洋葱提取液对鲜切马铃薯褐变的影响
鲜切马铃薯褐变控制方法的研究

( c ol f c nead nzo H nn4 0 5 ) S ho o i c n eh oo , nnU i syo T cnl y Z e ghu, ea ,5 0 2 Se g e t o
碳 水化 合 物 、 白质 、 生 素 、 蛋 维 矿物 质 及 人 体 必需 氨基酸等 多种 营养 成分 。马铃 薯淀 粉具 有直 链淀
淀粉 在加 工 过 程 中 , 产 生 褐 变 。鲜 切 马铃 薯 的 易
褐 变 主要 是 由多 酚 氧 化 酶 引起 的 , 酚氧 化 酶 又 多
称 酪 氨酸 酶 , 切 过 程 中 内源 性 多 酚 类 底 物 及 酚 鲜 类 衍生 物 在酶 的催 化 作 用 下 , 酚 类 物 质 氧 化成 多 邻醌 , 醌是 氧化 反 应 的第一 个产 物 , 既不能 被还 它 氧 化 聚合 成黑 色 素 , 严 重 地 影 响 其 感 官 品 质 和 将
谢岩黎 , 等
鲜切 马铃 薯褐 变控制'法 的研 究 方
文 章 编 号 :0 6— 4 1 2 0 0 10 8 8 (0 8)5—0 1 0 0 3— 3
鲜 马 薯 变 蒂 ; 研 幼 铃 褐 控j 芝 究 方} 的
谢岩黎 , 富丽 李
( 南工 业 大学粮 油食 品 学 院 , 南 郑 州 4 05 ) 河 河 502
粉含量适中(8 ~ 0 、 1% 2%) 热黏度较高、 凝胶强 原 为酚 也 不能 有 效 地 被 去 除 , 类 物 质 再 进 一 步 醌
度较弱及淀粉 易老化等特点… 。它用途 广 , 既是
主要粮食作物 , 还是轻工业的重要原料 , 是食 品、
p r Di e e tmeho s ae c mpa e n tdid. c r i g t h n f co ilrs ls, o r a me t uc ss a . e . f r n t d r o f rd a d su e Ac o d n o t e mo o a tra e u t s me te t n ss h a c 1 d n s lie s t r tn a d a ts o b i cd s t ai g e c a e c o en i g, uft a u ai g, n nic r ut a i aur tn t . r h s .W ih t rho o a e to h e a tr n c t he ot g n lts ft r e f co s a d
不同处理方式对鲜切马铃薯条保鲜效果研究

钙溶于 100 mL 蒸馏水中
2. 1 不同方式处理鲜切马铃薯条的感官评价得分 从图 1
修整厚度为 5 ~ 7 cm 的大马铃薯块,用去核器将马铃薯块切
影响果蔬品质的重要因素之一,切分越小,切分面积越大,保
1. 3. 1. 2 处理鲜切马铃薯条不同溶液的配制。 A 液:量取
C 液:0. 3%苯甲酸钠+0. 3%柠檬酸+1. 5%氯化钠+1. 0%氯化
具有拮抗作用,能被肠道消化蛋白酶消化,不影响正常菌群,
对人体无害
ห้องสมุดไป่ตู้[13]
。 乳酸链球菌素( Nisin) 又称为乳酸链球菌
肽,是乳酸链球菌产生的一种多肽产物,有着无毒安全、天然
绿色的特点,因此被广泛用于各类食品的保鲜防腐[14] 。
褐变的原因是马铃薯中的酚类物质在多酚氧化酶的催化下
1 材料与方法
产生醌,醌类物质进一步聚合造成褐变。
cut potato chips,reduce weight loss rate,reduce the conversion of starch to reducing sugar,and reduce the loss of total phenols.
