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苏省高考语文真题

合集下载

2023江苏高考语文真题+参考答案(完整版)

2023江苏高考语文真题+参考答案(完整版)

2023江苏高考语文真题+参考答案(完整版)2023江苏高考语文真题+参考答案(完整版)小编带来了2023江苏高考语文真题+参考答案,语文是听、说、读、写、译的语言文字等的能力和语言知识及文化知识的统称。

下面是小编为大家整理的2023江苏高考语文真题+参考答案,希望能帮助到大家!2023江苏高考语文真题+参考答案2023高考志愿录取规则是怎样的普通类中对于采用高考平行志愿投档的,按照“考生分数优先、遵循志愿顺序”的原则进行投档和录取。

对于采用单个高考志愿投档的,按照“考生分数优先”的原则进行投档和录取。

对于艺术类本科提前批和本科批,在相应类别录取控制分数线上,实行分步投档录取办法。

计算机会将排好序的考生从高分到低分逐个进行检索,检索到的考生,对其所填的各志愿高校依次进行检索判断。

当某一高校已分得的档案数小于投档数时,则将档案分到该校档案数据库,否则就对高考考生下一志愿高校进行检索判断。

一旦检索到投档数未满的高校而被分档后,则不再对其后高考志愿检索。

2023高考志愿有哪些录取顺序高考实行平行志愿:“分数优先,遵循志愿,一次投档”的录取规则:顺序志愿:志愿分数,志愿优先。

学校顺序、专业顺序。

提前批分数优先:按高分到低分排序所有省内考生,高分者优先向若干个平行院校(同一批次志愿)顺序投档。

志愿优先:考生进入某录取批次后,按其填报的学校、专业志愿顺序进行录取,因此其志愿是分先后顺序的。

一次投档:同一批次志愿都是第一志愿,按学校、专业的顺序投档,但只有一次提档机会,因总分高低而不被该批次学校录取,肯定无缘该批次学校了。

此外,因某些原因,被退档的考生,也会无缘该批次学校。

“预科”与“预录”是一回事吗?答:“预科”与“预录”不是一回事。

预科是大学正式教学班以外的预备班,目前在高校招生中只有民族预科班。

民族预科班是指对当年参加普通高等学校招生全国统一考试、适当降分、择优录取的少数民族学生,实施高等学校本、专科(高职)预备性教育的一种办学形式。

2022年江苏高考语文试卷(附答案)

2022年江苏高考语文试卷(附答案)

2022 年一般高等学校招生统一考试〔江苏卷〕语文Ⅰ试题一、语言文字运用(15 分)1.在下面一段话空缺处依次填人词语,最恰当的一组是(3 分)( )最使我艳羡的还是园林艺术家化平淡为奇特的▲ 。

某些树木当植当伐;某些花卉当疏当密;何处须巧借地形,顺势筑坡;何处又宜少见轩敞,▲ :全部这一切都煞费心血,但又不露惨淡经营的痕迹,正像一帧名作脱稿前画师那奇绝而▲ 的点睛之笔。

A.认真别树一帜浑成B.匠心别树一帜饱满C.匠心别有洞天浑成D.认真别有洞天饱满2.以下诗句与“墙头雨细垂纤草”对仗工整的一项为哪一项(3分)( ) A.水面风回聚落花B.数峰无语立斜阳C.楼上春容带雨来D.蝉曳残声过别枝3.以下交际用语使用不.得.体.的一项为哪一项(3 分)( )A.涂鸦之作,缺乏领先生一哂,如蒙赐正,小子不胜感谢!B.欣闻敝校百年校庆,本人忝为校友,因事不能躬临为歉!C.吉日良辰,花好月圆,恭祝一对璧人并蒂同心、白首偕老!D.家母古稀之庆,承蒙各位亲友光临,略备薄酒,敬答厚意!4.在下面一段文字横线处填入语句,连接最恰当的一项为哪一项(3 分)( )遥远的箕山,渐渐化成了一幢巨影,遮断了我的视线。

