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教版小学数学六年级上册:第3单元 分数除法 第4课时 分数混合运算教学课件
人教版六年级上册数学第三单元《分数四则混合运算》教案

人教版六年级上册数学第三单元《分数四则混合运算》教案一. 教材分析人教版六年级上册数学第三单元《分数四则混合运算》主要让学生掌握分数四则混合运算的运算顺序和运算法则,能正确进行计算,并解决一些简单的实际问题。
教材通过例题和练习,引导学生逐步掌握运算顺序,提高运算能力。
二. 学情分析六年级的学生已经掌握了分数的加减法运算,具备一定的数学基础。
但学生在解决实际问题时,可能会对运算顺序产生困惑,对运算定律的应用还不够熟练。
因此,在教学过程中,教师需要关注学生的学习需求,引导学生理清运算顺序,熟练运用运算定律。
三. 教学目标1.掌握分数四则混合运算的运算顺序和运算法则。
2.能正确进行分数四则混合运算,并解决一些简单的实际问题。
3.培养学生的运算能力,提高学生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四. 教学重难点1.分数四则混合运算的运算顺序。
2.运算定律在实际问题中的应用。
五. 教学方法1.情境教学法:通过生活情境,引导学生理解分数四则混合运算的实际意义。
2.示范法:教师示教,学生模仿,共同完成运算过程。
3.讨论法:学生分组讨论,交流解题心得,提高解题能力。
4.练习法:适量练习,巩固所学知识。
六. 教学准备1.教学PPT:制作分数四则混合运算的PPT,内容包括例题、练习题和拓展题。
2.练习题:准备一份适合学生的练习题,包括分数四则混合运算的各种情况。
3.教学工具:黑板、粉笔、投影仪等。
七. 教学过程导入(5分钟)教师通过一个生活情境,如商场打折促销,引导学生思考如何计算折扣后的价格,从而引出分数四则混合运算的课题。
呈现(10分钟)教师通过PPT展示例题,讲解分数四则混合运算的运算顺序和运算法则。
例如,先计算分子和分母的加减法,再进行乘除法。
同时,强调运算定律在实际问题中的应用。
操练(10分钟)学生分组讨论,共同完成PPT上的练习题。
教师巡回指导,解答学生的疑问。
巩固(10分钟)教师出示一组分数四则混合运算的实际问题,要求学生独立解决。
人教版六年级数学上册第3单元 分数除法第4课时 分数四则混合运算

12x÷13=34 解:21x=34×13
12x=14 x=21
2. 提一个两步计算的数学问题并解答。
为了解太空、探索太空,光明小学组织六年级学生绘
制了一幅长110 km 的“我们的空间站”主题画卷,他们 3(天答绘案制不了唯它一的)平19均0。每天绘制多少千米? __11_0_×_1_90_÷_3_=__1_30_0_(_k_m__) ________? 答:平均每天绘制 3 km。
3 2
=8(天)
12÷12 ÷ 3 =24÷3 =8(天)
观察并说说分数四则 混合运算的运算顺序。
1.下面的计算对吗?若不对,请改正。
(1) 45÷170×57 =
改正: 45÷170×75 =45×170×57
=52
(
)
=4409
(2) 25+35÷190 =1÷190 =190
改正: 25+35÷190 =25+23
×3
=12 ÷
3 2
先算小括号里面的
=8(天)
一盒药共12片,每次吃半片,每天吃3次。
我先算这盒药可以 吃几次,再算这盒 药可以吃几天。
12 1 12 2 2(4 次)
2
1
24 3 (天)
同级运算, 从左到右
综合算式: 12÷12 ÷ 3 =24÷3
=8(天)
12
÷
1 2
×3
=12 ÷
3 分数除法
第4课时 分数四则混合运算
人教版数学六年级上册课件
说出运算顺序,不用计算。
(18+7)×4 88+30÷5
350-25×2 60÷(77-65)
先算加法, 再算乘法
先算除法, 再算加法
六年级数学上册第3单元分数除法第4课时分数混合运算教学课件新人教版

