警惕头孢拉定导致血尿

合集下载

药讯

药讯

合理用药警惕头孢拉定导致血尿头孢拉定(Cefradine)为第一代头孢菌素,适用于敏感菌所致的急性咽炎、扁桃体炎、中耳炎、支气管炎和肺炎等呼吸道感染、泌尿生殖道感染及皮肤软组织感染等。

头孢拉定引起药物性血尿的临床特点大多数患者既往无药物过敏史,原发疾病基本为上呼吸道感染,感冒咳嗽等,患者既往体健,肝、肾功能正常;儿童患者发病率高;用药至发生血尿的时间短,多数为数分钟、数小时或数天,最长不超过2周,以速发型为主;静脉给药导致血尿的可能性更大;发生血尿的同时,伴有部分肾外表现,如皮疹、发热、腹痛等;停药后经积极治疗大多预后良好,追踪尿常规、肾功能正常,一般不遗留肾功能损害,全部病例的血尿均在10小时至7天内消失,3天内恢复正常者占76.43%。

以上提示头孢拉定对肾损害为一过性。

头孢拉定引起药物性血尿的发病原因分析头孢菌素具有肾毒性,不同品种肾毒性差别较大。

第一代头孢菌素中头孢噻啶、头孢噻吩、头孢唑林的肾毒性较为突出,头孢拉定肾毒性相对较弱。

但对有关β-内酰胺类抗生素所致肾损害的文献分析中发现,头孢拉定致肾损害报道数量最多。

而药物性血尿占据β-内酰胺类抗生素所致肾损害的临床类型之首位,其中头孢拉定占血尿病例的93.26%。

头孢拉定导致血尿的问题十分突出,可能与以下因素有关:1.药物本身的化学结构特点有报道认为,头孢菌素特有的化学结构导致其有阻抑血小板凝聚的功能,而头孢拉定即属此类。

血尿原因是否与其化学结构有关,有待进一步证实。

2.药物本身的生物学特点头孢拉定为第一代半合成头孢菌素,有一定的肾毒性。

该药在体内基本不被代谢,90%以上都是以原形药由尿排泄,口服头孢拉定0.5 g,其尿峰浓度为2000 mg/L,血药浓度为16 mg/L。

静脉给药时,肾脏更易积聚高浓度的头孢拉定从而改变肾小球通透性或析出结晶损伤肾毛细血管导致血尿。

另外,本品进入体内后主要集中分布于近曲小管上皮细胞和肾间质组织,大剂量应用时尿液浓度过高,可引起近曲小管坏死和急性肾衰。

注射用头孢拉定致血尿不良反应的药理分析

注射用头孢拉定致血尿不良反应的药理分析

注射用头孢拉定致血尿不良反应的药理分析发布时间:2022-06-21T08:50:02.164Z 来源:《医师在线》2022年9期作者:罗红[导读] 目的:分析注射用头孢拉定药物诱发人体出现血尿不良反应的药理因素罗红翠屏区菜坝镇卫生院四川宜宾 644000【摘要】目的:分析注射用头孢拉定药物诱发人体出现血尿不良反应的药理因素。

方法:根据我国药典分析注射用头孢拉定药物,模拟临床用药,建立动物血尿模型,随后分析相关因素,明确药理作用。

结果:结果显示,药液内存在的不溶性颗粒比较大,是导致血尿的关键因素。

同时,大剂量药物以及较多不溶性颗粒会对肾脏产生影响,其具有较强的化学毒性以及物理损伤。

结论:因药物剂量过大是诱发血尿的关键因素,不溶性颗粒是临床需重视的方面,以此降低不良反应发生率。

关键词:注射用头孢拉定;血尿;不良反应;药理随着医疗事业的不断发展,较难以治疗的疾病现如今也能利用医学手段为患者争取更多高质量的生存时间[1]。

但是,因为临床中仍旧存在些许药物使用不合理现象,故而造此种原因是造成患者身体素质降低、合并不良反应增多同时预后状况不佳的多数原因之一[2]。

临床中使用率非常高的头孢菌素类抗生素应用范围便非常广,为此更要注意药品搭配使用合理性,防止不良反应的发生。

1 资料与方法1.1药品与试剂注射用头孢拉定药物,选择山东鲁抗医药股份有限公司(国药准字H20067737)、广东金城金素制药有限公司(国药准字H44025097)、国药集团国瑞药业有限公司(国药准字H34023667)、陕西顿斯制药有限公司(国药准字H61022381)。

