浙江省绍兴市五校七年级上学期期末模拟联考历史与社会试题(有答案)
绍兴市七年级上册历史期末试卷-百度文库(2)

绍兴市七年级上册历史期末试卷-百度文库(2)一、选择题1.我们评论秦始皇的功业,使中国人真正有大一统感觉的是A.修万里长城,成为世界奇观B.建兵马俑,展现功业C.北伐匈奴,定江山D.统一文字,货币,度量衡,实行中央集权2.下图的漫画反映了我国某一历史阶段朝代更替情况。
其中“北魏”和“宋”应该A.春秋时期B.战国时期C.两晋时期D.南北朝时期3.如下图反映我国两晋南北朝时期江南地区得以开发的最主要原因是A.江南社会相对稳定B.江南自然条件优越C.北方人口大量南迁D.统治者的鼓劢政策4.历史纪年表有利于时空观念的形成。
东汉以来实现南北方短暂统一的西晋应位于下图中A.A处B.B处C.C处D.D处5.关于秦汉科学技术成就的叙述,不正确的是A.蔡伦发明了造纸术B.《伤寒杂病论》阐述了中医的理沦和治病原则C.华佗制成了“麻沸散”D.《九章算术》总结了自周秦到汉代的中国古代数学成就6.《舌尖上的中国》介绍了我国各地的美食,其中就包括葡萄、石榴等。
中原人吃上葡萄、石榴最早应在()A.秦朝B.汉代C.三国时期D.南北朝时期7.依据下表可以得到的历史结论是()时间全国户籍人口光武帝初年1000多万57年(光武帝去世)2100多万105年5300多万A.光武帝为东汉的发展奠定基础B.东汉末年人口数量迅速增长C.东汉末年北方人口大量南迁D.光武帝把东汉的统治推向鼎盛8.“今年诸侯或连城数十,地方千里…以法割削之,则马,共天下”也。
”据史书记载,为此,“公元前127年,汉皇帝下了一道命令,规定嫡长子只可继承封地的一半,余下的封地分给其他子弟于是,封地不断缩小,其重要性也不断下降。
”这段材料主要体现了汉武帝的哪一项措施?()A.统一铸造货币B.实行盐铁专卖C.实施“推恩令”D.大举反击匈奴9.下图为我国古代朝代更替示意图的某一片断。
图中a政权的建立者是()A.匈奴族B.鲜卑族C.氐族D.羌族10.“有志者,事竟成,破釜沉舟,百二秦关终属楚;苦心人,天不负,卧薪尝胆,三千越甲可吞吴。
绍兴市七年级历史上册期末测试卷及答案(2)

绍兴市七年级历史上册期末测试卷及答案(2)一、选择题1.利用“鱼腹丹书”、“篝火狐鸣”等计策发动戍卒起义,提出口大楚兴,陈胜王”的口号的是A.秦末农民大起义B.淝水之战C.“七国之乱”D.“八王之乱”2.某同学在学习某单元的过程摘录了“南北朝”、“三国鼎立”、“汉人胡服”等关键词,由此推断该单元的时代特征是()A.中华文明的起源B.国家的产生和社会变革C.政权分立与民族融合D.繁荣与开放的社会3.《晋书•食货志》记载“天下无事,时和年丰,百姓乐业,谷帛殷阜,几乎家给人足矣。
”材料所指出的当时南方社会经济发展的最主要原因是A.社会稳定B.自然条件优越C.劳动力充足D.技术先进4.下图是小丽同学绘制的两晋南北朝的更替图,空格处应该填写()A.前秦B.西晋C.北魏D.蜀汉5.下列关于官渡之战和赤壁之战共同点的说法正确的是A.都加剧了分裂割据B.都发生在长江流域C.都是以少胜多的战役D.都是大规模的水战6.鲁迅先生曾称誉《史记》是“史家之绝唱,无韵之《离骚》”。
