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网系统污染的产生及危害初探

合集下载

电力系统环境保护问题研究

电力系统环境保护问题研究

电力系统环境保护问题研究随着工业化和城市化的不断发展,电力系统的重要性也越来越凸显。

然而,电力系统的发展也给环境带来了很大的压力和负担。

因此,在电力系统的发展中,环境保护问题也变得愈发重要。

本文就电力系统环境保护问题进行研究。

一、电力系统对环境的影响电力系统是一个庞大而复杂的系统,由发电、输电和配电三部分组成。

在整个电力系统中,发电环节最为关键,因为它涉及到能源的获取和转化。

许多发电厂都使用化石燃料作为能源,如煤炭、石油和天然气等。

这些化石燃料的燃烧会产生大量的污染物,如CO2、SO2、NOx等。

除了发电环节外,输电线路也会对环境产生影响。

首先,输电线路需要占用大片土地,影响到了生态环境。

其次,输电线路会产生电磁辐射,对周围的居民和动物产生影响。

二、电力系统环境保护的现状随着环境保护意识的不断提高,电力系统环境保护问题开始受到重视。

在国内,政府已经出台了许多政策和法规来管控电力系统的环境影响。

例如,《大气污染防治法》、《水污染防治法》等,都对电力系统的环境问题作出了规定。

此外,在发电技术方面,也出现了一些环保型的发电技术,如光伏发电、风力发电和核能发电等。

这些发电技术不仅污染少,而且能源更为清洁。

在输电方面,也有了一些环保型的输电技术,如高压直流输电技术和超导输电技术等。

这些技术相比传统的交流输电技术,具有更高的输电效率和更少的电磁辐射。

此外,电力系统在配电环节也开始出现了一些环保型的技术,如智能配电技术和储能技术等。

这些技术能够提高配电效率,减少能源的浪费,从而降低了对环境的影响。

三、未来电力系统环境保护的展望未来,电力系统的发展趋势将是环保、智能和高效。

首先,在发电环节,电力系统将逐步转向清洁能源,例如太阳能、风能和水能等。

这些清洁能源不仅能够减少污染,而且能够有效解决能源短缺问题。

其次,在输电环节,电力系统将进一步采用新型的输电技术,如高压直流输电和超导输电等技术。

这些技术具有更高的效率、更少的损耗,从而减少了对环境的影响。

电网污闪的成因及处理范本

电网污闪的成因及处理范本

电网污闪的成因及处理范本电网污闪是指电网中出现污秽物或闪络现象,导致电力系统的运行异常或故障。

电网污闪的成因主要包括以下几个方面:1. 污秽物的存在:电网线路和设备表面存在污秽物,例如灰尘、油污等,会增加电线和设备之间的距离,造成电压分布不均匀,导致污闪的发生。

