必修一第四章《非金属及其化合物》知识框架图
必修一第四章《非金属及其化合物》知识框架图

第四章非金属元素及其化合物一、非金属元素的主角――硅二、富集海水中的元素-氯1. 物理性质:黄绿色,有刺激性气味的气体,有毒,易液化,可溶于水(溶解度1:2)①2Na+Cl22NaCl (白烟)A. 与金属反应②Cu+Cl2CuCl2 (棕黄色烟,与变价金属反应生成高价金属)③2Fe+3Cl22FeCl3(产生棕色的烟,常温下不与干燥氯气反应)①H2+Cl22HCl 白雾,发生爆炸H2+Cl22HCl(苍白色火焰,HCl工业制法)1.氯气的 B.与非金属反应:②2P+3Cl22PCl3 (白烟) 白色烟雾化学性质2P+5Cl22PCl5(白雾)C.与水反应:Cl2+H2O HCl+HClO 氯气的水溶液叫氯水4. 化学性质:①Cl2+2NaOH = NaCl+NaClO+H2O (制漂白液,制氯气尾气处理)D.与碱反应②2Cl2+2Ca(OH)2 =Ca(ClO)2+CaCl2+2H2O(工业制漂白粉制法)①2FeCl2+Cl2 = 2FeCl3(溶液由浅绿色变为黄色)②2KI+Cl2 = 2KCl + I2湿润的淀粉KI试纸变蓝,用于氯气的检验E.氧化性:③SO2+Cl2+2H2O = 2HCl + H2SO4 (除废水中的氯)①反应原理:MnO2 + 4HCl(浓) MnCl2 + 2H2O + Cl2↑注意:MnO2跟浓盐酸在共热的条件下才反应生成Cl2,稀盐酸不与MnO2反应。
5.氯气的 A.实验室制法:②装置组成:发生装置---收集装置---吸收装置制法:③实验步骤:检密—装药—固定—加热—收集④收集方法:向上排空气法(或排饱和食盐水法)⑤检验方法: 用湿润的KI淀粉试纸置于瓶瓶口观察是否变蓝。
⑥净化装置:用饱和食盐水除去HCl,用浓硫酸干燥⑦尾气处理:用碱液(NaOH)吸收B. 工业制法:(氯碱工业) 2NaCl + 2H2O 2NaOH + H2↑ + Cl2↑6.用途:1.氯水(氯气的水溶液)Cl 2+H 2O ====== HCl+HClO (可逆)新制 A.分子:Cl 2、H 2O 、HClO2.氯水的成分: B.离子:H +、Cl -、ClO -(少量) 、OH -(少量) 2HClO ======= 2HCl + O 2久置: 久制的氯水主要成份为H 2O 、HCl 。
高中化学必修一各章知识点网络图

硅酸盐产品:玻璃、水泥、陶瓷、高温结构陶瓷、压电陶瓷、透明陶瓷、超导陶瓷等
二、氯
物理性质:黄绿色气体,密度大,较容易液化,有刺激性气味,有毒,能溶于水
Cl2+H2O HClO+HCl
与水反应
Cl2应用于消毒和漂白
1、氯气
2NaOH+Cl2NaCl+NaClO+H2O
NaOH
化NaClO应用于消毒剂和漂白剂
2、用途CaSiO3
Si SiO2H2SiO3(或H4SiO4)
Na2SiO3
用途:既可用于制造玻璃、陶瓷等多种传统的无机非金属材料,又可用于制造压电材料、光导纤维等多种个性非无机非金属材料
制法:SiO2+2NaOH Na2SiO3+H2O
Na2SiO3性质:可溶于水,水溶液呈碱性、有粘性、不燃烧
用途:用作肥皂填料、木材防火剂及胶黏剂等
强氧化性
用途C+2H2SO4(浓) CO2↑+2H2O+2SO2↑
四、氮及其化合物
存在:占空气体积的4/5
单质N2+O22NO无色有毒、不溶于水
性质2NO+O22NO2红棕色、有毒、易溶于水、易液化
