旅游美学——第七章 旅游景区的审美设计
从旅游美学角度鉴赏旅游景点

从旅游美学角度鉴赏旅游景点
从旅游美学角度鉴赏旅游景点,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进行:
1. 景观美学:旅游景点通常以其独特的自然景观或人文景观吸引游客。
在自然景观中,山、水、森林、沙漠、湖泊等元素构成了一幅幅美丽的画卷。
而在人文景观中,建筑、文化、历史遗迹等元素则展示了人类文明的魅力。
2. 体验美学:旅游不仅是欣赏美景,更是一种体验。
游客通过亲身感受和参与,可以更加深入地了解当地的文化和风土人情。
例如,通过参与当地的民俗活动,品尝当地的美食,甚至与当地人交流,都可以让游客获得独特的体验。
3. 文化美学:旅游景点通常与一定的文化背景相关联。
文化美学关注的是景点所反映出的文化内涵和历史价值。
例如,一些古建筑或历史遗迹,是某个时期或某个文化的代表,游客可以通过欣赏这些景点,了解和感受其背后的历史文化。
4. 生态美学:在当今社会,越来越多的人开始关注生态环保。
生态美学关注的是旅游景点在保护生态环境方面的表现。
一个好的旅游景点应该注重生态平衡和环境保护,不仅为游客提供美好的旅游体验,也为子孙后代留下可持续发展的资源。
5. 情感美学:旅游景点往往能引发人们的情感共鸣。
情感美学关注的是游客在游览景点过程中所产生的情感体验。
例如,一些具有纪念意义的景点,可能会让游客产生强烈的爱国情感或对历史的敬畏感;而一些美丽的自然景观,则可能会让游客产生宁静、愉悦的情感。
总之,从旅游美学角度鉴赏旅游景点,需要综合考虑景观、体验、文化、生态和情感等多个方面。
通过深入了解和感受景点的魅力,游客可以获得更加美好的旅游体验。
旅游美学鉴赏策划方案范文

旅游美学鉴赏策划方案范文一、项目背景与意义旅游是一种体验美的方式,通过旅行,人们可以欣赏到不同地方的自然风光、人文景观以及独特的建筑艺术。
旅游美学鉴赏是一种以欣赏、鉴赏和感受美为目的的旅游方式,通过深入了解所到之处的历史文化、地理特点以及艺术表现形式,来提升旅游体验的品质和内涵。
目前,越来越多的人开始关注旅游美学鉴赏,并寻求更具深度和内涵的旅游体验。
然而,由于缺乏相关的策划方案,很多人仍然只是流于表面的游览,无法真正体验到旅游美学的魅力。
因此,本策划方案旨在为旅游美学鉴赏提供一个全面且系统的指导,帮助人们更好地了解和感受旅游中的美学价值。
二、策划目标1. 提升旅游体验品质:通过旅游美学鉴赏,使旅游者更加细致入微地感受和领悟旅游中的美学魅力,提升旅游体验的品质。
2. 传播地方文化:通过旅游美学鉴赏,向旅游者传递当地的历史文化、艺术形式和独特的风土人情,促进文化交流和传统文化的传承。
3. 培养美学鉴赏能力:通过旅游美学鉴赏,培养旅游者的美学鉴赏能力,提高对美的敏感度和欣赏能力。
三、策划内容1. 策划旅游路线:根据不同地区的特点,策划旅游路线,包括重点景点和次要景点的选择,以及相应的参观顺序和时间安排。
2. 美学导览解说:为每个景点准备专业的美学导览解说员,向旅游者介绍景点的历史文化、艺术背景和美学特点,引导旅游者深入理解和欣赏。
3. 组织专题讲座:在旅游过程中,安排专题讲座,邀请专家学者对当地的历史文化、艺术形式进行解读,引导旅游者深入了解和思考。
4. 丰富旅游体验项目:安排旅游者参与当地的传统文化体验活动,如民俗表演、手工艺制作等,增强旅游的互动性和参与感。
5. 发放旅游美学鉴赏手册:向旅游者发放旅游美学鉴赏手册,介绍旅游美学的基本概念和方法,提供鉴赏指南和参考资料,帮助旅游者更好地进行美学鉴赏。
四、实施步骤1. 策划团队组建:成立由旅游专家、美学专家、导游和文化传媒人员组成的策划团队,负责方案。