554
积是多少?
(
3 5
+
4 5
)×
3 4
÷
2
=
7 5
×
3 4
×
1 2
= 21 (m2)
40
21
答:这块玻璃的面积是 40 m2 。
巩固练习
2.计算下面各题。
46 26 23 77
52
5 7 1 88
4
5 (2 5 3)
6
8
1
6
1 5.16 5.16 5
6
6
5.16
14 15
×
1 2
7 15
我发现:最后的得数与开始的数相等。
因为
1 2
÷
2 3
÷
3 4
=
1
3 分数除法
第4课时 分数混合运算
复习引入
计算下面各题。 (1)(9+11)×6
120 (3)100-10×4
60
(2)75+20÷5 79
(4)80÷(60-40) 4
探究新知
(教材第33页例3)
知识点:分数混合运算
3
问题:1. 你知道了什么?
2. 你能解决这个问题吗?用算式表达 你的思考过程。
1 2
×3)
2
=8
12÷
1 2
÷3
=24÷3
=8
知识小结
分数四则混合运算的顺序与整数四则混合运算 的顺序相同。在没有括号的算式里,先算乘除 后算加减;有括号的要先算括号里面的。
对应练习
(教材第33页“做一做”)
1.王叔叔家阁楼上的窗玻璃是梯形的,上底、
下底和高分别是 3 m、4 m、3 m。这块玻璃的面
人教版数学六年级上册教案-第3单元 分数除法-第4课时 分数混合运算

人教版数学六年级上册教案-第3单元分数除法-第4课时分数混合运算一. 教材分析分数混合运算是小学数学的重要组成部分,它可以帮助学生更好地理解分数的概念,提高运算能力。
在本节课中,学生将通过实际例题和练习题,掌握分数混合运算的运算顺序和计算方法,培养学生的逻辑思维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二. 学情分析学生在学习本节课之前,已经掌握了分数的加减法和乘除法运算,对分数的概念和运算规则有一定的了解。
但学生在实际操作中,可能会对分数混合运算的运算顺序和计算方法产生困惑,因此,教师需要通过具体例题和练习题,引导学生理解和掌握分数混合运算的规则。
三. 教学目标1.让学生理解分数混合运算的运算顺序和计算方法。
2.培养学生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提高学生的运算技巧。
3.培养学生积极参与、合作学习的精神,提高学生的思维品质。
四. 教学重难点1.分数混合运算的运算顺序和计算方法。
2.解决实际问题,将分数混合运算应用于生活情境。
五. 教学方法采用问题驱动法、案例分析法、小组合作学习法等,引导学生主动探究、合作交流,培养学生的解决问题的能力和合作精神。
六. 教学准备1.教学PPT和教学素材。
2.练习题和答案。
3.教学黑板和粉笔。
七. 教学过程1.导入(5分钟)教师通过一个实际问题引入本节课的主题,例如:“小明有2/3的苹果,小红有1/4的苹果,他们一起吃掉了自己的苹果,还剩下多少?”让学生思考并回答,引发学生对分数混合运算的兴趣。
2.呈现(15分钟)教师通过PPT展示分数混合运算的例题,如“计算1/2 + 1/3 - 1/4的结果”,引导学生注意运算顺序和计算方法。
教师可进行讲解和示范,让学生理解并掌握分数混合运算的规则。
3.操练(15分钟)教师分发练习题,让学生独立完成。
练习题包括分数混合运算的简单题目和实际问题。
教师可适时给予学生提示和指导,帮助学生巩固所学知识。
4.巩固(10分钟)教师学生进行小组讨论,让学生互相解释和解答疑问。
六年级上册数学人教版第3单元第4课《分数除法的计算》教案

六年级上册数学人教版第3单元第4课《分数除法的计算》
教案
一、教学目标
1.理解分数除法的概念和计算方法。
2.能够灵活运用分数除法解决实际问题。
二、教学重点
1.理解分数除法的定义和原理。
2.掌握分数除法的计算方法。
三、教学难点
1.分数除法与整数除法的区别。
2.分数除法中的特殊情况处理。
四、教学准备
1.教师备课资料。
2.学生课堂练习册。
3.分数除法相关练习题。
4.教学板书。
五、教学过程
A. 导入
1.复习上节课所学的分数加、减法知识。
2.引出本节课的话题:“分数除法”。
B. 讲解
1.分数除法的定义和意义。
2.分数除法的计算步骤和方法。
3.分数除法实例演练。
C. 练习
1.学生自主完成课堂练习册上的相关练习题。
2.教师抽查学生答题情况并进行讲解。
D. 拓展
1.鼓励学生运用分数除法解决实际问题。
2.带领学生探讨其他应用场景。
E. 总结
1.总结本节课的重点内容和要点。
2.强调分数除法的重要性及实用性。
六、课堂小结
通过本节课的学习,学生掌握了分数除法的基本概念和计算方法,能够运用所学知识解决实际问题。
七、作业布置
1.完成课后练习册中的作业题。
2.考虑利用分数除法解决其他数学问题。
以上为本节课《分数除法的计算》的教案内容,希望同学们认真学习并掌握相关知识。
祝大家学习进步!。
2023年人教版小学六年级数学上册第3单元“分数除法”第4课时《分数混合运算》优质课教案