3NO+H2O 2HNO3+NO形成酸雨
物理性质:无色、有刺激性气味、极易容易水
水:NH3+H2O NH3·H2O NH4++OH-弱碱性
电解①O2点燃
② Fe2O3高温
Al2O3
△
NaAlO3NaOHAl(OH)3AlCl3
H2O
KAl(SO4)2
3、铁及其重要化合物之间的转化关系
Fe2O3Fe FeCl2Fe(OH)2Fe(OH)3FeCl3Fe(SCN)3
二、金属的化学性质
常温下:Na+O2Na2O
高中化学必修一知识网络结构图

高中化学基础知识网络图第一部分:物质的组成、分类、性质和变化氧化物、不成盐氧化物、过氧化物酸:无氧酸、含氧酸、强酸、弱酸决表示单质或化合物的化学用语:化学式、结构式、结构简式、电子式等物理性质:色、态、熔点、密度、溶解性等反应程度:可逆、不可逆决表示物质变化的化学用语:化学方程式、热化学方程式、离子方程式、电极反应式、电离方程式阿伏加德罗常数:M=N/n念(一)物质:元素化章L ►纯净物|—刑I 物有机物•盐:正盐、酸式盐、碱式盐、复盐、络盐物质 生质化学性质:金属性、非金属性、氧化性、还原性、酸性、碱性、稳定性、可燃性物理变化-变化基本反应类型:化合、分解、置换、复分解 电子转移:氧化还原、非氧化还原物理变化离子参加:离子反应、非离子反应物质的量摩尔质量:M=m/n (mol)---- 气体摩尔体积:V =22.4 n (标准状况)色、态、味溶解度、熔点、沸点 密度、硬度、导电性导热性、塑性「单质兀素游离态宏观化合态原子晶体物质变化分类石墨(混合晶体)金属晶体微观大多数盐离子晶体pl 纯净物-无机物碱性氧化物*6分过氧化新潮解、分储升华、萃取溶解、盐析裂化、裂解念(二)第二部分:基本理论(物质结构、化学反应速率、化学平衡、电解质溶液)金属 稀有气体-氢化物--氧化物一不成盐氧化物含氧酸、无氧酸 强酸、弱酸,可溶碱、难容碱 正盐 酸式盐 碱式盐 复盐;络盐物质结构荷电 一实质.Si排布规律、分层1能 量最低原理层最多容纳29个次外层不超过18个最外层不超过8个一运动状态——特殊性•,电子云分子间作用力{范德华力•分子的极性L分子的形成属键一L葛子健 化学键I n ———共价键核外电子排布周期性元素性质的周期性元素周期律编制一 元素周期表表的结构示方法,影响物理性质2812---8188213Bn ABw WA BI m••族族族族 、王副o族 56 7 一一 一一 一L化学反应速率和化学平衡表示方法 :V A = △ C A /△ t 单位:mol/L - s(min 或 h是平均速率,均取正值同一反应选用不同的物质表示速率,数值可能不同 各物质表示的速率比等于该反应方程式的系数比化学平衡件学平衡、化学 反应速率反应物的结构、性质 浓度温度]催化剂 ___________________ 其他条件—光、超声 波、激光、放射线…影响化学平衡因素压强 温度平衡移动原理强电解质(完全电离)AB -^A '+B化合物电解质弱电解质装:能的转换:化学能与电化学能非电解质电冶炼金属(冶炼铝)电解质溶液第三部分:元素化合物转化关系H2O H2OMg(OH) ------ MgCO3NaOH /H2O/HCI/ CO:/ HCl .. /OHCaCl2 ・JHClCl2 为/ HCl Na2CO3HClCl* CaCO3飞CO2+ H2OAlCl 3(AI 3+)[、NaOHHClHCW " Ji/电解1Al 2O3.