选修四第一章第一节化学反应与能量的变化说课.ppt

合集下载

人教版高中化学选修四化学反应与能量的变化PPT课件

人教版高中化学选修四化学反应与能量的变化PPT课件

人教版高中化学选修四第一章 第1节化学反应与能量的变化(共52 张PPT)
思考2、在同温、同压下,比较下列反应 放出热量Q1、Q2的大小
B: S(g)+O2(g)=SO2(g)+Q1 S(S)+O2(g)=SO2(g)+Q2
两式数量相同,S由固态吸收热量转化为 气态,在氧化燃烧生成SO2。其放出热量 的总和小于由气态S直接燃烧所放出的热 量,Q1<Q2。
❖H△2H(=g一)28+51./82OK2J(/mgo)l=H2O(l) ❖请同学们分析为什么二者的产物同
样是水,而释出的能量却不同? ❖热化学方程式∶能表示参加反应物
质的量和反应热的关系的化学方程 式。

人教版高中化学选修四第一章 第1节化学反应与能量的变化(共52 张PPT)
人教版高中化学选修四第一章 第1节化学反应与能量的变化(共52 张PPT)
D: H2(g)+Cl2(g)=2HCl(g)+Q1 1/2H2(g)+1/2Cl2(g)= HCl(g)+Q2
状态相同,但数量后式仅是前式的一半,释 放的热量也应是前式的一半,Q2<Q1
人教版高中化学选修四第一章 第1节化学反应与能量的变化(共52 张PPT)
综上所述∶
❖ 当△H为“一”或△H<O时,为放热反应; ❖ 当△H为“+”或△H>O时,为吸热反应。 ❖ 请同学们分析p3的能量变化图。 ❖ 二、热化学方程式 ❖ 能够表示化学反应热效应的化学方程式应怎
样书写?下面我们来讨论和研究∶
人教版高中化学选修四第一章 第1节化学反应与能量的变化(共52 张PPT)
反应物的总能量高
生成物的总能量高

人教版高中化学选修4选修四第一章第一节:1.1 化学反应与能量的变化PPT课件

人教版高中化学选修4选修四第一章第一节:1.1 化学反应与能量的变化PPT课件
旧键断裂 — 吸收能量 = 679kJ/mol 新键形成 — 放出能量 = 862kJ/mol
H = 679kJ/mol - 862kJ/mol = -183kJ/mol
反应物的键能总和 生成物的键能总和
名词解释
通常人们把拆开1mol某化学键所吸收的 能量看成该化学键的键能。键能的大小可以 衡量化学键的强弱,也可用于估算化学反应 的反应热(△H),化学反应的△H等于反应 中断裂旧化学键的键能之和与反应中形成新 化学键的键能之和的差。
反应物具有的总能量小于 生成物具有的总能量
生成物分子成键时释放出的总 生成物分子成键时释放出的总
能量大于反应物分子断裂时吸收 能量小于反应物分子断裂时吸收
的总能量(生成物的总键能大于 的总能量(生成物的总键能小于
反应物的总键能)
反应物的总键能)
△H﹤0或△H为“-” △H﹥0或△H为“+”
键能越大,物质焓或能量越低,越稳定, 键能越小,物质焓或能量越高,越不稳定
S(s)+O2(g)=SO2 (g) △H=-299.52kJ/mol
实验:中和热的测定
在稀溶液中,强酸跟强碱发生中和反应生成 1 mol水时的反应热叫做中和热。
整个装置:量热计
主要仪器: 温度计 环形玻璃搅拌棒 大小烧杯 辅助用品: 碎泡沫塑料泡沫塑料板
实验注意事项:
①保温效果一定要好,小烧杯和大烧杯的杯口要 相平。
△H=-14.9kJ/mol
书写热化学方程式的注意事项
2、热化学方程式需注明测定时的温度和压 强。对于 25℃ 101kPa时进行的反应可 不注明。(普通化学方程式不需注明温度 和压强。)
H1H24422((.19gg.k8))++Jk/JI12m2/(mOgo2)ol1(=20lg01=0)k=℃=Pa==H=2=O2(Hg)I(g△)H△=H-=-

《化学反应与能量的变化》人教版高二化学选修4PPT课件(第一课时)