1.2仪器采用液体微粒计数仪、浊度分析仪、尿液分析仪、离心机、大鼠代谢笼、水浴锅、小型振荡器。

1.3实验动物本次实验动物选择实验动物中心繁殖的健康鼠,由实验中心提供。

2 方法2.1样品浊度与不溶性微粒测定参照《中国药典》内的溶液澄清度以及不溶性微粒的测评方法,称取头孢拉定样品,根据标示量加水稀释,随后采用仪器对其进行检测。

第九期《药品不良反应信息通报》相关内容头孢拉定与血尿

第九期《药品不良反应信息通报》相关内容头孢拉定与血尿
不均一有关 。
5 相关 建议
所致的急性咽 炎、 扁桃体 炎、 中耳 炎、 支气管 炎和肺 炎 等呼吸道感染、 泌尿生殖道感染及皮肤软组织感 染等。
18 年 至 20 98 0 5年 6月 , 国 家 药品 不 良反 应 监 测
中心病例报 告数据 库 中有 关头孢拉 定的病例报 告共 14 0余份 , 良反应表 现 为血尿 的病例 报 告达 20 5 不 1
度有 关 ; 生血 尿的 同时 , 有部 分 肾外表现 , : 发 伴 如 皮
疹、 发热、 腰腹痛等 ; 药后 经积极 治疗大多预后 良好 。 停
典 型病 例 : 儿 因上 呼 吸 道 感 染 , 脉 滴 注 头孢 患 静
() 3 鉴于 不合理 用药降低 药品治疗 效果 , 误病 拉 定 1O , 3小 时 后 , 儿 小 便 呈 红 色 , 其 他 不 贻 .g 约 患 无 情, 增加药品不 良反应 , 导致耐药菌株增加 , 浪费有限 适 。送检尿 常规 : 潜血 呈 4 红细胞满视 野。停 用头 +, 医药资 源等诸 多危 害 , 建议药 品生产 、 经营企 业和医 孢拉 定 , 予维生素 C 1 g 安 甲苯酸静脉推 注 , 给 . 、 O 口服 疗机构各方加强临床合理使用抗菌药的教育与宣传 , 强的松 、 安络 血 , 3日后 , 恢复正常 。 避免此类严重不 良反应和药源性疾病的重复发生 。 参 考文 献 :
【】林 婉 贞 , l 叶毅 芳 , 世考 , . 物性 血 尿 的 文献 分 析 … . 梁 等 药 中
国现 代实 用医 学杂 志 ,0 46 1— 1 20 , :9 2 .
鉴 于头孢拉 定可导 致血尿 的发 生,与患者年龄
( 儿童 易发 )药物剂量 、 、 浓度 、 药速度 、 给 药物配伍 等

头孢菌素类药物不良反应发生的原因与预防

头孢菌素类药物不良反应发生的原因与预防

头孢菌素类药物不良反应发生的原因与预防关键词头孢菌素类药物不良反应预防根据抗菌谱、抗菌活性、对β内酰胺酶的稳定性以及肾毒性的不同,目前将头孢菌素分为四代。

第1代包括头孢唑啉、头孢氨苄、头孢拉定、头孢羟氨苄、头孢替唑等;第2代包括头孢克洛、头孢呋辛等;第3代包括头孢噻肟、头孢克肟、头孢哌酮、头孢曲松、头孢他啶、头孢唑肟等;第4代包括头孢吡肟等。

