八年级语文上册第五单元测试题
八年级语文上学期第5单元测试题

书山有路勤为径,学海无涯苦作舟
立志当早,存高远八年级语文上学期第5单元测试题
1.目标导航
本单元五篇文章都表现了人们对于自然的热爱,倡导人们与自然和谐共处。
本单元的学习目标是:
(1)正确理解人与自然的关系,明确人与自然应该和谐相处的道理和意义。
(2)学习说明文的有关知识和写法。
(3)体会各篇文章所流露的对花草树木以及鸟兽鱼虫的真情,学习在记叙和说明中结合抒情和议论的写法。
(4)开展有意义的视听活动,提高视听效果。
《苏州园林》介绍的是人造的风景,叶圣陶先生娓娓道来,让人觉得身处优美的大自然中,不能不为建筑师巧夺天工的技艺而赞叹;
《都市精灵》则从小处落笔,往大处拓展,古今中外无所不包,让人叹服之余,深深赞同作者的观点:要爱护我们的生存环境;
季羡林先生的《幽径悲剧》在写美的过程中多了一些愤慨,更加能引起人们对于自身愚昧的反省,可谓振聋发聩;
《明天不封阳台》记叙的事情虽小,但作者却拥有一颗慈悲之心,文中处处透出智者的思索;
《治水必躬亲》则为我们勾勒了一幅三百年前的治水图,相信读完这篇短文,我们更应知道顺应自然,才能真正造福民众。
学习本单元,除要领略作者表达观点的技巧,还要学会欣赏雅致的语言,。
部编人教版八年级语文上册第五单元测试卷(含答案)

部编人教版八年级语文上册第五单元测试卷(含答案)第五单元检测卷时间:150分钟满分:150分(其中卷面书写占5分)题序罚球一、语文积累与综合运用(35分)1.默写古诗文中的名句名篇。
(10分)(1)恳请在以下横线上核对出来古诗文名句。
(自由选择其中6句,严禁多挑选)①牧人驱犊抵,________________。
(王绩《野望》)②烈士暮年,________________。
(曹操《龟虽寿》)③____________________,出则无敌国外患者,国恒亡。
(《生于忧患,死于安乐》)④________________,悠然见南山。
[陶渊明《饮酒》(其五)]⑤报君黄金台上意,____________________。
(李贺《雁门太守行》)⑥____________________,似曾相识燕归来。
(晏殊《浣溪沙》)⑦常记溪亭日暮,________________。
(李清照《如梦令》)⑧杜牧《赤壁》一诗中蕴藏机遇造人的哲理的诗句就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默写杜甫《春望》的后四句。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1)~(4)题。
(9分)质朴而圆润的徽剧带着泥土与流水的芬芳,以它独有的民间艺术与民俗风情,唱遍了江南的山水楼台,也唱遍了徽州的街闾巷虎牙。
在悄然推移的光阴里,无人知晓就是谁泼了砚台的古墨,.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令锦秀山河漫润在潮湿的水墨中。
沿着河流追sù古徽州苍郁的历史,还有那些铺卷而来的徽州民风,在kuàn来锏娜松中获得一种坚实与淡定的快乐。
(1)给加点字注音,根据拼音写下适当的汉字。
(3分后)悄然()追sù()kuàn()达.(2)文中存有错别字的一个词语就是“________”,这个词语的恰当读法就是“________”。
部编新教材八年级语文上册-第05单元 单元检测-同步测试题含答案

第五单元单元检测一、积累与运用1.下列词语中加点字注音完全正确的一项是()A.匀称.(chēng)洨.河(xiáo)序幕.(mù)长虹饮涧.(jiàn)B.轩.榭(xuān)镂.空(lǚ)涂墁.(màn)俯.仰生姿(fǔ)C.罅.隙(xià)拯.救(zhěng)金蜣.(qiāng)不怀.好意(huái)D.桅.杆(wéi)岔.道(chà)簇.拥(cù)摩肩接踵.(zhòng)2.下列词语中没有错别字的一项是()A.拱圈雕刻就地取才千态万状B.闲适丘壑认其自然盘曲嶙峋C.汴京漕船形态各异车水马龙D.防御倒霉来之不易开合自茹3.下列句子中加点词语使用错误的一项是()A.设计者和匠师们因地制宜....,自出心裁,修建成功的园林当然各个不同。
B.秋风中叶子簌簌而落,北雁南飞,活跃在田间草际的昆虫也都销声匿迹....了。
C.山区扶贫工作是一项利国利民的工程,涉及多个方面,解决交通问题首当其冲....。
D.铜仁梵净山以“贵州第一名山”而闻名遐迩....,引来无数宾客登高览胜。
4.下列句子没有语病的一项是()A.散文通常写自然风物、社会风云的一角,写名士凡人的片段事迹,抒写一缕情思,传达某种趣味。
B.政府不断继续加大公共服务事业,如关注教育均衡、食品安全等问题,这些都与老百姓的生活密切相关。
C.我们常说的知识改变命运,实则是知识改变了你对整个世界的认知,从而对每一件事的态度。
D.在第26届“汤姆斯杯”羽毛球锦标赛上,中国男队折戟沉沙,其原因是队伍青黄不接的缘故。
5.下列句子中标点符号使用有误的一项是()A.《水经注》里提到的“旅人桥”,大约建成于公元282年,可能是有记载的最早的石拱桥了。
B.画中的“孙羊店”“脚店”等,与《东京梦华录》中所记的“曹婆婆肉饼”“正店七十二户……其余皆谓之脚店”等,无有不符。