《化学反应与能量的变化》人教版高二化学选修4PPT课件(第一课时)
因此C项错误;一个化学反应是吸热反应还是放热反应,取决于生成物和反应物的焓的差值, 也可以根据断键时吸收的能量与成键时放出的能量大小判断,D项正确。
典例精析
例4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D )
A.焓变是指1 mol物质参加反应时的能量变化
B.当反应放热时ΔH>0,反应吸热时ΔH<0
C.在加热条件下发生的反应均为吸热反应
ΔH = – m kJ/mol
注:单位中的每mol是与整个反应对应的,即反应热表示每mol反应放出或吸收的热量。
一、反应热 焓变
从能量角度看:
能 量
反应物
能 量
放热
△H<0
生成物
吸热
△H>0
生成物 反应过程
反应物 反应过程
ΔH=生成物能量-反应物能量(宏观)
一、反应热 焓变
从键能角度看:化学键断裂——吸热 化学键形成——放热 1mol H2与1mol Cl2反应生成2mol HCl时的反应热
人教版高中化学选修4(高二)
第一章 化学反应与能量
第1节 化学反应与能量的变化
MENTAL HEALTH COUNSELING PPT
第一课时 焓变反应热
焓变 反应热
焓变 反应热
这是一幅幅多么撩人的自然美景,然而,如今的地球正在遭受着前所未有的灾难:大 气污染加剧、水污染严重,固体废弃物与日俱增、臭氧空洞、酸雨、赤潮、温室效应、 水土流失、土地沙漠化等。归根结底,都和化学反应有着密切的关系,我们这一章研究 的主要是物质的能量变化,这种能量变化常以热能、电能、光能等形式表现出来。让我 们共同学习、研究化学反应与能量,做好保护地球,保护环境的工作。
人教版高中化学选修4(高二)
第一章 化学反应与能量

高中化学选修4-1.1 化学反应与能量变化 课件 (共14张PPT)

高中化学选修4-1.1 化学反应与能量变化 课件 (共14张PPT)

3.将铁粉和硫粉混合后加热,待反应一发生即停止加热,反应仍可持续
进行,直至反应完全生成新物质硫化亚铁。该现象说明了( B ) A、该反应是吸热反应 B、该反应是放热反应 C、铁粉和硫粉在常温下可以发生反应 D、生成物硫化亚铁的总能量高于反应物铁粉和硫粉的总能量 4.由图分析,有关叙述正确的是( D ) A.A―→B+C和B+C―→A两个反应吸收或放出的能 量不等 B.A―→B+C是放热反应 C.A具有的能量高于B和C具有的能量总和 D.A―→B+C是吸热反应,则B+C―→A必然是 放热 反应
焓变与反应热关系: 恒压条件下,反应的热效应等于焓变。
思考:化学反应过程中为什么会有能量的变化?
放热吸热的决定因素:反应物和生成物所具有的总能量的相对大小
ΔH=生成物总能量-反应物总能量(宏观)
能 量 反应物 放热 △H<0 能 量 吸热
生成物
△H>0
生成物 反应过程
反应物 反应过程
反应热的表示方法:
课后作业
课时训练1
结论: ΔH决定于反应物的总能量与生成物的总能量的相对大小, ΔH决定于反应物的总键能与生成物的总键能的相对大小。
物质的稳定性:键能越大,物质越稳定;能量越低,物质越稳定。
小试牛刀
1.下列过程中,需要吸收能量的是( C ) A.H+H=H2 B.H+Cl=HCl C.I2→I+I D.S+O2=SO2 2.下列变化中, 属于放热反应的是 ( B ) A.Ba(OH)2·8H2O与NH4Cl的反应 B.点燃的镁条在二氧化碳中继续燃烧 C.灼热的碳与二氧化碳的反应 D.水凝结成冰
3.在一定条件下,A和B反应可生成C和D,其能量变化如下:
吸热 填“吸热”或“放热”) 若E1﹤ E2,则该反应为____( 反应,该反应的反应热为 ΔH=(E2-E1) kJ· mol-1

人教版高中化学选修4第一章第一节化学反应与能量的变化 课件(共15张PPT)

人教版高中化学选修4第一章第一节化学反应与能量的变化 课件(共15张PPT)