、O2NaOHCl HCl *Fl H2°(沸腾).»OH)3NaOH 或H C z^C02ZT S^u NaOHNaAl O 2NaOHKSCNFe(ScN)3FeSNa2SH2SO4FeONaOH H2SO4Fe3O4Fe(OH) 2O2 和H2O・ FeCl2Cl FeKSCNFeCl3 :Fe(SCN)3NaOH HCl♦ Fe(OH)3SCU2S 一HNO3 或H2SO4(浓NH3H2O 2+• Cu(OH) 2 ■ [Cu(NH 3)4]CuS ♦Na2S Cu2+(NO3、S°42)金属部分:按照单质-氧化物一氢氧化物一►盐为线索进行搜罗寻找关系非金属:按照化合价寻找各类物质,主要有氢化物、单质、氧化物、含氧酸、及其盐第四部分:有机化学—醇 (官能团:一OH ):饱和一元醇C n H 2n+1OH (n 法1)R — OH 酬 C n H 2n+2O (n A2)R O R _____ 酚(苯酚)(官能团:OH ) C n H 2n-6。
高中化学(人教版)必修1课件:第四章 非金属及其化合物 4.3.1

课时作业
第三节 硫和氮的氧化物
第1课时 二氧化硫和三氧化硫
课时作业
课时作业自主学习·新知全解
课时作业
火山喷口
硫化物硫酸盐FeS
2
蛋白质
课时作业硫黄易
不
课时作业答案: B
课时作业刺激性大易溶于水
课时作业 (2)化学性质。
课时作业
SO 3+Ca (OH )2===CaSO 4+H 2O
[微点拨]
实验室中用Na 2SO 3与较浓的H 2SO 4反应制取SO 2,反应方程式为Na 2SO 3+H 2SO 4===Na 2SO 4+SO 2↑+H 2O
课时作业
课时作业合作探究·课堂讲练
课时作业
课时作业
课时作业
课时作业
课时作业
课时作业
课时作业
课时作业
课时作业
课时作业
课时作业答案: A
课时作业
课时作业
课时作业
课时作业
课时作业
课时作业
课时作业
2.SO 2和Cl 2的漂白性比较
课时作业
课时作业答案: B
课时作业
课时作业
课时作业
课时作业
课时作业点击进入课时作业
课时作业谢谢观看!。
高中化学必修一知识网络结构图

化不物成 盐 氧
机
酸
碱 性两 性特 性
原子晶 物质石墨(混合晶
大体多)数盐体金属子晶 离 强碱体 离子晶
碱性氧化 部分过氧 体
物
化物
微化 观
物 酸
含氧酸、无 殊 化强物酸、弱
碱
强 氧碱 酸、弱 可酸溶 碱 、难
正碱
盐
酸容碱式 盐 碱 式
盐 复盐;络
盐
潮解、分
混合盐
升馏华、萃 溶取解、盐 基 析 本
物理变
质
质 变
性、碱物性、理稳定性、可燃基性本反应类型:化合、分解、
变化
电子转移:氧化还原、
化
物理
置 离换 子、 参复 加分 :解 离子反应、 非 反氧 应化 程还 度原:可逆、
※表示物质变变化化的化学用语非 不热 吸:离 可效 热化子 逆应学反:方放应程热式、、热化学方程式、离子
计 方程物式、质电极反摩 阿应尔式伏质、加量电德:离M罗方=m程/常n式
炼铝)
比
装 置
原电池
电解池
较
能量转 化学能→电能 换
电能→化学能
(两极分别发生氧化还原 (在电流作用下两极分别发生
( 实 反应产生电流)
氧化还原反应)
质)
装置特 外电路无电源;两极为活泼 外电路必须有直流电源;两极
点
性不同
材料均
(或其中之一为能导电的 能导电即可 非金属)的金属
电极名 负极(-)——较活泼 称
为多同糖分:淀异粉构、) 纤维素(C6H12O6)n
