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石化智能化管线管理系统采油厂可行性研究报告

合集下载

中国石化智能化管线管理的应用实践

中国石化智能化管线管理的应用实践

37中国石化智能化管线管理的应用实践张 涌(中国石油化工集团公司能源管理与环境保护部,北京 100728)收稿日期:2018–03–05。

作者简介:张涌,高级工程师,1986年毕业于西北大学化工机械专业,长期从事设备、生产经营及能源环保管理工作。

摘 要:中国石化在营大部分管线已经服役超过10年,管道各种风险隐患问题严重,亟需采用先进的技术手段加以解决。

为此,建成标准统一、关系清晰、数据一致、互联互通的智能化管线管理系统,形成了3.4万千米管线“一张图”,全面调绘管线数据,清晰掌握隐患动态,快速响应突发事故,细化管线生产运行,高度集成业务系统,提升管线管理水平,实现了管线管理的“标准化、数字化、可视化”,有效支撑了中国石化管线的安全、可靠运行。

关键词:智能化管线 数字化管理 运行管理 完整性管理 应急响应管理中国石化拥有长输、厂际管线3.4万多千米,具有点多、线长、面广的特点,绵延数千千米,翻山越岭,沿途环境复杂,频繁穿越城市人口密集区、河流、公路、铁路,安全风险管控难度大,一旦发生事故,极易造成重大人员伤亡,污染水源和自然环境,产生较大的社会负面影响[1]。

黄岛“11·22”事故暴露了企业无法准确掌握管道/站库本体的腐蚀、泄漏情况;隐患排查治理不彻底,发现隐患缺少科学处理;对管道周边的高后果区、占压、土壤、市政管网的交叉/交互、焊缝等相关信息对管道带来的风险没有科学的评估,造成风险研判失误;现场应急处置措施不当;对管道/站库的健康情况没有科学的预警机制等问题。

这些问题亟需采用先进的技术和管理手段加以解决,因此建设智能化管线管理系统,就是要解决这些问题,即是管道业务形式所需,亦是中国石化责任使命所在。

项目启动初期,为保证系统建设技术先进、可靠,项目组先后与埃森哲、Oracle 、挪威船级社等10多家咨询公司和技术服务厂商进行技术交流,还专程赴哈尔滨燃气公司、中国石油北京调控中心、北京燃气公司、天然气分公司川气东送调控中心、天然气公司武汉调控中心、管道储运公司等单位进行学习调研。

石油工程中的智能化管理与技术应用研究

石油工程中的智能化管理与技术应用研究

石油工程中的智能化管理与技术应用研究在当今科技飞速发展的时代,智能化管理与技术在各个领域都发挥着至关重要的作用,石油工程也不例外。

随着全球对石油资源需求的不断增长以及开采难度的逐渐加大,传统的管理和技术手段已经难以满足行业发展的需求,智能化管理与技术的应用成为了石油工程领域实现高效、安全、可持续发展的必然选择。

