肿瘤科护士的职业防护课件

合集下载

护士的职业防护ppt课件

护士的职业防护ppt课件

锐器伤
负重伤 放射性损伤 温度性损伤 伤
血源性传播疾病 腰部肌肉扭伤、下肢静脉曲张 紫外线激光 热水烫伤烫伤、红外线烤灯灼
4
三、护理职业防护的管理
(一)完善组织管理
(二)建立健全规章制度,提高整体防护能力
(三)加强职业安全教育,强化职业防护意识
(四)改进护理防护设备
视所有患者的血液、体液、分泌物及排泄物等 都具有潜在的传染性,接触时均应采取防护措施,
➢ 防护意识淡薄 ➢ 操作技术不规范 ➢ 意外损伤 ➢ 培训教育不够
→建立防护制度,提高防护意识 →规范锐器使用时的防护 →纠正引起锐器伤的危险行为 →严格管理医疗废物
→加强护士健康管理
➢ 身心疲劳
→调整护士工作强度和心理压力
➢ 防护用品不到位 →使用具有安全装置的护理器材

➢ 患者因素
→有效的患者沟通
防止血源性传播疾病和非血源性传播疾病。
(五)强化推进标准预防
(六)重视护士的个人保健
2021年1月12日星期二
5
四、常见的护理职业损伤
生物性损伤
锐器伤
化疗药物损伤
负 重伤
2021年1月12日星期二
6
五、锐器伤的预防和处理
1.什么是锐器伤?
常见的职业损伤
注射器针头、缝针、穿 刺针、手术刀、安瓿等 (金属类、玻璃类)
由医疗锐器造成的意外伤害
血源性传播疾病中以经皮损 伤(主要是锐器伤)暴露为主,占了
80%以上。
2021年1月12日星期二
7
2.发生锐器伤的原因 ➢ 防护意识淡薄 ➢ 操作技术不规范 ➢ 意外损伤 ➢ 培训教育不够
➢ 身心疲劳
➢ 防护用品不到位
➢ 患者因素

肿瘤治疗防护PPT课件

肿瘤治疗防护PPT课件
肿瘤治疗中的职业防护 管理与实施
湖北省肿瘤医院 夏桂兰
2020/3/1
1
肿瘤治疗过程中的主要危险因素
• 化学性因素 抗肿瘤药物具有细胞毒性,长期接触会造成药物蓄积,
导致危害
• 物理性因素
肿瘤的放疗产生的电离辐射会伤及工作人员。放射性的 核素治疗利用电离辐射效应达到治疗目的,长期接触也要 注意防护。针刺伤、噪音等,也会危及健康
漏要及时更换
2020/3/1
21
职业防护管理
3、环境防护
生物安全柜维护与保养: • 每周至少彻底清洗和消毒生物安全柜一次 • 当发生化疗药物喷洒现象或者移动、检修生物安全柜后应立即
消毒、清洗 • 消毒通常选用70%乙醇,所用的洗涤剂要对不锈钢表面无腐蚀
性且pH值与肥皂相近 • 先用洗涤剂从上至下,从污染小到污染大的区域擦洗,再用清
• 社会心理性因素
肿瘤患者的痛苦、高负荷的工作强度、紧张的护患关系 给护理人员造成了极大的工作压力,成为影响忽视健康的 危险因素
2020/3/1
2
护士条例
• 第三章 权利和义务
二○○八年一月三十一日
第十三条 护士执业 有获得与其所从事的护理工作相适应的卫生防护、医疗保 健 服务的权利
从事直接接触有毒有害物质、有感染传染病危险工作的护 士,有依照有关法律、行政法规的规定接受职业健康监护 的权利
7
目前肿瘤治疗中职业防护存在的问题
1、防护用具
双层手套 隔离衣 护目镜 输液器、无针注射器 废弃物存放容器 化疗药物外泄处理防护包 铅衣 放射性个人剂量监测仪
2020/3/1
8
目前肿瘤治疗中职业防护存在的问题
2、防护环境
集中配置化疗药物(生物安全柜) 分散配置化疗药物 放疗机房 心理宣泄室

