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教部编版历史八上第5课《甲午中日战争与瓜分中国狂潮》预习+知识点+习题(有答案)

合集下载

人教版(2017部编版)历史八年级上册第5课 甲午中日战争与“瓜分”中国狂潮课后精练

人教版(2017部编版)历史八年级上册第5课 甲午中日战争与“瓜分”中国狂潮课后精练

第5课甲午中日战争与“瓜分”中国狂潮一、基础训练1.“我们从军卫国,生死早已置之度外。

我们虽然牺牲了,但可以壮国家的声威。

”说这番豪言壮语的,是在中日黄海战役中英勇牺牲的民族英雄()A.佟麟阁B.邓世昌C.戚继光D.赵登禹2.“甲午大败,成中国之巨祸”。

下列集中体现了这一“巨祸”的史实是( )A.《南京条约》的签订B.英法联军火烧圆明园C.《马关条约》的签订D.《辛丑条约》的签订3.在某次战争之后,列强欣喜若狂,声称“第二次发现了中国”。

英国一家报纸评论道:“中国为东方一团大物,势已动摇……今欧洲之人,虽田夫野老,无不以瓜分中国为言者。

”这次战争是( )A.鸦片战争B.第二次鸦片战争C.甲午中日战争D.八国联军侵华战争4.海洋历来是各国争夺的对象,为“开拓万里波涛”日本联合舰队和清朝北洋舰队相遇黄海并发生激战,此役中,为国捐躯的清朝将领是( )A、林则徐 B.左宗棠 C.邓世昌 D.李鸿章5、致远舰管带邓世昌曾对将士说:“设有不测,誓与日舰同沉!”这一不畏牺牲的誓言最终践行于( )A.鸦片战争B.百团大战C.黄海大战D.解放战争6. 抗击外来侵略、捍卫国家主权和民族尊严是中华民族的优良传统。

在甲午海战中牺牲的民族英雄是(B)A.关天培B.邓世昌C.戚继光D.林则徐7.中英《南京条约》和中日《马关条约》的内容都涉及()①割地②赔款③开放通商口岸④开设工厂A.①③B.②④C.①②③D.②③④二、能力提高8. 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甲午孝钦皇太后(慈禧太后)六旬万寿庆典……用银至七百万两……铺张扬厉,备极一时之盛。

——《藏园群书题记》材料二1895年,有人题联于京师城门:“万寿无疆,普天同庆;三军败绩,割地求和。

”——《尘闻偶记》(1)根据材料一判断慈禧太后的“六旬万寿庆典”在哪一年? 就在国内歌舞升平的时候,哪个国家正把魔爪伸向中国?(2)材料二中的“三军败绩”指的是什么历史事件? “割地”又使中国痛失哪些领土?(3)三军败绩后,清政府被迫签订了什么条约? 这一条约的签订对中国产生了什么影响?参考答案1.B2.C3.C4.C5.C6.B7.C8.(1)时间:1894年。

新教材部编人教版历史八上第5课《甲午中日战争与“瓜分”中国狂潮》习题(含答案)

新教材部编人教版历史八上第5课《甲午中日战争与“瓜分”中国狂潮》习题(含答案)

第5课甲午中日战争与“瓜分”中国狂潮学校班级姓名__________一、单项选择题:1.(2017·深圳)“赔两亿、割三地、设工厂、开四地。

”这句口诀反映的不平等条约是A.《南京条约》B.《北京条约》C.《马关条约》D.《辛丑条约》2.“吾国四千年大梦之唤醒,实自甲午战败割台湾、偿二百兆始。

”“割台湾”“偿二百兆”源于哪次列强侵华A. 鸦片战争B. 第二次鸦片战争C. 甲午中日战争D. 八国联军侵华战争3. 据《晚清史》记载,1843年以后,广州对英国进出口贸易总值明显下降,而上海则逐年上升,并于1853年超过广州。