▲我在那个遗址上开掘了很久,但一无所获。

①假设是冬日晴空,从那里可以始终远眺到中岳嵩山齿形的轮廓。

②箕顶宽阔平坦,烟树索淡,悄寂无声。

③而遗址都在下面的河边,那低伏的王城岗上。

④山势平缓,从山脚渐渐上坡,一阵工夫就可以到达箕顶。

⑤如此空旷,让人略感凄凉。

A.①②④⑤③B.①④⑤③②C.④①③②⑤D.④②⑤①③5.阅渎右边这幅漫画,对它的寓意理解最贴切的一项为哪一项(3 分) ( )A.人假设不用眼睛看,而只用耳朵听,确定会受骗上当。

B.人生一般总是在两种相互冲突的真理之间查找中庸。

C.我们很少想到我们有什么,可是总想到我们缺什么。

D.我们不仅期望我们自己幸福,而且也期望他人幸福。

二、文言文阅读(18 分)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6—9 题。

2023年江苏语文高考试题(含答案)

2023年江苏语文高考试题(含答案)

2023年江苏语文高考试题(含答案)第一部分:阅读理解阅读下面的短文,然后按照要求写一篇150词左右的英语短文。

(1) 江苏苏州是一个有着悠久历史和丰富文化的城市。

它位于中国的东南沿海地区,有着美丽的自然风景和独特的建筑。

苏州园林被誉为中国古典园林之冠,其中最有名的是拙政园和留园。

苏州还拥有许多历史名胜,如虎丘、狮子林等。

除此之外,苏州的美食也非常有名。

苏帮菜是苏州的传统菜系,有着独特的烹饪技巧和味道,是无数游客向往的美味之一。

(2) 苏州不仅有着丰富的文化底蕴,还是中国重要的经济中心之一。

近年来,苏州经济快速发展,吸引了大量的企业和人才。

苏州工业园区是全国最大的开发区之一,集聚了众多科技企业。

苏州还有着发达的制造业和服务业,特别以制造高科技产品而闻名。

(3) 苏州有着便捷的交通网络,可轻松连接国内外各地。

苏州是中国重要的铁路枢纽城市之一,高铁、动车和普速列车密集通行。

此外,苏州还有苏州绕城高速公路和苏州轨道交通等现代化的交通设施。

这些都为苏州的经济和旅游业的发展提供了便利。

(4) 苏州还是中国的教育重镇之一。

有着苏州大学、苏州科技大学等高校,培养了大量的优秀人才。

苏州的教育资源丰富,可以满足各类学生的需求。

同时,苏州还拥有国际学校,吸引了不少外籍学生前来深造。

请根据短文内容回答以下问题:1. 请简要介绍苏州园林。

2. 提到了哪些苏州的历史名胜?3. 苏州工业园区以什么而闻名?4. 苏州有什么交通优势?5. 苏州的教育资源主要有哪些?参考答案:1. 苏州园林是中国古典园林之冠,最有名的有拙政园和留园。

2. 提到了虎丘、狮子林等历史名胜。

3. 苏州工业园区以制造高科技产品而闻名。

4. 苏州有便捷的交通网络,包括高铁、动车、普速列车、高速公路和轨道交通等现代化设施。

5. 苏州的教育资源主要有苏州大学、苏州科技大学等高校,还有国际学校吸引外籍学生前来研究。

第二部分:写作表达请按照以下提纲,以"少年中国说"为题,写一篇150字左右的短文。

江苏高考语文试卷真题

江苏高考语文试卷真题

江苏高考语文试卷真题江苏省是我国东部沿海的一个重要省份,在文化教育方面颇具影响力。

每年的高考语文试卷也备受关注,考查内容涵盖了经典文学、现代文学、修辞手法、写作技巧等方面。

下面就让我们一起来看一下江苏高考语文试卷的真题内容。

一、阅读理解1. 请阅读下面这篇诗歌,回答后面的问题。

昔日草堂闲,小桥流水鸣。

片帆微微动,采菊东篱生。

清风吹叶落,浅笑掩红楹。

扶病卧窗前,一梦白云迎。

问题1:以上诗歌描绘了怎样的场景?问题2:诗人在诗中表达了怎样的情感?问题3:请用自己的话概括这首诗的主题。

2. 下面是一则故事,根据故事内容回答问题。

从前有一位渔夫,每天都在清晨出海捕鱼。

有一天,他钓到了一条神奇的金鱼,金鱼答应给他三个愿望作为回报。

渔夫心存悲观,直到最后才做出了三个愿望。

问题1:金鱼为何出现在渔夫的故事中?问题2:这个故事想告诉我们什么道理?问题3:如果你是这位渔夫,你会如何利用这三个愿望?二、作文题目请你结合自己的生活体验,谈谈“勤奋与懒惰”之间的明显差异,并举例说明。

