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苏高考语文真题(名著部分)(2008-2013年)

合集下载

2013年 江苏省 高考语文 试卷及解析

2013年 江苏省 高考语文 试卷及解析

2013年江苏省高考语文试卷一、语言文字运用(15分)1.(3分)下列词语中划线的字,读音全都相同的一组是()A.高亢引吭高歌伉俪沆瀣一气B.稂莠锒铛入狱阆苑书声琅琅C.孩提骇人听闻尸骸言简意赅D.馈赠功亏一篑匮乏振聋发聩2.(3分)在下列句子的空缺处依次填入成语,最恰当的一组是()(1)读者欣赏作品清新的故事,却忽略了蕴藏的热情,欣赏文字的朴实,却忽略了作品隐伏的悲痛,实际上近于。

(2)中国古代文化是一座巍峨的高峰,不管我们在儒、释、道哪一条路上行走,,最终都必然会在山顶上相逢。

(3)多年前,集团首席执行官就感觉自己,在集团迅猛发展、国际市场不断拓展的今天,他的危机感丝毫未减。

A.南辕北辙异曲同工如临深渊B.买椟还珠殊途同归如履薄冰C.南辕北辙殊途同归如履薄冰D.买椟还珠异曲同工如临深渊13.(4分)请以平实的语言表述下面材料中画线句子的含意,不超过15个字。

有个青年人总是抱怨环境,一位长者对他说:“你想保护自己的脚,穿上一双鞋子比给全世界铺上地毯更容易做到。

”答:。

4.(5分)有研究者对200多位作家从发表处女作和代表作的年龄两个方面进行了统计。

比较图表中两组数据,从作家渐至成熟的角度归纳出一个结论。

作品人数年龄20岁前21~25岁26~30岁31~35岁36~40岁41~45岁处女作72人95人36人7人代表作8人31人96人50人25人二、文言文阅读(19分)5.(19分)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下列问题。

李丰,字安国,故卫尉李义子也。

黄初中,以父任召随军。

始为白衣时,年十七八,在邺下名为清白,识别人物,海内翕然,莫不注意。

后随军在许昌,声称日隆。

其父不愿其然,遂令闭门,敕使断客。

初,明帝在东宫,丰在文学中。

及即尊位,得吴降人,问:“江东闻中国名士为谁?”降人云:“闻有李安国者。

”是时丰为黄门郎,明帝问左右安国所在,左右以丰对。

帝曰:“丰名乃被于吴越邪?”后转骑都尉、给事中。

帝崩后,为永宁太仆,以名过其实,能用少也。

江苏2013年高考语文试题及参考答案-中大网校

江苏2013年高考语文试题及参考答案-中大网校

江苏2013年高考语文试题及参考答案总分:160分及格:96分考试时间:120分一、语言文字运用(15分)(1)(2)(3)(4)二、文言文阅读(19分)(1)根据下列材料,请回答{TSE}题{TS}(2)(3)(4)三、古诗词鉴赏(10分)(1)四、名句名篇默写(8分)(1)五、现代文阅读:文学类文本(20分)(1)阅读下面的作品,完成{TSE}题。

{TS}“他们是旧时代的弃儿,新时代的伴郎。

冶请分析这句话在文中的作用。

(2)文章多处描述了何容身上“矛盾的现象冶,请分别从交往、生活、心理三个方面加以概括。

(3)联系文中两处画线的句子,请分析“好、坏,何容是何容:他的微笑似乎表示着这个冶这句话,并说明它表现了何容什么性格特点?(4)“他喜爱北平,大概最大的原因是北平有几位说得来的朋友。

