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免费下载】 五年级下册教材解读
五下 数学教材解读

3.注重学生对基础知识、基本技能的理解和 掌握; 一定量、适度的训练 对教材的把握 (1)对教材知识的分析(从学生角度把握重、难点) ①了解不同学生学习时的困惑,把对内容分 析和对学生的分析有机的整合起来。
②给难点设计分化若干个台阶,让学生按一 个一个台阶爬上去,最后使困难得到解决。
说课标
•总目标:
知识技能、数学思考、问题解决、情感态度 1.密切联系、交融的有机整体; 2.在课程设计、教学活动组织中,兼顾;
这些目标的整体实现,是学生受到 良好数学教育的标志,它对学生的全面 持续、和谐发展都有着重要的意义。
会独立思考, 体会一些数 学的基本思 想
了解一些 几何体的 基本特征; 体验简单 图形的运 动过程
图形与几何
教材内容
统计与概率
• 学习条形统计图基础上,认识到当数 据随着时间的变化而变化时,用折线 统计图描述数据比较适合。(体会特点) • 感受数学与生活的联系,培养用数学 的眼光观察事物的意识。
教材内容
实践与综合运用
• 1.结合本学期所学知识解决生活中的简单 问题,掌握解决问题的方法和策略; • 2. 归纳法 观察、猜测、试验、推理
我们不仅要关注学 生的参与程度,合 作交流的意识与情 感、态度的发展, 同时也要重视考察 学生的思维过程。
注重对学生 学习过程 的评价
课堂评价:积极性
恰当评价学生 的基础知识和 基本技能
分层次灵活评价。可以 对部分学生采用延迟评 价的方式,提供再次评 价的机会,树立信心。
重视评价学生 发现问题和解 决问题的能力。
• 2.分数的初步认识基础上教学分数的意义和性质 以及加减法 约分 最大公因数 通分 最小公倍数
教材内容
五下教材解读

一、开场各位老师:大家好!我代表五年级组传达对本册教材的解读,我们现在用的是人教版,本册教材是第一次用,所以对教材内容的了解不够透,再加上单任务的提炼对于我们而言,就如同让领悟能力和概括能力都不够强的学生,去把握文章的主要内容,很难哪!但不管怎样,我现在就我们的解读说一说。
本册教材以专题组织单元,共分8组。
其中第6组是综合性学习,下面就八个单元的主题内容和我们确定的单任务进行简要说明。
教学目标(一)识字与写字教学本册识字200个,写字150个,把字写端正。
在提高写字质量的同时,还可适适当提高写字的速度,继续养成良好的写字习惯。
(二)阅读教学1、继续加强阅读基本功的训练。
2、发现语言规律,学习表达要领。
3、掌握每个单元丰富的人文内涵,把情感、态度、价值观的目标落到实处。
(三)口语交际教学1、激发兴趣,体现双向互动。
2、继续提高学生的口语程度,培养良好的语言习惯。
(四)习作教学1、进一步明确小学生作文的本质。
小学生作文的本质是练笔,是习作,不是创作。
2、培养观察、思考、表达三种能力。
二、简述八个单元的单任务1、第一单元。
选编了4篇课文,从不同角度反映了“神奇的西部”,反映了西部的昨天和今天。
教学本组教材,既要引导学生把具体的景、人、事与作者所要表达的情感结合起来,还要尽可能地引导学生了解西部的自然风光、历史文化、风土人情和建设者。
结合本年段的教学要求:把握文章只要内容,联系上下文体会优美的语言和含义深刻的句子。
所以我们把本单元的单任务确定为:多种方式把握主要内容。
2、第二单元以“童年”为专题来编排教学内容,反应了古代、现代和当代中国儿童生活的某些侧面。
有古诗、有小说序言、有现代儿童诗,一篇篇课文风格迥异,于是我们教学本单元最重要的任务就是:对比阅读,感知表达方法。
3、第三单元将带领学生感受“语言艺术”的魅力,大家都知道,凡是精炼、生动、幽默的语言都是被艺术化了的,都充满了艺术的魅力,充满艺术的语言值得细细品读,因此本单元我们将引领学生:读好机智、巧妙的对话。
人教版小学五年级下册全册教材解读

人教版小学五年级下册全册教材各位老师大家好!我说教材的内容选自人教版义务教育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五年级下册全册。