旅游审美7-8

√ 6、简述欣赏文物的层次与角度。
√ 7、简述旅游消费的主要形式及中国烹饪的主要艺 术特征。
临湖或沿江的至高点而设,以供游人
登高俯视、远望或纵观景观的全貌与
气势。
小结:
风景区在建筑与环境关 系的艺术处理上,应保持浓
郁的民族特色,以涵为主, 涵露结合。
以“雄、险、旷”为特征的 自然景观,建筑物常以“露”居 多;
以“秀、幽、奥”为特征的
自然景观,建筑物则以“涵”为
主,取“露”的手法,也以“露”
绘画与游记等作品,不同程
度地起到了“以激千古”的 历史文化效应,是后人深入
探讨景观审美价值和考察旅
游审美活动的宝贵遗产。
四、旅游景观完善时期 近现代,特别是20世纪70年 代以来,国际旅游业的突飞猛进
与中国“改革开放”的辉煌进程,
极大地刺激和推动了中国现代旅 游业的发展。
在这短短的几十年时间里,
为理论基础或价值参照系,重新发现了 山水美或自然美的独特效用。人们对自 然山水一往情深,以“超以象外”为审 美原则,探寻“象外之象”“韵外之致” 等玄远幽深的审美意义与宇宙生命的深 层内涵,并且沉醉于其中。
同时,当时道教的盛行与佛
教的兴起,对以自然山水为主调
的景观的形成也产生了不可忽视 的作用。
道教创始于汉代,以崇尚自然, 返朴归真和求道访仙为主旨。 佛教始于印度,两汉之际传入我 国,以超脱红尘、潜心修持、追求涅
以”幽“为美的景观;以“奥“为美的景观; 以”旷“为美的景观;以“野”为美的景观。
二、色彩美 色彩美是构成成最大众化的
一种审美形式。
景观色彩美的构成要素中起 主导作用的是光线,光线是一切
色彩的摇篮。
三、动态美
新绎旅游 美学

新绎旅游美学一、引言旅游是一种可以让人身心放松、开阔视野的活动。
而如何在旅游中体验到美学的魅力,成为了现代人们越来越关注的话题。
本文将以人类的视角,从不同的角度来探讨旅游中的美学体验,让读者仿佛亲身感受到旅行的美妙之处。
二、自然美学自然美学是旅游中最常见的美学体验之一。
当人们置身于广袤的大自然中时,往往会被壮丽的山川河流、绚丽的日出日落所震撼。
比如,在云南旅游时,可以欣赏到美丽的丽江古城、玉龙雪山等自然景观,这些景色无一不展现出大自然的鬼斧神工。
此时,人们可以通过观赏、摄影等方式来记录下这些美丽瞬间,让美学的感受延续下去。
三、建筑美学除了自然美学,旅游中的建筑美学也是一大亮点。
在旅行中,我们可以欣赏到各种古老而独特的建筑风格。
比如,在北京旅游时,可以参观到故宫、长城等具有悠久历史的建筑,这些建筑不仅展现了中华民族的智慧,也是中华文化的瑰宝。
而在欧洲旅游时,可以欣赏到哥特式教堂、巴洛克风格的宫殿等建筑,这些建筑以其精湛的工艺和壮丽的气势吸引着游客们。
通过观赏这些建筑,人们可以感受到历史的厚重和文化的底蕴,进而体会到建筑美学的魅力。
四、美食美学旅游中的美食也是无法忽视的一部分。
每个地方都有其独特的美食文化,通过品尝当地的特色美食,人们可以更好地了解当地的风土人情。
比如,在四川旅游时,可以品尝到麻辣火锅、川菜等美食,这些食物以其独特的口味和丰富的味道吸引着无数食客。
而在日本旅游时,可以品尝到寿司、拉面等传统日本美食,这些食物不仅美味可口,还展现了日本人对食物的精益求精的态度。
通过品尝这些美食,人们可以感受到美食的独特魅力,同时也可以满足味蕾的享受。
五、艺术美学旅游中的艺术美学也是一大亮点。
在旅行中,人们可以欣赏到各种艺术形式,比如音乐、舞蹈、绘画等。
比如,在维也纳旅游时,可以欣赏到维也纳爱乐乐团的音乐会,这些音乐会以其高雅的音乐和精湛的演奏技巧吸引着无数音乐爱好者。