2. 气候环境:气候环境的变化,如高温、低温、高湿度等,都会影响电网的运行状态。

特别是在潮湿环境中,污秽物更容易积累并导致污闪。

3. 设备老化或缺陷:电网设备的使用寿命较长,长时间使用后可能出现老化或各种缺陷。

例如,设备绝缘材料老化、绝缘子表面污染等,都会增加污闪的发生概率。

4. 外力干扰:外界的各种干扰因素,如雷击、动物爬行、树枝短路等,都可能触发污闪事件。

针对电网污闪问题,需要采取一系列的处理措施,包括以下几个方面:1. 清洁维护:定期对电网线路和设备进行清洁维护工作,清除表面的污秽物,并及时修复设备的缺陷。

2. 绝缘检测:定期对电网设备进行绝缘检测,及时发现和修复绝缘材料老化或损坏的问题,确保设备的正常运行。

3. 强化预防:加强对电网设备的维护管理,定期进行巡检和维修,提前发现和处理可能导致污闪的隐患,防止事故的发生。

4. 引导闪络能力:合理设计电网的绝缘结构和绝缘距离,提高绝缘材料的闪络能力,减少污闪的发生概率。

5. 加强监测:在关键部位安装监测设备,实时监测电网运行状态,及时发现异常情况,并采取相应的处理措施。

为了更好地应对电网污闪事件,以下是一个处理范本,供参考:处理范本:一、问题描述电网污闪事件发生在某地某时间段,造成了电网运行异常或故障。

二、事件处理步骤1. 紧急处理(1)及时切断发生污闪的电路或设备的电源,避免进一步扩大事故。

(2)调度员立即抢修现场,确保安全并恢复电网的正常运行。

2. 事故调查(1)成立专门的调查小组,负责对电网污闪事件进行调查,并制定详细的调查计划和时间表。

(2)通过现场勘查、采集相关数据和样本等方式,了解事故发生的具体情况和成因。

浅析电网污闪事故的产生机理及防范对策

浅析电网污闪事故的产生机理及防范对策

浅析电网污闪事故的产生机理及防范对策摘要:电网污闪事故往往会给工农业生产和人民的生活带来很大的影响,其危害极大,正确认识污闪事故产生的原因,对于污闪事故的预防及处理具有积极的意义。

本文通过对污闪事故的产生机理和污闪过程的分析,结合污闪典型事故案例情况指出污闪事故的影响因素,并在此基础上提出了防止污闪事故发生的技术措施和管理措施, 最大限度地减少由污闪事故的发生所造成的损失。

关键词:污闪事故;产生机理;影响因素;防范对策1、引言电网是一个高电压、远距离、大功率、交直流混合运行的大电网,安全技术问题十分复杂,随着社会进步和经济的迅猛发展,电网容量和电压等级相应提高,工农业发展也使得部分地区的环境污染日趋严重,电网的污闪事故所造成的危害也日益严重。

在天气恶劣的情况下,一旦发生大范围的电网污闪跳闸事故,将会对电网的安全稳定运行产生严重的影响。

因此,开展电网污闪机理研究以及做好防污闪工作对确保电网安全稳定运行有着重要意义。

2、污闪事故的产生机理2.1污闪机理电网的污闪事故是由于大气污染不断加剧,空气中的各种酸、碱、盐、氨、苯、酚、重金属微粒、灰尘等污染物不断增多引起的。

这些污染物降落到输电线路的绝缘瓷瓶串上,便形成污秽集合物,就好像给瓷瓶套上了一件“尘衣”。

大雾天气出现时,组成大雾的小水滴就会不断浸湿“尘衣”。

时间一长,污秽物中的可溶性电解质就会被溶解,在高电压的作用下,泄漏电流就会明显增大。

由于瓷瓶上污染物分布不均,被雾滴浸湿的程度也不同,因而表面出现的干燥和潮湿的程度也不一样,从而引起电压的分布不均,输电线的通路受到干扰,在无绝缘效果或绝缘效果较差的线路部位就会出现局部电弧,从而导致全网络断电,这就是人们常说的“污闪”事故。

