机械与人复习资料大全讲稿思维导图知识点归纳总结
简单机械思维导图

简单机械思维导图
简单机械杠杆
定义:一根在力的作用下能绕固定点转动的硬棒五要素
一点:支点O 两力:动力F1,阻力F2 两臂:动力臂l1,阻力臂l2 平衡条件:公式:种类滑轮定滑轮
定义
实质:等臂杠杆
特点:不省力,但可以改变力的方向动滑轮
定义实质:动力臂是阻力臂两倍的省力杠杆
特点:能省一半的力,不能改变力的方向滑轮组
定义
特点:既能省力,也可以改变力的方向子主题 3 轮轴与斜面轮轴斜面:Fs=Gh 机械效率
定义:有用功与总功的比值公式: 1.确定有用功和总功 2.选择合适的公式。
初中物理机械与人知识点(总6页)

初中物理机械与人知识点-CAL-FENGHAI.-(YICAI)-Company One1-CAL-本页仅作为文档封面,使用请直接删除1、杠杆:(1)定义:在力的作用下绕着固定点转动的硬棒叫杠杆。
说明:①杠杆可直可曲,形状任意。
②有些情况下,可将杠杆实际转一下,来帮助确定支点。
如:鱼杆、铁锹。
(2)五要素——组成杠杆示意图。
①支点:杠杆绕着转动的点。
用字母O 表示。
②动力:使杠杆转动的力。
用字母 F 1 表示。
③阻力:阻碍杠杆转动的力。
用字母 F 2 表示。
说明 动力、阻力都是杠杆的受力,所以作用点在杠杆上。
动力、阻力的方向不一定相反,但它们使杠杆的转动的方向相反 ④动力臂:从支点到动力作用线的距离。
用字母l 1表示。
⑤阻力臂:从支点到阻力作用线的距离。
用字母l 2表示。
画力臂方法:⑴ 找支点O ;⑵ 画力的作用线(虚线);⑶ 画力臂(实线,过支点垂直力的作用线作垂线);⑷ 标力臂。
2、研究杠杆的平衡条件:a) 杠杆平衡是指:杠杆静止或匀速转动。
b) 实验前:应调节杠杆两端的螺母,使杠杆在水平位置平衡。
这样做的目的是:可以方便的从杠杆上量出力臂。
c) 结论:杠杆的平衡条件(或杠杆原理)是:动力×动力臂=阻力×阻力臂。
写成公式F 1l 1=F 2l 2 也可写成:F 1 / F 2=l 2 / l 1 应用: 1(1)定滑轮:①定义:中间的轴固定不动的滑轮。
F F 1②实质:定滑轮的实质是:等臂杠杆③特点:使用定滑轮不能省力但是能改变动力的方向。
④对理想的定滑轮(不计轮轴间摩擦)F=G 绳子自由端移动距离S F (或速度v F ) = 重物移动 的距离S G (或速度v G ) (2)动滑轮:①定义:和重物一起移动的滑轮。
(可上下移动, 也可左右移动)②实质:动滑轮的实质是:动力臂为阻力臂2倍的省力杠杆。
③特点:使用动滑轮能省一半的力,但不能改变动力的方向。
① 理想的动滑轮(不计轴间摩擦和动滑轮重力)则:F=1/2G 只忽略轮轴间的摩擦则拉力F=1/2(G 物+G 动)绳子自由端移动距离S F (或v F )=2倍的重物移动的距离S G (或v G )(1) 滑轮组①定义:定滑轮、动滑轮组合成滑轮组。
2022年中考物理一轮复习第十章机械与人第一课时简单机械考点梳理课件沪科版

O
F1
第十页,编辑于星期六:二点 十八分。
力臂:支点到力的作用线的距离
杠杆五要素
阻力
支点
