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年级上册语文课件-.古诗三首望天门山人教部编版

合集下载

三年级上册语文课件-17.1《古诗三首》望天门山-最新(部编版)(19页PPT)

三年级上册语文课件-17.1《古诗三首》望天门山-最新(部编版)(19页PPT)

开阔的胸襟与豪放不羁的精神。
归纳总结
这首诗写了碧水青山,白帆红日,交映 成一幅色彩绚丽的画面。但这画面不是静止 的,而是流动的。随着诗人行舟,山断江开, 东流水回,青山相对迎出,孤帆日边驶来。 诗歌不仅表达了对祖国山河的热爱,也展现 了李白宽阔的胸襟。
拓展延伸
古往今来,人们用美好的语言赞美祖国的大好河山。如写山的 “横看成岭侧成峰,远近高低各不同”,写水的“飞流直下三千尺, 疑是银河落九天”。你还能找出描写美好河山的诗句吗?
碧绿江水东流到此回旋澎湃。
从诗中找出相应的句子。 天门/中断/楚江开, 思考:一首诗就是一幅画,这幅画里都画了哪些景物?
两岸青山对峙美景难分高下,
全诗四句共两层意思,前两句为第一层,着重写________和________。 思考:“两岸青山相对出”中,那个字极具表现力?
一叶孤 舟 从 天 边 悠 悠 驶 来 。
[唐]李 白
诗人乘船而来,让人觉得小船正缓缓从天边驶来,船在江中,这意味着江水也是从天边来,有一种磅礴的气势和动态的美感。
天 门 / 中 断 / 楚 江 开 , 李白(701—762),字太白,号青莲居士,又号“谪仙人”,是唐代伟大的浪漫主义诗人,被后人誉为“诗仙”,与杜甫并称为“李杜”。
但这画面不是静止的,而是流动的。
两岸猿声啼不住,轻舟已过万重山。 黄河远上白云间, 一片孤城万仞山。
黄河之水天上来,奔流到海不复回。
课堂小练
全诗四句共两层意思,前两句为第一层,着重写___江_____和 ____山____。后两句为第二层,“两岸青山相对出”,一个“___出_____” 字,逼真地写出天门山夹江对峙,而且由两岸伸出江心的态势,给 人以“___动_____”态美的感受;“孤帆一片日边来”是___远_____望, 一个“____来____”字,传神地描绘出“孤帆一片”由远而近,由小 而大的情景。

三年级上册语文课件-17《古诗三首-1》人教(部编版)(共16张PPT)

三年级上册语文课件-17《古诗三首-1》人教(部编版)(共16张PPT)