Key words Fresh cut potato;Preservation;Compound coating agent;Color fixative;Nisin
人体吸收利用,可提供人体日常生命活动所需的能量。 研究
膜处理可减少营养物质的损耗,抑制细胞呼吸强度,减少食
表明,马铃薯中还含有甘露聚糖、植酸、多巴胺、糖蛋白等药
品中水分蒸发,延缓食品的腐败变质。 近年来,可食性涂膜
用成分[5] ,具有很高的药用价值。
不同处理对贮藏期鲜切马铃薯的护色作用

不同处理对贮藏期鲜切马铃薯的护色作用孟霏;任红霞;贾靖;王昕昕;李国琴;宋小青;朱洪梅;额日赫木【期刊名称】《中国食品添加剂》【年(卷),期】2024(35)5【摘要】为探究天然护色剂对鲜切马铃薯的作用效果,采用10 g/L柠檬酸(citric acid,CA)、6 g/L甜菜碱(betaine,GB)和6 g/L茶多酚(tea polyphenols,TP)为材料,以鲜切马铃薯的褐变指数值(browning index,BI),多酚氧化酶(polyphenol oxidase,PPO)活性、过氧化物酶(peroxidase,POD)活性、苯丙氨酸解氨酶(phenylalanine ammonialyase,PAL)活性、总酚含量、丙二醛(malondialdehyde,MDA)含量和抗氧化能力为指标,研究0-12 d内各试验组的护色效果。
结果表明,CA、GB和TP处理对鲜切马铃薯酶促褐变均有不同程度的抑制效果,其中CA处理对鲜切马铃薯BI值、PAL活性及总酚含量抑制作用显著;GB处理对MDA含量抑制作用突出;TP处理对PPO、POD活性抑制作用明显,对抗氧化能力提升显著。
本研究结果可为鲜切果蔬保鲜提供依据。
【总页数】9页(P75-83)【作者】孟霏;任红霞;贾靖;王昕昕;李国琴;宋小青;朱洪梅;额日赫木【作者单位】山西师范大学食品科学学院【正文语种】中文【中图分类】TS202.3;TS255.3【相关文献】1.真空浸渍辅助L-半胱氨酸处理对贮藏期鲜切马铃薯的护色作用2.短波紫外线处理对贮藏期鲜切马铃薯的护色作用3.超声波辅助异抗坏血酸处理对贮藏期鲜切苹果的护色作用4.超声辅助茶多酚处理对贮藏期鲜切马铃薯的护色作用研究5.不同贮藏期马铃薯块茎鲜切后货架品质变化规律因版权原因,仅展示原文概要,查看原文内容请购买。
天然保鲜剂在马铃薯切片抗褐变中的应用

天然保鲜剂在马铃薯切片抗褐变中的应用摘要:以洋葱(allium cepa)为主要原料制备天然保鲜剂,通过单因素试验和正交试验考察ph、浸泡时间和洋葱汁液与蒸馏水的配比对马铃薯(solanum tuberosum)切片褐变度及生理生化指标的影响。
结果显示,天然保鲜剂可以有效抑制马铃薯切片在贮藏期间的褐变,延缓其呼吸强度和还原糖含量的上升以及蛋白质含量和过氧化物酶活力的下降,提高贮藏期马铃薯切片的品质。
天然保鲜剂按洋葱汁液与蒸馏水体积比1∶5配制,ph 4.7、浸泡时间4 h,延缓马铃薯切片褐变的效果最好。
关键词:马铃薯(solanum tuberosum)切片;天然保鲜剂;贮藏;褐变中图分类号:ts255.36;s53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0439-8114(2013)07-1646-04马铃薯(solanum tuberosum)为茄科茄属草本植物,是四大粮食作物之一,其地下块茎含有大量的碳水化合物以及蛋白质、矿物质(磷、钙)、维生素等营养物质[1,2],具有较高的营养价值。
但由于马铃薯块茎含有较多的酚类物质,其组织被切开、削皮后很容易发生褐变,从而失去商业价值。
随着净菜工业加工、运销的快速发展,采取有效措施防止和延缓马铃薯的褐变已是马铃薯产业发展迫切需要解决的问题。
本研究采用天然保鲜剂处理马铃薯切片,考察其对马铃薯褐变及生理生化变化的影响,为生产上解决马铃薯褐变的问题提供参考。
1 材料和方法1.1 材料与仪器将从市场购买的新鲜无芽眼、无绿皮的马铃薯清洗干净后去皮,切成厚度为2~3 mm的片状,切好后放入10~30 g/l的氯化钠溶液中浸泡15~25 min后沥干备用。
主要试剂包括牛血清白蛋白(分析纯)、邻苯二酚(分析纯)、3,5-二硝基水杨酸(化学纯)、草酸(分析纯)、考马斯亮蓝-g250(化学纯)等;主要仪器设备有离心机、电子天平、紫外分光光度计、电炉、真空包装机等。
1.2 试验方法1.2.1 天然保鲜剂的制备选用外表无损伤的新鲜洋葱,将外皮剥去,放入组织捣碎机中加入少量蒸馏水打浆,将浆液过滤得到洋葱汁液。
