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验综合练习
综合实验训练题

综合化学实验专题练习1、(06全国)在呼吸面具和潜水艇中可用过氧化钠作为供氧剂。
请选用适当的学化试剂和实验用品。
用上图中的实验装置进行实验,证明过氧化钠可作供氧剂。
⑴A是制取CO2的装置。
写出A中发生反应的化学方程式⑵填写表中空格仪器加入试剂加入试剂的目的B 饱和NaHCO3溶液CD⑶.写出过氧化钠与二氧化碳反应的化学方程式⑷.试管F中收集满气体后,下一步实验操作是2、(96年全国)在一定条件下用普通铁粉和水蒸气反应,可以得到铁的氧化物.该氧化物又可以经过此反应的逆反应,生成颗粒很细的铁粉.这种铁粉具有很高的反应活性,在空气中受撞击或受热时会燃烧,所以俗称"引火铁".请分别用下图中示意的两套仪器装置,制取上述铁的氧化物和"引火铁".实验中必须使用普通铁粉和6摩/升盐酸,其他试剂自选(装置中必要的铁架台、铁夹、铁圈、石棉网、加热设备等在图中均已略去).填写下列空白:(1)实验进行时试管A中应加入的试剂是;烧瓶B的作用是;烧瓶C的作用是;在试管D中收集得到的是.(2)实验时,U型管G中应加入的试剂是;长颈漏斗H中应加入.(3)两套装置中,在实验时需要加热的仪器是(填该仪器对应的字母) .(4)烧瓶I中发生的反应有时要加入少量硫酸铜溶液,其目的是.(5)试管E中发生反应的化学方程式是.(6)为了安全,在E管中的反应发生前,在F出口处必须;E管中的反应开始后,在F出口处应.3、(99年全国)为了测定人体新陈代谢呼出气体中CO2的体积分数,某学生课外小组设计了如下图的实验装置。
实验中用过量NaOH溶液吸收气体中的CO2,准确测量瓶I中溶液吸收CO2后的增重及剩余气体的体积(实验时只用嘴吸气和呼气),请填空。
(1)图中瓶II的作用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 对实验装置尚有如下A、B、C、D四种建议,你认为合理的是_________________。
Project实验3-综合练习

综合案例:创建项目计划
使用Project制作一份“征求项目建议书”的项目计划,并保存为“03-25.mpp”。
下面给出创建项目计划的主要步骤和要求,有关操作细节请参照本章相关小节。
(1)定义项目。
按照Project任务向导中的程序,第一步是定义项目。
包括如下内容:
项目的开始时间:2008年1月1日。
项目日程排定方式:“从开始之日起”。
保存项目:分别设置浏览密码为“abc”,设置
修改权密码为“123”。
(2)定义常规工作时间。
项目日历参照“标准”日历,并作如下修改:
周一至周五的工作时间为8:30-12:00、13:00
-17:30,
周六、周日休息。
将如下假日设为非工作日:元旦节2008年1月1
日、春节2008年2月
7日至13日、五一节2008年5月1日至7日、
国庆节2008年10月1日
至7日。
根据上述的工作时间,设定时间单位的换算关
系。
(3)列出项目任务。
根据下表逐条输入任务的名称和工期(暂不考虑任务的层次关系)。
(4)在上步基础上将任务分成阶段,形成WBS(如下表),并为任务加上WBS编码。
表3-7 项目分解结构(WBS[A1])
(5)按照下表建立任务的链接关系。
表3-8[A2]任务链接关系
(6)为任务添加备注与超链接,如下表。
表3-9 任务备注与超链接
(7)设置期限和限制任务:
表3-10 任务期限和限制任务
完成的项目计划如下图所示:
图3-126[A3]完成后的项目计划。
暑假专题——实验化学综合同步练习

