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言文阅读(一)-学易试题君之每日一题君2018学年下学期七年级语文人教版(期末复习)
每周一测-学易试题君之每日一题君2018学年下学期七年级语文人教版(课堂同步系列二) (5)

高考频度:★★★★★┇难易程度:★★★☆☆
基础训练
1.给加点的字注音。
淤.泥(______)濯.(______)案牍.(______)亵.玩(______)鲜.有闻(______)
2.加线词解释全都正确的一组是()
A.调素琴(弹)无丝竹之乱耳(奏乐的声音)有仙则名(著名,出名)
B.无案犊之劳形(劳累)山不在高(在于)往来无白丁(没有什么学问的人)
C.孔子云(说)谈笑有鸿儒(大)惟吾德馨(香气)
D.有龙则灵(灵验,神奇)斯是陋室(这)阅金经(佛经)
3.选出加点词用法不同的一项()
A.有仙则名.B.不蔓.不枝.
C.苔痕上.阶绿D.无丝竹之乱.耳
4.下列各组中加点词用法相同的一项是()
A.斯是.陋室/天将降大任于是.人也
B.无案牍之.劳形/送杜少府之.任蜀州
C.有龙则.灵/学而不思则.罔
D.可以.调素琴/徐喷以.烟
5.下列语句中的“之”与“菊之爱,陶后鲜有闻”一句中“之”的意义和用法相同的一项是()A.无丝竹之乱耳
B.而两狼之并驱如故
C.何陋之有
D.禽兽之变诈几何哉
6.下列词语中加着重号的“益”与“香远益清”中的“益”意思相同的一项是()A.获益.匪浅B.延年益.寿C.日益.发达D.良师益.友
7.下列句子中,朗读停顿划分有误的一项是()
A.山不/在高,有仙/则名
B.苔痕/上阶/绿,草色/入帘/青
C.无/丝竹之乱耳,无/案牍之劳形
1。
周末培优-学易试题君之每日一题君2018学年下学期七年级语文人教版(课堂同步系列二) (4)

1
2018年5月19日 周末培优 中考频度:★★★★☆ ┇ 难易程度:★★★☆☆
【2017年中考四川南充卷】诗词鉴赏。
次北固山下
王湾
客路青山外,行舟绿水前。
潮平两岸阔,风正一帆悬。
海日生残夜,江春入旧年。
乡书何处达?归雁洛阳边。
1.下列对这首诗的解说,不正确的两项是( )
A .“客路青山外,行舟绿水前”,写遍布异乡游子足迹的驿路,从北固山中伸出,又蜿蜒伸向山
外;沿水路疾驰的小船,也飞到绿水前面去了。
B .“潮平两岸阔,风正一帆悬”写潮水上涨几乎与两岸齐平,诗人站在船头放眼望去,觉得江面
特别宽阔,江风劲吹,船行快速。
C .“海日生残夜,江春入旧年”写夜还未消尽,一轮红日已从海上升起;江上春早,旧年未过新
春已来。
D .“乡书何处达?归雁洛阳边”即承接上联的“残夜”“旧年”,又照应首联的“客路”,写诗
人在眼前景物触发下希望北归的大雁捎一封家信到洛阳。
E .全诗通过对江南秀丽景色和自己的处境的描写,表现了诗人对官场生活的厌倦和对家乡的思念。
2.写出“海日生残夜,江春入旧年”一联所蕴含的哲理。
【参考答案】 1.BE 2.新生事物必须从陈旧的事物中脱胎而出。
(或:日月流转、岁月更替。
或:旧事物中孕育着新的生机。
) 【试题分析】 1.本题考查学生对诗歌内容的理解和分析能力。
对诗歌的字词、主要内容、诗歌主旨都要有一定的理 解,才能轻松做出选择。
B
项“江风劲吹,船行快速”表述错误,应为“江风和暖,船行平稳而迅。
每周一测-学易试题君之每日一题君2018学年下学期七年级语文人教版(课堂同步系列一) (2)

