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教版九年级上册化学习题课件-烧与灭火的易错易混点

合集下载

人教版化学九级上71《燃烧和灭火》课件(共23张PPT)

人教版化学九级上71《燃烧和灭火》课件(共23张PPT)
因为煤块制成蜂窝状可以增加 与氧气的接触面积,使它更充分燃 烧。
小明在一本参考书上发现,镁居然能在二氧化碳气体 中燃烧!于是他进行了验证实验:将镁条点燃后迅速伸入盛 有二氧化碳的集气瓶中,发现镁条剧烈燃烧,发出白光,放 热,产生一种白色粉末和一种黑色粉末。
⑴请你根据实验现象,写出该反应的化学方程式
A、消除可燃物 B、隔绝空气
B烧杯中的蜡烛与空气(氧气)接触而不会熄灭;
(1)、泡沫灭火器的反应原理:
为了更有效的灭火,人们还使用其他灭火材料。
(
),木船燃烧的条件( )和(

CO A、水蒸发吸热,降低了可燃物的着火点 B、水蒸发吸热,提高了可燃物的着火点
,而且水蒸气又起着使可燃物与空气隔绝的作用
2
点燃
2Mg+CO2
2MgO+C
⑵这个实验还引发我们对某些知识的反思,从而有些新
的发现: 在一定条件下,CO2也能支持燃烧;活泼金属 着火时,不能用CO2灭火。
本课回眸 一、燃烧
1、可燃物与氧气发生的一种发光、放热的剧烈 的氧化反应,叫做燃烧。
可燃物 2、条件 与氧气(或空气)接触
可燃物的温度达到着火点
二、灭火的原理和方法
原理
清除可燃物 隔绝氧气 降温至着火点以下
C、降低温度
D、降低蜡烛的着火点
A、消除可燃物 B、隔绝空气
(1)、泡沫灭火器的反应原理:
3、在赤壁之战中,周瑜的军队点燃战船,借助东风直冲曹军的木船,使曹军的木船燃起大火。
(2)二氧化碳是一种灭火的好材料,它既不能燃烧,也不能支持燃烧,而且密度比空气大。
分析原因:
根据燃烧的条件填写:曹军的木船是
泡沫灭火器、干粉灭火器、液态二 氧化碳

人教版九年级上册化学 第七单元易错专训 重点习题练习复习课件

人教版九年级上册化学 第七单元易错专训 重点习题练习复习课件

9.我国经济的快速发展对能源的需求日益增长。 (1)煤主要含有碳元素,将煤作为燃料,主要是利用碳与氧反
应放出的__热___量___;氧气不充足时,煤中的碳燃烧会产生 ___C_O___等物质污染空气。 (2)将石油加热炼制,可得到的汽车燃料之一是__汽__油__(_或__柴__油_ 等__)__。压缩天然气也可用作汽车燃料,主要成分甲烷完全
(2)将汽油与空气的混合气充分压缩,有助于节省燃料,说明 主要原因__将__汽__油__与__空__气__的__混__合__气__充__分__压__缩__,__汽__油___蒸__气__与_ _氧__气__充__分__接__触__,__经__火__花__塞__点__燃__后__,__燃__烧__更__充__分__,__放__出__的___ _热__量__更__多__,__燃__料__的__利__用__率__高____。
第七单元 燃烧及其利用
阶段易错专训 燃烧与灭火的易错易混点
1.(2019·北京)用如图所示装置进行实验。升温至60 ℃的过 程中,仅①燃烧;继续升温至260 ℃的过程中,仅③燃 烧。下列分析不正确的是( ) A.①燃烧,说明白磷是可燃物 B.对比①③,可说明红磷的着火 点比白磷的高 C.对比②③,可验证燃烧需可燃物与氧气接触 D.④未燃烧,说明无烟煤不是可燃物
【解析】①燃烧,说明白磷是可燃物,A正确;对比①③, 升温至60 ℃的过程中,仅①燃烧,可说明红磷的着火点比白 磷的高,B正确;对比②③,继续升温至260 ℃的过程中,仅 ③燃烧,可验证燃烧需可燃物与氧气接触,C正确;④未燃 烧,不能说明无烟煤不是可燃物,是因为温度没有达到无烟 煤的着火点,D错误。 【答案】D
5.(2019·桂林)下列做法错误的是( B ) A.加油站内严禁烟火 B.电器起火应立即用水灭火 C.炒菜时油锅起火可盖上锅盖灭火 D.发现火情应及时拨打119