而在法国旅游时,可以欣赏到巴黎歌剧院的演出,这些演出以其宏大的场面和精湛的表演技巧吸引着观众们。
旅游中的美学(cuit选修整理完整版)

旅游中的美学一、重点名词:1、旅游:旅游时人们以审美、娱乐和社会交往为目的,离开常住地到异国异乡的非居住性旅行和暂时停留所进行的具有高消费特征的社会、文化生活的体验和高级需要活动。
2、旅游美学:旅游美学是一门研究旅游的审美活动和审美价值的学科,是美学的一个分支。
3、旅游资源:凡是能激发旅游者的旅游动机并使其产生旅游行动,能成为旅游业所利用并产生必然经济、社会及生态环境效益的任何自然因素和方式因素,都可以称之为旅游资源。
4、旅游动机:旅游动机是指促发一个人成心于旅游和到何处去、作何种旅游的内在心里原因,常常以愿望、兴趣、爱好、猎奇等形式表现出来。
5、旅游线路:旅游线路是旅行社或其它旅游经营部门利用交通为旅游者设计的串联若干旅游点火旅游城市的合理走向。
6、审美直觉:审美直觉是人们在长期的社会实践活动中逐渐形成的、成立在审美观察和审美体验之上的高级什么感知能力,是一种以主观的情感体验区观照自然和现实,让审美对象激发主体的情感,又将主体的情感融入审美对象当中的表现运动。
7、美感:美感值具体的审美感受,即美感的心理结构及其运动形式,他表现为主体在欣赏美的对象时综合的心理反映。
8、审美个性:审美个性是通过群体的审好心识的渗入河个体审美心理结构的形式而展现丰硕的、多样的审美特征。
9、美感活动:美感活动是指以情感性能为主体,一情感运动为中介,从而调节人智力结构和意志结构,提升人丛熟悉必然到意志自由心理进程。
10、审美愉悦:审美愉悦是指一种人的精神上取得一种感发、兴发。
二、重点问题:1、旅游的本质:(1)、旅游是一种审美活动,是综合性的审美实践;(2)、旅游是人类一种踊跃而健康的社会交往活动;(3)、旅游是人类生活的大体需求和高层次的消费活动。
2、现代旅游的特点:(1)、综合性(2)、世界性(3)、群众性(4)、普及性(5)、社会性3、现代旅游发展的主要原因:(1)、战后世界经济的迅速发展,个人收入的提高,使旅游成为群众性的活动;(2)、交通工具的进步,缩短了时空距离,使国际旅游有了实观的可能性;(3)、战后世界经济的迅速发展,增进了科学技术的发展,随着科学技术的进步,生产效率不断提高人们的闲暇时间增多,外出旅游有了必要的客观条件;(4)、战后世界经济的迅速发展,增进了城市化的进程,战后许多的国家的城市化进程加速发展;(5)、战后世界各国的教育事业不断向新的广度和深度发展,加上信息技术的影响,愈来愈多的人对本地或本国之外的其它地域或国家的事物发生了兴趣,人们的文化价值观念得以改变;(6)各个之间的经济联系不断增强;、(7)、政府对旅游业的重视,各国政府推动了世界旅游的发展。
旅游中的美学

美感:美感指具体的审美感受,即美感的心理结构及其运动形式,它表现为主体在欣赏美的对象时综合的心理反应。
审美个性:审美个性是通过群体的审美意识的渗入和个体审美心理结构的形成而展现丰富的、多样的审美特征。
美感活动:美感活动是以情感机能为主体,以情感运动为中介,从而调节人的智力结构和意志结构,提升人从认识必然到意志自由的心理过程。
审美愉悦:审美愉悦是指一种人的精神上得到一种感兴、兴发。
自然美:旅游美学中所称的自然美,主要是从旅游者在旅游时游览观赏角度所称的自然景物的美。
人工美:旅游美学中所称的人工美,主要是指在自然风景中,增加一些人造景物,使其与自然景物形成一个统一的整体,构成绚丽多姿的风景美。
