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课标全国卷高考历史试题考点分布一览表
2020年高考历史总复习:—2017年全国高考(新课标卷)考点分布统计(精品)

范文2020年高考历史总复习:2011—2017年全国高考1/ 8(新课标卷)考点分布统计(精品)1 2011—2017 年全国高考(新课标卷)考点分布统计(必修)表 1 古代史阶 2011 年 2012 年 2013 年 2014 年 2015 年2016 年 2017 年段分专(全国新(全国(新课(新课标卷(新课标卷Ⅰ、(新课标卷(新课标卷Ⅰ、考试大纲期题课标卷)新课标标卷Ⅰ、Ⅰ、Ⅱ)Ⅱ)Ⅰ、Ⅱ、Ⅲ)Ⅱ、Ⅲ)卷)Ⅱ)24. 西周(卷Ⅰ)(卷Ⅱ)24.分(卷Ⅲ)24. (卷Ⅰ)24.商周古政治对秦 24.西周封制、礼乐制西周重史传时期的政治制度代(1)商周汉统一的分封制统——西周分封制古中时期的政影响(董下的墓与文化认同古代国治制度仲舒的大葬等级代中政一统思规定国治想)制(2)秦中度央集权制度的形成 140. 中国古代选官依据及认识( 25 分)(3)汉到元政治制度的演变 2 (卷Ⅰ) 41.从地方行政示意图看汉、唐历史变迁(12 分)(卷Ⅰ)25.汉代外戚干政(卷Ⅰ)26. (卷Ⅰ)25.西汉(卷Ⅱ)25.汉宋代重史传中央集权的加强代地方吏治统(卷Ⅱ)25.魏晋(卷Ⅱ)25. 时期修史的政治选官制度的性变化(卷Ⅰ)26.唐代(卷Ⅲ)25. 战争(史学理论)汉承秦制(卷Ⅲ)25.西汉初期经济发展(卷Ⅲ)27.宋代历史描述(史学理论)(4)明清君主专制制度的加强 28. 清(卷Ⅱ)(卷Ⅱ)27.明代君主 41.明清清君主专制制专制体君主专度的加强——(卷Ⅰ)27. (卷Ⅱ)27.明代明代地方制宦官干政度改革(卷Ⅲ)40.清代 23/ 8古代(1)农业中的主要耕国作方式和经土地制度济 3 制的僵制制度明代内阁制台湾统一问题化(内的加强、(卷Ⅱ)40.清阁依样英国君朝东北地区移画葫主立宪民政策;1840 芦)制的确至 1900 年间西 29. 古立方列强侵略与代专制中国人民的反政治发抗斗争展特征(梁启超) 24.汉代政府政策对经济的影响(抑制豪强兼(卷Ⅱ) 25.宋代“不抑兼并” (卷Ⅰ)24.小农经济(卷Ⅰ)25. (卷Ⅱ)26.唐经(卷Ⅰ)26.宋汉代田庄经济重心南移代东南沿海经济的发展济(卷Ⅲ)26.唐代(卷Ⅰ)27.经济重心南移(文(卷Ⅱ)26. 土地集中 3并土地) 4 化重心南移)(卷Ⅱ)26.唐宋代土地政宋经济重心南策演变移(2)手工业的发展 25. 南北朝时期的 26. 明代后期(卷Ⅱ)(卷Ⅱ)26.宋 26.明朝代商品经济发(卷Ⅱ)27.明代商品经济发(卷Ⅲ)27. (卷Ⅰ)27.明代社会经济工商业区域差展(交子)展(货币使经济的异造成明代经济发后期商品经济发(3)商业用)的发展发展长途贸易兴盛展,人身依展冲击等级秩序附减弱(卷Ⅱ)24.春秋战国时期经济发(4)资本主义萌芽与“重农抑商”和“海禁” 政策(卷Ⅰ)(卷Ⅰ)27.清 40.我国代商品经济发自古对展(对外贸易)海洋利用的史实和相关政策( 25 )(“重农抑商”和展(卷Ⅱ)27. 清代人口迁移(卷Ⅱ)40. 近现代中西移民问题(卷Ⅰ)40. 