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中化学选修三知识填空
人教版高中化学选修第三章 烃的含氧衍生物(含答案)

第三章烃的含氧衍生物一、单选题1.皮肤上若不慎沾有少量的苯酚,正确的处理方法是()A.用稀NaOH溶液洗B.用酒精洗C.用70℃热水洗D.冷水冲洗2.反应后没有颜色变化的是()A.酚与FeCl3溶液B.淀粉与碘水C.酸性K2Cr2O7溶液与C2H5OHD. C3H7Cl与NaOH溶液3.塑化剂DEHP的作用类似于人工荷尔蒙,会危害男性生殖能力并促使女性性早熟,长期大量摄取会导致肝癌.其毒性远高于三聚氰胺,会造成免疫力及生殖力下降.下列关于塑化剂邻苯二甲酸二正丁酯说法不正确的是()A.分子式为C16H22O4,可由石油化工原料通过取代,氧化,酯化反应制得B.白酒中混有少量塑化剂,少量饮用对人体无害,可通过过滤方法除去C.用核磁共振氢谱分析有6个吸收峰D.邻苯二甲酸二正丁酯能发生加成,取代和氧化反应4.日本冈山大学教授滨田博喜和研究员富良德等通过实验发现,桉树叶子的培养细胞能够消除有害化学物质双酚A的毒性。
双酚A的结构简式如下图所示,下列有关此物质的说法正确的是()A. 1 mol该物质与足量溴水反应消耗2 mol Br2B.该物质能与碳酸氢钠溶液反应放出CO2C.该物质的所有碳原子可能在同一平面D.该物质与足量氢气发生加成反应后所得物质的分子式为C15H28O25.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A.苯中少量的苯酚可先加适量的浓溴水,使之生成三溴苯酚,再过滤除去B.氯化钡属于重金属盐,能使蛋白质变性,所以误吞氯化钡可以服用碳酸钠解毒C.淀粉和纤维素的组成都是(C6H10O5)n,两者互为同分异构体,水解最终产物都是葡萄糖D.在洁净的试管中加入2%硝酸银溶液1﹣2mL,逐滴加入2%稀氨水,边滴边振荡,至产生的沉淀恰好溶解时得到的即是银氨溶液6.下列醇中能由醛加氢还原制得的是()A. CH3CH2CH2OHB. (CH3)2CHCH(CH3) OHC. (CH3)3COHD. (CH3)2CHOH7.下列各种说法中正确的是()A.苯酚有弱酸性,俗称石炭酸,因此它是一种羧酸B.凡是能起银镜反应的物质一定是醛C.在酯化反应中,羧酸脱去羧基中的氢原子,醇脱去羟基生成水和酯D.乙烯和甲苯都能使酸性高锰酸钾溶液褪色8.不能由醛或酮加氢还原制得的醇是()A. CH3CH2OHB. CH3CH2CH(OH)CH3C. (CH3)3CCH2OHD. (CH3)3COH9.香草醛是一种食品添加剂,可由愈创木酚作原料合成,合成路线如下: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反应1→2属于加成反应,且生成的化合物2具有一个手性碳原子B.化合物2在一定条件下可发生消去反应C.检验制得的香草醛中是否混有化合物3,可用氯化铁溶液D.等物质的量四种化合物分别与足量NaOH反应,消耗NaOH物质的量之比为1:3:2:4 10.实验室中用乙酸和乙醇制备乙酸乙酯,为除去所得的乙酸乙酯中残留的乙酸,应选用的试剂是()A.饱和食盐水B.饱和碳酸钠溶液C.饱和NaOH溶液D.浓硫酸11.叶蝉散(isoprocard)对水稻叶蝉和飞虱具有较强的触杀作用,防效迅速,但残效不长.工业上用邻异丙基苯酚合成叶蝉散的过程如下:下列有关说法正确的是()A.叶蝉散的分子式是C11H16NO2B.邻异丙基苯酚发生了取代反应C.叶蝉散在强酸、强碱性环境中能稳定存在D.可用FeCl3检验叶蝉散中是否含邻异丙基苯酚12.下列关于有机物的叙述正确的是()A.少量二氧化碳通入苯酚钠溶液中生成的是碳酸钠B.在溴乙烷中滴入AgNO3溶液,立即有淡黄色沉淀生成C.苯不能使酸性KMnO4溶液褪色,因此苯不能发生氧化反应D.乙醇可与水以任意比例混溶,是因为与水形成了氢键13.能证明苯酚具有弱酸性的实验是()A.加入浓溴水生成白色沉淀B.苯酚钠溶液中通入CO2后,溶液由澄清变浑浊C.苯酚的浑浊液加热后变澄清D.苯酚的水溶液中加NaOH溶液,生成苯酚钠14.下列醇类物质中,能被氧化成醛的是()A. CH3CH2CH2OHB.C.D.15.