这一现象与下列近代不平等条约的哪一条款直接相关A. 赔款2100万银元B. 允许列强在华投资设厂C. 开放宁波、上海等五处为通商口岸D. 开放苏州、杭州等地为商埠4. 《马关条约》中最能体现外国资本主义对中国侵略进入新阶段的是A. 增开通商口岸B. 赔款白银二亿两C. 割台湾等地给日本D. 允许日本在通商口岸设立工厂5.纪录片《走向海洋》这样写道:“黄海风云突变……这是世界历史上第一次上演的蒸汽铁甲舰队之间的决战,交战的双方分别是大清朝的北洋水师和日本的联合舰队。

”此战中,率领致远舰重创日舰、最后壮烈殉国的海军管带是A.邓世昌B.左宗棠C.丁汝昌D.关天培6.右图反映的这一现象出现在哪一次战争之后A.鸦片战争之后B.第二次鸦片战争之后C.甲午中日战争之后D.八国联军侵华战争之后二、判断题1. 民族英雄邓世昌在黄海大战中为国捐躯。

2. 北洋舰队在甲午中日战争中的黄海海战中全军覆没。

3. 《马关条约》签订后,外国人在中国开办工厂、开采矿山,直接剥削中国人民,中国的利益受到巨大损失。

4. 甲午中日战争后列强掀起了“瓜分”中国的狂潮。

三、材料分析题材料一甲午孝钦皇太后(慈禧太后)六旬万寿庆典……用银至七百万两……铺张扬厉,备极一时之盛。

材料二 1895年,有人题联于京师城门:“万寿无疆,普天同庆;三军败绩,割地求和。

第5课《甲午中日战争与瓜分中国狂潮》预习笔记+知识点+习题(无答案)

第5课《甲午中日战争与瓜分中国狂潮》预习笔记+知识点+习题(无答案)

第5课《甲午中日战争与瓜分中国狂潮》预习一、甲午中日战争爆发:________年,朝鲜发生东学党起义,清政府应朝鲜国王请求派兵帮助镇压。

7月,日军袭击清军运兵船,清政府被迫对日宣战。

这场战争被称为“____________”。

经过:弃城而逃,平壤陷落北洋舰队与日本联合舰队在________展开激战。

致远舰管带________壮烈殉国。

李鸿章命令舰队躲进________军港,日军趁机夺取了制海权日军占领________后,连续进行了四天大屠杀,犯下令人发指的罪行战役1895年初,日军进攻山东威海卫,北洋水师提督________自杀殉国,________全军覆没二、《马关条约》的签订签订:________年春,清政府派________前往日本马关议和,双方签订中日《马关条约》。

内容:清政府割辽东半岛、________及所有附属各岛屿、澎湖列岛给日本;赔偿日本兵费白银________两;开放沙市、________、苏州、杭州为商埠;允许日本在通商口岸________等。

影响:《马关条约》使外国侵略势力进一步深入中国腹地,大大加深了中国的________化程度。

三瓜分中国狂潮瓜分狂潮:《马关条约》签订后,列强在中国掀起了抢夺利权、强租海港、划分“________”的瓜分中国狂潮。

“门户开放”:1899年,________向英、俄、德、日、意、法六国提出“________”的照会,承认各国在中国的“势力范围”和既得特权,同时要求在各国租借地和“势力范围”内享有________贸易机会。

“门户开放”政策反映出美国与其他帝国主义国家在侵华政策上的矛盾。

笔记第5课《甲午中日战争与瓜分中国狂潮》一.甲午中日战争1.背景:日本为实现征服朝鲜、侵略中国、称霸世界的梦想。

2.时间:1894~1895年3.爆发:丰岛海战4.经过:⑴平壤战役:左宝贵牺牲,叶志超逃跑。

⑵黄海大战:致远舰管带邓世昌与200名将士殉国。

⑶辽东半岛战役:徐邦道牺牲;旅顺大屠杀——两万多中国人。

人教部编版历史八年级上册第5课甲午中日战争与瓜分中国狂潮练习

人教部编版历史八年级上册第5课甲午中日战争与瓜分中国狂潮练习

第二单元近代化的早期探索与民族危机的加剧第5课甲午中日战争与瓜分中国狂潮知识点1甲午中日战争1.背景:日本对朝鲜觊觎已久,征服朝鲜是日本企图____________、称霸世界的重要步骤。

