温度对鲜切马铃薯生理和品质的影响

合集下载

马铃薯种植的气候条件分析

马铃薯种植的气候条件分析

马铃薯种植的气候条件分析马铃薯(Potato)是一种重要的经济作物,其种植的气候条件对于产量和品质具有重要影响。

以下将对马铃薯种植的气候条件进行分析。

温度是马铃薯生长发育的重要因素,适宜的生长温度可以促进植株的生长和块茎的形成。

马铃薯的最适生长温度为15-20摄氏度,当温度高于25摄氏度时,会抑制马铃薯的生长,易受热害。

马铃薯对寒冷的耐受能力较强,其可以在低温条件下生长,因此适宜的温度范围为-2到30摄氏度。

光照是植物进行光合作用的重要能源,也是影响马铃薯产量和品质的关键因素之一。

马铃薯对光照的要求相对较高,特别是在开花和形成块茎的阶段。

适宜的光照条件下,马铃薯能够充分进行光合作用,促进养分的积累和块茎的生长。

降水是马铃薯种植的另一个重要气候因素。

马铃薯生长期较长,对水分的需求量较大。

适宜的降水可以提供植株生长所需的水分,保持土壤湿度,促进养分的吸收和转运。

在马铃薯生长旺盛的阶段,特别是开花和块茎膨大阶段,水分的供应要充足,避免因干旱导致产量下降和质量下降。

土壤条件也对马铃薯的种植有重要影响。

马铃薯适宜生长的土壤条件包括土壤深厚、疏松、富含有机质和养分丰富。

它喜欢酸性土壤,pH值在5.2-6.8之间。

土壤排水良好,以防止水分积渍,造成根系缺氧。

除了上述气候因素外,马铃薯种植还需要考虑其他因素,如海拔高度、风速等。

马铃薯种植海拔高度一般在500-2000米之间,高海拔的地区一般温度较低,有利于增加马铃薯产量和提高品质。

适度的风速有助于促进植株的通风和光照,但过大的风速可能会对马铃薯植株造成破坏。

马铃薯种植的气候条件包括温度、光照、降水和土壤等因素,对于马铃薯的生长和发育具有重要影响。

种植马铃薯时,应选择适宜的气候条件,以提高产量和优质的块茎。

不同贮藏温度对云薯105马铃薯生理品质的影响

不同贮藏温度对云薯105马铃薯生理品质的影响

不同贮藏温度对云薯105马铃薯生理品质的影响
云薯105马铃薯是一种常见的马铃薯品种,广泛应用于食品加工和食品制造业。

贮藏
温度是保持马铃薯品质的重要因素之一。

不同贮藏温度会对云薯105马铃薯的生理品质产
生影响,包括马铃薯的口感、色泽、营养成分以及抗氧化性等方面。

贮藏温度对马铃薯的口感有着直接的影响。

较低的贮藏温度可以延缓马铃薯的衰老速度,维持较好的口感。

相反,较高的贮藏温度会加速马铃薯的衰老过程,导致马铃薯变得
软化和老化,口感差。

为了保持马铃薯的脆嫩口感,较低的贮藏温度是必要的。

贮藏温度也会对马铃薯的营养成分产生影响。

低温贮藏可以减少维生素C和B的损失,同时保持较高的淀粉含量。

高温贮藏会导致维生素C和维生素B的流失,淀粉的降解,从
而降低马铃薯的营养价值。

适宜的贮藏温度有助于保持马铃薯的营养成分。

不同贮藏温度还会对马铃薯的抗氧化性产生影响。

贮藏温度较高会加速马铃薯的脱水
和氧化反应,导致抗氧化物质的消耗增加。

而贮藏温度较低会减缓这些反应,有助于保持
马铃薯的抗氧化性。

适当的低温贮藏可以提高马铃薯的抗氧化性能。

不同贮藏温度对云薯105马铃薯的生理品质有着显著的影响。

适宜的低温贮藏可以保
持马铃薯的口感、色泽、营养成分和抗氧化性。

在选择贮藏温度时,应根据马铃薯的特点
和要求进行合理的选择。

贮藏温度对马铃薯品质和采后生理的影响

贮藏温度对马铃薯品质和采后生理的影响

加工贮藏J I A G O N G Z H U C A N G 贮藏温度对马铃薯品质和采后生理的影响陈 果(山东省莒县良种厂,山东莒县 276500)摘 要 本文就贮藏温度对马铃薯品质和采后生理的影响进行探讨。

