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然辩证法习题与答案经典题
(完整word版)自然辩证法考试题及答案详解(word文档良心出品)

1、什么是自然辩证法?你认为学习自然辩证法有什么意义?2、如何理解自然界的辩证运动?3、试述辩证唯物主义自然观的基本内容?4、系统自然观的主要内容是什么?举例说明学习系统自然观的意义?5、生态自然观的基本观点是什么?依据生态自然观的基本观点如何认识人与自然的关系?6、试述现代科学的本质与特征?7、科学研究的一般环节是什么?学习科学研究方法对你的研究工作有什么指导意义?8、试述技术的本质、特征与发展的动力什么?9、试述工程、产业的本质与特征?10、你如何理解科学技术是一把双刃剑?11、如何理解创新型国家建设?12、根据创新型人才的素质特点并结合个人专业谈谈如何才能成为创新型人才?1.什么是自然辩证法?你认为学习自然辩证法有什么意义?1、自然辩证法是马克思主义学说的一个分支,是马克思主义学说的组成部分,自然辩证法也是关于自然界辩证运动的整体认识。
2、自然辩证法强调的是对自然界总的认识而不是对细节的认识,所谓的自然界是广义的自然界,包括天然自然和人化自然(被科学所认识的自然)、人工自然(被技术改造的自然)、社会自然(被产业产出的自然)。
自然界的辩证运动包括天然自然转化为人化自然地运动、天然自然(包括人化自然)转化为人工自然的运动、人工自然向社会自然的转化运动。
3、在转化过程中对科学、技术、工程、产业有了认识即科学指把天然自然转化成人化自然的手段;技术指把天然自然(包括人化自然)转化成人工自然的手段;工程指把天然自然(包括人化自然)转化成人工自然的另一种手段;产业指把人工自然转化成社会自然的手段。
学习自然辩证法的意义:①学习自然辨证法对人的全面发展起到了很重要的作用。
拓展了分析问题的视角,让我从以前的单面思考问题转变成有了总观全局的意识。
②有助于培养研究生的创新精神和创新能力;③有助于培养研究生的科学素养和科学态度;④有助于提高研究生的马克思主义理论水平;⑤有助于研究生树立科学发展观如何理解自然界的辩证运动?3个试述辩证唯物主义自然观的基本内容?辩证唯物主义自然观分为运动自然观、系统自然观和生态自然观。
自然辩证法试题及答案

自然辩证法试题及答案
一、选择题
1. 自然辩证法的核心思想是()
A. 物质的永恒运动
B. 辩证唯物主义
C. 事物的内在联系
D. 自然界的普遍联系
答案:B
2. 马克思和恩格斯在《自然辩证法》中批判了哪种自然科学观点?
A. 机械唯物主义
B. 唯心主义
C. 形而上学
D. 经验主义
答案:A
3. 马克思认为自然界的哪两个方面是相互联系的?
A. 物质和运动
B. 物质和能量
C. 运动和静止
D. 能量和质量
答案:A
二、简答题
1. 简述自然辩证法中的“量变到质变”原理。
答:自然辩证法中的“量变到质变”原理指的是事物在发展过程中,数量的增减和程度的变化达到一定程度时,会引起事物性质的根本变化。
这一原理揭示了事物发展的连续性和阶段性,是辩证法的基本规律之一。
2. 阐述自然辩证法中“否定之否定”规律的含义。
答:“否定之否定”是自然辩证法中的一个重要规律,它指的是事物发展过程中,新事物对旧事物的否定,并非简单的消灭,而是在否定中包含着对旧事物的某些积极因素的吸收和发展,从而实现事物的前进和升华。
三、论述题
1. 论述自然辩证法在现代科学技术发展中的作用。
答:自然辩证法在现代科学技术发展中起着重要的指导作用。
首先,它强调事物的普遍联系和永恒发展,促使科学家在研究中注重事物的整体性和动态性。
其次,自然辩证法的矛盾论和对立统一原理,帮助科学家认识到科学技术发展中的矛盾和问题,从而推动科学技术的创新和进步。
最后,自然辩证法的量变质变原理和否定之否定规律,为科学家提供了分析和解决问题的方法论,有助于科学理论的深化和完善。
自然辩证法题目集锦及其答案精选全文完整版

可编辑修改精选全文完整版1.如何理解自然辩证法的科学性质和研究对象。
P1 P3 2.阐述自然辨证法研究的根本内容。
P43.试述自然辩证法的创立和开展过程。
P84.结合所学专业或工作实际,谈谈学习和研究自然辩证法的现实意义。