鲜切马铃薯加工中护色剂和包装方式的筛选

第11期(总第383期)2021年11月No.11 NOV文章编号:1673-887X(2021)11-0033-04鲜切马铃薯加工中护色剂和包装方式的筛选王定仙,王春珍(山西农业大学果树研究所,山西太原030031)摘要文章对鲜切马铃薯加工中的护色和包装工艺参数进行了研究,通过测定贮藏期间马铃薯的褐变度和淀粉含量的变化,从其感官评价角度筛选最佳参数。
结果表明:0.3%苯甲酸钠+0.3%柠檬酸+1.5%氯化钠+1.0%氯化钙在抑制褐变和抑制淀粉水解有较好作用,包装方式以真空包装为宜。
达到以上条件的鲜切马铃薯,在4℃的环境下,货架寿命可超过8d。
关键词鲜切马铃薯;护色剂;包装;褐变度;淀粉含量中图分类号S532文献标志码A doi:10.3969/j.issn.1673-887X.2021.11.013Screening of Color Protectors and Packing Methods in Processing Fresh-cut PotatoWang Dingxian,Wang Chunzhen(Institute of Fruit Trees,Shanxi Agricultural University,Taiyuan030031,Shanxi,China)Abstract:In this paper,the color protection and packaging parameters in fresh cut potato processing were studied.By measuring the changes of browning degree and starch content of potato during storage,the best parameters were selected from the perspective of sensory evaluation.The results showed that0.3%sodium benzoate+0.3%citric acid+1.5%sodium chloride+1.0%calcium chlo‐ride had a good effect on inhibiting browning and starch hydrolysis,and vacuum packaging was suitable.The shelf life of fresh cut potatoes meeting the above conditions can exceed8days at4℃.Key words:fresh-cut potato,stabilizer color-protecting,packaging,browning degree,tarch content马铃薯是薯蓣科(Dioscoreaceae)、薯蓣属(Dioscorea)中能够形成地下肉质块茎(根状茎)的栽培种(野生种)。
鲜切马铃薯褐变控制新技术

皋
பைடு நூலகம்幕
垄 。一 般 待 白天 气 温 或 棚 内 气 温 降至 料、人工费5 0 0 余元。同时专用膜栽培 生
1 5 ℃ 右时收获生姜。
应 用 范 围 :全 国生 姜 产 区 。
姜 较普通 膜 平均增 产率 达 l 5 %左 右 ,增
产最 约7 5 0 千 克 ,常 年 6 6 7 平 方 米增 效 益
技 术 效 果
使 用上 述 褐 变 控 制 综 合 技 术 , 鲜 切马铃 薯货架期 7 天不褐变 ,推迟褐 变5
流 货 架 损 失 。 该 核 心 技 术 已 经 申请 国 家
本技 术采用如 下安全方 法较好地 解 天 ,显著提 高了其商 品价值 ,减少 了物
( 1 ) 回温 处 理 技 术 。将 出库 后 的 马 铃 薯 发 明专利 :一 种控制 鲜切马铃 薯褐变 的
0 0 0 ~3 0 0 0 元。 应 用 效 果 :本 技 术 既 达 到 了 普通 约2
2 3
( 闯新)
~5 d , H  ̄,很好地 控制 r切割后 已有 巨大 市场需求 ,但加 工保鲜 中存在 茎处理3 的褐变 。本技术 的特点 :方法安 ,易
鲜 切 马 铃 薯 是 鲜 切 蔬 菜 的 重 要 品 于 消 费 者 接 受 。 操 作 简 单 ,投 资 少 , 死
种 ,山东 省加工原 料丰 富。鲜切 马铃薯 需 复杂设 备 。使 用成本低 ,每干 克鲜切