热化学方程式书写要点
①需注明反应的温度和压强 如在25℃、101KPa下进行的反应,可不注 明温度和压强 ②应注明反应物和生成物的状态 气体用g;液体用l;固体用s;溶液用aq
2H2(g)+O2(g)=2H2O(g) △H1=-Q1kJ/mol 2H2(g)+O2(g)=2H2O(l) △H2=-Q2kJ/mol
2、拆开 lmol H—H键、lmol N-H键、 lmolN≡N键分别需要的能量是436kJ、391kJ、 946kJ,则1mol N2生成NH3的反应热为-92KJ/mol
,1mol H2生成NH3的反-3应0.热7K为J/mol 。
二、热化学方程式
表明反应所放出或吸收的热量的化学方程 式
H2 (g)+ I2 (g) 10210K0℃Pa2HI (g) △H= -14.9kJ/mol
生成物与反应物的焓值差 ①焓变符号:△H ②焓变单位:kJ/mol ③测量条件:恒压下,一般为敞口容器中 ④“+”:吸热,环境对体系做功自身能量增加
“-”:放热,体系对环境做功自身能量减少
3、反应热产生的原因
• 1、“手和脑在一块干是创造教育的开始,手脑双全是创造教育的目的。” • 2、一切真理要由学生自己获得,或由他们重新发现,至少由他们重建。 • 3、反思自我时展示了勇气,自我反思是一切思想的源泉。 • 4、好的教师是让学生发现真理,而不只是传授知识。 • 5、数学教学要“淡化形式,注重实质.
ΔH= -183 kJ/mol(理论值) ΔH= -184.6 kJ/mol(实验值)√
②从化学键的角度
化学键断裂——吸热 化学键形成——放热
4、ΔH的计算方法 (1) ΔH==化学键断裂所吸收的能量—化学键形成所释放的能量 (2)ΔH==反应物的键能之和—生成物的键能之和 3)ΔH==生成物的总能量—反应物的总能量

人教版化学选修四1.1化学反应与能量变化课件22pptPPT

人教版化学选修四1.1化学反应与能量变化课件22pptPPT
键断裂时需要 吸收 能量,新键形成时需要 放出 能 量,化学反应过程的反应热即是这两个过程共同作 用的结果. 2.若反应物的总能量 高于 生成物的总能量,表现为 放热反应;若反应物的总能量 低于 生成物的总能量 ,表现为吸热反应.
焓 焓变 反应热
(1)焓(H):是一个与 内能 有关的物理量 (2)焓变定义:化学反应过程中 所释放或吸收的能量 (数值上等于 恒压 条件下的反应热),用 ΔH 表
ΔH = 反应物断键吸收能量-生成物 成键放出能量
=反应物总键能-生成物总键能
ΔH=[436kJ/mol+243kJ/mol]- 431kJ/mol×2 =-183kJ/mol
已知H2(g)+Br2(g)===2HBr(g) ΔH=-72 kJ/mol,其他 相关数据如下表:
H2(g) Br2(g) HBr(g)
第一章 化学反应与能量
第一课时 焓变与反应热
势能转变为动能
电能转为机械能
一个化学反应反应的过程中不仅有新物质 的生成,还伴随着能量的变化。
能 量
热能 光能 电能
放热反应 化 学 反 应 吸热反应
放热反应与吸热反应
放热反应:放出热量的化学反应。 吸热反应:吸收热量的化学反应。
探索与总结
常见的放热反应和吸热反应
认识化学反应的本质
为什么有的反应会放 出热量,有的反应要吸 收能量.
1.焓与焓变
返回
2.反应热
当化学反应在一定压强、温度下进行时, 反应放出或吸收的热量,叫做反应热。又 称焓变。
返回
从物质能量角度分析
反应物的总能量高
生成物的总能量高
放 出 能
放 热