其中,对马铃薯品质的分析涉及贮藏温度对马铃薯块茎淀粉、还原糖含量以及发芽率、失重率、腐烂率等产生的影响。

在采后生理分析方面,主要分析贮藏温度对马铃薯块茎中丙二醛含量及过氧化物酶活性的影响,以期能从理论层面为马铃薯贮藏技术的发展提供借鉴。

关键词 马铃薯;贮藏温度;品质;采后生理1 贮藏温度对马铃薯块茎品质产生的影响1.1 贮藏温度对马铃薯块茎淀粉含量的影响 马铃薯的能量主要来源于淀粉,基于对马铃薯淀粉含量变化的分析,可以判定马铃薯的食用品质。

研究表明,马铃薯在贮藏期间的淀粉含量会持续降低,其中贮藏温度对其产生的影响比较显著。

研究人员提出,马铃薯贮藏温度与淀粉含量呈反比关系,而贮藏超过60 d,在10 ℃环境下马铃薯块茎淀粉含量高于4 ℃ 环境下马铃薯块茎的淀粉含量。

究其原因,主要是低温环境下马铃薯块茎淀粉糖代谢的缘故,由于淀粉降解,细胞中积累了大量还原糖,进而出现了“低温糖化”现象。

在贮藏过程中,淀粉与还原糖能相互转化。

就整体来讲,在贮藏过程中,马铃薯块茎的淀粉含量保持着还原糖增加、淀粉减少的趋势。

如果贮藏温度不超过6 ℃,那么就会产生低温糖化现象,而贮藏温度不超过4 ℃,那么这一现象将会加剧。

1.2 贮藏温度对马铃薯块茎还原糖的影响 研究表明,贮藏时间对马铃薯块茎还原糖含量产生的影响比较显著。

在20 ℃与15 ℃环境中,马铃薯块茎还原糖含量不会发生变化,而贮藏温度降至10 ℃,此时块茎还原糖含量依然有所提升。

相关研究人员提出,在低温条件下,马铃薯块茎还原糖含量上升主要是因为上文所述的“低温糖化”现象,即马铃薯块茎淀粉向还原糖进行转化,其中贮藏温度对这一现象产生的影响最为显著[1]。

1.3 贮藏温度对马铃薯块茎发芽率、失重率、腐烂率的影响 相关研究人员发现,马铃薯块茎贮藏时间、贮藏温度与马铃薯发芽率、失重率、腐烂率呈正比关系。

气象因素对马铃薯优质高产的影响

气象因素对马铃薯优质高产的影响

河南农业2017年第1期(上)LIANG ZHONG LIANG FA良种良法通许县马铃薯生长季基本气候情况表3月上旬3月中旬3月下旬4月上旬4月中旬4月下旬5月上旬5月中旬5月下旬6月上旬6月中旬6.38.710.313.215.317.419.220.523.025.126.212.114.416.019.221.323.224.926.429.131.532.130.627.228.429.632.234.335.736.338.841.843.31.74.05.47.89.912.113.815.017.119.120.6-12.1-7.4-3.2-1.30.81.52.85.58.911.514.26.78.910.813.615.918.020.121.524.025.726.9气象因素对马铃薯优质高产的影响图1 通许县马铃薯生长季降水分布月13 ℃, 甚至达月上旬℃的气21 ℃6月中旬平均重要的作用。