C.寻求适当的地点——一棵小矮树,一丛百里香,一片野草叶,或者一根灌木枝——脱掉身上的皮。
2022年新部编版初中语文八年级上册第五单元综合能力提升测试卷(附参考答案)

2022年新部编版初中语文八年级上册第五单元综合能力提升测试卷一、选择题(共21分)1.(本题3分)下列加点字注音完全正确的一项是()A.题跋.(bō)岔.道(chà)行旅.(lǚ)B.翰.林(hàn)驮.队(tuó)遒.劲(qiú)C.田畴.(shòu)簇.拥(cù)摄.取(shè)D.宏敞.(chǎng)檀.香(shán)擅.长(shàn)2.(本题3分)下列各组词语中书写完全正确的一项是()A.纤维/忏悔防御/妨碍暴走/爆光B.寻觅/发觉宣传/喧华顾忌/疾恶如仇C.愉悦/娱乐折皱/拆开忠心/无动于钟D.隐蔽/作弊迟缓/支援挖掘/倔强3.(本题3分)对下列句式的判断错误的一项是()A.“天宫课堂”第一课今天下午几点开始?(疑问句)B.您喝吧,赵大爷!(祈使句)C.快跟上队伍,别在那儿拍照了!(感叹句)D.茅以昇是中国现代桥梁工程学的重要奠基人。
(陈述句)4.(本题3分)下列句子中加点词语运用不恰当的一项是()A.虽已立春,但春寒料峭....,凛冽的风仍不时从门缝往里吹。
B.主播小阿雷经常长途跋涉....到偏远地区捐助,为孤贫老人、留守儿童送去温暖和关怀。
C.李波和王成关系很好,平时总是摩肩接踵....,形影不离。
D.张择端的《清明上河图》前,观看的人络绎不绝....。
5.(本题3分)下列关于名著和文化常识的表述不正确的一项是()A.消息的正文一般包括导语、主体、背景和结语四部分。
正文的结构通常是按照重要性递减的原则安排的。
B.《史记》记叙了从传说中的黄帝到汉武帝共三千余年的史事,全书一百三十篇,分为本纪、表、书、世家、列传。
C.《昆虫记》中小甲虫“为它的后代作出无私的奉献,为儿女操碎了心”;螳螂善于利用“心理战术”制服敌人;切叶蜂善建巢穴,管理家务。
D.白居易,字乐天,号香山居士。
早年与元稹齐名,并称“元白”;晚年又与刘禹锡齐名,并称“刘白”。
人教版八年级上册语文第五单元达标测试卷

第五单元达标测试卷时间:90分钟满分:100分一、积累与运用(19分)1.阅读下面的文字,按要求答题。
(4分)江南园林甲天下,苏州园林甲江南。
此次园博会中的苏州园,不仅chuán( )承了苏州园林经典的造景手法,还运用现代技术,营造出情趣多变、景象万千的艺术氛围,令人心chí( )神往。
游客徜徉于苏州园内,呼吸着清新的空气,líng( )听着悦耳的鸟语,会觉得自己已经和景色róng( )合在一起了。
苏州园设计独特,门窗____________(简陋简朴)而富于变化,长廊精美而________________(别有用心别具匠心),整个园子充盈着浓郁的诗情画意。
(1)根据拼音写出相应的汉字。
(2分)①chuán( )承②心chí( )神往③líng( )听④róng( )合(2)从括号内选择恰当的词语填写在前面的横线上。
(2分)2.下列各句中,加点的词语删去后不影响句意表达的一项是( )(2分)A.《水经注》里提到的“旅人桥”,大约建成于公元282年,可能..是有记载的最早的石拱桥了。
B.水面假如成河道模样,往往..安排桥梁。
C.《清明上河图》是一幅写实性很强的作品,画中所绘景物,与文献中有关汴梁的记载基本..一致。
D.其实..,它干起活来简直像矿工或铁路工程师。
3.下列句子中加点成语运用不恰当的一项是( )(2分)A.写文章最忌提笔就写,想到哪儿写到哪儿,文章全无脉络可言,要做到胸中有丘壑.....,一气呵成。
B.最近天气忽冷忽热,容易生病,儿童医院门前车水马龙....,看病的人真多。
C.对于社会上的不正之风,我们不能熟视无睹,不动声色....。
D.早在13世纪,卢沟桥就闻名遐迩....,“卢沟晓月”很早就成为北京胜景之一。
4.下列各句中,没有语病、句意明确的一项是( )(2分)A.提供网络搜索服务的企业必须整改是因为竞价排名机制影响了搜索结果的公正性是重要原因。
八年级上册语文部编版单元测试第五单元综合测试试题试卷含答案解析(3)

[乙]我们遵照前人的经验,卧床假寐,静待五更。当表针一指到四点的时候,我们就赶忙起床。走出门
外,当真听见了此落彼起的报晓鸡鸣。晨寒凛冽,我们踏着如霜似雪的月光走上了卢沟桥。这时,接近满
圆的晓月转到了西天,正悬挂在迎面的卢师山上。抬头望月,看得出这时的月与桥的距离是最近的;晓月
的亮度比初升和正处中天时,都大得多。这时的晓月是在桥的北侧,永定河的上游,月光顺流而下,视野
8 年级上册语文部编版
第五单元单元测试
一、积累与运用(24 分)
1.下列加点字的注音全都正确的一项是( )(2 分)
A.河堤.(tí) B.拱.桥(gǒng) C.罅.隙(xià) D.地穴.(xué)
池沼.(zhǎo) 着.眼(zhuó) 汴.梁(biàn) 遒劲.(jìn)
黏.土(nián) 喧嚣.(xiāo) 钵.声(bō) 考订.(dìng)
2.下列各组词语中书写全都正确的一项是( )(2 分)
擅.长(shàn) 摄.取(niè) 舳.舻(zhú) 握篙.(gǎo)
A.推祟
蔓延
嶙峋
络绎不绝
B.序幕
城郭
翰林
无暇一顾
C.车辙