清中期及近代人口增长 45/ 8中(1)春秋国战国时期传的百家争鸣统文化(2)汉代主儒学成为流正统思想思 5 “海禁” 问题政策、 1840 至1900 年间西方列强侵略与中国人民的反抗斗争)(卷Ⅰ)(卷Ⅰ)40.孔 25.中国孟儒学、汉代儒古代儒学、宋明理学;家思想唐代的儒学复(“ 周兴;对待孔子与孔”到儒学的态度“孔(卷Ⅱ)24.儒孟”)家思想(卷Ⅰ)24.秦(卷Ⅱ)40.孟(卷Ⅰ)24. 汉借助承天、子思想主张、苏汉代儒学祭祖加强君格拉底思想主权;汉代儒学张(法制观念)成为正统思想——“君权神授” (卷Ⅱ)25.汉代儒学成为正 5想 25. 宋演代流传的故事变与市民(3)宋明理学价值取向 27. 宋明理学(王阳明的心学)(4)明清之际的儒学思想 26. 黄宗羲的反君主专制思想古代(1)科技中成就国的科(2)汉字的起源演 6 统思想(卷Ⅰ)25.唐代三教地位变化(儒学发展演变)(卷Ⅰ)26.宋明理学对人性的认知(卷Ⅰ)40.中国古代科技与西方近代科学成果比较(宋应星、牛顿) 6 (卷Ⅱ)41. 中国古代中日文化交流(玄奘西行与鉴真东渡路线)(卷Ⅱ)24. (卷Ⅲ)24.汉字三国时期的演变7/ 8学变和书画的发展技术(3)文学与成就文(4)京剧学等剧种的艺产生和发展术古代希腊罗马古希腊罗马政治(1)雅典民主政治制度(2)罗马法 7 (卷Ⅱ)27.明清小说(卷Ⅱ) 28.京剧的产生和发展文字(卷Ⅲ)26. 王羲之书法(卷Ⅰ) 26.古代(卷Ⅰ)32.雅雅典的民主制典法律对公民度(卷Ⅱ)自杀的规定 32.雅典民主政。
高三历史复习备考策略:2010-2019年全国卷考点分布、命题分析与备考建议(人教版必修一)

(卷Ⅱ)33.美国共和制的确立
(卷Ⅰ)33.1787年宪法和独立宣言
(卷Ⅱ)34.美国共和制的确立——总统职权的行使
(卷Ⅲ)42.美国共和制的确立——美国内战;二战后世界的民族解放运动;19 世纪以来世界文学的主要成就——现实主义文学
(3)法国共和制的确立
(卷Ⅰ)41.卢梭《社会契约论》;欧美代议制的确立与发展
(卷Ⅰ)30.抗战时期国民党的专制独裁
(卷Ⅲ)30.南京国民政府前十年民族工业的发展;中国军民的抗日斗争
(卷Ⅰ)中国军民的抗日斗争——陕甘宁边区政府的抗日政策
(卷Ⅱ)30.抗日战争胜利后国共力量对比的变化
(卷Ⅱ)30.中国军民的抗日斗争——中共抗日根据地建设与农民抗日热情的提高
第五单元
从科学社会主义理论到社会主义制度的建立
2.虽然现代中国的政治建设、祖国统一是当今中国社会的热点问题,社会主义民主与法制建设也是中华民族复兴的重要内容,由于高考涉及较少,不可盲目补充。
(2)民主政治制度的建设
(3)“文化大革命”
(卷Ⅱ)41.世界近代史教材目录对比(英国资产阶级革命,文化大革命,改革开放)
(4)改革开放以来民主与法制的建设
3.建议老师适当补充北洋政府时期的相关知识点,弥补教材不足。
4.建议老师对民国时期的复习弱化国共内战,强化中国军民抗日斗争的相关内容。
5.抗日战争是高频考点,需要把握两大角度:一是中国的抗战时以国共合作为基础的全民族抗战,国民党的抗战地位与作用应该得到应有的认可与赞同,二是中国是世界反法西斯战争的组成部分,中国与其他反法西斯国家在抗战中的相互支援。
(卷Ⅰ)40.晚清海洋利用的主要变化、1840至1900年间西方列强侵略与中国人民的反抗斗争)
