银行业支持战略性新兴产业发展中的创新、问题与对策
商业银行助推战略性新兴产业发展的建议

( 有选择地向战胃 】 二) 各! J 新兴产业投入 生 信贷资源 是重点向依靠综合收益还款的项目 提供信贷 融资。 战略陛 新兴产业项目 本身不确定性因素多, 融
一
家和内部评级专家 的培养力度 ,广泛引入压力测试
资投资收益不易把控, 单纯依靠项目自 身现金流偿 还银行债务的融资风险较大, 如果企业运作新兴产 业的同时, 在传统产业领域具有较为稳定的现金流, 企业还款资金来源能够实现多元化 , 在一定程度上 会降低银行信贷风险,因此商业银行信贷资金应当
造新 的业务增长点。战略 f新兴产业往往具有较强 生 的外部性 , 与相关产业关联 明显 , 对经济社会全局和
长远发展能产生重大引领和带动作用, 带动系数较
大。 随着战略 陛新兴产业的发展 , 关联产业必将快速
发展。
2给商业银行改善融资结构带来 了机遇 。一方 、 面, 陛新兴产业多属于科技含量高的行业 , 战略 处于 产业链 的上游核心环节 , 市场前景广 阔, 企业定价能 力高 , 抗经济周期性强 , 随着商业银行与战略新兴产
二是通过多元化主体融资模式规避市场风险。
银行在介入战略 }新兴产业领域 的初期 ,可以采用 生
二是重点向处于产业成熟期和产业化后端的项
目 提供信贷融资。处于初创期的新兴产业项目和处 于产业链技术研发环节的 目 项 风险较大, 更适合于 股权眭融资模式, 为了控制风险, 商业银行应重点支 持进入产业成熟期或产业化后端的项 目,并发挥好 金融在资源配置方面的引领作用, 促进战略I 生 新兴
三、 助推新兴产业的对策建议 ( )建立适合战略 】新兴产业特点的融资服 一 = 生
务体 系
一
资服务能力有待加强。 股权融资是新兴产业在初创 阶段和产业链的技术研发环节的主要融资模式 , 出 于风险规避的考虑, 商业银行债权融资在这些领域 暂不宜介入。 当前, 商业银行在股权直接投资领域受 到多重限制 , 投资渠道狭窄 , 在股权 融资 、 债权融资 等方面, 与投行的协 同效应 尚未形成。 二是评级授信
新兴产业发展中所面临的问题与对策探究

新兴产业发展中所面临的问题与对策探究新兴产业是指一些未被完全开发或者处于发掘期的产业,这些产业具有巨大的增长潜力和市场空间。
在现代经济中,新兴产业往往是推动经济转型和创新发展的重要引擎。
然而,新兴产业也经常面临着许多困难和问题,本文将从不同的角度探究一些新兴产业所面临的问题与对策。
一、技术壁垒和市场风险问题许多新兴产业不断涌现,但是其中大部分所涉及的技术和产品往往尚处于研究和探索阶段,存在前景不明确、技术不成熟、市场需求波动等问题。
由此,企业将面临增加资金和人力成本以争夺市场份额、寻求投资和战略合作等问题。
此外,新兴产业刚刚起步,往往面临来自现有行业的竞争和抵制。
如果没有足够的行业和市场研究,企业很难根据行业特性和市场规律有效地运营,不能够稳步前行。
对策:针对技术和市场风险问题,企业应该加强技术力量和品牌建设,利用科技奖励和公共创新基金等战略支持,提高技术水平和产品质量。
同时,企业应更加关注和研究市场动态,进行市场营销和推广,尽可能利用网络平台、营销渠道等方式进行市场调研和扩张。
此外,建立具有时效性和可行性的商业模式、影响力和品牌置于企业发展的关键位置,对于顺利突破市场的发展壁垒是至关重要的。
二、人才缺失和竞争困境新兴产业发展过程中,人力资源的策略特别重要。
但是,由于新兴产业在发展过程中的先天不足,企业在招聘范围、工作内容、薪资待遇等方面都面临巨大困难。
虽然这些新兴产业对那些有好的想法和创新能量的人才非常有吸引力,但在竞争激烈的市场环境下,存在产业竞争和享誉塑造的品牌等诱人的选择,企业要提高新兴产业的吸引力,需要克服人才需求上的困境。
对策:在新兴产业方面,企业应该建立良好的员工激励体系、实行有吸引力的薪资福利政策以吸引优秀人才。