蛋 白 质 :C1多2H2肽2O1、1(互氨为基同酸分(异官构能) 团 : — NH2 (n 值不天同然) 高分子:橡胶(聚异戊二
高中化学必修一非金属及其化合物

第1页 共29页第四章非金属及其化合物[特色特性记一记]1. 特殊的存在形式: C —金刚石、石墨、 C 602 •特殊的用途:Si ――半导体材料、太阳能 电池板 SiO 2――光导纤维H 2SiO 3――硅胶可作干燥剂Na 2SiO 3(水玻璃)一一黏合剂、耐火阻燃材料 3.特殊的表示方法:硅酸盐可以用氧化物的 形式表示 如 Na 2SiO 3^Na 2O ・SiO 24 .特殊的性质:(1) Si 与NaOH 溶液的反应:Si + 2NaOH + H 2O===Na 2SiO 3+ 2出匸(2) SiO 2 能溶于氢氟酸:SiO 2+ 4HF===SiF 4 f + 2H 2O (3) H 2CO 3的酸性强于 H 2SQ 3:Na 2SQ 3 + H 2O + CO 2===Na 2CO 3 + H 2SiO 3 J高温(4) 粗硅的制备:SiO 2+ 2C=====Si + 2CO f考点一 I 碳、硅单质及其氧化物的性质基础送分型 ----- 自主学习1.—碳 硅原子结构示意图(+14J 2 84在兀素周期表中的位置第二周期 IV A 族第三周期 VA 族单质的结构金刚石:空间网状结构晶体硅:与金刚石类似的空间弟—P碳』圭及无机非金属材料务 ]” 丁評磯.桂单能;■!丼肘逵■化合抽的主爱社吨绘应呵. 要厶了禅晅、畦单质及总左凄化會转廿坏境號论豹憑响[循着图示想一想]a. 与氢氟酸反应的化学方程式: Si + 4HF===SiF/+ 2H ?丄;b.与 Na0H 溶液反应的化学方程式: Si + 2Na0H + H ?0===Na 2Si03+ 2H ?f;c. 与。
2反应:Si + 02====S i0?。
3.二氧化硅与二氧化碳的比较石墨:层状结构网状结构 兀素在自然界中的存在形式既有游离态又有化合态只有化合态(1)碳、硅的物理性质和用途(用短线连接起来):提示: 趾皿软'能导电•可制电极 n 柞吸附剂、脱色剂 、,熔点商、硬度大-制帅品" 和切削工具 ■ 丿5.擀克鬲*半导休材料和制" 光电池的材料禺具冇特殊籍构.可能成曲 新熨僅化剂或催化剂载体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碳、硅的化学性质:CO 2^iO 2UC码(不足} 常温下不活按充足)a .与02的反应(用化学方程式表示):02不足:2C + 02点==2C0 ; 02充足:C + 02点燃==02。
高中化学必修一第四章--非金属及其化合物知识点总结

第四章 非金属及其化合物【内容结构】【知识要点】一、硅及其化合物的相互转化二、氯及其化合物的相互转化三、硫及其化合物的相互转化四、氮及其化合物的相互转化(漂白液与漂白粉)Na 2SiO 3氧化性)、防火剂34 4NH 3·H 2ONH NH 4NH 4HCO 3 3﹡﹡二、本章知识结构梳理(一) 硅及其化合物1、二氧化硅和二氧化碳比较2、硅以及硅的化合物的用途(二) 氯1、液氯、新制的氯水和久置的氯水比较2、氯气的性质(三) 硫、氮1、二氧化硫的性质2、浓硫酸和浓硝酸的性质3、氨气、氨水与铵盐的性质高中化学必修一第四章非金属及其化合物二氧化硅1结构:二氧化硅晶体是由氧原子和硅原子构成的,在二氧化硅晶体中无二氧化硅晶体。