下列关于《史记》的表述,正确的是()A.记述了从秦始皇到汉武帝时期的历史B.作者司马光生活在汉代C.是我国历史上第一部编年体通史D.肯定了陈胜吴广反秦的革命首创精神7.秦汉时期,面对农耕民族和游牧民族的冲突,为了保卫自己的文明体系,帝国采取“用制险塞”的隔绝固守、“导途凿空”的外拓、“互通并举”的措施。
这表现在A.北讨匈奴、南征北战、开凿灵渠B.联络月氏、北击匈奴、通婚和亲C.修筑长城、通使西域、开辟丝路D.修筑驿道、收复河套、开发象郡8.对下图所反映的历史现象理解正确的是A.诸侯强大威胁中央B.外戚宦官交替专权C.母后主政皇帝无权D.社会局面比较安定9.下图为我国古代朝代更替示意图的某一片断。
图中 A 政权是A.西汉B.东汉C.曹魏D.北魏10.《汉书・食货志》记载,西汉刚建立时,“民失作业,而大饥谨。
凡米石五千,人相食,死者过半。
”针对汉初的社会状况,西汉统治者实行的政策是()A.增加赋税B.重农抑商C.休养生息D.以农为本11.1929年,中国考古学家裴文中在北京房山发掘出一块完整的古人类头盖骨化石,为人类起源的研究提供了可靠的证据,下列史实与该考古发现的“北京人”相符的是()A.是我国境内目前已确认的最早的古人类B.会使用火和打制石器C.已经会制造工具和种植水稻D.会建造房屋和使用陶器12.由下列三图可知,从春秋至秦历史发展的整体主要趋势是()A.国家逐渐走向统一B.民族交融逐浙加强C.社会经济高速发展D.诸侯势力此消彼长13.汉初统治者为了巩固政权、稳定局势,采取了“无为而治”的措施,主张“顺民之情,与之休息”。
绍兴市七年级上学期期末历史试题题及答案解析

绍兴市七年级上学期期末历史试题题及答案解析一、选择题1.下列关于祖国境内远古居民的叙述,不正确的是()A.元谋人是我国境内已知的最早人类B.北京人分工明显,能够制造和使用工具C.我国是世界上发现远古人类遗址最多的国家D.山顶洞人与现代人的模样完全相同2.中国是传统的农业大国。
我国原始农业兴起和发展的重要标志有①农作物的种植②家畜饲养的出现③房屋的出现④聚落、磨制石器的发展A.①②③④B.①②③C.①②④D.②③④3.《史记》记载:“……尧知子丹朱不肖,不足授天下,舜子商均亦不肖,舜乃豫荐禹于天……然后禹践天子位。
”材料描述的是下列哪一制度A.禅让制B.世袭制C.分封制D.郡县制4.“殷墟者,殷商之故都也。
”著名历史学家郭沫若先生曾赋诗云:“洹水安阳名不虚,三千年前是帝都。
”把都城迁到殷都的国王是A.大禹B.商汤C.盘庚D.纣王5.下图中所示的“古文字”是()古文字现代汉采刃焚休曰字A.甲骨文B.小篆C.契丹文D.西夏文6.根据史书记载,西周初年的国家有800多个,到了春秋初年,还剩下170多个,战国之初,只有十几个了。
这反映了历史发展的趋势是()A.弱肉强食B.国家的数量越来越少C.国家逐步走向统一D.适者生存7.老子创立了道家学派,其思想核心是()A.“仁”的思想B.“兼爱”的思想C.“非攻”的思想D.“无为”的思想8.“秦民之见战也,如饿狼之见肉也。
”秦国这一社会现象的出现是由于商鞅变法A.推行县制B.禁止私斗C.奖励耕织D.奖励军功9.1973年,在山东省威海市苘山镇出土了一个秦代铁权(秤砣),上有铭文“廿六年,皇帝尽并兼天下诸侯,黔首(百姓)大安,立号为皇帝,乃诏丞相状(指隗状)、绾(指王绾),法度量则不壹(一致)嫌疑者皆明壹之。
