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开复给中国大学生的七封信》读后感范文
李开复七封信读后感

读了李开复写给中国大学生的七封信,我感触颇深。
我从那信中清楚地认识到,作为祖国未来希望的大学生们应该立足于诚信,去展望属于我们自己的梦想。
李开复在信中告知我们大学生应该如何度过宝贵的大学生活,应该对大学生活以及未来生活抱有什么样的态度。
我也相信,作为祖国后备力量的我们,应该自我塑造,注重品行修养,用理性的目光去审视现实生活,正确的认识生活。
希望我们大学生都可以像李开复所期望的的那样,成为新世纪新型人才。
Read the seven letter lee to Chinese college students, my feeling is quite deep.From that my letter, I know clearly that as the hope that college students should base on Yu Chengxin motherland in the future, to look to our own dream. Kai-fu lee inform in the letter we college students should be how to spend the precious college life, should be what kind of attitude to college life and future life. I also believe that, as the reserve forces of our motherland, should be self shape, pay attention to character accomplishment, with rational eyes to look at reality, the correct understanding of life.Hope we college students can be as lee had expected to become new talents in the new century.。
李开复七封信读后感

李开复七封信读后感《李开复七封信》是一本由著名科技人李开复所著的书籍,通过七封信的形式,向读者传达了他对于人生、事业、家庭等方面的思考和感悟。
这本书不仅仅是一本关于科技的书籍,更是一本关于人生的启示录。
在阅读完这本书后,我深受启发,产生了许多感悟和思考。
首先,我被李开复在书中所传达的积极向上的生活态度所感动。
他在书中提到了许多关于自己的成长经历,以及在创业和科技领域中所遇到的挑战和困难。
但是,他从未放弃,始终保持着乐观的心态和坚定的信念,最终取得了成功。
这让我深刻地认识到,无论遇到什么样的困难,都要保持积极向上的心态,相信自己,坚持不懈地努力,最终一定会迎来成功的曙光。
其次,李开复在书中对于家庭和人际关系的看法也给了我很大的启发。
他在书中提到了自己在事业上的成功和家庭关系的疏远,以及对此所带来的深深的遗憾。
他在书中强调了家庭的重要性,呼吁人们要在事业的同时,不要忽视家庭和人际关系。
这让我深刻地认识到,无论在事业上取得多大的成就,家庭和人际关系的和谐才是人生最重要的财富。
最后,我被李开复在书中对于未来的展望和期许所感染。
他在书中提到了科技的发展对于未来社会的影响和改变,以及自己对于未来的期许和展望。
他呼吁人们要积极拥抱变化,不断学习和进步,以适应未来社会的发展。
这让我深刻地认识到,未来是充满无限可能性的,只有不断学习和进步,才能抓住机遇,迎接未来的挑战。
通过阅读《李开复七封信》,我深刻地认识到了人生的真谛,懂得了如何面对困难和挑战,以及如何在事业和家庭之间取得平衡。
这本书不仅仅是一本关于科技的书籍,更是一本关于人生的启示录。
我相信,在未来的日子里,我会在这本书中所获得的启发和感悟的指引下,不断努力,不断进步,迎接未来的挑战。
李开复给大学生的信