在晶体中每个硅原子与四个氧原子结合,每个氧原子与两个硅原子结合,向空间网状结构,即二氧化硅晶体由硅原子和氧原子按1:2的比例组成的空间网状结构晶体2物理性质:二氧化硅具有硬度大、熔点高、不溶于水、不导电等性质,纯净的二氧化硅晶体无色透明3化学性质:①二氧化硅是酸性氧化物,能与碱和碱性氧化物反应,如:②弱氧化性:③特性二氧化硅是酸性氧化物,却能与氢氟酸发生反应:4用途:制备高性能通讯材料光导纤维;制备石英玻璃、石英钟;制造电子工业中的重要部件、光学仪器、精密仪器、轴承、耐磨器皿;装饰品硅酸:硅酸是一种弱酸,比碳酸还弱,切难溶于水。
通过复分解反应制的硅酸形成胶体溶液,进一步形成凝胶,硅酸凝胶经干燥脱水可形成常用作干燥剂的“硅胶”硅酸的制备:硅酸盐1硅酸盐是由硅、氧和金属组成的化合物的总称。
硅酸盐是一类结构复杂的物质,一般都不溶于水。
化学性质稳定,是地壳岩石的主要成分2最简单最常用的硅酸盐是硅酸钠,其水溶液熟称水玻璃,其化学性质稳定,不能燃烧,不易被腐蚀,热稳定性强,有粘性。
可用作建筑材料、纸张粘合剂,木材织物的防腐剂、防火剂3硅酸盐由于组成比较复杂,通常用二氧化硅和金属氧化物的形式表示其组成。
人教版必修1 第4章 非金属及其化合物 本章知识整合 课件(13张)

高温
高温
SiCl4=====Si+4HCl,Na+KCl=====NaCl+K↑。
温馨 提 示
请 做:单元综
非金属及其化合物
本章知识整合
元素及其化合物推断题的解题方法 1.思维过程
2.化学推断的解题思路 寻找解题思路的方法有以下三种: (1)抓住信息的本质解题。 (2)搜集隐蔽的信息解题。 (3)利用重要的信息解题。
3.解题的常见步骤 一审:审清题意就是明确大体的思考范围和求解的要求。 做题要有个界限,不能漫无目的地乱想。浏览题干→发现问题 →框图构架,尽量在框图中把相关信息标注出来。 二找:找“题眼”,即找到解题的突破口,这是解题的关 键所在。经验表明:往往题干越长,给的分支越多,题目反而 越简单。因为题干越长,分支越多,也就是给的信息越多,越 容易找到突破口。一般的突破口就是一些元素的特性,找到一 两个突破口,所要解答的试题也就很容易解答了。
(5)溶于水显碱性的气体只有 NH3。 (6)可溶于氢氟酸的酸性氧化物只有 SiO2。 (7)能与 NaOH 溶液作用产生 H2 的非金属只有 Si。 (8)能与盐酸作用产生无色无味的气体,且将气体通入澄清 石灰水中能产生白色沉淀的物质必含 CO23-或 HCO3-。 (9)能与盐酸作用产生有刺激性气味的无色气体,且通入品 红溶液中能使之褪色,加热后又复原的物质必含 SO23-或 HSO-3 。 (10)气体单质:H2、O2、Cl2、F2、N2。
三析:从“题眼”出发,密切结合题给信息,运用正逆向 思维、发散收敛思维、横向纵向思维等多种思维方式,猜测出 题者的意图,进行反复地综合分析、假设、推理,初步得出结 论。如果实在找不到突破口,在确定大致范围的情况下,大可 猜上一猜。因为大致的范围确定了,就可以根据题目的条件猜 出几个可能的、常见的、常用的元素或化合物,再用排除法得 出最终的答案。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第四章非金属元素及其化合物一、非金属元素的主角――硅二、富集海水中的元素-氯1. 物理性质:黄绿色,有刺激性气味的气体,有毒,易液化,可溶于水(溶解度1:2)①2Na+Cl22NaCl (白烟)A. 