化合物丙可由如下反应得到:丙的结构不可能是()A. CH3CBr2CH2CH3B.(CH3)2CBrCH2BrC. C2H5CHBrCH2BrD. CH3(CHBr)2CH3二、双选题16.(双选)下列各操作中,正确的是()A.为减缓反应速率,用饱和食盐水与电石反应制乙炔B.制备乙烯:实验室用无水乙醇和浓硫酸共热到170℃制取乙烯C.浓硫酸的稀释:应将蒸馏水加入到浓硫酸中D.用酒精萃取碘水中的碘17.(双选)已知三种常见高级脂肪酸的结构简式和熔点数据如下: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A.碳原子数之和与烃基的饱和性都不会影响羧酸的熔点B.硬脂酸、软脂酸、油酸都能发生酯化反应C.油酸在一定条件下可以与氢气加成生成软脂酸D.油酸的最简单的同系物是丙烯酸18.(双选)与生产、生活密切相关,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A.食醋可除去水垢,NH4Cl溶液可除去铁锈B.加热能杀死H7N9禽流感病毒,是因为病毒的蛋白质受热变性C.碳酸钡不溶于水,可用做X射线透视肠胃的内服剂D.在镀件上镀锌,可以用锌作阳极,也可以用惰性电极材料作阳极19.(双选)某有机物X在酸性条件下能发生水解反应,水解产物为Y和Z,同温同压下,相同质量的Y和Z的蒸气所占体积相同,X可能是()A.乙酸丙酯B.甲酸乙酯C.乙酸甲酯D.乙酸乙酯三、填空题20.列说法正确的是()①残留在试管内壁上的碘,用酒精洗涤②盛放过苯酚的试剂瓶中残留的苯酚,用酒精洗涤③做银镜反应后试管壁上银镜,用稀氨水洗涤④沾附在试管内壁上的油脂,用热碱液洗涤⑤合成纤维和人造纤维统称化学纤维⑥用油脂在酸性条件下水解,可以生产甘油和肥皂⑦淀粉与纤维素分子式都为(C6H10O5)n而结构不同,所以它们互为同分异构体⑧炔通入酸性高锰酸钾溶液中,溶液褪色属于加成反应21.吃水果能帮助消化,当我们把苹果切开后,不久果肉上便会产生一层咖啡色的物质,好像生了“锈”一般,其原因是果肉里的酚在空气中转变为二醌,这些二醌很快聚合成为咖啡色的聚合物。
(必考题)人教版高中化学选修3-第5章填空题专项习题(答案解析)

一、填空题1.根据下列高分子化合物回答问题。
(1)合成聚丙烯酸钠的单体的结构简式是___,反应类型是___;(2)合成涤纶有两种单体,其中能和NaHCO3反应的单体的结构简式是___,其核磁共振氢谱的峰面积比是___;(3)①合成酚醛树脂需要两种单体,和这两种单体均可以发生反应的试剂是___(选填字母);a.H2b.Nac.Na2CO3d.酸性高锰酸钾②下列对于线型酚醛树脂的制备和性质的说法中,正确的是___(选填字母);a.酸性条件下制备b.碱性条件下制备c.可以溶于乙醇d.不溶于任何溶剂③和乙醛在酸性条件下也可以发生类似于制备酚醛树脂的反应,此反应的化学方程式是___。
答案:加聚反应1:2(或2:1)ad ac +nCH3CHO+(n-1)H2O解析:(1)单键变双键即是合成聚丙烯酸钠的单体,其结构简式是,合成聚丙烯酸钠的反应是加聚反应;(2)涤纶是由对苯二甲酸和乙二醇缩聚而成;仅含羧基的物质可和NaHCO3发生反应,故能和NaHCO3反应,核磁共振氢谱的峰面积比是1:2(或2:1);(3)①合成酚醛树脂的单体是苯酚和甲醛;苯酚和甲醛能与氢气发生加成反应,钠能与苯酚反应,都可被酸性高锰酸钾氧化,故答案为:ad;②苯酚与甲醛在酸性条件下聚合生成线型酚醛树脂,碱性条件下聚合生成体型酚醛树脂,线型酚醛树脂可以溶于乙醇,故答案为:ac;③和乙醛在酸性条件下发生类似于制备酚醛树脂的反应的方程式可以表示为:+nCH3CHO+(n-1)H2O。
2.按要求填空:(1)有一种合成橡胶的结构简式如下:写出该合成橡胶的单体的结构简式:___________;(2)丙酸的键线式_________;(3)1,3-丁二烯与适量溴单质(物质的量1:1)在较高温度下反应,产物的核磁共振氢谱图中有两组峰,则该反应的化学方程式:___________;反应类型_________答案:CH2=CH2、CH2=CH-CN、C6H5-CH=CH2CH2=CH-CH=CH2+Br2BrCH2CH=CHCH2Br加成反应【分析】(1)合成橡胶为加聚产物,则利用添键断键法确定单体;(2)丙酸中含-COOH,键线表示单键;(3)1,3-丁二烯与适量溴单质在较高温度下发生1,4加成,以此来解答。