轩射
踏青
春寒料峭
D.明艳
唯愿
隧道
长途拔涉
3.下列句子中加点的成语使用不正确的一项是( )(2 分) A.那座建筑物不愧是由远近闻名的建筑设计师设计的,真是巧.妙.绝.伦.,引人注目。 B.我们要因.地.制.宜.地发展适合本地特色的产业,不能盲目发展。 C.以“仙人牧鹿”传说创作的“呦呦鹿鸣寨美一方”稻田艺术作品,经过 50 多天的精心管护,如今这 福稻田牧鹿图更加惟.妙.惟.肖.。 D.小明的妈妈生病住院了,爸爸为了不耽误小明在校读书,撒谎说妈妈出差了,真是别.具.匠.心.。
2023-2024学年初中语文部编版五四制八年级上第五单元单元测试(含答案解析)

2023-2024学年部编版五四制初中语文单元测试班级 __________ 姓名 __________ 考号 __________一、单选题(本大题共计6小题每题3分共计18分)1.下列关于《红星照耀中国》的说法有误的一项是()A. 美国著名记者埃德加·斯诺在《红星照耀中国》一书中向全世界报道了中国工农红军长征这一举世无双的军事壮举B. 当时为了在国民党统治区出版方便《红星照耀中国》曾易名为《西行漫记》C. 《红星照耀中国》主要是埃德加·斯诺参照了中国国内大量的报道写成的使西方全面了解了共产党人的生活D. 《红星照耀中国》一书报道了众多红军领袖和红军将领如毛泽东、周恩来、彭德怀等一代领袖毛泽东在斯诺的笔下是如此的平易近人【答案】C【解析】C项“参照了中国国内大量的报道写成的”错误《红星照耀中国》是埃德加·斯诺通过实地采访与所见所闻写成的“使西方全面了解了共产党人的生活”错误《红星照耀中国》使西方人第一次了解到中国共产党人的真实生活2.《昆虫记》中蟹蛛爱吃()A. 蜜蜂B. 蝎子C. 蝴蝶【答案】A【解析】依据《昆虫记》中相关内容“这种蜘蛛不会用网猎取食物它的捕食方法是埋伏在花的后面等猎物经过然后上去在它颈部轻轻一刺你别小看这轻轻的一刺这能致它的猎物于死地我所观察到的这群蟹蛛尤其喜欢捕食蜜蜂”可知蟹蛛爱吃蜜蜂故选A3.下列文学作品及常识的表述完全正确的是()A. 叙事诗《木兰诗》是北宋时期的一首乐府民歌叙述了一个传奇的故事选自北宋郭茂倩编写的《乐府诗集》B. 臧克家在《回忆鲁迅先生》一文中为我们展现了一个生活化的、真实的鲁迅先生让我们直面他伟大的人格C. 《孙权劝学》选自北宋司马光主持编纂的纪传体通史《资治通鉴》文章写的是吕蒙在孙权劝说下“乃始就学” 其才略很快有惊人的长进而令鲁肃叹服并与之“结友”的佳话D. 《邓稼先》一文作者杨振宁以中华几千年文化为背景以一百多年来的民族情结、50年的朋友深情为基调用饱含感情的语言介绍了一位卓越科学家、爱国者——邓稼先【答案】D【解析】A项“北宋时期的一首乐府民歌”错误应为“南北朝时北方的一首乐府民歌”B项“臧克家”错误《回忆鲁迅先生》的作者是萧红C项“纪传体通史”错误应为“编年体通史”故选D4.下列表述\underset\cdot不\underset\cdot正\underset\cdot确的一项是()A. 望闻问切是中医诊病的四种方法望诊是第一步即观察病人气色B. 序是一种文体有书序、赠序等《送东阳马生序》是宋濂写给马生的一篇赠序C. 社土地神稷谷神封建君主祭社稷祈求丰年后来把社稷作为国家的代称D. 伯夷、叔齐“不食周粟隐于首阳山采薇而食之” 后以“采薇”比喻遭贬谪【答案】D【解析】D.伯夷、叔齐对周武王伐纣的行为嗤之以鼻誓死不作周的臣民也不吃周的粮食他二人隐居在首阳山采野果为生最后饿死在首阳山上故后世以“采薇”比喻隐居不仕故选D.5.下列句中画线的成语运用不正确的一项是()A. 难道两封家书总失落了不成?一连又候了两天都是杳无信息B. 茨威格在文章中对托尔斯泰眼睛的刻画可谓入木三分C. 这部小说凝聚了作者毕生的智慧构思非常巧妙故事情节抑扬顿挫引人入胜D. 他忠人之事急人之难爱听些受恩者的恭维虽不见得乐此不彼却也习以为常【答案】C【解析】A项杳无信息一直得不到一点消息符合语境使用正确B项入木三分用来形容书法笔力强劲也用来比喻分析问题深刻符合语境使用正确C项抑扬顿挫形容声音高低起伏和谐而有节奏此处用于形容故事情节不合语境D项习以为常常做某种事情或常见某种现象成了习惯就觉得很平常了符合语境使用正确故选C6.下列有关文学常识和课文内容的说法有误的一项是()A. 光未然的《黄河颂》中诗人通过赞美黄河歌颂了中华民族顽强的奋斗精神和不屈的意志表达了中华儿女坚定的决心和一往无前的勇气B. 《说和做——记闻一多先生言行片段》结构严谨开篇总领全文先表现闻一多“学者的方面” 后表现闻一多“革命家的方面” 在上下两部分之间用总承上文和总起下文的句子使文章衔接紧密过渡自然C. 魏巍的《谁是最可爱的人》一文中选取松骨峰战斗、火中救小孩、防空洞谈话这三个或集体或个人的典型事例从不同侧面集中表现了志愿军战士最本质的思想感情表现了志愿军战士的革命英雄主义精神、国际主义和爱国主义精神D. 《孙权劝学》选自北宋司马光主持编纂的编年体断代史《资治通鉴》本文用对话表现人物形象孙权劝学先一语破的向吕蒙指出“不可不学” 继而现身说法指出“学”“大有所益” 使吕蒙无可推辞“乃始就学”【答案】D【解析】D项“编年体断代史”错误《资治通鉴》是编年体通史二、文言文阅读(本大题共计1小题每题15分共计15分)7.