一、智能化管理在石油工程中的重要性石油工程是一个复杂且庞大的系统,涵盖了从勘探、开发到生产、运输等多个环节。

在这个过程中,涉及到大量的数据收集、分析和决策制定。

智能化管理能够有效地整合和处理这些海量数据,为决策提供科学依据,从而提高管理效率和决策的准确性。

例如,在勘探环节,通过智能化的地质建模和数据分析,可以更准确地评估油气藏的规模和分布,降低勘探风险。

在生产环节,智能化的生产调度系统可以根据实时的生产数据,优化生产流程,提高生产效率,降低生产成本。

此外,智能化管理还能够提高石油工程的安全性。

通过实时监测和预警系统,可以及时发现潜在的安全隐患,并采取相应的措施进行防范和处理,有效避免安全事故的发生。

二、智能化技术在石油工程中的应用(一)物联网技术物联网技术在石油工程中的应用实现了设备之间的互联互通和数据的实时采集。

在油田现场,各种传感器和监测设备被安装在井口、管道、储罐等关键部位,实时采集压力、温度、流量等数据,并通过无线网络传输到中央控制系统。

这些数据经过分析处理后,可以为生产决策提供依据,同时也能够实现对设备的远程监控和故障诊断,提高设备的运行效率和可靠性。

(二)大数据分析技术石油工程中产生的数据量巨大且复杂,包括地质数据、生产数据、工程数据等。

大数据分析技术能够对这些数据进行深度挖掘和分析,发现隐藏在数据中的规律和趋势。

例如,通过对历史生产数据的分析,可以预测油井的产量变化,为制定生产计划提供参考;通过对地质数据的分析,可以优化勘探方案,提高勘探成功率。

(三)人工智能技术人工智能技术在石油工程中的应用主要包括机器学习和深度学习。

中国石化智能化管线管理的应用实践

中国石化智能化管线管理的应用实践

中国石化智能化管线管理的应用实践张涌【摘要】中国石化在营大部分管线已经服役超过10年,管道各种风险隐患问题严重,亟需采用先进的技术手段加以解决.为此,建成标准统一、关系清晰、数据一致、互联互通的智能化管线管理系统,形成了3.4万千米管线"一张图",全面调绘管线数据,清晰掌握隐患动态,快速响应突发事故,细化管线生产运行,高度集成业务系统,提升管线管理水平,实现了管线管理的"标准化、数字化、可视化",有效支撑了中国石化管线的安全、可靠运行.%Most of the operating pipelines constructed by Sinopec have been served for more than 10 years. Facing a variety of increasing risks and hidden problems, it's much urgent to apply some advanced techniques to solve the dilemma. For that, we established one intelligent pipelines management system with unified standard, clear relationship, data consistency and interconnection, formed "One Picture" of the 34,000-kilometer pipelines, controlled and surveyed the comprehensive pipelines data, mastered the current hidden problems dynamic trends, quickly responded to emergencies, refined pipelines productions and operations, highly integrated the business system, improved the pipelines management level, realizing "Standardization, Digitalization and Visualization" of the overall pipelines management, as well as effectively ensuring the pipelines of Sinopec can be operated safely and reliably.【期刊名称】《当代石油石化》【年(卷),期】2018(026)005【总页数】4页(P37-40)【关键词】智能化管线;数字化管理;运行管理;完整性管理;应急响应管理【作者】张涌【作者单位】中国石油化工集团公司能源管理与环境保护部,北京 100728【正文语种】中文中国石化拥有长输、厂际管线3.4万多千米,具有点多、线长、面广的特点,绵延数千千米,翻山越岭,沿途环境复杂,频繁穿越城市人口密集区、河流、公路、铁路,安全风险管控难度大,一旦发生事故,极易造成重大人员伤亡,污染水源和自然环境,产生较大的社会负面影响[1]。

中国石化启动智能管线建设项目

中国石化启动智能管线建设项目

中国石化启动智能管线建设项目
近日,中国石化(600028)正式启动智能管线建设项目试点工作,在管道储运公司、天然气分公司、燕山石化等7家单位试点建设智能管线管理系统,预计今年12月30日前完成试点工作,2015年1月将在中国石化范围内全面推广,2015年5月1日正式投用。

这也标志着中国石化管道安全管理模式将发生重大变革,从被动型向预防型转变。

据介绍,中国石化智能管线是以油气管道为基础,利用地理信息系统(GIS)、电子标签(RFID)、云计算、物联网等技术,通过采集、获取、动态分析管线的各类空间、属性和生产数据,实现“泄漏自动报警、地质灾害的提前预警、专家系统管线维护、可视应急救援……”等功能,建设“油气流、信息流”一体化融合的现代化管线。

据悉,今年8月1日,中国石化成立了智能管线管理系统建设领导小组;8月29日,确定了燕山石化、镇海炼化和茂名石化等7家试点单位;10月22日,通过了可行性研究报告专家评审,明确了项目建设范围、主要建设内容和技术实现路线。