P111.古代希腊和古代中国自然哲学获得了哪些重要成就?古代朴素自然观有什么特点P19 P232.古代希腊的科学技术获得了哪些成就?古代中国科学技术的主要成就,表如今哪些方面?P193.宗教神学自然观是怎样描绘自然界的?为什么说它的出如今自然观开展史上是一种倒退P244.为什么说近代自然科学在普遍革命中诞生?阐述形而上学自然观产生的历史倒退的历史必然性P26 P28 5.试述辨证唯物主义自然观产生的自然科学根底,它的根底思想是什么?P31 P326.为什么说物理学革命丰富和开展了辨证唯物主义自然观?现代自然科学又在哪些方面进一步做出了丰富和开展?P32 P341.为什么说自然界的物质形态既是多样的又是统一的?P392.如何理解自然界的物质的无限可行性?P423.如何理解自然界系统的普遍性?它有哪些类型和根本特征?P43P44P454.非生命界有哪些物质层次?它们有何根本特征?P47P50P525.如何理解自然界层次构造的规律性?P531.宇宙,恒星和地球是怎样起源和演化的?如何理解生命的起源和生物进化?自然界的演化过程说明了什么?P56P57P58P592.为什么说自然界的形式是多样性和统一性的?P60P623.为什么非生命界的运动的根本矛盾及其表现?生物进化的动力是什么?P63P644.如何理解自然界演化形式的矛盾性?突变和渐变的关系如何?P63P645.如何理解自然界演化过程的矛盾性?什么是可逆过程和不可逆过程?P686.如何理解自然界演化方向的矛盾性?进化与退化的关系及其关系?P707.如何理解自然界演化开展的自组织性?以及有序与无序及其关系P728.什么是守恒原理?自然界运动转化的普遍性及其意义何在?P74P769.自然界物质运动的矛盾有哪些?如何理解其运动开展的规律性?1.什么是天然,自然,人化自然和人工自然?它们之间的关系如何?P81P832.如何理解人与自然的关系?P843.如何理解生态自然观的自然根底,社会根底和科学根底?P87P92P974.试述生态自然观的特征和根本思想?P99P1015.怎样才能人与自然的协调开展?P1026.可持续开展的内涵和原那么是什么?P1067.结合所学专业或工作实际,分析阐述我国深化施行可持续开展战略的现实意义?P1091.如何理解科学的含义?它有哪些本质特征和根本属性?现代科学的分类如何?P113P114P116P1172.阐述推动自然科学开展的内部动力P1193.关于科学开展的形式有哪些代表性的观点?P1254.如何理解科学开展的规律性?P1275.现代科学开展的主要趋势表如今哪些方面?P1291.科研课题的一般步骤是什么?应遵守哪些重要的原那么?如何评价科研选题??必要时如何转化课题?P138P139P1422.科学研究的经历层次的根本方法有哪些?各自有什么特点类型和作用?科学观察和科学实验P146P1513.科学观察应遵循的哪些重要原那么?恩格斯的“双重验证〞思想对于感性的科学认识活动有何意义?P147P1544.什么是科学机遇?它有何特点和作用,如何捕捉科学机遇?P157P1595.科学研究的理论层次的常见方法有哪些?有何特点和作用?P160-P1716.什么是科学假说?它是如何形成的?假说向理论转化的主要标志是什么?7.什么是科学理论?它有何特征和功能?构建科学理论有哪些方法?评价科学理论的标准是什么?P174P175P177P1788.结合做学专业或工作实际,分析阐述科学方法论〔或某一种科学方法〕在科学研究中的应用〔或在科学开展中的作用〕1.系统科学的根本方法有哪些?它们之间有什么区别?P1892.什么是自组织理论?自组织理论有哪些?它们之间有何不同?P193P1941.系统科学的主要理论有哪些?其科学性怎么样?P1832.系统观饱含了哪些根本概念?它有何显著特征?P183P1853.什么是系统科学方法?它有何特点和功能?P186P1871.如何理解技术的含义?它有哪些主要特征?其分类怎么样?P200p202 P2042.技术开展的根本矛盾和常见形式有哪些?现代技术的开展趋势怎么样?P208 P2103.什么是创新和技术创新?技术创新有何特点/P 212P214 P2164.技术创新过程与研究开发过程的关系怎样?如何理解技术创新过程?5.研发投入与技术创新的关系如何?根底研究,应用研究,开发研究与技术创新在投入和产出方面,他们的互相之间有何同异之处?P2236.什么是技术创新机制?它主要有哪些机制?