在生活中,我们常常会看到勤奋与懒惰之间的鲜明对比。

勤奋的人通常能够取得更好的成就,因为他们愿意付出更多的努力和时间;而懒惰的人则往往因为拖延和敷衍而错失良机。

请你结合自己的主题,谈谈自己对勤奋和懒惰的理解,包括观点、态度和具体做法。

同时,结合自己的生活体验,用生动的例子来说明勤奋与懒惰在日常生活中的对立与统一。

以上就是江苏高考语文试卷的真题内容,希望大家能认真对待语文学习,不断提升阅读和写作能力,取得优异的成绩。

愿同学们都能在考试中发挥出自己的真正实力,顺利通过高考,迈向美好的未来!。

2022江苏省高考语文试卷

2022江苏省高考语文试卷

2022江苏省高考语文试卷【一】:2022年江苏高考语文试卷(含答案、附加)(精校版)2022年普通高等学校招生统一考试(江苏卷)语文I试题一、语言文字运用(15分)1、在下面一段话的空缺处依次填入词语,最恰当的一组是(3分)人人都希望自己____________,却很少有人能沉静下来用心对待。

其实很____________,你是不是诚心待它,它一眼就能分辨出来。

你越____________,越想得到,距离目标就越远;你努力振作,默默耕耘,惊喜往往就会悄然而至。

A。

与众不同机敏焦躁B。

与众不同敏锐浮躁C。

标新立异机敏浮躁D。

标新立异敏锐焦躁2、下列熟语中,没有使用借代手法的一项是(3分)A。

人为刀俎,我为鱼肉B。

人皆可以为尧舜C。

化干戈为玉帛D。

情人眼里出西施3、下列各句中,所引诗词不符合语境的一项是(3分)A。

“闲云潭影日悠悠,物换星移几度秋”,往事历历,所有的记忆都在时光里发酵,散发出别样的味道。

B。

“拣尽寒枝不肯栖,寂寞沙洲冷”,正是这种难言的孤独,使他洗去人生的喧闹,去寻找无言的山水,远逝的古人。

C。

“长风破浪会有时,直挂云帆济沧海”,青葱少年总是信心满满,跃跃欲试,渴望在未来的岁月中大显身手。

D。

“帘外雨潺潺,春意阑珊”,初春的细雨渐渐沥沥,撩拨了无数文人墨客心中关于江南的绵绵情思。

4、同学从自己所写的文章里选出一下三组,为每组文章拟一标题,编成集子。

所拟标题与各组文章对应最恰当的一项是(3分)第一组:《看见<看见>》《书虫诞生记》《对话苏东坡》《家有书窝》第二组:《同桌的你》《伴我同行》《奔跑吧,兄弟》《没有麦田的守望者》第三组:《感悟青春》《我的“离经叛道”的话》《扪心自问》《当我发呆时我在想些什么》A。

读书万卷寸草春晖我思我在B。

悦读生活寸草春晖指点江山C。

悦读生活那些花儿我思我在D。

读书万卷那些花儿指点江山5.文化宫为评书、古琴、昆曲、木偶戏四个文艺演出专场各准备了一副对联,对联与演出专场对应恰当的一项是(3分)①假笑啼中真面目新笙歌里古衣冠②疑雨疑云颇多关节绘声绘影巧合连环③白雪阳春传雅曲④开幕几疑非傀儡高山流水觅知音舞台虽小有机关B.①昆曲②评书③古琴④木偶戏D.①昆曲②木偶戏③古琴④评书A.①古琴②评书③昆曲④木偶戏C.①古琴②木偶戏③昆曲④评书二、文言文(18分)下面的文言文,完成6,9题。