冶探究文章最后一句的内涵。

六、现代文阅读:论述类文本(18分)(1)阅读下面的文章,完成{TSE}题{TS} 文章说“立功冶与“立言冶是通向“名声冶的两条大道,请简要分析二者的主要区别。

(2)文章最后一段说“名声是依靠绝对价值来评判的冶,又说“名声并不代表价值冶,二者矛盾?请简要分析。

(3)我国古代有“立德、立功、立言冶三不朽的说法,请结合本文谈谈你的认识。

七、作文(70分)(1)阅读下面的材料,按照要求作文。

几位朋友说起这样一段探险经历:他们无意中来到一个人迹罕至的山洞。

因对洞中环境不清楚,便点燃了几支蜡烛靠在石壁上。

在进入洞穴后不久,发现许多色彩斑斓的大蝴蝶安静地附在洞壁上栖息。

他们屏住呼吸,放轻脚步,唯恐惊扰了这些美丽的精灵。

但数日后再去,却发现这些大蝴蝶已不在原地,而是远远地退到了山洞的深处。

大家若有所悟,那里的环境也许更适宜吧,小小的蜡烛竟会产生这么大的影响。

要求:淤角度自选;于立意自定;盂题目自拟;榆除诗歌外,文体自选;虞不少于800字。

包括阅读材料(10分)、名著阅读题(15分)、材料概况分析题(15分)等。

2013年江苏省高考语文试题及答案详解-副本

2013年江苏省高考语文试题及答案详解-副本

2013 年江苏省高考语文试题及答案详解语文Ⅰ卷、语言文字运用(15 分)1.下列词语中加点的字,读音全都相同的一组是:( 3 分)A .高亢.引吭.高歌伉.俪沆瀣.一气B .稂.莠锒.铛入狱阆.苑书声琅.琅C .孩.提骇.人听闻尸.骸.言简意赅.D .馈.赠功亏一篑.匮.乏振聋发聩.2.在下列句子的空缺处依次填入成语,最恰当的一组是:( 3 分)⑴读者欣赏作品清新的故事,却忽略了蕴藏的热情,欣赏文字的朴实,却忽略了作品隐伏的悲痛,实际上近于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

⑵中国古代文化是一座巍峨的高峰,不管我们在儒、释、道哪一条路上行走, _________________最终都必然会在山顶上相逢。

⑶多年前,集团首席执行官就感觉自己今天,他的危机感丝毫未减。

A.南辕北辙异曲同工如临深渊C.南辕北辙殊途同归如履薄冰_____________ ,在集团迅猛发展、国际市场不断拓展的B .买椟还珠殊途同归D .买椟还珠异曲同工如履薄冰如临深渊3.请以平实的语言表述下面材料中画线句子的含意,不超过15 个字。

(4 分)有个青年人总是抱怨环境,一位长者对他说:“你想保护自己的脚,穿上一双鞋子比给全世界铺上地毯更容易做到。

”4.有研究者对200 多位作家从发表处女作和代表作的年龄两个方面进行了统计。

比较图表中两组数据,从作家渐至成熟的角度归纳出一个结论。

(5 分)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5~8 题。

李丰,字安国,故卫尉李义子也。

黄初中,以父任召随军。

始为白衣时,年十七八,在邺下名为清白,识别人物,海内翕然,莫不注意。

后随军在许昌,声称日隆。

其父不愿其然.,遂令闭门,敕使断客。

初,明帝在东宫,丰在文学中。

及.即尊位,得吴降人,问:“江东闻中国名士为谁?”降人云:“闻有李安国者。

”是时丰为黄门郎,明帝问左右安国所在,左右以丰对。

帝曰:“丰名乃被于吴越邪?”后转骑都尉、给事中。

帝崩后,为永宁太仆,以名过其实,能用少也。

2013江苏省高考语文真题试卷(必备资料)

2013江苏省高考语文真题试卷(必备资料)