中国石化智能化管线管理系统采油厂可行性研究报告

中国石化智能化管线管理系统采油厂可行性研究报告

中国石化智能化管线管理系统采油厂可行性研究报告一、引言近年来,随着全球石油资源的不断开发和能源需求的增长,中国石油行业面临着新的挑战和机遇。

为提高采油生产效率和安全管理水平,中国石化考虑引入智能化管线管理系统来支持采油厂的运营。

本报告旨在对中国石化智能化管线管理系统在采油厂的可行性进行研究,并提供具体的实施方案。

二、可行性分析1.市场需求:当前,中国石化行业面临生产效率低下、安全管理不到位等问题。

智能化管线管理系统能够实现对管线设备的实时监测、数据分析和预测分析,有助于提高采油厂的生产效率和安全管理水平,满足市场需求。

2.技术可行性:智能化管线管理系统包括传感器技术、数据分析技术和远程控制技术等。

这些技术已在其他行业得到广泛应用,具备成熟的技术基础,因此在采油厂的应用上是可行的。

3.经济可行性:引入智能化管线管理系统需要一定的投资,但这可以通过提高生产效率和降低事故风险来实现回报。

据初步估算,采油厂引入智能化管线管理系统后,每年可实现数百万元的经济效益。

三、实施方案1.设备安装:在采油厂的主要管线设备上安装传感器,如温度传感器、压力传感器和流量传感器等,实现对设备运行状态的实时监测。

2.数据采集与分析:将传感器采集到的数据传输到数据中心,通过数据分析算法对数据进行处理和分析,提取有价值的信息,并生成报表和预测模型。

3.远程监控与控制:基于数据分析结果,对管线设备进行远程监控和控制。

当设备出现异常情况时,系统能够自动发送警报并采取相应的措施。

4.数据库建立与管理:建立管线设备的数据库,包括设备信息、监测数据、维修记录等信息,并确保数据的安全和可靠性。

5.培训与运营:培训采油厂员工使用智能化管线管理系统,并建立日常运营和维护机制,确保系统的正常运行。

四、风险和挑战1.投资风险:引入智能化管线管理系统需要一定的资本投入,存在一定的投资风险。

需进行全面的市场调研和经济评估,以降低投资风险。

2.技术风险:智能化管线管理系统涉及到多个技术领域,存在技术难题和风险。

石油化工行业智能化石油化工产品设计与生产方案

石油化工行业智能化石油化工产品设计与生产方案

石油化工行业智能化石油化工产品设计与生产方案第1章绪论 (3)1.1 石油化工行业智能化背景及意义 (3)1.2 智能化石油化工产品设计与生产技术概述 (4)第2章石油化工产品数据库构建 (4)2.1 产品数据采集与处理 (4)2.1.1 数据采集方法 (4)2.1.2 数据预处理 (5)2.1.3 数据整合与融合 (5)2.2 产品数据库设计与实现 (5)2.2.1 数据库结构设计 (5)2.2.2 数据存储与管理 (5)2.2.3 数据库系统实现 (5)2.3 数据挖掘与分析技术 (5)2.3.1 数据挖掘算法与应用 (5)2.3.2 数据分析模型与方法 (5)2.3.3 案例分析 (5)第3章石油化工产品分子设计 (5)3.1 分子结构表征与建模 (6)3.1.1 分子结构表征 (6)3.1.2 分子建模方法 (6)3.2 基于机器学习的分子设计方法 (6)3.2.1 机器学习概述 (6)3.2.2 基于机器学习的分子设计方法 (6)3.3 分子模拟与优化 (6)3.3.1 分子模拟方法 (6)3.3.2 分子优化方法 (7)3.3.3 智能化分子优化策略 (7)第4章智能化生产工艺流程设计 (7)4.1 工艺流程建模与优化 (7)4.1.1 石油化工工艺流程概述 (7)4.1.2 工艺流程建模方法 (7)4.1.3 工艺流程优化策略 (7)4.2 基于人工智能的工艺参数优化 (7)4.2.1 