李开复给大学生的信篇一:李开复写给中国大学生的信李开复给中国学生的一封信(读后感)固守诚信、正直的原则。
中国学生的精明、好学和上时切削人遗留下深刻印象,那些赢得国外大学奖学金的学生期望晓得如何渡过自己在美国的自学生涯;那些同意回到国内发展的学生,非常关心如何确认一个恰当的方向并以最快的速度在科研和学业方面取得成功;除了那些刚刚踏入大学校门的学生,则期望获得一些自学、做人的经验之谈。
一个人的管理经验和沟通能力是可以日后工作中学习的,而一颗正直的心是无法复制的。
在美国,中国学生的勤奋和优秀是出了名的,曾一度是美国各名校最欢迎的留学群体,但是最近,由于某些中国学生拿着读博士的奖学金来到美国,可是,一旦找到工作机会,他们就会马上申请离开学校,将自己曾经承诺要完成的学位和研究抛之脑后。
这种言行不一的做法已经使得美国相当一部分教授对中国学生的诚信产生了怀疑。
应该指出,这种行为的中国学生是少数,然而就是这样的“少数”已经让中国学生的名誉受到了极大的损害。
另外,目前美国有很多教授不理会大多数中国学生的推荐信,因为他们知道这些推荐信根本就出自学生自己之手,已无参考可言。
这也是诚信受损的必然结果。
一些讨厌贪小便宜的人。
他们用学校或公司的电话踢私人长途、多缴费出租车票。
也许有人指出,学生以成绩、事业为先,其他细节只是一些小事,随心所欲的搞了,也没什么大不了的。
然而,就是那些身边所谓的“小事”,往往沦为一个人刻画人格和累积诚信的关键。
一些贪小便宜、玩小聪明的犯罪行为只可以把自己定性为一个钱财小利、没岂的人的形象,最终因小失大。
一言以蔽之,就是“勿以恶小而为之”。
生活在群体之中。
与大多数美国学生比较而言,中国学生的表达能力、沟通能力和团队精神要相对欠缺一些。
这也许是由于文化本经和教育体制的不同而造成。
今天,当我们面对一个正在走向高度全球化的社会,生活在群体之中,做出更好的表现,得到更多的收获是尤为重要的。
抒发和沟通交流的能力就是非常关键的。
李开复的一封信有感

李开复的一封信有感前段时间,原微软副总裁李开复博士被Google公司任命为全球副总裁兼中国区总裁,引起了包括《 -》、《参考消息》等全球上万家媒体的追逐报道。
如今,李开复博士极为关注中国教育的发展,曾亲自给中国大学生写了5封饱含关切之情的来信之后,引起了极大的反响。
以下为五封信的选摘。
第一封信:从诚信谈起我在苹果公司工作时,曾有一位刚被我提拔的经理,由于受到下属的批评,非常沮丧地要我再找一个人来接替他。
我问他:“你认为你的长处是什么他说,“我自信自己是一个非常正直的人。
我告诉他:“当初我提拔你做经理,就是因为你是一个公正无私的人。
管理经验和沟通能力是可以在日后工作中学习的,但一颗正直的心是无价的。
我支持他继续干下去,并在管理和沟通技巧方面给予他很多指点和帮助。
最终,他不负众望,成为一个出色的管理人才。
与之相反,我曾面试过一位求职者。
他在技术、管理方面都相当的出色。
但是,在谈论之余,他表示,如果我录取他,他甚至可以把在原来公司工作时的一项发明带过来。
随后他似乎觉察到这样说有些不妥,特作声明:那些工作是他在下班之后做的,他的老板并不知道。
这一番谈话之后,不论他的能力和工作水平怎样,我都肯定不会录用他。
原因是他缺乏最基本的处世准则和最起码的职业道德“诚实”和“讲信用”。
如果雇用这样的人,谁能保证他不会在这里工作一段时间后,把在这里的成果也当作所谓“业余之作”而变成向其他公司讨好的“贡品”呢这说明:一个人品不完善的人是不可能成为一个真正有所作为的人的。
最后想提的是一些喜欢贪小便宜的人。
他们用学校或公司的电话打私人长途、多报销出租车票。
也许有人认为,学生以成绩、事业为重,其他细节只是一些小事,随心所欲地做了,也没什么大不了的。
然而,就是那些身边的所谓“小事”,往往成为一个人塑造人格和积累诚信的关键。
一些贪小便宜、耍小聪明的行为只会把自己定性为一个贪图小利、没有出息的人的形象,最终因小失大。
对于这些行为,一言以蔽之,就是“勿以恶小而为之”。
读《李开复给大学生的七封信》有感

读《李开复给大学生的七封信》有感我怀着无比敬佩和激动地心情读完了《李开复给大学生的七封信》,内心与其中的话语产生了很大共鸣。
