春节序曲乐器分析
春节序曲的乐曲特点

春节序曲的乐曲特点As a traditional Chinese orchestral piece, the Spring Festival Overture is characterized by its lively and festive melody that captures the festive atmosphere of the Chinese New Year. The use of traditional Chinese instruments such as the erhu, pipa, and guzheng adds a unique cultural element to the music, transporting listeners to a time-honored celebration filled with joy and excitement. The melodic lines are often bright and energetic, reflecting the spirit of renewal and hope that comes with the start of a new year.作为传统的中国管弦乐器曲目,春节序曲以其欢快而喜庆的旋律而闻名,捕捉了中国新年的节日氛围。
使用传统的中国乐器,如二胡、琵琶和古筝,为音乐增添了独特的文化元素,使听众仿佛置身于一个充满喜悦和兴奋的传统庆祝活动中。
旋律线条通常是明快而充满活力的,反映了新年伊始带来的更新和希望的精神。
The Spring Festival Overture is often performed as part of traditional Chinese New Year celebrations, both in China and in Chinese communities around the world. It serves as a musical backdrop to the various festivities and customs associated with the holiday,adding to the overall sense of joy and merriment. The lively and upbeat tempo of the music is meant to reflect the festive mood of the season, inspiring a sense of excitement and anticipation for the new year ahead.春节序曲通常作为传统的中国新年庆祝活动的一部分,在中国和世界各地的华人社区都有演出。
苏少版音乐五上第八单元春节序曲说课稿

苏少版音乐五上第八单元春节序曲说课稿一. 教材分析《春节序曲》是苏少版音乐五上第八单元的一首经典作品,它以我国传统的春节为背景,描绘了春节热闹、喜庆的氛围。
本节课通过学习《春节序曲》,使学生了解我国春节的习俗和文化,感受民族音乐的独特魅力,提高学生的音乐审美能力。
二. 学情分析五年级的学生已经具有一定的音乐基础,对旋律、节奏等音乐要素有一定的认识。
但针对《春节序曲》这首作品,学生可能对一些民族乐器和演奏技巧较为陌生,因此需要在教学过程中加以引导和讲解。
三. 说教学目标1.了解《春节序曲》的背景、作者及音乐特点,感受民族音乐的独特魅力。
2.学会哼唱《春节序曲》片段,提高学生的音乐表现力。
3.培养学生对我国传统文化的兴趣,增强民族自豪感。
四. 说教学重难点1.重难点:歌曲的旋律、节奏及演奏技巧。
2.针对重难点,需要教师在教学过程中进行详细的讲解和示范。
五. 说教学方法与手段1.采用讲授法、示范法、练习法、小组合作等教学方法。