2.时间:1894—1895年。

3.重大战役(1)平壤战役:清军战败,将领________中炮牺牲,统帅叶志超弃城逃跑,平壤陷落。

(2)黄海大战:1894年9月,北洋舰队与日本联合舰队在黄海海面展开激战,致远舰管带________壮烈殉国。

__________命令舰队躲进威海卫军港,日军趁机夺取了制海权。

(3)辽东之战:日军占领大连、旅顺,并在________进行了血腥屠杀。

(4)威海卫战役:1895年初,日军进攻山东威海卫,丁汝昌自杀殉国。

____________全军覆没。

知识点2《马关条约》的签订1.概况:1895年春,清政府派________前往日本马关议和。

2.内容:割辽东半岛、____________及所有附属各岛屿、澎湖列岛给日本;赔偿日本兵费白银2 亿两;开放沙市、重庆、苏州、杭州为商埠;允许日本在通商口岸____________等。

3.影响:大大加深了中国的______________程度。

知识点3瓜分中国狂潮1.三国干涉还辽:《马关条约》签订后,________联合法国、德国迫使日本放弃辽东半岛,日本则向中国索取了3000万两白银作为“赎辽费”。

2.瓜分狂潮:《马关条约》签订后,列强在中国掀起了____________、强租海港、划分“____________”的瓜分中国狂潮。

3.“门户开放”政策(1)提出:1899年,美国提出“____________”。

(2)实质:反映出美国与其他帝国主义国家在侵华政策上的矛盾。

1.甲午中日战争爆发的标志是()A.朝鲜爆发东学党起义B.日军在丰岛海面袭击清军运兵船,清政府被迫对日宣战C.中日海军在黄海海面激战D.日军在九连城和辽东半岛登陆2.右图是位于广东珠海市的邓世昌纪念馆。

人教部编版初二上历史《第5课甲午中日战争与“瓜分”中国狂潮》练习卷

人教部编版初二上历史《第5课甲午中日战争与“瓜分”中国狂潮》练习卷

人教部编版初二上历史《第5课甲午中日战争与“瓜分”中国狂潮》练习卷一、选择题1.19世纪末,在帝国主义列强瓜分中国的狂潮中提出“门户开放”政策的国家是()A.俄国B.日本C.德国D.美国【答案】D2.某条约签订以后,帝国主义国家竞相在中国投资、生产,设银行、修铁路、开矿山,大量输出资本。

这一现象的显现与该条约的哪项条款紧密相关( )A.与英国商定关税B.增辟通商口岸C.承诺日本在中国开设工厂D.割让香港岛【答案】C3.《从甲午战争的废墟上崛起》一文中写道:“120年前的那个甲午,是黑暗的、痛楚的、流血的、沉沦的甲午。

”那个地点要紧是指甲午中日战争后( )[来源:]A.签订了不平等条约,中国开始沦为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B.日本发动了全面侵华战争,中华民族面临着灭亡的危险C.完全沦为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清政府成为洋人的朝廷D.刺激了帝国主义“瓜分”中国的野心,半殖民地化程度大大加深【答案】D4.《日本的战争赔偿责任》一文中写道:甲午中日战争后,中国赔偿日本白银2亿两,这笔巨款相当于当时日本四年的国家预算额。

日本把这笔巨款的84.7%用于军事,其他部分用于皇室费用及教育基金等。

以下对这则材料的解读最为准确的是( )A.日本利用这笔赔款,开始向欧美国家学习B.日本利用这笔赔款,建立了一支效忠天皇的军队C.这笔赔款为日本扩充海陆军军备提供了大量资金D.这笔赔款为日本对中国进行经济扩张奠定了基础【答案】C5.制作资料卡片是学习历史的一种重要方法。