为了能够理解教材、使用好教材,对本册教材从三大环节进行研说教材顺序分别是:纵横联系说课标、立体整合说教材、落实目标说建议一、纵横联系说课标1、(1)、工具性人文性课程性质与地位:语文是最重要的交际工具,是人类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
工具性与人文性的统一,是语文课程的基本特点。
(2)、基本理念——全面提高学生语文素养语文课程还应重视提高学生的品德修养和审美情趣,使他们逐步形成良好的个性和健全的人格,促进德、智、体、美的和谐发展(3)、总目标小学语文课程标准是将课程目标和内容标准融合在一起的,着眼于语文素养的整体提高。
课程目标根据知识与能力、过程与方法、情感态度与价值观三个维度设计。
三个方面相互渗透,融为一体,注重语文素养的整体提高。
各个学段相互联系,螺旋上升,最终全面达成总目标。
在新课标的要求中,“知识与能力”目标要求学生认识3500个常用汉字,具有独立阅读、日常口语交际的基本能力。
“过程与方法”目标要求学生具备语言能力、思维能力、学习科学的思想方法。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目标重在培养学生的爱国主义情感、集体主义、社会主义道德品质,培养创新、合作精神。
(4)、课程目标九年一贯整体设计。
课程标准在“总目标”之下,按1~2年级、3~4年级、5~6年级、7~9年级这四个学段,分别提出“阶段目标”,体现语文课程的整体性和阶段性。
2、我要说的5~6年级目标第三学段(5~6年级)(一)识字与写字独立识字认识3000 会写2500钢笔毛笔有较强的独立识字能力。
累计认识常用汉字3000个左右,其中2500个左右会写。
硬笔书写楷书,行款整齐,有一定的速度。
.能用毛笔书写楷书,在书写中体会汉字的优美。
(二)阅读朗读默读揣摩体会领悟浏览课外阅读100万能用普通话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默读有一定的速度,默读一般读物每分钟不少于300字。
五年级语文下册全册教材解析

第一单元龙教学目标:1、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通过不同的文章,了解龙并激发学生对自由完美的向往和追求。
2、练习写摘录笔记、提纲笔记和批注笔记,能养成记笔记的习惯。
3、联系课文内容,积累描写龙的成语和寓言故事。
4、背诵古文《叶公好龙》以及其他两课优美的段落,积累与读书有关词语、成语、格言、警句,并联系自己的生活加深理解和体验。
5、学习自己出题检查阅读效果(拓展阅读课文)。
6、自己对本单元的学习进行小结,抓住要点,实事求是地评价自己和他人。
养成每单元都进行小结的习惯。
7、自学至少11个生字,会认会写。
教学重点:了解龙并激发学生对自由完美的向往和追求。
教学难点:能养成记笔记的习惯。
学习自己出题检查阅读效果。
教学准备:1、有关龙的资料。
2、和课文内容有关的名家和名著的资料:何忠范、《新序》……3、整理学生自己读过的书贺自己的读书经历和感受。
课时安排:《龙的传人》 2课时《大人们这样说》 2课时《叶公好龙》 2课时《乐山龙舟会》 2课时语文天地 4课时龙的传人一、教材分析:这是一篇凝聚着强烈民族自豪感和爱国情感的文章,教材通过对龙的传说、龙在中国人心中的地位以及龙的象征意义的描述,赞颂了勤劳智慧的中国人民对自由完美的向往和追求,意在培养学生的民族自豪感、自信心。
二、教学目标:1、有感情地朗读课文,理解课文内容,体会龙所代表的追求自由完美的民族精神。
2、学会本课生字词。
3、学习作者首尾呼应的表达方法。
三、教学重点、难点:1、理解龙的象征意义,体会龙所代表的追求自由完美的民族精神。
2、学习作者首尾呼应的表达方法。
四、教学准备:1、教师:录音机录音带图片2、学生:预习课文,查找有关资料。