2023年人教版小学六年级数学上册优质课教案第3单元分数除法第4课时分数混合运算【教学内容】教材第32页例3及相关内容。
【教学目标】1.掌握分数混合运算的顺序,能应用计算法则较熟练地进行计算。
2.在解决问题的过程中,加深学生对数学中不同运算顺序的理解,进一步培养学生的类推迁移能力和运算能力。
3.感受数学知识在生活中的应用,提高学好数学的自信心。
【重点难点】重点:掌握分数混合运算的顺序。
难点:能应用计算法则较熟练地进行计算。
【教学过程】一、复习导入计算下面各题。
(9+11)×6 75+20÷5100-10×4指名三人板演,全班齐练,集体订正。
师:想一想,整数混合运算的顺序是怎样的呢?二、探究新知【课件出示教材第32页例3】1. 学生读题,获取信息。
2. 解决问题。
师:想一想,要求这盒药可以吃多少天,可以先算什么呢? 预设1:我先算出每天吃多少片。
(片)=23321⨯ (天)==832122312⨯÷ 预设2:我先算这盒药可以吃几次。
(次)==2412122112⨯÷ (天)=8324÷3. 尝试列综合算式。
师:也可以用综合算式表示以上过程,自己试着计算一下。
预设:4.完成教材第32页做一做2。
(1)学生独立完成。
(2)集体汇报。
5.师生共同小结分数混合运算的顺序。
师:你能说一说分数混合运算的顺序吗?(小组讨论后汇报。
) 预设:分数混合运算的顺序与整数混合运算的顺序相同。
(1)在没有括号的算式里,只有加、减法或只有乘、除法,都要从左往右按顺序计算;如果既有乘、除法,又有加、减)(32112⨯÷(天)==82312÷32112÷÷(天)==8324÷法,要先算乘、除法,后算加、减法。
(2)有括号的,要先算括号里面的。
三、巩固运用1.完成教材第34页第8题。
(1)指名板演,其余学生在练习本上独立完成。
人教版小学数学第三单元-《分数混合运算》公开课教案教学设计课件公开课教案教学设计课件

课题名称:分数混合运算一、教学内容分析1.教学主要内容人教版六年级上册第三单元分数除法第三课时的例4 分数混合运算2.教材编写特点本节课是在学生掌握了分数除法计算方法的基础上教学的,它既是对前面所学知识的巩固,又是以此为载体进一步提高学生的计算能力。
例4以小红剪彩带做纸花送同学为题材,通过解决问题,引出涉及分数除法的混合运算,使学生感悟整数混合运算的运算顺序对分数同样适用3.教材内容的核心数学思想类推、迁移二、学生分析1.学生已有知识基础本节课学生已有知识基础:分数除法的计算、整数四则运算的运算顺序及正确计算的能力。
2.学生已有生活经验和学习该内容的经验学生已具备解决生活中简单问题的能力,因此例4能较好地激发学生主动解决问题的愿望;同时学生也已具备较好的类推、迁移能力,对迁移出分数四则运算的顺序应该是顺利的。
3.学生学习该内容可能的困难在混合运算中学生最大的问题是面对不同题型如何准确灵活地解决。
4.学生学习的兴趣、学习方式和学法分析计算课好理解但需要学生做一定量的题目,才能切实提高学生的计算能力。
要想让学生学得轻松愉快,教学方法上采取放手与发现法能较好的保持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学生学习方式上采取自主解决、小组交流,在交流中认可学生的方法,对于促进学生积极主动学习影响深远,由此从中体会数学的严谨美。
三、学习目标1、结合具体情境,在类比、迁移中体会整数四则运算顺序与分数混合运算顺序相同,能正确计算分数混合运算题目。
2、结合具体情境,能解决生活中简单的实际问题。
3、在自主、交流中,进一步感悟类比、迁移的数学思想。
重点:体会分数混合运算的顺序与整数相同;能正确计算分数混合运算题目。
四、教学活动一、复习(时间:5分钟)1、填空。
(1)在没有括号的算式里,只有乘除法或加减法,运算顺序是();如果既有加减法又有乘除法,运算顺序是先算(),后算()。
(2)在一个有小括号的算式里,应该先算(),后算小括号外面的。
(3)在一个既有小括号又有中括号的算式里,应该先算(),后算(),最后算()。
数学人教六年级上册《第三单元_第04课时分数的四则混合运算》(说课稿)