1、下列有关文学常识和名著阅读的表述,有错误的一项是A.《古诗十九首》最早见于南朝梁萧统的《文选》,代表了东汉末年文人五言诗的最高成就。

这些作品多表现夫妇、朋友间的离情别绪,士人的宦游失意之感,有的作品还发出了人生短暂的感叹。

B.哈姆莱特得知他的父亲被谋杀的真相,悲愤难抑,在发出“人类是多么了不得的杰作……宇宙的精华!万物的灵长”的赞叹后,明确表示不再对人类发生兴趣。

这说明莎士比亚对人文主义彻底绝望。

C.“凹晶馆联诗悲寂寞”一回中,月圆之夜,湘云、黛玉相约联诗。

二人越联越妙,渐入佳境,湘云出句“寒塘渡鹤影”,黛玉对出了“冷月葬花魂”。

这两句诗正是湘云、黛玉各自悲剧人生的写照与象征。

D.《论语?里仁》:“不患无位,患所以立。

不患莫己知,求为可知也。

”意思是说不愁没有职位,只愁没有任职的本领;不担心没有人知道自己,应该去追求足以使别人知道自己的本领。

这说明了自身能力才是最重要的。

2、依次填入下面一段文字横线处的语句,前后衔接最为恰当的一组是中国人民抗日战争的胜利,充分证明了中国共产党是救亡图存、实现民族复兴的核心力量。

今天,我们纪念抗日战争胜利70周年,就是要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铭记这段历史,是因为它的惨烈悲壮与不屈抗争应当成为中华民族的集体记忆,更是希望从中汲取沉痛的历史教训,获得开创未来的精神力量。

①永远铭记参加抗日战争的老战士、抗日将领、爱国人士②永远铭记支援和帮助了中国抗战的外国政府和国际友人③永远铭记惨遭日本侵略者杀戮的死难同胞④永远铭记为抗战胜利建立了功勋的海内外中华儿女⑤永远铭记在抗日战争中英勇战斗、为国捐躯的烈士A.⑤③④②① B.①②④⑤③C.③⑤①④② D.④③②①⑤3、下列各句中,加点的词语使用恰当的一句是(3分)A.于敏院士在我国首颗氢弹的成功研制上功勋卓著,然而他淡泊名利,婉拒“氢弹之父”的称号,其人品胸襟,令人高山仰止。

2013年高考语文江苏卷(含详细答案)

2013年高考语文江苏卷(含详细答案)

语文试卷 第1页(共10页)语文试卷 第2页(共10页)绝密★启用前2013年普通高等学校招生全国统一考试(江苏卷)语文本试卷共10页,包括选择题(第1题~第7题,共7题)、非选择题(第8题~第18题,共11题)两部分。

本卷满分为160分。

考试时间为150分钟。

考试结束后,请将本试卷和答题卡一并交回。

考生注意:1. 答题前,请务必将自己的姓名、准考证号用0.5毫米黑色墨水签字笔填写在试卷及答题卡的规定位置。

2. 请认真核对监考员在答题卡上所粘贴的条形码上的姓名、准考证号与本人是否相符。

3. 作答选择题(第1题~第7题),必须用2B 铅笔将答题卡上对应选项的方框涂满、涂黑;如需改动,请用橡皮擦干净后,再选涂其他答案。

作答非选择题,必须用0.5毫米黑色墨水的签字笔在答题卡上的指定位置作答,在其他位置作答一律无效。

一、语言文字运用(15分)1. 下列词语中加点的字,读音全都相同的一组是(3分)( )A. 高亢. 引吭.高歌 伉.俪 沆.瀣一气 B. 稂.莠 锒.铛入狱 阆.苑 书声琅.琅 C. 孩.提 骇.人听闻 尸骸.言简意赅.D. 馈.赠 功亏一篑. 匮.乏 振聋发聩. 2. 在下列句子的空缺处依次填入成语,最恰当的一组是(3分)( )(1)读者欣赏作品清新的故事,却忽略了蕴藏的热情,欣赏文字的朴实,却忽略了作品隐伏的悲痛,实际上近于____________。

(2)中国古代文化是一座巍峨的高峰,不管我们在儒、释、道哪一条路上行走,____________,最终都必然会在山顶上相逢。

(3)多年前,集团首席执行官就感觉自己____________,在集团迅猛发展、国际市场不断拓展的今天,他的危机感丝毫未减。

A. 南辕北辙 异曲同工 如临深渊B. 买椟还珠 殊途同归 如履薄冰C. 南辕北辙 殊途同归 如履薄冰D. 买椟还珠 异曲同工 如临深渊3. 请以平实的语言表述下面材料中画线句子的含意,不超过15个字(4分)有个青年人总是抱怨环境,一位长者对他说:“你想保护自己的脚,穿上一双鞋子比给全世界铺上地毯更容易做到。

2013届江苏高考名著名篇解答题汇编.