燃烧和灭火易错辨析(易错点+经典例题+错因会诊) 新人教版

燃烧和灭火易错辨析(易错点+经典例题+错因会诊) 新人教版

初中化学易错辨析—— 燃烧和灭火物质燃烧所需的三个条件,是否缺一不可,可以通过实验探究的方式解决。

设计实验时要注意:1.首先进行猜想——物质燃烧的三个条件缺一不可:可燃物、氧气、温度达到着火点。

2.在验证每一个条件时,注意确定好实验的变量,控制好无关变量,如要探究温度的影响,则所选可燃物的种类、质量、形状、氧气的含量等需相同,然后通过对比在温度不同而其他条件相同的情况下燃烧现象的不同,从而确定温度对燃烧的影响。

3.实验探究常用的方法实验探究常用的方法有控制变量法和对比法,实验探究中往往是两种方法结合使用,在控制变量法的基础上,运用对比法分析实验现象,得出实验结论。

4.实验的方式(1)分项实验:可以把三个条件分设成三个实验,一个实验检验一个条件。

(2)综合实验:几个条件同时检验,互为对比。

如图所示:易错点一、“着火点”和“温度”理解出错例1.人们常在可燃物建筑材料中添加阻燃剂以防止火灾。

Mg(OH)2是一种常见的阻燃剂,在380℃时分解成水蒸气和耐高温的MgO,并吸收大量的热。

下列说法错误的是()A.Mg(OH)2分解吸热能降低可燃物的着火点B. Mg(OH)2分解吸热能降低可燃物的温度C. Mg(OH)2分解的产物能使可燃物与氧气隔绝D. MgCO3比CaCO3易分解,也可作阻燃剂解析:本题考查灭火的相关知识。

灭火的方法是:(1)清除可燃物或可燃物与其他物质隔离;(2)使可燃物与空气(或氧气)隔绝;(3)降温至可燃物的着火点以下。

由题给信息知,Mg(OH)2在380℃时分解成水蒸气和耐高温的MgO,两者能使可燃物与氧气(或空气)隔绝,从而起到灭火的目的,同时在分解时吸收大量的热,降低了可燃物的温度,使可燃物的温度达不到着火点而熄灭。

答案 A。

错因会诊本题易错选A,学生会错误地认为灭火的原因是降低了可燃物的着火点而错选。

例2 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可用水灭火的原因是能降低可燃物的着火点B.爆炸一定是化学变化C.急速的燃烧都会发生爆炸D.在纯氧中燃烧的物质,在空气中不一定能燃烧错因会诊错解1:认为灭火的原因是降低了可燃物的着火而选A;错解2:片面地认为爆炸就会发生化学变化而选B;错解3:末考虑“在有限的空间内”这个前提而选C;错解4:认为在氧气中燃烧的物质在空气中也一定能燃烧,而漏选D。

人教版九年级化学上册第七单元《课题1 燃烧和灭火》教学课件PPT初三优秀公开课

人教版九年级化学上册第七单元《课题1 燃烧和灭火》教学课件PPT初三优秀公开课

如汽油、柴油、木材、棉布等引起火灾。
灭火器的种类
干粉灭火器
CO2灭火器
水基型灭火器
知识点 3
爆炸:在有限的空间里发生剧烈地燃烧,就会在短时间 内聚积大量的热,使气体的体积膨胀而引起爆炸。
鞭炮:鞭炮中的火药装在一个纸筒中,
纸筒的两端都用泥封了口,当点燃鞭
炮时,火药在密闭的空间中发生急速
的燃烧,产生大量的气体,并放出大
3.着火点: 可燃物燃烧时所需的最低温度。
注:着火点对于某物质来说是固定不变的,一般不 能升降着火点。
知识点 2
燃烧的条件
1. 要有可燃物。 2. 要有氧气(或空气)。 3. 温度要达到可燃物
的着火点。
灭火的原理
1. 清除可燃物。 2. 隔绝氧气(或空气)。 3. 降温到可燃物的着
火点以下。
探究实验 灭火的原理
答:燃烧需要氧气(或空气)。
3. 向热水中的白磷通氧气,白磷居然在水中 燃烧起来,这再次说明燃烧需要什么条件?
答:燃烧确实需要氧气。
1.燃烧的条件: ①可燃物 ②氧气(或空气)
③温度达到着火点
火三角
燃烧必须同时满足3个条件,缺一不可。
2.燃烧的定义:
可燃物与O2发生的一种发光、放热的剧烈 氧化反应。
人教版 化学 九年级 上册
第七单元 燃料及其利用 课题1 燃烧和灭火