2011—2019年新课标历史全国卷考点分布(按题号整理)

(卷Ⅱ)宋代土地政策——不抑兼并(考察影响)
(卷Ⅱ)古代南北经济发展情况(经济重心南移南方经济影响力提升)注:经济重心南移的标志是在南宋
(卷Ⅲ)唐后期敦煌某地土地占有情况分析表(与所学史实有出入以材料为依据)注:区分 自耕农与地主土地大小情况
(卷Ⅰ)民营手工业发展(出现雇佣关系)
(卷Ⅲ)明末江南农村经济发展状况
注:农村人身依附关系弱化
(卷Ⅰ)明朝商品经济发展影响资萌——冲击等级秩序
(卷Ⅰ)明清地区性经济发展的差异(南北商品经济)
(卷Ⅱ)明清经济发展情况
注:重农抑商政策松动 商人地位变化 白银成为流通货币
(卷Ⅲ)清朝农业发展情况佃户制度个体耕作经济为主
思想史
(卷Ⅱ)雅典民主政治
(卷Ⅰ)先秦墨家思想主张(代表阶级考察——劳动百姓)
(卷Ⅱ)时政热点·以德治国先秦儒家思想核心考察
第二十五题
政治史
(卷Ⅰ)政府对于社会等级看法——工商阶层维持原等级(抑商在政治等级上的表现)
(卷Ⅰ)汉代时期中央政治的特点——重视母系氏族关系原因
(卷Ⅱ)汉朝统治者对地方吏治的重视
(卷Ⅱ)科举制与察举、九品中正的区别优势—提升文化水平
注:分清新中国时期外交政策
(卷Ⅰ)新中国前期外交方针政策变化(独立自主)
(卷Ⅱ)抗日时期抗日敌后根据地土地政策改变的影响
注:国民革命时期时间 废除封建土地制度时期
(卷Ⅲ)法治建设与八大(八大总结新时期国内主要矛盾)
注:依法治国全面实行、法制建设开始迈向制度化—1978年
(卷Ⅰ)现实国情对国家发展道路的影响(毛)
(卷Ⅱ)中国近代化外交发展——转变体现注:外交制度性变化——总理衙门成立(1861年)
2019年全国卷历史高考真题考点分布汇总

25
单选题
政治统治与思想
时空观念、历史解释
26
单选题
程颢理学思想
历史解释、唯物史观
27
单选题
明清商业的发展
时空观念、历史解释
28
单选题
西方与戊戌变法
时空观念、史料实证
29
单选题
五四运动与爱国主义的提升
时空观念、家国情怀、史料实证、历史解释
30
单选题
解放战争时期我国教育的转型
时空观念、历史解释
2019年全国卷历史高考真题考点分布汇总
卷别
题号
题型
考点
核心素养
全国Ⅰ卷
24题
单选题
商周王位继承方式的变化
史料实证、历史解释
25题
单选题
西汉加强中央集权
史料实证、历史解释
26题
单选题
唐代的社会观念
时空观念、历史解释
27题
单选题
明代地区经济差异
时空观念、历史解释
28题
单选题
近代传统观念及社会结构的变化
42
论述题
自然进程与人文进程的互相影响
时空观念、历史解释
45
材料题
明治维新
史料实证、历史解释
46
材料题
反法西斯同盟的形成
时空观念、历史解释
47
材料题
司马相如
史料实证、历史解释
35题
单选题
19世纪以来的文学艺术
历史解释
41题
材料题
改革开放前后中国经济发展的变化
时空观念、史料实证、历史解释
42题
论述题
史学研究的观念
史料实证
45
材料题
2023年全国卷历史高考真题考点分布汇总

单选题
二战后世界经济的发展
时空观念、历史解释
41
材料题
中国共产党、国民党政府、美国在日本对华投降问题上的做法
家国情怀、历史解释、时空观念、史料实证
42
论述题
梁启超的“民德”观
家国情怀、史料实证
45