2013届江苏高考名著名篇解答题汇编.

2013届江苏高考名著解答题题汇编制卷人:海门实验施庆 2012.7【按首语】根据2009年江苏高考语文考试要求,加试题部分设有名著名篇阅读题,要求了解有关名著名篇的主要内容、艺术特色等。

所规定的名著名篇是以下10篇《三国演义》、《红楼梦》、《呐喊》、《家》、《边城》、《欧也妮、葛朗台》《老人与海》、《女神》、《雷雨》、《哈姆雷特》。

一、《三国演义》1.失街亭之后,“武侯弹琴退仲达”,这说的是什么人之间的故事?你怎样看待这个故事?答:这说的是诸葛亮与司马懿之间的故事。

如何看待:诸葛亮能把握对方多疑心理,故意表现出与平日“谨慎”不同的样子,在处于劣势的情况下使对方因多疑而不敢行动。

或:司马懿其实并不急于打败诸葛亮,以免出现对自己不利的“过河拆桥”、“兔死狗烹”的情况。

2.《三国演义》中,马谡因失守街亭而被诸葛亮斩着,你觉得诸葛亮有没有过错?为什么?答:诸葛亮用人不当,刘备在白帝城托孤时曾说过“马谡言过其实,不可大用”,街亭是蜀军“咽喉之路”,不可委命于马谡。

3.《三国演义》的卷首诗《临江仙》的开头三句是:“滚滚长江东逝水,浪花淘尽英雄。

是非成败转头空。

”你觉得这几句表达了怎样的思想感情?答:这几句甚为豪迈、悲壮,其中有大英雄功成名就后的失落、孤独感,又含高山隐士对名利的澹泊、轻视。

4.《三国演义》塑造厂不少性格鲜明的艺术形象,最突出的便是毛宗岗所说的“三绝”——奸绝、义绝、智绝。

“三绝”是哪三个人?试选“一绝”举—一例说明其“绝”。

答:曹操“奸绝”,关羽“义绝”,诸葛亮“智绝”。

曹操借粮官的人头以弹压军心、“梦中”杀人都体现出曹操的奸诈;关羽为义而与刘、张桃园结盟,奉义而过五关斩六将,华容道为义而释曹操:诸葛亮火烧新野、舌战群儒、草船借箭、借东风、智算华容、计用空城等则体现出他的智慧。

5.《三国演义》有不少广为流传的成语典故,“望梅止渴”就是其中一例。

请简述“望梅止渴”的情景。

答:曹操带兵攻打张绣,行军路过一片荒凉的干旱地区,将士们又累又渴。

2013年江苏高考语文试卷和答案

2013年江苏高考语文试卷和答案

2013年江苏高考语文试卷及答案语文Ⅰ试题一、语言文字运用(15分)1. 下列词语中加点的字.读音全都相同的一组是(3分)A. 高亢引吭高歌伉俪沆瀣一气B. 稂莠锒铛入狱阆苑书声琅琅C. 孩提骇人听闻尸骸言简意赅D. 馈赠功亏一篑匮乏振聋发聩2. 在下列句子的空缺处依次填入成语.最恰当的一组是(3分)(1)读者欣赏作品清新的故事.却忽略了蕴藏的热情.欣赏文字的朴实.却忽略了作品隐伏的悲痛.实际上近于___▲_____。