(1)解释下列句中划线的词语①且焉置土石焉_______________ ②遂率子孙荷担者三夫荷 _______________③曾不能毁山之一毛毛_______________ ④河曲智叟亡以应亡 _______________7.(2)用现代汉语翻译下列句子①寒暑易节始一反焉②操蛇之神闻之惧其不已也告之于帝7.(3)移山是愚公晚年的一大壮举愚公为什么不安享晚年幸福而要不辞辛劳去移山呢?7.(4)作者除了写到愚公一家人移山外还写到了愚公家庭外的两个人对愚公一家人移山的态度试分析这两个人对愚公一家人移山分别持怎样的态度【答案】(1)①哪里, ②肩负、扛, ③指草木, ④同“无”【解析】(1)①句意再说挖下来的土和石头又安放在哪里?焉哪里②句意于是愚公率领儿孙中能挑担子的三个人荷肩负、扛③句意连山上的一棵草都动不了毛指草木④句意河曲智叟无话可答亡同“无”【答案】(2)①冬夏换季才能往返一次②握着蛇的山神听说了这件事怕愚公他们没完没了地挖下去便向天帝报告【解析】(2)①易交换节季节反通“返” 往返焉语气助词②操蛇之神神话中的山神手里拿着蛇所以叫操蛇之神操持其愚公已停止帝神话中的天帝【答案】(3)为了子孙不受大山的阻塞【解析】(3)根据文中“惩山北之塞出入之迂也”“指通豫南达于汉阴”可知愚公移山的原因是苦于山区北部的阻塞出入都要曲折绕远通过移山可以使道路一直通向豫州南部到达汉水南岸据此回答即可【答案】(4)邻人京城氏之子欣然参与积极支持河曲智叟嘲笑反对【解析】(4)根据“邻人京城氏之孀妻有遗男始龀跳往助之寒暑易节始一反焉”可知邻人京城氏之子对于愚公移山非常的支持前去帮忙一年才能往返一次“河曲智叟笑而止之曰‘甚矣汝之不惠!以残年余力曾不能毁山之一毛其如土石何?’”可知智叟认为愚公的行为是不可能实现的三、现代文阅读(本大题共计3小题每题15分共计45分)8.(1)用简洁的语言概括本文的内容8.(2)结合语境品读下面的句子分析画线词语的表达效果母亲眼前一亮“不花钱的当然去”然后眼神又黯淡下去“谁那么好让免费去啊?”8.(3)文章最后一段有什么作用?8.(4)结合文章内容说说文中的“母亲”是一个怎样的人?【答案】(1)母亲为了不给“我”增添负担拒绝“我”带她出去旅游的邀请而“我”编造谎言带母亲去旅游并下定决心以后要多带母亲去看外面的世界【解析】(1)概括文章的主要内容时一定要围绕文章具体描写的事件来概括同时注意语言的简洁性根据第④段“偶尔跟她提出想要带她去旅行她态度坚决地摇头嘴里还嘟囔着‘不去不去那得花多少钱啊’” 第⑦段“一日假装无意说‘有个免费旅行活动你去不去?’……母亲这才笑开了‘去去’” 第⑯段“虽然她年纪大了腿脚不灵便了但我会用她喜欢的方式携着她陪她看穷其一生渴望看到的风景”等内容提炼作答即可【答案】(2)“亮”写出了母亲对不花钱出去旅游的向往“黯淡”写出母亲对免费旅游的顾虑这两个词写出了母亲心情由喜到忧的起伏变化【解析】(2)解答本题需结合语境进行具体分析“亮” 发光、发亮结合“不花钱的当然去”可知母亲的眼神中透露出对免费旅游的向往“黯淡” 阴沉、昏暗结合“谁那么好让免费去啊”可知母亲的眼神中透露出对免费旅游的顾虑两处画线词语都是对母亲的神态描写形象反映出母亲的心情由喜到忧的起伏变化【答案】(3)文章结尾段写出了“我”想带母亲出去看看的决心表现“我”对母亲的孝心结尾点题【解析】(3)作答本题可从内容和结构角度入手分析内容上结合“我会用她喜欢的方式携着她陪她看穷其一生渴望看到的风景”等语句可知结尾段表明了“我”想带母亲出去看世界的决心体现出“我”的孝心结构上结合“世界那么大我只想带她去看看”可知结尾段画龙点睛点出了文章的主题【答案】(4)母亲年轻时渴望外面的世界老了怕给孩子增加负担借口年老体胖不愿外出旅行她是一个一心一意为孩子着想、关爱孩子、为家庭无私奉献的老人【解析】(4)解答本题需要找出文中能体现人物性格品质的语句通过具体事例概括出人物的品质和个性根据第③段“母亲的心很大即使经济困顿即使跟父亲经常有吵不完的架但她仍旧对未来有热切的盼望”“外面的世界大着呢妈是没有机会了希望你能有一天走出去带着妈的眼睛啊好好看看”可知母亲年轻时对外面的世界充满了向往根据第④段“妈知道你孝顺不是钱的问题是妈年纪大了又胖实在不想动了” 第⑬段“母亲微笑着摇摇头絮絮叨叨跟我说起了我的不易——一个人在大城市打拼工作不是过去的铁饭碗女儿琴棋书画都要学还背着重重的房贷经济负担太重了她实在不忍心我在她身上浪费一分钱”可知母亲怕给“我”增添负担以自己年老体胖不愿外出为由拒绝“我”带她出去旅行的建议综合以上分析可以看出母亲是一个为孩子着想、关爱孩子、为家庭无私奉献的老人9.(1)阅读全文说说文章是从哪些方面来介绍“无人机”的9.(2)从说明方法的角度简要分析第④段画线句的表达作用2013年四川芦山地震后在交通中断的情况下就是通过使用无人机航拍灾区情况为救灾提供了第一手资料的9.