深刻发觉到:积极主动、充满热情、灵活自信、正直守信,这些原则很重要,用这些优良品格来全副武装自己,尽力成为一个融会贯通、创新实践、三商兼高、热爱生活的新生代力量。
随着经济的高速发展,中国也进入了个跨越性的时代,但任凭时代变迁,咱们这泱泱大国不变诚信为本这根基,李教授更是深知这点,第一封信就饱含殷切的告诫我们要坚守诚信、正直的原则,正所谓“人而无信,不知其可也”,恰恰我也这么认为。
自古以来,有商鞅立木为信,有七擒孟获这样脍炙人口的讲诚信的例子,也有烽火戏诸侯的那样因失信而落下悲剧的故事。
忽然想到我们学校的笃行楼,有几个师院学子知道,这笃行指的是什么,这笃行又出自何处呢。
孔子说过,笃信好学,只有笃行诚信之位,才能成事。
而反思我们的生活和学习过程,失信于人的事情不胜枚举,这样的行为不被鄙弃反而得到推崇,扭曲的价值观似乎一度成为主流,可作为一名有时代责任感的青年,难道不该选择独善其身吗?正所谓“江山代有人才出,各领风骚数百年”,我们自然要用这种与生俱来的责任感去恪守着原则,在我看来,作为一名当代的大学生,诚信是最重要的以及最根本的。
平时不努力,考试的时候妄图用作弊的手段取得成绩,此乃对师之不信;在学校荒废度日,此乃对父母之不信;想想,当我们连对父母,老师最基本诚信都没有了,我想知道,我们的人生价值到底在哪里。
在我看来,无论创新还是其他的什么社会品质,一切的一切都该以诚信为先。
小的时候,长辈就教育我们为人需要诚实,然而随着我们年龄的增长,社会阅历的不断丰富,我们的诚信呢,何时弃我们而去,我们浑然不得而知。
扪心自问,我不得不承认,我对我的父母不只一次的撒谎过,我羞耻于自己的不诚实。
不停的告诫自己该知耻而后勇,勇敢的去认识自己,勇敢的去批判自己,请我们勇敢的去把诚信重拾。
把握诚信之本,于此,我们才能更好的去规划好自己的大学生涯更甚是未来的每一步。
《李开复给中国大学生的七封信》读书笔记(精选多篇).doc

《李开复给中国大学生的七封信》读书笔记(精选多篇) 第一篇:李开复给中国大学生的七封信读后感当我们这些正在接受中国最高层次教育的当代大学生彷徨的时候,当我们在思考自己如何度过自己的大学生涯的时候,当我们在思考毕业之后我们将何去何从的时候,我们收到了李开复给我们的信。
李开复是全球it业最顶尖的专家之一,他的学识、修为都可以作为我们学习的楷模,我们需要向他学习,但我们又不能一味的模仿,我们更需要的是了解自己,了解自己所处的环境,确定自己奋斗的目标。
自古以来诚信就是人们研究的话题,当代中国人的诚信问题已经非常严重了。
由于国人在国外因贪图小利而背信弃义的比比皆是,导致他国人已经对中国人的诚信已经不再“感冒”了。
所以无论你的学识如何诚信都是根本,只有做一个诚信的人才能立足于世界否则即便你取得了短暂的成功也必将失败。
所以无论如何都要恪守“坚守诚信,正直的原则”。
生活在群体之中,曾经日本人说我们中国是“一个中国人一条龙,十个中国人一条虫。
”这是一句值得我们深思的一句话。
其语义是一个中国人有很强的能力,但是一个由中国人组成的团队就不能展现出其应有的实力来。
为何小小的日本敢侵略我们呢?不仅仅是他们有现代化的武器,更重要的是中国内部的四分五裂,蒋介石的一句“襄外必先安内”使鬼子更加有恃无恐的侵略中国。
以前很多人能够依靠其强大的单兵作战能力闯出了一番天地,但是随着社会的发展,科学技术的不断进步团队协作能力日趋显得重要。
我们需要协作,需要团队,需要用团队的力量来实现自己的抱负。
我们需要的是“在读书之余积极参加各种社会团体的工作。
在与他人分工合作、分享成果、互助互惠的过程中体会团队精神的重要性”。
做一个主动的人,五千年的中华文化造就了礼仪之邦的中国,同时也使中国的“谦谦君子”们过于含蓄,缺乏主动意识,采取敌不动我不动,敌动我才动的行为方式,殊不知在高速信息化的今天时间是极其宝贵的,哪怕晚一秒钟也足以让你失败。
做一个积极主动的人,“主动去了解自己要做什么,并且规划它们,然后全力以赴地去完成。
李开复给中国大学生的七封信读后感

李开复给中国大学生的七封信读后感篇一:读李开复给大学生的七封信有感读李开复给大学生的七封信有感大学生就是一个一直以来充满著了夺目光环和神圣职责以及期望的词语。