材料题
戊戌变法时期的时人主张并对其评价
家国情怀、时空观念
46
材料题
第一次世界大战中新技术的应用
史料实证、时空观念
42
论述题
新中国的“国家记忆”
时空观念、历史解释、史料实证
45
材料题
俄国农奴制改革与铁路建设
历史解释、时空观念、史料实证
46
材料题
抗日战争时期日本向中国东北移民
历史解释、史料实证
47
材料题
孔子的“乐教”思想
史料实证、唯物史观
时空观念、历史解释
30
单选题
中共一大
历史解释
31
单选题
抗日根据地的政权建设
历史解释、时空观念
32
单选题
罗马共和国时期的法律特点
历史解释
33
单选题
19世纪以来的世界文学艺术
历史解释
34
单选题
巴黎公社
历史解释
35
单选题
二战后的美苏争霸
历史解释
41
材料题
中国古代地图与世界经济文化交流
历史解释、时空观念、史料实证
47
材料题
清代孔尚任的戏剧创作及其仕途变化
史料实证
全国甲卷
24
单选题
ቤተ መጻሕፍቲ ባይዱ孔子的政治主张
史料实证、历史解释
25
高考历史全国卷知识点汇总

高考历史全国卷知识点汇总历史是一门重要的学科,也是高考中的一道必考题。
而历史全国卷作为高考的重点,涵盖了许多重要的知识点。
以下是对历史全国卷常见的知识点的汇总和总结。
一、古代中华文明1. 夏、商、周三代的政治制度和社会经济形态,在中国古代历史中起到了重要的作用。
考生需要熟悉各朝代的制度和经济发展情况。
2. 春秋战国时期是中国古代历史上一个重要的时期,这一时期的思想家和学派如孔子、墨子等对中国古代历史和思想产生了深远的影响。
3. 秦代是中国历史上第一个统一的中央集权国家,统一文字、度量衡和法律,建立了重要的基础设施,成就可观。
4. 汉代是中国历史上重要的时期之一,汉武帝时期的郡县制、科举制以及西汉对游牧民族的抵御等,都对中国历史产生了深远的影响。
二、古代世界文明1. 世界三大古文明是古埃及文明、美索不达米亚文明和古印度河文明。
每个文明都有其独特的发展轨迹和独特的贡献。
2. 希腊罗马文明是西方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对于世界历史的进程和人类文明有着重要的影响。
3. 千年之后,中国东汉对外交、贸易和宗教交流等方面的发展起到了重要的作用,丝绸之路成为东西方交流的桥梁。
三、近代中国的历史1. 鸦片战争是中国近代史的转折点,揭开了中国历史新的一页。
从此以后,中国面临各种外患和内忧。
2. 辛亥革命是中国近代史上的重要事件,推翻了封建统治,建立了资本主义共和国,开创了近代中国的历史。
3. 五四运动是中国近代史上一次重大的革命运动,其目标是推动中国从封建社会向现代国家过渡。
四、现代中国的发展1. 1949年中华人民共和国的成立标志着中国进入了社会主义新时期,中国成为世界上最大的社会主义国家之一。
2. 中国的改革开放政策自20世纪70年代以来让中国取得了巨大的经济发展,成为世界上最大的经济体之一。
3. 中国历史上的一带一路倡议是中国近年来推动经济发展和扩大外交影响力的重要举措,不仅对中国而且对整个世界都有着重大的影响。
2020年高考历史总复习—2017年全国高考(新课标卷)考点分布统计(素材)