2.2污闪过程宏观上可将污闪过程分为以下4个阶段:①绝缘子表面的积污;②绝缘子表面的湿润;③产生局部放电;④局部电弧发展,完成闪络。

在线运行的绝缘子,在大气环境中,受到工业排放物以及自然扬尘等环境因素的影响,表面逐渐沉积了一层污秽物。

《电网污染的危害性》课件

《电网污染的危害性》课件

电网污染会破坏野生动植物的栖息地,影 响物种多样性和自然平衡。
电力设施建设和运营可能对自然保护区造 成破坏,威胁珍稀濒危物种和自然风景。
电网污染对经济的影响
1 电费负担增加
电网污染导致能源损耗和浪费,使居民和企业的电费负担增加。
2 电力系统负担
电网污染对电力系统的可靠性和效率造成负面影响,增加了电力系统的维护和升级成本。
3 旅游产业
电网污染对旅游业产生负面影响,损害了景区的环境质量和游客体验。
预防和解决方案
预防电网污染
采取有效措施避免电力设施对环境和人类健康产生负面影响,例如优化设施布局和使用最新 的绿色技术。
降低电网污染
减少电力系统的能源消耗和浪费,提高能源利用效率,促进可再生能源的开发和使用。
电力公司的社会责任
电网污染对健康的影响
1 电磁辐射
长期暴露在电磁辐射下可能增加患癌症、神经系统疾病和生殖系统问题的风题、焦虑和心理健康状况的恶化。
3 高压电力线
高压电力线潜在地对人体健康产生负面影响,尽管相关证据尚不确定。
电网污染对生态环境的影响
1 生态破坏
2 自然保护区
《电网污染的危害性》 PPT课件
电网污染对我们的生活产生了巨大的危害,了解这一问题的影响和解决方案 非常重要。
电网污染的定义和分类
定义
电网污染是指电力系统中的电磁辐射、噪音 和光污染等对人体健康、生态环境和经济产 生负面影响的问题。
分类
主要包括电磁辐射污染、噪音污染、光污染 以及电力设施建设和运营对自然保护区的影 响。
电力公司应当承担社会责任,积极推动绿色发展,减少电网污染,提高社会和环境效益。
结论
1 电网污染的危害