2.利用多媒体设备,播放歌曲、展示图片,丰富教学手段。
六. 说教学过程1.导入:简要介绍《春节序曲》的背景和作者,引发学生兴趣。
2.讲解:详细讲解歌曲的旋律、节奏及演奏技巧,引导学生感受音乐的美感。
3.示范:教师示范演唱《春节序曲》片段,学生跟随模仿。
4.练习:分组练习,教师巡回指导,纠正发音、节奏等方面的问题。
5.展示:各小组展示练习成果,评选出最佳表演奖。
6.拓展:引导学生了解我国其他传统节日及音乐作品,拓宽视野。
七. 说板书设计板书设计如下:音乐特点:旋律优美、节奏欢快八. 说教学评价1.学生能熟练地演唱《春节序曲》片段,表现为优秀。
2.学生能基本演唱《春节序曲》片段,表现为良好。
3.学生对《春节序曲》有一定的认识,表现为一般。
九. 说教学反思在教学过程中,教师要关注学生的学习反馈,及时调整教学方法,提高教学效果。
同时,要注重培养学生的音乐素养,使他们在欣赏民族音乐的过程中,感受到传统文化的魅力。
春节序曲鉴赏

春节序曲鉴赏
春节序曲是一首由中国作曲家创作的乐曲,以庆祝和迎接中国传统新年的节日气氛。
这首曲子通常由交响乐团演奏,采用了中国传统乐器如二胡、古筝、笛子等,展现了独特的东方音乐风格。
曲子一开始,铿锵有力的鼓声如春雷般响起,象征着新年的到来。
接着,乐曲渐渐变得欢快起来,伴随着高亢的音乐旋律,给人一种喜庆的氛围。
在节奏明快的音乐中,旋律时而激昂,时而欢快,时而舒缓,如春风拂面,给人一种眩目的感觉。
而乐曲的中间部分,音乐逐渐转为悠扬的旋律,带给人们一种祥和、宁静的感觉。
这部分音乐展示了中国古老的文化底蕴,传递着人们对繁忙生活的难得享受和对家庭团聚的渴望。
随着乐曲的推进,音乐逐渐变得热烈起来,犹如放烟花一般,热情洋溢。
最后,乐曲以宏大的气势和喧嚣的鼓声结束,象征着节日的高潮和热闹。
这是一个充满喜庆和欢乐的结尾,人们仿佛置身于热闹非凡的庆祝活动中。
春节序曲是一首充满中国传统文化特色的乐曲,它通过音乐的形式,将人们对春节的喜庆和对新年祝福的呈现。
每年春节,这首曲子都会在各种庆祝活动中被演奏出来,以营造出欢快祥和的氛围,让人们共同庆祝新年的到来。
这首乐曲也成为了人们对春节最有代表性的音乐之一,让人们对春节充满了期待和热爱。
春节序曲简谱总谱

春节序曲简谱总谱简介《春节序曲》是由中国作曲家李双双创作的一首有中国特色的交响乐曲。
这首乐曲以欢快、热烈的旋律表达了春节的喜庆氛围,是中国春节期间常被演奏的经典曲目。
乐器与演奏方式《春节序曲》一般由交响乐团进行演奏,乐团中包含了各种乐器,如小提琴、大提琴、低音提琴、长笛、短笛、单簧管、双簧管、巴松管、法国号、圆号、小号、大号、定音鼓等。
演奏时需要各个乐器共同合作,才能完整地表达出曲目的魅力。
简谱总谱下面是《春节序曲》的简谱总谱:音域:3C ~ 4F1 2 3 4 3 2 1 | 4 5 6 7 6 5 4 | 1 2 3 4 3 2 1 | 4 5 6 5 4 3 21 2 3 4 3 2 1 | 4 5 6 7 6 5 4 | 1 2 3 4 5 4 3 2 | 1 2 3 4 5 4 3 21 2 3 4 3 2 1 | 4 5 6 7 6 5 4 | 1 2 3 4 3 2 1 | 4 5 6 5 4 3 21 2 3 4 3 2 1 | 4 5 6 7 6 5 4 | 1 2 3 4 5 4 3 2 | 1 2 3 4 5 4 3 21 2 3 4 3 2 1 | 4 5 6 7 6 5 4 | 1 2 3 4 3 2 1 | 4 5 6 5 4 3 21 2 3 4 3 2 1 | 4 5 6 7 6 5 4 | 1 2 3 4 5 4 3 2 | 1 2 3 4 5 4 3 21 2 3 4 5 1 | 2 3 4 5 | 6 7 1 2 3 | 7 1 6 5 4 | 3 2 11 2 3 4 5 1 | 2 3 4 5 | 6 7 1 2 3 | 7 1 6 5 4 | 3 2 11 2 3 4 5 1 | 2 3 4 5 | 6 7 1 2 3 | 7 1 6 5 4 | 3 2 11 2 3 4 5 1 | 2 3 4 5 | 6 7 1 2 3 | 7 1 6 5 4 | 3 2 1曲目解析《春节序曲》以欢快、热烈的旋律为主,通过一系列的乐句和乐段展现出春节的喜庆氛围。