高考频度:★★★★★┇难易程度:★★★☆☆基础训练1.给下列画线的字注音。
鲜为人知()任人宰割()大厦()至死不懈()截然不同()孕育()2.正确使用词语解释下列词语①锲而不舍: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②目不窥园: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③群蚁排衙: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3.下列句子中标点没有错误的一项是()A.“人家说了也不一定做,我是做了也不一定说”。
B.仰之弥高、越高,攀得越起劲;钻之弥坚、越坚,钻得越锲而不舍。
C.闻一多先生还有另外一个方面,——作为革命家的方面。
D.他说了,跟着的是“做”。
4.下列说法错误的一项是()A.闻一多,湖北浠水人,诗人、学者、民主战士。
著作收在《闻一多全集》中。
B.《闻一多先生的说和做》是一篇人物传记,高度赞扬了他的革命精神。
C.臧克家,诗人,以一篇《老马》成名,被誉为“农民诗人”。
D.《红烛》《死水》都是闻一多的诗集,表达了对祖国的挚爱之情。
5.综合性学习。
为激励同学们树立志向、践行梦想,某校正在开展以“青春·梦想”为主题的活动,请你也参与到这一活动中来。
材料一……故今日之责任,不在他人,而全在我少年。
少年智则国智,少年富则国富,少年强则国强,少年独立则国独立,少年自由则国自由,少年进步则国进步,少年胜于欧洲,则国胜于欧洲,少年雄于地球,则国雄于地球。
(节选自梁启超《少年中国说》)材料二范仲淹少有大志,每以天下为己任,发愤苦读;少年周恩来面对国难,立下了“为中华之1。
第08天文言文阅读(一)-学易试题君之每日一题君2018学年七年级语文人教版(快乐寒假)

1中考频度:★★★★★ ┇ 难易程度:★★★☆☆【2017年中考湖北武汉卷】阅读下面的文言语段,完成下列各题。
秦将伐魏。
魏王闻之,夜见孟尝君,告之曰:“秦且攻魏,子为寡人谋,奈何?”孟尝君曰:“有诸侯之救则国可存也。
”王曰:“寡人愿子之行也。
”……又北见燕王曰:“先日公子常约两王之交矣。
今秦且攻魏,愿大王之救之。
”燕王曰:“吾岁不熟二年矣,今又行数千里而以助魏,且奈何?”田文曰:“夫行数千里而救入者,此国之利也。
今魏王出国门而望见军,虽欲行数千里而助人可得乎?”燕王尚未许也。
田文曰:“臣效②便计于王,王不用臣之忠计,文请行矣。
恐天下之将有大变也。
”王曰:“大变可得闻乎?”曰:“秦攻魏,而燕不救魏,魏王折节割地,以国之半与秦,秦必去矣。
秦已去魏,魏王悉韩、魏之兵,又西借秦兵,以因赵之众,以四国攻燕,王且何利?利行数千里而助人乎?利出燕南孟而望见军乎?”燕王曰:“子行矣,寡人听子。
”乃为之起兵八万车二百乘以从田文。
(选自《战国策》,有删改)1.下列对句中加点词的理解,不正确的一项是( )A .魏王闻.之 闻:听说 B .寡人愿.子之行也 愿:愿望 C .燕王尚未许.也 许:答应 D .王且何利.利:好处 2.为文中画波浪线的语句断句,正确的一项是( )乃为之起兵八万车二百乘以从田文A .乃为之/起兵八万/车二百/乘以从田文B .乃为之起兵八万/车二百/乘以从田文C .乃为之起兵八万/车二百乘/以从田文D .乃为之起/兵八万/车二百乘/以从田文3.下列对文本的理解,不正确的一项是( )A .得知秦国将要攻打魏国的消息,魏王连夜召见孟尝君询问对策。
B .孟尝君认为,如果有其他诸侯国的救援,魏国就可以得到保全。
C .起初,燕王以连续两年收成不好和路途遥远为由婉拒救助魏国。
每周一测-学易试题君之每日一题君2018学年下学期七年级语文人教版(课堂同步系列二) (2)

1高考频度:★★★★★ ┇ 难易程度:★★★☆☆基础训练1.下列词语中加点字注音完全正确的一项是( )A .拖沓.(dá) 妥帖.(tiē) 商酌.(zhuó) B .契.约(qì) 累.赘(léi ) 躬.行(ɡōnɡ) C .监督.(dū) 安分.(fēn ) 达.观(dá) D .譬.如(bì) 循.环(xún ) 朦.胧(mén ɡ) 2.下列词语书写正确的一项是( )A .累赘臂如 如释重负 B .朦胧简陋 晶莹惕透 C .竹篾修茸 悲天悯人 D .锲约 循环 颠沛流离3.依次填入下列各句横线处的词语,恰当的一项是( )(1)六七十岁的老人尚且这样认真地学习电脑,_______我们这些年轻学生呢?(2)十六大报告指出:扩大就业是我国当前和今后长时期重大而_______的任务。
(3)为了保护消费者,最近市工商局清查并_______了一批假冒伪劣商品。
A .况且艰苦 销毁 B .何况艰苦 烧毁 C .何况艰巨 销毁 D .况且 艰巨 烧毁4.下面句子中加点成语使用不正确的一项是( )A .教育工作者拥有丰富的教育经验,在培养自己责任心方面应以身作则....,努力探索切实可行的方法。
B .学习中遇到不懂的问题,我们一定要发扬不耻下问....的精神,主动向老师请教,只有这样才能获取更多的知识。
C .航空工业的一代宗师宋文骢把全部智慧和心血都奉献给了党和国家,为祖国航空工业发展披肝沥胆、鞠躬尽瘁....。
D .目前,国际国内毒品形势依然复杂严峻,全球范围内艾滋病的蔓延态势依然不减,“禁毒防艾”任重..道远..。
每周一测-学易试题君之每日一题君2018学年下学期七年级语文人教版(期中复习) (2)