以下是某同学整理的《马关条约》资料卡片,卡片中表述错误的一项是( )A.签订时刻B.签订地点C.条约内容D.条约危害【答案】D6.“一向被中国看不起的‘倭寇’竟全歼北洋水师,索得巨款,割走国土。

朝野上下,由此自信心丧失殆尽。

清政府的独立财政至此破产,靠向西方大国举债度日。

”文中的“倭寇”“索得巨款”的数目是( ) A.2100万银元B.2100万两白银C.2亿银元D.2亿两白银【答案】D7.1895~1913年,英、日、德、俄等国在华投资10万元以上的企业达113家,资金合计1.3亿元,行业涉及矿业、水电、纺织、食品、机器、造船等。

部编版历史八年级上册第5课《甲午中日战争与瓜分中国狂潮》知识梳理+同步练习(有解析)

部编版历史八年级上册第5课《甲午中日战争与瓜分中国狂潮》知识梳理+同步练习(有解析)

部编版历史八年级上册第5课《甲午中日战争与瓜分中国狂潮》知识梳理一、甲午中日战争1、甲午中日战争爆发的背景根本原因:日本企图征服朝鲜、侵略中国、称霸世界(大陆政策)。

直接原因:1894年朝鲜爆发东学党起义。

2、为什么称为甲午中日战争?1894年是农历甲午年,所以这场战争称为“甲午中日战争”。

3、甲午中日战争的主要战役●1894年7月,丰岛战役,战争爆发。

●平壤战役,左宝贵牺牲,叶志超弃城逃跑平壤陷落。

※●黄海大战,邓世昌壮烈殉国。

日军夺取制海权。

※●渡过鸭绿江,占领九连城。

●辽东半岛战役,徐邦道战败,日军旅顺屠城,屠杀两万多中国人。

●1895年初威海卫战役,丁汝昌殉国,北洋舰队全军覆没。

※二、《马关条约》的签订1、《马关条约》的签订1895年春清政府派李鸿章为议和大臣,前往日本马关议和,经过谈判双方签订中日《马关条约》。

2、《马关条约》的内容※割地:割辽东半岛、台湾全岛及所有附属岛屿、澎湖列岛给日本。

赔款:赔偿日本兵费白银2亿两。

通商:开放沙市、重庆、苏州、杭州为商埠。

设厂:允许日本在通商口岸开设工厂。

3、《马关条约》的影响※使外国侵略势力进一步深入中国腹地,大大加深了中国的半殖民地化程度。

三、瓜分中国狂潮1、导火索俄、法、德三国干涉日本还辽事件2、瓜分中国狂潮的势力范围3、”门户开放“政策背景:列强瓜分中国,美国忙于和西班牙争夺殖民地,无暇东顾。

内容:1898年美国向英、法、德、俄、日、意六国提出”门户开放“照会,承认各国在中国的”势力范围“和既得特权,同时要求在各国租界地和”势力范“内享有均等贸易机会。

结果:得到各国同意。

※实质:反映出美国与其他帝国主义国家在侵华政策上的矛盾。

同步练习一、选择题:1、漫画是用简单而夸张的手法来描绘生活或时事的一种艺术形式。

漫画反映了中国近代史上的哪一现象( )A. 五口通商B. 租界设立C. 瓜分狂潮D. 门户开放2、“这次战争,大大加速了中国社会向殖民地、半殖民地沉沦的过程,同时也是中国近代民族觉醒过程中的一个重要转折点。

人教部编版八年级历史上册:第5课甲午中日战争与瓜分中国狂潮课时训练含答案

人教部编版八年级历史上册:第5课甲午中日战争与瓜分中国狂潮课时训练含答案

第二单元 近代化的早期探索与民族危机的加剧第5课 甲午中日战争与瓜分中国狂潮一、选择题1.日本吉田松阴在《幽室文库》中写道:“收琉球,取朝鲜,拉满洲,压中国,临印度……”从中确定的主要信息是( )A.日本侵占中国是制定的侵略目标之一B.日本制定的最终侵略目标是侵占中国C.日本的侵略势力已大大增强D.清政府的腐败为日本的侵略提供了机会2.“12点58分,定远号舰桥中弹,旗舰无法用信号旗指挥通信,北洋海军陷入各自为战的不利局面。