按3 000 kg/667 m 2的产量计算,在整个生育期中(地表直接蒸发量除外),马铃薯耗水量为300~500 m 3/667 m 2。

在通许县马铃薯生长季内总降水量为170.0 mm,相当于增加了113 m 3/667 m 2的水,其中旬降水量≥5 mm 的出现概率为32%~72%,旬降水量≥10 mm 的出现概率为18%~54%,旬降水量≥25 mm 的出现概率为2%~28%。

可见,通许县马铃薯生长季内降水偏少,并且旬降水量以5~10 mm 为主,不能满足马铃薯正常生长的需要。

(图1)幼苗期(出苗至初现蕾)因苗小、叶面积小、气温不高、蒸腾量小,所以需水量较少,此期需水量只占总需水量的10%左右。

在通许县,4月上中旬为马铃薯的幼苗期,此时的总降水量为21.8 mm,基本上可以满足幼苗的生长需水。

发棵期(现蕾至初花)块茎开始形成,地上部茎、叶片逐渐旺盛生长,根系伸长,蒸腾量加大,植株需要的水分和养分不断增多,为增产打下基础。

低温处理对鲜切马铃薯片保鲜的影响

低温处理对鲜切马铃薯片保鲜的影响

关正萍,郭少珏,肖春玲,等.低温处理对鲜切马铃薯片保鲜的影响[J].江苏农业科学,2020,48(15):230-234.doi:10.15889/j.issn.1002-1302.2020.15.042低温处理对鲜切马铃薯片保鲜的影响关正萍,郭少珏,肖春玲,张 娟,于有伟,崔 娜(山西师范大学食品科学学院,山西临汾041000) 摘要:以新鲜马铃薯切片为试验材料,探讨了其在不同低温条件下品质的变化。

评估了在0、1、2℃等3个低温处理温度下,马铃薯切片在不同储藏时期的感官品质变化得分,测定了褐变度,总酚、丙二醛(MDA)的含量,多酚氧化酶(PPO)和过氧化物酶(POD)活性。

结果表明,在1℃处理时鲜切马铃薯片保持了最佳的感官品质,同时此温度下显著抑制了酶促褐变反应、PPO活性和POD活性,显著影响微生物繁殖与MDA的积累,感官评价较高,马铃薯保鲜效果最佳。

本研究为马铃薯食品的加工和贮存保鲜提供了理论依据。

关键词:鲜切马铃薯片;低温;保鲜;感官品质;褐变度;总酚;丙二醛;多酚氧化酶;过氧化物酶 中图分类号:S532.093;TS215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002-1302(2020)15-0230-05收稿日期:2019-09-30基金项目:山西师范大学质量工程项目(编号:2017YZKC-06)。

作者简介:关正萍(1975—),女,山西河曲人,博士,副教授,主要研究方向为食品科学与工程。

E-mail:guanzp@sxnu.edu.cn。

通信作者:肖春玲,教授,主要研究方向为食品科学与工程。

E-mail:784829181@qq.com。

鲜切果蔬主要是由新鲜的水果蔬菜为原料,经过冲洗、去皮、剜去芽眼、切成薄片、包装成品等一系列处理后,加工成的100%可食用的新鲜果蔬制品,因此也被称为“最少加工果蔬”[1-2]。

