部编五年级语文下册《跳水》提高练习(附答案)
人教部编版五年级语文下册17.《跳水》课内外阅读训练(有答案)

人教部编版五年级语文下册课内外阅读训练17.跳水课内阅读(一)正在这时候,船长从船舱里出来,手里拿着一支枪。
他本来是想打海鸥的,看见儿子在桅杆顶端的横木上,就立刻瞄准儿子,喊道:“向海里跳!快!不跳我就开枪了!”孩子心惊胆战,站在横木上摇摇晃晃的,没听明白他爸爸的话。
船长又喊向海里跳不然我就开枪了一二刚喊出三孩子往下一纵身从横木上跳了下来扑通一声,孩子像颗炮弹一样扎进了海里。
二十来个勇敢的水手已经跳进了大海:四十秒钟——大家已经觉得时间太长了。
等孩子一浮上来,水手们就立刻抓住了他,把他救上了甲板。
1.在文中缺标点的地方填上合适的标点。
2.“孩子心惊胆战,站在横木上摇摇晃晃的,没听明白他爸爸的话。
”“心惊胆战”的意思是。
用这个词语写一句话:。
3.文中破折号的作用是( )A.解释说明B.表示意思的转折C.停顿、延长4. 四十秒钟并不长,为什么“大家已经觉得时间太长了”?(多选)()A.突出了落水孩子的处境非常危险B.人们对落水孩子的担心、紧张、着急的心情,让大家觉得时间太长了C.当孩子落入大海之后,他的生命随时都会有危险,每一秒对于大家都是煎熬D.以前水手遇到这种情况时,救人的时间是不超过四十秒的5.你觉得船长是一个怎样的人?类文阅读(一)一点儿人情味1898年冬天,罗吉士继承了一个牧场。
有一天,他养的一头牛因冲破附近农家的篱笆去啃食嫩玉米,被农夫杀死了。
按照牧场的规矩,农夫应该通知罗吉士,说明原因。
但农夫没有这样做。
罗吉士发现了这件事,非常生气,便叫一名佣工陪他骑马去和农夫理论。
抵达木屋的时候,农夫不在家。
农夫的妻子热情地邀请两位客人进去烤火,等她丈夫回来。
罗吉士烤火时,看见那女人消瘦又憔悴,也发觉五个躲在桌椅后面对他窥探的孩子瘦得像猴儿。
农夫回来了,妻子告诉他罗吉士和佣工是冒着狂风严寒来的。
罗吉士刚要开口跟农夫理论,忽然决定不说了。
他伸出了手。
农夫不晓得罗吉士的来意,便和他握手,留他们吃晚饭。
“二位只能吃些豆子,”他抱歉地说,“因为刚刚在宰牛,忽然起了风,没能好。
部编版五年级语文下册六单元17《跳水》知识点与课后习题解答及同步练习(含答案)

《跳水》知识点与课后习题汇总及同步综合练习检测一、作者简介:列夫·托尔斯泰(1828——1910)19世纪中期依国批判现实主义作家、思想家、哲学家,代表作有《战争与和平》《安娜·卡列尼娜》《复活》等。
列宁称他是“俄国革命的镜子”,是具有“最清醒的现实主义”的“天才艺术家”。
二、生字组词艘:一艘艘次客艘龙艘文艘航:航海航行航空航天宇航航线肆:放肆肆意肆行酒肆肆无忌惮帽:帽子草帽礼帽纱帽笔帽螺丝帽桅:桅杆船桅桅灯桅樯撕:撕扯撕咬撕毁撕票撕心裂肺逗:逗笑逗趣挑逗逗引逗留真逗唬:吓唬唬人诈唬钩:钩取钩子鱼钩挂钩钩心斗角扭:扭头扭打扭曲扭转别扭扭动咧:咧嘴咧开胡咧龇牙咧嘴舱:货舱客舱底舱船舱机舱前舱鸥:海鸥沙鸥银鸥白鸥沙鸥翔集瞄:瞄准瞄向三、多音字钻:zuān钻孔zuàn 电钻模:mó模仿mú模样四、近义词:放肆——拘谨故意——无意灵巧——笨拙勇敢——怯懦凤平浪静——波涛汹涌五、理解词语:【放肆】(言行)轻率任意,毫无顾忌。
【吓唬】使害怕;恐吓。
【眼巴巴】形容急切地看着不如意的事情发生而无可奈何。
【龇牙咧嘴】形容凶狠的样子。
【心惊胆战】形容非常害怕。
【哭笑不得】哭也不是,笑也不是,形容处境尴尬,不知如何是好。