同时,每一位优秀的员工也应该能够得到长远的发展机会,建立一个行业先锋的典范,也为该产业培育后续发展打下坚实的基础。
建立媒介和交流渠道,普及行业知识、现状以及前景,提高社会对该产业行业的认知度,挽留人才。
我国战略性新兴产业发展中的问题和对策

新兴产业意味着更高的附加值,但是我们一些新兴产业没有获得高利润,反而进入了低附加值陷阱。一些产业中职工从事的工作和传统制造业没有什么本质区别。国际经验表明,一国在高技术产业链低端活动的成功,并不会带来在这些高技术产业高端活动,如设计、开发、品牌推广等的成功。事实上,在一些高技术企业里,我们仍然处于价值链的老位置上,这是被锁定在组装、加工制造低附加值环节,并继续付出资源消耗和环境污染的沉重代价。这些问题根源在于:一是战略规划前瞻性布局不足和单传的GDP导向,导致对产业技术换代、产业前景判断失误;二是战略性新兴产业技术和市场机会前瞻性研究和部署严重缺失,研发不利。对前沿高新技术研究支持力度不够,不能有效担当新兴产业实质性技术支撑;三是缺乏产业化和产业链的宏观布局。政府各个部门之间发展规划战略和政策协调衔接不利,导致了在市场、研发、金融、贸易整个产业链上位置的脱节,难以形成配合有序的高价值产业链。如何从根本上扭转局面?有两点建议:
二是大力创造公平的市场竞争环境。这就要求摒弃企业垄断,在科技创新竞争中无论是外企还是国企,大企业还是大企业,均应得到公平竞争。同时,市场竞争要求企业科技创新能力必须能够转化为企业在市场上的竞争力,才能实现真正意义的科技和经济结合。
三是大力推动科技体制改革,创造宽松的创新环境。技术进步和创新的最根本特性就是不确定性,即使最内行的专家也难以判断哪种技术最终会得到市场的认可,政府官员更难以做出正确的判断。因此,采用行政手段主导确定和评价面向市场的研究开发项目,成功率会很低,并很可能把创新的幼苗扼杀在摇篮中。因此,政府不要过多地干预微观的创新活动,而是要为科学家和技术人员提供更多的从事创新性科研活动的空间,创造科学家和技术人员更加宽松的学术环境,改革现有的技术创新的奖励和评价体制。
金融支持战略性新兴产业的现实困境——对衡阳市的调查与思考

势 上 扬 之 势 。 汇编 的( 0 2年 衡 阳 市 战 略性 新 兴 产 业 信 贷 据 21 需 求 目 录 》 全 市 3 0个 战 略 性 新 兴 产 业 项 目 , 总 投 资 , 0
7 9 6 46 6 82 . 9万 元 ,贷 款 总需 求 2 5 4 3万 元 , 占总 投 资 的 55 1
理 论 和 现 实 意 义
关键 词 : 兴 产 业 新
金 融 支持
调 查
贷 金 额 达 72亿 元 。举 办 全 市 “ 百 企 业 数 亿 贷 款 签 约 仪 . 数
式 ”2 .6家 金 融 机 构 与 44个 项 目签 下 18亿 元 大 单 ,重 点 0 3 支 持 产 业 结 构 升级 、 业 技 改 项 目 和 中 小 微 企 业 , 工 目前 资 金
设 年 ” 动 目标 , 取 加 强 企 业 信 用 建 设 , 化 部 门联 动 协 活 采 强
调。 建立 督 查 通 报 制 度 , 大 政 策 宣传 引导 等 多种 措 施 , 建 加 构 “ 府搭 台、 行推 动 、 企对 接 、 作共赢” 政 央 银 合 良性 互 动 平 台 , 巩 固新 兴 产 业 实 体 经 济 发 展 基 础 。 全 省 战略 性 新 兴 产 业 发 在 展 银 企 合 作 洽 淡 会 上 , 阳 发布 项 目 7 衡 0个 , 占全 省 总 数 近 七
近 年 来 .衡 阳市 抓 住 湖 南 省 被 列 入 国 家 新 兴 产 业 创 投
计 划 首 批 试 点 省 份 的 机 遇 .把 发 展 战 略 性 新 兴 产 业 明确 为 全市经济 社会发展 的主导力量 和战略重点 , 合本地 现状 , 结 确 定 了 电 子 信 息 、 进 装 备 制 造 、 物 医 药 、 材 料 、 能 先 生 新 新
战略性新兴产业发展中的问题及对策