随着人民生活水平的提高,消费观念的改变,鲜切水果蔬菜有很多便民、有利的地方。

马铃薯储藏过程中品质的变化

马铃薯储藏过程中品质的变化

马铃薯储藏过程中品质的变化马铃薯是一种重要的食物作物,其储藏过程中品质的变化对于保障食品安全和延长货架期具有重要意义。

本文将从不同方面探讨马铃薯储藏过程中品质的变化。

一、储藏温度对马铃薯品质的影响马铃薯在储藏过程中,储藏温度是一个关键因素。

不同的温度会对马铃薯的品质产生不同的影响。

一般来说,较低的储藏温度可以延缓马铃薯的老化速度,减少淀粉分解和糖分积累,从而保持马铃薯的口感和营养价值。

而较高的储藏温度则会促进马铃薯的老化和腐烂,降低其品质。

二、储藏湿度对马铃薯品质的影响适宜的储藏湿度也是保持马铃薯品质的关键因素之一。

湿度过高会导致马铃薯的腐烂和霉变,湿度过低则容易导致马铃薯的水分散失,使其变干、变硬。

因此,在储藏过程中,保持适宜的湿度对于延长马铃薯的储存期和保持其品质至关重要。

三、氧气和二氧化碳浓度对马铃薯品质的影响马铃薯在储藏过程中会进行呼吸作用,释放二氧化碳,并吸收氧气。

然而,过高的二氧化碳浓度和过低的氧气浓度会导致马铃薯的呼吸作用受阻,进而影响其品质。

因此,在储藏过程中,合理控制储藏环境中的氧气和二氧化碳浓度对于保持马铃薯的新鲜度和品质至关重要。

四、储藏时间对马铃薯品质的影响随着储藏时间的延长,马铃薯的品质会逐渐发生变化。

一方面,马铃薯的淀粉会逐渐转化为糖分,从而影响其口感和风味。

另一方面,马铃薯的营养物质也会逐渐流失,导致其营养价值降低。

因此,在储藏过程中,及时出售或加工马铃薯,以尽量减少储藏时间,可以保持其品质的新鲜度和营养价值。

马铃薯储藏过程中品质的变化受到多种因素的影响,包括储藏温度、储藏湿度、氧气和二氧化碳浓度以及储藏时间等。

合理控制这些因素,可以延长马铃薯的储存期,保持其口感和营养价值,从而保障食品安全和满足人们对优质马铃薯的需求。

生态条件及栽培因素对马铃薯块茎品质性状的影响

生态条件及栽培因素对马铃薯块茎品质性状的影响

生态条件及栽培因素对马铃薯块茎品质性状的影响生态条件及栽培因素对马铃薯块茎品质性状的影响马铃薯是全球重要的粮食作物之一,其块茎品质性状受到生态条件和栽培因素的影响。

本文将探讨生态条件(如气候、土壤、海拔等)和栽培因素(如播种方法、施肥、病虫害防治等)对马铃薯块茎品质性状的影响。

首先,气候是马铃薯生长发育的重要环境因素之一。

马铃薯适宜生长的温度范围在5°C至25°C之间,过高或过低的温度都会对块茎品质产生负面影响。

在寒冷地区栽培的马铃薯,块茎的品质往往优于热带和亚热带地区。

此外,充足的阳光照射对于马铃薯的光合作用和块茎产量也至关重要。

其次,土壤的肥力和土壤pH对马铃薯生长和块茎品质有着直接影响。

马铃薯适宜生长的土壤pH在5.5至6.5之间,过低或过高的pH值都会使马铃薯对养分的吸收受到限制。

此外,土壤中的有机质含量和氮、磷、钾等养分含量也会对马铃薯的品质产生影响。

充分施肥和合理调节土壤酸碱度可以提高马铃薯的块茎品质。

再次,播种方法和时间、种植密度等栽培因素也会对马铃薯的块茎品质产生影响。

正确的播种方法和适宜的播种时间可以提高马铃薯的发芽率和块茎产量。

同时,适当调整种植密度可以使马铃薯植株之间的竞争减少,有利于块茎的形成和发育。

此外,科学施肥和合理的病虫害防治措施也是提高马铃薯块茎品质的重要因素。

最后,海拔也是影响马铃薯块茎品质的因素之一。

在高海拔地区栽培的马铃薯,由于温度较低,块茎的品质往往更高。

高海拔地区的马铃薯还能够避免一些热带和亚热带地区的病虫害,从而提高块茎品质。

综上所述,生态条件和栽培因素对马铃薯块茎品质性状有着重要的影响。

正确调节生态条件和采取合理的栽培措施,可以提高马铃薯的品质和产量,进而满足人们对食物的需求。

但需要注意的是,不同地区的生态条件和栽培因素差异较大,因此需要结合当地情况进行具体分析和调整,从而实现最佳的马铃薯块茎品质综上所述,土壤pH值、有机质和养分含量、施肥和调节土壤酸碱度、播种方法和时间、种植密度、海拔等因素对马铃薯块茎品质产生重要影响。

