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于QCELP的智能对线器语音传输系统设计
基于QCELP的智能对线器语音传输系统设计

基于QCELP的智能对线器语音传输系统设计
李小龙;郭小定
【期刊名称】《仪器仪表用户》
【年(卷),期】2014(000)001
【摘要】智能对线器语音传输系统在编码技术上以13kQCELP为基础,采用分数基音搜索算法和自相关固定码本搜索算法来提高语音处理速度和合成语音质量。
在硬件电路上以C8051F020为通信控制核心、以TMS320VC5509A为数据处理核心,并在单片机和DSP之间以HPI模式快速传递数据。
仿真分析和语音测试的结果表明,该系统在低编码速率下获得了较高质量的合成语音,能够实现低延时、高效率的语音通信。
【总页数】3页(P45-46,75)
【作者】李小龙;郭小定
【作者单位】湖南科技大学信息与电气工程学院,湖南省湘潭市411201;湖南科技大学信息与电气工程学院,湖南省湘潭市411201
【正文语种】中文
【中图分类】TP391.9
【相关文献】
1.智能对线器语音系统设计与仿真分析 [J], 李小龙;郭小定;唐慧;谭秀腾;汤玉龙
2.基于多点触控及语音传输的智能电视遥控器 [J], 罗少锋;陈锐
3.基于嵌入式处理器的数字化语音存储回放及GSM语音传输系统设计 [J], 涂剑
鹏;何尚平
4.基于IMS的气象信息传输智能语音通知系统设计与实现 [J], 华连生;王建荣;金素文;唐怀瓯;江双五;孔芹芹
5.基于环境监测的语音控制及无线传输的智能家居系统设计 [J], 林龙森;郑晓青因版权原因,仅展示原文概要,查看原文内容请购买。
一种实用多功能对线器设计

线) 如果被测量 电缆带有屏蔽层 , 共地 端通 常接 入屏 蔽层 , , 公
可省 去 接 收 器 公 共地 端 要 找 同一 根 芯 线 ( 设 为 绿 色 线 ) 的 假 麻 烦 。 码 器 其它 测量 端 可任 意 接 入 被测 量 电缆 的 一根 芯 线 , 发 用 接 收 器 的测 量 端 测 量 被 测 量 电缆 的每 根芯 线 ,如 果 接 收 器 显 示 有 编 码 数 字 ,表 明这 根 芯 线 正 常 并 做 好 相 应 标 记 。如 果 接 收 器 没 有 显 示 编 码 数 字 ,说 明这 根 芯 线 在 发 码 器 端 未 被 接 入 或 开 路 ,可 暂 不 用 管 。这 样 一 组 一 组 的测 量 编 号 ,可 将 很 多 芯 电缆 测 量 出 来 。这 种 对 线 器 在 测 量 时 发 码 器 公 共 地 端 和 接 收 器 公 共 地 端 一 定 要 找 同一 根 线 作 为 公 共 地 端 。如 果 发 码 器 与 接 收 器 距 离 较 远 时还 要 借 助通 信 工 具 相 互 沟 通 。
二极 管 亮 ,如 果 发 光 二 极 管 不 亮 说 明线 缆有 问题 或焊 接 、 压
些对线器 产品在实 际使 用中早就得 到广泛应用 ,特别
接 有 问题 。其 基 本 原 理 如 图 2。
/
,
在 电信、 电力行 业 。要测量大量 的长距离多芯 电缆 。如果没 有对线器 的帮 助 ,一旦 电缆 中的哪根芯 线出现故障 ,很难查
二 、对 线 器 应 用
一
多芯扁平 电缆时 ,常常显得力不从 心,不仅 不方便有 的测 量
还 很 困 难 。针 对 机 箱 机 柜 装 联 中很 多 已装 配好 电 缆插 头 的 电 缆 需 要 测 量 实 际 情 况 ,设 计 了一 种 实 用 多功 能 对 线 器 。 其 基
基于某通信设备的数字语音传输设计

基于某通信设备的数字语音传输设计作者:高杨药春晖李琳薛文霞于佳杰来源:《科技风》2018年第33期摘要:针对如何通过以太网进行语音传输,在某通信设备中设计了一种基于以太网的数字语音传输方案。
选用国产ARM9芯片VT1200作为主处理器完成主控板设计,采用IP承载语音(Voice over IP,VOIP)技术实现语音的以太网传输。
关键词:语音传输;VOIP;数模转换;脉冲编码调制根据某通信设备的特殊应用环境,通常采用模拟传输的技术手段来实现语音通信。