火既是人类的朋友,也是人类的敌人,为了更好地 了 解和使用火,今天我们一起学习燃烧和灭火。
3. 通过学习,建立防火防爆的意识。
2. 能利用燃烧条件和灭火原理解释一些日 常现象。

九年级化学上册(人教版)课件-易错盘点(3)

九年级化学上册(人教版)课件-易错盘点(3)

易错点四: 化石燃料的使用
8.(2016,贺州)下列能源属于不可再生能源的是( A )
A.煤
B.酒精
C.风能
D.沼气
9.(2016,自贡) (1)人类离不开能源。目前使用的燃料大多来自化石燃料。如煤、 __石__油____、天然气等。 (2)开发和利用新能源是解决能源问题的主要途径。下列利用了新 能源的是__A_B__C___。
A.风力发电
B.太阳能飞机
C.氢能源电 池城市客车
易错点三: 火场逃生的原理和方法 6.掌握一些安全知识和紧急灭火措施,能减少或避免火灾,下列做 法正确的是( A ) A.电器着火,迅速切断电源 B.沼气池清理作业前进行灯火试验 C.室内起火,迅速打开所有门窗通风 D.夜间发现液化气泄漏,开灯进行检查
7.(2016,岳阳)运用防灾、灭火、自救等安全知识判断,做法不正 确的是( B ) A.炒菜时油锅着火,立即用锅盖盖灭 B.发现燃气泄漏,立即打开排气扇通风 C.眼睛里溅入药液,立即用水冲洗,切不可用手揉眼睛 D.遭遇火灾,用湿毛巾捂住口鼻,蹲下靠近地面或沿墙壁跑离着 火区域
5.(2016,株洲)请用所学的知识回答下列问题: (1)化学在社会生产、日常生活中主要有哪些应用价值?(至少答两点) (2)用扇子扇煤炉火焰,为什么越扇越旺?而用扇子扇蜡烛火焰,为 什么一扇就灭? (1)合成新的化学物质、灭火等(合理即可)。 (2)用扇子扇煤炉火焰会增加氧气的浓度,煤燃烧得更旺,而蜡烛火 焰一扇带走热量使温度降低到着火点以下火焰会熄灭。
易错盘点
经典例题 易错点一: 燃烧条件的探究 1.如图是探究燃烧条件的实验简图,下面说法正确的是( D ) A.图甲中的热水只是起提高温度的作用 B.图乙中的白磷换成红磷也会有同样的现象 C.图甲中的实验不能比较红磷和白磷着火点的高低 D.图甲热水中的白磷不燃烧是因为没有与氧气接触

人教版九年级上册化学习题课件-烧与灭火的易错易混点共17页

人教版九年级上册化学习题课件-烧与灭火的易错易混点共17页

D
45、法律的制定是为了保证每一个人 自由发 挥自己 的才能 ,而不 是为了 束缚他 的才能 。—— 罗伯斯 庇尔
16、业余生活要有意义,不要越轨。——华盛顿 17、一个人即使已登上顶峰,也仍要自强不息。——罗素·贝克 18、最大的挑战和突破在于用人,而用人最大的突破在于信任人。——马云 19、自己活着,就是为了使别人过得更美好。——雷锋 20、要掌握书,莫被书掌握;要为生而读,莫为读而生。——布尔沃
人教版九年级上册化学习题 课件-烧与灭火的易错易混点
41、实际上,我们想要的不是针对犯 罪的法 律,而 是针对 疯狂的 法律。 ——马 克·吐温 42、法律的力量应当跟随着公民,就 像影子 跟随着 身体一 样。— —贝卡 利亚 43、法律和制度必须跟上人类思想进 步。— —杰弗 逊 44、人类受制于法律,法律受制于情 理。— —托·富 勒

人教版化学九级上册 71 燃烧和灭火 复习课件(共24张PPT)