2021年高中化学选修三第三章《烃的衍生物》知识点总结(答案解析)(1)

一、选择题1.有机物X、Y分子式不同,它们只含C、H、O元素中的两种或三种,若将X、Y不论何种比例混合,只要其物质的量之和不变,完全燃烧时耗氧气量和生成水的物质的量也不变。
X、Y可能是A.C2H4、C2H6O B.C2H2、C6H6C.CH2O、C3H6O2D.CH4、C2H4O2答案:D【分析】X、Y不论何种比例混合,只要物质的量之和不变,完全燃烧生成水的量不变,说明X、Y 两物质的化学式中,氢原子数目相同,二者耗氧量相同,则X、Y两化学式相差一个“CO2”基团,符合C x H y(CO2)n,可以利用分子式的拆写法判断。
解析:A.C2H4、C2H6O含有的H数目不同,物质的量比值不同,生成的水的物质的量不同,故A错误;B.C2H2、C6H6含有的H数目不同,二者的物质的量比值不同,生成水的物质的量不同,且耗氧量也不同,故B错误;C.CH2O、C3H6O2含有的H数目不同,二者的物质的量比值也不同,生成水的物质的量也不同,且耗氧量不同,故C错误;D.CH4、C2H4O2含有的H数目相同,在分子组成上相差一个“CO2”基团,只要其物质的量之和不变,完全燃烧时耗氧气量和生成水的物质的量也不变,故D正确;故选D。
2.下列叙述中,错误的是A.苯与浓硝酸、浓硫酸共热并保持55-60℃反应生成硝基苯B.检验卤代烃中的卤素原子是在热的NaOH溶液中反应,然后加入HNO3酸化的AgNO3溶液C.乙烯与溴的四氯化碳溶液反应生成1,2-二溴乙烷D.甲苯与氯气在光照下反应主要生成2,4-二氯甲苯答案:D解析:A.苯与浓硝酸、浓硫酸共热并保持55-60℃发生取代反应生成硝基苯和水,故A正确;B.检验卤代烃中的卤素原子是在热的NaOH溶液中水解,然后加入HNO3酸化的AgNO3溶液,根据沉淀颜色判断卤素原子的种类,故B正确;C.乙烯与溴的四氯化碳溶液发生加成反应生成1,2-二溴乙烷,故C正确;D.甲苯与氯气在光照下,氯原子取代甲基上的氢原子,主要生成和氯化氢,故D错误;选D。
高中化学选修三第二章《烃》经典复习题(4)

一、选择题1.某有机物的结构简式为。
下列关于该分子结构的说法正确的是A.最多有18个原子在同一平面上B.最多有4个碳原子在同一条直线上C.最多有12个碳原子在同一平面上D.所有原子都可能在同一平面上答案:B【分析】苯环是平面结构,键角为120°,苯环上的6个碳原子以及和苯环上的碳原子相连的碳原子以及氢原子也都在苯环的平面上。
碳碳双键也是平面结构,键角约为120°,和碳碳双键相连的四个原子和两个双键碳原子一起处于同一平面上。
碳碳三键是直线结构,和碳碳三键相连的两个原子和两个三键碳原子一起处于同一直线上,键角为180。
甲烷是正四面体结构,键角为109°28′,即饱和碳原子以及它所连接的四个原子构成了四面体结构,最多有三个原子处于同一平面。
解析:A.苯环平面和碳碳双键构成的平面用碳碳单键相连,碳碳单键可以旋转,所以苯环平面和碳碳双键构建的平面可以重合。
碳碳三键是直线结构,在这个直线上有两个碳原子在碳碳双键构成的平面上,所以碳碳三键这条直线上的所有原子都在碳碳双键构成的平面上。
碳碳单键可以旋转,所以和相连的一个甲基上的碳原子以及这个甲基上的一个氢原子也可以处于这个平面上,故处于同一平面上的原子最多有22个,故A错误;B.碳碳三键是直线结构,和碳碳三键相连的两个碳原子和两个三键碳原子一起处于同一直线上,根据各种结构的键角可知,只有这4个碳原子处于同一直线上,故B正确;C.根据A的分析,处于同一平面上的碳原子最多有13个,故C错误;D.饱和碳原子构成的是立体结构,不可能所有原子都在同一平面上,故D错误;故选B。
2.下列有关甲苯的实验事实中,能说明侧链对苯环性质有影响的是A.甲苯燃烧生成CO2B.甲苯与硝酸发生反应生成TNTC.甲苯能使酸性KMnO4溶液褪色D.光照下甲苯与Br2在侧链上发生取代反应答案:B【分析】甲苯中的侧链是甲基,甲基对苯环性质的影响应该表现在苯环上的剩余5个氢原子的活性,即发生的反应。
(必考题)人教版高中化学选修3-第3章填空题专项知识点复习(培优)