高二化学苏教版暑假专题——实验化学综合同步练习(答题时间:60分钟)一、选择题:(每小题只有一个正确选项,每小题3分,共45分)1. 下列仪器中,没有“0”刻度的是 ( )A. 量筒B. 温度计C. 酸式滴定管D. 托盘天平游码刻度尺2. 用酒精灯加热时,需要垫石棉网的仪器有 ( )① 烧杯 ② 坩埚 ③ 锥形瓶 ④ 蒸发皿 ⑤ 试管 ⑥ 烧瓶A. ②④⑤B. ①②③C. ④⑤⑥D. ①③⑥3. 下列的实验操作中所用仪器合理的是 ( )A. 用25 mL 的碱式滴定管量取14.80 mL NaOH 溶液B. 用100 mL 量筒量取5.2 mL 盐酸C. 用托盘天平称取25.20 g 氯化钠D. 用130 mL 容量瓶配制130 mL 0.1 mol / L 盐酸4. 下列四个实验中,结论正确的是 ( )A. 有一种澄清的碱性溶液,作离子鉴定时得出的结论是含有:AlO 2-、Fe 3+、HCO 3-B. 某一固体溶于水后,检验出含有K +、NO 3-、Na +、Cl -等离子,则该固体混合物可能是KNO 3和NaCl 的混合物或KCl 和NaNO 3的混合物C. 固体NaOH 吸收了空气中的二氧化碳并溶于水后,则溶液中含较多的HCO 3-D. 某溶液中加入BaCl 2出现不溶于稀HNO 3的白色沉淀,则该溶液中一定含有SO 42-5. CuI 是一种不溶于水的白色固体,它可以由反应:2Cu 2++4I -==2CuI↓+I 2而得到。
现以石 墨为阴极,以Cu 为阳极电解KI 溶液,通电前向电解液中加入少量酚酞和淀粉溶液。
电解 开始不久,阴极区溶液呈红色,而阳极区溶液呈蓝色,同时有白色沉淀生成。
下列说法中 正确的是: ( )A. 对阳极区溶液呈蓝色的正确解释是:2I - -2e -==I 2,碘遇淀粉变蓝B. 对阳极区溶液呈蓝色的正确解释是:Cu-2e -==Cu 2+,Cu 2+显蓝色C. 阴极区溶液呈红色的原因是:2H ++2e -==H 2↑,使阴极附近OH -浓度增大,溶液显碱性,从而使酚酞变红D. 阴极上的电极反应式为:2+Cu +2e =Cu -6. 要使含有Ba 2+、Al 3+、Cu 2+、Mg 2+、Ag +等离子的溶液中的各离子逐一形成沉淀析出,下列所选择的试剂及加入试剂的顺序正确的是 ( )A. H 2SO 4—HCl —H 2S —NaOH —CO 2B. HCl —H 2SO 4—Na 2S —NaOH —CO 2C. NaCl —Na 2SO 4—Na 2S —NaOH —CH 3COOHD. Na 2S —Na 2SO 4—NaCl —NaOH —HCl7. 用已知浓度的盐酸滴定未知浓度的NaOH 溶液时,下列操作会引起测定值偏大的是( )A. 酸式滴定管用蒸馏水洗净后,直接加入已知浓度的盐酸B. 锥形瓶用蒸馏水洗净后,直接加入一定体积的未知浓度的NaOH 溶液C. 滴定时,振荡幅度过大,一部分溶液洒到瓶外D. 读数时,滴定前仰视,滴定后俯视8. 已知NaNO 2溶液呈碱性,下列方法中不能用来区别NaNO 2和NaCl 的是( )A. 测定这两种溶液的pH 值B. 用AgNO 3和HNO 3两种试剂来区别C. 在酸性条件下加入KI 淀粉溶液D. 观察二者的颜色9. 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A. 丹尼尔电池中ZnSO4和CuSO4溶液之间用盐桥相连,目的是降低极化作用B. 在Zn-Cu原电池实验中,锌片和铜片之间用海绵隔离,其目的是降低极化作用C. 电池的极化作用都会使电池的放电变得困难D. 在原电池实验中,加入重铬酸钾(高锰酸钾晶体或6%H2O2溶液)的目的是降低电极的极化作用二、填空题:(55分)16. 色谱分析法是现代分离实验技术中的一种,试回答下列问题:(1)已知两种有机色素A 与B混合在一起,经测定知A的极性比B强,则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 用溶解过滤法,A溶于水B不溶B. 用重结晶法,A在水中的溶解度比B大C. 用蒸馏法,因为A的熔沸点高D. 用纸层析法,丙酮为展开剂,下端为A,上端为B(2)在用纸层析法进行层析操作时,为什么不能让滤纸上的试样点接触展开剂?(3)纸层析法的原理是()A. 萃取原理B. 毛细现象C. 蒸馏原理D. 相似相溶原理17. 化学实验课用KCl和NaNO3来制备KNO3的实验要用到减压过滤,下图是减压过滤的装置,请回答下列问题:后盛放盐酸的滴定管中液面的位置。