模拟语音传输实时性好,但抗干扰能力弱、电路复杂。
相比于模拟语音传输,数字语音传输具有组网方便、传输距离远、抗干扰能力强、成本适中但延时较大的特点。
[1]本设计利用VOIP技术,[2]采用实时传输协议(Real Time Protocol,RTP),实现延时可接受的数字语音传输。
随着压缩技术的发展,数据和语音业务开始融合,推动了VOIP技术的发展。
VOIP简而言之就是将模拟信号数字化,以数据封包的形式在IP网络上实时传递。
VOIP最大的优势是能够利用网络互连的环境,提供比传统业务更多、更好的服务。
1 总体设计方案本设计中数字语音传输的工作原理如下图所示。
语音发送过程:设备通过MIC采集模拟语音,通过脉冲编码调制(Pulse Code Modulation,PCM)将模拟语音转换成数字语音,再经过A律压缩编码,对压缩编码后的数字语音进行打包,最后通过VT1200提供的全双工网口将语音包发送到网络上进行交换。
语音接收过程:设备通过对外网口接收语音包,经过解包解压缩提取PCM数字语音,最后经数模转换得到模拟语音进行播放。
2 硬件设计硬件电路主要包括:ARM控制及网络接口电路、语音转换电路、人机接口电路和电源控制电路。
ARM控制及网络接口电路作为设计的核心,主要负责语音包的打包和解包,网络数据分组的接收和发送,RTP协议、网络协议及人机界面等控制软件处理;语音转换电路用于实现模拟和数字语音的相互转换;人机接口电路提供直接对应用户的接口,包括:键盘、显示屏、PTT和送受话器;电源控制电路为其余电路提供所需电源。
基于CDMA系统的QCELP声码器设计

第 3卷
第 2期
信 息 i 程 丈 学 学 报
J u n lo no ma in En i e rn iest o r a fIfr t gn e ig Unv riy o
Vo . I 3 No. 2
20 O 2年 6月
Jn 02 u 2 o
率 时 有 5 b s 1 8速 率 时 有 2 b s 相 应 地 , 出 4 i ,/ t 0i 。 t 输 速 率 分 别 为 1 . b s 6 b s 2 b s和 1 3 3 kp , 2 k p , 7 k p kp 。 编 码 器 包 含 4个 主 要 模 块 : P ( 振 峰 ) bs LC 共 分
器模型来 表 示 。模 型假 设 话 音 信 号是 源 信 号 激励 线 性时 变滤 波器 的响应 , 而激 励 源信号则 认 为足周 期 的脉 冲 串或 随机噪声 脉 冲 串对应 于元音 , 随机
在低速 率时 能产 生较 高质量 的话音 , 发送方 的编 但
码 过程 较复 杂 。
3 编 码 器 模 型 分 析
Q E, 1kp 编 码 器 的 功 能 框 图 如 图 1 示 。 C 1 3 bs P 所 原始话 音 按 2m 0 s单 位 进 行 分 帧 , 帧 包 含 10个 每 6 采 样 点 ( kp 采 样 速 率 ) 每 一 帧 可 以 按 照 4种 速 8ss 。
基 于 C MA系 统 的 Q E P声码 器设 计 D CL
齐咏 杰 张立 志 , , 陆杰青 韦 永 高 ,
( 信 息 l 大 学 国家数 字 变换 系统 l 1 l _ 术研 究 中 . 南 邵 州 4 ̄0 ; 信 息工 程大 学 信 息工 程学 院 训练 部 程技 河 5 22 河南 郑州 400) 502
基于CDMA系统的QCELP声码器设计

基于CDMA系统的QCELP声码器设计
齐咏杰;张立志;陆杰青;韦永高
【期刊名称】《信息工程大学学报》
【年(卷),期】2002(003)002
【摘要】QCELP声码器作为话音编码标准已应用到宽带扩频通信系统中,包括
8kbps和13kbps的标准.QCELP算法与传统CELP算法的不同之处在于它能动态地调整编码速率,能在不降低话音质量的前提下显著地减小数据的平均速率.本文阐述了QCELP声码器的基本原则和关键特点,重点讨论了功能结构和各个主要模块中的信号处理流程,最后将QCELP声码器和传统CELP声码器进行了性能比较并讨论了QCELP声码器在DSP上实现时的性能.