”从这篇铭文中可以得到的正确信息是()①统一了六国②统一了度量衡③用行书书写④确立了皇帝称号A.①②③B.①②④C.②③④D.①②③④10.秦始皇对农民征收沉重的赋税,大规模征调民力服徭役和兵役,他实行的法律非常严苛,民众稍有不慎即触犯法律。
绍兴市七年级上学期期末历史试题题及答案

绍兴市七年级上学期期末历史试题题及答案一、选择题1.秦朝的残暴统治激起了人民反抗,我国历史上第一次大规模的农民战争是()A.绿林起义B.赤眉起义C.陈胜、吴广起义D.黄巾起义2.北魏孝文帝以后,北魏皇帝死后的谥号多采用“孝”字,如“孝武帝”“孝明帝”等。
这反映他们A.非常孝顺长辈B.变成了汉族人C.学习汉族先进文化D.将鲜卑姓改为了汉姓3.魏晋南北朝时期,江南地区摆脱了原先落后停滞的状态,出现“一岁或稔(丰收)、则数郡忘饥……丝绵布帛之忧”的景象,其主要原因在于A.社会动荡不安B.江南条件优越C.北方人口大量南迁D.三国鼎立局面出现4.西晋人鲁褒作《钱神论》道:“危可使安,死可使活,贵可使贱,生可使杀……今之人,惟钱而已!”还说钱“为世神宝,亲之如兄,字曰‘孔方’。
”这说明当时的社会风气是()A.世人崇尚文学B.政府鼓励消费C.世人金钱至上D.朝廷打击商业5.某校七年级(1)班的李明同学整理了中国古代历史的知识卡片,请你帮助他把下面表格中两外遗忘的知识点补充完整A.①曹操—袁绍②赤壁之战③以少胜多B.①曹操—刘备②淝水之战③陆战为主C.①曹操—周瑜②巨鹿之战③水战为主D.①曹操—袁绍②淝水之战③以少胜多6.它是“二十四史”第一部,叙述了从黄帝到汉武帝时期3000多年的历史,既记录了帝王将相的活动,也记载了许多下层人物的生平,开纪传体之先河。
它的作者是A.左丘明B.司马迁C.班固D.陈寿7.“劝君更尽一杯酒,西出阳关无故人。
”“羌笛何须怨杨柳,春风不度玉门关。
”这四句诗中提到的“阳关”和“玉门关”以西的地方在汉朝时被称为()A.西洋B.天竺C.西藏D.西域8.小丽同学在百度搜索引擎里输入“公元25年”,“洛阳”,“光武中兴”等字眼,那么出现的页面中涉及的人物可能是A.嬴政B.刘邦C.刘秀D.拓跋宏9.北方民族大融合时期,民族融合在社会生活方面成果突出,下列成果中属于魏晋时期民族融合成果的是①胡乐、胡舞受到汉族人民喜爱②民族关系趋于缓和③“胡”“汉”思想感情难以沟通④汉语成为北方的通用语言A.①②③B.①③④C.①②④D.②③④10.根据《汉书.食货志》记载,西汉建立初年,“民失作业,而大饥饰”。
浙江省绍兴市五校七年级上册第一学期末模拟联考历史与社会试题(有答案)-推荐.doc

绍兴市五校2019-2020学年上学期期末模拟联考七年级历史与社会试卷一、选择题(本题有10小题,每小题2分,共20分。
各题中只有一个正确答案,请选出符合题意的正确选项,不选、多选、错选均不给分)2008年第29届夏季奥运会在北京举行,自美国的汤姆想了解220个参赛国的位置,他选用了“世界政区地图”;北京真大啊!玲玲想知道故宫在什么位置,她选用了“北京城市图”;小军去烟台市探访同学,他选用了“烟台市地形图”;兰兰去“莱州大基山风景区”旅游,她选用了“大基山风景区导游图”。
据此材料回答1—3题。
1.哪位同学选用的地图不适用...( )A.汤姆B.玲玲C.小军D.兰兰2.下列图例是玲玲从“北京城市图”上描画下的,可能描画错误..的是( )A. B.C. D.3.假如上面提到的4幅地图的图幅大小相等,那么表示地理事物最详细的是( )A.世界政区地图B.北京城市图C.烟台市地形图D.大基山风景区导游图右图为局部区域经纬网图,读图回答第4—5题。