(2)中国古代文化是一座巍峨的高峰.不管我们在儒、释、道哪一条路上行走.___▲_____.最终都必然会在山顶上相逢。

(3)多年前.集团首席执行官就感觉自己___▲_____.在集团迅猛发展、国际市场不断拓展的今天.他的危机感丝毫未减。

A. 南辕北辙异曲同工如临深渊B. 买椟还珠殊途同归如履薄冰C. 南辕北辙殊途同归如履薄冰D. 买椟还珠异曲同工如临深渊3. 请以平实的语言表述下面材料中画线句子的含意.不超过15个字。

(4分)有个青年人总是抱怨环境.一位长者对他说:“你想保护自己的脚.穿上一双鞋子比给全世界铺上地毯更容易做到。

”4. 有研究者对200多位作家从发表处女作和代表作的年龄两个方面进行了统计。

比较图表中两组数据.从作家渐至成熟的角度归纳出一个结论。

(5分)二、文言文阅读(19分)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5~8题。

李丰.字安国.故卫尉李义子也。

黄初中.以父任召随军。

始为白衣时.年十七八.在邺下名为清白.识别人物.海内翕然.莫不注意。

后随军在许昌.声称日隆。

其父不愿其然.遂令闭门.敕使断客。

初.明帝在东宫.丰在文学中。

及即尊位.得吴降人.问:“江东闻中国名士为谁?”降人云:“闻有李安国者。

”是时丰为黄门郎.明帝问左右安国所在.左右以丰对。

帝曰:“丰名乃被于吴越邪?”后转骑都尉、给事中。

帝崩后.为永宁太仆.以名过其实.能用少也。

正始中.迁侍中尚书仆射。

丰在台省.常多托疾.时台制.疾满百日当解禄。

2008-2013江苏语文高考附加卷汇编

2008-2013江苏语文高考附加卷汇编

2008——2013语文附加卷2013年江苏高考语文Ⅱ(附加题)语文Ⅱ(附加题)一、阅读材料,完成19~21题。

(10分)19.用斜线“/”给下面文言文中的画线部分断句。

(限6处)(6分)齐桓公用管仲之谋,通轻重之权,徼山海之业,以朝诸侯,用区区之齐显成霸名。

魏用李克,尽地力,为强君。

自是之后,天下争于战国贵诈力而贱仁义先富有而后推让故庶人之富者或累巨万而贫者或不厌糟糠有国强者或并群小以臣诸侯而弱国或绝祀而灭世。

以至于秦,卒并海内。

(节选自司马迁《史记·平准书》)20.写出《史记》五种体例中除“本纪”、“书”、“列传”以外的其他两种。

(2分)21.用原文中的词句概括齐、魏强国的经济措施,不超过15个字。

(2分)二、名著阅读题(15分)22.下列对有关名著的说明,不正确的两项......是(5分)A.葛朗台原本是一个贫穷的箍桶匠,40岁时娶了木材商的女儿为妻,又从岳母、外婆、外公处得到了三笔遗产,于是成为州里“纳税最高”的人物。

B.《三国演义》中,诸葛亮于入川之时布下“八阵图”以拦截东吴大将,在南征时火烧藤甲军七擒孟获,在攻打天水郡的战役中收服了姜维。

C.《棠棣之花》中的聂荌和聂政姐弟二人是“愿将一己命,救彼苍生起”的爱国志士,作者借他们歌颂了我国古代那些为人民利益而牺牲的英雄。

D.《哈姆莱特》中“生存还是毁灭,这是一个值得考虑的问题”的著名独白,刻画了主人公极度困惑、痛苦挣扎的心理,也表现了人文主义理想者所面临的无奈和不幸。

E.《茶馆》共三幕,严格按照“三一律”的艺术法则,以裕泰茶馆为中心,分别写了清末、民初、国民党政权在大陆结束前这三个时代的旧中国生活。

23.简答题(10分)(1)《红楼梦》中抄检大观园时,在入画的箱子里寻出一大包金银锞子、一副玉带板子和一包男人的靴袜等物,在司棋的箱子里发现一双男子的锦带袜、一双缎鞋和一个小包袱,包袱里有一个同心如意和她表弟潘又安写的大红双喜笺。

入画和司棋分别是谁的丫鬟?在处置入画和赶走司棋时,她们的主子各是什么态度?(6分)(2)《边城》中,二老说:“爸爸,你以为这事为你,家中多座碾坊多个人,便可以快活,你就答应了。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江苏高考语文真题(名著部分)(2008-2013年)江苏南通余昆老师专门研究江苏高考名著部分,欢迎交流。

Wu1977163@邮件联系分享 2014命题研究【2008年】1、下列有关名著的说明,不正确的两项是(5分)()()A、郭沫若创作的《凤凰涅槃》和《女神之再生》,分别借用了我国女娲炼石补天和天方国古代的神鸟“菲尼克司”从死灰中更生的神话材料。