并分析阐述这些机制之间的关系机制之间的关系及其作用P222 P222 P2247.技术创新有哪些常见的类型?自主创新有哪些主要类型?他们之间有何区别?P229 P2318.为什么说企业是技术创新的主体?企业技术创新战略有哪些?如何对企业技术创新过程进展管理?P234 P236 P2389.结合所学专业或工作实际,分析阐述技术观〔或某一观点〕在技术开展中的作用1.如何理解技术方法的含义?它有何特点?P241 P242 2.技术研发应遵守哪些根本原那么和一般程序?P243 P2443.什么是技术预测它有何特点?其主要步骤和根本方法是什么?P245 P246 P2474.什么是技术评估?它有何特点?其主要步骤和根本方法是什么?P248 P249 P2565.阐述技术原理构思的一般过程,主要方法以及常见的创造创造方法P251 P252 P2536.如何理解技术方案设计?它有哪些类型和主要方法P254P2557.科学实验与技术试验有何区别?试述技术试验的根本程序和常见类型。
自然辩证法试题及答案题库全

自然辩证法试题及答案题库全1. 试题一:自然辩证法的基本概念是什么?答案:自然辩证法是研究自然界的辩证发展规律和事物之间的辩证关系的哲学学科。
它认为自然界是一个充满矛盾和冲突的统一体,任何事物都是相互联系、相互作用、相互依存的。
自然辩证法的基本概念有:矛盾、统一、对立统一、辩证发展等。
2. 试题二:自然辩证法的基本原理有哪些?答案:自然辩证法的基本原理包括矛盾普遍性原理、对立统一规律、事物的发展规律等。
矛盾普遍性原理指出矛盾是事物存在和发展的根本原因,矛盾普遍存在于自然界的一切事物中。
对立统一规律强调事物内部存在着矛盾的对立面,但同时也存在着统一、变化和发展。
事物的发展规律说明事物是不断发展变化的,存在着一系列的发展阶段和过程。
3. 试题三:自然辩证法与形而上学的区别是什么?答案:自然辩证法与形而上学有明显的区别。
自然辩证法关注事物的内部矛盾和发展规律,强调事物的多样性和变化性;而形而上学主要研究事物的表面现象和静态存在,强调事物的单一性和恒定性。
自然辩证法以矛盾为核心,强调事物的整体性和变动性;形而上学则以对立为基础,强调事物的二元性和不变性。
4. 试题四:自然辩证法在科学研究中的应用有哪些?答案:自然辩证法在科学研究中有广泛的应用。
首先,自然辩证法帮助科学家发现事物的内部矛盾和辩证关系,促进科学理论的发展和创新。
其次,自然辩证法指导科学家进行具体实验和观测,理解事物的发展规律和变化过程。
此外,自然辩证法还为科学家提供了研究方法和思维模式,使科学研究更加全面深入。
5. 试题五:自然辩证法的发展历程是怎样的?答案:自然辩证法的发展历程可以分为三个阶段。
第一阶段是古代辩证法,主要代表人物是古希腊的赫拉克利特和古印度的佛陀。
他们提出了事物的变化和矛盾的概念,并强调事物的不断流变和无常性。
第二阶段是现代辩证法,主要代表人物是德国哲学家黑格尔和马克思。
他们从哲学和社会实践的角度深入研究了矛盾的本质和事物的发展规律。
自然辩证法题目与答案

1、人类和自然之间究竟是一种怎么样的关系?答:1、自然界是人类生存与发展的前提和基础,人是自然界发展的产物,决定了人与自然之间结成了发生学意义上的关系;人是自然界的一部分,人在自然界中;人类的生存与发展依赖于自然界2、环境创造人,人也创造环境3、自然生产力是社会生产力的基础4、人要与自然和谐一致。
自从人类产生以后,自然界在人的实践活动中以新的形式,延续自己的存在和发展。
通过劳动,人类具有了自己的实践存在方式。
人是自然界的一部分,又是一个有着自身特殊发展规律的部分。
在实践中,人把自然界——既作为自己的直接的生活资料,又作为自己生命活动的对象和工具——变成人的无机的身体。
实践使人从统一的自然界中分化出来之后,就从总体上、根本上更深刻、更全面地依赖于自然和社会的物质运动规律。
因此,通过劳动实践协调人与自然的关系,实现它们的和谐统一,便成为人类必须面对的永恒主题。
恩格斯早就提出了自然界“对人进行报复”以及“人类同自然的和解”问题。
马克思也认为,应当合理地调节人与自然之间的物质变换,在最无愧于和最适合人类本性的条件下进行这种物质变换。
实践的规律与人类不断自觉遵循物质世界的规律是一致的。
正确的实践观点是理解人与自然关系、人与自然统一的关键。