【失足】走路时不小心跌倒,比喻人堕落或犯错误。
【不然】表示如果不是上文所说的情况,就发生或可能发生下文所说的情况。
【风平浪静】没有风浪,水面很平静,形容平静无事。
六、段落大意:第一部分(1):写水手拿猴子取乐,交代了故事发生的环境和故事的起因。
第二部分(2~4):写猴子戏弄孩子,孩子爬上桅杆追猴子,遇到了生命危险。
第三部分(5~6):写船长命令孩子跳水,水手们把孩子救上来。
(或一下段落划分与段意归纳)第一部分(第1自然段)讲帆船上一只猴子十分放肆。
第二部分(第2—3自然段)讲猴子戏弄孩子,孩子爬上桅杆追猴子。
第三部分(第4自然段)讲孩子走上最高横木,遇到生命危险。
部编五年级语文下册17《跳水》课后习题精编(附答案)

17跳水一、给下列加点字选择正确的读音,用“√”标出来。
航海(háng hán)放肆(cìsì)帽子(mào mà) 桅杆(wéi wěi)逗弄(dòu duò) 吓唬(húhǔ)鱼钩(diào gōu) 龇牙(zīcī)二、将画线的部分替换成相应的词语,写在括号里。
1.孩子内心极度恐惧,站在横木上摇摇晃晃的。
()2.这一天没有风浪,水面很平静,船上的人都站在甲板上。
()3.水手们都笑了,只有那个孩子哭也不是,笑也不是。
()三、按要求回答问题。
1.孩子气极了,他的手放开了绳子和桅杆,张开胳膊,摇摇晃晃地走上横木去取帽子。
这时候,甲板上的水手全都吓呆了。
孩子只要一失足,直摔到甲板上就没有命了。
(1)用“____”画出描写孩子处境危险的词语或句子。
(2)作者详细描写孩子面临危险情况的原因是()A.使文章更加生动。
B.说明孩子很任性。
C.为下文爸爸“逼”孩子跳水做铺垫。
(3)用加点的词语写一句话: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2.二十来个勇敢的水手已经跳进了大海:四十秒钟——大家已经觉得时间太长了。
(1)用“____”画出比喻句。
(2)大家觉得四十秒钟太长了的原因是()A.大家都等得不耐烦了。
B.大家的心情太紧张了,恨不得马上救出孩子。
每一秒钟都决定着孩子的安危,所以大家感到时间太长了。
四、根据课文内容完成下列思维导图,并按要求填空。
1.故事的起因、经过、结果:水手们拿猴子取乐2.水手们的表现:在甲板上哈哈大笑全都吓呆文中多次写到水手们,我知道水手们对故事的情节发展起到了____________的作用。
五、课内阅读。
正在这时候,船长从船舱里出来,手里拿着一支枪。
他本来是想打海鸥的,看见儿子在桅杆顶端的横木上,就立刻瞄准儿子,喊到:“向海里跳!快!不然我就开枪了!”孩子心惊胆战,站在横木上摇摇晃晃的,没听明白他爸爸的话。
部编语文五年级下册第17课《跳水》知识点+同步练习.doc

【若缺失公式、图片现象属于系统读取不成功,文档内容齐全完整,请放心下载。
】语文五年级下册第17课《跳水》知识点+同步练习知识点教材分析:这篇课文叙述了在一艘外国轮船上发生的故事:一只猴子把船长儿子戴的帽子挂到了桅杆最高的横木的一头,孩子为了追回帽子,走上横木。
在万分危急的时刻,船长急中生智,命令儿子跳水,水手及时下水抢救,终于使孩子转危为安。
故事蕴涵着这样的道理:事物是不断发展和变化的,我们要根据情况的变化采取相应的果断行为。
作者介绍:列夫·托尔斯泰(1828——1910)19世纪中期依国批判现实主义作家、思想家、哲学家,代表作有《战争与和平》《安娜·卡列尼娜》《复活》等。