肿瘤化疗中的职业防护详解演示文稿

肿瘤化疗中的职业防护详解演示文稿

政策
2002年1月22日卫生部印发的《医疗 机构药事管理暂时规定》第6 章第28条 中规定: 医疗机构要根据临床需要逐步建 立全肠道外营养和肿瘤化疗药物等静脉 液体配制中心(室)实行集中配制和供应。
现状
调查显示:167 家三甲医院中仅有8 家 医院,仅4. 79 %采用了集中式管理模 式,设有静脉液体配制中心或配制室;其 余159 家医院采用的是不科学的落后的 分散管理模式,占95. 21 %。分散式 管理扩大了化疗药物的接触人群和空间, 从而增加了肿瘤化疗病房的职业暴露的 危险性。
配药注意事项 四
在完成全部药物配制后,需用75%酒精 擦拭操作柜内部和操作台表面。脱去手 套后用肥皂和流水彻底洗手,有条件者 进行淋浴。
配药注意事项 五
如不慎药液溅到皮肤上或眼里, 立即用大量清水或生理盐水冲洗。
遇药液溢到桌面或地上,应用纸吸尽(按污物 处理),再用水擦洗。
职业危害因素
造成职业危害的原因
化学药品本身的危害; 配制不完善与操作规范滞后; 心理压力过大; 自我防护意识淡薄; 护士编制不够; 医院重视程度和管理力度不够,防护措 施及制度不健全。
职业危害的主要表现
白细胞的下降
月经异常 肾脏毒性 脱发 其它
职业危害的主要途径
抗癌药物的准备过程 抗癌药物的使用过程 抗癌药物使用后的处理过程 直接接触后的处理
大多数抗肿瘤药物具有致癌、致畸、诱变及刺 激性,怀孕及哺乳期妇女要避免直接接触抗肿 瘤药物 。 护士配药时合理地使用手套、口罩和防护衣裤。 并按要求进行配药、给药。 药液输完后拔针时应戴聚氯乙烯手套。处理化 疗病人的尿液、粪便、呕吐物或分泌物时必须 戴手套。
配药要求 一
药品的配制人员应接受专门训练,由专人配药; 有统一的安全操作规定; 使用专用操作台--生物安全柜; 配药室备有排风、通风设备,操作者背对着空 气流动方向进行操作;

肿瘤科护理精品PPT课件

肿瘤科护理精品PPT课件
22
心理干预的指针
1、对癌症及其治疗的焦虑和抑郁反应。 2、植物性精神症状, 如失眠, 内在的坐立不安,
注意集中困难, 无躯体原因的疼痛, 恶心, 非特 异性虚弱和疲乏, 尤其在化疗和放疗期间。 3、由于癌症而趋于明显的潜在冲突或人格障 碍。 4、创伤后应激反应(PTSD), 例如骨髓移植术 后。 5、配偶关系和源于家庭的冲突和接受问题。
15
几种常用药物的滴注速度
紫杉醇 吉西他滨 环磷酰胺(静·推·) 长春瑞滨
16
化疗药物常见不良反应
常见的不良反应,如恶心 呕吐 腹泻 Байду номын сангаас胀 便 秘 肝肾功能损害,骨髓抑制 神经毒性 心脏 毒性 粘膜反应,手足综合症 皮肤反应
常用药物不良反应举例: 紫杉类的过敏反应 蒽环类的心脏毒性 伊立替康的腹泻 奥沙利铂的神经毒性
6
细胞周期特异性药物
7
药物作用特点
8
药物作用特点
9
抗肿瘤药物配置:职业防护
有一个临床对照试验结果:对照组WBC、PLT 下降,月经失调及脱发者显著高于实验组(均 P〈0.01),肝功能异常情况无明显差异(P 〉0.05)。
提高全社会对护士职业接触抗肿瘤药物的认知 水平,并采取有效措施避免职业损害
24
心理护理的必要性
病人在接受治疗的过程中,病人会因为其放疗 的副作用、化疗药物的毒副反应和常人难以忍 受的癌症疼痛等,使病人更容易出现焦虑、抑 郁、意志消退等不良心理状态和消极情绪,丧 失了与疾病作斗争的信心,而再不愿意继续治 疗。
25
心理护理的必要性
病人的这些不良心理状态和消极情绪,会使其 产生较大的心理压力和不同程度的心理障碍, 加剧病情恶化的程度和速度。