L2 O 动力臂
F2
L1
阻力臂
动力
F1
第十一页,编辑于星期六:二点 十八分。
杠杆五要素:
(阻力作用线)
支点到阻力作用线 的距离
l2阻力臂
杠杆绕着转动的
O支点 固定点
F1动力
使杠杆转动 的力
F2阻力
阻碍杠杆转动 的力
第四十页,编辑于星期六:二点 十八分。
滑轮及其应用
定
动
滑
滑
滑
轮
轮
轮
组
第四十一页,编辑于星期六:二点 十八分。
生 活 中 的 滑 轮
第四十二页,编辑于星期六:二点 十八分。
滑轮:边缘有凹槽,能绕轴转动的小轮。
小轮 凹槽
轴
第四十三页,编辑于星期六:二点 十八分。
定滑轮
动滑轮
第四十四页,编辑于星期六:二点 十八分。
费力杠杆的特点
F1
B’
F1 A’
O
S=h/4
A
F2 h B
F2
费力,省距离
Hale Waihona Puke 举例?第二十六页,编辑于星期六:二点 十八分。
费力杠杆
第二十七页,编辑于星期六:二点 十八分。
费力杠杆
手通过的距离比煤或鱼通过 的距离少得多,可以省距离。
铁锹
钓鱼竿
第二十八页,编辑于星期六:二点 十八分。
费力杠杆
缝纫机脚踏板
(3)力臂要用虚线、垂直符号、加大括号或带双箭头的实
线表示,并标注符号,不能有遗漏。
初中物理《机械与人复习》(共41张)ppt

忽略绳重和摩擦, 怎样计算拉力F呢?
F G
F
G
1 F= (G G ) n
如图所示,用滑轮组提起重 物。若物重1000N,不计摩 擦和滑轮重,要用多大的拉 力?
汽车的牵引力使汽车移动 一段距离,我们就说牵引 力对汽车 。 吊车的作用力使货物上升 了一段距离,我们就说吊 车对货物 。 小孩用力推车,车未动, 推力做功了没有?
被举高的重锤 站在3楼的同学 在空中飞行的足球 静止在空中飞艇 被压缩的弹簧 拉伸的橡皮筋
用力搬弯的塑料棍
弹性势能
只要物体发生弹性形变就具有弹性 势能
重力势能
只要物体处于高处就具有重力势能
势能与哪些因素有关
• • • • 通过实验我们知道: 越高,重力势能_____ 越大 。 质量相同的物体高度____ 越大,重力势能_____ 越大 。 高度相同的物体质量____ 质量 和______ 高度 有关,物体被举得越 重力势能与_____ ____,质量越_____ 越高 越高 ,它具有的重力势能越大。
优秀自运行车运动 员长时间运动的功 率是70w,短时间运 动的功率可达1000w. 马拉车长时间的功率 约为450w.
上海桑塔纳小轿车 功率约为66kw.
韶山型电力机车的 功率约为4200kw. 万吨级远洋货轮的 功率为 7000~23000kw.
蓝鲸游动的功率可达 350kw.
1、在水平地面上,用60N的水平拉力拉重100N的 木箱,使木箱沿拉力方向前进5m,拉力所做的功等 于 J,重力所做的功等于 J。
2、使用机械做功时,下面说法正确的是: (A)功率大的机器一定比功率小的机器做功多; (B)功率大的机器一定比功率小的机器做功时间少; (C)功率小的机器一定比功率大的机器做功慢; (D)以上说法都不对. 3、一台机器,功率是1.5kW,它表示示机器在1s内 做了多少功,2s内做多少功.