人工智能在工艺参数优化中的应用 (7)4.2.2 基于神经网络的工艺参数优化 (7)4.2.3 基于遗传算法的工艺参数优化 (7)4.3 生产过程监控与故障诊断 (8)4.3.1 生产过程监控系统设计 (8)4.3.2 生产过程故障诊断方法 (8)4.3.4 生产过程监控与故障诊断的发展趋势 (8)第5章智能化设备选型与设计 (8)5.1 设备选型原则与方法 (8)5.1.1 设备选型原则 (8)5.1.2 设备选型方法 (8)5.2 智能化设备结构设计 (9)5.2.1 设备结构设计原则 (9)5.2.2 设备结构设计方法 (9)5.3 设备功能评估与优化 (9)5.3.1 设备功能评估 (9)5.3.2 设备功能优化 (9)第6章智能化控制系统设计与实现 (10)6.1 控制系统架构与原理 (10)6.1.1 控制系统总体架构 (10)6.1.2 控制系统工作原理 (10)6.2 智能控制算法及应用 (10)6.2.1 智能控制算法概述 (10)6.2.2 智能控制算法在石油化工产品的应用 (10)6.3 控制系统仿真与优化 (10)6.3.1 控制系统仿真 (10)6.3.2 控制系统优化 (10)6.3.3 案例分析 (10)第7章生产过程优化与调度 (10)7.1 生产过程优化策略 (10)7.1.1 优化方法概述 (11)7.1.2 石油化工生产过程优化需求 (11)7.1.3 基于数据的优化策略 (11)7.1.4 基于模型的优化策略 (11)7.2 智能调度算法及应用 (11)7.2.1 智能调度算法概述 (11)7.2.2 基于多目标优化的调度算法 (11)7.2.3 基于大数据的调度算法 (11)7.3 生产计划与排程 (11)7.3.1 生产计划编制 (11)7.3.2 生产排程策略 (11)7.3.3 智能化生产计划与排程系统 (12)第8章智能化产品质量分析与控制 (12)8.1 质量数据采集与处理 (12)8.1.1 质量数据采集方法 (12)8.1.2 数据处理方法 (12)8.2 智能化质量分析技术 (12)8.2.1 机器学习与深度学习技术 (12)8.2.2 智能优化算法 (12)8.3 质量控制策略与实现 (13)8.3.1 质量控制策略 (13)8.3.2 质量控制实现方法 (13)第9章安全生产与环境保护 (13)9.1 安全风险评估与预警 (13)9.1.1 风险识别与评估 (13)9.1.2 预警机制建立 (13)9.2 智能化安全监控系统 (13)9.2.1 监控系统设计 (13)9.2.2 数据采集与分析 (14)9.2.3 应急响应与处置 (14)9.3 环境保护与节能减排 (14)9.3.1 环保政策与法规 (14)9.3.2 节能减排措施 (14)9.3.3 环境监测与管理 (14)9.3.4 生态修复与环境保护 (14)第10章案例分析与未来发展 (14)10.1 石油化工行业智能化应用案例 (14)10.1.1 案例一:智能化炼油厂生产优化 (14)10.1.2 案例二:智能化化工装置故障诊断 (14)10.1.3 案例三:智能化石油化工产品配方设计 (14)10.2 智能化石油化工产品设计与生产的发展趋势 (15)10.2.1 数字化与网络化 (15)10.2.2 智能化与自动化 (15)10.2.3 绿色环保与可持续发展 (15)10.3 面临的挑战与对策 (15)10.3.1 技术挑战 (15)10.3.2 人才培养与技能提升 (15)10.3.3 安全与环保 (15)10.3.4 政策与法规 (15)第1章绪论1.1 石油化工行业智能化背景及意义全球经济的高速发展,石油化工行业作为我国国民经济的重要支柱产业,其市场竞争日趋激烈。