置于 l 5 ~2 5 ℃下回温 处理1 O ~2 0 天 很好 新方法 。 地控制 了切割后 的褐变 。 ( 2 )原料适用
性 检 测 技 术 。 采 用 赖 氨 酸 二 钠 染 色 预 测
应用情况
鲜切马铃薯褐变抑制的研究

中国食品添加剂试验研究China Food Additives^鲜切马铃薯褐变抑制的研究李京赞,刘玉德%陶春生(北京工商大学材料与机械工程学院,北京100048)摘要:为了提高鲜切马铃薯的品质,本文通过单因素试验和正交试验分别研究了焦亚硫酸钠、柠檬酸、L-半胱氨酸、CaCl2、异抗坏血酸钠、EDTA-2Na对马铃薯在鲜切过程中的酶促褐变影响。
单因素试验结果表明:抑制马铃薯褐变的试剂的最佳浓度分别是焦亚硫酸钠0.10%,柠檬酸0.20%, L-半胱氨酸0.10%,CaCl2(U0%,异抗坏血酸钠0.10%,EDTA 2Na0.10%s正交试验结果表明:当选取柠檬酸、L-半胱氨酸、CaCl2、异抗坏血酸钠作为抑制剂和以鲜切马铃薯的最低褐变度为目标值时,经过试验并将其结果进行参数优 化获得其最佳方案是:柠檬酸0.40%+ L-半胱氨酸0.15%+异抗坏血酸钠0.30%+ CaCl2 0.40%。
以此方案进行 试验验证,测得样品的平均褐变度仅为0.071,表明该方案可有效抑制马铃薯的酶促褐变,保证鲜切马铃薯的新鲜品质。
关键词:鲜切马铃薯;酶促褐变;抑制褐变;单因素试验,正交试验;新鲜品质中图分类号:Q55/T S202.1 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6-2513(2019) 04-0100 _07 Study on browning inhibition of fresh-cut potatoesLI Jing-zan, LIU Yu-de*, TAO Chun-sheng(School of Materials and Mechanical Engineering,Beijing Technologyand Business University,Beijing 100048)Abstract :In ord er to im p rove the q u a lity o f fr e s h-c u t p o ta to e s, the e ffe c ts o f S o d iu m M e ta b is u lfite, C itricA c id, L—c y s te in e, C a C l2, S o d iu m Iso a sco rb ate and E D T A-2N a on en zy m a tic b ro w n in g o f fre sh—cu t potatow ere studied by sin gle factor experim ent and orthogonal experim ent. T h e results o f sin gle factor experim ent sh ow ed that the optim um concentration o f the inh ibitors w as Sod ium M etasu lfite 0.10%, C itric A c id0.20%, L-c y s te in e0.10%, C a C l20.10%, Sodium Isoascorbate 0.10%, Sodium Isoascorbate 0.10%, E D T A-2N a0.10%. T h e resultso f orthogonal experim ent sh ow ed that w hen citric acid, L-c y s te in e, C a C l2and Sodium Isoascorbate w ere selected as inhibitors and the low est brow ning degree o f fresh cut potatoes w as taken as the target valu e, the optim um schem e w as 0.40%C itric A c id+ 0.15%L-c y s te in e+ 0.30%Sodium Isoascorbate + 0.40%C a C l:. T h e experim ental results sh ow ed