(3)阅读第⑥段分析下面句中画线词语的表达作用有资料表明自2016年以来上海、重庆、南京等地的国际机场都遭遇过无人机的干扰影响了百余次航班起降造成的经济损失巨大【答案】(1)从无人机的含义、在军事领域的应用、在民用领域的应用、广阔前景及它给公共安全带来的隐患等方面【解析】(1)阅读文本可知文章开头以一对新人婚礼上的事例引出下文中对无人机的介绍第②段主要介绍了什么是无人机第③④段分别从军事、民用两个领域说明其发展第⑤段则主要介绍了无人机发展的前景第⑥段点明“科学技术的发展总是双刃剑” 说明了无人机发展给公共安全带来的隐患据此概括作答即可【答案】(2)举例子举了四川芦山地震后通过无人机航拍为救灾提供第一手资料的例子具体真实地说明了灾害发生时无人机可快速抵达现场实施救援的优势增强了文章的说服力【解析】(2)常见的说明方法有举例子、作引用、作比较、分类别等阅读画线句可知句中列举了2013年四川芦山地震后无人机在救灾中发挥的作用是运用了举例子的说明方法具体准确地说明了在灾害发生时无人机可快速抵达现场实施救援的优势增强了文章的说服力【答案】(3)通过“有资料表明”说明了信息来源说明自2016年以来上海等地的国际机场因无人机的干扰而经济损失巨大是有依据的这个词体现了说明文语言的准确性【解析】(3)阅读所给句子可知画线词“有资料表明”说明了上述信息的来源表明其后句子所表述内容是有依据的从而增加了文章的说服力这一词语也体现了说明文语言的准确性10.(1)请根据上面三则材料分条概括出“云游博物馆”有哪些优势10.(2)根据三则材料内容说一说“云游博物馆”的方式还有哪些方面需要改进10.(3)请根据三则材料内容谈谈你对参观展览“线上线下‘两条腿走路’”的建议【答案】(1)即使足不出户也能“云端”看展丰富了人们的生活切合疫情防控的需要不受时间和地点限制节省了时间和费用给观众带来与展厅实地参观不同的体验给用户以更加多元丰富的参观体验内容形式活泼知识性趣味性互动性强【解析】(1)根据文本中“有的能看到比实地参观更丰富、更精彩的内容”“‘云游博物馆’不受时间和地点限制节省了时间和费用成为疫情期间公共文化服务的一大亮点”等句子概括出即使足不出户也能“云端”看展丰富了人们的生活切合疫情防控的需要不受时间和地点限制节省了时间和费用根据材料一中赵旭的语言可以概括出给观众带来与展厅实地参观不同的体验给用户以更加多元丰富的参观体验通过材料一中腾讯“博物官”小程序的描写还可以总结出“内容形式活泼知识性趣味性互动性强”【答案】(2)展示和互动手段需要更丰富以创意引领数字博物馆建设要用新技术增强展览效果【解析】(2)根据文中“现有基础上博物馆可以考虑采取多种方式增加线上活动的互动性、知识性”“一些网上博物馆展示手段需要更丰富、设计需要更美观”“可以再多一些互动体验激起观众深入探索的兴趣”可知“云游博物馆”的展示和互动手段需要更丰富根据“在现有基础上博物馆可以考虑采取多种方式增加线上活动的互动性、知识性或者和第三方社会资源合作共同开发数字展览”可知“云游博物馆”要以创意引领数字博物馆建设根据“如果技术支持、内容展示等方面进一步成熟完善今后线上展览、讲座和直播等都会逐渐变得常态化”可知“云游博物馆”还要用新技术增强展览效果【答案】(3)线上展览吸引观众反哺线下线上展览、讲座和直播等都要逐渐变得常态化线上模式要与线下活动互补丰富活动内容和形式线上给参观者更多的文化滋养使参观者获得更好的线下参观体验【解析】(3)根据材料三“线上展览吸引了观众也能反哺线下撬动博物馆IP开发”“今后线上展览、讲座和直播等都会逐渐变得常态化”可以提出“线上展览吸引观众反哺线下线上展览、讲座和直播等都要逐渐变得常态化”的建议通过材料一中赵旭的语言以及“广泛运用新技术借助5G和云计算带来的高速率的传输构建线上线下相融通的传播体系输出更多精品数字传播内容”可以提出“线上模式要与线下活动互补丰富活动内容和形式”的建议通过“用匠心呵护遗产以文化滋养社会”“网上展览可以再多一些互动体验激起观众深入探索的兴趣”“博物馆可以考虑采取多种方式增加线上活动的互动性、知识性或者和第三方社会资源合作共同开发数字展览”可以提出“线上给参观者更多的文化滋养使参观者获得更好的线下参观体验”的建议四、综合读写(本大题共计2小题每题15分共计30分)11.(1)为文中①处画线字选择正确的读音为文中②处选择正确的汉字(只填序号)①处 _______________ ②处 _______________11.(2)“感情充沛”中“充沛”的词性是_______________ “言简意赅”是_______________短语11.(3)下列四个句子填入文中丙处排序恰当的一项是()①采用较多历史影像、图文资料②饱含历史故事的真实感、厚重感③立体还原抗美援朝战争爆发的历史背景、战略部署④全面反映抗美援朝战争的伟大胜利【答案】(1)①A, ②B【解析】(1)“冗长”的“冗”应读作“rǒng” “直抒胸yì”应写作“直抒胸臆”【答案】(2)形容词, 并列【解析】(2)“充沛”的意思是充足而旺盛属于形容词“言简”和“意赅”之间是并列关系故“言简意赅”是并列短语【答案】C【解析】(3)根据上文“该片细节真实丰富” 故①是首句因为“历史影像、图文资料”能够反映“细节” 紧接着是③ 因为“历史影像、图文资料”能够“立体还原历史背景、战略部署” 也正是因为这一点使得该片“饱含历史故事的真实感、厚重感” 所以②紧跟其后最后是④ “历史故事的真实感、厚重感”有助于提高民族自信心和下文联系密切故排序为①③②④故选C12.