五、教学过程:设疑激趣导入课题1、播放歌曲《龙的传人》.教师问:①知道这首歌曲的名字吗?②关于龙,你都知道些什么?(教师组织学生用简短的语言交流课前搜集到的有关龙的资料。
)③谁知道歌词中的“龙的传人”指的是什么人?2、过渡:中国人为什么要自称是龙的传人呢?让我们一起到课文中去寻找答案吧!引入新课,板书课题。
五年级数学下册教材解读

义务教育小学五年级数学下册教材解读一、说课标基础教育阶段数学课程的总体目标1、获得适应未来社会生活和进一步发展所必需的重要数学知识以及基本的数学思想方法和必要的应用技能。
2、初步学会运用数学的思维方式去观察、分析现实社会,去解决日常生活中和其他学科学习中的问题,增强应用数学的意识。
3、体会数学与自然及人类社会的联系,了解数学的价值,增加对数学的理解和学好数学的信心。
4、具有初步的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在情感态度和一般能力方面都能得到充分发展。
本册教学目标在数与代数方面,这一册教材安排了因数与倍数、分数的意义和性质、分数的加法和减法。
因数与倍数,在前面学习整数及其四则运算的基础上教学初等数论的一些基础知识,包括因数和倍数的意义,2、5和3的倍数的特征,质数和合数。
教材在三年级上册分数的初步认识的基础上教学分数的意义和性质以及分数的加法、减法,结合约分教学最大公因数,结合通分教学最小公倍数。
在图形与几何方面,这一册教材安排了观察物体、长方体和正方体、图形的运动三个单元。
在已有知识和经验的基础上,通过丰富而现实的数学活动,让学生获得探究学习的经历,在前面学习辨认从不同方向看到的物体的形状图的基础上,让学生根据看到的形状图通过操作还原该物体,培养学生的推理能力和空间观念;探索并体会长方体和正方体的特征、图形之间的关系及图形之间的转化,掌握长方体、正方体的体积、表面积公式及公式之间的关系,探索某些实物体积的测量方法;认识图形的旋转变换;促进学生空间观念的进一步发展。
在统计方面,本册教材让学生学习折线统计图的知识。
在学习条形统计图的基础上,认识到当数据随着时间的变化而变化时,比较适合用折线统计图描述数据,体会折线统计图的特点。
在用数学解决问题方面,教材结合分数的加法和减法、长方体和正方体等多个单元,教学用所学的知识解决生活中的简单问题,掌握解决问题的方法和策略。
在数学思想方法方面,教材除了结合因数与倍数、长方体和正方体、分数的意义和性质图形的运动、分数的加法和减法、折线统计图等知识,让学生体会、理解和掌握归纳法、符号思想、分类思想、演绎推理思想、转化思想、数形结合思想、模型思想等思想方法外,还安排了“数学广角”的教学内容,引导学生通过观察、猜测、试验、推理等活动体会优化、推理、模型和转化的数学思想方法,体会解决问题策略的多样性以及运用优化、转化的方法解决问题的有效性,感受数学的魅力本册教材根据学生所学习的数学知识和已有的生活经验,安排了两个数学综合与实践活动,让学生通过小组合作的探究活动或有现实背景的活动,运用所学知识解决问题,体会探索的乐趣和数学的实际应用,感受用数学的愉悦,培养学生的数学意识和实践。
部编小学语文五年级下册教材解读

部编小学语文五年级下册教材解读一、总体特点:一、关注要素联系:从要素联系来看,本册教材无论是勾联不同册次,还是同一册次,甚至是同一单元中的要素,都是紧密结合,环环相扣的。
如在不同册次要素的勾联上,五年级上册第七单元中的语文要素提出初步体会课文中的静态描写和动态描写,到了五年级下册,还是在第七单元,语文要素便升级为体会静态描写和动态描写的表达效果。
一个是初步体会,一个是要求体会表达效果,这样的要素变化不仅体现了学习内容上的由浅入深,还体现了统编教材在能力序列培养上的螺旋上升。
再如,在资料的查找整理运用这个要素上,教材也是贯穿始终。
如,三年级下册第三单元语文要素收集传统节日的资料,交流节日的风俗习惯,四年级下册第三单元则要求学生根据需要收集资料,初步学习整理资料的方法,这里材料的查找能力都指向收集。
收集一词在词典中的意思为使聚集在一起。