随着头孢菌素临床应用的增多,其引起的不良反应亦日趋增多。

不良反应过敏反应:过敏反应为最严重的不良反应,发生率为05%~10%,临床主要表现为皮疹、发热、哮喘,严重者可导致药物过敏性休克,甚至死亡。

第三代头孢菌素过敏反应发生率呈上升趋势,头孢哌酮、头孢噻肟、头孢曲松的皮疹发生率分别为22%、18%、13%。

过敏性休克的发生率,头孢噻肟占177%,头孢哌酮占133%,头孢曲松占113%,居头孢菌素之首。

其发生原因除患者的个体差异外,还可能由于代谢产物与个体蛋白质等大分子载体发生不可逆的结合,引起抗原抗体反应,出现一系列过敏反应症状;其次,在静脉滴注时若与能升高溶液ph值的药物配伍,亦可以使内源性致敏物聚合速度加快而引起过敏反应。

消化系统不良反应:胃肠道反应为常见的不良反应,第三代头孢菌素的发生率为36%~108%,主要表现为腹泻,且近年来多有引起消化道出血的报道,尤以头孢哌酮发病率居高。

这可能是由于第三代头孢菌素是超广谱抗生素,能抑制或破坏肠道内合成维生素k的正常菌群而使凝血酶原复合物生成减少所致。

头孢曲松应用于患儿时,表现更加明显,会导致患儿体液或电解质失衡。

泌尿系统不良反应:头孢菌素均有不同程度肾毒性。

因绝大多数品种经肾排泄,可抑制、干扰肾小管细胞酶活性,引起急性肾小管坏死而致血尿。

头孢拉定引起血尿最多,肾功能不全时经肾排泄的药物及代谢物在体内聚集明显,成为加重肾毒性的重要原因。

头孢菌素引起的急性肾间质性肾炎,表现为尿少、眼睑及双下肢水肿,可能与机体对药物高度敏感有关,多数主要由变态反应介导,与剂量无关。

注射用头孢拉定致血尿不良反应的药理学研究

注射用头孢拉定致血尿不良反应的药理学研究
王琰 , 昌勤 , 少鸿 胡 金 ( 国药品 生物 制 品检 定所 , 中 北京 10 5 ) 000
中图分 类号 : 9 5 R 9 .1 R 6 ; 9 41 文献标 识码 : A 文 章编 号 :6 2 8 2 ( 0 9)2 0 7 — 7 17 —6 920 0 —0 90
摘要 : 目的 探 寻注射用头孢拉定引发血尿不良反应的原 因。 方法 依据《 中国药典)0 5 中相 关 ) 0版 2 规 定对 4 国产注射 用头孢拉定的澄清度和不溶性微粒指标进行 了检 测, 批 并模拟I床用药特点 临 考察 了样品 中不溶性微粒的指标。通过建立动物血尿模 型, 考察 了药物剂量和不溶性微粒与血 尿的关联性及其原 因, 并进行 了病理 学的研究和确证 。结果 所检测样品质量均符合《 中国药典》
现 状及 探讨 【 . J 中国药物 警 戒 ,0 852 :6 8. 】 20 ,()8- 8 【】孔 庆 衍 , 勇, 月洁 , . 4 周 田 等 山东 省 药 品不 良反 应 监测 状 况 调
导, 以实现建立统一 、 高效的 A R监测体系, D 提升我
参考 文献 :
【 l 】陈娜 . 药 品不 良反 应 监测 体 系对 我 国 的启 示 f . 国药 国外 J中 1
33 制 定 A . DR 监 测技 术机构 建设 规 范
提高效率, 由国家编制委 员 应 会或卫生部制定下发 A R D 监测技术机 构建设规 范 , 省 、 、 级 A 对 市 县 DR监 测机 构的设 置模式 、 工作 职责 、 管理要 求 等进 行规 范 、 指
业 ,0 61 ()4 - 3 2 0 ,55 :2 4 .
】陈易新 , 李少丽, 曹立亚 , 西方发达国家药品不 良反应监 等. 为规范各级 A DR监测技术机构的建设 , - 暂理 , 【 统I— 2