列宁称他是“俄国革命的镜子”,是具有“最清醒的现实主义”的“天才艺术家”。
我会写:艘:一艘艘次客艘龙艘文艘航:航海航行航空航天宇航航线肆:放肆肆意肆行酒肆肆无忌惮帽:帽子草帽礼帽纱帽笔帽螺丝帽桅:桅杆船桅桅灯桅樯撕:撕扯撕咬撕毁撕票撕心裂肺逗:逗笑逗趣挑逗逗引逗留真逗唬:吓唬唬人诈唬钩:钩取钩子鱼钩挂钩钩心斗角扭:扭头扭打扭曲扭转别扭扭动咧:咧嘴咧开胡咧龇牙咧嘴舱:货舱客舱底舱船舱机舱前舱鸥:海鸥沙鸥银鸥白鸥沙鸥翔集瞄:瞄准瞄向形近字:艘(一艘)搜(搜查)航(航行)抗(反抗)撕(撕扯)嘶(嘶鸣)钩(挂钩)沟(水沟)咧(咧嘴)例(举例)瞄(瞄准)描(描写)多音字:钻:zuān钻孔zuàn 电钻模:mó模仿mú模样近义词:放肆——放纵故意——有意吓唬——恐吓灵巧——灵活立刻——马上勇敢——英勇心惊胆战——心惊肉跳反义词:放肆——拘谨故意——无意灵巧——笨拙勇敢——怯懦凤平浪静——波涛汹涌理解词语:【放肆】(言行)轻率任意,毫无顾忌。
【吓唬】使害怕;恐吓。
【眼巴巴】形容急切地看着不如意的事情发生而无可奈何。
【龇牙咧嘴】形容凶狠的样子。
【心惊胆战】形容非常害怕。
【哭笑不得】哭也不是,笑也不是,形容处境尴尬,不知如何是好。
部编版五年级语文下册第六单元第17课《跳水》课后作业题及答案(含两套题)

部编版五年级语文下册第六单元第17课《跳水》课后作业题及答案学校班级姓名一、用“”给下面加点的字选择正确的读音。
桅.杆(wéi wěi)一艘.船(shōu sōu)龇.牙(zī cī)模.仿(mó mú)咧.嘴(liě liè)钩.住(ɡōu diào)二、看拼音,写词语。
hánɡ xínɡ() fànɡ sì() xià hu()miáo zhǔn() hǎi ōu() dòu hào()三、比一比,再组词。
艘()钩()嘶()描()搜()钓()撕()瞄()四、读课文,完成下面的题目。
1.梳理出故事发生的时间、地点、人物。
(提示:人物不要填漏了)2.想想故事的起因、经过和结果,把下面的内容填写完整。
水手拿猴子取乐→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 五、读下面两组句子,然后回答问题。
1.①水手们又大笑起来,只有那个孩子哭笑不得。
②水手们笑得更欢了,孩子却气得脸都红了。
③等孩子一浮上来,水手们就立刻..抓住了他,把他救上了甲板。
(1)句①和句②都写到了水手的“笑”,有什么作用?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句③中的“立刻”一词能删去吗?为什么?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①孩子气极了,他的手放开了绳子和桅杆,张开胳膊,摇摇晃晃地走上横木去取帽子。
部编版语文五年级下册 第17课《跳水》阅读专项训练题(含答案)

统编版小学语文五年级下册第17课阅读理解训练专项题一、现代文阅读跳水(节选)孩子气极了,他的手放开了绳子和wéi gān(),张开胳膊,摇摇晃晃地走上横木去取帽子。
这时候,甲板上的水手全都吓呆了。
孩子只要一失足,直摔到甲板上就没命了。
即使他走到横木那头拿到了帽子,也难以回转身来。
有个人吓得大叫了一声。
孩子听到叫声往下一望,两条腿不由得发起抖来。
正在这时候,船长从chuán cāng()里出来,手里拿着一支枪。