物理机械与人知识点总结

物理机械与人知识点总结一、力学力学是物理学的一个分支,主要研究物体受力和物体运动的规律。
力学可以分为静力学和动力学两个部分。
1. 静力学静力学研究的是不动物体受力平衡的情况。
在静力学中,主要讨论的问题包括力的平衡条件、力的合成、力的分解、重心和支点的定位等。
此外,静力学还包括刚体静力学和弹性体静力学两个方面。
2. 动力学动力学研究的是物体受力运动的规律。
在动力学中,主要讨论的问题包括牛顿三定律、牛顿运动定律、动量守恒定律、动力学定律等。
此外,动力学还包括刚体动力学和弹性体动力学两个方面。
二、能量能量是物体发生变化过程中所具有的一种属性,它可以使物体发生运动、发热或者发光等现象。
根据能量的性质,可以将能量分为动能和势能两种。
1. 动能动能是物体由于运动而具有的能量。
动能的大小与物体的质量和速度有关,其计算公式为E=1/2mv²。
2. 势能势能是物体由于位置或状态而具有的能量。
势能有多种形式,包括重力势能、弹性势能、化学势能等。
不同种类的势能可以通过不同的公式进行计算。
三、机械能机械能是动能和势能的总和。
在不受外力作用的系统中,机械能守恒定律成立。
机械能守恒定律表明,在物体内部的能量转化过程中,动能和势能之间可以相互转化,但总的能量值保持不变。
四、简谐振动简谐振动是指振动物体在受到恢复力作用时,其加速度与位移成正比,且方向相反的振动运动。
简谐振动的特点包括周期性、相位、频率等。
1. 振动的周期振动周期是指振动物体完成一个完整振动过程所需的时间。
周期的大小与振动物体的特性有关,一般而言,周期与振动物体的质量和弹性系数有关。
2. 振动的频率振动频率是指振动物体的单位时间内完成的振动次数。
频率的大小与振动物体的特性有关,一般而言,频率与振动物体的质量和弹性系数有关。
五、波动波动是指在介质中传播的能量和动量的运动形式。
根据波的性质,波动可以分为机械波和电磁波。
1. 机械波机械波是指波动传播时介质本身起到传递能量的作用。
第九章机械与人复习提纲(整理后)

第九章 《机械与人》复习提纲一、杠杆的平衡条件1.杠杆的定义和五个要素:2、力臂的画法:先确定支点,画出两力,再从支点作力的作用线的垂线,标出双箭头(或大括号)和力臂。
概括为“一点二线三垂直四标号”的步骤。
强调:①动力和阻力受力物体都是杠杆,画动力或阻力时应注意力的作用点和方向。
②力臂不是支点到力的作用点的距离,而是支点到力的作用线的距离。
3、杠杆的平衡:即指杠杆静止不转或匀速转动。
4、杠杆的平衡条件: 动力×动力臂 = 阻力×阻力臂 公式:①F l F l 1122=⋅②F F l l 2112= 即动力臂是阻力臂的几倍,动力就是阻力的几分之一。
5、杠杆的分类: 省力杠杆: l l 12>,F F 12<,省力费距离。
如起钉锤、钢丝钳。
。
费力杠杆: l l 12<,F F 12>,费力省距离。
如船桨,镊子。
等臂杠杆: l l 12=,F F 12=,不省费力,不省费距离。
如天平,定滑轮。
省力的杠杆,需要多移动距离,即费距离。
费力的杠杆,则可少移动距离,即省距离。
二、滑轮及其应用 1、定滑轮:滑轮的轴固定的叫做定滑轮。
实质:是一个等臂的杠杆,使用定滑轮不省力,但能改变力的方向。
理想情况下:F=G ;实际情况下:F >G ,因为有额外功。
S=h 。
2、动滑轮:滑轮的轴随物体一起运动的叫做动滑轮。
实质:动力臂为阻力臂二倍的杠杆,使用动滑轮能省一半力,但费距离,且不能改变力的方向。
理想情况下:F=1/2G ;实际情况下:F >1/2G ,因为有额外功。
S=2h 。
F=1/2(G 物+G 动)3、滑轮组:能省力,有时又能改变动力的方向。