that the average brow nin g degree w as m erely 0.071, w h ich indicated that the m ethod could e ffe ctiv e ly inhibit enzym atic brow nin g and ensure the quality o f fre sh-c u t potatoes.Keywords: fresh cut potatoes; enzym atic brow ning ;in h ibition;orthogonal exp erim en t;quality收稿日期:2018—11—20基金项目:野战厨房配套给养器材系列研究,螺杆挤压生产高麦麸膳食纤维的马铃薯面条的研究(KM201810011003),2017学位与研究生教育资助项目(11000101010)。
马铃薯加工中褐变的影响因素及其应对措施

He i l o n g j i a n g Ag r i c u l t u r a l Sc i e n c e s
马铃 薯 加 工 中褐 变 的影 响 因素及 其 应 对 措 施
王 海艳 , 王 立春 , 田国奎 , 娄树宝, 徐 洪岩 , 李风 云 , 郝智 勇 ( 黑龙 江省农 业科 学 院 克山分 院 , 黑龙 江 克 山 1 6 1 6 0 6 )
变 和 非酶褐 变 的 影 响 因素 , 从 而减 少 马 铃 薯 加 工 过 程 中 的损 失 。
马 铃薯 变性 淀 粉通 过 化 学 、 物 理 或 生 物 等 方 法 改变 原淀 粉性 能 的一 种 淀 粉 , 不仅 具 备 原 淀 粉
的优点 , 还 可 弥补 其 不 足 。 国际 上变 性 淀 粉 已发
前 景广 阔。 1 . 4 马 铃 薯 变 性 淀 粉
升质 量 的阶段 转 变 , 然 而 马 铃 薯 在贮 藏 和加 工 过
程 中常 因褐变 现 象 造成 不 必 要 的损 失 , 影 响 了其
营养 、 风 味和 价 值 。为解 决 马铃 薯 加 工 中产 生 的 褐变 , 总结 了马铃薯 加 工产 品 的类 型 , 以及 酶促 褐
展到 3 0 0余种 , 在 纺织 和造 纸等行 业 , 尤其 是食 品
工业 上 , 其应 用较 广泛 。可 用作糕 点馅 的稠 化剂 、 浇 注糖 果 时的凝 胶剂 等 。
1 . 5 马铃薯 全粉
1 马 铃 薯 加 工 产 品 类 型
1 . 1 马 铃 薯 食 品
按 照使 用 目的和 工 艺 特 点 的不 同 , 马 铃薯 制 品可 以 分 为 四类 : 第一类是贮存 1 a以 上 的 干制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参考文献:[1]魏守兴,陈业渊,李绍鹏,等.加入WTO后我国菠萝科技发展方向与对策[J].热带农业科学,2003,23(2):34 ̄41.[2]潘裔,茅林春,阙斐,等.鲜切果品保鲜技术及其生物学原理研究进展[J].农业工程学报,2005,21(6):172 ̄175.[3]周会玲.鲜切果蔬的加工与保鲜技术[J].食品科学,2001,22(8):82~83[4]李雪雁,王玉丽,陈晓前,等.壳聚糖降解液对鲜切莴笋的防腐保鲜效果[J].食品与发酵工业,2004,30(12):134~136.[5]杨慧芬,等.食品卫生检验标准手册[M].北京:中国标准出版社,1997:447 ̄449.[6]华东师范大学植物生理教研组.植物生理学实验指导(第2版)[M].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1990:87 ̄90.[7]张水华.食品分析实验[M].北京:化学工业出版社,2005:106 ̄109.收稿日期:2006-12-02作者简介:王展华(1982-),男(汉),在读硕士研究生,研究方向:农产品保鲜。
*通讯作者:王清章,教授。
洋葱,又名葱头、胡葱、玉葱,作为蔬菜已有五千年的历史。
洋葱营养价值极高,其肥大的鳞茎中含糖8.5%,干物质9.2%,每100g洋葱含VA5mg、Vc9.3mg、钙40mg、磷50mg、铁8mg以及18种氨基酸,洋葱具有消炎抑菌、活血消疲、降脂止泻、防癌抗癌、利尿、降血糖以及预防心血管疾病等功效,是不可多得的保健食品。
洋葱功能性成分中含硫化合物,主要为硫醚类、硫醇类、硫代亚磺酸酯类、硫代磺酸酯类。
硫化物中主要是二硫化物和三硫化物。