2、试分析近代机械自然形成的科学技术基础,并指出与古代朴素的自然观和辩证法的自然观相比,它具有哪些缺点?答:近代机械自然形成的科学技术基础是牛顿力学,它正确地反映了宏观物体的机械运动规律,是机械论自然观的科学基础,表现为六方面:1、惯性是物体本质属性,物质自身没有改变状态能力,物体要改变状态只有依靠外力2、哲学的全部任务看来从各种运动现象来研究各种自然之力,而后用这些力去论证其他的现象3、物体的运动只能改变物体速度与位置,而不能改变其质量4、存在“绝对空间”和“绝对时间”5、可以用严格的数学方程式来表示机械因果性公式,人们根据它可以精确预言运动结果6、物质微粒“可以无限地分割,而且是可以无限地把它分离开来的”机械唯物主义自然观摒弃了古代朴素辩证法自然观的直观性、思辨性和猜测性是巨大的进步,但与古代朴素自然观和辩证自然观相比,它具有以下缺点:1、机械唯物主义自然观是以机械的观点去看待自然界和人的2、形而上学性3、不彻底性,它割裂了自然界与人类社会历史发展的关系,认为自然界是孤立于人的实践领域之外的原始的自然存在物。
(完整版)自然辩证法试题及答案

一、名词解释(考4道,5分每题)1、自然辩证法:自然辩证法是关于自然界和科学技术发展一般规律,人类认识和改造自然的一般方法以及科学技术在社会发展中的作用的科学。
2、系统:系统是由若干相互联系,相互作用的要素组成的,具有特定结构与功能的有机整体。
3、涨落:由大量相互作用的子系统所构成的体系,总是经常不断地受到来自系统内部和外部环境的扰动,扰动会使得系统在某个时刻,某个局部的空间范围内产生对客观状态的微小偏离,这种微小的偏离就叫做涨落。
4、科学精神:科学精神是指从科学研究的过程和成果中所显示出来的科学本身所独有的一种精神气质,以及与之相应的科学思想、科学方法。
它是科学价值的核心。
5、科学事实:科学事实是科学认识主体关于客观存在的、个别的事物(事件、现象、过程、关系等)的真实描述或判断,其逻辑形式是单称命题。
6、科学语言:科学语言是在科学研究过程中从日常语言(自然语言——它一般地描述人们的感觉、经验与内心的感受)中提炼出来的,自然语言是它的基础。
7、科学问题:科学问题(Problem)是指科学认识过程中需要回答而在当时的知识背景下又无法解决的矛盾。
科学问题的提出是有条件的,与它提出时的知识背景有密切的关系,所以它是时代的产物。
8、科学假说:科学假说是根据已有的科学知识和新的科学事实,对所研究的问题作出的猜测性说明和尝试性解答。
科学假说是自然科学理论思维的一种重要形式。
9、科学共同体:所谓科学共同体是指某一特定研究领域中持有共同观点、理论和方法的科学家集团。
这一科学家集团的成员受到过大体相同的教育和训练,因而有共同的探索目标和评判标准。
10、类比:类比方法是指根据两个(或两类)对象在一系列性质、关系或功能方面的相似,从已知其中一个(或一类)对象具有其他的性质、关系或功能,推出另一个(或另一类)对象也具有同样的其他性质、关系或功能的方法。
11、灵感:灵感通常是指突然出现的一种具有创新性认识内容的模糊观念,它之所以令人感到神秘,主要是因为它的出现不是事先就意料到的,而是突然到来的。
自然辩证法题目集锦及其答案

自然辩证法题目集锦及其答案1.如何理解自然辩证法的科学性质和研究对象。
P1 P3 2.阐述自然辨证法研究的基本内容。
P43.试述自然辩证法的创立和发展过程。
P84.结合所学专业或工作实际,谈谈学习和研究自然辩证法的现实意义。
P111.古代希腊和古代中国自然哲学取得了哪些重要成就古代朴素自然观有什么特点P19 P232.古代希腊的科学技术取得了哪些成就古代中国科学技术的主要成就,表现在哪些方面P193.宗教神学自然观是怎样描绘自然界的为什么说它的出现在自然观发展史上是一种倒退P244.为什么说近代自然科学在普遍革命中诞生论述形而上学自然观产生的历史倒退的历史必然性P26 P285.试述辨证唯物主义自然观产生的自然科学基础,它的基础思想是什么P31 P326.为什么说物理学革命丰富和发展了辨证唯物主义自然观现代自然科学又在哪些方面进一步做出了丰富和发展P32 P341.为什么说自然界的物质形态既是多样的又是统一的P392.如何理解自然界的物质的无限可行性P423.如何理解自然界系统的普遍性它有哪些类型和基本特征P43P44P454.非生命界有哪些物质层次它们有何基本特征P47P50P525.