民乐合奏《春节序曲》吹奏分谱

《春节序曲》是一首具有浓厚我国传统风格的民乐合奏曲目,曲调欢快明快,充满了节日气氛,是我国春节期间不可或缺的音乐之一。
在《春节序曲》的表演中,吹奏乐器扮演着非常重要的角色,通过不同的吹奏分谱,为整个合奏曲目增添了层次感和丰富度。
让我们来了解一下《春节序曲》的背景和历史。
这首曲子是由著名作曲家彭信创作的,作为一首我国传统音乐作品,展现了浓郁的我国年俗和节日氛围。
在民乐合奏中演奏《春节序曲》,不仅能传达出丰富的情感和文化内涵,也能让观众感受到我国传统音乐的魅力。
接下来,让我们深入分析《春节序曲》吹奏分谱的特点。
吹奏乐器在《春节序曲》的合奏中扮演着非常重要的角色,包括笛子、唢呐、葫芦丝等。
每种吹奏乐器都有其独特的音色和音域,通过合理的编配和分谱,能够让音乐更加立体和生动。
笛子可以演奏曲调中的主旋律,唢呐可以增加音乐的层次感,葫芦丝则能为乐曲增添纯朴的情感。
各种吹奏乐器相互配合,形成了《春节序曲》独特的音乐风格,让人仿佛置身于欢乐祥和的年节氛围之中。
笛子、唢呐、葫芦丝等吹奏乐器在演奏《春节序曲》时,都需要注意合奏的默契和和谐。
他们不仅要准确把握乐曲节奏和音准,更要在相互配合中发挥出各自的特色和优势,从而使整个合奏更加完美和出色。
这需要演奏者具备扎实的音乐功底和丰富的表现力,能够理解并传达曲子所蕴含的情感和意境,让观众在欣赏音乐的同时感受到心灵的震撼。
《春节序曲》吹奏分谱是一项具有挑战性和艺术性的音乐工作,需要演奏者具备较高的技术水平和艺术修养。
通过精心的编排和细致的演绎,他们能够为观众带来一场别具风味的音乐盛宴,让人在传统和现代的交融中感受到音乐的美好和力量。
对我来说,《春节序曲》吹奏分谱承载了丰富的我国传统文化和情感,是一种让人心驰神往的艺术表达形式。
我希望能够深入了解这一音乐形式背后的内涵和技术要点,从而更好地欣赏和理解《春节序曲》合奏的美妙之处。
通过学习和欣赏,我相信能够领略到这份独特音乐带来的愉悦和震撼,从中汲取到心灵的滋养和洗涤。
春节序曲

《春节序曲》一、教材分析今天我说课的题目是《春节序曲》,这是人民音乐出版社出版的全日制普通高级中学音乐教科书第二第一单元的内容。
本课主要以欣赏管弦乐《春节序曲》,从而培养学生对传统音乐的兴趣。
从音乐形式和知识深浅来讲这堂课是属于音乐中级水平。
根据音乐教学大纲明确要求:要培养学生对对祖国音乐艺术的感情和学习音乐的良好态度,引导学生积极参与音乐实践活动等。
通过教学大纲的要求,我确定了如下两个教学目标二、教学目标:1、欣赏管弦乐曲《春节序曲》,能结合自己过春节时的生活场景感受乐曲热烈欢腾、高歌欢舞的喜庆气氛;2、了解管弦乐队中几种乐器的音色,能哼唱并记住乐曲主题,并在欣赏中表达对音乐风格特点的感受。
3、教学的重点难点:乐曲的理解和背景的勾画,每个部分展现的音乐的特点;《春节序曲》是中学音乐教材中的传统篇目,也是器乐曲中的精品,成为高中欣赏课的重点曲目。
这首乐曲优美、明快、节奏鲜明,热烈、生动地表现了我国人民在传统节日中敲锣打鼓、载歌载舞、喜气洋洋,热闹欢腾的情景。
古人说:“凡音之起,由人心生也。
人心之动,物使之然也。
感于物而动,故形于声。
”情有所系,心就有所动。
《春节序曲》是一首流传甚广的器乐曲。
三、说教方法:高中的学生,知识结构完整、有一定的艺术修养。
我选用的教法是参与互动式教法,运用多媒体教学手段创设具体、生动的画面,达到视觉听觉的高度结合。