阅读下面文本完成下列各题【材料一】 2017年年底九景衢铁路的正式通车运营标志着景德镇进入了“动车时代”近日又一好消息传来昌景黄铁路(黄山市境内)计划于2018年12月动工这预示着景德镇将迎来“高铁时代” 瓷都与“北上广”等大城市实现高铁直达将不再是梦想【材料二】 3月17日 2018年首届浮梁礼芳油菜花旅游节开幕春意盎然的乡村美景让游客流连忘返浮梁精心打造融山水田园风光与古村古韵为一体的休闲旅游交出了一份令人瞩目的旅游产业发展答卷【材料三】景德镇景观绿化提升改造工程正在进行 206国道气质已经大不一样近年来作为展示景德镇形象的一个重要“窗口”的206国道已发生翻天覆地的变化对于汽车驾驶员来说在这里开车已成为了一种享受【材料四】近日《瓷都晚报》“双创双修曝光台”记者来到了曙光路发现这附近街道的卫生环境令人不敢恭维垃圾遍地、“花式”晾衣、杂物随意堆放等问题“排着队”进入了记者的镜头结合以上材料谈谈你的看法请自选角度提出一个恰当的观点并作简要论述要求至少运用一种论证方法 150字左右【答案】【示例】景德镇的内涵提升改造工程成效显著主要体现在以下方面一是交通改善例如九景衢铁路的正式通车运营标志着景德镇进入了“动车时代” 二是乡村旅游产业发展良好例如浮梁精心打造的休闲旅游令人瞩目三是景观绿化提升改造工程正在进行进展良好但仍然存在一些明显的问题例如仍有少数街道垃圾遍地、杂物随意堆放等这些问题不容忽视亟待解决【解析】作答这类题首先要明确题干要求如“自选角度提出一个恰当的观点”“至少运用一种论证方法”“150字左右”等其次要全面提炼材料的主要内容基本涵盖材料要点同时要注意语句的连贯流畅五、名著阅读(本大题共计1小题每题15分共计15分)13.“昆虫王国”要召开联欢会昆虫代表们需要设计一张自己的名片在联欢会上代表它的家族一展风采请你从以下昆虫中任选其一设计一张名片绿色蝈蝈、大孔雀蝶、圣甲虫、螳螂【答案】【示例】姓名绿色蝈蝈外形特点①全身淡绿色身体两侧有两条淡白色的饰带②体型优美身轻体健一对罗纱大翅膀生活习性(猎物与天敌、劳动与死亡、繁衍与婚恋等)①蝈蝈喜欢吃昆虫也喜欢吃很甜的水果②存在同类相食的现象若是一只蝈蝈死了会被其他蝈蝈吃掉③蝈蝈的鸣叫声很悦耳姓名大孔雀蝶外形特点翅膀上满是灰白相间的斑点一条淡白色“之”字形线条穿过其间翅膀中央有一个圆形斑点等等生活习性(猎物与天敌、劳动与死亡、繁衍与婚恋等)①大孔雀蝶一生中唯一的目的就是找配偶②幼年时靠吃杏叶为生成年后不进食③大孔雀蝶有异乎寻常的视觉能感受普通视网膜感受不到的光线④雄大孔雀蝶身上有宽宽的触角它似乎起着探测器的作用⑤它的寿命很短生命只有两三个晚上姓名圣甲虫外形特点小巧玲珑身子胖乎乎的短壮体形额头和胸廓上都佩戴着奇异事物生活习性(猎物与天敌、劳动与死亡、繁衍与婚恋等)①它虽然成天与粪便打交道但是是大自然天生的垃圾清除者②圣甲虫一旦把粪球运进地窖中就日夜不停地吃着直到吃完为止③圣甲虫之间会为了粪球进行激烈的抢夺战④圣甲虫的消化过程非常快速高效姓名螳螂外形特点有淡绿的肤色轻薄如纱的长翼颈部柔软头可以任意转动小嘴尖尖有镰刀形的前肢生活习性(猎物与天敌、劳动与死亡、繁衍与婚恋等)①爱吃活食②末端硬钩伸向远处抓住俘虏把它拖到两把锯子之间夹紧钳子就完成捕猎大业③同类相食雌性螳螂会捕杀、吞吃雄性螳螂④善于利用心理战术和敌人周旋⑤建筑高手【解析】《昆虫记》是法国昆虫学家、文学家法布尔所著的长篇科普文学作品该作品是一部概括昆虫的种类、特征、习性和婚习的昆虫学巨著同时也是一部富含知识、趣味美感和哲理的文学宝藏《昆虫记》介绍了很多种动物和习性比如蝉在地下“潜伏”四年才能钻出地面在阳光下歌唱五个星期蟋蟀善于建造巢穴管理家务蜘蛛在捕获食物、编织“罗网”方面独具才能螳螂善于利用“心理战术”制服敌人本题要求从绿色蝈蝈、大孔雀蝶、圣甲虫、螳螂中任选其一为它设计一张名片名片内容包括姓名、外形特点、生活习性(猎物与天敌、劳动与死亡、繁衍与婚恋等)如姓名绿色蝈蝈外形特点①全身淡绿色身体两侧有两条淡白色的饰带②体型优美身轻体健一对罗纱大翅膀生活习性(猎物与天敌、劳动与死亡、繁衍与婚恋等)①蝈蝈喜欢吃昆虫也喜欢吃很甜的水果②存在同类相食的现象若是一只蝈蝈死了会被其他蝈蝈吃掉③蝈蝈的鸣叫声很悦耳。
部编版八年级语文上册第五单元《人民英雄永垂不朽—瞻仰首都人民英雄纪念碑》测试题(含答案)

部编版八年级语文上册第五单元《人民英雄永垂不朽—瞻仰首都人民英雄纪念碑》测试题(含答案)一、选择题(本大题共3小题)1. 下列词语中加点字的注音完全正确的一项是( )A .巍.峨(w ēi ) 矗.立(zhù) 瞻.仰(zh ān )B .上溯.(sù) 重幔.(màn) 庑.殿(w ǔ)C .镶嵌.(qiàn) 挑衅.(xìng) 逾.越(yú)D .旌.旗(j īng ) 天堑.(qiàn) 五卅.(zh ōu )2. 下列句子中,加点的成语使用不恰当的一项是( )A .《三国演义》是历史小说中出类拔萃的作品,论其流传之盛,也可说是永垂不朽....了。
B .昆仑山,又好像顶天立地....的男儿,铮铮铁骨,激励着一批批英雄志士奋勇前行。
C .老一辈无产阶级革命家的丰功伟绩....永远值得我们缅怀。
D .他对历史一点都不感兴趣,一提到历史故事、历史人物,就哑口无言,慷慨激昂....。
3. 下列句子没有语病的一项是( )A .浅浅的水面托起无数错落的石山、石壁,又折映出婆娑多姿。
B .春天到来,公园里游客如织,他们在这里聆听着大自然的鸟语花香,感觉特别惬意。