与金属反应②Cu+Cl2CuCl2 (棕黄色烟,与变价金属反应生成高价金属)③2Fe+3Cl22FeCl3(产生棕色的烟,常温下不与干燥氯气反应)①H2+Cl22HCl 白雾,发生爆炸H2+Cl22HCl(苍白色火焰,HCl工业制法)1.氯气的 B.与非金属反应:②2P+3Cl22PCl3 (白烟) 白色烟雾化学性质2P+5Cl22PCl5(白雾)C.与水反应:Cl2+H2O HCl+HClO 氯气的水溶液叫氯水4. 化学性质:①Cl2+2NaOH = NaCl+NaClO+H2O (制漂白液,制氯气尾气处理)D.与碱反应②2Cl2+2Ca(OH)2 =Ca(ClO)2+CaCl2+2H2O(工业制漂白粉制法)①2FeCl2+Cl2 = 2FeCl3(溶液由浅绿色变为黄色)②2KI+Cl2 = 2KCl + I2湿润的淀粉KI试纸变蓝,用于氯气的检验E.氧化性:③SO2+Cl2+2H2O = 2HCl + H2SO4 (除废水中的氯)①反应原理:MnO2 + 4HCl(浓) MnCl2 + 2H2O + Cl2↑注意:MnO2跟浓盐酸在共热的条件下才反应生成Cl2,稀盐酸不与MnO2反应。
5.氯气的 A.实验室制法:②装置组成:发生装置---收集装置---吸收装置制法:③实验步骤:检密—装药—固定—加热—收集④收集方法:向上排空气法(或排饱和食盐水法)⑤检验方法: 用湿润的KI淀粉试纸置于瓶瓶口观察是否变蓝。
⑥净化装置:用饱和食盐水除去HCl,用浓硫酸干燥⑦尾气处理:用碱液(NaOH)吸收B. 工业制法:(氯碱工业) 2NaCl + 2H2O 2NaOH + H2↑ + Cl2↑6.用途:1.氯水(氯气的水溶液)Cl 2+H 2O ====== HCl+HClO (可逆)新制 A.分子:Cl 2、H 2O 、HClO2.氯水的成分: B.离子:H +、Cl -、ClO -(少量) 、OH -(少量) 2HClO ======= 2HCl + O 2久置: 久制的氯水主要成份为H 2O 、HCl 。
(较稀的盐酸)①弱酸性;一元弱酸,比H 2CO 3弱3.HClO 基本性质 ②不稳定;2HClO = 2HCl + O 2↑③ 强氧化性;杀菌能力,故氯水可用作自来水消毒。
④漂白性;使色布、品红溶液等褪色。
4.HClO 与H 2CO 3酸性比较: 2.氯水的成分及相关物质的 5.氯水成份的确认及现象 性质 :6.几种漂白剂的比较7. 漂白粉的漂白原理漂白粉溶液置于空气中能产生漂白性;Ca(ClO)2+CO 2+H 2O = CaCO 3↓+2HClO ; 漂白粉溶液中加酸能能提高漂白性; Ca(ClO)2+2HCl (稀)= CaCl 2+2HClO ; 漂白粉变质原因:三、 硫及其化合物1、 硫 硫化物 硫铁矿(FeS 2)黄铜矿 (CuFeS 2) A.主要是化合态: 硫酸盐 石膏、芒硝 ① 存在 B.少量游离态:――天然硫(火山口附近)② 物理性质: 淡黄色晶体,不溶于水,微溶于酒精,易溶于CS 2, 熔点112.8℃,沸点444.6℃A .与非金属反应:S + O 2△SO 2 H 2 + S△H 2S硫: B.与金属反应:2Na + S == Na 2S, Fe + S△FeS, 2Cu + S△2S③ 化学性质: C.特殊性质:S+2Ag====Ag2S, S+Hg===HgSD 与碱溶液反应:3S + 6NaOH (热)== 2Na 2S + Na 2SO 3 + 3H 2O(用于实验室中清洗有S 残留的仪器); E 浓硫酸反应:S + 2H 2SO 4(浓)△3SO 2 + 2H 2O 。