2020年普通高等学校招生全国统一考试语文(江苏卷)(附带答案)

2020年普通高等学校招生全国统一考试语文(江苏卷)(附带答案)

2020年高考语文真题试卷(江苏卷)注意事项:1.答题前,考生务必将自己的姓名、准考证号填写在本试题相应的位置。

2.全部答案在答题卡上完成,答在本试题上无效。

3.回答选择题时,选出每小题答案后,用2B铅笔把答题卡上对应题目的答案标号涂黑。

如需改动,用橡皮擦干净后,再选涂其他答案标号。

回答非选择题时,将答案用0.5mm黑色笔迹签字笔写在答题卡上。

4.考试结束后,将本试题和答题卡一并交回。

一、语言文字运用(12分)(共4题;共12分)1.在下面一段话的空缺处依次填入词语,最恰当的一组是()大禹疏理百川,班超投笔从戎,李时珍悬壶济世,林则徐虎门销烟……每当中华民族处于艰难之际,总有一大批志士仁人挺身而出,_______________,解民众于水火,挽狂澜于既倒。

野火沃土,_______________,中华五千年文明史就是一部__________的奋斗史。

A.以身许国多难兴邦不屈不挠B.以身试险多难兴邦不卑不亢C.以身许国一言兴邦不卑不亢D.以身试险一言兴邦不屈不挠2.在下面的一段文字横线处填入语句,衔接最恰当的一项是()瘦西湖的景妙在巧。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而雨丝风片,烟波画船,人影衣香,赤栏小桥,游览应以舟行最能体会到其中妙处。

①白塔与五亭桥分占圆拱门内②回视小金山③所谓面面有情,于此方得④最巧是从小金山下沿堤至“钓鱼台”⑤又在另一拱门中A.②③④①⑤B.②⑤④①③C.④①②⑤③D.④③②⑤①3.某校高三年级举行线上成人仪式后,同学们纷纷点赞、留言,相互勉励。

下列留言所引古诗文,不得体...的一项是()A.惟日孜孜,无敢逸豫。

(《尚书》)B.为草当作兰,为木当作松。

(李白)C.少年辛苦终身事,莫向光阴惰寸功。

(杜荀鹤)D.谁道人生无再少?门前流水尚能西。

(苏轼)4.对下面“中国互联网发展阶段简表”的理解,不正确...的一项是()时间节点1994—20082008—20162016—技术特性PC互联网移动互联网智能互联网联结主体电脑互联人与人互联物与物互联代表性应门户(邮件、搜索、新闻)博客、微博、微信云、短视频、VR、AI用普及率0—20%20%—50%50%—中外比较追随阶段部分自主阶段部分引领阶段A.自1994年融入国际互联网大家庭以来,中国网民数量不断增加,互联网普及率现在已经超过50%。

苏州高考试题语文真题及答案

苏州高考试题语文真题及答案

苏州高考试题语文真题及答案苏州高考试题语文真题及答案一般会在每年的高考结束后由教育部门公布,以下是一份模拟的苏州高考语文真题及答案,仅供参考:一、文言文阅读(一)文言文阅读选择题1. 下列句子中,加点词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A. 吾日三省吾身(每天)B. 温故而知新(复习)C. 学而不思则罔(迷惑)D. 不愤不启(不生气)答案:D(愤:心里想弄明白而还不明白)2. 下列句子中,句式结构与其他三项不同的一项是:A. 吾十有五而志于学B. 子曰:“学而时习之”C. 知之者不如好之者D. 人不知而不愠答案:B(其他三项为并列句,B项为主谓结构)(二)文言文翻译题请将下列文言文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