C .为了发挥自己的充分才能,他毅然决定回国,参加中国的太空开发研究项目。
D .通过参观伍先华故居,我感受到革命先烈甘洒热血的英雄主义情怀。
二、填空题(本大题共1小题)4. 指出下列句子使用的说明方法。
(1)纪念碑像顶天立地的巨人一样矗立在广场南部。
( )(2)这些大浮雕高2米,合在一起共长40.68米。
( )(3)这是中国自古以来最大的一座纪念碑,从地面到碑顶高达37.94米,有10层楼那么高,比纪念碑对面的天安门还高4.24米。
( )三、现代文阅读(本大题共2小题)阅读课文《人民英雄永垂不朽》相关段落,回答下列问题。
①我踏上花岗石铺成的台阶,到了第二层月台。
碑身四周围绕着双层汉白玉栏杆,栏杆的形状和天安门前玉带桥的汉白玉栏杆一样,美观朴素、洁白耀眼,使挺拔的碑身显得更加庄严、雄伟。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八年级语文上册第五单元测试卷(人教版)(总分100分,考试时间45分钟)班级:____________姓名:___________座号:___________成绩:________一、选择题(28分)1、下列各组加点字注音都正确的一项是()(4分)A、豁(huò)然淤(yū)泥衣褶(zhé)壬戌(wù)B、俨(yǎn)然甚蕃(fān)亵(xiè)玩垂髫(tiáo)C、间(jiàn)隔矫(j iǎo)首器皿(mǐn)篆(zhuàn)文D、阡(qiān)陌与(yǔ)能郡(jùn)下遂(suì)迷2、下列字形完全正确的一组是()(4分)A、劳形鸿孺多髯修狭B、和睦矜寡案读废疾C、糁之衡木烽火幽咽D、清莲石壕逾墙笞痕3、下列加点字解释不完全正确的一组是()(4分)A、及.郡下:到修狭..:长而窄俨然..:整齐的样子绝.类弥勒:极B、鲜.美:鲜嫩甚蕃.:多曾不盈.寸:满亲.其亲:以……为亲C、贻.:赠问津.:路口缤纷..:繁多的样子鲜.有闻:少D、香远益.清:更加孤、独.:老而无子的人高可二黍.许:大约才.通人:仅仅4、下列句子中无通假字的一项是()(4分)A、便要还家B、亭亭净植C、八分有几D、诎右臂支船5、下列文言文,诗句节奏划分不正确的是()(4分)A.太守/ 即遣人/ 随其往B.山/ 不在高,有仙/ 则名C.感时花/ 溅泪,恨别鸟/ 惊心D.吏呼/ 一何怒,妇啼/ 一何苦6、下列文学常识搭配正确的一项是()(4分)A、《桃花源记》——陶渊明——西晋B、《核舟记》——魏学洢——明代C、《陋室铭》——周敦颐——北宋D、《大道之行也》——孔子——春秋7、下列说法不正确的一项是()(4分)A、古代文人表达自己的志向和情操时,往往不用直白的方式,而常常以物为喻,这叫做“托物言志”。
B、杜甫是唐代诗人,他的诗在总体上反映了唐王朝由盛而衰的变化过程,人们把他称为“诗圣”。
C、早在一千多年前,我国就有关于人类美好社会的构想,并给它定名为“大同”D、一个长不盈寸的桃核,刻而成舟,表现了历史上一个著名的文学故事,充分说明了我国古代劳动人民高超的雕刻技艺。
二、非选择题(28分)8、填空(12分)默写梅尧臣的《鲁山山行》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9、综合性学习(4分)1)你知道莲的别名吗?请写出两个:_________,________。
2)你掌握了与莲有关的诗歌了吗?请写出一首(篇名和作者)《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10、仿照例句写句子。
(6分)例:生命就是龚自珍“落红不是无情物,化作春泥更护花”的献身精神。
生命就是文天祥“人生自古谁无死,留取丹心照汗青”的浩然正气。
A.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
B.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
11、名著填空(6分)祥子是老舍的长篇代表作《__________》中的一个人物形象。
这部作品描写来自农村的的祥子,到北平谋生创业,_____次买车又______次失去,并终于堕落到生活的谷底的故事。
与祥子有着密切关三、阅读题(44分)(一)阅读下面文章,完成文后各题。
(23分)桃花源记晋太元中,武陵人捕鱼为业。
缘溪行,忘路之远近。
忽逢桃花林,夹岸数百步,中无杂树,芳草鲜美,落英缤纷。
渔人甚异之。
复前行,欲穷其林。
林尽水源,便得一山,山有小口,仿佛若有光。
便舍船,从口入。
初极狭,才通人。
复行数十步,豁然开朗。
土地平旷,屋舍俨然,有良田美池桑竹之属。
阡陌交通,鸡犬相闻。
其中往来种作,男女衣着,悉如外人。
黄发垂髫,并怡然自乐。
见渔人,乃大惊,问所从来。
具答之。
便要还家,设酒杀鸡作食。
村中闻有此人,咸来问讯。
自云先世避秦时乱,率妻子邑人来此绝境,不复出焉,遂与外人间隔。
问今是何世,乃不知有汉,无论魏晋。
此人一一为具言所闻,皆叹惋。
余人各复延至其家,皆出酒食。
停数日,辞去。
此中人语云:“不足为外人道也。
”既出,得其船,便扶向路,处处志之。
及郡下,诣太守,说如此。
太守即遣人随其往,寻向所志,遂迷,不复得路。