根据Ding[1]研究表明二硫化物和三硫化物具有抑制果蔬褐变的作用,这就为从洋葱中提取天然果蔬褐变抑制剂提供了可能,本研究选取鲜切马铃薯为实验材料对洋葱提取液的防褐变效果进行初步的探索。
1材料与方法1.1材料试验时间、地点:2006年6月~7月,华中农业大学食品科技学院。
供试材料:洋葱(红皮)、马铃薯购于华中农业大学市场。
包装材料:食品用聚乙烯保鲜膜(PE),塑料托盘王展华,李洁,高琼,王清章*(华中农业大学食品科技学院,湖北武汉430070)洋葱提取液对鲜切马铃薯褐变的影响摘要:使用洋葱的磷酸缓冲溶液提取液对马铃薯PPO酶活抑制率以及鲜切片贮藏保鲜进行了研究。
结果表明,洋葱提取液抑制马铃薯PPO酶活的效果分别达到了34.2%和59.3%,且经100℃水浴加热的洋葱提取液对马铃薯PPO酶活的抑制效果优于新鲜的洋葱提取液。
在贮藏实验中洋葱提取物通过对贮藏过程中鲜切薯片的硬度、色度和PPO酶活力变化的测定,初步证实了洋葱提取液具有防褐变效果。
关键词:洋葱;马铃薯;多酚氧化酶;褐变PREVENTIONOFENZYMATICOFFRESH-CUTPOTATOBYONIONEXTRACTWANGZhan-hua,LIJie,GAOQiong,WANGQing-zhang*(CollegeofFoodScienceandTechnology,HuazhongAgricnlturalUniversity,Wuhan430070,Hubei,China)Abstract:OnionextractwaspreparedbyextractingonionwithPBS,andtheeffectsoftheextractonpotatopolyphenoloxidaseandfresh-cutpotatowereinvestigated.Thepolyphenoloxidaseofpotatowasinhibitedbyo-nionextract,andtheinhibitoryeffectofonionextracttowardpotatopolyphenoloxidasewasincreasedwiththeheatedextract.Theinhibitoryeffectoftheextractwasincreasedwithincreasingheatingtemperatureandtime.Theeffectofonionextractonfresh-cutpotatopolyphenoloxidaseactivity,a*andrigidityduringripeningofpota-towhenstoredatroomtemperaturefor7dayswasinvestigated.Onionextractcanpreventbrowningofpotato.Keywords:onion;potato;polyphenoloxidase;browning!!!!!!!!!!!!!!!!!!!!!!!!!!!!!!!!!!!!!!!!!!!!!!14cm×14cm。
主要化学试剂:抗坏血酸、L-半胱氨酸、亚硫酸钠、EDTA-2Na、柠檬酸、磷酸氢二钠、磷酸二氢钠、邻苯二酚均为分析纯购自国药上海试剂公司。
主要仪器设备:UV—2000型紫外可见分光光度计;HunterLabUltraScanPro台式测色仪;梅特勒AL204/01型电子天平;Beckmancoulter超高速冷冻离心机;H.H.S21—4电热恒温水浴锅;SF—200塑料薄膜封口机。
1.2方法1.2.1洋葱提取液的制备500g洋葱加入500mL磷酸盐缓冲溶液(pH=6.8)用组织捣碎机粉碎,在室温提取2h于12000g、4℃离心20min,取上清液,冷却待用,简称为洋葱1。
加热洋葱提取液将洋葱提取液置于100℃下加热60min,洋葱提取液中洋葱浓度为60mg/mL,冷却待用,简称为洋葱2。
1.2.2马铃薯多酚氧化酶(PPO)活力测定采用消光值法[2]吸取磷酸缓冲液(pH=6.8)1.8mL,加入8mL0.2mol/L的邻苯二酚,先于30℃保温5min,再加0.2mL的酶液,迅速混匀后进行测定并记录A410的变化(每隔30s)记录1次吸光值,共记录5min,重复测3次。
一个活力单位(U)定义为测定条件下每1min引起吸光值的改变。
1.2.3不同抑制剂对马铃薯多酚氧化酶(PPO)酶活力抑制率的测定将浓度为0.2%的NaHSO3、抗坏血酸、L-半胱氨酸、EDTA-2Na、柠檬酸、洋葱提取液1mL分别与马铃薯多酚氧化酶混合抑制10min后参照1.2.2方法测定。