学生是学习的主体,我将采用合作探究的方法,紧紧围绕教学目标和教学重点,充分调动学生的积极性。
(下面说一下我的教学过程)四、教学设计:1、导入部分:播放每年春晚播放《春节序曲》的视频,引起同学们的兴趣,勾起同学们熟悉的旋律感。
2、提问同学们该曲出现几种民族乐器?分别是什么?接着由我来介绍这首歌曲的创作背景。
作品介绍:《春节序曲》是我国著名的作曲家李焕之先生于1956年创作的管弦乐作品《春节组曲》中的第一乐章。
这套作品取材于作者早年在延安过春节时的生活体验和感受,李焕之先生通过乐曲向大家展现了革命根据地人民在春节时热烈欢腾的场面以及团结友爱、互庆互贺的动人图景。
《春节序曲》艺术鉴赏

《春节序曲》艺术鉴赏李焕之的《春节序曲》是中国当代交响音乐中的珍品,作为一部以春节为题材的交响乐作品,常常被演奏于春节期间的音乐会上。
这首音乐作品以其鲜明的中国特色、欢快的旋律和丰富的音乐元素而闻名。
它成功地表达了中国传统文化的丰富内涵。
这首曲子在结构、旋律、节奏和情感上都具备出色的艺术品质,让听众深受感染,仿佛置身于春节的热闹庆典之中。
(一)背景《春节组曲》作于1955年—1956年,乐曲以陕北民间秧歌的音调和节奏为素材,旋律明快,生动地表现了我国人民在传统节日里热闹欢腾、喜气洋溢、敲锣打鼓、载歌载舞的场面。
第一乐章"春节序曲",描写的是过春节人们扭秧歌的情景,乐曲里加入了闹秧歌的锣鼓节奏,主题由两首陕北民间唢呐曲组成,乐曲欢快热烈。
中间部分是一首悠扬的陕北民歌,其主题先由双簧管演奏,再由大提琴重复,最后由小号独奏把音乐推到高潮结束。
(二)结构首先,《春节序曲》采用了典型的交响乐曲结构,分为引子、主题的展开、中段的变奏和终曲。
这种结构为听众提供了音乐作品的逻辑和统一性,使得整个曲子更具完整性。
引子部分以婉转的旋律和渐强的音乐元素开启了音乐之旅,引领听众进入春节的氛围。
主题的展开部分充满了活力,以欢快的旋律和鲜明的节奏为春节庆典增添了兴奋的情感。
中段的变奏则通过不同的音乐元素,如二胡、笛子和锣鼓,展示了中国传统音乐的多样性。
最后,终曲部分将整个曲子推向高潮,结束时以强烈的音乐情感留下深刻的印象。
(二)旋律《春节序曲》中含有一系列明快而悦耳的旋律,这些旋律充满了欢乐和生机。
通过不同音乐家族的乐器,如弦乐器、木管乐器和打击乐器,传达了春节的喜庆和欢快。
这些旋律流畅而多彩,使听众仿佛沉浸在春节的独特音乐氛围之中。
(三)节奏此外,曲子中的节奏元素也是其引人入胜的一部分。
《春节序曲》的节奏明快、有力,贴合了庆典时刻的氛围。
锣鼓的敲击和各种打击乐器的声响为曲子增加了律动感,使人不禁跟随着音乐的鼓点跳动。
春节序曲赏析

春节序曲赏析对于这个耳熟能详的乐曲您是否也存在着一些困惑呢?例如每段音乐都是那样的熟悉,但就是理不清它的先后顺序?每旋律都是那么朗朗上口,但又觉得时高时低?那么我们就一起聆听音乐,重新认识它一遍吧!《春节序曲》选自李焕之管弦乐作品《春节组曲》的第一乐章,常以《春节序曲》为名单独上演。
其欢快、热闹、锣鼓喧天的气氛深为百姓所喜爱,成为春节晚会必演曲目,也是音乐会演出率最高的曲目之一。
有管弦乐版、民乐版两种。
李焕之(1919.1.12—2000.3.19)祖籍福建中国作曲家、指挥家、音乐理论家毕业于鲁迅艺术学院师从萧友梅、冼星海代表作《春节组曲》、《社会主义好》、《国歌》配器、《论作曲的艺术》等什么是组曲?组曲分为声乐组曲和器乐组曲,简单说就是由几个独立的小曲子排成统一的系列。
如:《春节组曲》第一乐章序曲—大秧歌复三部曲式第二乐章情歌如歌的行板第三乐章盤歌回旋曲式圆舞曲第四乐章灯会三部曲式灵感来源:李焕之先生1938年8月到达延安,进入鲁迅艺术学院学习,同年加入中国共产党,毕业后留校任教。