1. 子曰:“三人行,必有我师焉。

”翻译:孔子说:“几个人一起走路,其中一定有我可以学习的人。

”2. 子夏问孝。

子曰:“色难。

”翻译:子夏问什么是孝。

孔子说:“在父母面前保持和颜悦色是很难的。

”二、现代文阅读(一)现代文阅读选择题1. 下列对文章内容的理解,不正确的一项是:A. 文章通过描述主人公的成长经历,展示了其性格的转变。

B. 主人公在成长过程中,逐渐认识到了责任的重要性。

C. 文章中提到的“责任”,指的是对他人的承诺和义务。

D. 文章最后,主人公彻底放弃了自己的理想。

答案:D(文章最后,主人公并没有放弃理想,而是更加坚定了自己的信念。

)(二)现代文阅读简答题1. 文章中提到的“责任”一词,具体体现在哪些方面?答案:文章中的“责任”体现在主人公对家庭的照顾、对社会的贡献以及对个人理想的追求上。

通过这些方面,主人公逐渐成长为一个有担当的人。

三、作文题目:《我眼中的苏州》要求:不少于800字,不得抄袭,不得套作。

范文:苏州,这座江南水乡,以其独特的魅力吸引着世界各地的游客。

小桥流水,粉墙黛瓦,苏州的每一处景致都透露出古典的韵味。

走在平江路上,可以感受到历史的沉淀;而夜游金鸡湖,则能体验到现代都市的繁华。

苏州不仅有着美丽的自然景观,还有着深厚的文化底蕴。

2022年江苏高考语文真题及答案

2022年江苏高考语文真题及答案
(摘编自郑敏《新诗百年探索与后新诗潮》)
1.下列对材料相关内容的理解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3分)
A.中华民族具有深厚的文化传统,形成了富有特色的思想体系,这是推动中华文明“创造性转化、创新性发展”的重要前提。
B.中国特色哲学社会科学的构建,可以向世界传播中国优秀学术理论,为解决世界性问题提供中国经验。
这时子胥已经解下他的剑,捧在渔夫的面前。
渔夫吓得倒退了两步,他说:“我,江上的人,要这有什么用呢?”
“这是我家传的宝物,我佩带它将及十年了。”
“你要拿这当作报酬吗?”渔夫的生活是有限的,他常常看见有些行人,不知为什么离乡背井要走得那么远。既然远行,山水就成为他们的阻碍;他看惯了走到江边过不来的行人,是多么苦恼!他于是立下志愿,只要一有闲暇,就把那样的人顺便渡过来。因为他引渡的时候多半在晚间,所以就即景生情,唱出那样的歌曲。“这值得什么报酬呢?”
我们认为,21世纪中国新诗能否存活,就看我们能否意识到自身传统的复活并进入现代,同吸收外来因素之间的主次关系。没有传统何谈创新?没有传统作为立身之地,创新很可能变为全盘西化。所以,中国当代新诗一个首要的、关系到自身存亡的任务就是重新寻找自己的诗歌传统,激活它的心跳,挖掘出它久被尘封的泉眼。读古典文史哲及诗词、讨论,想现代问题,使一息尚存的古典诗论进入当代的空间,贡献出它的智慧,协同解决新诗面对的问题。据我的学习经验,历代中国文论中存在着大量对我们今日所思考的诗歌理论仍有意义的撰述,而我们却只习惯于引用西方理论,无暇回顾一下自身传统中这些理论,师洋师古应当成为回顾与前瞻的两扇窗户,同时拉开窗帏,扩大视野,恢复自己传统的活力才能吸收外来的营养。
他再一看他手中的剑,觉得这剑已经不是他自己的了:他好像是在替一个永久难忘的朋友保留着这支剑。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2004年普通高等学校招生全国统一考试语文(江苏卷)第一卷(选择题共42分)一、(18分,每小题3分)1.下列词语中加点的字,读音不全都相同的一组是A.拜谒哽咽液晶弃甲曳兵奖掖后进B.虔诚乾坤掮客潜移默化黔驴技穷C.山麓贿赂辘轳戮力同心碌碌无为D.阡陌悭吝翩跹谦谦君子牵强附会2.下列词语中,没有错别字的一组是A.晦涩待价而估茶毒生灵差之毫厘,谬以千里B.杜撰杀一儆百欲盖弥彰胜不娇,败不馁C.斑驳集腋成裘毛骨悚然欲加之罪,何患无辞D.端祥轻歌曼舞焕然一新玉不琢,不成器3.下列句子标点符号使用正确的是A.桃花开了,红得像火;梨花开了,白得像雪;郁金香也开了,黄色、紫色交相辉映,好一派万紫千红的灿烂春光。