景观线:景观线是观赏风景的路线,也就是旅游景区或公园里的路,通过景观线可以把一个一个的风景点连接起来特写景:特写景指园林中除了布置大面积的风景以外的、一些风格独特、别具一格、小巧玲珑、精雕细刻的景物,供人观赏,或仔细观察其细部及其奥妙的艺术境界,这种特殊的景物叫特写景借景:借景就是把园外的景物巧妙的组合到园内来,以充实园内的空间,丰富园内的景色,使院内外的景色融为一个整体卷轴画:中国画的基本款式,泛指用纸、绢画成后,经装裱而成的中国画,大幅用于张挂在正厅中间,叫中堂,小轴随意张挂着叫条山,横式张挂者叫横幅,极长横幅以供展阅者叫手卷壁画:壁画即在墙壁上所作之画,中国现存优秀的古代壁画有寺观壁画、石窟壁画、墓室壁画等,大多为重要的文物保护单位和旅游景点工艺绘画:中国工艺绘画起源于新石器时代的彩陶文饰,本是一种实用性工艺美术,后来逐渐发展成为独立的纯欣赏性的艺术,它是用特殊材料和特殊手法创作的绘画雕塑:雕塑是雕刻与塑造两种制作方法的统称,雕塑是使用体积的语言—占有一定的空间物质实体,制作可以观看、可以触摸的形体、即成艺术的形象圆雕:圆雕是完全立体的。
它是独立的、实在的存在于一定的空间的环境中,不附着在任何背景上的雕塑作品。
从旅游美学角度鉴赏旅游景点

从旅游美学角度鉴赏旅游景点旅游美学是一门研究旅游景点的学科,旨在从美的角度来鉴赏旅游景点的独特魅力和艺术价值。
本文将以旅游美学的视角来鉴赏某一旅游景点,并对其景观、历史文化、艺术表现等方面进行深入分析,以期更好地理解和欣赏旅游景点的美。
某一旅游景点位于大自然之中,景致宜人,环境优美,气候宜人,是游客们放松身心的绝佳场所。
首先,该景点有着壮丽的自然景观,包括浩瀚的大海、高耸入云的群山以及优美的湖泊。
这些自然景观充满了力量感和美感,使人们感受到大自然的伟大和宏伟。
此外,景点的气候宜人,四季如春,游客可以在这里尽情享受阳光和海风的抚慰,感受到大自然的宁静和祥和。
这种自然美让人们摆脱了都市的喧闹和压力,找到了内心的宁静和平静。
除了自然美,该旅游景点还融合了丰富的历史文化元素。
游客可以感受到这里的历史沉淀和文化底蕴。
首先,该景点拥有悠久的历史,曾经是古代王国的疆域,留下了许多古老的文化遗迹。
这些遗迹包括古老的城堡、寺庙和古老的街道,它们见证了这里的历史变迁和文化发展。
其次,景点还有丰富多样的传统文化表演,如民俗舞蹈、传统音乐等,吸引着来自世界各地的游客前来观赏和参与。
这种历史文化的融合使得景点更具特色,给人们带来了对古老文明的向往和敬畏之情。
此外,该旅游景点还有着独特的艺术表现。
在景点内部,游客可以欣赏到精巧的雕塑和壁画。
这些艺术品展现了艺术家的创造力和才华,同时也让游客能够更好地领略美的感受。
此外,在景点周围的村庄和城市中,游客还可以欣赏到各种形式的艺术作品,如当地艺术家的绘画、手工艺品等。
这些艺术表现不仅丰富了景点的艺术氛围,还可以让游客更好地了解当地的文化和艺术风格。
总的来说,该旅游景点从旅游美学的角度来看,有着丰富多样的魅力和艺术价值。
其自然美让人们感受到大自然的壮丽和宁静,历史文化元素让人们了解到这里的历史和文化底蕴,而艺术表现则展现了艺术家的创造力和才华。
在这个景点,游客可以体验到身心的放松和心灵的愉悦,与大自然和谐共处。
旅游景观审美特征

天象景观审美特征
瞬息万变
光影效果
天象景观如云雾、霞光等瞬息万变, 给人以神秘、变幻莫测的感觉。
天象景观的光影效果,如彩虹、极光 等,增加了其审美价值和观赏性。
宏大壮丽
天象景观的宏大壮丽,如星空、日出 日落等,给人以心灵的震撼和美的享 受。
03
人文景观审美特征
历史遗迹景观审美特征
历史价值
历史遗迹景观是历史的见证,具有不可复制性和不可再生 性,其存在和保护对于传承历史文化、弘扬民族精神具有 重要意义。
文化价值
历史遗迹景观反映了不同历史时期的文化特点,是文化多 样性和文化交流的重要载体,对于研究历史文化、推动文 化交流具有重要意义。