B、巴金的《家》写了一个封建大家庭的历史,写它必然地走上崩溃的路,走到了它自己亲手掘成的墓穴,其中写了一个幼稚而大胆的旧礼教的叛徒——觉慧。

C、《三国演义》写赤壁之战中,曹操败走华容道,脱险后到达南郡,突然大哭,说如果荀彧在,决不会遭此大败,这是曹操在痛骂诸谋士无能。

D、哈姆莱特是文艺复兴时期人文主义者的典型形象,他赞美人类“是一件多么了不起的杰作!”“在行为上多么像—个天使!在智慧上多么像—个天神!宇宙的精华!万物的灵长!”E、巴尔扎克笔下的老葛朗台,除了金钱,对任何人都没有感情,他破例为病危的妻子花钱求医,也是因为妻子一死,她名下的财产就要分给女儿。

【答案】A、C(A项,前后错位。

可以把《凤凰涅槃》和《女神之再生》或把“天方国古代的神鸟‘菲尼克司’从死灰中更生”和“我国女娲炼石补天”互换一下。

C、这里考得很细,说明平时看书要非常认真。

C项,张冠李戴。

荀彧、郭嘉都是曹操的重要谋士,但这里应为“郭嘉”。

)2、简答题(10分)(1)夏瑜、九斤老太、闰土、单四嫂子、陈士成这些人物分别出于鲁迅小说集《呐喊》中的哪篇作品?(5分)【答案】夏瑜——《药》;九斤老太—-《风波》;闰土——《故乡》;单四嫂子—-《明天》;陈士成——《白光》。

(2)《红楼梦》中写道:“都道是金玉良缘,俺只念木石前盟。

”请说说“金玉良缘”、“木石前盟”的含义。

(5分)【答案】“金玉良缘”指薛宝钗有金锁,贾宝玉有宝玉,两人应结成姻缘。

“木石前盟”指林黛玉前生为绛珠仙草,贾宝玉前生为女娲炼石补天余下的石头化成的神瑛侍者,两者有恩有义,今世应结成姻缘。

如答:薛宝钗的“钗”中有金,贾宝玉的名字中有玉,两人结为婚姻为金玉良缘。

林黛玉的名字中有木,贾宝玉的名字中有玉,前生有约,两人应结为婚姻为木石前盟亦可。

【2009年】1、下列有关名著的说明,不正确的两项是(5分)()()A、鲁迅《呐喊·风波》中的九斤老太固守旧制度、旧习惯,她的口头禅是“一代不如一代”,这表明她与赵七爷一样,是维护封建统治势力的代表人物。

B、沈从文《边城》叙写了一个情节曲折的爱情故事,描绘了优美的自然景物和独特的民俗风情,歌颂了淳朴善良的人性,洋溢着浓厚的湘西乡土气息。

C、曹禺《雷雨》中有多组戏剧冲突,如周朴园与繁漪之间、周朴园与侍萍之间、周朴园与鲁大海之间,其中以周朴园与繁漪的冲突为中心。

D、《三国演义》中,吕布追赶曹操时,曹操以手遮脸,轻松逃脱;马超紧迫曹操时,曹操“割须弃袍”,狼狈不堪。

两处描写显示了吕布与马超的不同个性。

E、海明威《老人与海》中的主人公历尽艰辛,捕获了一条特大的马林鱼,归航途中与一群鲨鱼殊死搏斗,终于保住了马林鱼。

这是刻画硬汉形象的重要情节。

【答案】A、E(A项,九斤老太,是落后、保守的农村年老妇女的形象。

E项,经过殊死的搏斗,马林鱼只剩下一副骨架。

)2、简答题(10分)(1)《欧也妮·葛朗台》中的老葛朗台是个什么样的人?(4分)【答案】老葛朗台是一个吝啬鬼、投机商、暴发户。

(2)概括说说《红楼梦》“冷子兴演说荣国府”的主要内容。

(6分)【答案】①介绍贾府的历史与人物,②点出贾府存在的危机,③介绍主要人物贾宝玉的特点。

【2010年】1、下列有关名著的说明,不正确的两项是(5分)()()A、《阿Q正传》中,阿Q为了革命,用砖砸开了静修庵,砸了庵里“皇帝万岁万万岁”的龙牌,并顺手拿走了观音娘娘座前的宣德炉。