④硫的用途:三药一柴即是制医药、火药、农药和火柴的原料;在化工工业中是生产硫酸等的原料。
2.硫的氧化物A.物理性质:无色有刺激性有毒气体,易溶于水(1:40),易液化。
2SO 3亚硫酸是二元弱酸,不稳定,易分解,易被氧化),3,SO 2 B.2 + H 2O ==H 2SO 4 + 2HCl)(漂白性与氯气相对比)C. SO 2的实验室制法:Na 2SO 3 + H 2SO 4 == Na 2SO 4 + SO 2↑+ H 2O.SO 3: 色的晶体,熔点12.8℃,极易于水反应,同时放出大量的热。
SO 3 + H 2O == H 2SO 4. 3. 硫酸⑴物理性质:无色粘稠状液体,沸点338℃,难挥发,浓度高于98%的又称“发烟硫酸” ①稀硫酸的性质:酸的通性。
a 吸水性,浓硫酸具有很强的吸水性,常作为干燥剂。
b 脱水性,浓硫酸能按水的组成脱去有机物中的氢氧。
如使蔗糖炭化。
⑵化学性质: ②浓硫酸的特性 c 氧化性:常温下,能使Fe 、Al 钝化;加热时能溶解大多数金属(除Au 、Pt 外)Cu + 2H 2SO 4△CuSO 4 + SO 2↑+ 2H 2O ;C+H 2SO 4△CO 2↑+ 2SO 2↑+ 2H 2OA.流程: S 或含硫矿石煅烧生成SO 2,将气体净化;进入接触室进行催化氧化生成SO 3;将SO 3进入吸收塔吸收生成H 2SO 4.B 设备: 沸腾炉:煅烧在沸腾炉中进行;产生的气体要进行除尘、洗涤、干燥等净化处理。
S + O 2△SO 2 或 4FeS 2 + 11O 2高温2Fe 2O 3 + 8SO 2(沸腾炉)接触室:接触室中有多层催化剂,二氧化硫在催化剂的表面接触被氧化成三氧化硫;中间有热交换器,是为了充分利用能量而设计。
;2SO 2 + O 2催化剂 加热2SO 3,(接触室)吸收塔:由于三氧化硫与水的反应放热大,形成酸雾,会降低吸收效率,因此改用98.3%的浓硫酸来吸收,同时采取逆流原理。
SO 3 + H 2O == H 2SO 4.(吸收塔)④尾气处理:因此尾气中仍然含有SO 2气体,生产中常采用氨水吸收。
SO 2 + 2NH 3·H 2O == (NH 4)2SO 3 + H 2O,(NH 4)2SO 3 + SO 2 + H 2O == 2 NH 4HSO 3.4. 硫酸的用途:用于化肥、农药、医药、金属矿的处理等生产中4. 几种常见的硫酸盐(1)CaSO 4:自然界中是石膏(CaSO 4·2H 2O)的形式存在,加热到150时会失去部分结晶水,生成熟石膏(2CaSO 4·H 2O).用于各种模型和医疗的石膏绑带,水泥生产的原料之一。
(2)BaSO 4:重晶石,不容易被X 射线透过,医疗上作为“钡餐”,也可作为白色颜料,可用于油漆、油墨、造纸、塑料、橡胶的原料及填充剂。
(3)FeSO 4:FeSO 4·7H 2O 俗称绿矾,医疗上用于生产治贫血的药剂,工业上是生产净水剂和颜料的原料。
四、氮及其化合物⑶. H 2SO 4 的工业制法(接触法)1、氮气的性质(1)物理性质:无色无味的气体,难溶于水,是空气的主要成分。
①通常情况氮气的性质比较稳定,常用作保护气 ②放电条件下与氧气反应:N 2 + O 2通电2NO,(2)化学性质: ③与H 2反应:N 2 + 3H 2催化剂 高温高压2NH 3 (工业合成氨的主要反应,也是人工固氮的方法。