战略性新兴产业发展中的问题及对策摘要:从技术向生产力转化过程视角出发,讨论了中国战略性新兴产业政策着力点。
内容包括:战略性新兴产业政策及其出台背景;通过高新科技产业发展过程的视角考察,讨论新技术产业中存在的问题;比较科技研发政策和产业化政策效果。
结论认为,未来战略性新兴产业发展政策将更多突出新技术转化应用及新产品市场开拓问题,以技术产业化和市场化,带动科技创新,为科技创新提供足够的物质激励基础。
这是对通常提法“产学研结合”的超越。
关键词:科研成果;产业化;市场化;战略性新兴产业一、战略性新兴产业政策简介2010年10月18日,中国共产党第十七届中央委员会第五次全体会议通过《中共中央关于制定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二个五年规划的建议》(简称“建议”)指出,“积极有序发展新一代信息技术、节能环保、新能源、生物、高端装备制造、新材料、新能源汽车等产业”,除前述七大产业外,还有与“空间、海洋和地球深部开发利用”、“国家安全和公共安全科学技术”有关的两大产业也是战略性新兴产业。
(一)政策形成过程以2009年为界,之前产业政策研究人员通常针对某个产业单独讨论“战略性”和“新兴性”问题,之后中央在调查研究和制定政策时将这两个特性融合。
时任中共中央政治局常委、国务院副总理李克强2009年5月21日出席财政支持新能源与节能环保等新兴产业发展工作座谈会并讲话。
他强调,要推动战略性新兴产业加快发展;2009年9月21日至22日,时任总理温家宝主持召开了三次新兴战略性产业发展座谈会,约请47名中科院院士和工程院院士,大学和科研院所教授、专家,企业和行业协会负责人,就新能源、节能环保、电动汽车、新材料、新医药、生物育种和信息产业等七个产业的发展提出意见和建议,在随后公布的会议公告中,该七大产业被表述为“战略性新兴产业”;2009年11月23日召开的首都科技界大会上时任总理温家宝发表了题为《让科技引领中国可持续发展》的讲话,其中再次对上述七大产业做出更为具体的解释,同时对海洋、空间和地球深部资源的利用问题也提出了独到深刻的见解;2010年3月5日第十一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第三次会议政府工作报告将大力培育战略性新兴产业作为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调整优化经济结构的途径之一;2010年6月7日胡锦涛在中国科学院第十五次院士大会、中国工程院第十次院士大会上的讲话时指出,要充分发挥科学技术在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推动经济社会又好又快发展中的重要作用;2010年10月10日国发(2010)32号文件《国务院关于加快培育和发展战略性新兴产业的决定》从宏观层面将“战略性”“新兴性”全面融合,战略性新兴产业内涵逐渐清晰。
金融创新支持战略性新兴产业发展的对策

对 战略 性新 兴 产 业 的融 资 支 持 力 度 不 高 , 因此 ,
加 快培 育发展 产业 投 资发展 基 金 , 加 大 直 接 融 资
的支持 力度 , 有 利 于 部 分 解 决 战 略 性 新 兴 产 业 发 展 中 的融资 难 问 题 。二 是 积 极 引人 风 险投 资 基 金 。风 险 投 资 与 新 兴 产 业 有 天 然 的 紧 密 关 系 , 尤
银行 贷 款 , 资 本 市 场 由于 发 育 程 度 低 和 门槛 高 ,
断创新 贷 款产 品 , 支 持 银 行 提 供 应 收 账 款 质 押 贷 款、 仓单质 押 贷 款 、 权 利 质 押 贷 款 等 创 新 融 资 产 品, 对创新 贷 款 产 品业 务 开 展 较 好 的 银 行 , 在 呆 坏账 核销 时 国家应 给予 适 当额度 的补 贴 。
锯所 硒宅专 考2 0 1 4 年第6 期( 总第2 5 6 6 期)