B、《女神·湘累》中,屈原在洞庭湖上说:“我效法造化底精神,我自由创造,自由地表现我自己。

”作者借此表现了五四个性解放精神。

C、在《边城》的结尾部分,傩送出走了,白塔倾圮了,老船夫也死了,老马兵觉得自己却成了翠翠“这孤雏的唯一靠山唯一信托人”。

D、《哈姆莱特》中所写的哈姆莱特、雷欧提斯和小福丁布拉斯三人复仇的举动,既是为了各自故去的父亲,也是为了争得骑士荣誉。

E、《红楼梦》中贾宝玉梦游太虚幻境所见判词:“子系中山狼,得志便猖狂。

金闺花柳质,一载赴黄粱。

”其中暗示了迎春的悲惨命运。

【答案】A、D(A项,砸龙碑、拿宣德炉的不是阿Q,是假洋鬼子。

D项,哈姆雷特复仇举动不是为争得骑士荣誉。

)2、简答题(10分)(1)《老人与海》中,圣地亚哥说:“一个人可以被毁灭,但不能给打败。

”结合人物形象,说说你对这句话的理解。

(4分)【答案】在恶劣环境和不可抗拒的命运面前,人会失败,肉体会被消灭,但抗争到底、决不屈服的精神和意志是无法摧毁的;作为一个硬汉形象,体现了永不屈服、保持尊严的人格力量。

(2)《三国演义》“官渡之战”中“许攸投奔曹操”这一情节,表现了曹操什么样的性格特征? (6分)【答案】一方面,曹操礼贤下士,不计前嫌,虚心求教;另一方面,曹操步步设防,虚虚实实,奸诈诡谲。

【2011年】1、下列有关名著的说明,不正确的两项是(5分)()()A、赤壁之战中,曹操中了反间计,杀掉水军都督蔡瑁、张允,这也是因为曹操疑心重,而蔡、张两人原本不是自己的部下。

B、《家》中觉民为了逃婚离家出走,一星期后,觉新给他写了一封“非常恳切的信”,劝他为了一家的安宁,就不要回家了。

C、《边城》中老船夫说翠翠“在梦中被一个人的歌声浮起来,上了悬崖摘了一把虎耳草”,这个唱歌的人其实就是二佬傩送。

D、哈姆莱特组织戏班子演了一出《捕鼠机》,通过这场奇特的“戏中戏”,最终证实了克劳狄斯杀兄娶嫂、篡位夺权的罪行。

E、老葛朗台一看到查理留给欧也妮的梳妆匣,就掏出刀子想撬下一块金板,直到女儿拿出刀子以自杀护匣,他才不得不停手。

【答案】B、E(B项,觉新没写信给觉民,而是觉民写信给觉新,明确表达了不妥协的立场,致使全家人都无能为力。

最后,临终前的高老太爷答应取消婚约,觉民逃婚胜利。

E 项,并非女儿拿出刀子他才停止,而是妻子昏过去了,他才停止和他女儿的争执,他才不得不停手。

)2、简答题(10分)(1)《红楼梦》判词:“枉自温柔和顺,空云似桂如兰。

堪羡优伶有福,谁知公子无缘。

”判词所指是谁?“优伶”和“公子”指小说中的哪两个人物?(4分)【答案】这首判词写的是宝玉的通房丫头花袭人;优伶是指袭人后来所嫁的戏子蒋玉菡;公子当指宝玉。

(2)《雷雨》中的侍萍经历了哪些人生悲苦?(6分)【答案】①年轻时被周家遗弃,以致投河。

②嫁给了鲁贵,遇人不淑。

③重逢周朴园时遭到误解和训斥。

④女儿重蹈自己覆辙。

⑤无法对儿女诉说苦情。

⑥接连面对儿女的突然死亡。

【2012年】1、下列有关名著的说明,不正确的两项是(5分)()()A.《三国演义》中,曹操年轻的时候,有人预言他能够安定天下;许邵却说他是“治世之能臣,乱世之奸雄”,曹操听后没有恼怒,反而大喜。