艺术价值
历史遗迹景观在建筑、雕刻、绘画等方面具有很高的艺术 价值,其独特的艺术风格和美学特征能够满足游客的审美 需求,提高人们的审美水平。
建筑景观审美特征
01
建筑风格
认知阶段
游客在感知的基础上,对旅游景观进行深入了解 和认识,形成理性认识。
评价阶段
游客根据自己的审美标准和价值观念,对旅游景 观进行评价和判断。
旅游景观审美的心理要素
感知能力
认知水平
游客对旅游景观的感知 能力,包括视觉、听觉、
触觉等方面的感知。
游客对旅游景观的认知 水平和知识储备,影响 其对景观的理解和评价。
不同地区、不同文化背景下的建筑风格各具特色,其独特的建筑风格和
美学特征能够满足游客的审美需求,提高人们的审美水平。
02
空间布局
建筑景观的空间布局也是其审美特征的重要组成部分,合理的空间布局
能够营造出舒适、和谐、优美的环境氛围,提高人们的居住和旅游体验。
03
建筑材料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旅游美学
旅游美学
回顾
5 饮食文化与审美鉴赏
ห้องสมุดไป่ตู้
中国传统饮食文化概述
一、两大观念 二、三大原则 三、四大习俗 四、十美风格
饮食文化的审美特征
饮食的审美特色
四大菜系审美特色
中西饮食文化审美比较
一、美味与营养
民族饮食审美特色
宗教饮食审美特色
二、随意与规范
三、和合与分别 四、情趣与技术
旅游美学
目录
第一部分 第二部分 第三部分 第四部分 第五部分 第六部分 第七部分
恒 山
衡 山
黄 山
旅游美学
6 旅游景区的审美设计 6.1 旅游景区及其审美意义 6.1.2 旅游景区的基本类型 自然景观类旅游景区 主要包括风景名山、历史文化名山和冰雪山峰等。 五台山 普陀山 九华山 峨眉山
文殊菩萨
聪 明 智 慧
观世音菩萨
大 慈 大 悲
地藏菩萨
大 愿 孝 道
普贤菩萨
理 德 、 行 德
旅游美学
6 旅游景区的审美设计 6.1 旅游景区及其审美意义 6.1.2 旅游景区的基本类型
按景观的基本成因和属性把旅游景区划分为两大类:
自然景观类旅游景区
地球岩石圈形成的地文景观旅游 景区 水圈形成的水域风光旅游景区 生物圈形成的生物景观旅游景区 大气圈形成的气候天象景观景区
人文景观类旅游景区
文物古迹旅游景区 民俗风情旅游景区 宗教文化旅游景区 文学艺术旅游景区
旅游美学
6 旅游景区的审美设计 6.1 旅游景区及其审美意义 6.1.2 旅游景区的基本类型 自然景观类旅游景区
旅游美学
6 旅游景区的审美设计 6.1 旅游景区及其审美意义 6.1.2 旅游景区的基本类型 自然景观类旅游景区 主要包括风景名山、历史文化名山和冰雪山峰等。 泰 山 华 山 嵩 山
五 岳
旅游美学
6.1 旅游景区及其审美意义 6.1.2 旅游景区的基本类型
6 旅游景区的审美设计
自然景观类旅游景区 包括风蚀地貌:风蚀蘑菇、风蚀垄槽、风蚀城堡和风积地貌:沙丘和戈壁
新疆乌尔禾风蚀魔鬼城
罗布泊“雅丹”风景区
旅游美学
6.1 旅游景区及其审美意义
6 旅游景区的审美设计
6.1.2 旅游景区的基本类型
坦桑尼亚乞力马扎罗山
美国落基山
日本富士山
旅游美学
6.1 旅游景区及其审美意义 6.1.2 旅游景区的基本类型
6 旅游景区的审美设计
自然景观类旅游景区 主要包括地下的洞穴、暗河与地上的孤峰、峰林、石林及天生桥。 桐庐“瑶琳仙境”
贵州织金洞 桂林岩溶山水 中国云南石林
建水燕子洞 贵 州 黎 平 天 生 桥
引力,本质上是一
种旅游产品。