他本来是想打hǎi ōu()的,看见儿子在桅杆顶端的横木上,就立刻miáo zhǔn()儿子,喊道:“向海里跳!快!不跳我就开枪了!”孩子心惊胆战,站在横木上擒晃晃的,没听明白他爸爸的话。
船长又喊:“向海里跳!不然我就开枪了!一!二!”刚喊出“三”,孩子纵身从横木上跳了下来。
扑通一声,孩子像颗炮弹一样扎进了海里。
二十来个勇敢的水手已经跳进了大海:四十秒钟....。
等孩子一浮上来,水手们就立刻抓住了他,把他救上了甲板。
——大家已经觉得时间太长了...........1.本文的作者是__________国作家_________________。
2.读短文,根据拼音在文中的括号里写词语。
3.在文中用“”画出小男孩处境危险的句子。
4.船长为什么要让孩子跳下来?从这里我们可以看出船长是个怎样的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5.注意加点的句子,为什么只有“四十秒钟”却说“时间太长了”?你也有类似的体验吧,请结合具体实例,把自己感觉时间很慢或很快的一次内心体验写下来。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二、阅读理解。
你必须有一样是出色的很久以前,德国一家电视台推出高薪征集“10秒钟惊险镜头”活动。
在诸多的参赛作品中,一个名叫“卧倒”的镜头以绝对的优势夺得了冠军。
部编版五年级语文下册17 跳水 类文阅读练习及答案

类文阅读-17 跳水被人相信是一种幸福一艘货轮在烟波浩渺的大西洋上行驶。
一个在船尾搞勤杂的黑人小孩不慎掉进了波涛滚滚的大西洋。
孩子大喊救命,无奈风大浪急,船上的人谁也没有听见,他眼睁睁地看着货轮拖着浪花越来越远……求生的本能使孩子在冷冰的水里拼命地游,他用全身的力气挥动着瘦小的双臂,努力使头伸出水面,睁大眼睛盯着轮船远去的方向。
船越来越远,船身越来越小,到后来,什么都看不见了,只剩下一望无际的汪洋。
孩子力气也快用完了,实在游不动了,他觉得自己要沉下去了。
放弃吧,他对自己说。
这时候,他想起了老船长那张慈祥的脸和友善的眼神。
不,船长知道我掉进海里后,一定会来救我的!想到这里,孩子鼓足勇气用生命的最后力量又朝前游去……船长终于发现那黑人孩子失踪了,当他断定孩子是掉进海里后,便下令返航。
这时,有人规劝:“这么长时间了,就是没有被淹死,也让鲨鱼吃了……”船长犹豫了一下,还是决定回去找。
又有人说:“为一个黑奴孩子,值得吗?”船长大喝一声:“住嘴!”终于,在那孩子就要沉下去的最后一刻,船长赶到了,救起了孩子。
当孩子苏醒过来之后,跪在地上感谢船长的救命之恩时,船长扶起孩子问:“孩子,你怎么能坚持这么长时间?”孩子回答:“我知道你会来救我的,一定会的!”“怎么知道我一定会来救你的?”“因为我知道您是那样的人!”听到这里,白发苍苍的船长扑通一声跪在黑人孩子面前,泪流满面:“孩子,不是我救了你,而是你救了我啊!我为我在那一刻的犹豫而耻辱……”一个人能被他人相信也是一种幸福。
他人在绝望时想起你,相信你会给予拯救更是一种幸福。
——《现代文阅读100篇》1.解释下面词的意思。
不慎: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犹豫:2.试着写出事情的起因、发展和结局。
()——()——()3.第四五自然段中写其他人的话有什么作用?4.“孩子,不是我救了你,而是你救了我啊!我为我在那一刻的犹豫而耻辱……”船长这一席话的意思是()。
部编版语文五年级下册 第17课《跳水》同步练习(含答案)