4.根据南北半球、东西半球的划分,右图中四地完全位于相同半球的是( )A.①与②B.②与③C.③与④D.①与④5.关于图中各地的叙述,正确的是( )A.③地所处热量带为北温带B.④地位于③地的西北方向C.②、③两地所在经线长度相等D.①地所在纬线长度比②两地所在纬线的长度长小明想利用双休日去登山,他搜集到一张绍兴香炉峰的等高线地形图(下图为其中一部分区域),图中等高距为200米。
据此回答6—8题。
6.图中等高线所表示的地形部位是( )A.山谷B.山脊C.悬崖D.鞍部7.图中等高线x的数值是( )A.100米B.200米C.500米D.无法判断8.图中河流的流向为( )A.自南向北B.自东南向西北C.自东北向西南D.北自向南9.下列关于湄公河平原的叙述,正确的有( )①湄公河自北向南流,注入印度洋②湄公河平原在亚洲东南部中南半岛上③湄公河平原水稻高产区,人口稠密④湄公河平原高温多雨,人们住高脚屋A.①②③B.②③④C.①②④D.①③④10.下列与寒冷地区民居建筑特点不相符...的是A.墙体厚实B.屋内建有壁炉或火炕C.窗户很大D.窗户装双层玻璃二、综合题(本题有3小题,共30分)11.阅读下列图文材料,回答问题:(11分)超级油轮九华山号满载200万桶原油缓缓驶离伊拉克巴士拉港口,这是中国与伊拉克石油合作项目生产出的首船原油。
优质绍兴市七年级上学期期末历史试题题及答案

优质绍兴市七年级上学期期末历史试题题及答案一、选择题1.下图所示中央行政机构的设置情况应出现于A.秦朝B.唐朝C.元朝D.明朝2.战国时期,百家争鸣有力地促进了当时思想文化和社会的发展。
下列“诸子百家”及其思想对应正确的是A.孟子﹣﹣民贵君轻B.韩非子﹣﹣“兼爱”“非攻”C.墨子﹣﹣无为而治D.庄子﹣﹣以“法”治国3.如图为战国时期著名青铜器“嵌错赏功宴乐铜壶”的表面纹饰,呈现了竞射宴会、采桑、歌舞和水陆攻战等200多个精美的人物形象。
这些纹饰可见证战国时期A.铁器牛耕技术的进步B.手工业技艺的高超C.周王室一统天下的权威D.尊王攘夷的争霸策略4.地方治理关乎国家长治久安,汉武帝为监察州部内的地方官吏、豪强及其子弟,采取的重大举措是 ()A.颁布“推恩令”B.建立刺史制度C.“罢黜百家,独尊儒术”D.铸造五铢钱5.假如你穿越到统一后的秦朝去买东西,你应该带哪种货币才行?A.蚁鼻钱B.刀形币C.圆形方孔钱D.铲形币6.图示法是学习历史的一种好方法,它能将复杂的历史比较直观形象地展示出米。
下面正确反映了公元229年“三国鼎立的形势"的图示是A.B.C.D.7.漠北之战中,汉军作战指导明确,准备充分,以骑兵实施突击,步兵担任保障,分路进击,果敢深入,是在沙漠草原地区进行的一次成功作战,在中国战争史上具有重要地位。
指挥作战的大将是A.陈胜、吴广B.刘邦、项羽C.卫青、霍去病D.汉武帝8.王国维说:“自周之衰,文王、周公势力之瓦解也,国民之智力成熟于内,政治之纷乱乘之于外,上无统一之制度,下迫于社会之要求,于是诸于九流各创其学说。