)自然固氮主要是雷雨和豆科植物的根瘤菌的固氮。
④与金属反应:3Mg + N 2 △3N 2⑶2、NO 性质(1)物理性质:无色、有毒、不溶于水的气体 ① 在空气中容易被氧化为NO 2:(2)化学性质: ②在有氧气的条件下,NO 和O 2混合气被水吸收:4NO + 3O 2 + 2H 2O == 4HNO 3. ③ 不与碱作用生成盐① 实验室制法:铜和稀硝酸 (3)制法:② 工业制法:氨气和氧气制NO (氨的催化氧化)3、NO 2的性质:(1)物理性质:红棕色、刺激性味有毒气体,溶于水① 与水反应:3NO 2 + 2H 2O == 2HNO 3 + NO(2)化学性质: ②有氧气的条件下:4NO 2 + O 2 + 2H 2O == 4HNO 3③NO 和NO 2的混和气体也可以被碱液吸收:NO + NO 2 + 2NaOH == 2NaNO 2 + H 2O ④ 422O N NO(3)制法: 实验室制法:铜和浓硝酸工业制法:NH 3 NO NO 2NO 、NO 2的污染:大气中的氮的氧化物主要来源于汽车的尾气和工业生产的尾气的排放等,大气中的NO 、NO 2不仅可以形成酸雨,也能形成光化学烟雾,还能破坏臭氧层。
因此要严格控制氮的氧化物的排放。
5 氨气的性质(1)物理性质:无色有刺激性味的气体,极易溶于水(1:700),易液化。
(2)分子结构:三角锥形极性分子①与水反应:NH 3 + H 2ONH 3 H 2ONH 4+ + OH -,氨溶于水后,大部分氨分子与水反应生成一水合氨分子,一小部分一水合氨分子电离成铵根和氢氧根,因此氨水显碱性。
可用湿润的红色石蕊试纸来检验氨气的存在。
(3)化学性质:②易与酸反应:NH 3 + H + == NH 4+,可用浓盐酸来检验氨气的存在,有白烟现象 ③催化氧化:4NH 3 + 5O 2 催化剂 △4NO + 6H 2O(是工业生产硝酸的基础反应)。
另外,氨气可与氯气反应:3Cl 2 + 2NH 3 == N 2 + 6HCl ,氨气足够时:3Cl 2 + 8NH 3 == N 2 + 6NH 4 ④ 与Ag +作用:Ag ++2NH 3===[Ag(NH 3)2]+络离子 ⑤ 使紫色石蕊试纸变蓝①氨气的实验室制法: 2NH 4Cl + Ca(OH)2 == CaCl 2 + 2NH 3↑+ 2H 2O 。
也可用向浓氨水中加CaO 或NaOH 固体制氨气。
(4)制法: ② 工业制法:N 2+3H 2====2NH 3干燥:不能用酸性干燥剂和CaCl 2干燥(易形成CaCl 2 .8NH 3) (5)用途:工业原料(生产氮肥、硝酸、铵盐等),有机合成,致冷剂6硝酸的性质(1)物理性质:纯的硝酸是无色,易挥发的液体,常见的浓硝酸浓度一般是69%左右,浓硝酸久置变黄色,是因为硝酸见光分解产生的二氧化氮溶在其中。
(2)化学性质:①见光分解:4HNO 3 4NO 2 ↑+ O 2 ↑+ 2H 2O.②酸的通性。
但是金属与硝酸反应无氢气放出。
A .常温下,浓硝酸能使Fe 、Al 钝化;③强氧化性: B .与金属反应:Cu + 4HNO 3 (浓)== Cu(NO 3)2 + 2NO 2↑+ 2H 2O,3Cu + 8HNO 3(稀) == 3Cu(NO 3)2 + 2NO ↑+ 4H 2O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