生成物的总能量低
吸吸 收热 能 量

人教版 新教材 化学选修4 第一章 化学反应与能量 第一节 化学反应与能量的变化 .ppt

人教版 新教材 化学选修4 第一章 化学反应与能量 第一节 化学反应与能量的变化 .ppt

★书写热化学方程式的注意事项
1、化学方程的右边必须写上△H,并 用“空格”隔开, △H:吸热用“+”,放热用:“-”, 单位是kJ/mol或J/mol
热化学方程式
能表示参加反应物质的量和反应热的关 系的化学方程式
H2(g)+I2(g)======2HI(g) △H=-14.9kJ/mol 101kPa
第一章 化学反应与能量
第一节 化学反应与能量的变化
2014年9月22日星期一
邵东一中 高二化学备课组
一、焓、焓变
1、焓:与内能有关的物理量 符号:H 反应物本身的性质 物质的状态:g > l> s 决定因素: 温度:T↑→H↑ 压强:P↑→H↑ 2、焓变:生成物与反应物的焓值差 符号:△H △H=H生成物-H反应物 3、在一定条件下,判断某一化学反应是吸热反应还是放 热反应,由生成物与反应物的焓值差即焓变(△H)决定

一、反应热、焓变 从焓变角度看:

ΔH=生成物的焓-反应物的焓
从反应热角度看: ΔH=生成物能量-反应物能量 从键能角度看: ΔH=反应物总ቤተ መጻሕፍቲ ባይዱ能-生成物总键能 放热反应: ΔH<0或 ΔH为“-” 吸热反应: ΔH>0 或ΔH为“+”
∆H= ∆H=
E E E
(生成物的总能量)-
E
(反应物的总能量)
4、一般反应都是在敞口容器中进行的,系统的压力等于 内能和焓变是否完全等同? 外界压力,是在恒压条件下进行的反应,反应的热效应 等于焓变。
二、反应热 (焓变)
化学反应过程中所释放或吸收的能量,都可以 用热量(或换算成相应的热量)来表述,叫做反 应热,在恒压条件下又称为焓变。
PS:
1、符号:△H

选修四第一章第一节化学反应与能量的变化说课.ppt

选修四第一章第一节化学反应与能量的变化说课.ppt

E E ∆H= (生成物的总能量)- (反应物的总能量)
2019-9-2
谢谢您的观赏
15
自由原子 自由离子


E1
E2
自由原子 自由离子
E1 E2
反应物
反应热 生成物
反应物
反应热 生成物
反应过程
反应过程
∆H= (E1-E2)
2019-9-2
谢谢您的观赏
16
小结 第一节 化学反应与能量的变化
一、焓变 反应热 1、概念
形成概念
回答学案上的问题
思 考
反应能量如何转移?
体系的能量如何变化?
环境的能量如何变化?
反应体系的压强如何变化?
2019-9-2
谢谢您的观赏
10
完成学案
一、焓变 反应热 1.焓 (H ) 是与内能有关的物理量 2.焓变(△H ) 在恒压条件,下某一反应的热效 应即等于焓变。 我们用△H表示反应热 单位 :kJ/mol
2019-9-2
谢谢您的观赏
18
例3:分析右面的能量变化示意图,确定下列 选项中正确的是(A)
A.2 A(g)+ B(g) →2 C(g);△H<0 B.2 A(g)+ B(g)→2 C(g); △H>0 C.2A + B →2 C;△H<0 D.2C →2 A +B ;△H<0
2019-9-2
谢谢您的观赏
3
(二)教学目标
【知识与技能】 1. 了解化学反应中能量转化的原因 2. 能举例说明化学能与热能的相互转化 3. 了解反应热和焓变的涵义。
【过程与方法 】 通过对实验的探究,培养学生动手、动脑能力 通过对图像、数据的分析,培养学生获取、归纳信息能力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谢谢阅读
12
完成学案
实验测得1molH2与1molCl2反应生成2molHCl 时放出184.6kJ的热量,如何计算反应热?
2020-6-17
谢谢阅读
13
2020-6-17
谢谢阅读
14
完成学案
4、 ∆H计算方法
= E ∆H
(反应物分子化学键断裂时所吸收的总能量)-
E(生成物分子化学键形成时所释放的总能量)
2020-6-17
谢谢阅读
3
(二)教学目标
【知识与技能】 1. 了解化学反应中能量转化的原因 2. 能举例说明化学能与热能的相互转化 3. 了解反应热和焓变的涵义。
【过程与方法 】 通过对实验的探究,培养学生动手、动脑能力 通过对图像、数据的分析,培养学生获取、归纳信息能力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从能量角度深刻了解化学科学对人类贡献,并通过化学研究 实践激发学生对热化学的学习兴趣,培养学生严谨科学的学 习态度。
E E ∆H= (生成物的总能量)- (反应物的总能量)
2020-6-17
谢谢阅读
15
自由原子 自由离子