化学实验探究综合练习-浙教版九年级上册科学

化学实验探究综合练习一、实验题1.(2023·山东淄博一模)小明为探究酸、碱、盐的化学性质,做了如图实验:(1)A试管中观察到的现象是。
(2)B试管中酚酞试液变色(填“能”或“不”),理由是。
(3)C试管中观察到的现象是,写出反应的化学方程式。
(4)D试管中发生化学反应的实质是。
(5)E试管中观察到的现象是,写出反应的化学方程式。
2.(2023·辽宁锦州二模)金属材料在生产生活中有着广泛的应用。
请回答下列问题:(1)铁制成铁锅利用了铁的延展性和性。
废旧铁锅不要随意丢弃,应回收利用,这样做的意义是(写出一点即可)。
(2)如图为实验室用一氧化碳还原氧化铁实验装置图,该装置中存在的主要问题是。
(3)某工厂欲从溶质是AgNO3和Cu(NO3)2的生产废液中回收Ag和Cu。
实验员取样,向其中加入一定质量的锌,充分反应后过滤,得到滤渣和滤液。
①若所得滤液为无色,则滤渣中一定含有的金属是(填化学式,下同)。
①若向所得滤渣中加入一定量稀硫酸,无气泡冒出,写出滤液中含有溶质的所有可能组成。
3.(2023·湖南长沙一模)小华同学为探究硫酸的化学性质,做了如下实验(已知硫酸钠溶液呈中性):【实验现象】(1)试管C 中的现象是 。
【实验结论与分析】(2)反应后试管B 中一定含有的离子是 。
(写离子符号)(3)上述试管中发生的反应属于复分解反应的是 。
(填试管编号)(4)分析上述反应,说明硫酸能与酸碱指示剂、活泼金属、金属氧化物、某些碱和某些 反应。
【实验拓展】实验结束后小华同学将试管D 、E 中的废液缓缓倒入同一个烧杯中,发现沉淀增加了。
(5)小华认为反应后试管E 中的溶质一定含Na 2SO 4、Na 2CO 3,请你判断他的说法是否正确,并说明理由: 。
(6)请你设计实验证明反应后试管E 中的溶质是什么物质: 。
4.(2023·陕西西安模拟)春晚舞蹈《只此青绿》源于宋代名作《千里江山图》,它是我国传世名画之一,宋代画家王希孟创造性地将炭黑、赭石、孔雀石、蓝铜矿、赤铁矿等矿物颜料用在不同的画层。
教科版小学科学四年级下册期末复习 实验综合题练习题(附答案)

教科版小学科学四年级下册期末复习实验综合题练习题(附答案)一、教科版小学科学四年级下册期末复习实验综合题1.有一个带有4个接线柱的接线盒,一位同学用“电路检测器”检测后,把接线柱之间的连接状态记录在表中,结果如下:连接 A—B A—C A—D B—C B—D C D通路√√√断路√√√推测结果(有几种画几种)。
【答案】【解析】【解答】根据测试结果可知,通过导线相连的才能为通路,而不通过导线相连的就是断路。
【分析】根据几个测试的结果,可以画出来接线柱之间的几种连接方式。
2.用导线把下图中的电池和灯泡连接起来,并使左图中的灯泡比右图中的灯泡亮。
【答案】【解析】【解答】如果要使左图的灯泡比右图的亮,应该使左图为并联,而右图为串联。
【分析】几个电路元件沿着单一路径互相连接,每个节点最多只连接两个元件,此种连接方式称为串联。
以串联方式连接的电路称为串联电路;并联是元件之间的一种连接方式,其特点是将2个同类或不同类的元件、器件等首首相接,同时尾尾亦相连的一种连接方式。
通常是用来指电路中电子元件的连接方式,即并联电路。
3.在图中用红笔画出电流的路径。
【答案】解:如图所示:【解析】【解答】电流在电路中的流向是从正极到负极,也就是从电池的铜帽一端到锌壳的一端。
【分析】电流在电路中的流向是从正极到负极,了解了这一原理,就可以轻松解答本题了。
4.日常生活中我们怎样防止触电事故?【答案】解:损坏的开关、插头、电线等应尽快修理或更换,不能使用。