到了高年级以后,针对材料的查找能力就升级为搜集,搜集的意思为到处寻找(事物)并聚集在一起。
从这里,我们不难看出,中年级的收集是可以在老师或大人的帮助下,将一些有需要的资料整理到一起,而五年级之后,就得培养学生根据自己的需求自己去找到相关的材料,再进行整理。
此外,针对搜集这个能力的培养,同一册次之间,编者也进行了刻意地安排。
可以观察下图,我们不难发现,搜集从开始的简单渗透,到方法指导,再到引导学生主动实践,目的是为了培养学生在学习生活中,能够根据自己的需求,有目的地查阅相关资料。
二、强化内在关联:这个部分,列举了阅读与习作、口语交际习作与语文要素、习作与习作,以及快乐读书吧与单元教学内容之间的关联。
如五年级下册第六单元,一共有三篇课文,《自相矛盾》《田忌赛马》《跳水》,三篇文章都指向人物的思维层面。
在义务教育2022年版语文新课标将语文学习内容分三个层面设置了六个学习任务群,其中发展型学习任务群中设置了思辨性阅读与表达,这个单元的学习内容与这个任务群十分贴合。
在教学过程中,教师要从故事人物遇到的问题—当时的条件—适宜的对策—解决问题等角度引导学生进行思考交流。
新课标人教版小学五年级下册数学全册教材解读

新课标人教版小学五年级下册数学全册教材解读第一单元《图形的变换》教材分析一、教学内容第一单元《图形的变换》属于《空间与图形》版块。
在本册中包含的内容有:1、轴对称 2、旋转 3、欣赏与设计二、教学目标1、《课程标准》要求(1)用折纸等方法画出轴对称图形的对称轴,能在方格纸上画出一个图形的轴对称图形。
(2)通过观察实例,认识图形的平移与旋转,能在方格纸上将简单图形平移或旋转90°。
(3)欣赏生活中的图案,灵活运用平移、对称和旋转在方格纸上设计图案。
2、单元教学目标(1)进一步认识图形的轴对称,探索图形成轴对称的特征和性质,能在方格纸上画出一个图形的轴对称图形。
(2)进一步认识图形的旋转,探索图形旋转的特征和性质,能在方格纸上把简单图形旋转90°。
(3)初步学会运用对称、平移和旋转的方法在方格纸上设计图案,进一步增强空间观念。
(4)在探索、实践活动中,欣赏图形变换所创造的美,进一步感受对称、平移和旋转在生活中的应用,体会数学的价值。
3、教学重点:探索图形成轴对称和图形旋转的特征和性质。
4、教学难点:能在方格纸上将图形平移或旋转90°。
三、新旧教材的对比1、拓展轴对称的内涵,探索两个图形成轴对称具有的特征。
2、本单元注重联系生活实际,让学生观察钟表的表针和风车旋转的过程,分别认识这些实物怎样按照顺时针和逆时针方向旋转,明确旋转的含义,探索图形的旋转的特征和性质,充分显示了数学知识来源于生活的真谛。
3、通过大量的看一看、画一画、剪一剪等操作活动,帮助学生理解图形的对称和旋转变换。
例如,让学生判断几个图案分别是由哪种方法剪出来的。
这就要求学生要根据图案的特征,不断在头脑中对这个图案进行“折叠”,并将最后的结果与下面的剪法对应起来。
而且还让学生思考“还有什么剪法”,从而使学生的空间想像力和思维能力得到充分的锻炼。
四、已有知识,经验基础1、二年级上册已经初步认识了对称,会画一些简单图形的对称轴,会在方格纸上按对称轴画出另一半。
五年级下册第五单元教材解读

五年级下册第五单元教材解读一、单元主题与编排意图。
1. 单元主题。
- 本单元的主题是“形形色色的人”。
这一主题旨在引导学生通过观察身边不同的人物,发现人物的特点,并运用恰当的描写方法将人物的特点生动地表现出来。
2. 编排意图。
- 从语文知识与能力的培养角度看,这一单元是对人物描写方法的集中学习与训练。
通过精读课文的示范,让学生学习描写人物的基本方法,如外貌、动作、语言、神态、心理描写等。
- 在阅读方面,有助于提高学生对人物形象的理解能力,学会从文本中的描写去把握人物的性格、品质等特点。
- 在习作方面,为学生提供了明确的写作方向,即写一个身边有特点的人,要求学生将在阅读中学到的描写方法运用到自己的写作中,实现读写结合。
二、课文分析。
- 这篇课文主要描写了小嘎子和胖墩儿比赛摔跤的情景。