静脉滴注头孢拉定引起血尿的观察与处理

静脉滴注头孢拉定引起血尿的观察与处理

静脉滴注头孢拉定引起血尿的观察与处理何艳霞;赵延茹;李浩然【期刊名称】《当代护士(学术版)》【年(卷),期】2005(000)007【摘要】1临床资料2003年10月~2004年10月,我院门诊输液中心,先后发现5例患者应用联邦制药厂生产的头孢拉定静脉滴注出现肉眼血尿,其中妇科病人1例,外科病人1例,内科病人3例;男性3例,女性2例;年龄15~40岁。

用量:1例3g/d;4例5g/d,其中有2例病人合用甲硝唑。

均在连续用药2~3天后出现肉眼血尿,2例伴有腹部疼痛。

尿常规检查红细胞满视野,尿蛋白(+—++),排除泌尿系统病史。

处理:立即停用头孢拉定,静脉补液并给予止血敏、地塞米松、能量合剂、维生素C等药物对症处理。

停药8h后,肉眼血尿消失,24h后镜下血尿消失,随访2~6个月,均未再出现血尿。

根据患者既往病史和连续用头孢拉定2~3天后出现肉眼血尿,诊断为头孢拉定引起的药物性血尿。

2讨论2.1头孢拉定是目前临床应用较广泛的抗菌素,其抗菌作用显著,副作用较少,应用相对安全。

其不良反应主要为:①过敏反应:如皮疹、荨麻疹、血管性水肿、过敏性休克等犤1犦;②肝毒性:引起肝脏功能异常;③肾毒性:尤其与高效利尿药或氨基糖甙抗菌素合用,肾损害显著增强犤2犦;④胃肠反应,菌群失调,引起维生素B和K缺少,也可引起二重感染犤1犦;⑤造血系统毒性:可致红细胞、白细胞或血小...【总页数】1页(P72)【作者】何艳霞;赵延茹;李浩然【作者单位】郑州航海医院,河南,郑州,450052;郑州航海医院,河南,郑州,450052;郑州航海医院,河南,郑州,450052【正文语种】中文【中图分类】R472【相关文献】1.头孢拉定静脉滴注引起血尿46例分析 [J], 郑仁礼;程义琳2.静脉滴注头孢拉定引起小儿血尿3例 [J], 何超源3.头孢拉定注射液引起血尿12例临床观察 [J], 孙铁梅4.静脉滴注头孢拉定导致小儿血尿的临床分析 [J], 付金玉5.静脉滴注头孢拉定引起血尿37例分析 [J], 陈林因版权原因,仅展示原文概要,查看原文内容请购买。

头孢拉定致血尿原因分析

头孢拉定致血尿原因分析
维普资讯

不 良反应 监察 ・
头 孢拉 定 致 血 尿 原 因 分析
吴 擞, 志 ( 军区 术 院药 科, 鲁 市 8 0 ) 范 刚 兰州 乌鲁 齐.医 刘 乌 术齐 3 0 00
中图分类号 : 9 9 4 R 6 . 文献 标识码 : B 文章编号 :0 1 4 8 2 0 】2 1 4 0 10 00 【0 2 0 00 2
摘要 : 目的 : 计头孢拉定致血尿的原因 方法: 索《 探 检 中国 医学文献数据库》 18 -2 0 年 2月) 药学文摘》 1 9 ~20 (9 0年- 0 1 和《 (9 0年 00 年) 对惠者的年龄 、 . 性别、 蛤药逮径 、 血尿开始时间、 后 、 愈时间分别进行统计分析 结果 : 预 痊 查到 头他拉定致血 尿的原文献 l 8篇 , 共计 18十病侧 文献表 明. 0 几童的肾脏尚未发育 完奎和静昧应 用岳孢拉 定是遣成血 卑的主要 原因。结论 : 儿童静脉慎甩头孢扛
CHI NES B ( RAPHI E BI LIX3 C DATA B ASE OF BI OGY & MEDI NE(r m 9 0 t e r a y 2 0 )a d P OL CI fo 1 8 o F b u r 0 1 n HARM ACEU. TI AL A S A ( B TR CT ( 9 0 O 0 wa e i d a d t ed t r n ls do a i t ’ g n C , o t o r g a mi i S 1 9 ~ O ) rve we n h a awe ca a e n p t n s a e a dF X r u e f u d ns y e , d - tain. b g n igo e t ra po n ssa dtheo eo e y RE rt o e i nn fh ma u i 、 rg o i n i fr c v r SULTS: 1 e o t n c [a ie n u e e au i( 0 8 rp rso erdn —id e d h m t ra 1 8 css ae )we ef u d wh c n ae h th ma u i nman y as ca e t e a y o lsai hl h o n n r v n u r o n . ih d c td t a e t rawa il so itd wih r n 】h p pa i n c i o d a d j ta e o s d a m iita ino e rd F ) d n sr t fc fa ie C(NCLUSI o i ON :n r v n u d i sr t no er dn nc i r n s o l e v r ae u J ta e o sa m ni i fc fa ie1 h l e h udb e yc r fl ta o d

