五周岁的少年儿童);双休日及国家法定节假日可接待中学生及在家长陪同下的少年儿童参观;全年接待中小学校组织的集体参观。

凭身份证、户口簿、军官证、士兵证、护照、港澳通行证或台胞回乡证、首次免费办理国家图书馆读者卡,享有读者卡基本功能并在符合其他相应条件的情况下按手续办理扩展功能;少年儿童凭有效身份证件(身份证、户口簿、护照、港澳通行证、台胞回乡证)、学籍卡、学生证办理少年儿童图书馆读者卡(详见办证相关规定)。

进入阅览室、服务点须持国家图书馆读者卡。

年满十六周岁以上的中国公民可以凭第二代身份证进入开架阅览室阅览,少年儿童凭国家图书馆少年儿童图书馆读者卡进入少年儿童图书馆。

持卡者须遵守国家图书馆借阅规则及相关规定。

违反规定情节严重者,其读者卡/第二代身份证借阅功能将被置停,待接受处理并纠正后恢复使用。

持有优待证的老年读者可优先借阅;持残疾证的残疾人读者免收因特网上机浏览费。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中国国家图书馆
中国国家图书馆实景图
设计机构:尤根·恩格尔建筑师事务所(KSP)
作品类型:建筑设计
项目类型:文化建筑
图片类型:实景照片
设计风格:现代风格
所在地区:中国->北京->海淀区
摄影师:H ansSchlupp
德国 KSP尤根·恩格尔建筑师事务所在北京为中国国家图书馆设计了一座宏伟的建筑,一座可以展现中华文明精髓、令人为之震撼的建筑。

它强调了中国文化过去的辉煌,且面向未来,这是一座可以宣告中国崛起于世界强国之林的建筑:环绕着中国图书宝藏“四库全书”的,是浩瀚无边的数字图书资源。

中国国家图书馆将跃居成为世界第三大图书馆,它要为12,000,000多册藏书寻一处安身之所。

尤根·恩格尔(Jürgen Engel)说:“对于我们来说,最大的挑战莫过于必须把所有的元素融合在一起。

我们必须设计一座超越时代、同时
又独具匠心的建筑。

它必须引人瞩目,但又应该庄重内敛,不会使人忽略了图书馆内藏书的珍贵意义。

”这是一座不去迎合周围火柴盒式建筑风格的建筑作品。

北京虽然有着多元化的建筑风格,但却追求一种简约、宁静的基调。

因此,建筑师从北京古典公共建筑的经典构造中获得了创作灵感:升起的基座和拾级而上的大型台阶,加上宏伟的柱形结构和“漂浮”的屋顶。

建筑师以这种构造为基础,积极寻求具有当代特色的诠释方法。

与很多传统的中国古典建筑一样,这座建筑的视觉重点是屋顶的造型。

建筑师经过苦心力作,设计出了现有的建筑作品。

总高度27米的建筑按照功能的不同被分为三个部分:它包括一个代表着中华文明的深厚基石的基座,用于珍藏历史经典作品;一个玻璃围合的全通透中间层,在南北两侧各有三个巨型支架支撑着屋顶,它不同于古罗马和古希腊的建筑,看起来就像一个开敞的空间,代表着现在;还有一个“漂浮”的巨构金属屋顶,代表着数字化的未来。

古代与现代、传统与创新,在这座建筑上既相互对比又紧密结合。

这座建筑就像是一件从古代和传统中蜕变而成的艺术品,虽然高高地飘离在古老和传统之上,但却又与它们相生相息,互不排斥。

建筑的最上面两层是由钢结构和玻璃建造而成,它们是数字图书馆的所在,屋顶偏平的弧线造型与基座的立方体形成强烈视觉对比。

尤根·恩格尔(Jürgen Engel)一语道破:“这是一个完美的共栖之所。


这座建筑的结构对结构工程师来说也是一个巨大的挑战。

在最后实际建造时,屋顶部分的钢结构首先在地面搭建完成,然后在一天之内用电脑同步控制的液压技术把钢结构吊到16米高空进行定位安装。

这堪称全世界绝无仅有的一次创举,其所提升的钢结构总量达到了11000吨,相当于一座埃菲尔铁塔的重量。

基座部分是在屋顶部分钢结构定位好之后进行建造的,基座幕墙交错的石材百叶,将光线反射到室内,为图书馆内部营造出非常舒适的阅览环境。

读者既与外界有着一定的联系,同时又保持了必要的距离,可以专注于学习和研读。

阅览中庭巨大的空间将基座和屋顶部分的数字图书馆联系在一起。

它是这座新图书馆的中心,从地下一层到地上三层都是开放的阅览空间。

从环绕的平台向下望,人们可以看到这座建筑的底部,和一个被设计成像是从地下挖出来的汉白玉“藏宝盒”,那里收藏着“四库全书”。

玻璃屋顶使整个图书馆光线充足,身处于阅览中庭的人们仿佛置身于一个开放式的庭院。

这是与中国传统文化的再一次呼应,因为庭院正是中国古典建筑中的一个重要元素。

阅览中庭中放置了很多暖色的木质读者座位,从这些座位望去,人们可以像在剧院观看舞台一样看到中庭中央两层高的汉白玉“藏宝盒”,存放在那扇“藏宝盒”巨门之后的便是中国历史文化的遗产,它们整齐而有序的摆放在很多巨型深褐色原木书架上,大量宝贵的原始资料存放在整齐的长形木箱内。

当“藏宝盒”的门打开时,隔着通高的玻璃墙,“四库全书”像艺术品一样被展示给读者。

四库全书“藏宝盒”内部光线充足而均匀,可以营造出那种人们在科幻电影中才能体会到的现代感,正好与古老的书籍形成一种鲜明的视觉冲突,如此场景让人极为难忘。

大量的读者座位可以让人们尽情的翱翔于知识的海洋,同时领略历史、现在和未来。

尤根·恩格尔(Jürgen Engel)在总结设计理念时说道:“人们工作学习在当下、同时能看到文化历史(四库全书),而未来(数字图书馆)就悬浮在上方。


这个建筑厚重的巨型基座开向街道,宏大的阶梯甚至可以供人们歇脚休息。

顺着这些台阶,人们可以直接来到建筑的二层。

从踏入图书馆的那一刻起,整个建筑清晰、简约和令人折服的结构便直接映入眼帘。

咨询台、门厅和咖啡厅所在的公共区域与阅览室和办公室所在的区域明显隔开。

同时,建筑还分别设有员工出入口、餐厅对外出入口和学术交流区出入口。

建筑基座脚下的倒影水池和绿化带围绕着建筑,倒影水池的设计可以起到反射光线的作用,进一步增强了屋顶数字图书馆在空中的视觉悬浮感。

尤根·恩格尔(Jürgen Engel)说:“在我们这个行业中,最难做到的往往就是简约明快,既要震撼心灵,又不拖沓冗繁。


中国国家图书馆实景图
中国国家图书馆实景图
中国国家图书馆内部空间图
中国国家图书馆内部空间图
中国国家图书馆内部空间图
中国国家图书馆内部空间图
中国国家图书馆实景图
中国国家图书馆实景图
(注:可编辑下载,若有不当之处,请指正,谢谢!)。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