一、填空题1.按要求回答下列各题:(1)中非含氧官能团的名称是_______;含氧官能团的电子式为_______。
(2)的系统命名为_______。
(3)写出CH3CH2CHO的银镜反应方程式:_______。
(4)2,6-二甲基-4-乙基辛烷的结构简式为_______,1 mol该烃完全燃烧需消耗氧气_______mol。
答案:碳碳双键5-甲基-2-庚烯CH3CH2CHO+2[Ag(NH3)2]OHCH3CH2COONH4+2Ag↓+3NH3+H2O18.5【分析】(1)中含有C=C和-OH;(2)根据烯烃的系统命名法命名;(3)CH3CH2CHO与新制的银氨溶液混合加热生成光亮的银镜;(4)根据烷烃的命名原则写出该有机物的结构简式;根据该有机物的结构简式形成分子式,然后计算出完全燃烧消耗的氧气的物质的量。
解析:(1)中含有C=C和-OH,其中含氧官能团的名称为羟基,其电子式为;(2)根据烯烃的系统命名法,的名称为5-甲基-2-庚烯;(3)CH3CH2CHO与新制的银氨溶液混合加热生成光亮的银镜,发生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CH3CH2CHO+2[Ag(NH3)2]OH CH3CH2COONH4+2Ag↓+3NH3+H2O;(4)2,6-二甲基-4-乙基辛烷,主链为辛烷,在2、6号C各含有1个甲基,在4号C含有1个乙基,该有机物结构简式为:;根据其结构简式可知该有机物分子式为:C12H26,1mol该有机物完全燃烧消耗的氧气的物质的量为:(12+264)mol=18.5mol。
2.有下列三种有机物:甲,乙,丙。
回答下列问题:(1)上述三种有机物酸性由强到弱的顺序为________(用甲、乙、丙表示)。
(2)能鉴别上述三种有机物的试剂是________(填标号)。
a.酸性高锰酸钾溶液b.溴水c.新制氢氧化铜悬浊液d.碳酸氢钠溶液(3)甲的同分异构体中,能与FeCl3溶液发生显色反应且能发生银镜反应的有____种。
高中化学选修三第三章《烃的衍生物》知识点总结

一、选择题1.结构简式为的有机物,不能发生的反应是A.还原反应B.消去反应C.氧化反应D.加聚反应答案:B解析:中含有碳碳双键,能够发生加聚反应,含有醛基、碳碳双键,能够发生氧化反应,含有碳碳双键、羟基,能够与氢气发生还原反应,含有氯原子、羟基,但与氯原子或羟基相连碳原子的邻位碳上没有氢原子,不能发生消去反应,故选B。
2.关于有机物咖啡酸,下列的说法错误的是A.分子式为C9H8O4B.能使溴水褪色,能发生酯化反应C.1 mol咖啡酸最多与5 mol H2发生加成反应D.有多种芳香族化合物的同分异构体答案:C解析:A.根据物质结构简式,结合C原子价电子数是4,可知咖啡酸分子式是C9H8O4,A正确;B.该物质分子中含有不饱和的碳碳双键,能够与溴水发生加成反应使溴水褪色;含有羧基和酚羟基,能够发生酯化反应,B正确;C.苯环、不饱和的碳碳双键都能够与H2发生加成反应,而羧基具有独特的稳定性,不能与H2发生加成反应,因此1 mol咖啡酸最多与4 mol H2发生加成反应,C错误;D.该物质可以形成多种芳香族化合物的同分异构体,如、等,D正确;故合理选项是C。
3.下列关于有机化合物的认识不正确的是A.甲醛在一定条件下既可以通过加聚反应又可以通过缩聚反应生成高分子化合物B.在酸性条件下,CH3CO18OC2H5的水解产物是CH3COOH和C2H518OHC.乙醇、乙醛、乙酸一定条件下均能与新制氢氧化铜悬浊液发生反应D.2-溴丁烷在氢氧化钠的乙醇溶液中反应可以生成2种不同的烯烃答案:C解析:A.甲醛中含有醛基,为C=O双键,在一定条件下可发生加聚反应,又可与苯酚发生缩聚反应生成酚醛树脂,故A不选;B.酯基水解时断裂C-O键,则在酸性条件下,CH3CO18OC2H5的水解产物是CH3COOH和C2H518OH,故B不选;C.乙醛在加热时能与新制氢氧化铜悬浊液反应生醋酸根和氧化亚铜;乙酸能与新制氢氧化铜悬浊液反应生成醋酸铜和水;但乙醇不能与新制的氢氧化铜悬浊液反应,故选C;D.2-溴丁烷在氢氧化钠的乙醇溶液中发生消去反应,可以生成2种不同的烯烃,故D不选;答案选C4.乙醇分子结构式如图所示,下列反应及断键部位不正确的是A.乙醇与钠的反应是①键断裂B.乙醇的催化氧化反应是②③键断裂C.乙醇的完全燃烧是①②③④⑤键断裂D.乙醇与HBr反应是②键断裂答案:B解析:A.乙醇与钠的反应时断裂羟基中的O-H键,即是①键断裂,A正确;B.乙醇发生催化氧化反应产生CH3CHO,断裂羟基中的O-H及羟基连接的C原子上的C-H键,然后再形成C=O,因此是①③键断裂,B错误;C.乙醇燃烧产生CO2、H2O,分子中所有化学键都发生断裂,因此是①②③④⑤键断裂,C正确;D.乙醇与HBr发生取代反应是断裂乙醇分子中的C-O键,然后形成C-Br键,即是②键断裂,D正确;故合理选项是B。