南阳刘子骥,高尚士也,闻之,欣然规往。
未果,寻病终。
后遂无问津者。
12、解释下列加点的字(8分)A、甚异.之()B、阡陌交通..()C、皆叹惋..()D、咸.来问讯()E、寻向.所志()F、无论..魏晋()G、便扶.向路()H、乃.不知有汉()13、写出下列各词的古今异义(4分)A14、“此人一一为具言所闻,皆叹惋。
”渔人可能对村人说了什么?(4分)15、你对文中“遂迷,不复得路”,“未果,寻病终。
后遂无问津者”如何理解?(3分)16、句子翻译(4分)A、罔不因势象形,各具情态。
B、是故谋闭而不兴,盗窃乱贼而不作(二)阅读下面文章,完成文后各题。
(21分山不在高,有仙则名。
水不在深,有龙则灵。
斯是陋室,惟吾德馨。
苔痕上阶绿,草色入帘青。
谈笑有鸿儒,往来无白丁。
可以____________,___________。
无丝竹之乱耳,_______________。
南阳诸葛庐,西蜀子云亭。
孔子云:何陋之有?17、请将文段中所缺的句子填写完整。
(3分)18、解释下列词语。
(4分)名_______ 斯________ 白丁_____________ 案牍_______________19、用“/ ”标出下列句子朗读的节奏。
(2分)①无丝竹之乱耳②水不在深20、用原文语句回答。
(3分)①“陋室”所以不陋的原因是____________。
②描写“陋室”环境的句子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1、本文表达了作者_______________节操和_________________的情趣。
(4分)22、请写出你的居室(无论是你自己独居的小天地,还是和家人、亲戚或同学合住的一室)最值得你骄傲的地方,并简要的点明理由。
(5分)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答题卡:班级:____________姓名:___________座号:___________成绩:________一.选择题(28分)1._____2._____3._____4._____5._____6._____7._____二.非选择题(20分)8.(12分)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9、(4分)1)___________、___________ 2)《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10、(6分)A.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
B.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
11、(6分)《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三、阅读题(44分)12、(8分)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3、(4分)B14、(4分)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15、(3分)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16、(4分)A、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B、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17、(3分)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8、(4分)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9、(2分)①无丝竹之乱耳②水不在深20、(3分)1)________________;2)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1、(4分)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2、(5分)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答案:1.C2.C3.C4.B5.C6.B7.C10.生命就是苏东坡“谁道人生无再少,门前流水尚能西”的超脱与豁达。
生命就是杜甫“感时花溅泪,恨别鸟惊心”的无奈与感伤。
(答案不唯一)11、1、《骆驼祥子》、三、三、虎妞12.A对~~感到诧异B交错相通C感叹惋惜D全、都E从前的、旧的F不要说,(更)不必说G沿、顺着H竟然13.A、妻子、儿女男子的配偶B、隐隐约约,形容看不真切的样子似乎、好象、类似14.一是朝代更替及重大历史事件,二是当时动乱、黑暗的社会现实和人民痛苦的生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