【总页数】4页(P39-42)
【作者】齐咏杰;张立志;陆杰青;韦永高
【作者单位】信息工程大学,国家数字交换系统工程技术研究中心,河南,郑
州,450002;信息工程大学,国家数字交换系统工程技术研究中心,河南,郑州,450002;信息工程大学,信息工程学院训练部,河南,郑州,450002;信息工程大学,国家数字交换系统工程技术研究中心,河南,郑州,450002
【正文语种】中文
【中图分类】TN912.3
【相关文献】
1.基于QCELP的智能对线器语音传输系统设计 [J], 李小龙;郭小定
2.基于IP的CDMA系统中声码器的控制方法 [J], 王洪建;汤红波;季新生
3.一种基于Q4401声码器的基带信号处理器的设计与实现 [J], 傅世友
4.基于PXA270和AC486的群路声码器设计 [J], 徐康
5.基于TMS320F28335的声码器设计与实现 [J], 孙凤梅;薛颜;李克靖
因版权原因,仅展示原文概要,查看原文内容请购买。
AI语音助手设计方案

AI语音助手设计方案一、引言AI语音助手是一种基于人工智能技术的智能语音交互系统,其设计方案涉及到语音识别、语音合成、自然语言处理等多个领域。
本文将探讨AI语音助手的设计方案,包括系统架构、技术原理、功能模块等方面的内容。
二、系统架构AI语音助手的系统架构通常包括前端、中台和后端三个部分。
前端主要负责语音信号的采集和预处理,中台进行语音识别、语音合成等核心技术处理,后端则负责数据存储、业务逻辑处理等功能。
1. 前端前端系统主要包括麦克风、声学前端处理等硬件设备和信号处理算法。
麦克风可选用高灵敏度麦克风,能够有效捕获用户语音信号。
声学前端处理主要包括降噪、信号增强、语音端点检测等技术,以提高语音信号的质量和可靠性。
2. 中台中台是AI语音助手的核心部分,包括语音识别、自然语言处理、对话管理等模块。
语音识别技术是将用户输入的语音信号转换为文本信息的过程,主要基于深度学习技术,如CTC、Transformer等模型。
自然语言处理技术则用于理解用户输入的文本信息,进行意图识别和语义理解。
对话管理模块负责处理用户与系统之间的交互过程,实现多轮对话的动态管理和控制。
3. 后端后端系统主要包括数据存储、业务逻辑处理、接口调用等功能。
数据存储一般采用分布式数据库技术,保障数据的安全性和可靠性。
业务逻辑处理则包括用户认证、权限管理、任务调度等功能,实现AI语音助手的各项业务逻辑。
三、技术原理AI语音助手的设计方案离不开多项关键技术的支撑,包括语音识别、语音合成、自然语言处理、对话管理等多个方面。
1. 语音识别语音识别技术主要基于深度学习模型,如CTC(Connectionist Temporal Classification)等。
该技术通过神经网络对语音信号进行特征提取和建模,实现语音信号到文本信息的转换。
其中,声学模型用于建模语音信号的特征,语言模型用于补全拼写错误或者模糊的单词。
语音识别技术的准确率和性能直接影响到AI语音助手的使用体验。
基于PCI总线的高速智能通信适配器的设计与实现

销 , 应 能 支 持 直 接 存 储 器 访 问
( DM A) 式 ,以使 在 数 据 转 移 过 程 方 中 CP 执 行 其 它 任 务 。第 3种 方 式 U
US B、光 纤 通 道 和 I fn b n n i i a d等 。不
H O T Li nk LV D S、 I EEE l3 94、
要 内 部 编 程 与 外 部 的 逻 辑 控 制 , 在 PCB 版 图 设 计 时 注 意 差 分 信 号 线 基
本 等 长 、匹 配 电阻 等 问题 即 可 正 常 工
作 。 型 的L D 接 口采 用 单 工 方 式 , 典 V S
同 的协 议 具 有 不 同的 速 率 特性 和 服 务
式,但 一般在噪声较小 、距离较短的
情 况 下 才 适 用 。L DS 准 定 义 传 输 V 标
质量 。 了实现区域联锁系统 中的高 为 速 远 距 离 安 全 数 据 通 信 , 对 基 于
H OT Li k n M 、 LV D S、 U SB 、
维普资讯
铁 路
一
-
I
■ 王 鲲
王 段
段 武
潘 明
鲲 :铁道科学研 究院通信信 号研究所 .硕 士研究生 .北 京 .10 8 01 0 武 :铁道科学研 究院通信信 号研究所 .研 究员 .北京 .10 8 01 0