B.《雷雨》中的梅侍萍在二十七年后又一次来到了周公馆,当年的周朴园为了迎娶有钱有门第的小姐蘩漪,赶走了她和刚出生三天的婴儿。

C.《欧也妮·葛朗台》中欧也妮请求临终的父亲祝福自己,父亲却要求她好汉照看一切,到“那边”向他交账。

这个情节入木三分地刻画出老葛朗台的守财奴形象。

D.《边城》中的船总顺顺有两个儿子,其中的天保大老美丽得很,茶峒人拙于赞扬这种美丽,便为他取个诨名叫“岳云”。

E.《老人与海》中的圣地亚哥晦气到家了,就连船帆都像一面标志着永远失败的旗帜。

不过,他是一位失败的英雄,一位向“限度”挑战的强者。

【答案】B D (B项目中“周朴园为了迎娶有钱有门第的小姐蘩漪”有错,不是蘩漪。

D项诨名叫“岳云”的应该是傩送。

)2、简答题(10分)(1)“若问渠侬多少恨,数完庭榭堕飘花。

一声你好香消散,别院笙箫月影斜。

”这首诗写了《红楼梦》中哪两件事?前一件事发生在大观园中什么地方?【答案】黛玉辞世宝玉、宝钗成亲潇湘馆(4分)(2)鲁迅的《药》中,花白胡子等人说夏瑜“发了疯了”;夏四奶奶大声说道:“瑜儿,他们都冤枉了你……”请简要分析他们对于夏瑜态度的异同。

(6分)【答案】同:都认为革命有罪异:看客们嘲笑愤怒,夏四奶奶痛苦伤心。

[2013]22. 下列对有关名著的说明,不正确的两项是(5分)A. 葛朗台原本是一个贫穷的箍桶匠,40岁时娶了木材商的女儿为妻,又从岳母、外婆、外公处得到了三笔遗产,于是成为州里“纳税最高”的人物。

B. 《三国演义》中,诸葛亮于入川之时布下“八阵图”以拦截东吴大将,在南征时火烧藤甲军七擒孟获,在攻打天水郡的战役中收服了姜维。

C. 《棠棣之花》中的聂荌和聂政姐弟二人是“愿将一己命,救彼苍生起”的爱国志士,作者借他们歌颂了我国古代那些为人民利益而牺牲的英雄。

D. 《哈姆莱特》中“生存还是毁灭,这是一个值得考虑的问题”的著名独白,刻画了主人公极度困惑、痛苦挣扎的心理,也表现了人文主义理想者所面临的无奈和不幸。

E. 《茶馆》共三幕,严格按照“三一律”的艺术法则,以裕泰茶馆为中心,分别写了清末、民初、国民党政权在大陆结束前这三个时代的旧中国生活。

答案: A E23. 简答题(10分)(1)《红楼梦》中抄检大观园时,在入画的箱子里寻出一大包金银锞子、一副玉带板子和一包男人的靴袜等物,在司棋的箱子里发现一双男子的锦带袜、一双缎鞋和一个小包袱,包袱里有一个同心如意和她表弟潘又安写的大红双喜笺。

入画和司棋分别是谁的丫鬟?在处置入画和赶走司棋时,她们的主子各是什么态度?(6分)23. (1)惜春迎春。

惜春的态度是“立逼凤姐带了去”,“或打或杀或卖”,“一概不管”。

迎春的态度是“含泪”劝司棋离开。

(2)《边城》中,二老说:“爸爸,你以为这事为你,家中多座碾坊多个人,便可以快活,你就答应了。

若果为的是我,我要好好去想一下,过些日子再说它吧。

我尚不知道我应当得座碾坊,还应当得一只渡船,因为我命里或只许我撑个渡船!”“得座碾坊”和“得一只渡船”分别指什么?“我尚不知道我应当得座碾坊,还应当得一只渡船”的根本原因是什么?(4分)(2)“得座碾坊”,是指他与王家女儿的婚姻;“得一只渡船”,是指他与翠翠的婚姻。

他认为,哥哥天保的死与自己有关,觉得自己如果娶了翠翠就对不起哥哥。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