”他意在说明A.分封制的崩溃B.商鞅变法的作用C.兼并战争的后果D.百家争鸣的原因9.宣扬“生死轮回”“因果报应”的佛教,传入中原地区始于A.秦朝B.西汉C.东汉D.西晋10.“究天人之际,通古今之变,成一家之言”的司马迁是西汉史学家,在他的著作《史记》中不能查阅到A.巨鹿之战B.长平之战C.三国鼎立D.商鞅变法11.根据下图,找出两个结束国家分裂、完成全国统一的朝代。
浙江省人教版历史与社会七年级上学期末考试模拟试卷

人文地理期末模拟试题一、选择题秘鲁是西红柿、马铃薯等农作物的起源地。
结合秘鲁位置示意图,完成下面题目。
1.以下对秘鲁位置的描述,正确的是( )A. 西临大西洋B. 位于大洋洲C. 处于南温带D. 位于西半球2.图中甲河为( )A. 多瑙河B. 亚马孙河C. 伏尔加河D. 密西西比河3.图中山脉为( )A. 落基山脉B. 阿尔卑斯山脉C. 安第斯山脉D. 阿特拉斯山脉4.生活在秘鲁山区高海拔处居民的主要运输工具是( )A. 羊驼B. 牦牛C. 骆马D. 骆驼5.秘鲁山区森林地带至今仍有大面积野生西红柿分布,海拔3800米之上的的的客喀湖区可能是最早栽培出马铃薯的地方。
对此, 以下判断正确的是( )A. 西红柿喜温暖, 马铃薯喜冷凉B. 西红柿喜冷凉,马铃薯喜湿热C. 西红柿耐寒冷,马铃薯耐干旱D. 西红柿耐干旱,马铃薯耐寒冷读下方亚洲某区域图,完成下面各题。
6.下列国家中濒临印度洋的是( )A. 越南B. 老挝C. 束埔寨D. 缅甸7.下列国家中,基本上以湄公河为国界的是( )A. 老挝与越南B. 泰国与柬埔寨C. 泰国与老挝D. 柬埔寨与越南8.下列对湄公河平原地区人们生活特点的描述,正确的有( )①饮食以米饭为主②水稻生产主要靠人工③传统民居为高脚屋④四通八达的高速公路A. ①③B. ①④C. ②③D. ②④加强高铁合作,推动莫斯科—喀山高铁项目建设是中俄经贸合作的重点领域之一。
结合下图,回答以下各题。
9.要最准确地判定莫斯科和喀山之间的方位关系,应采用的地图及理由是()A. 图1,因为图1的比例尺大B. 图2,因为图2反映的区域范围大C. 图2,因为一般定向法是最常用的定向法D. 图1,因为经纬网定向法是最准确的定向法10.根据上题,莫斯科在喀山的()A. 西方B. 东方C. 东南方D. 西北方11.关于莫斯科、喀山两地的叙述,正确的有()①都位于欧洲②都位于高纬度③地形为平原④冬季寒冷漫长A. ①②③B. ①②④C. ①③④D. ②③④12.莫斯科—喀山高铁全长770千米,则图2的比例尺大致为()A. 1:130B. 1:770C. 1:13000000D. 1:7700000013.喀山足球场、游泳池、溜冰场等各类体育设施超过1600座,场馆密度远超俄罗斯其他城市。
(完整)七年级历史与社会上学期期末考试试卷浙教版

《历史与社会》七年级上期末试卷附答案一、选择题(每小题只选择一个最佳答案,每小题1分,共40分)1、如果地图上没有指向标,也没有经纬线,那么通常右边表示的方向是A、东方B、南方C、西方D、北方2、在1:40000000的地图上,一厘米表示实地距离是A、4千米B、400千米C、4000千米D、40千米3、某城市东门是店铺林立、商品丰富、人流繁多的地区,这里是A、文教区B、住宅区C、商业区D、工业区4、一般地图上表示河流、湖泊的颜色是A、黑色B、蓝色C、白色D、红色5、中国位于A、亚洲东部B、太平洋东岸C、南半球D、西半球6、香港、澳门回归祖国,中国政府已在那里设立了A、直辖市B、省C、自治区D、特别行政区7、有关东西两半球界线的划分,正确的是A.0°和180°经线圈B.20°W和160°E经线圈C.20°E和160°W经线圈D.