1高考频度:★★★★★ ┇ 难易程度:★★★☆☆基础训练1.下列加点字读音完全正确的一项是( ) A .卓.越(zhuó) 哽.咽(ɡěnɡ) 踌.躇(chóu ) 锲.而不舍(qì) B .云鬓.(bìn ) 字帖.(tiè) 可汗.(hán ) 兀.兀穷年(wù) C .祈.祷(qí) 踱.步(duó) 校.对(jiào ) 鲜.为人知(xiān ) D .哺.育(pǔ)晌.午(shǎng )咳嗽.(sou )锋芒毕露.(lù) 2.下列词语中没有错别字的一项是( ) A .揩汗 渲闹 伫立 目不窥园 B .懊诲 硕果 嫉妒 来势汹汹 C .斑斓 崎岖 屏嶂 九曲连环 D .澎湃深邃彷徨妇孺皆知3.下列语句中标点符号的使用完全正确的一项是( )A .“我对这次考试充满了信心,”他对我说,“因为我准备得很充分。
”B .屈原、李白、杜甫……等,像一颗颗宝石,镶嵌在中华民族的史册上。
C .参加会议的有编辑、记者、作家、和教师。
D .“粗估”参数的时候,要有物理直觉,昼夜不断地筹划计算时,要有数学见地,决定方案时,要有勇进的胆识和稳健的判断。
4.下列各句中,加点的成语使用正确..的一项是( ) A .今天小学同学相聚,我看到了张明,真想不到当年拿起英语书就头疼的他,竟然能说出一口流利的英语,真得刮目相看....了。
B .小沈阳的表演幽默搞笑,每每使大人忍俊不禁....地笑了起来,孩子更是笑得前俯后仰。
C .月色朦胧的夜晚,同学们聚在一起开篝火晚会,欢声笑语,尽情地享受天伦之乐....。
D .在“增强防控意识,预防H7N9流感”主题班会上,小张同学说得头头是道,左右逢源....,老师和同学听了赞叹不已。
5.下列句子没有语病的一项是( )A .北京、上海等地的执法部门公布了“地沟油”“假奶粉”“毒豆芽”等一批食品安全违法犯罪案件。
每周一测-学易试题君之每日一题君2018学年下学期七年级语文人教版(课堂同步系列一)

1
高考频度:★★★★★ ┇ 难易程度:★★★☆☆
基础训练
1.请给下面的字注音。
①卿( )②涉( )③邪( )④孰( )⑤遂( )⑥岂( )
2.依据课文,解释下列词语的意思。
①当涂掌事:
②涉猎: ③才略: ④大兄:
3.下列加点词意义相同的一项是( )
A .但当.涉猎
当.之无愧 B .自以为大有所益.
多多益.善 C .见往事..耳
往事..不堪回首 D .卿.今者才略
卿.今当涂掌事 4.下列句子中,没有人称代词的一组是( )
A .卿今当涂掌事
B .孤常读书
C .蒙辞以军中多务
D .自以为大有所益
5.《孙权劝学》选自________,该书是司马光主持编纂的一部________通史,记载了从________到________共1362年间的史事。
司马光是________(朝代)著名的________家、________家。
6.鲁肃的话表现他________________的感情,也从侧面写出了________________;文末的“_________
_______”(原文)更进一步阐明了这一点。
7.《孙权劝学》的原因是:________________;《孙权劝学》的学习方法________________;《孙权劝学》劝的语言是:________________;《孙权劝学》的成果是:________________(以上均填原句)。
8.宋代诗人刘过曾写过一首题为《书院》的“劝学诗”。
书 院
【宋】刘过
力学如力耕,勤惰尔自知。
但使书种多,会有岁稔时。
这首诗运用了 修辞格,表达的意思是: 。
人教版)2018年初中语文七年级下册期末试题:文言文阅读(含答案)