如何理解自然界层次结构的规律性P531.宇宙,恒星和地球是怎样起源和演化的如何理解生命的起源和生物进化自然界的演化过程说明了什么P56P57P58P592.为什么说自然界的形式是多样性和统一性的P60P623.为什么非生命界的运动的基本矛盾及其表现生物进化的动力是什么P63P644.如何理解自然界演化形式的矛盾性突变和渐变的关系如何P63P645.如何理解自然界演化过程的矛盾性什么是可逆过程和不可逆过程P686.如何理解自然界演化方向的矛盾性进化与退化的关系及其关系P707.如何理解自然界演化发展的自组织性以及有序与无序及其关系P728.什么是守恒原理自然界运动转化的普遍性及其意义何在P74P769.自然界物质运动的矛盾有哪些如何理解其运动发展的规律性1.什么是天然,自然,人化自然和人工自然它们之间的关系如何P81P832.如何理解人与自然的关系P843.如何理解生态自然观的自然基础,社会基础和科学基础P87P92P974.试述生态自然观的特征和基本思想P99P1015.怎样才能人与自然的协调发展P1026.可持续发展的内涵和原则是什么P1067.结合所学专业或工作实际,分析阐述我国深化实施可持续发展战略的现实意义P1091.如何理解科学的含义它有哪些本质特征和基本属性现代科学的分类如何P113P114P116P1172.阐述推动自然科学发展的内部动力P1193.关于科学发展的模式有哪些代表性的观点P1254.如何理解科学发展的规律性P1275.现代科学发展的主要趋势表现在哪些方面P1291.科研课题的一般步骤是什么应遵守哪些重要的原则如何评价科研选题》必要时如何转化课题P138P139P1422.科学研究的经验层次的基本方法有哪些各自有什么特点类型和作用科学观察和科学实验P146P1513.科学观察应遵循的哪些重要原则恩格斯的“双重验证”思想对于感性的科学认识活动有何意义P147P1544.什么是科学机遇它有何特点和作用,如何捕捉科学机遇P157P1595.科学研究的理论层次的常见方法有哪些有何特点和作用P160-P1716.什么是科学假说它是如何形成的假说向理论转化的主要标志是什么7.什么是科学理论它有何特征和功能构建科学理论有哪些方法评价科学理论的标准是什么P174P175P177P1788.结合做学专业或工作实际,分析阐述科学方法论(或某一种科学方法)在科学研究中的应用(或在科学发展中的作用)1.系统科学的基本方法有哪些》它们之间有什么区别P1892.什么是自组织理论自组织理论有哪些它们之间有何不同P193P1941.系统科学的主要理论有哪些其科学性怎么样P1832.系统观饱含了哪些基本概念它有何显著特征P183P1853.什么是系统科学方法它有何特点和功能P186P1871.如何理解技术的含义它有哪些主要特征其分类怎么样P200p202 P2042.技术发展的基本矛盾和常见模式有哪些现代技术的发展趋势怎么样P208 P2103.什么是创新和技术创新技术创新有何特点/P 212 P214 P216 4.技术创新过程与研究开发过程的关系怎样如何理解技术创新过程5.研发投入与技术创新的关系如何基础研究,应用研究,开发研究与技术创新在投入和产出方面,他们的相互之间有何同异之处P2236.什么是技术创新机制它主要有哪些机制并分析论述这些机制之间的关系机制之间的关系及其作用P222 P222 P2247.技术创新有哪些常见的类型自主创新有哪些主要类型他们之间有何区别P229 P2318.为什么说企业是技术创新的主体企业技术创新战略有哪些如何对企业技术创新过程进行管理P234 P236 P2389.结合所学专业或工作实际,分析阐述技术观(或某一观点)在技术发展中的作用1.如何理解技术方法的含义它有何特点P241 P2422.技术研发应遵守哪些基本原则和一般程序P243 P2443.什么是技术预测它有何特点其主要步骤和基本方法是什么P245 P246 P2474.什么是技术评估它有何特点其主要步骤和基本方法是什么P248 P249 P2565.阐述技术原理构思的一般过程,主要方法以及常见的发明创造方法P251 P252 P2536.如何理解技术方案设计它有哪些类型和主要方法P254P255 7.科学实验与技术试验有何区别试述技术试验的基本程序和常见类型。
自然辩证法试题及答案