范文2020年高考历史总复习2011—2017年全国高考1/ 8(新课标卷)考点分布统计(素材)1 2011—2017 年全国高考(新课标卷)考点分布统计(必修)表 1 古代史阶 2011 年 2012 年 2013 年 2014 年 2015 年2016 年 2017 年段分专(全国新(全国(新课(新课标卷Ⅰ、(新课标卷Ⅰ、(新课标卷(新课标卷Ⅰ、考试大纲期题课标卷)新课标标卷Ⅰ、Ⅱ)Ⅱ)Ⅰ、Ⅱ、Ⅲ)Ⅱ、Ⅲ)卷)Ⅱ) 24. 西周古政治对秦代(1)商周汉统一的古中时期的政影响(董古代国治制度仲舒的大代中政一统思国治想)制(2)秦中度央集权制(卷Ⅰ)(卷Ⅱ)24.分 24. 西周封制、礼乐制分封制下的墓葬等级规定(卷Ⅲ)24. (卷Ⅰ)24.商周西周重史传时期的政治制度统——西周分封制与文化认同 12 度的形成 40. 中国古代选官依据及认识(25 分)(卷Ⅰ)41. 从地方行政示意图看汉、唐历史变迁(12 分)(卷Ⅰ)25.汉代(卷Ⅰ)26. (卷Ⅰ)25.西汉外戚干政(卷Ⅱ)25.汉代宋代重史传中央集权的加强地方吏治统(卷Ⅱ ) 25. 魏晋(卷Ⅱ)25. 时期修史的政治选官制度的性(3)汉到元政治制度的演变变化(卷Ⅰ ) 26. 唐代(卷Ⅲ)25. 战争(史学理论)汉承秦制(卷Ⅲ)25.西汉初期经济发展(卷Ⅲ ) 27. 宋代历史描述(史学理(4)明清君主专制制度的加 28.清代(卷Ⅱ)(卷Ⅱ)27.明 2 论)(卷Ⅰ)27. (卷Ⅱ)27.明代3/ 8强古代中国经(1)农业的主要耕作方式和土地制度 3 君主专 41. 明清清君主专制制明代地方制宦官干政制体制君主专度的加强——度改革(卷Ⅲ ) 40. 清代的僵化制制度明代内阁制台湾统一问题(内阁的加强、(卷Ⅱ)40.清依样画英国君朝东北地区移葫芦)主立宪民政策; 1840 29.古代制的确至 1900 年间西专制政立方列强侵略与治发展中国人民的反特征(梁抗斗争启超) 24.汉代(卷Ⅱ)政府政 25.宋代策对经“不抑济的影兼并” 响(抑制豪强兼(卷Ⅰ)24.小农经济(卷Ⅰ)25. (卷Ⅱ ) 26. 唐经(卷Ⅰ)26.宋代汉代田庄经济重心南移东南沿海经济的发展济(卷Ⅲ ) 26. 唐代(卷Ⅰ)27.经济 34 济并土地)重心南移(文化(卷Ⅱ)26. 土地集中重心南移)(卷Ⅱ)26.唐宋宋代土地政经济重心南移策演变(2)手工业的发展 25. 南北朝时期的 26.明代后期工(卷Ⅱ)(卷Ⅱ)26.宋 26. 明朝代商品经济发(卷Ⅱ)27.明代商品经济发展(卷Ⅲ)27. (卷Ⅰ ) 27. 明代社会经济商业经区域差展(交子)(货币使济的发异造成明代经济发后期商品经济发(3)商业用)展的发展长途贸易兴盛展,人身依附展冲击等级秩序减弱(卷Ⅱ ) 24. 春秋战国时期经济发(4)资本主义萌芽与“重农抑商”和“海禁” 政策(卷Ⅰ)(卷Ⅰ)27.清 40. 我国代商品经济发自古对展(对外贸易)海洋利用的史实和相关政策( 25 ) 4 展(卷Ⅱ)27. 清代人口迁移(卷Ⅱ)40. 近现代中西移民问题(卷Ⅰ)40.5/ 8中(1)春秋国战国时期的百家争传鸣统文(2)汉代化儒学成为主正统思想 5 (“ 重农清中期及近抑商”和代人口增长“海禁” 问题政策、 1840 至 1900 年间西方列强侵略与中国人民的反抗斗争)(卷Ⅰ)(卷Ⅰ)40.孔孟 25. 中国儒学、汉代儒学、古代儒宋明理学;唐代家思想的儒学复兴;对(“ 周待孔子与儒学的孔”到态度“孔(卷Ⅱ)24.