15点10分,定远号再次中弹燃烧,致远号管带邓世昌赶往营救,被日舰击沉。

”这里描述的场景是( )A.平壤战役B.黄海海战C.辽东战役D.威海卫战役3.【2017·南宁市八中段考】1894年西方报刊发表评论说:“日本是披着文明的皮而带有野蛮筋骨的怪兽。

日本今已摘下文明的假面具,暴露了野蛮的真面目。

”此评论是针对某次战争中日本( )A.对台湾居民的大屠杀B.对南京居民的大屠杀C.对旅顺居民的大屠杀D.对朝鲜居民的大屠杀4.【2016·玉林市北流期末】1895年,有人写了一副对联:“台湾今已归日本,颐和园又搭天棚。

”这副对联从一个侧面揭示了甲午中日战争中国失败的主要原因是( ) A.清政府成为东洋朝廷B.清政府腐朽落后C.日本政治制度先进D.日本侵华准备充分5.【2017·贵港市港南区期末】据1895年《纽约时报》报道,恭亲王在接受采访时表示,他自己并不了解日本人发动战争的目的,抑或日本人想从战争中获得什么。

他说:“难道日本人能侵占我们所有的省份吗?他们这样做苍天会答应吗?其他民族、其他国家会坐视不管吗?”上述材料反映出甲午中日战争失败的原因是( )A.清政府对战争形势认识不清B.清政府内部不团结C.日本军事力量非常强大D.清军战斗力不强6.“割台湾,赔两亿,中国人民争口气。

开口岸,设工厂,清朝政府无法管。

”这首顺口溜便于我们记忆哪一不平等条约的内容( )A.《南京条约》B.《马关条约》C.《北京条约》D.《辛丑条约》7.《马关条约》签订后,将领刘永福表示“万死不辞”,“愿合众志成城”,反对日本侵略暴行。

人教部编版八年级上册历史第5课 甲午中日战争与列强瓜分中国狂潮 练习

人教部编版八年级上册历史第5课 甲午中日战争与列强瓜分中国狂潮 练习

八年级上册历史 2.5 甲午中日战争与列强瓜分中国狂潮练习一、选择题1.《时局图》反映的是清朝末年,中国面临被列强瓜分豆剖的严重危机现象。

有人题词云:“沉沉酣睡我中华,那知爱国即爱家;国民知醒宜今醒,莫待土分裂似瓜。

”出现“裂似瓜”的局面是在()A.鸦片战争之后B.第二次鸦片战争之后C.甲午战争之后D.八国联军侵华战争之后2.历史学家费正清在《中国:传统与变迁》中写道:“中国战败后国门大开。

外国势力开始‘瓜分中国’,大清帝国处于任人宰割的地位,而统治阶级则试图通过一种有别于‘自强’的‘改制’以挽救传统的国家与文化。

”材料反映出“中国战败”的影响不包括()A.中国开始沦为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B.大大加深了中国的民族危机C.外国列强掀起了瓜分中国的狂潮D.刺激中国掀起新的救亡图存运动3.19世纪末,中国出现了学习日本的热潮,留学日本、翻译日本书籍成为时尚。

这一现象产生的主要原因是()A.启蒙运动的兴起B.甲午战争的失败C.民族资本的发展D.新式学制的创立4.甲午战争前,李鸿章认为“海战唯恃船炮”军事优势是战争的关键。