热水处理对预包装鲜切马铃薯品质的影响

热水处理对预包装鲜切马铃薯品质的影响

热水处理对预包装鲜切马铃薯品质的影响
张迎娟;樊彩虹;张敏
【期刊名称】《包装工程》
【年(卷),期】2014(35)17
【摘要】目的研究不同热处理时间对预包装鲜切马铃薯品质的影响。

方法采用60℃热水对预包装鲜切马铃薯进行处理,时间分别为0.5,1.0,1.5 min。

测定贮藏中的亮
度L*值,颜色饱和度C*值,细胞膜透性,多酚氧化酶(PPO)和过氧化物酶(POD)活性,
感官品质等指标,并进行比较分析。

结果在温度为4℃的保存条件下,60℃热水处理
1 min能较好地维持鲜切马铃薯的白度,保持细胞膜的完整性,抑制PPO和POD的活性,延缓鲜切马铃薯的褐变。

结论热水处理可以改善鲜切马铃薯的品质,1 min热
水处理组贮藏至第6天时仍具有良好的商品品质。

【总页数】6页(P1-5)
【关键词】热水处理;预包装;鲜切马铃薯;保鲜;褐变
【作者】张迎娟;樊彩虹;张敏
【作者单位】西南大学
【正文语种】中文
【中图分类】S609.3
【相关文献】
1.静电场协同阻隔性包装对鲜切马铃薯贮藏过程中品质的影响 [J], 张敏欢;许兵;刘孟禹;王莉梅;道日娜;徐畅;董同力嘎
2.真空包装处理对鲜切马铃薯品质的影响 [J], 蒋元元;王艳颖;胡丽莎;贾鹤鸣;龙洁;朴杨柠菥
3.真空包装结合避光处理对鲜切马铃薯的品质影响 [J], 徐冬颖;周福慧;蒋海峰;姜爱丽;韦胜;高雪晴;陈晨;胡文忠
4.不同预涂膜方式对鲜切马铃薯贮藏品质的影响 [J], 胡盼盼
5.不同材料包装袋对泡椒鲜切马铃薯片储藏品质的影响 [J], 王梅;刘永翔;吕都;王兰;王思达;董楠;刘嘉
因版权原因,仅展示原文概要,查看原文内容请购买。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鲜切果蔬又称(Fresh-cut fruits and vegetables) 切割果蔬(Minimally processed fruits and vegetables),是指新鲜水果、蔬菜原料经清洗、整 修、去皮、切分等步骤,最后用塑料薄膜袋或以 塑料托盘盛装外覆塑料膜包装,亦即所谓的半加 工果蔬、轻度加工果蔬 [1] 。如今,鲜切果蔬以其
Abstract: Changes of physiology and quality indexes of fresh-cut potatoes were analyzed at 2 ℃, 12 ℃ and 25 ℃. The results showed that the respiration rate and weight loss of the fresh-cut potatoes at 2 ℃ were evidently inhibited and then the aging process was delayed. Meanwhile the whiteness, firmness and soluble solid content were kept at higher level, which is beneficial to keep the original quality. The activities of PPO and POD were inhibited effectively, thereby the browning was delayed. The study could provide theoretical basis for storage of fresh-cut potatoes at low temperature. Key words: fresh-cut potato; temperature; physiology; quality
食品开发
食品科技
FOOD SCIENCE AND TECHNOLOGY 年 第 卷 第 期
温度对鲜切马铃薯生理和品质的 影响
刘战丽1,张 龙1,王相友1*,国 娜2 (1.山东理工大学农业工程与食品科学学院,淄博 255049; 2.山东质量认证中心,济南 250014)