因为它代表着就是一群存有思想,存有道德,存有文化,存有理想的四存有青年。
然而现在的大多数外籍教育人士对中国的大学生失缺信心,原因就是什么啦?许多代表着中国大学生的留学生在国外的土地上遗留下一片声名狼藉。
他们失去诚信,没责任感,作弊等等手段层出不穷,严重影响中国大学生的声誉。
这必须就是引发我们警觉的,可是现在大多数人还是不以为然,这样下去的后果绝对就是不堪设想的。
所幸我们还有李开复先生这样的敢于面对现实,说出真话的开明人士,让我们看到了一点希望的曙光。
仔细看看这七封信,无一不是字字珠玑,令人反思。
第一封信首先就是建议我们必须存有诚信。
在学校里都必须存有正直忠义的道德标准,无可否认现今的教育界,哪怕就是政府都失去公信力,但是我们必须以君子四德去建议自己,我们泱泱中华上千年无数人的结晶无法再我们手中葬送,哪怕无法发扬光大,自己也必须找出适宜自己的东西承继下去。
第二封信李开复先生建议我们从优秀到卓越。
我们真的优秀嘛,这答案只有我们自己心里明白,我们可以欺骗别人,但是我们能欺骗自己嘛,我们不能成为笑话,别忘记我们是代表着现今中国大学的一群人。
卓越是优秀的一个升级,我们只有让自己变得优秀之后再谈卓越,书籍是一项伟大的发明,从古到今无数人的智慧得以保留,我们变得优秀的最直接方式就是书籍,网络,大量的信息。
那是我们成为优秀的第一步。
第三封信李开复建议我们顺利自信心欢乐。
其实这一点我自己都存有诚挚记忆,我印象中初三时期,我们的生活可以说道就是最忙,但是我的确我最欢乐的一段时期,那时候我真真正正的进入状态,我可以漠视别人的眼光,浩瀚书籍,那时候过的很累,但是却极其扩充,我至少在那个时候存有期望,存有明晰的目标,并且一步一步的推行,最终顺利之后显得很自信心,那种欢乐的确就是以前的我不曾具有过的。
2020年李开复写给大学生的信读后感

李开复写给大学生的信读后感看了李开复老师写给大学生的七封信后感触很深,加上我们自己的经历,一定会让自己感悟良多。
下面是由分享的读李开复的信有感,希望对你有用。
尽管在我的心目中李开复博士更多的是一个“计算机天才”而不是个专门写励志书的(我觉得励志书都很扯淡),一直以来我都很敬佩李开复博士,并且始终觉得他是我们华人的骄傲。
但是他对中国大学生的关心,这份难得的大学生情结,也让我心生敬佩之情。
假期在读完李博士在我们浙商大的演讲和几封“写给大学生的信”之后,心里颇有感触。
最有共鸣的是他的第三封信:成功、自信、快乐。
他有句话是这么说的:“成功可能是你创造了新的财富或技术,可能是你为他人带来了快乐,可能是你在工作岗位上得到了别人的信任,也可能是你找到了回归自我、与世无争的生活方式。
每个人的成功都是独一无二的。
”走进大学以来,就对什么是“成功”开始迷茫。
高中、初中时,对我而言,似乎考试拿了好成绩就是成功,比赛拿了奖项就是成功,老师表扬了我就是成功。
但进入大学,开始羡慕别人能歌善舞、多才多艺,觉得自己不够成功;学习很忙碌,我开始羡慕别人能挣外快,觉得自己还不够成功……也许,在这个物欲横流的社会里,很多人都会与我有着同样的感受。
在小说中曾看到过这样一句话:“一个人的成功无非就是从别人仰视的眼神中得以肯定。
”也曾觉得成功就该是这样被人敬仰,被人羡慕。
但是,李博士说得好,“每个人的成功都是独一无二的”,有了金钱就一定能获得别人的尊重吗?有了权势就一定能拥有快乐吗?在大学里,找到一种自信,获得一份爱情,明确自己的目标,发掘自己的兴趣,这不都应该是一种成功吗?成功不一定与成绩、金钱、名利相关,成功不应该让心灵背负太多的沉重。
一语惊醒梦中人,“每个人的成功都是独一无二的”,自信加快乐才是真正的成功。
关于第四封信我觉得最值得在校的大一大二学生读一读,我们的大学时光到底该怎样度过?我认为,李先生的这封信给了我们很多启示,他给我们指明了一条道路,也许这条路并不适合于每一个人,但是我们在校的青年学生一定会从中收获很多,让我们的大学经历不再苍白,让我们的大学摆脱“迷茫、郁闷、无聊、没意思”这些本不属于我们朝气蓬勃的学生的词汇。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李开复给中国大学生的七封信》读后感范文