1943年延安开展轰轰烈烈的新秧歌运动,军民共歌共舞、互敬互贺的动人场景,窑洞、窗花、纺车、秧歌,延安的一切都成为他的灵感源泉,由此创作出洋为中用的乐曲典范《春节组曲》。
《春节序曲》欣赏 2\4拍 C大调(安定、自然、祥和的调性,古代西方皇室庆典、欢迎贵宾专用调式。
)素材:陕北唢呐曲、秧歌调、民歌《二月里来打过春》下面以听者角度分析音乐结构与大家共勉乐曲结构:引子(快)A(快)B(慢)A1(快)引子分为两个部分引1:欢快热烈地开场、立刻融入喜气洋洋的氛围中引2:与引1形成对话句式、对话内容请自行发挥想象A分为三个部分a:主题1由引1变奏而成,3321变成1323,以附点音符开头提示和区别b:主题2由引1和主题1结合变奏,变成3213c:主题1+引2+主题2(F大调)以上为引子和A段,经常被视为一个大的段落,开场直本主题,紧接着各种变奏和器乐交替出现、应接不暇,耳朵还来不及听,就沉浸在新年的氛围之中了。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竭诚为您提供优质文档/双击可除春节序曲乐器分析篇一:《春节序曲》赏析《春节序曲》赏析1.作者李焕之我国著名的作曲家、指挥家、音乐理论家。
1919年出生于香港。
1936年春入上海国立音乐专科学校,学习和声学。
自1954年起,历任中国音乐家协会常务理事、书记处书记、副主席,音协创作委员会主任,《音乐创作》主编等职务。
1985年当选中国音乐家协会主席。
李焕之自幼爱好民间音乐,热心参加学校的音乐活动。
1935年后,即开始创作歌曲,作有《牧羊哀歌》、《黄花曲》等。
李焕之根据中国民间及古代音乐的丰富素材,结合时代发展的要求,创造出表现新时代精神而又散发出浓郁的乡土气息的作品,深得国内外人民的喜爱。
其代表作有《生产忙》、《茶山谣》、《八月桂花遍地开》等民歌合唱;民歌合唱《苏武》与民歌合唱套曲《胡笳吟》,以及管弦乐《春节组曲》、筝协奏曲《泪罗江幻想曲》、箜篌独奏曲《高山流水》等。
他创作的管弦乐曲《春节序曲》现在已成为我国每年新年音乐会上必演曲目,是一部民族交响乐中经典之作。
李焕之在合唱指挥、理论方面也有很深的造诣。
在革命战争时期,他曾多次指挥大合唱《黄河》、歌剧《白毛女》的演出。
1957年在第6届世界青年学生和平与友谊联欢节上,他指挥北京青年业余合唱队的演出获得金质奖章。
他的音乐理论著作有:《作曲教程》、《怎样学习作曲》、《音乐创作散论》、《民族民间音乐数论》、《论作曲的艺术》等。
2.作品背景《春节序曲》创作于1955年—1956年,取材于作者早年在延安过春节时的生活体验和感受,展现了革命根据地人民在春节时热烈欢腾的场面以及团结友爱、互庆互贺的他以陕北民间秧歌音调和节奏为素材,旋律明快,生动地表现了我国人民在传统节日里热闹欢腾、喜气洋溢、敲锣打鼓、载歌载舞的场面。
并加入了民族打击乐器,将音乐逐步推向高潮,节日的欢腾景象和人们的喜庆心情被表现得淋漓尽致,乐曲描写的是过春节人们扭秧歌的情景,乐曲里加入了闹秧歌的锣鼓节奏,主题由两首陕北民间唢呐曲组成,中间部分是一首悠扬的陕北民歌。
3.思想内容《春节组曲》由四个乐章组成,第一乐章叫做"春节序曲",描写的是过春节人们扭秧歌的情景,乐曲里加入了闹秧歌的锣鼓节奏,主题由两首陕北民间唢呐曲组成,乐曲欢快热烈。
中间部分是一首悠扬的陕北民歌,其主题先由双簧管演奏,再由大提琴重复,最后由小号独奏把音乐推到高潮结束。
"春节序曲",是按照"秧歌"的结构写成的管弦乐曲。
"秧歌"是我国北方地区具有代表性的一种民间歌舞形式。
舞者通常扮成各种人物,手里拿着扇子、手帕、彩绸等道具起舞。
表演形式分过街、大场和小场三部分。
过街是秧歌队在街上行进时,按音乐节奏表演的一些简单的舞蹈动作。
大场是热烈火红的大型集体舞,常常走出各种复杂的队形来。
小场是两三人表演的带有简单情节的小型舞蹈或歌舞小戏。
"秧歌"的开始和结束是大场,中间穿插着小场。
《春节序曲》的引子相当于过街部分。