人教部编版五年级下学期语文课文第六单元第17课《跳水》同步练习姓名:__________ 班级:__________考号:__________一、积累运用1.看拼音,写词语。
háng xíng fàng sìmào zi xià hu chuán cāng hǎi ōu________ ________ ________ ________ ________ ________2.根据意思,写出相应的词语,并完成练习。
①形容非常害怕。
________②哭也不是,笑也不是,形容处境非常尴尬。
________③灵活;巧妙。
________第三个词语的近义词是________,和第二个词语一个类型的是________。
请你用第一个词语说一句话。
________3.根据课文内容填空。
(1)《跳水》这篇课文讲了________上的人和________之间发生的故事。
故事讲的是:一艘环游世界的轮船上的水手拿________取乐,________更加放肆;又拿________取乐,摘走了________的帽子;________爬上桅杆追________;自尊和幼稚使________丢开桅杆走向横木;这时________机智、沉着地喝令________跳水,________跳入海中抢救,终于使________脱险。
(2)课文以孩子为线索,紧扣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之间的联系使故事发生并发展的。
4.填入恰当的关联词语。
(1)因为因而①________猴子显然知道水手们拿它取乐,所以它就更加放肆起来。
②猴子的放肆和水手的哄笑激怒了孩子,________引得孩子爬上了桅杆去追猴子。
(2)只要……就……即使……也……________他走到横木头上拿到了帽子,________很难回转身来。
5.选择合适的量词填在括号里。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17 跳水课时练
第一课时
一、用横线标出加点字的正确读音)
桅.杆(wéi wěi) 一艘.(shōu sōu) 放肆.(shìsì)
吓唬.(hǔhu ) 龇.牙(zīcī) 模.仿(mómú)
二、读一读,看拼音,写字词。
狂风sī()扯着巨大的海面,海面上波涛汹涌,巨浪此起彼伏犹如万马奔腾,巨大的海啸声音又如万马sī()鸣。
一sōu()巨大的军舰在缓缓前进,他们在sōu()救陷入危险的渔船。
三、填空。
1.选择合适的量词填在括号里。
一()帽子一()帆船
一()早饭一()爪子
一()横木一()绳子
一()猴子一()步枪
2.因为因而
(1)()猴子显然知道水手们拿它取乐,所以它就更加放肆起来。
(2)猴子的放肆和水手的哄笑激怒了孩子,()引得孩子爬上了桅杆去追猴子。
只要……就……即使……也……
(3)()他走到横木头上拿到了帽子,()很难回转身来。
四、根据课文内容填空。
这篇课文叙述了在一艘外国轮船上发生的故事:一只把船长戴的帽子挂到了桅杆最高的横木的一头,为了追回帽子,走上横木。
在万分危急的时刻,急中生智,命令儿子,水手及时下水抢救,终于使转危为安。
【答案】
一、桅杆(wéi wěi) 一艘(shōu sōu) 放肆(shìsì) 吓唬(hǔhu ) 龇牙(zīcī) 模仿(mómú)
二、撕嘶艘搜
三、1.顶艘顿只根条只支
2.(1)因为(2)因而(3)即使……也……