2021年高中化学选修三第一章《有机化合物的结构特点与研究方法》知识点总结(答案解析)

一、选择题1.有机物有多种同分异构体结构,其中含有苯环且属于酯类的有A.2种B.3种C.4种D.6种答案:D解析:有机物的同分异构体分子式为C8H8O2,结构中需要含有苯环和酯基,所以同分异构体有:,,,,,,综上,共有6种同分异构体,D项正确;故答案为D。
2.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乙酸乙酯和CH3CH2OCHO互为同系物B.40K和40Ca质量数相同,属于同位素C.金刚石和C60互为同素异形体,熔点和硬度都很高D.甲烷、乙烷、丁烷都没有同分异构体答案:A解析:A.乙酸乙酯和CH3CH2OCHO均为一元酯,组成上相差一个碳原子,互为同系物,故A正确;B.40K和40Ca质子数不同,不属于同位素,故B错误;C.金刚石和C60互为同素异形体,C60属于分子晶体,熔点和硬度都较低,故C错误;D.甲烷、乙烷都没有同分异构体,但丁烷有两种同分异构体,故D错误;故选A。
3.下列物质属于脂肪烃的是A.B.C.D.答案:A解析:A.是脂环烃,脂环烃属于脂肪烃,A符合题意;B.含有Cl,不属于烃,B不符题意;C.含有O,是烃的衍生物,不属于烃,C不符题意;D.是芳香烃,不属于脂肪烃,D不符题意;答案为A。
4.下列化合物分子中,在核磁共振氢谱图中能给出三种信号的是A.CH4B.CH3CH3C.CH3CH2CH3D.CH3CH2OH答案:D解析:A.CH4只有一种等效氢,核磁共振氢谱图中能给出一种信号,故A错误;B.CH3CH3只有一种等效氢,核磁共振氢谱图中能给出一种信号,故B错误;C.CH3CH2CH3只有二种等效氢,核磁共振氢谱图中能给出二种信号,故C错误;D.CH3CH2OH有三种等效氢,核磁共振氢谱图中能给出三种信号,故D正确;故答案为D。
5.二甲醚和乙醇是同分异构体,其鉴别可采用化学方法或物理方法,下列鉴别方法中不能对二者进行鉴别的是A.利用金属钠或者金属钾B.利用元素分析法C.利用红外光谱法D.利用核磁共振氢谱答案:B解析:A.乙醇中含有-OH,可与金属钠或金属钾反应生成氢气,可鉴别,选项A正确;B.元素分析法只能测得所含元素种类,而两者所含元素相同,利用元素分析法不能鉴别,选项B错误;C.二甲醚和乙醇中分别含有-O-和-OH,官能团不同,可用红外光谱法鉴别,选项C正确;D.二者含有的H原子的种类和性质不同,可用核磁共振氢谱鉴别,选项D正确;答案选B。
(必考题)人教版高中化学选修3-第3章填空题专项知识点复习

一、填空题1.已知某些酯在一定条件下可以形成烯酸酯。
由烯烃合成有机玻璃过程的化学反应如下所示,把下列各步变化中指定分子的有机产物的结构简式填入空格内: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
答案:解析:甲基丙荃的结构简式为,经过氧化得到,再继续和乙醇发生酯化反应可得,根据题干中所给的信息可知该酯类化合物经过脱氢得,再加聚得。
2.下图是某一由C、H、O组成的有机物分子的比例模型,其中不同的球代表不同的原子,请结合成键特点回答:(1)该有机物的结构简式为________;其中含有的官能团为________(填名称)。
(2)该有机物能发生的反应类型有________。
A 加成反应B 消去反应C 氧化反应D 酯化反应(3)取1mol该化合物与足量的金属钠反应,理论上可生成的气体在标准状况下的体积为________L。
(4)一定条件下该化合物自身能通过缩聚反应形成高分子化合物,写出该缩聚反应的化学方程式____。