赤道8、下列语句中描述气候的是A、阳光灿烂B、雨过天晴C、风和日丽D、四季如春9、沟通两个海洋之间的狭窄水道叫A.海湾B.海峡C.内海D.海洋10、有“世界屋脊”之称的大高原是A、巴西高原B、德干高原C、黄土高原D、青藏高原11、下列气候类型中,对我国影响最大的A、地中海气候B、温带大陆性气候C、高山气候D、季风气候12、有关我国地势的说法,不正确的是A、地形复杂多样B、山区面积广大C、西高东低,呈阶梯状分布D、南高北低,呈阶梯状分布13、我国著名的三峡水利工程在A、长江流域B、黄河流域C、珠江流域D、淮河流域14、下列少数民族与其主要分布的连线,正确的是A、壮族——广东B、维吾尔族——内蒙古C、藏族——新疆D、回族——宁夏15、中国南方与北方的自然界线是A、秦岭—淮河一线B、黑河—腾冲一线C、大兴安岭—阴山—贺兰山—巴颜喀拉山—冈底斯山一线D、大兴安岭—太行山—巫山—雪峰山一线16、“那达慕”盛会反映了哪个少数民族的风情A、回族B、蒙古族C、藏族D、傣族17、“梯田是小伙子的脸”哪个少数民族的俗语A、傣族B、哈尼族C、土家族D、苗族18、在新疆的绿洲上居住的人们利用的一种灌溉设施是A、坎儿井B、建造大型水塔C、开凿运河D、都江堰水利工程19、“一山有四季,十里不同天”主要反映了气候的A、复杂性B、多样性C、突变性D、垂直差异性20、描述一个地方的气候主要要素有……A、风力和降水B、气温和气压C、气温和降水D、风力和气压21、下列国家属于发展中国家的是……A、澳大利亚B、加拿大C、意大利D、中国22、美国纽约地理坐标是40°N、75°W,关于纽约位置的描述,正确的是…A、北半球、西半球B、南半球、东半球C、北半球、东半球D、南半球、西半球23、下列省级行政区,属于西部地区的是……………………A、山西省B、河南省C、江西省D、重庆市24、关于哈萨克牧民科学利用天山牧场的叙述,正确的是………A、夏季分布在山谷间的牧场B、春秋时节生活在高海拔地区C、冬季主要在山麓地带D、天山牧场可“四季放牧”25、被称为“骑在羊背上的国家”是…………………A、阿根廷B、蒙古C、澳大利亚D、中国26、下列平原中,有稻作文化印记的是……………………………A、长江中下游平原B、西欧平原C、亚马孙平原D、华北平原27、世界上最大的石油带分布在……………………A、几内亚湾沿岸B、墨西哥湾沿岸C、波斯湾沿岸D、北海沿岸28、世界上的城市大多数分布在………………………………………A、高原地区B、平原地区C、山区D、内陆地区29、交通拥挤是城市的突出问题之一,下列哪一项不利于解决城市交通问题A、机关与企业上下班时间错开B、商业区与娱乐区集中布局C、发展地铁D、建环城公路30、服饰是社会变革的一个窗口,辛亥革命时期有人设计了一种新式服装是A、旗袍B、中山装C、西装D、马褂31、地质学家是通过什么来了解几百万年前发生的事情………………A、动物B、书本C、化石D、植物32、迄今为止发现的中国最早的成熟文字是………………………………A、甲骨文B、金文C、小篆 D隶书33、小明家中的下列物品属于文物的是A、父亲的手提电脑B、母亲的金项链C、客厅的明朝瓷瓶D、小明幼儿园时用过的课本34、民间故事大多是劳动人民直接创造,并在劳动人民中长期流传。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绍兴市五校2014-2015学年上学期期末模拟联考