自学提示
1.自由朗读《望天门山》,读准字音与停顿。 2.一边读一边圈出不理解的字词,并借助注
释或工具书试着理解。 3.根据课前搜集的资料,同桌交流介绍诗人。
李白简介
生平简介:李白(701—762),字太白,号青莲居士。他的 一生绝大部分在漫游中度过。其人爽朗大方,爱饮酒作诗,喜 交友。曾被召至长安,供奉翰林。
写一写
写一写
写一写
写一写
谢谢!
天门山:今安徽东梁山与西梁山的合称。东梁山在今芜湖市,西梁 山在今马鞍山市,两山隔江相对,像天然的门户,所以叫天门山。 楚江:长江中下游部分河段在古代流经楚地,所以叫楚江。 至:到
我能根据插图, 讲出古诗描绘 的画面。
望天门山
[唐] 李白
天门中断楚江开,碧水东流至此回。 两岸青山相对出,孤帆一片日边来。
人教版 语文 三年级 上册
17 古诗三首
第一课时
读一读
望天门山
[唐] 李 白
天门中断楚江开,碧水东流至此回。 两岸青山相对出,孤帆一片日边来。
读一读
饮湖上初晴后雨
[宋] 苏 轼
水光潋滟晴方好,山色空蒙雨亦奇。 欲把西湖比西子,淡妆浓抹总相宜。
读一读
望洞庭
[唐] 刘禹锡
湖光秋月两相和,潭面无风镜未磨。 遥望洞庭山水色,白银盘里一青螺。
写一写
左结构: 上下结构:
写一写
东自梁由山 朗在读今《芜望湖天市门,山西》梁,山读在准今字马音鞍与山停市顿,。两山隔江相对,像天然的门户,所以叫天门山。
写一写 欲湖把光西 秋湖月比两西相子和,淡潭妆面浓无抹风总镜相未宜磨。
湖楚光江秋 :月长两江相中和下,游潭部面分无河风段镜在未古磨代。流经楚地,所以叫楚江。 一天边门读 山一:边今圈安出徽不东理梁解山的与字西词梁,山并的借合助称注。 他东的梁一 山生在绝今大芜部湖分市在,漫西游梁中山度在过今。马鞍山市,两山隔江相对,像天然的门户,所以叫天门山。 名他言人佳 评句价:天笔生落我惊材风必雨有,用诗,成千泣金鬼散神尽。还复来。 其曾人被爽 召朗至大长方安,爱供饮奉酒翰作林诗。,喜交友。 楚天江门: 山长:江今中安下徽游东部梁分山河与段西在梁古山代的流合经称楚。地,所以叫楚江。 楚欲江把: 西长湖江比中西下子游,部淡分妆河浓段抹在总古相代宜流。经楚地,所以叫楚江。 天东门梁山:在今安芜徽湖东市梁,山西与梁西山梁在山今的马合鞍称山。市,两山隔江相对,像天然的门户,所以叫天门山。 天释门或中 工断具楚书江试开着,理碧解水。东流至此回。 与他杜的甫 一齐生名绝,大世部称分在“李漫杜游”。中度过。 一边读一边圈出不理解的字词,并借助注 水自光由潋 朗滟读晴《方望好天,门山色》空,蒙读雨准亦字奇音。与停顿。 他两的岸一 青生山绝相大对部出分,在孤漫帆游一中片度日过边。来。 两人岸教青 版山语相文对三出年,级孤帆上一册片日边来。 两自岸由青 朗山读相《对望出天,门孤山帆》一,片读日准边字来音。与停顿。 一根边据读 课一前边搜圈集出的不资理料解,的同字桌词交,流并介借绍助诗注人。 人两教岸版 青山语相文对三出年,级孤帆上一册片日边来。 根主据要课 作前品搜:集《的蜀资道料难,》同《桌梦交游流天介姥绍吟诗留人别。》《将进酒》等。 人与教杜版 甫齐语名文,三世年称级“李上杜册”。 东与梁杜山 甫在齐今名芜,湖世市称,“李西杜梁”。山在今马鞍山市,两山隔江相对,像天然的门户,所以叫天门山。

三年级上册语文课件-17. 古诗三首(望天门山)(统编版) 26PPT

三年级上册语文课件-17. 古诗三首(望天门山)(统编版) 26PPT

2.第二句“碧水东流至此回”。 又反过来着重写夹江对峙的天门山对汹涌
奔腾的楚江的约束力和反作用。由于两山夹峙, 浩阔的长江流经两山间的狭窄通道时,激起回 旋,形成波涛汹涌的奇观。如果说上一句是借 山势写出水的汹涌,那么这一句则是借水势衬 出山的奇险。
3.“两岸青山相对出,孤帆一片日边来。” 这两句是一个不可分割的整体。上句写望
1.望----看,往远处看。 2.开----断开。 3.至----到。 4.此----这里。 5.回----回旋。 6.孤----单独。 7.帆----船。
欢迎进入诗句赏析
1.第一句“天门中断楚江开”。 着重写出浩荡东流的楚江,冲破天门奔腾
而去的壮阔气势。它给人以丰富的联想:天门 两山本来是一个整体,阻挡着汹涌的江流。由 于楚江怒涛的冲击,才撞开了“天门”,使它 中断而成为东西两山。
2.猜想第三和第四句的诗意。
小资料袋:
1、2句的诗意:天门山被长江从中断 开,碧绿的江水奔腾东流,到这儿突然转 了个弯,向北流去。
3、4句的诗意:两岸的青山相互对峙, 一只小船从太阳升起的地方悠悠驶பைடு நூலகம்。
试一试: 把整首诗连起来讲一讲它的诗意!
画一画:
聪明的你,请把诗中所描绘的 内容变成画并画出来。
中所见天门两山的雄姿,下句则点醒“望”的 立脚点,诗人并不是站在岸上的某一个地方遥 望天门山,他“望”的立脚点便是从“日边来” 的“一片孤帆”。
想一想:体会断、开、回这些动词的 意境!
1.断、开这两个动词描绘出江水的声 势浩大。 2.回字写出了江水回旋湍流而激荡, 气势不可阻挡。
1.初步了解体会一下,第一和第二句的 诗意。
怎么读:
天门/中断/楚江/开, 碧水/东流/至此/回。 两岸/清山/相对/出, 孤帆/一片/日边/来。