人教版化学九级上册 71 燃烧和灭火 复习课件(共24张PPT)
D.燃烧产物不一定含有二氧化碳
知识网络 知识回顾 例例题解析析
0
【解析】A、物质在水中也可能燃烧,例如,白磷在高于40℃的热水中,
与氧气充分接触时,就会燃烧,错误;
B、燃烧通常是指可燃物与氧气发生的发光、放热的剧烈的氧化反 应,物质与氧气反应,不一定是燃烧,例如铁生锈比较缓慢,属于 缓慢氧化,不属于燃烧,错误; C、达到燃烧所需的最低温度,还要与氧气接触才能燃烧,错误; D、燃烧产物中不一定含有二氧化碳,例如,氢气燃烧的产物是水,正 确。 故选:D。
►类型四 易燃物和易爆物的安全常识
D、天然气的密度比空气小,泄漏后向上扩散,天燃气 (2)_________氧气(或空气);
D.现象①②③说明可燃物燃烧需要氧气,同时温度要达到着火点
报警器要安在灶台的上方,故错误.
故选D.
知识网络 知识回顾 例例题题解解析析
0
►类型五 灭火和自救措施
命题角度:考查学生对发生火灾时的安全常识的了解。
故错误;
D、爆炸可以掀起大面积的沙土,覆盖可燃物,使可燃物与氧气隔绝,
达到灭火的目的。故正确。 故选C。
知识网络 知识回顾 例题解析
0
【变式题】“火立熄”是一种新型的家用灭火用 品.“火立熄”接触到火焰3~5秒后炸开,释放的粉末 覆盖在可燃物上,同时放出不可燃气体,使火焰熄 灭.B其灭火原理是( ) A.清除可燃物 B.使可燃物与氧气隔绝 C.降低了可燃物的着火点 D.使温度降低到着火点以下
知识网络 知知识识回回顾顾 例题解析
0
认识下列与燃烧和爆炸有关的图标
知识网络 知知识识回回顾顾 例题解析
0
►类型一 燃烧的概念
例题解析
命题角度:考查学生对燃烧的掌握情况。 例1 燃烧是人类最早利用的化学反应之一,下列叙述中正确的是 ( )D A.物质在水中不可能燃烧

人教版 九年级化学《燃烧与灭火》课件(共14张PPT)

人教版 九年级化学《燃烧与灭火》课件(共14张PPT)

想一想:大家提到的灭火方法为什么能够 灭火,你能根据灭火原理的不同将这些方
法分类并归纳出灭火的原理吗?
1、“盖”、“沙子”、”罩”、 “喷CO2” ——能够氧气与可燃物隔离。
2、“吹”、‘’湿布”、 “扇” ——可以降低温度至可燃物燃烧
的着火点以下。
去掉可燃物。 3、“剪”—
下列是一些灭火的实例,请分析其 灭火的原理人教版九Fra bibliotek级化学上册第七单元
课题1 燃烧和灭火 (第1课时)
炼钢
火的利用
利用燃烧加工食物
一、按要求写出已经学过的物质燃烧的化学反应方程式。
(1)气体物质燃烧:

。 (2)液体物质燃烧,如酒精(C2H5OH)燃烧生成二氧 化碳和水:
。 (3)固体物质燃烧:
; ; ; ; 。
二、请试着给燃烧这个现象下一个定义:
实验:
燃烧条件的探究
燃烧条件的探究
可燃物
空气(氧气)
达到着火点
同时具备,缺一不可
移走、清除可燃物
可燃物
空气(氧气)
隔绝空气或氧气
达到着火点
降低温度达不到着火点
实践探究
请各小组利用所给的药品和仪器 等物质(还可以自己提供)进行探究: 可以采用什么方法将蜡烛熄灭,并讨 论交流你选择的方法是属于哪种灭火 的原理?
(1)炒菜时油锅中的油不慎着火, 可用锅盖盖灭。 (2)堆放杂物的纸箱着火时,可 用水扑灭。 (3)扑灭森林火灾的有效方法之 一,是将大火蔓延线路前的一片树 木砍掉。
发生下列情况时,你首先会采取什么灭火 措施?
(1)做实验时,不慎碰倒酒精灯,酒精在 桌面上燃烧起来。
(2)邻居由于吸烟,不慎引燃被子而发生 火灾。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新能源已迫在眉睫,下列属于新能源的是( A )
A.潮汐能
B.煤
C.石油
D.天然气
8.燃料在人们的生活和生产中有非常重要的作用。请你运用所 了解的燃料知识,回答下列问题:
(1)三大化石燃料指煤、石油和 天然气 。它们属于 ____不__可__再__生_____(填“可再生”或“不可再生”)能源。
(2)煤燃烧时排放的 SO2 是形成酸雨的主要气体之一。 (3)化石能源是有限的,我们在合理利用的同时,要努力开发
第七单元 燃料及其利用
阶段易错专训 燃烧与ቤተ መጻሕፍቲ ባይዱ火的易错易混点
提示:点击 进入习题
1D 2A
3D
4A
答案呈现
5A
6A 7A
8 (1)天然气;不可再生 (2)SO2 (3)风能(合理即可)
9 (1)热量;CO (2)汽油(或柴油等); CH4+2O2==点=燃==CO2+2H2O (3)太阳能(合理即可)
2.下列有关燃烧的说法正确的是( ) A.燃烧一定放热 B.燃烧一定生成二氧化碳 C.燃烧一定要点燃 D.燃烧一定产生火焰
【点拨】燃烧一定会发光放热,但燃烧不一定生成二 氧化碳,如H2、S、P、Fe等燃烧无二氧化碳生成; 燃烧不一定需要点燃,如白磷自燃;有的物质燃烧时 产生火焰,如硫、一氧化碳,有的物质燃烧时无火焰 产生,如碳、镁、铁等,B、C、D错误。
【点拨】图1中的热水既能够提高温度,又能够使水中白磷 和氧气隔绝,A不正确;图2中的白磷与氧气接触,温度达 到了着火点,能燃烧,而白磷换成红磷后,虽然与氧气接触, 但是温度不能达到红磷的着火点,不能燃烧,B不正确;图1 中的铜片上的白磷燃烧,红磷不能燃烧,说明红磷的着火点 比白磷高,C不正确;图1热水中的白磷没有与氧气接触, 虽然温度达到了着火点,但是也不能燃烧,D正确。
(1)可燃冰燃烧是将化学能转化为 热 能。 (2)甲烷不充分燃烧会生成 CO 、CO2和水,要使其充
分燃烧,你的做法是__增__大__氧__气__的__浓__度__(_合__理__即__可__)_______。 (3)可燃冰 属于 (填“属于”或“不属于”)新能源。
【答案】A
3.燃烧是生活中的常见现象,下列对燃烧现象的说法不 正确的是( D ) A.用火柴点燃酒精灯——使温度达到着火点 B.木柴架空,燃烧更旺——增大与氧气(或空气)的 接触面积 C.釜底抽薪——燃烧需要可燃物 D.白磷在开水中不能燃烧——温度没有达到着火点
4.氢氧化铝作为阻燃剂受热分解时吸收热量,同时生成 耐高温的氧化铝和大量水蒸气,起到防火作用。下列 叙述不正确的是( A ) A.反应吸热,降低了可燃物的着火点 B.生成氧化铝覆盖在可燃物表面,隔绝空气 C.生成大量水蒸气,降低可燃物周围氧气的浓度 D.反应能够降低温度,可燃物不易达到着火点
提示:点击 进入习题
10 (1)热 (2)CO;增大氧气的浓度(合理即可) (3)属于
答案呈现
1.(2017·黔南)如图 是探究燃烧条件的 实验简图,下列说 法正确的是( ) A.图1中的热水只是起到提高温度的作用 B.图2中的白磷换成红磷也会有同样的现象 C.图1中的实验不能比较红磷和白磷着火点的高低 D.图1热水中的白磷不燃烧是因为没有与氧气接触
5.(2018·成都)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 ) A.加油站严禁烟火 B.高层楼房着火乘电梯逃生 C.燃气泄漏关闭阀门并打开排气扇 D.灭火要同时破坏燃烧的三个条件
6.(2017·来宾)下列物质属于化石燃料的是( A )
A.煤
B.酒精
C.木材
D.一氧化碳
7.(2017·滨州)化石燃料是不可再生资源,开发和利用
压缩天然气也可用作汽车燃料,主要成分甲烷完全燃烧的化 学方程式为_C__H_4_+__2_O__2=_=_点_=燃_=_=_C_O__2+ __2_H__2_O_______________。 (3)化石燃料是不可再生能源,人们正在开发和使用的新能源 之一是 太阳能(合理即可) 。
10.2017年5月18日,我国首次在南海试采可燃冰(主要含有 甲烷水合物)获得成功,这一成果对促进能源安全保障、 优化能源结构都具有重大意义。请回答下列问题:
新能源。请你写出一种你所知道的新能源 风能(合理即可) 。
9.(2018·大连)我国经济的快速发展对能源的需求日益增长。 (1)煤主要含有碳元素,将煤作为燃料,主要是利用碳与氧反
应放出的 热量 ;氧气不充足时,煤中的碳燃烧会产生
CO 等物质污染空气。 (2)将石油加热炼制,可得到的汽车燃料之一是 汽油(或柴油等)。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