抑制率=1-(加入抑制剂的酶活力/未加抑制剂的酶活力)1.2.4抗褐变试验马铃薯清洗后于8℃预冷24h后切分成5mm左右的切片,浸入盛有洋葱1的烧杯中10min,对照置于清水中,取出沥干,放于聚乙烯袋中在8℃下密封保藏。
1.2.5色度的测定HunterLabUltraScanPro台式测色仪测出,每次样品重复3次取平均值,颜色由L*a*b*值来表示L*值代表明亮度,100表示白色,0表示黑色。
a*为正值时表示红色,为负值时表示绿色。
b*为正值时表示黄色,负值时表示蓝色,因为本实验中马铃薯褐变为指标,所以取a*为指标参数。
1.2.6硬度的测定质构仪(TA.XT.plusTextureAnalyser)测定[3]。
条件为:探头型号:P/6,检测速度1.0mm/s;restran50%;模式:MeasureForceincompression;Option:Returntostart;感应模式:Auto-100g;取样率:200pps,每次样品重复三次取平均值。
2结果分析2.1常用抑制剂与洋葱提取液对马铃薯PPO抑制率的比较(见表1)由表1可以看出;NaHSO3、抗坏血酸和L-半胱氨酸对马铃薯的PPO酶活的抑制很强,其对马铃薯PPO酶活的抑制率分别达到了99.53%,99.60%,99.83%,亚硫酸钠可直接抑制PPO与底物酚的反应,L-半胱氨酸能与醌类化合物发生加成反应,使它不再进一步形成黑色素,同时作为还原剂,能消耗鲜切果蔬中的氧气,减少酚的酶促褐变,从而间接抑制褐变[4]。
而ED-TA-2Na对马铃薯PPO酶活的抑制率为24.3%的抑制可能是由于它们可与该酶活性中心的铜原子键合[5]。
而柠檬酸对马铃薯PPO的抑制率仅为9.1%。
相对于这些常用的褐变抑制剂,洋葱提取液对马铃薯PPO酶活的抑制率分别达到了34.2%和59.3%,而且加热过的洋葱提取液对马铃薯PPO的酶活抑制率高于未加热的洋葱提取液。
虽然对马铃薯PPO的酶活抑制率低于NaHSO3、抗坏血酸和L-半胱氨酸,但考虑到本次试验中洋葱提取液浓度仅为60mg/mL,根据ShunroK[6]文中我们认为是洋葱提取液中的亚磺酸酯,硫代亚磺酸酯和其分解所产生的含甲基、丙基和丙烯基的二硫醚、硫代磺酸酯、三硫醚等含硫化合物为抑制马铃薯PPO活性的主要物质。
2.2不同加热时间的洋葱提取物对马铃薯PPO酶活力的影响(见图1)表1常用抑制剂与洋葱提取液对马铃薯PPO抑制率的比较Table1Theinhibitoryeffectofvariousanti-browningagentsonpotatoPPO抑制剂Anti-browningagents抑制率(%)Inhibitoryactivity(%)NaHSO399.53抗坏血酸99.60L-cys99.83EDTA-2Na24.3柠檬酸9.1洋葱134.2洋葱259.3图1不同加热时间的洋葱提取物对马铃薯PPO酶活力的影响Fig.1Effectofheatingtimeontheinhibitoryeffectofonionextract图4洋葱提取液对贮藏过程中鲜切马铃薯硬度的影响Fig.4Theeffectofonionextractonpotatorigidityduringstorageofpotato由图1可以看出,洋葱提取液加热时间越长对马铃薯PPO酶活抑制率越高。
Elizabeth[7]对新鲜洋葱进行超临界萃取并采用低温GC-MS对其进行了分析,得出的主要成分是甲基亚磺酸—s-(e,z)-11丙烯酯,(E)—1一丙烯基亚磺酸-S一甲基酯,(E,Z)一硫代丙醛S一氧化物(催泪成分),而经过加热处理后的洋葱,Kameoka[8]报道了在水蒸汽蒸馏的洋葱提取物中主要组分是二丙基二硫醚(含量为28%)和二丙基三硫醚(含量为4%)。
我们认为经过加热的洋葱提取液由于其酯类成分分解为小分子二硫醚和二丙基三硫醚可以更加有效地抑制洋葱提取液的酶活力。
还有一种可能是因为洋葱中含糖8.5%,干物质9.2%,在加热过程中发生美拉德反应的原因,美拉德反应产物[9]也是一类很好的抑制多酚氧化酶防止果蔬褐变的抑制剂。
一般认为抑制作用与MRPs的性质及结构有关。
主要的MRPs是美拉德反应的中间体Amadori重排产物。
这类氨基还原酮物质具有鳌合、还原和消除氧的特性,还可以鳌合Fe、Zn和Cu,具有很好的抗氧化特性,可抑制酶褐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