儒家孟”)思想(卷Ⅰ)24.秦(卷Ⅱ)40.孟子(卷Ⅰ)24. 汉借助承天、祭思想主张、苏格汉代儒学祖加强君权;汉拉底思想主张代儒学成为正(法制观念)统思想——“君权神授” 5流思 25.宋代想流传的演(3)宋明变理学故事与市民价值取向 27.宋明理学(王阳明的心学)(4)明清之际的儒学思想 26. 黄宗羲的反君主专制思想古代(1)科技中成就国的(2)汉字 6 (卷Ⅱ)25.汉代儒学成为正统思想(卷Ⅰ)25.唐代三教地位变化(儒学发展演变)(卷Ⅰ)26.宋明理学对人性的认知(卷Ⅰ)40.中国古代科技与西方近代科学成果比较(宋应星、牛顿) 6 (卷Ⅱ)41. 中国古代中日文化交流(玄奘西行与鉴真东渡路线)(卷Ⅱ)24. (卷Ⅲ)24.汉字7/ 8科的起源演变和书画学的发展技术(3)文学成就与文(4)京剧学等剧种的产生和发艺展术古希古代希腊罗马腊罗马政治(1)雅典民主政治制度(2)罗马 7 (卷Ⅱ) 27. 明清小说(卷Ⅱ) 28. 京剧的产生和发展三国时期的演变文字(。
2013届高三历史 2011-2015年高考新课标全国卷文综历史考点分布图

T35 牛顿的经典力学
T29 太平天国运动的 文化政策 T31清政府 危机
T30 五四运动
T30 公车上书
放的潮流 (3)简述马克思主义在中国传播的史实, (3)马克思主义在中国的传 认识马克思主义对中国历史发展的重大意义 播 。 (1)俄国十月革命 概述俄国十月革命胜利的史实,认识世界上 第一个社会主义国家建立的历史意义。 (1)了解俄国国内战争后苏维埃政权面临 (2)战时共产主义政策和新 的形势,认识战时共产主义政策向新经济政 经济政策 策转变的必要性。 (3) “斯大林模式” (2)列举“斯大林模式”的主要表现,认 识其在实践中的经验教训。 (3)概述从赫鲁晓夫改革到戈尔巴乔夫改 (4)从赫鲁晓夫改革到戈尔 革的基本历程,认识社会主义改革的复杂性 巴乔夫改革 、艰巨性和曲折性。 (1)了解1929~1933年资本主义世界经济 (1)1929~1933年资本主义 危机爆发的原因、特点和影响,认识罗斯福 世界经济的危机 新政的历史背景。 (2)列举罗斯福新政的主要内容,认识罗 (2)罗斯福新政 斯福新政的特点,探讨其在资本主义自我调 节机制形成中的作用。 (3)第二次世界大战后美国 (3)以第二次世界大战后美国等国家为 等国本主义的新变化。 例,分析当代资本主义的新变化。 (1)美苏两极对峙格局的形 (1)了解美苏两极对峙格局的形成,认识 成 美苏“冷战”对第二次世界大战后国际关系 发展的影响。 (2)简述欧洲共同体的形成、日本成为世 (2)多极化趋势在曲折中发 界经济大国和中国的振兴以及不结盟运动的 展 兴起,了解世界多极化趋势在曲折中发展。 (3)了解苏联解体后两极格局瓦解和多极 (3)两极格局瓦解和多极化 化趋势加强的史实,认识多极化趋势对世界 趋势的加强 历史发展的影响。 (1)以“布雷顿森林体系”建立为例,认 识第二次世界大战后以美国为主导的资本主 (1)布雷顿森林体系的建立 义世界经济体系的形成。 (2)以欧洲联盟、北美自由贸易区及亚太 经济合作组织为例,认识当今世界经济区域 集团化发展趋势。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文化·29]三民主义与国民革命