部编版三年级语文上册17课望天门山《 古诗三首》PPT优秀课件

部编版三年级语文上册17课望天门山《  古诗三首》PPT优秀课件
远远望去,洞庭湖如同白银盘,盛 放着像青螺一样的君山。
课后作业
1.完成本课练习。 2.背诵古诗《饮湖上初晴后雨》、《望洞庭》。
语文 三年级 上册
17.古诗三首
作者简介
李白(701-762),唐代伟大的浪漫主义诗人,字 太白,号青莲居士,他一生写了大量歌颂祖国河山,揭 露社会黑暗和蔑视权贵的诗歌,现存近万首诗,他的诗 以磅礴雄伟的气势、炽烈奔放的情感、丰富奇丽的想象 、大胆惊人的夸张、清新自然的语言,创造出了瑰丽多 彩的艺术形象,达到了“笔落惊风雨,诗成泣鬼神”的 艺术效果,被称为“诗仙”。
二、背一背,写一写。
望天门山
天门( 中断 )楚江开, 碧水东流( 至此回 )。 两岸青山( 相对出 ), ( 孤帆 )一片日边来。
课后作业
1.本课生字词写2遍,词语解释写2遍。 2.背诵古诗《望天门山》。
语文 三年级 上册
17 古诗三首
第二课时
方法回顾
我们是怎么学习《望天门山》的?
要读好停顿。
可以借助注释、插图,联系 生活的方法来理解诗句。
还可以边读边想象画面。
饮湖上初晴后雨
苏轼(1037-1101),字子 瞻,世称苏东坡。北宋文学家、 书法家、画家。有《东坡七集》 《东坡易传》《东坡乐府》等传 世。《饮湖上初晴后雨》是由两 首诗歌构成的一组诗,这里选的 是其中一首。
自读提示
朗读古诗,读准字音,读出停顿。
镜未磨遥
yín
pán
tínɡ
银盘庭
(1)望:从远处看。 (2)洞庭:湖名,在今湖南省北部。 (3)湖光:湖面的波光。 (4)两:指湖光和秋月。 (5)和:和谐,优美。 (6)潭面:指湖面。
(7)镜未磨:古人的镜子用铜制作、磨成。这里一说是湖面无风,水平如镜。 (8)山:指洞庭湖中的君山。 (9)白银盘:形容平静而又清的洞庭湖面。 (10)青螺:这里用来形容洞庭湖中的君山。

人教部编版语文三年级上册.古诗三首PPT课件

人教部编版语文三年级上册.古诗三首PPT课件

镜未磨遥
yín
pán
tínɡ
银盘庭
(1)望:从远处看。 (2)洞庭:湖名,在今湖南省北部。 (3)湖光:湖面的波光。 (4)两:指湖光和秋月。 (5)和:和谐,优美。 (6)潭面:指湖面。
(7)镜未磨:古人的镜子用铜制作、磨成。这里一 说是湖面无风,水平如镜。
(8)山:指洞庭湖中的君山。 (9)白银盘:形容平静而又清的洞庭湖面。 (10)青螺:这里用来形容洞庭湖中的君山。
1. 说得太好了,老师佩服你,为你感到骄傲! 2. 你的设计(方案、观点)富有想象力,极具创造性。 3. 我非常欣赏你的想法,请说具体点,好吗? 4. 某某同学的解题方法非常新颖,连老师都没想到,真厉害! 5. 让我们一起为某某喝彩!同学们在学习过程中,也要敢于猜想,善于猜想,这样才能有所发现,有所创造! 三、表扬类
此页为防盗标记页(下载后可删)教师精彩课堂用语(听说读问写)(收藏打印版,此页右键可以删除)
1、谢谢大家听得这么专心。 2、大家对这些内容这么感兴趣,真让我高兴。 3、你们专注听讲的表情,使我快乐,给我鼓励。 4、我从你们的姿态上感觉到,你们听明白了。 5、我不知道我这样说是否合适。 6、不知我说清了没有,说明白了没有。 7、我的解释不知是否令你们满意,课后让我们大家再去找有关的书来读读。 8、你们的眼神告诉我,你们还是没有明白,想不想让我再讲一遍? 9、会“听”也是会学习的表现。我希望大家认真听好我下面要说的一段话。 10、从听课的情况反映出,我们是一个素质良好的集体。 1、谢谢你,你说的很正确,很清楚。 2、虽然你说的不完全正确,但我还是要感谢你的勇气。 3、你很有创见,这非常可贵。请再响亮地说一遍。 4、××说得还不完全,请哪一位再补充。 5、老师知道你心里已经明白,但是嘴上说不出,我把你的意思转述出来,然后再请你学说一遍。 6、说,是用嘴来写,无论是一句话,还是一段话,首先要说清楚,想好了再说,把自己要说的话在心里整理一下就能说清楚。 7、对!说得很好,我很高兴你有这样的认识,很高兴你能说得这么好! 8、我们今天的讨论很热烈,参与的人数也多,说得很有质量,我为你们感到骄傲。 9、说话,是把自己心里的想法表达出来,与别人交流。说时要想想,别人听得明白吗? 10、说话,是与别人交流,所以要注意仪态,身要正,不扭动,眼要正视对方。对!就是这样!人在小时候容易纠正不良习惯,经常 注意哦。