七年级历史与社会试卷
一、选择题(本题有10小题,每小题2分,共20分。
各题中只有一个正确答案,请选出符合题意的正确选项,不选、多选、错选均不给分)
2008年第29届夏季奥运会在北京举行,来自美国的汤姆想了解220个参赛国的位置,他选用了“世界政区地图”;北京真大啊!玲玲想知道故宫在什么位置,她选用了“北京城市图”;小军去烟台市探访同学,他选用了“烟台市地形图”;兰兰去“莱州大基山风景区”旅游,她选用了“大基山风景区导游图”。
据此材料回答1—3题。
1.哪位同学选用的地图不适用
...( )
A.汤姆
B.玲玲
C.小军
D.兰兰
2.下列图例是玲玲从“北京城市图”上描画下来的,可能描画错误
..的是( )
A. B.
C. D.
3.假如上面提到的4幅地图的图幅大小相等,那么表示地理事物最详细的是( )
A.世界政区地图
B.北京城市图
C.烟台市地形图
D.大基山风景区导游图
右图为局部区域经纬网图,读图回答第4—5题。
4.根据南北半球、东西半球的划分,右图中四地完全位于相同半球的是( )
A.①与②
B.②与③
C.③与④
D.①与④
5.关于图中各地的叙述,正确的是( )
A.③地所处热量带为北温带
B.④地位于③地的西北方向
C.②、③两地所在经线长度相等
D.①地所在纬线长度比②两地所在纬线的长度长
小明想利用双休日去登山,他搜集到一张绍兴香炉峰的等高线地形图(下图为其中一部分区域),图中等高距为200米。
据此回答6—8题。
6.图中等高线所表示的地形部位是( )
A.山谷
B.山脊
C.悬崖
D.鞍部
7.图中等高线x的数值是( )
A.100米
B.200米
C.500米
D.无法判断
8.图中河流的流向为( )
A.自南向北
B.自东南向西北
C.自东北向西南
D.北自向南
9.下列关于湄公河平原的叙述,正确的有( )
①湄公河自北向南流,注入印度洋②湄公河平原在亚洲东南部中南半岛上
③湄公河平原水稻高产区,人口稠密④湄公河平原高温多雨,人们住高脚屋
A.①②③
B.②③④
C.①②④
D.①③④
10.下列与寒冷地区民居建筑特点不相符
...的是
A.墙体厚实
B.屋内建有壁炉或火炕
C.窗户很大
D.窗户装双层玻璃
二、综合题(本题有3小题,共30分)
11.阅读下列图文材料,回答问题:(11分)
超级油轮九华山号满载200万桶原油缓缓驶离伊拉克巴士拉港口,这是中国与伊拉克石油合作项目生产出的首船原油。
(1)伊拉克位于地区(亚洲分区),该地区但自古以来一直是交通要道,是连接亚洲、洲、洲三大洲的桥梁。
(3分)
(2)伊拉克居民主要属于人种,大多信奉教。
(2分)
(3)图中①是运河,沟通了红海和海,是世界重要的海上通道。
(2分)
(4)下面摘抄的是船员小明从波斯湾到我国某港口的航行日记片段,根据所学知识,补充完整日记内容。
(4分)
a.九华山号油轮从巴士拉港出发,驶出波斯湾后,首先必须横渡浩瀚的A 洋。
b.船员途中见到许多向东航行的满载油轮,这些油轮最有可能到达的国家是。
(填下列选项字母)
A.美国
B.俄罗斯
C.日本