潘 明:铁道科学研 究院通信信号 研究所 .工程 师 .北京 .10 8 00 1
配器的设 计思 想及 实现 方法 。
关键 词 : 高速 通信 ; 计算 机联 锁 ; C PI
总 线 ;H T i :F G OL k PA n
【CN110047482A】一种支持语音控制的车载智能充电线【专利】

(19)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知识产权局(12)发明专利申请(10)申请公布号 (43)申请公布日 (21)申请号 201910336729.9(22)申请日 2019.04.25(71)申请人 深圳市中易腾达科技股份有限公司地址 518000 广东省深圳市福田区华富街道深南大道1006号深圳国际创新中心(福田科技广场)C栋7层东(72)发明人 罗宏洲 李荣 (51)Int.Cl.G10L 15/22(2006.01)G10L 15/28(2013.01)H04W 4/80(2018.01)H04W 4/48(2018.01)H04L 12/02(2006.01)H04M 1/725(2006.01)H04H 20/62(2008.01)(54)发明名称一种支持语音控制的车载智能充电线(57)摘要本发明公开了一种支持语音控制的车载智能充电线,包括第一数据接口、第二数据接口、语音控制单元以及之间的连接线,其中,所述语音控制单元又包括语音获取模块、语音数据处理模块、无线通信模块、FM发射模块和供电模块,所述车载智能充电线通过所述第一数据接口与车载充电器连接获取电源,通过所述第二数据接口与外界移动终端连接实现车载充电,同时还能为外界移动终端拓展采集器的数量,提高语音识别效果,实现对外界移动终端的语音控制,提高用户专注力,降低行车过程中的危险因素影响;另一方面,本发明支持车载音响的FM和蓝牙通讯连接,适合绝大部分车型,且结构简单,具有广泛的应用性和良好的用户体验。
权利要求书1页 说明书4页 附图1页CN 110047482 A 2019.07.23C N 110047482A权 利 要 求 书1/1页CN 110047482 A1.一种支持语音控制的车载智能充电线,其特征在于,包括第一数据接口、第二数据接口、语音控制单元以及之间的连接线,所述语音控制单元又包括语音获取模块、语音数据处理模块、无线通信模块、FM发射模块和供电模块,所述车载智能充电线通过所述第一数据接口与车载充电器连接获取电源,通过所述第二数据接口与外界移动终端连接实现充电功能,通过所述语音控制单元实现外界语音数据的采集、降噪处理,并与外界移动终端设备进行无线通信及语音控制,其中,所述语音获取模块采用双麦克风进行外界语音数据获取;所述语音数据处理模块采用两麦克风远场语音处理器集成电路SoC;所述供电模块对所述第一数据接口获取的车载电源电压进行调整,并为所述语音数据处理模块、无线通信模块及FM发射模块提供电源。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b a s e d o n QCE L P
LI Xi a o- -l o n g, G U O Xi a o- -d i n g
( S c h o o l o f E l e c t r i c a l E n g i n e e r i n g a n d I n f o r ma t i o n , H u n a n Un i v e r s i t y o f S c i e n c e a n d T e c h n o l o g y , X i a n g t a n 4 1 1 2 0 1 Hu n a n P r o v i n c e )
Ab s t r a c t : F o r t h e c o n v e n i e n c e o f wo r k e r s o f p o we r wo r k p l a c e i n t h e u s e o f i n t e l l i g e n t l i n e . c h e c k d e v i c e o n s p e e c h c o mmu n i c a t i o n . a
中 图 分 类 号 :T P 3 9 1 . 9 文 献 标 志 码 :B