部编版三年级语文上册《古诗三首》课件

部编版三年级语文上册《古诗三首》课件

THANKS
感谢您的观看
持续深入学习
古诗作为中华文化的精髓,值得我们深入研究和品味。在 未来的学习中,我将继续探索古诗的魅力,力求在理解、 欣赏和运用方面达到更高的水平。
实践与应用
在掌握一定数量的古诗后,我计划尝试在写作中运用所学 知识,让古诗的韵味和哲理融入我的文字中,提升作品的 艺术价值。
拓展课外阅读
为了更全面地了解古诗文化,我计划在课后阅读更多的古 诗作品,以拓展视野、丰富知识储备。
03
情感投入
鼓励学生将自己代入到诗人的情感世界中,通过朗诵传达出古诗所蕴含
的情感。
背诵方法指导
分段记忆
将每首古诗分成若干段, 先逐段背诵,再串联起来 整体背诵。
联想记忆
引导学生通过联想诗句中 的关键词、画面或情境, 辅助记忆。
重复练习
强调重复练习的重要性, 鼓励学生利用碎片时间进 行复习和巩固。
朗诵和背诵的实践
02
古诗解读
古诗的文字解析
总结词
理解字词含义
详细描述
对古诗中的每个字词进行详细的解释,包括生僻字、多义字和通假字等。
古诗的意境分析
总结词
感受诗的氛围和情感
详细描述
引导学生通过分析诗句,理解古诗所表达的意境和情感,如山水田园的恬静、离 别的忧伤等。
古诗的表达技巧
总结词
学习修辞手法和表达技巧
详细描述
部编版三年级语文上 册《古诗三首》课件
汇报人:
202X-01-04
目录
CONTENTS
• 古诗简介 • 古诗解读 • 古诗的朗诵和背诵 • 古诗的应用与拓展 • 总结与反思 • 课后作业与要求
01
古诗简介
古诗的背景

统编版三年级语文上册17.古诗三首《望天门山》课件(共21张PPT)

统编版三年级语文上册17.古诗三首《望天门山》课件(共21张PPT)

天门山
天门山在今天的安徽省和县与当涂县的 长江两岸,江北的西梁山和江南的东梁山两 山隔江对峙,像一座天设的门户,所以叫天 门山。
朗读古诗
望天门山 [唐] 李 白
duàn chǔ
天门中断楚江开,
zhì
碧水东流至此回。 两岸青山相对出,
fān
孤帆一片日边来。
导学单
1.诗中写了几种景物?读一读古诗,圈出诗中的景物。 2.诗中你读懂了哪些词语的意思,分享给小组的伙伴。 3.组长分工,小组成员一人一句大致说说这首诗的意思。
积极展学
望天门山 天门山 长江 [唐] 李 白 天门中断楚江开,碧水东流至此回。 两岸青山相对出,孤帆一片日边来。
积极展学
望天门山 [唐] 李 白
左边为一把 刀把缠缠绕绕 的全都剪断, 右边是一把锋 利的斧子。
天门中断楚江开,碧水东流至此回。
中间断开
到这里 回旋
两岸天门山
[唐] 李 白
天门中断楚江开,碧水东流至此回。
浩荡的长江把天门山从中劈开,一分为二。奔涌的长江水经过天门山时形成回旋的水流。
两岸青山相对出,孤帆一片日边来。
两岸高耸的青山隔着长江相峙而立,一叶孤舟从日边而来。
想象画面
借水衬山
峻峭 险峻
天门中断楚江开,
汹涌 奔腾
奇险
浩荡
碧水东流至此回。
动态之美,以动
浑阔 茫远
孤 帆 一 片 日 边 来 。写静。
惊喜、愉悦、激动……
吟诵古诗
望天门山 [唐] 李 白 天门中断楚江开, 碧水东流至此回。 两岸青山相对出, 孤帆一片日边来。
拓展积累
望庐山瀑布 唐·李 白 日照香炉生紫烟, 遥看瀑布挂前川。 飞流直下三千尺, 疑是银河落九天。