D.英国
c.船员到B 海峡时,看到海峡中过往的船只非常繁忙,再次感受到这里地理位置的重要性……
d.航行途中船员最有可能见到的景观是。
(填下列选项字母)
A.马来群岛上热带雨林遮天蔽日
B.印度洋上浮冰漂流
C.阿拉伯半岛上森林广布
D.印度半岛上袋鼠成群
12.右图为A、B两地气温曲线降水柱状图,分析回答:(10分)
(1)A地最高气温出现在月,
B地降水最多出现在月。
(2分)
(2)A、B两地的气候资料与北京气候特点相符的是地。
(1分)
(3)A、B两地的降水,相对集中(季节分配不均匀)的是地。
(1分)
(4)在南北
..半球中,A地在半球、B地在半球。
(2分)
(5)影响气候(气温和降水)的主要因素有、、。
(3分)
(6)张昕说:“我们家乡一到冬季树叶都落光了,一派萧索的景象”。
据此判断张昕家乡位于A、B两地中的地。
(1分)
13.巴西(南美)、俄罗斯(欧洲东部和北亚)、印度(南亚)、中国(东亚)、南非(南部非洲)作为新兴经济体的代表和发展中国家的领头羊,经济发展迅速,国际地位日益提高,倍受世人关注,被称为“金砖国家”(BRICS)。
(9分)
(1)“金砖国家”中,世界上面积最大的国家是;世界上人口最多的国家是。
(2分)
(2)“金砖国家”中,举世公认的计算机软件超级大国是,位于其南部的城市更被誉为“亚洲的硅谷”,全球著名的信息技术中心。
(2分)
(3)巴西森林资源丰富,河流域分布着世界上面积最大的(植被),被誉为“地球之肺”。
其首都以布局合理著称于世,是巴西人民聪明才智的象征。
(3分)(4)南非自然资源丰富,它是如何利用这一优势,因地制宜地发展经济的?(2分)
答题卷
一、选择题(本题有10小题,每题2分,共20分)
11.(1)地区(亚洲分区),洲、洲。
(3分)
(2)人种,教。
(2分)
(3)运河,海。
(2分)
(4)a.洋。
b.。
(填选项字母)
c.海峡
d.。
(填选项字母)(4分)
12.(1)月,月。
(2分)
(2)地。
(1分)
(3)地。
(1分)
(4)半球、半球。
(2分)
(5)影响因素:、、。
(3分)
(6)地。
(1分)
13.(1)(国家)(国家)。
(2分)
(2)(国家)(城市)(2分)
(3)河,(植被),(首都)。
(3分)
(4)
(2分)
参考答案
一、选择题(本题有10小题,每题2分,共20分)
11.(1)西亚地区(亚洲分区),欧洲、非洲。
(3分)
(2)白色人种,伊斯兰教。
(2分)
(3)苏伊士运河,地中海。
(2分)
(4)a.印度洋。
b. C 。
(填选项字母)
c.马六甲海峡
d. A 。
(填选项字母)(4分)
12.(1) 1 月, 8 月。
(2分)
(2) B 地。
(1分)
(3) B 地。
(1分)
(4)南半球、北半球。
(2分)
(5)影响因素:纬度位置、海陆位置、地形。
(3分)
(6) B 地。
(1分)
13.(1)俄罗斯(国家)中国(国家)。
(2分)
(2)印度(国家)班加罗尔(城市)(2分)
(3)亚马孙河,热带雨林(植被),巴西利亚(首都)。
(3分)
(4)利用矿产资源优势,大力发展采矿业河制造业;
利用丰富的野生动植物资源,发展旅游业。
(2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