- 在人物描写上,通过对小嘎子的动作描写,如“起初,小嘎子精神抖擞,欺负对手傻大黑粗,动转不灵,围着他猴儿似的蹦来蹦去,总想使巧招,下冷绊子”,生动地表现出小嘎子的机灵、好胜、富有心计的特点。
同时,对胖墩儿的描写也很有特点,“塌着腰,合了裆,鼓着眼珠子,不露一点儿破绽”,写出了胖墩儿的沉稳、老实。
- 文中对祥子的外貌描写十分细致,“他的身量与筋肉都发展到年岁前边去了。
二十来的岁,他已经很大很高,虽然肢体还没被年月铸成一定的格局,可是已经像个成人了——一个脸上身上都带出天真淘气的样子的大人。
看着那高等的车夫,他计划着怎样杀进他的腰去,好更显出他的铁扇面似的胸,与直硬的背;扭头看看自己的肩,多么宽,多么威严!杀好了腰,再穿上肥腿的白裤,裤脚用鸡肠子带儿系住,露出那对‘出号’的大脚!是的,他无疑的可以成为最出色的车夫;傻子似的他自己笑了。
”从这些描写中,我们可以看到祥子年轻、健壮、充满活力的特点,同时也能感受到他对未来充满希望的心态。
- 这篇课文通过对严监生临死前的动作和神态描写来刻画人物。
如“严监生喉咙里痰响得一进一出,一声不倒一声的,总不得断气,还把手从被单里拿出来,伸着两个指头”,这个经典的描写将严监生极度吝啬的特点表现得淋漓尽致。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第七单元教材解读单元教材简析北师大版小学英语五年级下册第七单元的主要话题是“星期”。
“星期”这一主题在以前没有系统出现过,所以“星期”词汇的教学是重点。
本单元的主要内容回绕星期的名称展开,其中的重要句型是关于今天是周几以及一周内每天干什么的表达。
同时,本单元对于听、说、读、写的技能培养安排了相应的版块学习,在教学中不仅需要关注学生对知识的掌握,还要注重能力的培养。
学情分析由于学生是第一次接触星期名称,因此在学习时可以采用一个星期日历或者学生的课表,星期的概念对学生来说不难,难的是掌握这些名称的说法和写法。
另外,在书写方面,学生只知道在句子开头的字母要大写,所以要强调“星期”第一个字母的大写问题。
单元教学目标1、能够理解故事的基本情节,能听懂、指认一周七天的名称,能在故事情境中理解主要句型的意义。
2、注意学生在听力方面能力的培养,对学生进行一些听力策略指导。
3、通过对单元故事的学习,培养学生在日常学习生活中正确把握学与玩的关系。
4、通过接触日程安排这一新内容,培养学生安排活动、做计划的意识与习惯。
单元重、难点1、一周中每一天的名称。
2、能利用句型:What day is it today? It’s… 来询问和回答今天周几。
3、能利用句型What do you do on…? 来询问周几做什么,并能准确的做出回答。
4、能理解故事内容,流利朗读故事对话。
5、了解字母组合ow、ou 在单词中的发音。
单元课时安排第一课时:主要围绕星期的名称展开的,主要句型结构是关于一周内每天做什么的表达。
这节课的主要目标定为学生能够理解故事的基本情节,能听懂、指认一周七天的名称,能在故事情境中理解主要句型的意义。
第二课时:这节课主要是词汇与故事内容结合,让学生重点记忆本单元的部分重点单词,并能在有图片提示的情况下补全故事内容。
第三课时:本课时主要涉及听、说、读三个技能培养板块,在这一课中有对本单元重要句型的一个听力练习,还有对句型的一个口语练习,让学生自己灵活运用本单元的重要句型。
还有就是考察学生对本单元故事的掌握情况。
而在本节课的最后则归纳了整个单元的重要句型。
第四课时:这可则是对会话和阅读方面能力的培养,而这节的会话活动则是在第三、四课时会话的基础上,更加关注语言的运用能力。
而阅读板块,则要求学生能够借助插图看懂短文内容,在这一环节中可以让学生先说说插图表现的活动内容,然后在短文中找出对应的句子,最后根据要求完成习题。
第五课时:这一课是复习课,在复习的同时增加了语音部分的联系,让学生初步掌握一些简单的发音规律。
而最后给出的小故事则是附加阅读材料,让学生通过故事受到一些教育。
第八单元教材解读一、单元教材分析:本课是北师大版小学英语五年级下册第8单元。