答案:HOCH2CH2COOH羟基、羧基B、C、D22.4nHOCH2CH2COOH+nH2O解析:(1)由题目中的比例模型可知,该化合物的结构简式为HOCH2CH2COOH;官能团有羧基和羟基;(2)该化合物中有羟基,可发生酯化反应,羟基的α-C上有H,可以发生氧化反应,羟基的β-C上也有H,可以发生消去反应,该化合物中还有羧基,可以发生酯化反应,故选BCD。
(3)该化合物中羧基和羟基都可以与Na反应,每个羧基和羟基都只提供一个H,故1mol该化合物与足量的金属钠反应,理论上应产生1molH2,在标况下为22.4L;(4)由于该化合物有一个羧基和一个羟基,故可发生缩聚反应,方程式为nHOCH2CH2COOH+nH2O;【点睛】本题要注意第(2)题,该化合物的氧化反应不仅限于羟基的氧化,燃烧也是氧化反应。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高中化学选修3 部分知识填空
1、符号表示的意义: A ________ B _________ C ____________
D E
2、特殊结构微粒汇总:
无电子微粒无中子微粒
2e-微粒8e-微粒
10e-微粒
18e-微粒
3、元素族的别称:①第ⅠA族:__________ 第ⅡA族:________ ②第ⅦA 族:_________
③第0族:____________
4、构造原理:电子所排的能级顺序(七大能级组):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Cu的核外电子排布式:_____________________ Cu的简化核外电子排布式:___________________ Cu的结构示意图:_________________ C的电子排布图:______________________
P价电子排布图:__________________。
5、泡利原理: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洪特规则: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洪特规则特例: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6、区全是金属元素,非金属元素主要集中区。
主族主要含区,副族
主要含区,过渡元素主要含区。
S区元素价电子特征排布为_____________,价电
子数等于族序数。
d区元素价电子排布特征为_____________;价电子总数等于副族序数;ds区
元素特征电子排布为__________________,价电子总数等于所在的列序数;p区元素特征电子排
布为________________;价电子总数等于主族序数。
原子核外电子总数决定所在周期数,周期数
=最大能层数(钯除外)46Pd [Kr]4d10,最大能层数是4,但是在第五周期。
外围电子总数决定排在
哪一族,如:29Cu 3d104s1,10+1=11尾数是1所以,是IB。
7、电离能:原子的第一电离能变化规律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碱金属元素的第一电离能变化规律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为什么Be的第一电离能大于B, Mg的第一电离能大于Al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为什么N的第一电离能大于O,Zn的第一电离能大于Ga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电离能的数据的突跃变化说明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8、按要求填写下表
9、填空
10、概念辩析:
⑴每一周期元素都是从________________开始,以__________________结束
⑵____________区都是副族元素,___________区和_____________区的都是主族元素