人教版)2018年初中语文七年级下册期末试题:文言文阅读(含答案)
XXX劝学
初,权谓XXX:“卿今当涂掌事,不可不学!”蒙辞以军中多务。
XXX:“孤岂欲卿治经为博士邪!但当涉猎,见往事耳。
卿言多务,XXX?孤常读书,自以为大有所益。
”蒙乃始就学。
及XXX过寻阳,与XXX论议,XXX:“卿今者才略,非复吴下XXX!”XXX:“士别三日,即更刮目相待,大兄XXX之晚乎!”XXX拜蒙母,结友而别。
10.解释下列加点的词。
①蒙辞以军中多务()②孰若孤()
③及鲁肃过寻阳()④见往事耳()
11.翻译文中画线句子。
12.简答(不得直接摘抄原文句子)。
1)文中哪句话可以看出XXX学有所成?
2)XXX在短时间内才略惊人长进的原因是什么?
13.从文中找一个成语形容XXX的变化。
XXX的成功对你有什么启发?
木兰诗(节选)
万里赴戎机,XXX。
朔气传金柝,寒光照铁衣。
将军百战死,壮士十年归。
归来见天子,天子坐明堂。
XXX十二转,赏赐百千强。
可汗问所欲,XXX不用XXX,愿驰千里足,送儿还故乡。
爷娘XXX来,出XXX将;XXX闻妹来,当户理红妆;小弟XXX来,磨刀霍霍向猪羊。
开我东阁门,坐我西阁床,脱我战时袍,著我旧时裳,当窗理云鬓,对镜帖花黄。
出门看火伴,火伴皆惊忙:同行十二年,不知XXX是女郎。
14.解释下面加点的词。
①万里赴戎机()②赏赐百千强()
③出XXX将()④著我旧时裳()
15.赏析画线句子。
15.赏析画线句子。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1
中考频度:★★★★☆ ┇ 难易程度:★★☆☆☆
【2017届中考江苏南通卷】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下列小题。
崇明老人记
【清】陆陇其
崇明具有吴姓老人者,年已九十九岁,其妇亦九十七岁矣。
老人生四子,壮年家贫,鬻①
子以自给,四子尽为富家奴。
及.
四子长,咸能自立,各自赎身娶妇,遂同居而共养父母焉。
伯仲叔季②,列肆五间:每户一铺,另辟一间,为出入之所。
四子奉养父母,曲尽孝道。
始拟膳每月一轮,周而复始,其媳曰:“翁姑老矣,若一月一轮,则必历三月后,方得侍奉颜色,太疏。
”拟每日一家,周而复始。
媳又曰:“翁老矣,若一日一轮,则历三日后,方.
得侍奉颜色,亦疏。
”乃以一餐为率③,如蚤餐伯,则午餐仲,晚餐叔,则明日..
蚤餐季,周而复始。
若逢五及十,则四子共设于中堂,父母南向坐,东则四子及诸孙辈,西则四媳及诸孙媳辈。
分伯仲坐定,以次称觞④献寿。
率⑤以为常。
老人饮食之所,后置一橱,橱中每家各置钱一串,每串五十文。
老人每食毕.
,反手于橱中随意取钱一串,即往市中嬉,买果饼啖之。
橱中钱缺,则其子潜补之,不令老人知也。
老人间往知交游,或对弈,或樗蒲⑥。
四子知其所往,随遣人密嘱其家佯输于老人,老人亦不知也。
老人胜,辄踊跃归。
亦率以为常。
盖数十年无异云。
(选自《明清散文名篇集粹》,有删改)
【注】①鬻(yù):卖。
②伯仲叔季:兄弟排行的次序。
③率(lǜ):文中指频次。
④称觞(shāng ):举杯。
⑤率(shuài ):大致,一般。
⑥樗蒲(chū pú):古代一种游戏。
1.请用斜线(/)标出下面句子的朗读停顿。
(共两处)
遂 同 居 而 共 养 父 母 焉
2.请写出下列句子中加点词的意思。
(1)及.
四子长( ) (2)方.
得侍奉颜色( ) (3)则明日..
蚤餐季( )
(4)老人每食毕.
( ) 3.请用现代汉语写出文中画线句的意思。
橱中钱缺,则其子潜补之,不令老人知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