四、1.猴子孩子船长跳水孩子
第二课时
一、结合课文内容填空。
()的大海()的猴子()的桅杆()的孩子()的水手()的船长二、填写关联词语。
1.猴子()不理,()撕得更凶了。
2.()孩子不会失足,拿到帽子,()难以回转身走回来。
3.猴子()知道大家拿它取乐,()更加放肆起来。
4.孩子()一失足,他()会跌到甲板上,摔个粉碎。
三、修改病句。
1.这一天校园里风平浪静,同学们都在树荫下看书。
2.一只大猴子果然知道大家拿它取乐,因而更加放肆起来。
3.游乐场里,小明不但不听妈妈的话,所以把小朋友打哭了。
四、阅读课文片段,完成练习。
“你逃不了!”孩子一边追赶一边喊。
猴子还不时回过头来逗孩子生气。
爬到了桅杆的顶端,它用后脚钩住绳子,把帽子挂在最高的那根横木的一头,然后坐在桅杆的顶端,扭着身子,龇牙咧嘴做着怪样。
横木的一头离桅杆一米多。
孩子气极了,他的手放开了绳子和桅杆,张开胳膊,摇摇晃晃地走上横木去取帽子。
这时候,甲板上的水手全都吓呆了。
孩
子只要一失足,直摔到甲板上就没有命了。
即使他走到横木上拿到了帽子,也难以回转身来。
有个人吓得大叫一声。
孩子听到叫声往下一望,两条腿不由得发起抖来。
1.在原文上标出孩子追赶猴子时的动词,并从中挑选三个写一句话。
2.给选段中描写水手们的相关的语句在推动情节发展的作用选择正确的答案。
(1)甲板上的水手全都吓呆了。
()
a.引出对孩子处境的危险的描写。
b.引出对船长果断行为的描写。
c.引出下文对孩子害怕心情的描写。
(2)有个人吓得大叫一声。
()
a. 水手的大叫惊动了船舱里的船长。
b. 水手的大叫使孩子意识到自己出境的危险。
c.水手的大叫把猴子吓跑了。
【答案】
一、风平浪静的大海,放肆的猴子,高高的桅杆,哭笑不得的孩子,勇敢的水手,沉着的船长
二、1.不但......还2.即使......也3.显然......因而4.只要......就
三、1.这一天校园里非常安静,同学们都在树荫下看书。
2.一只大猴子显然知道大家拿它取乐,因而更加放肆起来。
3.游乐场里,小明不但不听妈妈的话,还把小朋友打哭了。
4.桅杆顶端只有孤零零的一根横木,即使他走到横木上拿到了帽子,也难以回转身来。
5.我心惊胆战地走在摇摇晃晃的索桥上。
四、1. 追赶喊放开张开走取望
示例:妈妈一边追赶走出家门的小明,一边大喊:“天气不好,你带雨伞了吗?”小明停住脚步,望了一眼黑沉沉的天空,转身回家去了雨伞,急匆匆地向学校走去。
2.(1)a (2)b
介绍物品作文评语精选
精选,希望对您有帮助!
1. 开头简洁自然,结构清晰,心理描写真实,体现出作者良好的语言驾驭能力.
2. 这篇短文的特点可概括为亲切,温馨,隽永.
3. 文中描绘的…清新活泼,欢快明朗.字里行间跳动着的童心,使文章也有了生命力.
4. 文章凭着丰富的想象,凭着多彩的语言,将…呈现读者面前.
5. 文章简洁明了,语言平淡朴实.
6. 作者观察细致,想像力丰富,运用拟人,比喻等手法,使生动活泼,引起了读者的兴趣.
7. 借景抒情,托物咏志,很特色.
8. 文章在民间传说的基础上,进行合理想象和生动描述,演绎出一篇精彩的童话故事,读来饶有趣味.
9. …要求通过虚构的故事来表达一种哲理.
10. 本文很好体现了…的特点,深刻的主题与新颖的构思相得益彰.
11. 巧用伏笔是文章的一大特点.文章第一段就为全篇故事的发展做了极好的铺垫.这种构思非常巧妙,可以借鉴.
12. 这是一篇很有新意的…文章构思巧妙,语言朴实自然.