第一部分是热烈的快板,描写大场的歌舞场面。
中间部分是抒情的中板,描写小场的舞蹈表演。
接着回到第一部分的音乐,描写秧歌以大场收束。
最后的尾声重复了引子的后半部分。
4.风格特点引子部分以两个具有对比性质的音乐主题组成了序曲的引子以强烈的节奏、力度的对比、旋律的起伏,提示了洋溢于全曲中的欢快情绪。
第一部分的第一主题明快粗犷,节奏不断紧缩(c大调),表现了秧歌群舞的生动场面和热烈气氛。
第二主题活泼流畅,由长笛吹奏主旋律,双簧管吹奏对位声部给予衬托,音乐表现了人们难以抑制的喜悦和激动心情。
中部旋律十分抒情优美,节奏舒展,速度徐缓(F大调),与第一部分形成鲜明对比,表现了人们在节日中相互亲切的祝福和问候,也抒发了人们对幸福生活的赞美了对更美好的明天的憧憬。
在小号变奏了这个抒情主题后,将音乐引入了再现部。
重复部分在这里,火热的旋律,跳荡的节奏音型,表明更热烈的群舞又开始了。
引子和第一部分的主题音调在这里作部分重复和变化重复,并加入了民族打击乐器,将音乐逐步推向高潮,节日的欢腾景象和人们的喜庆心情被表现得淋漓尽致。
5.审美感受春节序曲是一首节日里欢唱的管弦乐曲,在我国可谓是脍炙人口,不论在那个地方听,都会给人快乐和喜庆的感觉,就放佛看到了作者所要描述给我们的陕北人民大丰收的忙碌场景,人民脸上挂着笑容,相互祝贺,共庆丰收,曲调幽美,节奏感强,似乎让一切烦恼烟消云散,只剩下快乐相随,用柔和加明亮的乐器抒发内心感受,很容易让我们产生共鸣,产生联想。
在组曲里面序曲更显得流畅和喜气洋洋,被用在开春之际,寓意万物生机,生命复苏。
给人以美的感受,回味长久!6.认识教育我是一个喜欢音乐的人。
总以为音乐可以表达所有,带来快乐。
远离烦恼,很高兴在大学二年级的时候能有音乐鉴赏课,让我知道了以前所不了解的很多优秀的音乐作品,在文学修养上面带给自己很大的提高,丰富了见闻,增长了知识。
但是我也是一个爱唱的学生,记得以前老师也说过这样的话,希望学校把想唱的和想听的学生分开来上课,这样会各得其所,但是能不能还是另一回事呢。
每一次听到老师在带领我们学唱时我总是那么的认真和仔细,但是只是针对学唱,可能在赏析方面我做的还是不够好,还有很多我没有掌握的,但是我是打心里喜欢,老师也是很专业的,交给我们的知识也很广泛。
认识了中国传统的一些东西,更了解了国外一些优秀的经典的音乐作品。
才知道我们的世界是这样的丰富多彩的,音乐是这样的可以让人自在舒服。
曾经我也幻想过自己什么时候也能像那种专业歌手一样站在舞台上给下面的人演唱我的歌声,希望带给他们快乐。
但是很多原因我没有能够去追求自己的理想,也只能是自己在私下里瞎唱唱。
音乐鉴赏课的学习使我认识到自己是真的是对音乐的知识个意境还所知甚少,想说一句老师谢谢你,虽然可能俗气了一点,但是是真心的感谢。
当然或许有些同学可能不喜欢这门课或者是老师您,没有人可以做到完美,就像音乐,不会有最美的声音,没有一种声音是让地球上所有人都感觉好听的,但是就是因为有了这些特别的声音和一定数量的听众,音乐才显得丰富和多彩。
正如我们这些求学的学生一样,有自己喜欢的,有自己不喜欢的。
在自己感兴趣的一方面我想我们可能会学的更好。
真的很希望能多学习一些音乐的听赏和学唱的知识,可能下学期就没有这门课程了,但是我会在以后的日子里多感受他们。
我想,多学一点知识没有什么不好的,不管是什么方面的。
最后,谢谢老师这一学期来多我们的培养和教育。
祝老师工作顺利,身体健康,合家欢乐,新年快乐!篇二:春节序曲鉴赏耳熟能详中的新味道——《春节序曲》赏析【摘要(Abstract)】《春节序曲》是我国著名的作曲家李焕之先生于1956年创作的管弦乐作品《春节组曲》中的第一乐章。
这套作品取材于作者早年在延安过春节时的生活体验和感受,李焕之先生通过乐曲向大家展现了革命根据地人民在春节时热烈欢腾的场面以及团结友爱、互庆互贺的动人图景。