肿瘤化疗职业防护课件

肿瘤化疗职业防护课件

安全防护设备配置
提供充足的防护用品,如 手套、口罩、防护服等, 并正确使用。
设备维护与更新
定期对安全防护设备进行 检查、维护和更新,确保 设备性能良好。
建立完善的监测与管理制度
监测计划制定
应急预案制定
制定针对医护人员的健康监测计划, 定期进行体检,及时发现异常情况。
针对可能发生的意外事件制定应急预 案,提高应对能力,减少危害程度。
安全风险。
化疗药物管理制度和操作规程 仍需进一步完善,以适应不断
发展的医疗技术。
防护设备和工具的研发和应用 仍需加强,以满足日益增长的
职业防护需求。
未来肿瘤化疗职业防护的发展方向与挑战
发展方向 加强医护人员的职业防护培训和教育,提高整体防护意识和技能水平。
深入开展化疗药物管理制度和操作规程的研究,不断完善相关规范和标准。
相关规章制度,积极参与培训和宣传活动。
正确使用防护用品
02
医护人员应熟练掌握各种防护用品的使用方法,确保在工作过
程中得到充分的保护。
及时报告与处理职业暴露
03
一旦发生职业暴露,医护人员应及时报告并接受相应的处理,
同时积极配合相关部门进行调查与改进工作。
05
总结与展望
肿瘤化疗职业防护的成果与不足
成果
抗生素类
抗生素类通过抑制细胞分裂或破坏细胞膜结构等途径,直 接杀死肿瘤细胞。常见的抗生素类药物包括阿霉素、表阿 霉素等。
植物碱类
植物碱类通过抑制微管蛋白聚合,破坏纺锤体结构,阻止 细胞分裂,从而抑制肿瘤细胞的增殖。常见的植物碱类药 物包括紫杉醇、长春新碱等。
肿瘤化疗药物的不良反应
骨髓抑制
胃肠道反应
国内在肿瘤化疗职业防护方面起步较晚,但近年来发展迅速,越来越多的医院开始 重视医护人员的职业安全问题,并采取了一系列措施加强职业防护。

护士职业防护ppt详解课件

护士职业防护ppt详解课件

具体防 护措施
16
为深入学习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 会主义 思想和 党的十 九大精 神,贯彻 全国教 育大会 精神,充 分发挥 中小学 图书室 育人功 能
如何预 防锐器 伤伤
国外研究表明,安全 操作环境,规范的操 作能有效减少护士锐 器刺伤的次数;小心
弃置。
17
为深入学习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 会主义 思想和 党的十 九大精 神,贯彻 全国教 育大会 精神,充 分发挥 中小学 图书室 育人功 能
14
为深入学习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 会主义 思想和 党的十 九大精 神,贯彻 全国教 育大会 精神,充 分发挥 中小学 图书室 育人功 能
强化和推进标准预防
标准预防3个基本内容: 1.隔离对象:所有患者的血液、体液、分泌物、排泄物及被污染 的物品等都具有传染性。 2.防护:强调双向防护,防治疾病传播。 3.隔离措施:根据疾病主要传播途径,采取相应的隔离措施(接 触隔离、空气隔离、微粒隔离),重点是洗手和洗手时机。
27
为深入学习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 会主义 思想和 党的十 九大精 神,贯彻 全国教 育大会 精神,充 分发挥 中小学 图书室 育人功 能
接触感染血液的防护措施
一旦接触感染血液后即刻处理:
①用清水冲洗被血溅的口、鼻腔、皮肤; ②用生理盐水或者其他消毒冲洗液冲洗被血溅到的皮肤或 粘膜; ③工作服或各种私有物品染上病人血液或体液时,应及时 用3%过氧化氢溶液消毒并除去血渍。
2
3
病人呼出的空气、分泌物、排泄
物、血液等,通过各种途径传播 疾病。
4
艾滋病、乙肝、丙肝、肺结核是
医务人员生物性职业危害的主要 种类。
为深入学习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 会主义 思想和 党的十 九大精 神,贯彻 全国教 育大会 精神,充 分发挥 中小学 图书室 育人功 能