2019石化生产指挥信息系统可行性研究报告

2019石化生产指挥信息系统可行性研究报告
案例来源:ExxonMobil 2013 Corporate Citizenship Report
9
炼油厂的关注焦点
生产过程动态跟踪
实现对生产过程、装置运行、产品质量、物流配送、 库存,以及生产运行绩效等进行动态跟踪
资源的及时调整与分配
实现对企业各种资源,如:原油、原料、产品等进行 实时监控,及时调整资源配置
生产的实时调度管理
可视化展示使决策者和管理者实时跟踪生产计划的完 成情况,第一时间掌握突发事件的细节,及时制定解 决方案进行决策和管理,实现了生产的实时调度管理
第一阶段
原油快速评估,迅速地了解原油的质量,从而准确地 评价原油项目建设全生命周期、生产运行的各个环节 实施风险识别与评估活动
第二阶段
原料处理,观察BP衡量原油中含有的污染成分(如金 属或酸度)会产生的潜在影响时的严重程度
第三阶段
下一代物流,着重构建炼油厂的储运物理构造—即保 存原油、媒介质和产品的罐区。存储能力和处理产品 的能力对业务的优化至关重要
发展战略。
能力…产能….哪年建了大
项目等等。配一点点图
工信部《石化和化学工业“十二五”发展规划》强调优化调度、故障诊断,提高集约化生产水平
片。
工信部《石化和化学工业“十二五”发展规划》在有关“ 加强企业技术改造”的内容中提出推进先进过程控制系统 的应用,普及实时在线产品质量成分分析系统,发展工艺 流程仿真技术,优化调度、故障诊断,提高集约化生产水 平。
案例来源:ExxonMobil 2013 Corporate Citizenship Report
8
埃克森美孚生产可视化系统示意图 区域中心关注焦点
二二、、国国内内外外现现状状及—发国展趋外势大—型—石E油xx公on司M实o践bil(公埃司美的生)

输油管道项目可行性研究报告范文

输油管道项目可行性研究报告范文

导语:输油管道(也称管线、管路)是由油管及其附件所组成,并按照工艺流程的需要,装备相应的油泵机组,设计安装成一个完好的管道系统,用以完成油料接卸及输转任务。

世界各国特别是盛产含蜡粘性原油的大国,都在大力发展长间隔管道常温输送工艺的试验研究。

下面是为大家的:输油管道工程可行性研究报告。

希翼对大家有所匡助,欢迎阅读,仅供参考,更多相关的知识,请关注文书帮!第一部份输油管道工程总论总论作为可行性研究报告的首要部份,要综合表达研究报告中各部份的主要问题和研究结论,并对工程的可行与否提出最终建议,为可行性研究的审批提供方便。

一、输油管道工程背景(一)工程名称(二)工程的承办单位(三)承担可行性研究工作的单位情况(四)工程的主管部门(五)工程建立内容、规模、目的(六)工程建立地点二、工程可行性研究主要结论在可行性研究中,对工程的产品销售、原料供应、政策保障、技术方案、资金总额筹措、工程的财务效益和国民经济、社会效益等重大问题,都应得出明确的结论,主要包括:(一)工程产品市场前景(二)工程原料供应问题(三)工程政策保障问题(四)工程资金保障问题(五)工程组织保障问题(六)工程技术保障问题(七)工程人力保障问题(八)工程风险控制问题(九)工程财务效益结论(十)工程社会效益结论(十一)工程可行性综合评价三、主要技术经济指标表在总论部份中,可将研究报告中各部份的主要技术经济指标汇总, 列出主要技术经济指标表,使审批和决策者对工程作全貌理解。

四、存在问题及建议对可行性研究中提出的工程的主要问题发展说明并提出解决的建议。

第二部份输油管道工程建立背景、必要性、可行性这一部份主要应说明工程发起的背景、投资的必要性、投资理由及工程开展的支撑性条件等等。

一、输油管道工程建立背景(一)国家或者行业开展规划(二)工程发起人以及发起原由(三)……二、输油管道工程建立必要性(一)……(二)……(三)……(四)……三、输油管道工程建立可行性(一)经济可行性(二)政策可行性(三)技术可行性(四)形式可行性(五)组织和人力资源可行性第三部份输油管道工程产品市场分析市场分析在可行性研究中的重要地位在于,任何一个工程,其消费规模确实定、技术的选择、投资估算甚至厂址的选择,都必须在对市场需求情况有了充分理解以后才干决定。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