药品不良反应信息通报

药品不良反应信息通报
大多预后 良好 。
困难 l 0余种类型 。
1 . WHO 药 品 不 良反 应 病 例 报 告 数 据 库 情 况 .2 1
() 3对中国生物医学文献数据库 (96 20 ) 19 ~ 02年
3 (95~ 05年 ) 以“ er ie为检 索词共检 索 到 中有 关 /一内酰 胺类抗 生素所致 肾损害 文献的综述 17 20 C fdn” a 3 / 不 良反 应病例 报告 8 6例 ,涉及 不 良反应 l3 8例 和 分析 , 一内酰胺 类抗生 素所致 的不 良反 应临床 0 2 次 , 中血尿 1 其 6例次 , 1 0 占 . %。 2
于敏感菌所致 的急性 咽炎 、 扁桃体炎 、 中耳炎 、 支气管 拉定 的不 良反应 / 事件报告 86 0 2 余份 ,其 中有关 血 炎和肺炎等呼吸道感染 、 泌尿生殖道感染及皮肤软组 尿 的不 良反应 / 事件报告 9 4 , 1 . %。在血尿 1份 占 0 0 6
织感染等 。 的不 良反应 / 事件 报告 中 ,注射 用头孢拉 定 8 5 , 4份 占 9 . % ;在年 龄分布上 ,4岁 以下儿 童 占半数 以 20 5 1
听力 减退 、 迟发 型 告 上看 , 与药物 剂量 、 浓度 、 给药速度 有关 ; 年龄 分 拉 定的临床不 良反应有精 神异常 、 在
过敏 药物性血尿 、 药物性 溶血 、 尖 布上 , 儿童 占半数 以上 ; 发生血尿 的同时 , 伴有部分 肾 变态 反应 、 性休克 、
频发室性 早搏 、 性心肌 损伤及排尿 急 外表现 , : 如 皮疹 、 发热 、 腰腹痛等 ; 停药后经积极治疗 端扭 转型室速 、
3. 4 。 截至 3岁以内小儿所 占比例最 高(96 %) 从 引起药物性 血尿 的药物种 类来看 ,在 涉及 的 2 0 年 6月 3 05 0日, 国家 中心共收到有关 头孢拉定 的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警惕头孢拉定导致血尿
头孢拉定(Cefradine),为第一代头孢菌素,适用于敏感菌所致的急性咽炎、扁桃体炎、中耳炎、支气管炎和肺炎等呼吸道感染、泌尿生殖道感染及皮肤软组织感染等。

一、国家药品不良反应监测中心病例报告数据库情况
2005年9月,由于头孢拉定引起血尿的病例报告日趋增多,国家药品不良反应监测中心(以下简称“国家中心”)于第九期《药品不良反应信息通报》中对头孢拉定引起血尿相关安全性问题进行通报。

(一)药品不良反应第九期信息通报时的情况
1.通报时国家中心病例报告数据库情况
截止到2005年6月30日,国家中心共收到有关头孢拉定的不良反应/事件报告1450余份,其中有关血尿的不良反应/事件报告210余份,占14.50%。