健发 展至 关重 要 , 结 合 我 国经 济 发 展 的 现 实 需 求
级 的高 收益 债券 或私募 可 转债 , 不 断 拓 宽 企 业 的
和金 融业 的发展 水平 , 吸收借 鉴 国外 新 兴产 业发
展 的金融 支 持 经验 , 加 快 金 融创 新 , 保 障 我 国 战 略性 新 兴 产 业 发 展 目标 的实 现 。
中 的融 资 难 问 题 。 三 是 落 实 国 务 院 关 于 民 间 资
本 投 资 实 体 经 济 的新 措 施 , 引 导 民 间 资 本 投 资 战 略 新 兴 产 业 。 我 国 融 资 市 场 的 资 金 供 给 不 足 与 资金 供过 于求 同 时存在 , 民 间 资 本 在 一 定 程 度 上 就表 现 为资金 过剩 , 如 何 引 导 民 间 资 本 加 大 对 实 体经 济 的支持 , 关 键 在 于 扩 大 我 国 的 民 问 资 本 的
浅谈战略性新兴产业发展的金融支持对策

营销与市场经济与社会发展研究浅谈战略性新兴产业发展的金融支持对策钟祥市公路管理局 朱平平摘要:目前经济环境日益复杂,国内经济建设增速逐渐放缓,为了进一步促进经济持续快速发展,应加强产业结构升级和经济转型。
目前对战略性新兴产业的发展地位进一步明确,并对战略性新兴产业的发展和培育力度予以加强,有效促进经济结构升级转型的顺利开展,同时战略性新兴产业的发展离不开技术、政策、资金、人才等各方面的系统性的支持,其中健全的金融支持系统是战略性新兴产业发展的重要基本保障。
本文就战略性新兴产业发展的金融支持对策进行分析和探讨。
关键词:战略性;新兴产业发展;金融支持一、战略性新兴产业发展阶段及特点分析(一)孕育期在此阶段可根据产业形成机理,将其划分为外殖型和内生型两类。
前者主要指通过引进国外的新工艺、新技术、新设备等,利用自身模仿制造生产等战略发展,抢占市场先机,同时对于国外工艺技术精髓,通过生产过程不断进行了解、熟悉和掌握,并在不断总结和探索的基础上,自身研发能力有效提高,从而使具有自主知识产权的新产品、新工艺、新技术得以形成;后者主要是指国内具有雄厚资金及研发能力的企业或科研单位,利用自身实力进行新产品、新技术、新工艺的自主研发,并对某一领域的核心技术进行充分掌握,在研发过程中充分利用技术渗透和扩散,推动战略性新兴产业的发展。
在此阶段,战略新兴产业的产品研发和技术创新具有研发周期长,以及物力、人力、财力投入大等特点,同时具有较大的不确定性,无法切实保证研发的成功率,因此存在着较大的投资风险[1]。
(二)成长期在此阶段,企业已经在新技术、新产品、新工艺等方面取得了突破性的研发成果,对某一领域的核心技术充分掌握,同时具备先发优势,在市场上能够有效抢占经营先机,并使企业经济效益有效提升。
因此类产业能够受到众多投资者和厂商的青睐,也会聚集大量的财力、物力和人力,有效促进该产业规模的快速增长。
新兴产业在此阶段主要面临着快速扩张的资金压力,如新建工厂、购置设备、引进技术、培训员工等,同时因其市场前景广阔、投资效益理想,也具有较强的资金吸引力。
金融机构支持战略性新兴产业发展的策略

金融机构支持战略性新兴产业发展的策略作者:秦晶晶来源:《理财·财经版》2018年第08期现阶段,我国为了实现社会经济可持续发展提出的重大对策即为发展战略性新兴产业,自从国际金融危机爆发开始,大部分国家开始向战略性新兴产业发展,目的是为产业的进一步发展创建有利条件。
本文主要针对金融支持战略性新兴产业发展面临的问题及对策进行讨论,希望可以为新兴产业的发展提供参考。
一、战略性新兴产业概述战略性新兴产业在服务对象方面与一般金融供给模式,存在明显差异,主要表现在以下三个方面。
其一,战略性新兴产业中,具有较多的企业知识产权等软资产,而具有较少的传统抵押品,如固定资产等。
对于大部分新材料、节能环保及生物等新兴产业而言,其无形资产较多,如专利权等,但是,很少有银行愿意接受实物资产或者固定资产,例如大宗原材料、房地产等。