13. 作品的构思是巧妙的,文笔也是简洁流畅.想象大胆,富有创造力,文章读起来新颖奇特极具吸引力.
14. 想象力较丰富,极具新意.开头自我介绍,引入下文,另外,文章语言简明扼要,风格幽默误诙谐.
15. 文章不长,但过程叙述得很清楚,物品的活动描述得也具体,真实可信,生动有趣,全文结构紧凑,完整,文笔也较流畅.
16. 情节生动有趣,叙述清楚完整,也表现出作者的聪明,机智,充满了家庭生活情趣,文笔流利活泼.
17. 你很善于抓住事物的特点进行具体描绘,展示了…,文笔间渗透了情感.
18. 文章很有说服力,也发人深思.从写作上来说,情节生动,文章有波澜,读起来深受教益.
19. 主题凝炼,集中,议论深刻,有力,震撼人心.
20. 本文用词准确,严密,语言平实自然,而比喻,拟人等修辞的运用更使文章锦上添花.
介绍物品作文评语推荐
1. 详略得当,主次分明,思路清晰。
精挑细拣,素材似为主题量身定制。
2. 叙述详细具体,细节描写生动逼真,物品个性鲜明突出,形象丰满,跃然纸上。
3. 以环境烘托物品的心情,情景交融,情现景中,景随景现。
4. 想像丰富,构思奇特且不脱离生活的真实,扎跟于生活的联想,拓宽了读者的思维,让人觉得生动有趣。
5. 景物描写传神逼真,遣词造句贴切得体,景随情生,情景交融,呈现在读者面前的恰似一幅生动传情的写生画。
6. 想像奇妙,既源于生活,不失生活的真实,又高于生活,开阔读者的视野,充满了艺术魅力。
7. 事件过程描述详细具体,内容虽多但显得有条不紊井然有序,体现了作者清晰的思路与谋篇布局的能力。
8. 外貌描写生动形象,物品容颜逼真穿着恰当合体,宛如反映物品性格的一面镜子,真是所谓“相由人生”。
9. 环境描写客观真实,环境为物品的性格服务,更好地解释了物品性格形成过程中的来龙去脉。
10. 神态描写生动传神,寥寥数语,将物品的性格特点勾勒得一览无遗,物品的言谈举止具有了鲜明独特的个性。
11. 前后内容关联不够紧密,部分内容过于孤立,与文章主体联系不够密切。
12. 叙述简略粗糙,唯有框架式结构,物品缺乏鲜明的个性特征。
13. 详略安排不当,主次不够分明。
14. 内容多为线条式勾勒,缺乏点式的细描。
与时代气息不符,内容过于陈旧老化。
15. 重点突出,中心明确,立意鲜明。
16. 观点明确,好恶立场分明,使人一目了然。
17. 主题直接凸现于内容之中,明了扼要,毫无赘意。
18. 主题严肃,思想高尚,进取心较强。
19. 中心不够明确,立意不够清晰。
20. 主题含混晦涩,文意渺茫含糊,写作目的不清。
介绍物品作文评语
1. 选材过于通俗,不具一定的代表性,老题材老思想,平淡无奇。
2. 虽然选择了生活中具有一定叙写价值的事件,但由于分析不透彻,挖掘不深,事件潜含的道理未能深刻地体现。
3. 选材平淡无奇,过于老旧粗俗简单幼稚,不具新意,难于深刻地反映生活的时代性真实性。
4. 未能通过小事情反映大道理,“以小见大”的表现手法运用还不够娴熟。
5. 对物品形象缺乏多角度的刻画,只是选取了某一狭窄的题材,片面地显现了物品某一方面的性格特征。
6. 能够选择生活中具有典型意义的题材,事件的代表性较强。
7. 选材新颖独特,不附平庸,一扫迂俗之气,令人耳目一新。
8. 虽述平常事,但分析透彻合理,理性挖掘较深,凸现了事件的本质。
9. 事件虽小,但反映出较深刻的道理,具有一定的普遍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