电网电力行业的电力工程环境保护

电网电力行业的电力工程环境保护

电网电力行业的电力工程环境保护近年来,电网电力行业的电力工程环境保护引起了广泛关注。

随着电力工程的快速发展,环境保护的重要性日益凸显。

本文将从环境问题的背景、当前面临的挑战以及解决方案等方面,对电网电力行业的电力工程环境保护进行探讨。

一、环境问题的背景电网电力行业作为国家经济发展的重要支柱,为社会各行各业提供了稳定可靠的电力供应。

但与此同时,电力工程所带来的环境问题也逐渐显现。

首先,燃煤发电厂排放大量的二氧化碳等温害气体,对全球气候变化造成负面影响。

其次,电力工程对水资源的需求量大,会导致水资源短缺和水污染的问题。

此外,电网建设过程中,土地占用、野生动植物生境破坏、噪声污染等问题也不容忽视。

二、当前面临的挑战面对日益严峻的环境问题,电网电力行业的电力工程环境保护面临着一系列挑战。

首先,由于电力工程的规模庞大,环境保护任务繁重,增加了环保投入的压力。

其次,技术和设备的更新换代需要大量的资金投入,对企业的财务状况提出了更高要求。

再次,电力工程环境保护涉及多个利益相关方,如政府、企业、社会公众等,各方利益的平衡需要综合考虑。

此外,缺乏相关法律法规和监管措施,缺乏标准化和规范化的指导也是当前面临的问题。

三、解决方案在电网电力行业的电力工程环境保护方面,需要采取一系列的措施来应对当前面临的挑战。

首先,加强技术创新,推动环保技术和设备的发展与应用。

例如,研发高效清洁能源替代传统的煤炭发电,以减少二氧化碳的排放。

其次,加大环境监测和治理力度,建立健全环境保护的评估和监督机制。

第三,加强政府的监管和引导,制定完善的法律法规,强化环境保护的约束力。

此外,加强企业的社会责任感和环保意识,积极参与环境保护行动,推动企业可持续发展。

四、结语电网电力行业的电力工程环境保护是当前亟需重视的问题。

只有通过加大环保投入、技术创新和加强监管,才能在电力工程的发展过程中实现环境保护的目标。

各利益相关方应共同努力,形成合力,为电网电力行业的可持续发展和环境保护做出积极贡献。

探讨如何提高输电线路的防污能力

探讨如何提高输电线路的防污能力

探讨如何提高输电线路的防污能力随着我国经济的快速发展,对电力的需求也越来越大,且对供电能力的稳定性提出了更高的要求。

供电能力的稳定性与输电线路的防污能力有着密切联系,因此要想保证供电能力的稳定性,就要提高输电线路的防污能力。

本文分析了造成输电线路污染的几大原因,并针对这些原因提出了相关建议。

1 输电线路污染的来源由于输电线路长期暴露在大自然中,因此很容易遭受来自各方面的污染,这些污染主要包括工业污染,鸟粪污染,尘土污染,海水污染以及盐碱污染。

1.1 工业污染众所周知,工业会产生大量的有害气体以及粉尘,具有很强的杀伤性。

工业附近的输电电路长时间在恶劣的环境下,有害气体会慢慢腐蚀输电线路,最终裹在外层的绝缘体脱落,导致电线直接裸露在空气中,加大了发生事故的几率。

空气的粉尘也会大量着落在输电线路表面,这样就给输电线路造成很大的压力,造成输电线路下垂甚至断裂的情况,给输电线路的正常运行带来了很大的麻烦。

1.2 鸟粪污染输电线路在空中形成了鸟类休息的停靠站,很多鸟类会选择停在输电线路上进行休息并进行排粪,粪便就留在了输电线路表面,从而增加了输电线路的压力。

此外,如果输电线路的外壳已经发生了损坏,如果这时鸟粪刚好进入了电线的内部,就会发生输电线路故障,导致供电的中断,造成一系列的经济损失,带来许多不便之处。

1.3 尘土污染经济发展的过程中,必然伴随着大兴土木的大型工程,修建公路就是其中的重中之重。

在修建公路的过程中,势必会带来大量的尘土,这不仅危害人体健康,还对输电线路的稳定发起了挑战。

空气中如果存在大量的尘土,就会依附在输电线路上,由于尘土有着一定的质量,输电线路就要承担这一部分的重力,一旦尘土的质量超过了输电线路所能承载的范围,重力势能增大,输电线路就会弯曲,甚至断裂。

1.4 海水污染海水污染主要是针对在海边的输电线路而言,在内陆的输电线路则没有这方面的困扰。

由于在海边,风浪比较大,海水不断撞击岩石,海水难免会溅到输电线路上。

供电系统的职业危害和伤害伤亡事故及预防

供电系统的职业危害和伤害伤亡事故及预防

3. 防护措施
在变电站周围划定一定范围的区域为防护 区域,设置围墙或栏栅,变电站内的超高 压输电线进线及主变压器周围设置围栏或 安全警示线。
办公场所、控制室以及变电站值班人员的 休息室应与高压输电线、高压变配电设备 保持一定的安全距离。
4. 国家职业卫生标准 我们国家只制订了工频电场的职业接触限值, 尚 没有制订工频磁场的职业接触限值。
国内有学者对110kV、330kV的超高压输电 线路产生的工 频电磁场对巡线工的健康影 响进行调查,根据现场监测 结果看,接触 组在日平均2~4 h工频电场作业时段内的 大部分时间接触剂量超过5 kV/m,调查没 有发现外周 血象(包括白细胞、血小板、血 红蛋白及外周血染色体 畸变检查)、生理 及生化指标异常的变化。
3.各类物质的毒性及对人体的危害
1)六氟化硫
六氟化硫纯品基本无毒,大鼠在80%的六氟化硫及20% 氧气中吸入染毒16~24小时,未出现任何中毒表现。工人 在平均浓度80~3456mg/m3或每天短时间在2680~9000 mg/m3的浓度下吸入三年,没有不良影响。还有的资料报 道,人吸入80%六氟化硫和20%氧的混合气体5分钟,可出 现四肢麻木感、轻度兴奋等症状。 在密闭空间,浓度增 高时可取代空气而引起窒息。
一般认为:电流通过
人体的心脏、肺部和中枢 神经系统的危险性比较大, 特别是电流通过心脏时,
危险性最大。所以从手到 脚的电流途径最为危险。
触电还容易因剧烈痉
挛而摔倒,导致电流通过 全身并造成摔伤、坠落等 二次事故。
2、防止触电的技术措施
绝缘、屏护和间距 1 是最为常见的安全措施
1)、绝缘
它是防止人体触及带电体,把带电体 用绝缘物封闭起来。瓷、玻璃、云母、 橡胶、木材、胶木、塑料、布、纸和矿 物油等都是常用的绝缘材料。