在血尿的不良反应/事件报告中,注射用头孢拉定200余份,占97.63%,说明静脉给药导致血尿的可能性更大;从报告上看,与药物剂量、浓度、给药速度有关;在年龄分布上,儿童占半数以上;发生血尿的同时,伴有部分肾外表现,如:皮疹、发热、腰腹痛等;停药后经积极治疗大多预后良好。

2.WHO药品不良反应病例报告数据库情况(1975年-2005年)
以“Cefradine”为检索词共检索到不良反应病例报告806例,涉及不良反应1328例次,其中血尿16例次,占1.20%。

(二)药品不良反应第九期信息通报后的情况
通报发布后,国家中心仍陆续收到与头孢拉定相关的病例报告。

2005年7月—2008年8月期间,头孢拉定的不良反应/事件报告8620余份,其中有关血尿的不良反应/事件报告914份,占10.60%。

在血尿的不良反应/事件报告中,注射用头孢拉定845份,占92.50%;在年龄分布上,14岁以下儿童占半数以上(55.36%);头孢拉定导致血尿的问题依然突出。

二、文献报道情况
(一)国内报道的有关药物性血尿文献(1998—2003年)多篇[1],从引起药物性血尿患者的性别及年龄分布来看,所收集的280例病例中,男:女比例3.06:1,3岁以内小儿所占比例最高(39.64%)。

从引起药物性血尿的药物种类来看,在涉及的50种中西药中,抗生素为16种129例(占46.07%),其中以头孢拉定最多82例(34.29%)。

(二)临床应用中有关于头孢拉定可引起一些较严重不良反应的文献报道[2],呈逐年增多的趋势。

头孢拉定的临床不良反应有精神异常、听力减退、迟发型变态反应、过敏性休克、药物性血尿、药物性溶血、尖端扭转型室速、频发室性早搏、急性心肌损伤及排尿困难10余种类型。

(三)对中国生物医学文献数据库(1996-2002年)中有关β-内酰胺类抗生素所致肾损害文献的综述和分析 [3],β-内酰胺类抗生素所致的不良反应临床表现多样,其中以肾脏损害和过敏性休克较为严重。

在选择的数据库中6年中共收集有关β-内酰胺类抗生素所致肾损害的文献122篇,共计356例。

其中头孢拉定致肾损害发生率占居首位(76.81%)。

在所致肾损害的临床类型中,药物性血尿居首位(282/321),占全部病例的87.85%,其中头孢拉定263例,占血
尿病例的93.26%。

详见下表:

(四)检索《中国医学文献数据库》(1980~2001年2月)及《药学文摘》(1990~2000年)有关头孢拉定不良反应的报道 [4],结果在108例病例中,年龄<12岁的有93例,占发生率的86.1%。