B.公司常年坚持节能管理的月考核、季评比、年结算制度、能耗预测制度和能源跟踪分析制度,做到节能工作常抓不懈。

C.中国足球的球迷们现在真的感到很迷惘,面对这片绿茵场,不知道是继续呐喊助威呢,还是干脆掉头而去?D.“守株待兔”的“株”是什么呢?《说文解字》的解释是“木根也”,段玉裁在注释时则说得更明确:“今俗语云桩。

”4.依次填人下列各句横线处的词语,最恰当的一组是①随着社会的发展,教育越来越引起人们的关注。

②分别二十多年后,同学们再相聚时,我已经很难出小学时的同桌了。

③这里出产的绿茶久负盛名,要仔细才能领略到它的妙处。

A.终身辨认品尝B.终身辨别品评C.终生辨别品尝D.终生辨认晶评5.下列各句中,加点的成语使用恰当的一项是A.我国许多城市都建立了食品质量报告制度,定期向社会公布有关部门的检验结果,从而使那些劣质食品在劫难逃。

B.交易会展览大厅里陈列的一件件色泽莹润、玲珑剔透的玉雕工艺品,受到了来自世界各地客商的青睐。

C.只见演员手中的折扇飞快闪动,一张张生动传神的戏剧脸谱稍纵即逝,川剧的变脸绝技赢得了观众的一片喝彩。

D.现在,许多家长望子成龙的心情过于急切,往往不切实际地对孩子提出过高的要求,其结果常常是弄巧成拙。

6.下列各句中,没有语病的一项是A.有人认为科学家终日埋头科研,不问家事,有点儿不近人情,然而事实却是对这种偏见的最好说明。

B.政府执法部门的各种罚没款必须依法上缴,不能截留自用,其经费来源只能来自国家财政拨款。

C.黄昏时分,站在山顶远远望去,只见水天相接处一片灯光闪烁,那里就是闻名中外的旅游胜地——水乡古镇东平庄。

D.现在许多小学允许学生上课时喝水、上厕所,甚至在老师讲课中插嘴,这些历来被看作违反纪律的行为已经得到纠正。

二、(12分,每小题3分)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7—10题。

天然气(主要成分是甲烷)和水混合时产生的晶体物质,外貌极似冰雪,点火即可燃烧,故称之为“气冰”或“固体瓦斯”。

它在自然界的分布十分广泛,海底以下0到1500米的大陆架和北极等地的永久冻土带都有可能存在,已探明的储量是传统化石能源(包括煤、石油、天然气等)的两倍。

“气冰”可视为被高度压缩的天然气资源,每立方米能分解释放出160—180标准立方米的天然气。

专家认为,形成“气冰”至少要满足三个方面的条件。

首先是温度,海底温度在2℃至4℃时,适合“气冰”的形成,高于20℃则分解。

其次是压力,在0℃时,只需要30个大气压就可以形成“气冰”。

如果在海底,海深每增加10米,压力就增大1个大气压。

因此,海深300米就可达到30个大气压。

海越深,压力越大,“气冰”就越稳定。

第三是气源,海底古生物尸体的沉积物,被细菌分解会产生甲烷,或者是天然气在地球深处产生并不断进入地壳。

在此情况下,天然气可在介质的空隙中和水生成“气冰”;甲烷分子被若干个水分子形成的笼型结构接纳,生成笼型固体结晶水合物,分散在海底岩层的空隙中。

在常温常压下,“气冰”则分解为甲烷和水。

埋藏于海底岩石中的“气冰”,和石油、天然气相比,它不易开采和运输,世界上至今还没有完善的开采方案。

有专家认为,开采这种水合物会给生态造成一系列严重问题。

因为“气冰”中存在两种温室气体——甲烷和二氧化碳。

甲烷是绝大多数“气冰’’中的主要成分,同时也是一种反应快速、影响明显的温室气体。

“气冰”中甲烷的总量大致是大气中甲烷数量的3000倍。