旅游景区是具有美学、科学和历史价值的各类自然景观和人文景观的空间载体,同时旅游景区又是以能够激发人们的旅游兴趣和需求, 为人们提供参观、游览、度假、康乐、科研等产品和服务的空间区域。它包括旅游景点、主题公园、度假区、保护区、风景区、森林公 园、动物园、植物园、博物馆、美术馆等。
旅游美学
6 旅游景区的审美设计 6.1 旅游景区及其审美意义 6.1.1 旅游景区的定义 旅游景区是旅游 资源的重要表现 形式之一,是各 种旅游资源展现 给游人的载体。 旅游景区一般是将 旅游资源经人为开 发,使其可以激发 旅游者的兴趣和吸 旅游景区 只要能够激发人们 的旅游兴趣和需求, 并能提供给人们游 览、休息和科研的 区域,都应该是旅 游景区。
景点
应该是一个独立的单位,一个专门的场所,或者 是一个有明确界限的、范围不可太大的区域,交 通便利,可以吸引大批的游人闲暇时来这里作短 暂停留的地方。 ——英国学者约翰·斯沃布鲁克
凡具有观赏、文化或科学价值, 自然景物、人文景物比较集中, 环境优美,具有一定规模和范 围,可供人们游览、休息或进 行科学、文化活动的地区。
旅游景区
风景名胜区
由一定数量的旅游点组成的,拥有一 定质量的旅游内容和一定质量的接待 设施,在相应的分布范围内足以供旅 游者停留一定时间的旅游空间。 ——王洪斌
旅游区
1. 应有一个或一个以上的中心城市; 2. 旅游区内存在一定数量不同特色的旅游点; 3. 都与行政区划相一致,以便统一规划。 可以是一座旅游城市,也可以是一个景区。
绪论
审美心理与 自然景观与 人文景观与 饮食文化与 旅游景区的 旅游服务者 旅游观赏原理 审美鉴赏 审美鉴赏 审美鉴赏 审美设计 审美要求
旅游美学
第六部分 旅游景区 的审美设计
旅游美学
6 旅游景区的审美设计
旅游景区及其审美意义
旅游景区审美设计的基本原则
旅游景区的审美鉴赏
一、旅游景区的定义 二、旅游景区的基本类型 三、旅游景区的基本特征 四、旅游景区审美意义
旅游美学
6 旅游景区的审美设计 6.1 旅游景区及其审美意义 6.1.2 旅游景区的基本类型 自然景观类旅游景区 主要包括风景名山、历史文化名山和冰雪山峰等。 安 徽 齐 云 山 湖 北 武 当 山 珠穆朗玛峰
四 川 青 城 山
四 大 道 教 名 山
江 西 龙 虎 山
阿尔卑斯山
旅游美学
6 旅游景区的审美设计 6.1 旅游景区及其审美意义 6.1.2 旅游景区的基本类型 自然景观类旅游景区 主要包括风景名山、历史文化名山和冰雪山峰等。
一、传统性与创新性结合的审美原则 二、整体性审美原则 三、人本性审美原则 四、特色性审美原则 五、生态性审美原则
一、自然景观构美 二、人文景观构美 三、人造景观构美 四、旅游景区形象构美 五、旅游线路构美
六、旅游服务构美
旅游美学
6 旅游景区的审美设计 6.1 旅游景区及其审美意义 6.1.1 旅游景区的定义
自然景观类旅游景区 包括风蚀地貌:风蚀蘑菇、风蚀垄槽、风蚀城堡和风积地貌:沙丘和戈壁
敦煌鸣沙山
非洲撒哈拉大沙漠
美国彩色荒漠
旅游美学
6.1 旅游景区及其审美意义
6 旅游景区的审美设计
6.1.2 旅游景区的基本类型
自然景观类旅游景区 包括:海蚀地貌、海积地貌、岩岸、沙岸、红树林海岸、珊瑚礁海岸 中国大连金石滩海滨 美 国 迈 阿 密 海 滩 澳大利亚大堡礁 台湾清水断崖
广西红树林海岸
旅游美学
6.1 旅游景区及其审美意义
6 旅游景区的审美设计
6.1.2 旅游景区的基本类型
自然景观类旅游景区 主要指一般地区罕见的独特的地貌景观
福建鸳鸯溪白水洋巨型水下石板广场 五大连池火山熔岩景观
贵州马玲河地缝裂谷
澳大利亚大陆中部平原西侧的世界 最大嶷岩独石艾尔斯巨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