E1
E2
自由原子 自由离子
E1 E2
反应物
反应热 生成物
反应物
反应热 生成物
反应过程
反应过程
∆H= (E1-E2)
2020-6-17
谢谢阅读
16
小结 第一节 化学反应与能量的变化
一、焓变 反应热 1、概念
2020-6-17
谢谢阅读
19
5. 课后任务
延伸概念
我们认识了反应热,那么怎样书写 表示化学反应热的化学方程式?
自学
热化学方程式的书写
讨论对比 热化学方程式与化学方程式
的异同
2020-6-17
谢谢阅读
20
说课小结
▪ 设计意图 ▪ 借助实验,化无形概念为有形反应 ▪ 借助图像,转微观反应为直观数据 ▪ 借助教材,变抽象知识为生活经验 ▪ 借助学案,改被动接受为主动建构
➢ 反应能量如何转移?
➢ 体系的能量如何变化?
➢ 环境的能量如何变化?
➢ 反应体系的压强如何变化?
2020-6-17
谢谢阅读
10
完成学案
一、焓变 反应热 1.焓 (H ) 是与内能有关的物理量 2.焓变(△H ) 在恒压条件,下某一反应的热效 应即等于焓变。 我们用△H表示反应热 单位 :kJ/mol
2020-6-17
谢谢阅读
18
▪ 例3:分析右面的能量变化示意图,确定下列 选项中正确的是(A)
▪ A.2 A(g)+ B(g) →2 C(g);△H<0 ▪ B.2 A(g)+ B(g)→2 C(g); △H>0 ▪ C.2A + B →2 C;△H<0 ▪ D.2C →2 A +B ;△H<0
2、符号、单位 3、 ∆H表示方法
4、 ∆H计算方法
2020-6-17
谢谢阅读
17
四、 课堂练习
巩固概念
例 1:1molC与1molH2O(g)反应失成lmol CO(g) 和1mol H2(g),需要吸收131.5kJ的热量,该 反应的反应热为△H= +131.5 kJ/mol。
例 2:拆开 lmol H—H键、lmol N-H键、 lmolN≡N键分别需要的能量是436kJ、391kJ、 946kJ,则1mol N2生成NH3的反应热为-92KJ/mol
2020-6-17
谢谢阅读
4
(三)重点、难点
重点 化学反应中的能量变化的原因 难点 焓变的意义及表达方式
2020-6-17
谢谢阅读
5
二、教法阐述
【学情分析】
学案导学法 实验探究法
探究实验 归纳现象
分析讨论 形成概念
归纳总结 建构理论
课堂练习 巩固提高
2020-6-17
谢谢阅读
6
三、学法指导
建构主义学习观 新课程标准理念
3.表示方法:(1)放热反应,体系的能量降低,
则∆H为“-”; 或∆H<0
(2)吸热反应,体系的能量升高,
则∆H为“+”; 或∆H>0
2020-6-17
谢谢阅读
11
三、 归纳结论
理解概念
HH
436 kJ/mol Cl Cl
243kJ/mol
H
H
+
kJ/mol
H Cl
2020-6-17
2020-6-17
谢谢阅读
21
2020-6-17
谢谢阅读
22
2020-6-17
谢谢阅读
23
选修四第一章第一节
化学反应与能量的变化 说课
大连第十一中学 xx
2020-6-17
谢谢阅读
1
说课流程图
教材分析 教法阐述 学法指导 教学过程
2020-6-17
谢谢阅读
2
一、教材分析
(一)教材地位与作用
1. 对必修2中的拓展与提高。 2. 是热化学方程式书写、反应热的计算、化学反应
进行的方向等知识的基础。
自主构建式
2020-6-17
谢谢阅读
7
四、教学过程
探究实验

分析讨论


归纳结论

课堂练习
引入概念
形成概念 建
理解概念
构 理

巩固概念
课后任务
延伸概念
2020-6-17
谢谢阅读
8
一、 探究实验
引入概念
思考
找出这里的体系和环境?
2020-6-17
谢谢阅读
9
二、 分析讨论
形成概念
回答学案上的问题
思 考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