使用滑轮组时,滑轮组用几段绳子吊着物体,提起物体所用的力就是物重。
理想情况下:F=1/nG ;实际情况下:F >1/nG ,因为有额外功。
S=nh 。
F=n1(G 物+G 动) 三、机械功1、机械功:物理中把力和物体在力的方向上通过的距离的乘积叫做机械功。
八年级物理全册 第10章 机械与人知识要点梳理 (新版)沪科版

第10章机械与人第1节科学探究:杠杆的平衡条件知识点1 认识杠杆1.杠杆:在力的作用下,能绕某一固定点转动的硬棒就是杠杆,杠杆可以是直的,也可以是弯曲的,但必须是硬棒,在使用时不能发生变形.2.杠杆的要素(1)支点:杠杆绕着转动的固定点.支点可以在杠杆上,也可以不在杠杆上,但一定和杠杆相连,通常用字母O表示.(2)动力:使杠杆转动的力.通常用字母F1表示.(3)阻力:阻碍杠杆转动的力.通常用字母F2表示.(4)动力臂:从支点到动力作用线的距离.注意,力臂是点到线的距离,不是点到点的距离.(5)阻力臂:从支点到阻力作用线的距离.知识点2 探究杠杆平衡条件1.杠杆平衡:杠杆静止不动或匀速转动.2.探究过程(1)调节杠杆两端的平衡螺母,使杠杆在水平位置平衡,目的是可以直接从杠杆上读出力臂的数值.(2)在杠杆两端分别挂不同数量的钩码,调整钩码在杠杆上的位置,使杠杆在水平位置恢复平衡,记下钩码数和对应的力臂.多做几次实验,分别记录力和力臂的值.(3)分析数据得出结论.3.杠杆平衡条件:动力×动力臂=阻力×阻力臂,字母表达式是F1×L1 =F2×L2.4.需注意的问题(1)当钩码挂到杠杆上之后,平衡螺母就不能再移动了,否则就破坏了杠杆原来的平衡.(2)探究过程中要避免杠杆两端钩码的个数相同,这样会出现力和力臂的和、差、积、商都相同的结论.知识点3 杠杆的分类与应用1.三种杠杆(1)省力杠杆:动力臂大于阻力臂的杠杆,使用时动力小于阻力,动力作用点移动的距离大于阻力作用点移动的距离.(2)费力杠杆:动力臂小于阻力臂的杠杆,使用时动力大于阻力,动力作用点移动的距离小于阻力作用点移动的距离.(3)等臂杠杆:动力臂等于阻力臂的杠杆.使用时动力等于阻力.2.三种杠杆的应用(1)省力杠杆:可以省力,如羊角锤、剪铁皮的剪子等.(2)费力杠杆:可以省距离,如钓鱼竿等.(3)等臂杠杆:天平就是等臂杠杆.知识点认识滑轮1.定滑轮(1)使用滑轮时,滑轮的轴固定不动的叫做定滑轮.(2)使用定滑轮不能省力,但可以改变动力的方向.(3)定滑轮的实质就是等臂杠杆,或者说是等臂杠杆的变形.2.动滑轮(1)滑轮的轴不再固定不动,而是随物体一起运动,这样的滑轮叫做动滑轮.(2)使用动滑轮能省一半的力,但不能改变动力的方向.(3)动滑轮的实质是动力臂是阻力臂二倍的杠杆.3.滑轮组(1)将定滑轮和动滑轮组合起来使用,这样就组成了滑轮组.(2)使用滑轮组既能省力又能改变力的方向.第3节做功了吗知识点1 做功的条件1.机械功:力和物体在力的方向上移动距离的乘积.2.做功的条件:一是作用在物体上的力,二是物体在力的方向上通过了距离.知识点2 功的计算1.功的计算公式:W=Fs.2.变形公式:F=W/s,s=W/F.第4节做功的快慢知识点1 认识功率(1)做相同的功,比较做功时间长短,做功用的时间越少,做功越快.(2)做功时间相同,比较功的多少,做的功越多,做功越快.2.功率的定义:单位时间内做功的多少.3.功率的意义:表示物体做功快慢的物理量.4.功率的计算:公式P=W/t.5.单位:国际单位为瓦(W).知识点2 功率的计算利用公式P=W/t来计算功率,计算时需要先求出功的大小,然后计算出功率,要注意时间的单位是秒.利用公式P=Fv计算,对于功率一定的机械,F越大,v就越小,如在汽车上坡时,由于功率不变,要用减速的方法来增大牵引力.