统编版三年级上册语文 《17 古诗三首(望天门山)》课件 (30张 )

统编版三年级上册语文 《17 古诗三首(望天门山)》课件   (30张 )

李白一生,四处漫游,游览了祖国无数 的名山大川,热爱自然,寄情万物,是他 生命中非常重要的气质。在他二十五岁的 时候,他离开家乡,怀着济世安民的雄心 壮志,游历天下。有一天,他来到了长江, 乘舟而下,他看到了——天门山,有感而 发,写下了《望天门山》。
了解李白
李白:字太白,号青莲居士。 中国唐朝诗人,有“诗仙”之称, 是伟大的浪漫主义诗人。汉族, 祖籍陇西郡成纪县,出生于蜀郡 绵州昌隆县,一说生于西域碎叶 (今吉尔吉斯斯坦托克马克)。 逝世于安徽当涂县。其父李客, 夫人有许氏、刘氏等四位,育二 子(伯禽、天然)一女(平阳)。 存世诗文千余篇,代表作有《蜀道难》、《行路难》、 《梦游天姥吟留别》、《将进酒》等诗篇,有《李太 白集》传世。公元762年病卒,享年61岁。
学习生字
左边是一把刀把两束丝 全都剪断了,右边是一 把锋利的斧头

猜猜这是什么字
诗句赏析
天门中断楚江开,碧水东流至此回课
“断”体现了天门山的( 高)且(险)。
ቤተ መጻሕፍቲ ባይዱ
第一句:“天门中断楚江开” 一紧、扣导题入目新课,总写天门山,着重写出浩荡东流的 楚江冲破天门山奔腾而去的壮阔气势。它给人 以丰富的联想:天门两山本来是一个整体,阻 挡着汹涌的江流。由于楚江怒涛的冲击,才撞 开了“天门”,使它中断而成为东西两山。 “断”体现了天门山的高且险。
巍峨壮丽的长城
一、导入新
神来之笔的天门山
一导入新课
婀娜多姿的西湖
一、导入新课
烟波浩渺的洞庭湖
一、导入新课
关于祖国壮美河山的诗句
一、导入新课
1.白日依山尽,黄河入海流。——王之涣《登鹳雀楼》
2.空山不见人 ,但闻人语响。——王维《鹿柴》
3.大漠孤烟直,长河落日圆。——王维《使至塞上》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望天门山
[唐] 李白
天门中断楚江开, 碧水东流至此回。 两岸青山相对出, 孤帆一片日边来。
三年级上册语文课件-.古诗三首(望 天门山 )(共 张PPT) 人教部 编版( 共张PPT )
三年级上册语文课件-.古诗三首(望 天门山 )(共 张PPT) 人教部 编版( 共张PPT )
两岸青山相对出,
孤帆一阳升 起的地方悠悠驶来。
三年级上册语文课件-.古诗三首(望 天门山 )(共 张PPT) 人教部 编版( 共张PPT )
三年级上册语文课件-.古诗三首(望 天门山 )(共 张PPT) 人教部 编版( 共张PPT )
诗人为这些山川景物抹上了怎样
的色彩?
望天门山
天门中断楚江开, 碧水东流至此回。 两岸青山相对出, 孤帆一片日边来。
青(山) 绿(水) 红(日) 白(帆)
三年级上册语文课件-.古诗三首(望 天门山 )(共 张PPT) 人教部 编版( 共张PPT )
三年级上册语文课件-.古诗三首(望 天门山 )(共 张PPT) 人教部 编版( 共张PPT ) 三年级上册语文课件-.古诗三首(望 天门山 )(共 张PPT) 人教部 编版( 共张PPT )
三年级上册语文课件-.古诗三首(望 天门山 )(共 张PPT) 人教部 编版( 共张PPT )

