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港王爷卷.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西港王爺卷一年八班江怡潔4號王爺卷
台南縣是台灣王爺廟最多的地方,北門地區亦以王爺
信仰居多,王爺又稱千歲、千歲爺、瘟王,主角大多
為書生或進士,《台灣省通志宗教篇》詳細的介紹王
爺的出處,而《福建通志》卻鮮少錄之,僅『池王爺』
一詞,在《馬巷廳志》有記載,台灣王爺的出處,充
滿了穿鑿附會的色彩,大多有姓有名亦屬人鬼信仰,
即歷史上有功績、有善行、有得道或冤死或捨身示警
或覆舟罹難者,經由皇帝或玉帝敕封為神者,隸屬於
中天管轄,代天巡狩,綏靖轄域。
王爺又分為三、五
府王爺或五、十二年王爺,五府王爺主要以書生或進
士為主,五年王爺則是以十二值年代天巡狩為主,五
年王爺最早是從雲林褒忠鄉馬鳴村鎮安宮開始祭拜
的,早期也是從福建泉州坐王船漂來,因每五年舉行
祭典一次,所以稱五年王爺,五年王爺事實上是天庭
的值日神,僅稱其姓。
後來十二值年千歲的姓被確立
下來,又南部地區各地瘟王醮所請下來的值年千歲數
目不一,又有所謂的三年王爺(西港王醮、佳里王醮),
一般常見的代天巡狩廟均以三年王爺或五年王爺居
多,而台南安定鄉蘇厝長興宮則以奉祀十二瘟王為
主,十二值年主要以張、余、侯、耿、吳、何、薛、
封、趙、譚、盧、羅為主。
池王爺是台灣王爺中的強勢信仰
台灣的王爺大部分是來自福建,據泉州富美宮廟誌所云:明中後期,泉州瘟疫的肆虐,人們誤作瘟神作亂,為避免災禍,民間紛紛建立小祠奉祀王爺,認為王爺有賞善罰惡,司瘟驅疫的能力。
而富美宮主祀蕭王爺,配祀廿四姓王爺(朱、邢、李、池、吳、范、溫、康、金、吉、姚、白、紀、雷、伍、包、侯、田、武、葉、徐、廬、薛、羅二十四位王爺),每逢送王船遊地河時,蕭王爺還會指派隨船的王爺遊府吃府遊縣吃縣,每次三至五位不等,除了廿四姓王爺外,另有蘇、魏、文、康、玉、李、周、梁、章、沈、廉、林、劉、蔡、駱、陳、狄、瓊、龍、高、黃、韋、沐、潘、歐、耿、理、何、封、譚、邱、王、方、郭、馬、殷、趙、韓、宋、姜、秦、齊、魯、越、鄭、莫等數十位王爺,幾乎含蓋了台灣民間裡的王爺信仰。
聖母廟仍保有漂流而來的王船沿海地區的王爺大多是坐船而來的,由於早期中國沿海一帶,高溫多濕,瘟疫盛行,民智未開的人民誤作瘟神作亂,於是製造王船,船上擺放三、五神像,
尚有牲畜、金紙、紙紮水手、祭品等,請道士大嗣作法之
後,再將其送走,送走之前,信徒會問神要遊天河或遊地河,遊天河即在當地火化;遊地河則是放入海中漂走。
由於福建沿海近台灣西南沿海,因此大部分遊地河的王船都漂到了台灣西南沿海,西南沿海的居民,生活較為吃苦,但見著了王船漂來本地,均不吝斥資大祀祭拜,
祭典結束後,再依王爺之命,或火化或水流或保留下來祭祀,船上王爺於是留在當地,成了當地的守護神,雲林縣馬鳴山五年千歲,台南縣南鯤鯓代天府的五府千歲、鹿耳門聖母廟五府千歲及其王船、屏東東港東隆宮溫王爺皆是。
由於神蹟顯赫,分靈廟宇遍佈全台,形成了台灣民間信仰中的強勢信仰,其中又以五
府千歲的南鯤鯓代天府及麻豆五王廟最為有名,而在五府千歲的神誕日前,每天都有很多分靈的王爺前來進香,形成了台灣有名的王爺香期,如果要看進香潮的話,得在五府千歲神誕前到王爺總廟南鯤鯓代天府即可大飽眼福,在四月下旬有大王李府及五王范府的生日,六月中旬則是二王池府的神誕,另外海埔池王府也是觀看池王進香的另一個地點,中秋節則是四王朱府的壽誕,而主神吳府三王爺則是在九月十五日。
台灣常見的王爺組合有五姓王爺或三姓王爺居多,五姓王爺以李、池、吳、朱、范較常見,代表廟為台南縣北門鄉南鯤鯓代天府,另一組五姓王爺則是張、李、莫、雷、許。
三姓王爺多以朱、池、李為主,代表廟為台南縣歸仁鄉大人廟,另外一支雖然源出大人廟,但卻換成了朱、雷、殷,以台南縣佳里鎮金唐殿為主,另外台西鄉的安西府張李莫千歲則是另一類型的三府王爺。
/kingship.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