我怀着十分崇敬而又激动的心情读完了《李开复给中国大学生的七封信》,感触很大:积极主动、充满热情、灵活自信,诚信天下,坚守诚信,正直的原则。
做一个融会贯通,创新实践,跨领域融合,三商兼高,沟通合作,热爱工作,积极乐观者。
融会贯通者:听过的会忘记,看过的会记得,做过的才能真正掌握。
创新实践者:重要的不是创新。
而是有用的创新。
跨领域融合者:重要的不是深度的解析。
而是跨领域的合成。
三商兼高者:你的价值不在于你拥有什么。
而在于你贡献了什么。
沟通合作者:只会思考而不会表达的人与不会思考的人没什么两样。
热爱工作者:如果你找到了自己热爱的工作。
你就会在一生中享受每一天。
积极乐观者:半杯水是半满还是半空。
主要看你是在倒水入杯还是出杯。
作为一名学生,没有任何一个理由能让自己不严格要求自己。
总结上个学期,确实还有很多的不如意,最显而易见的就是学习。
没有任何一个理由能让自己在某一小方面松懈。
在学习上,我要尽自己最大的努力;在工作上,我应是个积极主动的人;在生活上,我必须乐观热情…做一个坚守诚信、正直的人,培养自己的表达和沟通能力,虚心接受别人的批评…坚信:一个人品不完善的人是不可
能成为一个真正有所作为的人的。
坚信:付出的越多,得到的越多。
辛辛苦苦奋斗了十年,很不容易地走到了今天,走进了大学,猛然间发现,一切才刚刚开始,脚下的路还有很远很远。
今天的社会竞争不言而喻,就这样停止,一切都会从你的身边消失,仅仅只能做个对社会无用,对家庭无用,对自己都无用的无用之人。
心里明白,也对自己说过一万遍:加油!要奋不顾身地向前走!
一路向前也应有人的指点,李开复博士的话总能告诉我些东西,可能平时会一时忘记,我却提醒自己经常去看看,经常去想想,希望能让道路更加平坦。
李开复博士说:要从诚信谈起!要从优秀到卓越!要做到成功、自信、快乐!我读到了勿以恶小而为之;诺要人不知,除非己莫为。
从记事开始,我就被告知,细节决定成败,平时的一举一动最能看清一个人,时时都不能松懈,积极努力地去做好每一件事,不做最好,却一定要努力做更好,不能做到完美,却一定要努力去接近完美!要挑战自我、开发自身潜力。
要相信自己,努力去拼,努力去博,不畏惧,只是勇敢向前!时间总是过得很快,只说只想却不做,一切都没用,没有一点意义,行动永远比语言有效果。
我也将时时刻刻告诉自己,不做语言上的巨人,更不做行动上的矮子。
当我们这些正在接受中国最高层次教育的当代大学生彷徨的时候,当我们在思考自己如何度过自己的大学生涯的时候,当我们在思考毕业之后我们将何去何从的时候,我们收到了李开复给我们的信。
李开复是全球IT业最顶尖的专家之一,他的学识、修为都可以作为我们学习的楷模,我们需要向他学习,但我们又不能一味的模仿,我们更需要的是了解自己,了解自己所处的环境,确定自己奋斗的目标。
自古以来诚信就是人们研究的话题,当代中 ___诚信问题已经非常严重了。
由于国人在国外因贪图小利而背信弃义的比比皆是,导致他国人已经 ___人的诚信已经不再"感冒"了。
所以无论你的学识如何诚信都是根本,只有做一个诚信的人才能立足于世界否则即便你取得了短暂的成功也必将失败。
所以无论如何都要恪守"坚守诚信,正直的原则"。
生活在群体之中,曾经日本人说我们中国是"一个中国人一条龙,十个中国人一条虫。
"这是一句值得我们深思的一句话。
其语义是一个中国人有很强的能力,但是一个由中国人组成的团队就不能展现出其应有的实力来。
为何小小的日本敢侵略我们呢?不仅仅是他们有现代化的武器,更重要的是中国内部的四分五裂,蒋的一句"襄外必先安内"使鬼子更加有恃无恐的侵略中国。
以前很多人能够依靠其强大的单兵作战能力闯出了一番天地,但是随着社会的发展,科学技术的不断进步团队协作能力日趋显得重要。
我们需要协作,需要团队,需要用团队的力量来实现自己的抱负。
我们需要的是"在读书之余积极参加各种社会团体的工作。
在与他人分工合作、分享成果、互助互惠的过程中体会团队精神的重要性"。
做一个主动的人,五千年的中华文化造就了礼仪之邦的中国,同时也使中国的"谦谦君子"们过于含蓄,缺乏主动意识,采取敌不动我不动,敌动我才动的行为方式,殊不知在高速信息化的今天时间是极其宝贵的,哪怕晚一秒钟也足以让你失败。