作为短期温室气体,甲烷l:b-'-氧化碳所产生的温室效应要大得多。

有学者认为,在导致全球气候变暖方面,甲烷所起的作用是二氧化碳的10—20倍。

如果开采时甲烷气体大量泄漏于大气中,造成的温室效应将比二氧化碳更加严重。

而“气冰”矿藏哪怕受到最小的破坏,甚至是自然的破坏,都足以导致甲烷的大量释放。

这种气体进入大气,无疑会使地球升温更快。

另外,陆缘海边的“气冰”开采起来十分困难,至今尚没有非常成熟的勘探和开发的技术,一旦发生井喷事故,就会造成海水汽化,发生海啸翻船。

此外,“气冰”也可能是引起地质灾害的主要因素之一。

由于“气冰”经常作为沉积物的胶结物存在,它对沉积物的强度起着关键作用。

“气冰”的形成和分解能够影响沉积物的强度,进而诱发海底大陆架滑坡等地质灾害。

由此可见,作为未来新能源的“气冰”,也是一种危险的能源。

严气冰”的开发利用就像一柄“双刃剑”,需要小心对待。

7.下列对“气冰”这一概念的理解,准确的一项是A.是天然气和水在一定的温度和压力条件下与介质混合产生的晶体物质。

B.是细菌分解海底古生物尸体所产生的以甲烷为主要成分的天然气,在介质中生成的固体结晶水合物。

C.是天然气和水在一定的温度和压力条件下混合时产生的晶体物质。

D.是天然气被水分子形成的笼型结构接纳,在地壳深处的空隙中与介质生成的笼型固体结晶水合物。

8.下列对“气冰”“是一种危险的能源”的理解,不正确的一项是A.和石油、天然气等能源相比,“气冰”在开采和运输过程中,可能给生态造成一系列严重问题。

B.“气冰”有利有弊,本身就像一柄“双刃剑”,从目前的情况看,“气冰”的危害远大于功用。

C.如果开发“气冰”资源发生井喷事故,无论对海洋生态还是对海上航行,都会构成极大的威胁。

D.“气冰”在常温常压下会分解为甲烷和水,能够影响沉积物的强度,进而可能诱发海底地质灾害。

9.下列解说,符合原文意思的一项是A.“气冰”的气源有海底古生物尸体的沉积物被细菌分解后产生的甲烷,还有在地球深处产生并进入地壳的天然气。

B.与温室气体二氧化碳相比,在导致当前全球气候变暖方面,“气冰”所起的作用决不比二氧化碳小。

C.如果不进行人工开采,“气冰”矿藏就不会遭到破坏,也不会导致甲烷气体泄漏、增加温室效应。

D.开发已探明的“气冰”资源比开采石油、天然气等传统化石能源困难,这是由陆缘海边的特殊地质条件决定的。

10.根据原文所提供的信息,以下推断不正确的一项是A.如果拥有了完善的开采技术,储量巨大的“气冰”成为新一代能源是完全可能的。

B.我国有辽阔的海域,根据地质条件分析,理论上应该有“气冰”存在的可能。

C.开采过程中,必须确保“气冰”处于一定的压力状态下,以免甲烷气体泄漏。

D.“气冰”利用的前景广阔,但开采困难,短期内还难以找到开发的技术方法。

三、(12分,每小题3分)阅读下面一段文言文,完成11—14题。

徐勣字元功,宣州南陵人。

举进士,选桂州教授。

王师讨交趾,转运使檄勣从军。

饷路瘴险,民当役者多避匿,捕得千余人,使者使勣杖之,勣曰:“是固有罪,然皆饥羸病乏,不足胜杖,姑涅臂以戒,亦可已。

”使者怒,欲并劾勣,勣力争不变,使者不能夺。

舒亶闻其名,将以御史荐,勣恶亶为人,辞不答。

通判通州,濒海有捍堤,废不治,岁苦漂溺。

勃躬督防卒护筑之,堤成,民赖其利。

徽宗立,迁中书舍人,修《神宗史》。

时绍圣党与尚在朝,人怀异意,以沮新政。