自然辩证法试题及答案一、选择题(每题2分,共20分)1. 自然辩证法认为,自然界的根本规律是()A. 对立统一规律B. 质量互变规律C. 否定之否定规律D. 所有上述规律2. 自然辩证法认为,自然界的事物发展过程中,矛盾的双方是()A. 相互对立的B. 相互统一的C. 相互转化的D. A、B和C都正确3. 自然辩证法中,质量互变规律的含义是()A. 事物的数量变化引起质的变化B. 事物的质的变化引起数量的变化C. 事物的数量和质的变化相互影响D. A和B都正确4. 自然辩证法中的否定之否定规律,体现了事物发展的()A. 上升性B. 循环性C. 曲折性D. 无限性5. 自然辩证法认为,事物发展的根本动力是()A. 内部矛盾B. 外部矛盾C. 事物的联系D. 事物的运动答案:1.D 2.D 3.D 4.C 5.A二、判断题(每题2分,共20分)6. 自然辩证法是研究自然界具体事物的哲学方法。
()A. 正确B. 错误7. 自然辩证法认为,自然界的事物发展过程中,矛盾的双方是相互排斥的。
()A. 正确B. 错误8. 自然辩证法中的质量互变规律,是指事物的数量变化引起质的变化,而质的变化不会引起数量的变化。
()A. 正确B. 错误9. 自然辩证法认为,事物发展的根本动力是外部矛盾。
()A. 正确B. 错误10. 自然辩证法中的否定之否定规律,体现了事物发展的曲折性。
()A. 正确B. 错误答案:6.B 7.B 8.B 9.B 10.A三、简答题(每题10分,共30分)11. 简述自然辩证法中的对立统一规律。
答案:对立统一规律是自然辩证法的核心规律,它认为自然界的事物都包含着内在的矛盾,这些矛盾是事物发展的根本动力。
对立统一规律具有以下特点:(1)矛盾的普遍性:自然界的一切事物都包含着矛盾。
(2)矛盾的特殊性:不同事物的矛盾具有不同的特点。
(3)矛盾的统一性:矛盾双方在一定条件下相互依存、相互渗透。
(4)矛盾的斗争性:矛盾双方相互排斥、相互斗争。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1.什么是科学?什么是技术?科学和技术的本质特征是什么?答:科学是一种社会历史现象,是社会发展到一定阶段的产物。
随着社会继续向前发展,人们对科学的认识将进一步深化。
科学概念是一个不断发展的历史畴。
技术作为人类该着自然能力的标志,它也是一个历史的畴。
本世纪以来,技术除了指工具和机器之外,还包括制作方法、工艺流程和技术思想。
按照这样的观点,技术乃是实践经验、物质设备和科学理论有机结合的整体,是劳动技能、技术、理论、物质手段和方法的综合。
作为人类认识自然的成果,自然科学是关于自然界各种物质运动形式的本质和规律的系统化、理论化的知识体系。
依据唯物史观的基本原理,它具有以下的本质特征:首先,自然科学是一种特殊的社会意识形式,它本身是没有阶级性的。
作为反映外部世界的知识体系,自然科学表现为一种观念形态,它的存在和发展也受社会存在的制约和影响,因而它是一种社会意识形态。
但自然科学又是一种特殊的社会意识形式,它不是依赖于特定经济基础上的上层建筑,它的容是人类对自然现象和规律的正确反映;其次,自然科学作为精神产品,属于一般生产力的畴,是精神生产力。
技术的本质特征有:首先,技术是直接的生产力。
技术虽然不是生产力结构的独立因素,但它渗透到生产力的全部要素之中;其次,技术是物质因素与精神因素的结合。
依据现代技术的涵义,技术即属与物质因素,又属于精神因素;再有,技术具有自然和社会双重属性。
所谓技术的自然属性,是指人们在运用技术变天然自然为人工自然的工程中,技术无论作为劳动手段、工艺或技能,都必须遵循自然规则。
所谓技术的社会属性,是指人们在运用技术变天然自然为人工自然的过程中,技术严格地受到各种社会条件的制约。
2.科学与技术之间有怎样的关系?弄清它们之间的关系有什么意义?答:首先,二者之间存在着一系列区别,主要表现在以下方面:(1)性质功能:科学提供精神财富,技术提供物质财富。
(2)问题结构:科学研究“是什么”的问题,以知识单元为结构;技术研究“怎么做”的问题,以操作单元为结构。
(3)研究过程和方法:科学由特殊到普遍,采用分析的方法;技术由普遍到特殊,采用整合的方法。
(4)目标:科学追求唯一的知识;技术追求多元化形式。
(5)评价标准:科学采用真理性标准;技术则是功利性和效用性标准。