[政治·40]晚清东北地区移民
[民主·46]抗日根据地政权三三制原则
[人物·48]光绪帝
2015年
Ⅰ卷
选择3道,12分
问答2道,20分
[政治·29]北洋军阀分裂割据
[政治·30]国民政府持久抗日战略
[经济·28]小农经济抵抗外资经济
[文化·40]康有为对儒学的认识
选择4道,16分
问答3道,23分
[政治·24]分封制
[政治·25]郡县制
[经济·27]租佃制
[文化·26]王阳明心学
[经济·40]明清之际江南手工业发展
[改革·44]唐代刘晏榷盐法改革
[人物·47]曹操
2011年
选择3道,12分
问答2道,30分
[经济·25]经济重心南移
[文化·24]汉代儒学
[文化·26]黄宗羲民主启蒙思想
[政治·29]戊戌变法、辛亥革命与晚清现代化
[政治·30]中共早期革命道路选择
[经济·29]洋务运动与晚清现代化
[经济·40]晚清海洋利用与海洋政策
[改革·45]戊戌变法与清末新政
[民主·46]洋务派与维新派办报区别
Ⅱ卷
选择2道,8分
问答2道,32分
[政治·29]晚清外交近代化
[经济·30]抗日战争时期土地改革
[改革·45]王莽币制改革
2013年
Ⅰ卷
选择2道,8分
问答3道,37分
[政治·24]战国时期秦国破坏分封制
[文化·25]程朱理学
[政治·41]汉唐行政区划演变
[经济·40]古代海洋利用与海洋政策
[经济·41]经济重心南移
[文化·40]指南针与航海
[人物·48]韩愈
Ⅱ卷
选择4道,16分
问答3道,21分
[经济·25]宋代土地兼并
[经济·26]明代区域长途贸易发展
[文化·27]市民文化
[文化·28]京剧艺术
[政治·41]明清专制强化
[改革·45]唐代两税法改革
[人物·48]王安石
2014年
Ⅰ卷
选择4道Байду номын сангаас16分
问答3道,27分
[经济·24]清代对外贸易
[文化·24]汉代儒学
[文化·25]唐代儒学
[文化·26]宋明理学
[政治·40]古代选官制度演变
[改革·45]清朝盟旗制度改革
2012年
选择6道,24分
问答1道,15分
[政治·24]汉代监察制度
[政治·28]清代内阁体制僵化
[政治·29]古代君主专制发展趋势
[经济·24]汉代抑制土地兼并
[经济·26]明代工商业发展与社会结构变动
[文化·25]市民文化
[文化·27]王阳明心学
问答3道,35分
[政治·25]汉代外戚干政
[经济·24]战国小农经济的形成
[经济·26]宋代东南沿海经济发展
[经济·27]经济重心南移
[文化·40]孔孟儒学、汉代儒学、唐代儒学复兴、宋代理学
[改革·45]唐代币制改革
[人物·48]丘处机
Ⅱ卷
选择4道,16分
问答2道,28分
[政治·25]汉代监察制度
[经济·26]经济重心南移
无
Ⅱ卷
选择1道,4分
[文化·31]建国初期高等教育
无
2014年
Ⅰ卷
选择1道,4分
[经济·31]一五计划与粮食计划供应制度
无
Ⅱ卷
选择1道,4分
[经济·31]粮食统购统销政策与计划经济体制
无
2015年
Ⅰ卷
选择1道,4分
[经济·31]一五计划
无
Ⅱ卷
选择1道,4分问答1道,12分
[文化·31]建国初期高等教育
2009—2015年新课标全国卷高考历史试题考点分布一览表