肿瘤科护士的职业防护

肿瘤科护士的职业防护

化学防护
化学消毒剂污染的防护。 护士检查和使用化学消毒剂时 应戴口罩、 帽子及手套, 必要时戴眼罩, 准确操作,避免 直接接触, 防止消毒液溅入眼内和吸入呼吸道, 同时盛放 消毒液的容器应加盖, 保持室内空气流通, 经常开窗通风。 如不慎溅在眼睛里或皮肤上, 应在长流水下反复冲洗, 把 危害程度降到最低。
护士在配备和使内甚至 可闻到药物气味。有研究表明,配药室内 未使用垂直气流生物安全柜时,空气中抗 肿瘤药物的浓度达510μg/m³。
皮肤吸入
皮肤吸入 皮肤吸收的速度和量取决于接触抗肿瘤
药物的皮肤位置、接触时间、局部皮肤的血液 循环和皮下脂肪的厚度以及是否戴手套和穿隔 离衣。
经口摄入
化疗药物沾染护士双手后或 污染食物后,可经口进入机 体
四、职业接触抗肿瘤药物的危害
骨髓抑制
抗肿瘤药物对人体最严重的毒性反应是 骨髓抑制,特别是氮芥、多柔比星、丝裂 霉素、环磷酰胺、铂类等药物均有中、重 度抑制骨髓的不良反应。
主要表现为白细胞下降,随着剂量的增 加,血小板和红细胞亦受到不同程度的影 响。
生物防护
严格规范消毒隔离措施, 强化洗手、戴口罩等基本防护 措施。 有效地洗手可清除手部99%以上的各种暂时细菌。 掌握洗手指征, 严格按“六步洗手法”洗手。
实施标准预防, 当接触患者的血液、体液、 分泌物时, 应戴手套、 口罩,工作服穿着要整洁, 扣好衣领和袖口, 若被病人体液、 分泌物等污染时应立即更换。
凝血问题
有人在化疗病人较集中的科室统 计,有近42%护士出现外周白细胞 下降,33%护士外周血小板降低, 同时血中中性粒细胞和单核细胞凋 亡率明显高于无化疗接触史者。
生殖系统危害
国内外流行病学调查表明,护士孕前和 孕期接触抗肿瘤药物,对胚胎和胎儿的 生长发育会产生不良影响,可导致孕期 流产或胎儿畸形,另外可导致妇女月经 不调、女性不孕等。

肿瘤科护理教学ppt课件

肿瘤科护理教学ppt课件

PICC置管的护理
1.按医嘱使用PICC导管,操作前了 解病人凝血机制,签署知情同意书。 2.选择穿刺的静脉,首选贵要静脉, 次选肘正中静脉,末选头静脉。 3.按需要准备用物,根据PICC导管 操作指南进行置管。
4.操作过程严密观察病人的病情变化及 穿刺部位有无渗血等,及早发现并发症。 5.术后常规进行胸透,以了解导管末端 的位置。 6.保持穿刺部位清洁、干燥,伤口敷料 在置管后24小时更换1次,以后每周更换1 次,夏季每周更换2-3次,敷料污染随时更 换。肝素帽每周更换一次,正压接头每月 更换一次。
常见化疗药物的不良反应
现有的化疗药物大多数选择性不 强,在抑制杀伤肿瘤细胞时对正常组 织细胞,尤其是增殖旺盛的细胞(如 骨髓、胃肠道上皮、头发根部)也具 有抑制、杀伤作用,因此化疗药物在 一般治疗剂量时就可对机体引起不良 反应。常见的不良反应有:
1.消化道反应 包括恶心、呕吐、厌食、口腔粘膜炎、腹泻、 便秘等,几乎一半以上的化疗药物都有消化道反 应,恶心、呕吐反应以顺铂等最明显,给予止吐 药物及激素可减轻或防止呕吐。5-FU及其衍生物 可引起腹泻,出现严重的腹泻,应立即停药,并 予易蒙停等止泻剂治疗。长春花碱类药可引起便 秘、麻痹性肠梗阻,停药可自行缓解,予缓泻剂 和润肠药可有帮助。MTX、5-FU和ADM可出现 口腔粘膜炎或溃疡,应加强口腔卫生,溃疡处给 予口腔溃疡散等治疗。
化疗操作者的职业防护
化疗操作者的个人防护措施

戴圆帽、防护眼 罩、戴十二层以 上纱布口罩或活 性碳口罩、穿防 护衣、戴双层手 套(内戴聚氯乙 烯手套,外戴橡 胶手套)。
化疗药物配制要求





由专业护士负责配制; 化疗药物应在生物安全柜内配制,操作台面铺一块有塑料 背面的一次性治疗巾,可以吸附溅洒的药液; 抽取安剖内液体时,应将其内药液轻弹至颈部以下,用无 菌纱布包裹安 头部掰开,用注射器抽取药液时,针尖坡 面应在液面内,避免抽取过多空气; 抽取安剖内粉剂时,应将稀释液沿着安剖的管壁缓慢加入, 以免药粉飞溅; 抽取密封瓶内液体时,向瓶内注入空气量不应超过药液量; 抽取密封瓶内粉剂时,注入瓶内的稀释液不应过多,以免 压力过大拔出针头时药液飞溅。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