(6)劳动特点:科学劳动存在不确定性,个体性强;技术劳动确定性强,协作性强。
(7)社会价值:科学主要是认知价值,技术主要是生产价值和军事价值。
其次,二者又是紧密联系的:技术是科学的基础,为科学发展提供手段和经验材料,是检验科学的重要手段;科学对技术的发展具有重要的指导意义。
新技术的发明往往依赖于某个科学原理,科学成为技术的先导,而技术则是科学原理的有目的的应用,两者相互促进、共同发展。
再次,二者有相互转化的趋势:科学正逐步技术化,科学越来越依赖于技术的发展;技术在不断科学化,技术是科学的物化,发源于科学;科学与技术日益一体化,一些研究同时兼备科学和技术的特点。
弄清科学和技术之间的关系,有利于更好地把握科学和技术的各自特点,充分认识和利用二者发展的客观规律,使科学与技术相互促进共同发展。
在科研中有效利用技术手段,以技术推动科学发展;在技术活动中加强科学的引导作用,以科学为指导不断进行技术创新,同时注重科技一体化趋势,以此来指导我们的研究工作并取得成果。
3.为什么用科学革命来表征近代自然科学的产生?进入20世纪以来,以物理学为开端的自然科学革命,把科学技术推进到一个崭新的现代发展阶段。
人类对自然界的认识从宏观领域深入到微观领域,扩展到宇观领域,使得自然科学中出现了新发现、新发明,并对自然科学提出了一系列具有挑战性的重大问题,围绕这些问题,必然孕育着新的自然科学。
科学革命使得自然科学不断的向深度和广度拓展,这样,一些综合性很强的横断学科和交叉学科就相继涌现。
4.辩证自然观产生的自然科学基础有哪些?答: 现代自然观产生的自然科学基础是20世纪初的科学革命。
20世纪初三大领域(宇宙世界;微观世界,复杂世界)的科学突破对现代之然观的产生起到了重要影响。
19世纪末的三大发现(x射线,放射性,电子)拉开了20世纪初科学革命的序幕。
而相对论、量子论假说则是这场革命到达了高潮,引法了现代物理对经典物理学的第三次反动,非线性科学和复杂性科学崛起了出现了老三论(信息论,控制论,系统论)和新三论(自组织理论,突变论,协同学理论)。
从此,现代科学得到了全面发展,产生了(天)大宇宙爆炸学说;(地)地质板块学说以及(生)DNA 分子双螺旋结构的发现。
正是这场科学革命,为现代自然辨贞观的产生打下了自然科学的基础。
1、简述“公理化方法”的容与影响公理化方法是一种数学方法,认为每一种数学理论部应以“基本概念—公理—定理” 的模式来建立:这里的公理是作为理论出发点的科学假设,它们要求有完备性(任何定理可由此导出),独立性(去掉其中之一有的定理就不能成立)和相容性(公理问是无矛盾的),但公理本身也由人们作各种解释。
公理化方法的重要应用之一是利用形式逻辑建立学科理论知识的关系。
目前公理法已成为数学中的主要方法,几乎所有的数学分支都经历过公理法的分析和讨论。
可以认为:没有公理法的数学是难以想象的。
另外公理法不仅可以探求各个学科的逻辑结构,而且能发现新的知识。
许多重大数学成果和其他学科的发展都说明这个方法的巨大作用和深远影响。
3、古代自然哲学的自然观和近代自然科学的自然观之间的差异古代自然哲学主要以天才的直觉方式提出一种素朴辩证法的自然观。
神学左右着人们对自然界的认识,哲学和科学只能是神的奴仆。
具有思辨性、朴素性、模糊性。
常常用理想的、幻想的联系来代替尚未知道的现实的联系,用臆想来补充缺少的事实,用纯粹的想象来填补现实的空白。
特别是古希腊的自然观认为:自然是一个有机体;自然的运动是自身的运动,是自我运动;自然界的秩序是理智的表现;这理智是自然本身的理智。
近代科学的自然观对自然的认识有了很大的改变,对自然的认识也有以前的表面切入到并接近物质的本质。
整个科学总体上是关于存在的科学,其自然观主要是机械论自然观。
认为:自然是一架机器,这架机器的运动和规律是由外在的理智强加给它的,这理智是非凡的创造者和统治者;宇宙象空架子,绝对静止和绝对空间;时间永远以等速流逝,与物体运动无关;机械运动是唯一的运动规律,宇宙是一架大机器;分析、分解的方法是研究自然的主要方法;以还原主义与形而上学为主要的思维方式。
4、归纳主义科学观的容及其困境归纳主义简单来讲就是说科学是从经验事实推导出来的知识。
认为科学知识是已经证明了知识。
科学理论是严格地从用观察和实验的来的经验事实中推导出来的。