⑶半径:K+___________Cl- ⑷酸性 HClO______H2SO4,碱性:NaOH ________ Mg(OH)2
⑸第八周期排满有______________种元素
11、电负性:同周期元素、同主族元素电负性变化规律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2、δ键比π键的强度较____________,共价键的特征: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3、几种常见晶体的结构
原子晶体(金刚石和二氧化硅)
(1)金刚石:每个碳原子与_____个碳原子紧邻。
由____个碳原子形成正四面体结构单元。
由共价键构成的最小环状结构中有______个碳原子,不在同一平原上(键角为________)。
其中的碳原子采取杂化,晶体中每个碳原子参与了________个C—C键的形成,而在每个键中的贡献只有一半,碳原子个数与碳碳键数之比为__________。
(2)二氧化硅:每个硅原子与__________个氧原子紧邻,每个氧原子与_________个硅原子紧邻。
键角(O—S键)为____________,每个最小的环上有________个原子(有_________个Si和_________个O)。
1 mol SiO2内含有____________mol Si—O键。
分子晶体(干冰):干冰—每个CO2分子紧邻__________个CO2分子。
晶格的一个面上有5个CO2分子,其中有1个CO2分子位于面心。
平均每个晶胞拥有_________个二氧化碳分子。
离子晶体:
(1)氯化钠:在晶体中,每个Na+同时吸引_________个Cl-,每个Cl-同时吸引_______个Na+,配位数为________。
每个晶胞含_______个Na+和_________个Cl-,每个Na+与_____个Na+等距离相邻,每个Cl-与________个Cl-等距离相邻。
(2)氯化铯:CsCl晶体中Cs+的配位数为 ___ ,Cl-的配位数为 ___ ,每个Cs+与____个Cs+等距离相邻,每个Cl-与______个Cl-等距离相邻。
混合晶体(石墨):由共价键形成的6个碳原子环为平面正六边形(键角为120°)。
晶体中每个碳原子为3个六边形共有,故碳原子个数与C—C键数之比为: ___________。
15、物质熔沸点的比较
(1)不同类晶体:一般情况下,________晶体>________晶体>________晶体,不同金属晶体的熔沸点差异较大,视具体情况而定。
(2)同种类型晶体:构成晶体质点间的作用大,则熔沸点________,反之亦然。
①离子晶体:结构相似且化学式中各离子个数比相同的离子晶体中,离子半径________(或阴、阳离子半径之和越小的),键能越________的熔、沸点就越高。
如NaCl、NaBr、NaI;NaCl、KCl、RbCl等的熔、沸点依次________。
离子所带电荷大的熔点较高。
如:MgO熔点________于NaCl。
②分子晶体:在组成结构均相似的分子晶体中,________大的,分子间作用力就大,熔点也________。
如F2、Cl2、Br2、I2和HCl、HBr、HI等均随式量________,熔、沸点升高。
但结构相似的分子晶体,有氢键存在熔、沸点较高。
③原子晶体:在原子晶体中,只要成键原子半径越________,键能越________,熔点越高。
如熔点:金刚石________金刚砂(碳化硅)________晶体硅。
④金属晶体:在元素周期表中,主族数越大,金属原子半径越小,其熔、沸点也就越________。
如ⅢA的Al,ⅡA的Mg,ⅠA的Na,熔、沸点就依次________。
而在同一主族中,金属原子半径越小的,其熔沸点越________。
3.判断晶体类型的依据
(1)看构成晶体的微粒种类及微粒间的相互作用。
对分子晶体,构成晶体的微粒是________,微粒间的相互作用是________;对于原子晶体,构成晶体的微粒是________,微粒间的相互作用是________键。
(2)看物质的物理性质(如:熔、沸点或硬度)。
一般情况下,不同类晶体熔点高低顺序是原子晶体比分子晶体的熔、沸点________。