(整理:张秋鸿)
◆中国古代史
年份
题量分值
选择题
问答题
2009年
选择5道,20分
问答1道,15分
[政治·25]宗法制
[政治·28]明代废丞相
[经济·26]均田制
[经济·27]宋代城市商业发展
[文化·24]甲骨文
[改革·41]北宋土地制度改革
2010年
问答3道,27分
[政治·31]中共早期革命道路选择
[经济·30]张謇实业救国与民族工业初步发展
[政治·41]近代列强侵华战争与戊戌变法、辛亥革命、五四运动
[经济·41]洋务运动
[文化·41]西学东渐思潮
[民主·46]国民政府组织机构的变化
[人物·48]道光皇帝
2013年
Ⅰ卷
选择2道,8分
问答3道,30分
2010年
选择1道,4分
[政治·34]新时期不结盟外交政策
无
2011年
选择2道,8分
[经济·33]20世纪60年代农村经济调整
[经济·34]国有企业改革
无
2012年
选择2道,8分
[经济·32]20世纪50年代末经济困境
[经济·33]市场经济改革
无
2013年
Ⅰ卷
选择1道,4分
[经济·35]经济体制改革
[经济·27]明代跨区域贸易繁荣
[文化·24]古代儒家政治理想
[文化·40]孟子法制观念
[改革·45]清朝养廉银制度改革
◆中国近代史
年份
题量分值
选择题
问答题
2009年
选择1道,4分
问答1道,15分
[文化·32]新文化运动
[人物·44]孙中山
2010年
选择3道,12分
[政治·33]抗日战争百团大战
[政治·31]清末新政教育改革
[民主·46]抗战胜利前后各党派地位变化
Ⅱ卷
选择3道,12分
问答1道,15分
[政治·29]戊戌变法康有为托古改制
[政治·30]抗日战争时期日本金融侵略
[经济·28]洋务运动
[民主·46]陈独秀的民主思想
◆中国现代史
年份
题量分值
选择题
问答题
2009年
问答1道,37分
无
[经济·40]一五计划、三大改造、计划经济体制与统购统销政策、经济体制改革
[文化·41]西学东渐思潮、新文化运动
[民主·46]晚清民主设计方案
2014年
Ⅰ卷
选择3道,12分
问答2道,27分
[政治·29]戊戌变法废八股
[经济·28]小农经济抵抗外资经济
[经济·30]近代中国电影发展
[政治·41]抗日战争
[民主·46]清末预备立宪
Ⅱ卷
选择3道,12分
问答3道,32分
[政治·28]戊戌变法易服
[文化·30]西学东渐思潮
2011年
选择3道,12分
问答3道,25分
[政治·29]太平天国运动与儒家思想
[政治·30]戊戌变法“公车上书”、五四运动
[政治·31]八国联军侵华战争与晚清统治危机
[政治·40]清末新政教育改革
[民主·46]孙中山的民权主义与训政思想
[人物·48]钱玄同
2012年
选择2道,8分
[文化·40]宋应星科技成就
[改革·45]汉代和魏晋时期法律改革
[人物·48]包拯
Ⅱ卷
选择4道,16分
问答2道,27分
[政治·24]分封制与周礼
[政治·27]明代内阁制
[经济·26]宋代纸币交子发展
[文化·25]西晋儒学
[政治·40]清朝东北地区移民
[改革·45]南朝山泽管理制度改革
2015年
Ⅰ卷
选择4道,16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