【解析】【解答】(1)用电量大的电器不要共用一个插座(2)拔掉长时间不用的电器插头(3)插头要插好(4)插头插座不能用湿布擦拭等。
【分析】触电是人体触及带电体、带电体与人体之间电弧放电时,电流经过人体流入大地或是进入其他导体构成回路的现象。
5.请你调查一下家中有哪些常用电器?它们用电的类型分别是什么?【答案】解:不懂电器技术的人,对电器设备不要乱拆、乱装,更不要乱接电线。
屋外电线和进户线要架设牢固,以免被风吹断,发生危险。
初中化学《走进化学实验室》综合练习(3篇)

初中化学《走进化学实验室》综合练习(3篇)一、选择题1. 下列哪个标志表示剧毒药品?()A. 红色圆形B. 绿色三角形C. 蓝色方形D. 黑色菱形2. 下列哪个仪器用于加热液体?()A. 烧杯B. 量筒C. 试管D. 玻璃棒3. 使用酒精灯时,以下哪个做法是正确的?()A. 用燃着的酒精灯去点燃另一个酒精灯B. 向燃着的酒精灯内添加酒精C. 用嘴吹灭酒精灯D. 用灯帽盖灭酒精灯二、填空题1. 化学实验室中,存放药品的瓶子上应贴上_______、_______、_______等标签。
2. 常见的化学实验室仪器有: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等。
三、解答题1. 请简述化学实验室的安全规则。
2. 请列举至少5种实验室常用的化学试剂及其主要用途。
综合练习二:实验操作与实验现象一、选择题1. 下列哪个实验操作是正确的?()A. 将浓硫酸直接倒入水中稀释B. 用手直接接触化学试剂C. 在实验台上进行实验操作D. 将实验废弃物倒入水池2. 下列哪个实验现象是正确的?()A. 硫磺在空气中燃烧产生淡蓝色火焰B. 铜与稀硫酸反应生成硫酸铜和氢气C. 氢氧化钠与稀盐酸反应产生白色沉淀D. 铁丝在氧气中燃烧生成四氧化三铁二、填空题1. 在实验操作中,取用药品时应注意_______、_______、_______。
2. 实验现象描述应包括_______、_______、_______等方面。
三、解答题1. 请举例说明如何正确进行实验操作。
2. 描述铁丝在氧气中燃烧的实验现象,并解释原因。
综合练习三:实验设计与实验结论一、选择题1. 下列哪个实验设计不合理?()A. 验证金属活动性顺序时,使用相同浓度的稀盐酸B. 研究化学反应速率时,改变反应物的浓度C. 验证气体的生成时,使用排空气法收集气体D. 确定物质的组成时,进行多次实验以排除偶然误差2. 下列哪个实验结论是正确的?()A. 铜与稀硫酸反应生成硫酸铜和氢气B. 氢氧化钠与稀盐酸反应生成氯化钠和水C. 碳酸钙与稀盐酸反应生成二氧化碳、水和氯化钙D. 铁丝在空气中燃烧生成四氧化三铁二、填空题1. 实验设计应包括_______、_______、_______等步骤。
实验练习题大全

实验练习题大全实验一:化学反应速率的测定1. 实验目的本实验通过测定不同条件下甲酸与高锰酸钾反应的速率,了解化学反应速率与温度、浓度等因素的关系。
2. 实验仪器和试剂仪器:反应釜、温度计、计时器试剂:甲酸、高锰酸钾溶液3. 实验步骤1) 预先将甲酸架设于反应釜中;2) 将高锰酸钾溶液加入反应釜中;3) 记录开始时刻的温度并开始计时;4) 当反应结束后,记录结束时刻的温度并停止计时。
4. 实验结果与分析根据实验记录得到的温度-时间数据,可以绘制出化学反应速率随时间变化的曲线。
实验结果表明,在一定浓度条件下,化学反应速率随时间呈指数下降的趋势。
5. 实验结论通过本实验的数据分析,可以得出结论:化学反应速率与温度、浓度等因素有关。
在其他条件相同的情况下,温度越高、浓度越大,化学反应速率越快。
实验二:光的折射实验1. 实验目的本实验通过测量光线从空气到玻璃介质的入射角和折射角,验证折射定律。
2. 实验仪器和试剂仪器:光源、刻度尺、三棱镜、尺子试剂:无3. 实验步骤1) 将三棱镜放置在水平桌面上;2) 将光源置于三棱镜旁边,并调整光线的方向使之经过三棱镜;3) 在三棱镜的一个面上固定刻度尺;4) 调整刻度尺使尺子的零刻度与入射光线相切;5) 用尺子测量入射角和折射角,并记录数据。