第5节机械效率知识点1 正确区别各种功1.有用功:使用机械时,对人们有用的功叫做有用功.2.额外功:使用机械做功时,对人们没用,但又不得不做的功叫做额外功.3.总功:有用功和额外功的总和.知识点2 机械效率及探究1.机械效率(1)定义:有用功和总功的比值叫做机械效率.(2)公式:η=W有/W总.(3)使用机械时,额外功总是存在的,因此机械效率总小于1.2.滑轮组机械效率的测量(1)原理:η=W有/W总.(2)应测物理量:钩码重力G、钩码提升的高度h、拉力F、绳的自由端移动的距离s.(3)器材:除钩码、铁架台、滑轮、细线外,还需刻度尺、弹簧测力计.(4)必须匀速拉动弹簧测力计使钩码升高,目的是保证测力计示数大小不变.第6节合理利用机械能知识点1 功和能1.功和能的关系(1)—个物体只要具有做功的本领,不管物体是不是做功,物体都具有能量.(2)物体做功的过程就是能量转化的过程,物体做了多少功,就转化了多少能量.(3)功和能的单位相同,都是焦耳,简称焦,符号J.2.机械能(1)动能:物体由于运动而具有的能,一个物体只要运动,就一定具有动能.(2)重力势能:物体由于高度位置所具有的能,通常是以水平面为标准.(3)弹性势能:物体因弹性形变而具有的能.(4)机械能:动能和势能统称为机械能,一个物体可以同时具有动能、重力势能和弹性势能.知识点2 影响动能和势能大小的因素1.影响动能大小的因素质量越大,速度越大,物体具有的动能就越大.2.影响重力势能大小的因素物体的质量越大,被举得越高,其具有的重力势能就越大.3.影响弹性势能大小的因素物体的弹性形变越大,具有的弹性势能就越大.。
机械与人复习资料大全PPT讲稿思维导图知识点归纳总结[PPT白板课件]
![机械与人复习资料大全PPT讲稿思维导图知识点归纳总结[PPT白板课件]](https://img.taocdn.com/s3/m/4299415abed5b9f3f90f1cd8.png)
测
实
验
精
专 项 ·
浮力、杠杆、连通器
品 资 源
主
·
题
备
探
课
究
参
考
2.工人用扳手拧螺母时,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D )
A.扳手相当于一个费力杠杆 B.使用扳手时,手离螺母越近越省力 C.使用扳手可以省功 D.使用扳手用力拧螺母时,最好戴上手套,避免手受伤
3.某人分别用如图a、b所示的两种方法挑着 同一物体行走,图a 中肩受到的压力 图b 中肩受到的压力;图a 中手施加的动力 图b中手施加的压力。(填“大于”、“小于”
【训练1】在探究杠杆平衡条件的实验中: (1)小明发现杠杆右端低,左端高,要使它在水平位
置平衡,应将杠杆右端的平衡螺母向___左____调节.小明
调节杠杆在水平位置平衡的主要目的是
__便___于___直__接___测__出___力__.臂
(2)如图甲所示,在杠杆左边A处挂四个相同钩码,要 使杠杆在水平位置平衡,应在杠杆右边B处挂同样钩码 _________个.
4.如图所示,重力不计、长度为4米的木板AB
核
目 录
可绕O点无摩擦转动,在A端挂一边长为50cm的
心 要 点
·
中 考 调 研
正方体P,体重为500N的一学生站在离O点3米的
聚 焦 突 破
·
考 情 播
B处,此时物体P对地面的压强刚好为零,当人
核
目
心
录
要 点
·
中 考 调 研
聚 焦 突 破
·
考
基
情
础
播
训
报
练
·
考
基
点
础 梳 理 · 考 点 扫 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