困境:1.归纳是从有限的事例推广到无限的定律,有限不能证明无限,在哲学上也不能把两者等同起来。
2.归纳是已过去的事情证明未来的事情,过去不能证明未来。
3.从单称命题过渡到全称问题缺乏逻辑根据。
4.归纳不是一个严密的逻辑形式推理,而是一个概率推理,而概率推理是错误的。
5、证伪主义方法的主要容及其影响。
证伪主义方法,即科学理论虽然无法证实,却可以证伪,换句话说,可证实性并不是区分科学与非科学的标准,只有可证伪性才是科学的特性,不可反驳、永远正确的不是理论,恰恰是非科学。
因此,一切科学理论从本质上来说都是假说。
按照证伪主义,不可以证实,但可以证伪,即通过诉诸于观察和实验的结果,能够表明某些理论是错误的。
主要思想是否定归纳法,理论先于观察(观察离不开理论),理论是大胆的猜测及理论不能证实只能证伪。
波普尔提出的伪证主义对归纳问题提出了一个可能的解决方案。
与维也纳学派的基本思路相反,波普尔的证伪主义以经验检测的“可证伪性”而不是“可证实性”作为科学与非科学述的划界标准,并以“问题-猜想-反驳”的“试错机制”代替“观察-归纳-证实”的“实证机制”,为科学知识的成长提出新的解释。
6、牛顿的绝对时-空观的容及其哲学意义在牛顿的机械世界里,空间、时间、物体是彼此分离,毫不相干的。
牛顿的质量是绝对的刚体,刚体部没有结构,而是完全同一的,它与本身运动的速度无关,它独立于时间、空间存在。
牛顿的万有引力方程表明:万有引力似乎在空间中是以无限的速度传递的,任何相距遥远的两个物体都不需要任何时间就能传递万有引力;万有引力的传递不需要任何介质。
哲学的角度来看,牛顿的时空观认为,“空间是一切事物的贮藏所”,时间在事物之外均匀流动,与外界无关,存在着“空无一物”和“空无一事”的绝对空间和绝对时间。
从本质上来看,它是机械唯物主义的时空观。
7、狭义相对论时-空观的主要容及其哲学意义。
狭义相对论,是只限于讨论惯性系情况的相对论,认为空间和时间并不相互独立,而是一个统一的四维时空整体,并不存在绝对的空间和时间。
在狭义相对论中,整个时空仍然是平直的、各向同性的和各点同性的,这是一种对应于“全局惯性系”的理想状况。
狭义相对论将真空中光速为常数作为基本假设,结合狭义相对性原理和上述时空的性质可以推出洛仑兹变换。
而在这一变换关系下就可以推导出“尺缩”、“钟慢”等效应狭义相对论改变了人们对时空观的认识,为人类做出了巨大贡献;同时,也充满了深厚的哲学涵。
从辨证唯物论出发,这一理论印证了时间与空间、时空特性与物质运动、以及相对真理与绝对真理之间的关系。
8、请谈谈数学对于自然科学发展的重要意义。
在自然科学发展的进程中,数学的作用日见凸现。
一方面,高新技术的基础是应用科学,而应用科学的基础是数学;另一方面,随着计算机科学的迅速发展,数学兼有了科学与技术的双重身份,现代科学技术越来越表现为一种数学技术。
当代科学技术的突出特点是定量化,所谓定量思维指人们从实际中提炼数学问题,抽象为数学模型,用数学计算求出此模型的解或近似解,然后回到现实中进行检验,以便得到更广泛和更方便的应用。
9、量子力学中测不准原理的主要容及其意义一个微观粒子的某些物理量(如位置和动量,或方位角与动量矩,还有时间和能量等),不可能同时具有确定的数值,其中一个量越确定,另一个量的不确定程度就越大。
测量一对共轭量的误差的乘积必然大于常数h/2π (h是普朗克常数)是海森伯在1927年首先提出的,它反映了微观粒子运动的基本规律,是物理学中又一条重要原理。
这个原理对传统的客观性观念、理性观念和确定性的观念都带来了冲击。
无疑,这是也是对经典物理学的新发展,为人类认识事物提供了更客观客观的思维方式,颇有哲学的思辨和玩味。
这条原理有一定的普适性。
推而广之,也就是当你观察到事物的时候,你已经在不可避免的改变着你的观察对象了,人们对客观规律的认识是相对性的,是难以精确的。
由于参与事物发展过程的因素的复杂性,科学预见只能大致正确地反映事物的发展趋势,要求科学的预见毫无误差地转变为现实是不合理的。
10、近代机械论自然观的主要容及其影响容:1宇宙象空架子,绝对静止——绝对空间;2 时间永远以等速流逝,与物体运动无关;3机械运动是唯一的运动规律,宇宙是一架大机器;4分析、分解的方法是研究自然的主要方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