其二,战略性新兴产业中,大部分是中小企业,仅有少数大型垄断企业,中小型企业在全部战略性新兴资产中所占比例达到超过75%,而且重点以新材料及生物等产业领域为主。
传统银行“货集中”、“货大”的客户授信主导发展模式已经无法与战略性新兴产业主体结构相适应。
其三,战略性新兴产业在发展期间,具有较高的不确定性,针对该类业务,银行具有较高的政策支持保障。
战略性新兴产业的典型特征是其属于新兴产业,所以,无论在技术方面,还是在组织和市场方面均存在一定的不确定性。
与此同时,其具有较高、较强的业务集中度和技术专用性,所以,如果银行要与该类产业进行合作,则需要对风险缓释对策及授信方案进行合理设计。
现阶段,战略性新兴产业发展期间,银行仍不具备完善的资金支持和银政合作的政策扶持,大部分风险分担机制及外部激励欠缺。
虽然金融行业利用创兴在战略性新兴产业支持方面取得了显著效果,但是因为在风险、期限及模式调配方面,金融供给模式与战略性新兴产业存在错误调配现象,所以导致普通金融供应人员无法达到战略性新兴产业金融要求,进而引发多种问题。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银行业支持战略性新兴产业发展中的创新、问题与对策——基于上海市15家商业银行的调研陈晨(上海财经大学金融学院,上海200433)摘要:本文通过对上海市15家商业银行的调研发现,银行业针对战略性新兴产业的金融创新力度明显加大,在体制机制、产品设计、业务模式和风险控制等方面开展了一系列创新措施。
银行业支持战略性新兴产业内在动力不足、知识产权无法进行质押融资等问题均已有所改善,建立科技金融专营机构也从提议变成现实。
但是,由于银行内部的信贷流程管理与战略性新兴产业发展存在结构性矛盾,银行业创新产品与创新业务模式的推广缺乏政府部门的政策支持和担保机构的协调配合,导致银行业在支持战略性新兴产业发展中仍存在一些问题和不足,需要继续完善相应政策措施,更加有效地推动战略性新兴产业发展。
关键词:银行业;战略性新兴产业;金融创新Abstract: Based on a survey of 15 commercial banks in Shanghai, this paper finds that the banking sector has significantly strengthened financial innovations for strategic emerging industries, and has launched a series of innovative measures on institutional mechanisms, product design, business model and risk control. The issues have improved, such as the inner motivation of the banking sector in supporting strategic emerging industries and intellectual property pledge loan. The franchise financial institutions which focus on high science and technology have established. However, there is a structural contradiction between the banks' internal credit process management and the development of strategic emerging industries, the application and spread of innovative products is lack of policy support