电网污染的原理

电网污染的原理

电网污染的原理电网污染是指由电力运输和分配过程中产生的对环境和人体健康造成的不利影响的一种现象。

电网污染主要包括电磁辐射污染、电磁噪声污染、电力谐波污染和电力电磁干扰等。

电网污染的主要原理是电力系统的电流和电压质量的不合格导致电网中出现非线性电流或非线性负载,产生电磁辐射和谐波,从而造成电网污染。

首先,电网污染的原理之一是电磁辐射污染。

电网中的电器设备、输电线路、变压器等都会产生电磁辐射。

这些电磁辐射会随着电流和电压的变化而变化,从而产生电磁辐射的频谱。

这种电磁辐射会对周围的环境和人体健康造成不利影响,比如影响电子设备的正常功能、产生电磁波辐射对人体健康产生潜在威胁等。

其次,电磁噪声污染也是电网污染的原理之一。

电力系统中的电器设备和电力线路都会发出电磁噪声。

这些电磁噪声可以是高频电磁波,也可以是低频电磁波。

当电磁噪声超过一定的限度时,就会对周围的环境和人体健康造成负面影响。

比如造成电子设备的干扰、影响人的睡眠质量、产生不适感等。

此外,电力谐波污染也是电网污染的主要原理之一。

电网中的非线性负载或非线性电流会产生电力谐波。

这些电力谐波会导致电网电压变形,进而对电网和周围的设备产生不良影响。

电力谐波会引发设备的性能损失、设备的热效应、电器设备的寿命缩短等问题。

最后,电力电磁干扰也是电网污染的原理之一。

电力系统中的电器设备、电线、电缆等都会发出电磁信号,这些电磁信号会通过电网传输到其他的电器设备上,从而干扰其正常的工作。

电力电磁干扰会导致设备的故障、数据的丢失等问题。

综上所述,电网污染的原理主要包括电磁辐射污染、电磁噪声污染、电力谐波污染和电力电磁干扰等。

这些污染形式是由电力系统中的电流和电压质量不合格导致,对环境和人体健康产生不良影响。

因此,需要采取相应的措施来减少电网污染,保护环境和人体健康。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电网系统污染的产生及危害初探
摘要:本文较为系统地分析了我国电网系统常见电力污染的现状、形成内因及危害,以引起我国工业民用电力、电气、电子工作者及国家电力相关标准的制定者对电力污染的充分认识和足够重视,从政策、规范、三个方面解决长期困扰我国各行业的电力污染问题。

关键词:电网电力污染电网环境危害规范
近年,我国大、中、小型供、用电网及用电器已明显增多。

供配电网及工业、民用电器自生的物理结构和相互作用而产生大量定期及不定期、定量及不定量的电压波动、浪涌及雷电、电磁噪声、辐射和干扰,以上污染对我国工、民用供配电、用电系统、设备形成一定的危害及不利影响。

只有针对性地、深入分析其产生的内因及危害,才能制定相应的供配、用电法律和规范,找到解决、降低电力污染不利影响的有效技术和装置。

电压波动指供用电电压正弦波的峰值和谷值,在一定时间超过或低于标称电压,约从半周波到几百个周波,从10ms~2.5s,包括过压及欠压波动。

市面出售的过电压保护器和普通避雷器只能消除瞬态脉冲,基本不能消除过压波动。

普通避雷器在限压动作时会超过其额定的热(焦耳)容量,导致其保护作用延迟并烧毁,无法提供持续稳定的保护功能。

电压波动是导致计算机系统、控制系统和敏感电子设备故障、停机的主要原因。

欠压波动是多个正弦波的峰值和谷值,在一段时间内
低于标称电压,如电压突降和晃动。

供电公司供电电压过低和用户负荷过载是造成长时间低电压的主要原因。

严重的失压则是由于配电网内重负荷的启动造成,如大型电弧炉、空调机组、电动机组的启停及开关电弧、熔断器熔断、断路器动作等,以上都是导致电压波动甚至电压畸变的主要原因。

浪涌冲击和雷电波的侵入导致用电系统内部阻抗发生闪变,即时间仅2ms之内的电压瞬时涌动,这种涌动具有正负两个极性,具有典型的连串及震荡特性,亦被称之为尖峰、缺口、干扰、毛刺、突变。