摘要:测定了鲜切马铃薯在2、12、25 ℃3个贮藏温度下生理指标和品质指标的变化。结果表 明:与12 ℃和25 ℃相比,2 ℃贮藏条件显著抑制了鲜切马铃薯的失重率和呼吸强度,延缓其衰 老进程;维持了较高的白度、硬度和可溶性固形物含量,保持了原有品质;有效地抑制了多酚 氧化酶(PPO)和过氧化物酶(POD)的活性,从而减缓了鲜切马铃薯的褐变。为低温条件下鲜切马 铃薯的贮藏提供了理论依据。 关键词:鲜切马铃薯;温度;生理;品质 中图分类号:TS 255.3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005-9989(2012)08-0048-04
新鲜、营养、方便、卫生、快捷等优点而备受消 费者青睐,但鲜切果蔬因在生产过程中去皮、切 分等加工将使组织损伤,导致色泽改变、果实软 化、木质化、易腐烂等现象。 长期以来,国内外科研人员在如何保持鲜 切马铃薯的品质及延长货架寿命上取得了一些成
*通讯作者 收稿日期:2011-10-20 基金项目: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30871757);科技部农业科技成果转化资金项目(2010GB2C600253)。 作者简介:刘战丽(1978—),女,博士,讲师,主要从事农产品采后贮藏与加Hale Waihona Puke 方面的研究工作。· 48 ·
食品科技
年 第 卷 第 期 FOOD SCIENCE AND TECHNOLOGY
食品开发
果。在褐变抑制剂方面,有研究表明D-异抗坏血 酸 [2] 、洋葱提取液 [3] 、二氧化氯(ClO 2 ) [4] 、半胱氨 酸[5]等对鲜切马铃薯的褐变有显著抑制效果;在可 食性涂膜方面,海藻酸钠涂膜[6]、壳聚糖涂膜[7]等 对鲜切马铃薯的保鲜效果已得到证实;在其他方 面,前人还研究了不同包装材料[8]、电生功能水[9] 等对鲜切马铃薯品质的影响。 目前,对鲜切马铃薯的研究主要集中在褐变 抑制剂、可食性涂膜等对鲜切马铃薯的质地、风 味等感官品质的影响,而对在不同贮藏温度下鲜 切马铃薯生理和品质的研究则很少。因此,开展 温度对鲜切马铃薯的贮藏保鲜研究非常重要。 1 材料与方法 1.1 材料与试剂 马铃薯:市售,无病虫害、机械伤,且大小 和成熟度基本一致。 邻苯二酚、愈创木酚:分析纯,天津市博迪 化工有限公司。 1.2 仪器与设备 QGS-08B型O 2/CO 2分析仪:北京北分麦哈克 分析仪器有限公司;DDB-6200型数字电导仪:上 海雷磁新泾仪器有限公司;SC-80C型全自动色差 计:北京康光仪器有限公司;3K15型高速冷冻离 心机:德国Sigma有限公司;UV-1700型紫外可见 分光光度计:日本岛津有限公司。 1.3 实验方法 1.3.1 失重率计算方法 (贮藏前马铃薯质量-贮 藏后马铃薯质量)/贮藏前马铃薯质量×100%。 1.3.2 硬度、白度值和可溶性固形物含量测定 依 照刘战丽等[10]的方法。 1.3.3 pH值测定 将5 g马铃薯研磨,用三层纱布 挤压,用pH计测定上述马铃薯汁液的pH值,重复 3次,取其平均值。 1.3.4 呼吸强度测定 采用密闭系统测定法[11]。 1.3.5 PPO和POD酶活性测定 采用紫外分光光度 测定法[12]。 1.4 数据处理 所得数据均为3次重复的平均值,并用Excel 2003进行数据分析。 2 结果分析与讨论 2.1 变化 不同温度下鲜切马铃薯失重率和呼吸强度的
Effect of temperature on physiology and quality of fresh-cut potato
LIU Zhan-li1, ZHANG Long1, WANG Xiang-you1*, GUO Na 2
(1.School of Agricultural and Food Engineering, Shandong University of Technology, Zibo 255049; 2.Shandong Quality Certification Center, Jinan 250014)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