from the government departments, and the spread of innovative business models is lack of coordination of guarantee agencies, so that there are still some problems in supporting the development of strategic emerging industries. Relevant policies and measures need improve to promote more effectively the development of strategic emerging industries.Key words: The Banking Sector; Strategic Emerging Industries; Financial Innovations作者简介:陈晨,上海财经大学金融学院博士生,中国人民银行上海总部经济师,研究方向:宏观经济和货币银行。
中图分类号:F832 文献标识码:A引言自2008年国际金融危机以来,主要发达国家纷纷加大对科技创新的投入、加快对新兴技术和产业发展的布局,力争通过发展新技术、培育新产业,创造新的经济增长点。
美国计划将189亿美元投入能源输配和替代能源研究、218亿美元投入节能产业、200亿美元用于电动汽车的研发和推广,并投入7.77亿美元用于支持建立46个能源前沿研究中心。
英国计划10年内在癌症和其他疾病领域投入150亿英镑用于生物医学研究。
德国推出“信息与通信技术2020创新研究计划”,倾力增强信息通信领域的国际竞争力。
日本、韩国也提出要大力支持新能源技术研发与应用(万钢,2010)[10]。
发展战略性新兴产业已成为发达国家应对危机、提振经济、抢占新一轮经济增长制高点的战略选择。
为提升国家竞争力、掌握未来发展主动权,我国“十二五规划”提出要把经济结构的战略性调整作为转变经济发展方式的主攻方向,把战略性新兴产业培育发展成为先导性、支柱性产业。
战略性新兴产业的培育和发展离不开资金,离不开金融支持。
由于战略性新兴产业具有新兴产业的典型特征,在技术、市场和组织等方面都存在极大的不确定性(李晓华和吕铁,2010)[5],对战略性新兴产业的金融支持还面临诸多问题和困难。
理论上对构建多层次的金融支持体系,从间接融资领域的信贷支持,到直接融资领域的资本市场融资,再到新兴机制的私募股权基金和风险投资基金,多管齐下共同促进战略性新兴产业发展已形成共识(胡海峰和胡吉亚,2011;王宇伟和范从来,2011;白千文,2011)[2] [11] [1]。
但在我国间接融资占据绝对地位的现实情况下,如果失去了商业银行的信贷支持,仅仅局限于财政支持和上市融资,战略性新兴产业必然会因为缺乏足够的资金支持而难以快速发展(刘志彪,2011)[8]。
在对科技企业的金融支持方面,一项基于对45家科技中小企业的调研显示,70%以上的被调查企业仍将银行视为外部融资最主要的来源,只有不足10%的科技型中小企业能够得到风险投资的资助(徐力行等,2011)[12]。
因此,在我国银行主导融资结构的现实情况下,充分发挥好银行业的金融支持功能、发挥好银行业对其他金融资源的引领和带动作用,仍是战略性新兴产业发展的关键。
而且,对商业银行来说,如果不参与战略性新兴产业的金融活动,而仍持续地以房地产、基础设施建设等传统产业作为主要业务领域,不仅意味着较大的政策风险和市场风险,更重要的是会导致其错失分享新产业发展的高回报的机会。
在此背景下,本文对上海市15家商业银行进行实地调研,深入分析当前银行业支持战略性新兴产业发展的创新成果及存在的问题,并对加强银行信贷流程管理、加强银行创新产品和创新业务模式的应用与推广,进一步破解战略性新兴企业融资难题,提出几点建议。