本单元和第7单元有内在的联系,是在学习星期名称的基础上进一步学习具体时间的表达方法。
本单元主题故事讲的是Mocky和Lulu去Uncle Booky家,由于Mocky的手表坏了,他迟到了。
最后Uncle Booky帮助Mocky修好了手表。
让学生在理解故事的同时,初步感知核心语言“What time is it?”以及回答“It’s…”二、学生学情分析:本课教学对象是五年级学生,学生好胜心强,有较强的模仿能力和求知欲望,有一定的单词积累,而且富有一定的逻辑思维能力,随着学习内容和语言结构的增加,学生在学习、理解、掌握知识方面需要合理的教学方法和手段,以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和主动性。
针对学生以上情况,设计适合孩子们的教学方式,用他们喜欢的学习方式和多样的呈现方式来激发他们积极自主投入英语的学习。
三、单元学习目标:知识目标:(1)通过图片展示,学生体会,比赛等方法。
使学生能理解并运用整点时间的表达方法,以及句型What time is it? It’s... (2)大部分学生能理解故事并跟读课文。
(3)能认读单词time, o’clock, 理解early,late和broken的意思。
能力目标:(1)学会认读时间的表达法,学会看表;(2)能够听懂时间;能够说出简单日常活动的时间安排。
情感、态度、价值观目标:⑴通过主题故事的学习,培养学生在上学、放学途中不贪玩的习惯;⑵在故事的学习中进行德育渗透,培养学生的时间意识,养成守时的习惯。
四、单元重、难点:教学重点:课文的朗读和含义理解,掌握整点时间的表达方法及句型What time is it? It’s…的认识和初步运用。
教学难点:非整点时间的表示方法,采用...点过...分的表达方法,不易掌握。
新功能句型的应用;理解课文,尝试回答问题。
五、单元课时安排:8课时第九单元教材解读单元教材简析本单元是北师大版小学五年级英语下册第九单元,是在七、八单元学习星期和钟点之后的表达法的基础上的进一步延续。
主要涉及的知识点是一天中morning, afternoon, night, evening 的表达法和breakfast, lunch, dinner, 频度副词always, often, sometimes, never以及日常生活中的一些行为动词及短语get up, go to bed, have lunch等。
虽然频度副词是本单元的重要内容之一,但是单独处理会比较单调,所以我会在讲故事的过程中处理。
学情分析学生在前两单元以及以前的学习中已经学会了如何表达什么时候做什么事情,那么,本单元在此基础上学习如何表达他们做事情的频率。
单元教学目标1、听懂、会说以下单词:breakfast, lunch, dinner, morning, afternoon, evening, when等一些单词以及本单元的频率单词如:always, ofen, sometimes, never等。
2、能听懂、运用以下交际用语:When do you …? I always …at…in the…3、能够理解和表达简单的频率概念。
4、能够描述日常行为或动作发生的时间和频率。
5、培养学生养成生活有规律的意识和习惯。
6、了解字母组合or 及字母o 在单词中的发音。
单元重、难点1、本课表示三餐的词语:breakfast, lunch, dinner,动词及短语go to bed, go to school, eat, sleep等,频度副词always, often, sometimes, never等。
2、句型:When do you…? I always/often…at…in the…。
3、Morning, afternoon, evening与night所用介词的区别。
单元课时安排第一课时:主要是让学生接触频度副词,主要句型结构是有关什么时候做什么的表达。
这节课的主要目标定为学生能够理解故事的基本情节,,能在故事情境中理解频度副词的意义。