浪涌冲击问题直至20世纪40年代,由大型冶炼炉和电弧焊机引发的电压闪变才引起有关电力工程师的关注。

近年,随着大型整流电源设备、计算机及UPS等斩波型开关电源设备的广泛使用,浪涌冲击和谐波畸变以遍及各个行业。

由此而来的设备误动作、相互串扰、电器绝缘损坏、过电流及不平衡电流现象时常发生。

浪涌冲击的危害在谐振发生时将更为严重。

在脉冲的一系列频谱中,当线路电感量和电容量接近时,极有可能引起谐震,导致谐波在用电系统的局部区域不断放大。

谐振不仅会随着瞬间干扰产生高电压和过电流,在50Hz基频系统叠加谐振电流,引起设备绝缘过热,直至烧毁损坏。

诸如商业大厦的电梯变频调速驱动系统、不间断供电系统等整流逆变装置设备的广泛应用,成为浪涌冲击和谐振的主要原因,同时,整流触发电路也会引发浪涌和谐振。

整流设备不仅导致波形畸变,同时
会令功率因数下降,因此需安装补偿电容器来改善功率因数,但常规电容器的投入更容易引发谐振现象,在轻载时必须切除。

整流电路中的三个因素应予以注意。

一是电路中开关的投入、分断引发的瞬时浪涌干扰。

整流器、逆变器是一系列复杂的固态开关电路,它们首先从交流电源电路的一相中吸取电流,然后转到下一相,不断循环,依次给同一输出导线直流供电。

当电流由一相导线转换到另一相时,两相导线基本处于短路状态,虽然此状态仅持续零的几毫秒,却造成尖峰和缺口脉冲浪涌干扰。

二是整流器在提供直流时,其工作原理不仅要求交流线路提供基频电流,也要求提供高次谐波,以通过整流元件合成近似平稳的直流,在制造高次谐波的过程中反过来影响交流电源的基波电流。

三是电路中存在固有的电感和电容,它们的组合可能引发谐振,使电压电流的幅值大幅增加,电气工程师的工作就是要确定这种发生条件的区间,并设法加以避免。

现在工厂和办公大楼,适当数目的可控硅整流装置(SCR)装置较少引发故障,但在下述情况下却有可能造成事故。

一是供电系统存在容量较大的可控硅整流装置(SCR)装置,装置负荷站配电变压器容量的40%以上,在用电设备换向时产生的尖峰脉冲极易烧损电容器组。

二是整流器通常的功率因数工作在较大(50%以上)的滞后条件下,而且存在频繁投切的电容器。

三是可控硅整流装置(SCR)装置的负荷大于同浪涌冲击的危害,浪涌冲击比谐波更易造成熔断器熔断。

因此,熔断器的额定电流应慎重选择。

在通常情况下,传统的设计
原则不会有问题,在有尖峰毛刺的电压波形情况下,应将正常的设计参数在放大2.2~2.5倍。

电磁噪声、辐射和干扰现象主要是部分设备电源电路、信号处理电路设计不严谨;布线未按照强弱点分离原则;屏蔽、防干扰措施不利;干扰源离被干扰设备较几近等原因引起。

现有的技术手段和措施基本可以解决。

为促使电力部门、用户共同采取措施,保护用电环境,防治谐波干扰.提高供电质量,维护电网安全运行,保障接入电网的用电设备正常工作。

国家技术监督局批准并颁发了国家标准GB/T14953《电能质量公用电网谐波标准》,以上标准从法律上规范了电力部门、电子电力装备制造部门和用户的设计、制造、使用、改造行为,目前,我国多数行业依照国家GB/T14953《电能质量公用电网谐波标准》标准,利用当今先进技术、设备,已经大幅降低电网系统污染所产生的危害。

但我国现有电网环境和利用效率距离发达国家的电网环境还有很大差距,主要是认识晚、底子薄,但只要通过我们几代行业人员的共同研究和努力,一定会迎头赶上,使我国电网环境提前跨入发达、清洁、高效国家的行列。

参考文献
[1]吕润馀.电力系统高次谐波[M].北京:中国电力出版社,1998.
[2]电能质量-公用电网谐波,GB/T14549-1993[S].。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