银行业支持战略性新兴产业发展的创新措施通过近期对上海银行业的调研,我们发现银行业针对战略性新兴产业的金融创新力度明显加大,过去学者们对支持战略性新兴发展的部分建议已变为现实,过去银行业存在的一些问题也已有所改善。
例如,刘志彪(2001)[8]认为,“十二五”期间,应把商业银行的科技金融功能的建设摆到重要议事日程,应鼓励商业银行建立科技支行(或科技专营机构)以支持战略性新兴产业发展。
这一建议如今已成为现实,上海市部分银行已建立起“科技企业服务中心”或科技金融服务专业特色支行等专营机构。
吕铁和余剑(2012)[4]研究认为,几乎没有商业银行对战略性新兴产业项目的贷款实施诸如内部资金转移定价(FTP)优惠在内的实质性支持措施,从而导致商业银行支持战略性新兴产业内在动力不足。
调研发现,当前一些商业银行在内部考核设计上已经向战略性新兴产业倾斜,实行差别化的成本利润核算、不良容忍度考核等措施。
徐力行等(2011)[12]研究发现造成科技中小企业融资难问题的最主要原因体现在其无法提供适合的抵(质)押品,科技型中小企业大量的初期投入沉淀在人才和知识产权等无形资产方面,而银行不会接受知识产权作为质押品,导致科技中小企业无法从银行融资。
调研发现,当前上海商业银行已推出了多款无抵押无担保的纯信用贷款产品,并且知识产权质押业务在上海已顺利起步,逐步进入市场化、批量化操作阶段。
总的来看,上海市商业银行在体制机制、产品设计、业务模式和风险控制等方面开展了一系列创新措施。
一、建立适合战略性新兴产业发展的金融体制上海银行业对科技企业积极开展专业化经营,部分商业银行已建立起独具特色的“科技企业服务中心”和科技金融服务专业特色支行,这些专营机构专职从事科技金融业务的营销管理、产品设计和授信审批。
专营机构从营销到授信流程的一体化,更贴近了科技企业的实际需要,也降低了银行的内部沟通成本。
同时,银行在资金优惠配置、成本利润核算、不良容忍度、尽职免责机制以及内部资金转移定价等方面逐步建立起一套独立、专营模式,有效解决了科技金融业务的内部机制安排。
在对分支行的考核机制上,也向科技型中小企业倾斜,大幅提升科技型中小企业贷款日均增量综合权重,激励开展科技型中小企业业务的积极性。
二、推出适合战略性新兴产业发展的金融产品自2010年6月浦东新区被国家定为“全国知识产权质押融资试点城区”以来,银行业加大力度探索推出知识产品质押融资产品。
2011年10月,浦发银行率先与浦东新区科委签署“浦东新区知识产权质押融资试点战略合作协议”,明确从2011年起,3年内为浦东新区科技型中小企业提供35亿元知识产权质押贷款支持。
当前,知识产权质押业务在上海已顺利起步,首单软件著作权质押贷款已由浦发银行发放,并逐步进入市场化、批量化操作阶段。
同时,为支持具有较好技术或商业模式但缺乏可抵押资产的科技型企业发展,上海银行业通过自身研发创新、与科技部门加强合作等方式,陆续推出多款无抵押无担保融资产品,以及用未来收益作为还款来源的创新产品,科技信用贷、科技企业组合授信、合同能源企业未来收益权质押融资、科技中小企业订单融资、小巨人信用贷、科技中小企业履约责任保险贷款、微贷通等产品均与进入市场化操作、大规模推广阶段。
此外,2012年2月上海股权托管交易中心正式开业以来,银行业积极为挂牌企业创新推出股权质押类贷款,为企业进行股权质押操作开通了绿色通道。
三、开拓适合战略性新兴产业发展的创新业务模式上海商业银行与创投企业、担保公司合作,开拓了极具特色的投贷联动创新模式,推出了“投贷宝”、“融合”等针对科技型中小企业的标准化投贷联动产品。
商业银行、创投企业和担保公司通过标准化、流程化的运作方式共同为中小企业提供投资、信贷、担保等综合金融服务,各方根据科技型中小企业的实际资金需求和融资方式偏好,按照一定的股权融资和银行贷款配置比例,为企业提供“投资+贷款+担保”的一揽子解决方案,既满足了企业对融资结构的灵活性需求,也很好地保障了投贷保三方的权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