第二课时:这节课主要是词汇与故事内容结合,让学生重点记忆本单元的部分重点单词,并能在有图片提示的情况下补全故事内容。
而频度副词则是放在对意义的理解上。
第三课时:本课时主要涉及听、说、读三个技能培养板块,在这一课中有对本单元重要句型的一个听力练习,还有对句型的一个口语练习,让学生自己灵活运用本单元的重要句型。
还有就是考察学生对本单元故事的掌握情况。
而在本节课的最后则归纳了整个单元的重要句型。
第四课时:这可则是对会话和阅读方面能力的培养,而这节的会话活动则是在第三、四课时会话的基础上,更加关注语言的运用能力。
而阅读板块,则要求学生能够借助插图看懂短文内容,在这一环节中可以让学生先说说插图表现的活动内容,然后在短文中找出对应的句子,最后根据要求完成习题。
第五课时:这一课是复习课,在复习的同时增加了语音部分的联系,让学生初步掌握一些简单的发音规律。
而最后给出的小故事则是附加阅读材料,让学生通过故事受到一些教育。
第十单元教材解读一、单元教材分析:本课是北师大版小学英语五年级下册第10单元。
本单元讲述的是老师让同学们分组完成关于恐龙的一些实践活动,Ann,Ken和Mocky经过两次提议、讨论、否决的过程,最后才做出令大家都满意的安排,这对培养在生活中遇事进行分析然后做出判断的意识很有帮助,也有助于提高学生应对集体生活的能力。
主题故事呈现了提建议的两种方法Let's...和Shall we...?二、学生学情分析:教学对象是五年级学生,学生好胜心强,有较强的模仿能力和求知欲望,有一定的单词积累,而且富有一定的逻辑思维能力,随着学习内容和语言结构的增加,学生在学习、理解、掌握知识方面需要合理的教学方法和手段,以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和主动性。
针对学生以上情况,设计适合孩子们的教学方式,用他们喜欢的学习方式和多样的呈现方式来激发他们积极自主投入英语的学习。
三、单元学习目标:知识目标:1)能够在情景中指认下列词汇:film,let's,about,close,buy,bybus/bike/car/taxi,on foot,能够结合故事内容理解下列词汇的意义:activity,museum,dinosaur,homework,enough,robot,shall;2)了解字母组合air和ear在单词中的发音;3)掌握句型:Let's read a book. Shall we go to a movie? Do we have enough time? Yes,we do./No,we don't.能力目标:能够提出简单的活动建议,并对别人的建议作出适当的回应;能够询问、了解是否有充足的时间或现金。
情感、态度、价值观目标:通过故事的学习,培养学生根据现有情况制订计划、安排的能力与意识;通过故事中人物围绕活动安排展开讨论的情景,培养学生的团队意识。
四、单元重、难点:教学重点:建议的两种方法及句型Let's...和Shall we...?的认识和初步运用,课文的朗读和含义理解,掌握乘坐某种交通工具的表达方法:by bus/bike/car/taxi,on foot。
教学难点:新功能句型的应用;理解课文,尝试回答问题。
五、单元课时安排:8课时第十单元教材解读一、单元教材分析:本单元是北师大版小学英语五年级下册第11单元。
本单元将要学习小学阶段一个重要的语法现象,be+going to 结构表示将要发生的动作或事情的用法。
本单元的故事讲述的是Ken和Ann一家周末去Jack叔叔的农场,半路变了天气,不过天气预报说下午天气就会好转。
到了农场Jack叔叔带Ann和Ken 去骑马,Ann玩得很开心,打算第二天接着骑马,而Ken却因为不会骑马打算在家待着了。
从语言知识的角度看,主题故事呈现了询问、讲述个人的打算或安排的表达方式What are you going to do?We are/I'm going to...这是本单元的主要语言结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