三、头孢拉定引起药物性血尿的临床特点
1.大多数患者既往无药物过敏史,原发疾病基本为上呼吸道感染,感冒咳嗽等,既往体健,肝、肾功能正常。

2.儿童患者发病率高。

3.用药至发生血尿的时间短,多数为数分钟、数小时或数天,最长不超过2周,以速发型为主。

4.静脉给药导致血尿的可能性更大。

5.发生血尿的同时,伴有部分肾外表现,如:皮疹、发热、腹痛等。

6.停药后经积极治疗大多预后良好,追踪尿常规、肾功能正常,一般不遗留肾功能损害,经10h~7d的时间全部病例的血尿均消失,3d内恢复正常者占76.43%。

提示头孢拉定对肾损害为一过性的。

四、头孢拉定引起药物性血尿的发病原因分析
头孢菌素具有肾毒性,不同品种肾毒性差别较大。

第一代头孢菌素中头孢噻啶、头孢噻吩、头孢唑啉的肾毒性较为突出,头孢拉定肾毒性相对较弱。

但我中心在有关β-内酰胺类抗生素所致肾损害的文献分析中发现,头孢拉定致肾损害报道数量占居首位。

而药物性血尿是β-内酰胺类抗生素所致肾损害的临床类型之首位,其中头孢拉定占血尿病例的93.26%,头孢拉定导致血尿的问题十分突出。

可能与以下因素有关:
(一)药物本身的化学结构特点
有报道认为,在7位C原子的取代基中有-COOH基的头孢菌素有阻抑血小板凝聚的功能,而头孢拉定即属此类。

血尿原因是否与其化学结构有关,有待进一步证实。

(二)药物本身的生物学特点
头孢拉定为第一代半合成头孢菌素,有一定的肾毒性。

该药在体内基本不被代谢,90%以上都是以原形药由尿排泄,口服头孢拉定0.5g,其尿峰浓度为2000mg/L,血药浓度为16mg/L。

静脉给药时,肾脏更易积聚高浓度的头孢拉定
从而改变肾小球通透性或析出结晶损伤肾毛细血管导致血尿。

另外,本品进入体内后主要集中分布于近曲小管上皮细胞和肾间质组织,大剂量应用时尿液浓度过高,可引起近曲小管坏死和急性肾衰。

头孢菌素类药物肾毒性通常表现为血尿、蛋白尿、管型尿及肾功能减退。

其肾损害于停药后一般可以逆转[5]。

头孢拉定与所有头孢类抗生素一样有抑制肠道菌群产生维生素K的作用,具有抑制血小板凝聚功能,一旦肾损害可加重出血和血尿。

这种情况下,小婴儿多见,可能与小婴儿肠道菌群比较脆弱有关[6]。

(三)各种不合理用药情况加重血尿的发生
1.头孢拉定在临床使用中存在各种不合理用药情况,如超适应症使用、缺乏依据用药、不适宜的预防用药、剂量过高、速度过快、浓度过大、配伍禁忌等,这些情况在很大程度上加重了头孢拉定不良反应的发生。

2.年龄分布上,儿童在病例中占绝大多数,这可能与儿童肾发育尚未完全有关。

如刚出生的婴儿的肾基底膜厚为100nm,而成人为300nm,即儿童的肾小球通透性更高,也就更易发生血尿。

因此,儿童是发病的特定易感人群[4]。

3.大量静脉用药,导致血尿高发。

在血尿的不良反应/事件报告中,90%以上的血尿为静脉给药导致,且与药物剂量、浓度、给药速度有关。

4.同时合并使用非甾体抗炎药、氨基糖苷类等肾毒性药物,导致血尿的发生率增加。

(四)部分患者存在对β-内酰胺类抗生素的易感因素
个别机体对头孢拉定致敏物质发生变态反应,药物作为抗原,激活免疫反应,导致血管脆性及肾小管血管炎性反应使通透性增加而影响肾小球的滤过功能,并非药物对肾脏毒性损害。

(五)药品的质量不均一
在复杂的生产过程中,残留的溶剂、催化剂,反应不完全的原体、中间体和副产物,以及储存过程中,受外界影响产生的杂质等,都可导致严重的不良反应。

数据库和文献分析均发现,不同厂家的产品引起血尿的发生率存在差异,提示血尿的发生可能与药品质量不均一有关。

五、相关建议
(一)建议医护人员用药后监测尿常规和肾功能变化,一旦发现异常应立即停药。

建议临床医生严格掌握用药适应症,严格选取药物的用法、用量(包括用药次数和给药途径),一定要避免剂量过大、滴注速度过快、浓度过高,避免与其它肾毒性药物配伍使用。

特殊人群(特别是儿童)应慎用或在监测下使用,并尽快明确诊断,及时给予对症治疗。

(二)建议相关生产企业对头孢拉定导致血尿的原因进行研究,全面分析导致血尿的原因。

努力改进生产工艺,提高产品质量,减少不良反应的发生。

加强药品不良反应监测工作,主动收集产品的不良反应/事件。

(三)鉴于不合理用药降低药品治疗效果,贻误病情,增加药品不良反应,导致耐药菌株增加,浪费有限医药资源等诸多危害,建议药品生产、经营企业和医疗机构各方加强临床合理使用抗菌药的教育与宣传,避免此类严重不良反应和药源性疾病的重复发生。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