帝谓勣曰:“朕每听臣僚进对,非诈则谀;惟卿鲠正,朕所倚赖。

”诏与蔡京同校《五朝宝训》。

勣不肯与京联职,固辞。

迁翰林学士。

国史久不成,勣言:“《神宗正史》,今更五闰矣,未能成书。

盖由元祜、绍圣史臣好恶不同,范祖禹等专主司马光家藏记事,蔡京兄弟纯用王安石《日录》,各为之说,故论议纷然。

当时辅相之家,家藏记录,何得无之?臣谓宜尽取用,参订是非,勒成大典。

”帝然之,命勣草诏戒史官,俾尽心去取,毋使失实。

勣与何执申偕事帝于王邸,蔡京以宫僚之旧,每曲意事二人,勣不少降节。

谒归视亲病,或言翰林学士未有出外者,帝曰:“勣谒告归尔,非去朝廷也,奈何轻欲夺之!”大观三年,知太平州。

召入觐,极论茶盐法为民病,帝曰:“以用度不足故也。

”对曰:“生财有道,理财有义,用财有法。

今国用不足,在陛下明诏有司,推讲而力行之耳。

”帝曰:“不见卿久,今日乃闻嘉言。

”蔡京自钱塘召还,微言撼之曰:“元功遭遇在伯通右,伯通既相矣。

” 勣笑曰:“人各有志,吾岂以利禄易之哉?”京惭不能对,勣亦终不复用。

以疾卒,年七十九。

勣挺挺持正,尤为帝所礼重,而不至大用,时议惜之。

(节选自《宋史·徐勣传》)11.对下列句子中加点的词语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A.不足胜杖,姑涅臂以戒胜:能承受B.勣力争不变,使者不能夺夺:强迫C.人怀异意,以沮新政沮:阻止D.今更五闰矣,未能成书更:经过12.下列各组句子中,加点的词的意义和用法不相同的一组是A. 蔡京以官僚之旧备他盗之出入与非常也B.推讲而力行之耳连衡而斗诸侯C.不见卿久,今日乃闻嘉言必以长安君为质,兵乃出D.以疾卒,年七十九以一璧之故逆强秦之欢13.以下句子分别编为四组,全都表现徐勣刚直守正的一组是①勣力争不变,使者不能夺②勣躬督防卒护筑之,堤成,民赖其利③勣恶亶为人,辞不答④宜尽取用,参订是非,勒成大典⑤勣与何执中偕事帝于王邸⑥人各有志,吾岂以利禄易之哉A.①③⑥ B.①④⑤ C.②③④ D.②⑤⑥14.下列对原文有关内容的分析和概括,不正确的一项是A.朝廷发兵讨伐交趾时,转运使发布官文,徐勣应命从军。

由于运送粮饷的路上瘴气弥漫,崎岖险阻,服役的人大多逃避。

徐勣同情他们,为使一千多个被捉来的人免遭杖责而据理力争。

B.徐勣一向关心百姓疾苦。

担任通州通判时,曾亲自监督修筑海堤,以免海水泛滥成灾。

担任太平州知州时,又曾极力陈述现行茶盐法给百姓带来的苦痛,建议皇帝诏令全国有关官员合理地生财、理财、用财。

C.针对《神宗正史》久未编成的状况,徐勋认为原因在于史臣好恶不同,取材各有偏向,意见难以一致,所以应广泛搜集资料,明辨是非,才能修成符合史实的国史。

他的见解和主张得到皇帝肯定。

D.皇帝曾命令徐勋与蔡京同校《五朝宝训》,徐劫一再推辞,不肯与蔡京共事。

后来在徐勣回乡看望生病的亲人时,蔡京便以翰林学士没有擅离朝廷的先例为由提出异议,但皇帝并不同意蔡京的看法。

第二卷(共108分)四、(18分)15.把文言文阅读材料中画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

(8分)(1)每曲意事二人,勣不少降节。

(2)人各有志,吾岂以利禄易之哉?(3)尤为帝所礼重,而不至大用,时议惜之。

16.阅读下面一首唐代的边塞诗,然后回答问题。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