Th e de s i g n o f i nt e l l i g e nt l i ne - c h e c k d e v i c e s p e e c h t r a n s mi s s i o n s y s t e m
t h e s y s t e m i mp r o v e s t h e s p e e c h p r o c e s s i n g s p e e d a n d t h e q u a l i t y o f r e c o n s t r u c t i o n s p e e c h t h r o u g h t h e a d o p t i o n o f f r a c t i o n a l p i t c h
s e a r c h a l g o r i t h m a n d t h e s e a r c h a l g o r i t h m o f a u t o c o r r e l a t i o n ix f e d c o d e b o o k . I n t h e h a r d wa r e c i r c u i t d e s i g n o f t h i s s y s t e m C8 0 5 l F 0 2 0 a n d T MS 3 2 0 VC5 5 0 9 A a r e u s e d a s c o mmu n i c a t i o n c o n t r o l c o r e a n d d a t a p r o c e s s i n g c o r e r e s p e c t i v e l y . Da t a i S t r a n s mi t t e d f a s t l y b e t we e n M CU a n d DS P i n t h e mo d e o f HP I . T h e r e s u l t s o f s i mu l a t i o n a n a l y s i s a n d v o i c e t e s t s h o w t h a t t h e c o mmu n i c a t i o n s p e e c h s y s t e m a t t a i n s h i g h q u a l i t y r e c o n s t r u c t i o n s p e e c h a t a l O W c o d e r a t e a n d a c h i e v e l O W d e l a y a n d h i g h e 衢c i e n t s p e e c h c o mmu n i c a t i o n .
置 麦
日座 塞 日
D o i : l 0 . 3 9 6 9 4 . i s s n . 1 6 7 1 — 1 0 4 1 . 2 0 1 4 . 0 1 . 0 1 4
基 于Q CE L P 的智能对线器语音传输 系统设计
李小龙 ,郭小定
( 湖南科技大学信息与电气工程学院 ,湖南省 湘潭市 4 1 1 2 0 1 )
摘要 :智能对线器语音传输 系统在编码技 术上以1 3 k QCE L P 为基础 ,采用分 数基音搜索算法和 自相关固定码本搜索算法来 提高语 音处理速度 和合成语音质 量。在硬件 电路 上以C8 0 5 1 F 0 2 0 为通信控 制核 心 、以T MS 3 2 O vc 5 5 O 9 A为数据处理核心 , 并在单 片机J  ̄ D DS P 之间 以HP I 模式快速传 递数据 。仿 真分析和语 音测试的结 果表 明 ,该 系统在 低编码速 率下获得 了较高质 量的合成语音 ,能够 实现低 延时、高效率的语音通信 。 关键词 :1 3 k QCE L P ;智能对线器;码本搜索算法 ;单片机 ;DS P;HP I
s p e e c h t r a n s mi s s i o n s y s t e m i S d e s i g n e d o n t h e b a s e o f t h e i n t e l l i g e n t l i n e . c h e c k d e v i c e . Ba s e d o n t h e c o dE L P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