三年级上册语文课件-.古诗三首(望 天门山 )(共 张PPT) 人教部 编版( 共张PPT )
三年级上册语文课件-.古诗三首(望 天门山 )(共 张PPT) 人教部 编版( 共张PPT ) 三年级上册语文课件-.古诗三首(望 天门山 )(共 张PPT) 人教部 编版( 共张PPT )
三年级上册语文课件-.古诗三首(望 天门山 )(共 张PPT) 人教部 编版( 共张PPT )
1、2句的诗意: 天门山被长江从中断开,碧绿的江 水奔腾东流,到这儿突然转了个弯, 向北流去。
三年级上册语文课件-.古诗三首(望 天门山 )(共 张PPT) 人教部 编版( 共张PPT )
三年级上册语文课件-.古诗三首(望 天门山 )(共 张PPT) 人教部 编版( 共张PPT )
三年级上册语文课件-.古诗三首(望 天门山 )(共 张PPT) 人教部 编版( 共张PPT ) 三年级上册语文课件-.古诗三首(望 天门山 )(共 张PPT) 人教部 编版( 共张PPT )
碧水东流至此回。 ● 碧绿的江水奔
腾东流,到这儿突
然转了个弯,向北 流去。
由于两山夹峙, 浩阔的长江流经两 山间的狭窄通道时, 激起回旋,形成波 涛汹涌的奇观。
李白 (701~762 年),字太白,号青 莲居士,四川人, 唐代伟大的浪漫主 义诗人。又称为 “诗仙”。
望天门山
[唐] 李白
天门中断楚江开, 碧水东流至此回。 两岸青山相对出, 孤帆一片日边来。
天门/中断/楚江/开, 碧水/东流/至此/回。 两岸/清山/相对/出, 孤帆/一片/日边/来。
学习要求
三年级上册语文课件-.古诗三首(望 天门山 )(共 张PPT) 人教部 编版( 共张PPT )
两岸青山相对出
三年级上册语文课件-.古诗三首(望 天门山 )(共 张PPT) 人教部 编版( 共张PPT )
三年级上册语文课件-.古诗三首(望 天门山 )(共 张PPT) 人教部 编版( 共张PPT )
孤帆一片日边来

天门中断楚江开,
●●

天门山被长
江从中断开,
天门两山本来是 一个整体,阻挡着 汹涌的江流。由于 楚江怒涛的冲击, 才撞开了“天门”, 使它中断而成为东 西两山。
碧水东流至此回
三年级上册语文课件-.古诗三首(望 天门山 )(共 张PPT) 人教部 编版( 共张PPT ) 三年级上册语文课件-.古诗三首(望 天门山 )(共 张PPT) 人教部 编版( 共张PPT )
三年级上册语文课件-.古诗三首(望 天门山 )(共 张PPT) 人教部 编版( 共张PPT )
想一想:断、开、回 三个动词体会到什么?
1、断、开这两个动词 描绘出江水的声势浩大。 2、回字写出了江水 回旋湍流而激荡,气势 不可阻挡。
三年级上册语文课件-.古诗三首(望 天门山 )(共 张PPT) 人教部 编版( 共张PPT )
用自己的话来描述一下 (碧)水: (青)山: (白)帆: (红)日:
三年级上册语文课件-.古诗三首(望 天门山 )(共 张PPT) 人教部 编版( 共张PPT )
1.这首诗描绘了什么景色? 2.表现了诗人怎样的思想感情?
热爱祖国大好河山
三年级上册语文课件-.古诗三首(望 天门山 )(共 张PPT) 人教部 编版( 共张PPT )
三年级上册语文课件-.古诗三首(望 天门山 )(共 张PPT) 人教部 编版( 共张PPT )
朗读这首诗时,一定要 有感情地表现出:气势雄 壮,充满阳刚之气。
三年级上册语文课件-.古诗三首(望 天门山 )(共 张PPT) 人教部 编版( 共张PPT )
三年级上册语文课件-.古诗三首(望 天门山 )(共 张PPT) 人教部 编版( 共张PPT )
自学感悟:借助课本注释和工具书理解 诗意.
合作交流:想想每句诗中哪个字用的好, 好在哪里?
天门中断楚江开
天门中断楚江开, 碧水东流至此回。红色的字是
什么意思呢?
❖中断:从中间断开。
回: ❖
回旋。由于两山夹峙,汹涌的长江流经两
山间的狭窄通道时,激起回旋,形成波涛汹涌的
奇观。
(山)断(水)开


诗中写了哪些景物?
望天门山
天门中断楚江开, 碧水东流至此回。 两岸青山相对出, 孤帆一片日边来。
天门山 长江水 太阳 孤帆
三年级上册语文课件-.古诗三首(望 天门山 )(共 张PPT) 人教部 编版( 共张PPT )
三年级上册语文课件-.古诗三首(望 天门山 )(共 张PPT) 人教部 编版( 共张PPT )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