4. 实验结果与分析根据实验记录得到的入射角和折射角数据,可以计算出光线在空气和玻璃介质中的折射率。
实验结果表明,通过不同介质的光线折射实验,可以验证折射定律。
5. 实验结论通过本实验的数据分析,可以得出结论:光线从一种介质到另一种介质时,入射角、折射角和两种介质的折射率之间存在简单的数学关系,即折射定律。
实验三:力的平衡实验1. 实验目的本实验通过测量物体受到的力和力的合成情况,验证力的平衡原理。
2. 实验仪器和试剂仪器:弹簧测力计、示波器、挡板、物体试剂:无3. 实验步骤1) 将挡板固定在平衡支架上,并调整其位置使其水平;2) 将物体挂在挡板上,并用弹簧测力计测量物体受到的重力;3) 改变挡板上物体的位置,再次测量受力情况,直到物体受力平衡为止;4) 记录测量数据,并计算力的合成情况。
(完整版)小学科学所有实验综合练习

(完整版)小学科学所有实验综合练习实验一:沉浮
实验目的
通过观察不同物体在水中的浮力表现,了解物体的沉浮原理和浮力的影响因素。
实验材料
- 一个大碗
- 不同物体(如钢珠、塑料球、木块)
实验步骤
1. 将大碗装满水。
2. 将钢珠、塑料球和木块分别放入水中观察。
3. 观察每个物体在水中的浮力表现,记录下观察结果。
实验结果
- 钢珠:沉没在水底。
- 塑料球:在水中漂浮。
- 木块:沉没在水底。
实验结论
通过观察不同物体在水中的浮力表现,我们可以得出以下结论:- 密度大于水的物体会沉入水中。
- 密度小于水的物体会浮在水上。
实验二:电流传导
实验目的
通过实验观察电流在导体中的传导情况,了解导体对电流的影响。
实验材料
- 电池
- 电线
- 小灯泡
- 金属钥匙
实验步骤
1. 将电池与小灯泡连接起来,观察灯泡是否亮起。
2. 用金属钥匙触碰电线的两端,观察灯泡是否亮起。
实验结果
- 当电池与小灯泡连接时,灯泡亮起。
- 当金属钥匙触碰电线时,灯泡也亮起。
实验结论
通过实验观察,我们可以得出以下结论:
- 电流可以在导体中传导,导体的存在可以使电流形成闭合回路。
- 导体对电流传导起着重要的作用。
以上是小学科学所有实验综合练习的部分内容,希望对你有帮助!。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2012-5-9
Page
1
Program Design in C Language
2001 January Sun Mon Tue Wed Thu Fri Sat 1 2 3 4 5 6 7 8 9 10 11 12 13 …… February ……
2012-5-9
Page
2
实验综合练习 二
输入一个班10个学生的学号和每个学生考试三门 输入一个班 个学生的学号和每个学生考试三门 功课( 数学、 英语、 计算机基础) 的成绩。 功课 ( 数学 、 英语 、 计算机基础 ) 的成绩 。 编程 计算出每个学生的总分和平均分, 优劣排序 , 最后打印一张按高分到低分名次排序 的成绩表。 的成绩表。 要求: 要求: 1)打印的成绩单表项包括:序号,学号、数学、英 打印的成绩单表项包括:序号,学号、数学、 打印的成绩单表项包括 计算机、总分、平均分。 语、计算机、总分、平均分。 2)排序用一个函数实现。 排序用一个函数实现。 排序用一个函数实现
Program Design in C Language
实验综合练习 一 打印万年历
(1)已知公元1年1月1日是星期一,计算输入的 (1)已知公元1 已知公元 日是星期一, 年月日是星期几? 年月日是星期几? (2)输入年份,在屏幕上输出该年的年历( (2)输入年份,在屏幕上输出该年的年历(已 输入年份 年第一天也是星期一) 知1900年第一天也是星期一) 。 年第一天也是星期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