数学人教六年级上册《第三单元_第04课时分数的四则混合运算》(说课稿)一. 教材分析分数的四则混合运算是小学数学人教六年级上册第三单元的第04课时内容。
这一课时主要让学生掌握分数的四则混合运算的运算顺序和计算方法,进一步理解和掌握分数运算的规律。
教材通过具体的例题和练习题,引导学生逐步掌握分数加、减、乘、除的运算方法,并能够灵活运用到实际问题中。
二. 学情分析六年级的学生已经掌握了分数的基本概念和运算方法,对于分数的加减乘除有一定的认识和理解。
但是,学生在实际运用中可能会遇到一些问题,如运算顺序混乱、运算方法不熟练等。
因此,在教学这一课时时,需要结合学生的实际情况,通过具体的例题和练习题,让学生在实际操作中掌握分数四则混合运算的方法和规律。
三. 说教学目标1.知识与技能目标:学生能够理解分数四则混合运算的运算顺序,掌握计算方法,并能够灵活运用到实际问题中。
2.过程与方法目标:通过具体的例题和练习题,培养学生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提高学生的运算速度和准确性。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目标:激发学生学习数学的兴趣,培养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和团队合作精神。
四. 说教学重难点1.教学重点:学生能够理解分数四则混合运算的运算顺序,掌握计算方法。
2.教学难点:学生在实际运用中能够灵活运用分数四则混合运算的方法和规律。
五. 说教学方法与手段1.教学方法:采用问题驱动法、案例教学法和小组合作法。
2.教学手段:利用多媒体课件、黑板和粉笔进行教学。
六. 说教学过程1.导入:通过一个具体的实际问题,引出分数四则混合运算的概念和重要性。
2.新课导入:介绍分数四则混合运算的运算顺序和计算方法,通过具体的例题进行讲解和演示。
3.案例分析:分析一些具体的实际问题,让学生运用分数四则混合运算的方法进行计算和解决。
4.练习与巩固:布置一些练习题,让学生进行实际的操作和计算,巩固所学的知识和技能。
5.课堂小结:对所学的分数四则混合运算的知识进行总结和回顾,帮助学生形成系统化的知识结构。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新知探究
(2) 思路分析,列式计算
我先算出每天吃 多少片。 我先算这盒药可以 吃几次。
1 ×3= 3 (片) 2 2 12÷ 3 =12× 2 =8(天) 3 2
12÷ 1 =12×2 =24(次) 2 1 24÷3=8(天)
新知探究
也可以用综合算式表示以上过程, 自己试着计算一下。 12÷( 1 ×3) 2 =12÷ 3 2 =8
巩固练习
2.计算下面各题。
26 23 46 7 7
5 5 (2 3) 6 8
52
1 6
1 5 5.16 5.16 6 6
11 3 2 1 ( ) (1 2 ) 4 4 3 3
7 1 5 8 8
4
1 2
1 58 4 8
5.16
1 8
完成作业
作业:第35页练习七,第9题。
3 分数除法
第 4 课 时 分数混合运算
复习导入
计算。 (1)(9+11)×6 120 (3)100-10×4
60
(2)75+20÷5 79 (4)80÷(60-40)
4
新知探究
3
这盒药共12片, 可以吃几天?
每次吃半片,每天吃3次。
(1) 信息提取
已知条件 要求的问题 可以吃几天
一盒药共12片 每次吃半片 每天吃3次
1 12÷ ÷3 2 =24÷3 =8
课堂小结
分数四则混合运算的顺序与整数四则混合运算 的顺序相同。在没有括号的算式里,先算乘除
后算加减;有括号的要先算括号里面的。
巩固练习
1.(教材P33页做一做)王叔叔家阁楼上的窗玻 3 4 璃是梯ቤተ መጻሕፍቲ ባይዱ的,上底、下底和高分别是 m、 m、 5 5 3 m 。这块玻璃的面积是多少? 4 3 1 21 2 3 4 ( + )× × = (m ) 4 2 40 5 5 21 2 答:这块玻璃的面积是 40 m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