但慈禧太后的意识比李鸿章的见识更能发挥影响:每年“由海军经费内腾挪三十万两”以建造颐和园。

这说明甲午中日战争失败的根本原因是()A.军备废弛B.观念落后C.资金短缺D.制度腐败5.以下是近代两次侵华战争后开放的通商口岸示意图,其变化反映了()A.中国开放的通商口岸不断减少B.列强侵略势力由东南沿海深人到长江中下游地区C.中国从开始论为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到完全沦为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D.清政府从“天朝上国”沦为“洋人的朝廷”6.《马关条约》中对中国民族工业危害最大是()A.赔款2亿両白银B.允许日本在华设厂C.增开沙市。

重庆为商埠D.割辽东半岛、台湾给日本7.甲午战争中,北洋舰队全军覆没的战役是 ( )A.平壤战役B.黄海大战C.辽东之战D.威海卫战役8.《马关条约》签订后,帝国主义列强对华经济侵略进入了一个新的阶段。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预习提纲】部编历史第5课甲午中日战争与瓜分中国狂潮
一、甲午中日战争
1.背景:日本“大陆政策”;1894朝鲜爆发东学党起义
2.时间:1894-1895
3.战役:
丰岛海战——战争爆发
平壤战役——左宝贵(殉国)
黄海海战大战——(殉国);此次海战北洋舰队损失较大,但主力尚存
辽东半岛战役——徐邦道(奋力抵抗)随后日军制造大屠杀
威海卫战役——(殉国);全军覆没。

二、《马关条约》的签订
1.时间:1895
2.双方代表:清政府的和日本首相
3.内容
割地:清政府割辽东半岛、全岛及所有附属各岛屿、澎湖列岛给日本
赔款:赔偿日本兵费白银2亿两
通商:开放、、、为商埠(“苏杭杀虫”)
设厂:允许日本在通商口岸开设工厂(反映了列强输出的需求)
4.影响:了中国的半殖民地化程度
三、瓜分中国狂潮
1.开端:三国干涉还辽。

(俄德法)
2.瓜分中国狂潮
列强纷纷在中国抢夺利权、强租海港、划分“势力范围”
3.美国“门户开放”
1899年,向英俄德日意法六国提出。

内容:承认各国在中国的“势力范围”和既得特权,同时要求在各国租借地和“势力范围”内享有均等贸易机会。

实质:“”政策反映出美国与其他帝国主义国家在侵华政策上的矛盾。

结果:得到各国同意。

部编历史八上第5课《甲午中日战争与瓜分中国狂潮》知识点
甲午中日战争
1甲午中日战争爆发的背景
根本原因:日本企图征服朝鲜、侵略中国、称霸世界(大陆政策)。

直接原因:1894年朝鲜爆发东学党起义。

2为什么称为甲午中日战争?※
1894年是农历甲午年,所以这场战争称为“甲午中日战争”。

3甲午中日战争的主要战役
1894年7月,丰岛战役,战争爆发。

平壤战役,左宝贵牺牲,叶志超弃城逃跑平壤陷落。

黄海大战,邓世昌壮烈殉国。

日军夺取制海权
渡过鸭绿江,占领九连城。

辽东半岛战役,徐邦道战败,日军旅顺屠城,屠杀两万多中国人。

1895年初威海卫战役,丁汝昌殉国,北洋舰队全军覆没。

《马关条约》的签订
1《马关条约》的签订
1895年春清政府派李鸿章为议和大臣,前往日本马关议和,经过谈判双方签订中日《马关条约》。

2《马关条约》的内容
割地:割辽东半岛、台湾全岛及所有附属岛屿、澎湖列岛给日本。

赔款:赔偿日本兵费白银2亿两。

通商:开发沙市、重庆、苏州、杭州为商埠。

设厂:允许日本在通商口岸开设工厂。

3《马关条约》的影响※
使外国侵略势力进一步深入中国腹地,大大加深了中国的半殖民地化程度。

瓜分中国狂潮
1导火索
俄、法、德三国干涉日本还辽事件
2瓜分中国狂潮的势力范围
3”门户开放“政策
背景:列强瓜分中国,美国忙于和西班牙争夺殖民地,无暇东顾。

内容:1898年美国向英、法、德、俄、日、意六国提出”门户开放“照会,承认各国在中国的”势力范围“和既得特权,同时要求在各国租界地和”势力范围“内享有均等贸易机会。