人们对这首气氛欢快、情绪激昂曲目的喜爱程度绝对是中国交响作品历史上空前的。
1989年,《春节序曲》获中国唱片总公司“金唱片奖”;1993年6月,《春节组曲》等作品入选“二十世纪华人音乐经典”,足见其魅力所在。
“ThespringFestivalprelude”isthefamouscomposermrLihuanZhiin1956theorchestralwo rkcreatedthefirstof“thespringsuite”movement.ThisworkbasedonauthorearlywhenthespringFes tivalinyenanthelifeexperienceandfeeling,mrLihuanZhi musicshowedtoeveryonebypeoplesrevolutionarybaseinsp ringFestivalwarmexultscenesandunitylove,mutualgreet eachotherthemovingpictureanniversary.Itfirstatmosph ereandlively,spiritsupthepiecesofthechinanationalsy mphonyfondnessdegreeisabsolutelyunprecedentedintheh istoryoftheworks.In1989,“thespringFestivalprelude”wasawardedchinarecordcorporation “goldenrecordsaward”;June1993,“thespringFestivalsuiteand”soonthework“20centurieschinesemusicinclassic”,itservestoshowitscharm.【关键字(Keywords)】春节序曲ThespringFestivalprelude管弦乐orchestralmusic喜庆场面joyousscene复三部曲式compoundthreeparttunetype李焕之Lihuanzhi【正文】(一)地位与成就《春节序曲》是李焕之的管弦乐《春节组曲》的第一乐章。
《春节组曲》作于1955-1956年间。
作者曾在1943和1944年在陕北和当地群众欢度春节,感受很深。
《春节组曲》集中表现中国北方过春节的热闹景象。
全曲分四个乐章:《序曲》(大秧歌)、《情歌》、《盘歌》和《灯会》。
其中最经常演奏的是第一乐章《春节序曲》。
(二)背景和氛围春节是中国人民传统的盛大节日,在西北地区,每逢春节就举行红火的秧歌舞活动,人们同歌共舞,互相祝贺。
“秧歌”是我国北方地区具有代表性的一种民间歌舞形式。
舞者通常扮成各种人物,手里拿着扇子、手帕、彩绸等道具起舞。
表演形式分过街、大场和小场三部分。
过街是秧歌队在街上行进时,按音乐节奏表演的一些简单的舞蹈动作。
大场是热烈火红的大型集体舞,常常走出各种复杂的队形来。
小场是两三人表演的带有简单情节的小型舞蹈或歌舞小戏。
“秧歌”的开始和结束是大场,中间穿插着小场。
在晋西和陕北,流行着一种“伞头秧歌”,秧歌队中有一举足轻重的歌手,左手摇响环,右手执花伞,俗称伞头。
是一支秧歌队的统领。
领舞的伞头要善于领唱传统的歌词以及即兴编唱新词,以适应不同场合的需要。
一般是先唱后舞,演唱时,众队员重复他所唱的最后一句,形式简便,生动热闹。
秧歌队在伞头的带领下排街、走院、掏场子,并代表秧歌队即兴编唱秧歌答谢致意。
(三)结构与曲式《春节序曲》的乐曲结构是带再现的A-b-A1复三部曲式:A段之前有一个引子(合唱中第1至第14小节)由乐队全奏“开场锣鼓”,以强烈的节奏、力度概括全曲节奏、情绪特征,将听众带进欢快热烈的大型群舞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