做一个积极主动的人,"主动去了解自己要做什么,并且规划它们,然后全力以赴地去完成。
同时还要虚心听取他人的批评和意见"。
挑战自我,开发自身潜力。
人只有一次生命,只有短短的几十个春秋,在这有限的时间里我们要不断的挑战自己,挖掘自己最大的潜能,要相信自己张扬而不张狂,时刻准备着迎接属于我们的世界。
"在二十一世纪,竞争已经没有疆界,我们应该放开思维,站在一个更高的起点,给自己设定一个更具挑战性的标准,才会有准确的努力方向和广阔的前景,切不可做"井底之蛙""。
选择一个你真心热爱的事业,不断地挑战自我、完善自我,让自己的一生过得精彩和充实。
珍惜校园生活。
我们每个人的大学生活就这短暂的四年,但这四年如果能够很好的把握的话相信这必将使你人生进步最快的时期,所以我们要珍惜我们的校园生活,这四年我们应该为自己的人生规划铺好道路,扎实的打下基础。
李开复在信中提到反对大学生打
工,但是我个人认为大学生去打工如果所从事的工作有助于提高自身素质的,为解决生活困难的,打工也是不错的选择,在工作中学习,在学习中工作全面提升自己。
在第二封信中李开复主要针对个人品质作出了详尽的描述。
人要做事首先要学会做人,如何做一个成功的人呢?做一个城实、正直、主动、客观、谦虚的人。
具有这写品质要想达到卓越还是还远远不够的,我们要注重自身的修养,树立自己良好的形象,真诚的以他人相处搞好人际关系。
严格的要求自己,宽容的对待他人,设身处地的从他人的角度来想问题办事情。
成功、自信、快乐简简单单的三个词却富含这时刻的人生哲理,因为成功而自信,因为成功而快乐;因为自信而成功,因为自信而快乐;因为快乐而成功,因为快乐而自信。
成功、自信、快乐是一个良性循环:从成功里可以得到自信和快乐,从自信里可以得到快乐和成功,从快乐里可以得到成功和自信。
如何获得成功,如何自信在李开复的信中都已作了详尽叙述,自信+快乐=成功。
如何度过大学四年?努力的学习基础学科数学、英语、计算机、互联网,学会自学地方法,学会如何控制自己的情绪,学会如何用理论去解决实际问题,学会为人处事。
把握时间,积极主动的像自己的目标方向前进。
作为 ___的青年一代,你应该不再只是被动地等待别人告诉你应该做什么,而是应该主动去了解自己要做什么,并且规划它们,然后全力以赴地去完成。
想想今天世界上最成功的那些人,有几个是
唯唯诺诺、被动消极的人?对待自己的学业和研究项目,你需要以一个母亲对孩子那样的责任心全力投入、不断努力。
只要有了积极主动的态度,没有什么目标是不能达到的。
其实,许多年轻人并不是没有积极主动的态度做出自己的决定,而是不习惯在重大问题上做出自己的决定。
如果我问一位中国的大学生:"你最常做的决定是什么?"他的回答很有可能是决定买什么样的电脑,看什么电影,读什么书等等。
这些事情固然需要做出决定,但是,许多更重要的决定更需要由你自己做出。
例如,像读什么专业,读什么学校,考研还是出guo等决定,大家可能习惯于听父母的安排,或参考大多数同学的选择殊不知,在这些最重要的问题上,只有你自己的决定才能帮助你迈向真正的成功。
自己做无关紧要的决定,但是对一生有重大影响的决定却听他人的。
这是多么不合逻辑呀!此外,就算你自己做出了决定,也不见得你事先已经花了足够的时间调查和研究。
鲁莽或草率的决定可能会让你后悔一辈子!沉默不一定是金,谨小慎微也不一定总是为人处世的经验之道。
在机遇稍纵即逝的21世纪里,如果不能抱着乐观的态度主动把握机会,甚至创造机会,机会也许就再也不会降临到你的身边。
如果不能主动让别人了解你的能力与才干,你也许就会永远与你心仪的工作无缘。
所以,每一个年轻人都要拥有一个积极、主动的心,你必须善于规划和管理自己的事业,为自己的人生做出最为重要的抉择。
没有人比你更在乎你自己的事业,没有什么东西像积极主动的态度一样更能体现你自己的独立人格。
我们应该细细的品味这七封信,吸收其中的精华,结合自己的实际情况,确定自己的目标,从现在起用积极主动的心态向胜利的港湾起航。
模板,内容仅供参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