结果:得到各国同意。

实质:反映出美国与其他帝国主义国家在侵华政策上的矛盾。

部编历史八上第5课甲午中日战争与瓜分中国狂潮练习
一、选择题:
1、漫画是用简单而夸张的手法来描绘生活或时事的一种艺术形式。

漫画反映了中国近代史上的哪一现象( )
A. 五口通商
B. 租界设立
C. 瓜分狂潮
D. 门户开放
2、“这次战争,大大加速了中国社会向殖民地、半殖民地沉沦的过程,同时也是中国近代民族觉醒过程中的一个重要转折点。

”这次“战争”指()
A. 甲午中日战争
B. 八国联军侵华战争
C. 第一次世界大战
D. 人民解放战争
3、有人说:“从前我国还只是被西方大国打败过,现在竟被东方的小国打败了,而且失败得那样惨,条约又订得那样苛刻,这是多么大的耻辱啊!”这一苛刻的条约是()
A. 《南京条约》
B. 《天津条约》
C. 《马关条约》
D. 《辛丑条约》
4、闻一多的《七子之歌--台湾》.这首歌创作于l925年3月,此时距台湾“离家”有()
A. 83年
B. 65年
C. 50年
D. 30年
5、据相关资料显示,我国1898年进口货物总值比1894年增加了29.3%.与这一现象有直接关系的是()
A. 《南京条约》的签订
B. 左宗棠收复新疆,扩大了同西方各国的贸易联系
C. 清政府被迫签订了《马关条约》
D. 八国联军侵华进一步打开了中国市场
6、观察下图,《马关条约》开放的通商口岸与《南京条约》开放的通商口岸相比,在地理位置上的突出表现是
A. 深入到中国内地
B. 集中到沿海一带
C. 分布在中国最富饶的地区
D.日本可
以在通商口岸开设工厂
7、2月10日,度感动中国十大人物在中央电视台播出,中央电视台每年都以“感动”为标准评选年度感动中国十大人物,已经进行了12年。

如果可以对历史人物进行评选,你认为1894年感动中国人物最有资格当选的是
8、下面是几位同学关于“甲午中日战争”的讨论。

其中,表述与史实不符的是( )
A. 小华:黄海大战中牺牲的邓世昌是当之无愧的民族英雄
B. 小李:战后签订的《马关条约》使台湾人民饱受了日本50年的殖民奴役
C. 小林:《马关条约》的签订使中国完全成为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
D. 小苏:签订的《马关条约》,首次允许外国在中国开设工厂
9、电影《北洋水师》全军覆没发生在()
A. 平壤战役中
B. 黄海战役中
C. 旅顺战役中
D. 威海卫战役中
10、《马关条约》和《南京条约》相比,在内容上最大的不同点是()
A. 割占中国领土面积大
B. 索取的赔款数额大
C. 规定开放的通商口岸多
D.允许列强在华投资设厂
二、材料解析题:
1.材料阅读题
材料一甲午中日战争以后,日本等帝国主义国家竞相在中国建工厂、设银行、修铁路、开矿山,大量输出资本。

材料二的图片是近代史上中国和日本签订的一个不平等条约的场景。

请回答:
(1)材料一中出现的现象与中国近代史上哪一个不平等条约有关?请说出其相关内容。

(2)材料二中中国和日本签订的不平等条约是在什么背景下签订的?请列举出这个条约有关割地的内容。

以及这个条约给中国带来了怎样的危害?
参考答案:
1. C
2. A
3. C
4. D
5. C
6. A
7. A
8. C
9. D 10.D 11.(1)《马关条约》;允许日本在中国开设工厂。

(2)甲午中日战争,中国战败。

清政府割辽东半岛、台湾、澎湖列岛给日本。

大大加深了中国的半殖民地化程度。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