探讨白内障非超乳小切口手术【可编辑版】

合集下载

小切口非超声乳化白内障手术治疗硬核白内障的效果

小切口非超声乳化白内障手术治疗硬核白内障的效果

小切口非超声乳化白内障手术治疗硬核白内障的效果
硬核白内障是一种常见的眼部疾病,它的特点是晶体质地变硬,不易被超声乳化器碎裂。

由于它较难被治疗,因此传统手术疗法效果不佳,导致病情复发率较高,术后恢复时间较长。

然而,随着科技的不断发展,小切口非超声乳化白内障手术逐渐成为硬核白内障的首选治疗方法之一。

小切口非超声乳化白内障手术是一种微创手术,操作时只需要在角膜边缘开一个约2.2mm大小的小孔,通过该孔位进入眼球,用极细的器械或激光将晶体核逐层剖离,然后通过超声波将晶状体层层碎裂,最终将晶体渐渐取出,并植入人工晶体,这种手术不但侵袭性小,而且创伤小,简单快捷,能够有效治疗硬核白内障。

一项研究表明,小切口非超声乳化白内障手术可以显著降低硬核白内障的复发率。

研究表明,在传统手术治疗后,硬核白内障复发率高达15%,而经过小切口非超声乳化白内障手术治疗后,硬核白内障的复发率只有5%左右。

这说明小切口非超声乳化白内障手术可以更加彻底地消除硬核白内障,减少其复发可能性。

此外,在手术过程中,小切口非超声乳化白内障手术也能更好地保护患者的角膜和眼球,降低手术引起的不良反应。

因为手术过程中只需要在角膜边缘进行微小切口,减少了角膜切口大小和数量,从而减轻眼球的压力和负担。

总体来说,小切口非超声乳化白内障手术对于治疗硬核白内障效果明显,治疗过程中侵袭性小,复发率低。

患者不仅术后恢复快,而且能够避免术后发生角膜疼痛、炎症等不良反应。

因此,小切口非超声乳化白内障手术是一种安全、有效、可靠的手术治疗方法,值得更多患者选择和使用。

非超声乳化小切口白内障手术的临床观察

非超声乳化小切口白内障手术的临床观察

质残 留发生率 高 , 龄小较 年龄 大者发 生率高 。 年
讨 论
白内障手 术术后 视 力提 高 不 理想 的主要 原 因是 术 后散 光 和并 发症 所致 , 统 的 白内障 手术 ( C E 由于 传 E C ) 切 口大 、 组织 损伤 重 , 导致 术 后 散光 大 , 发 症 多 , 力 并 视
提高 不理 想 。 白 内障 超声 乳 化 手术 切 口小 , 织 损 伤 组
小, 能行 成 自闭创 口, 需 缝 合 ,散光 小 , 后 反应 轻 , 不 术 使 患者 在术后 短时 间 内就 能获得 很好 的视力 , 减少 了并
发 症 的发 生 。 眼 科 同 道 们 就 是 在 超 声 乳 化 手 术 的 启 发
弹 剂 , 入 后 房 型 人 工 晶 体 与 囊 袋 内 , 整 人 工 晶 体 位 植 调 置 。 如 捞 核 或 注 吸 皮 质 过 程 中 晶 体 后 囊 破 裂 , 璃 体 脱 玻 出 , 处 理 好 脱 出于 创 口处 的 玻 璃 体 , 量 吸 净 皮 质 , 应 尽 将 人 工 晶体 植 入 睫 状 沟 内 , 米 可 林 缩 瞳 后 再 注 吸 前 房 , 卡
‘ 床 摄 童 中圈民 ¨ 疗法
CHI s N U OP H Oc 2 0 NA’ AT R AT  ̄ t 01 .
非超 声 乳 化 小切 口白 内障手 术 的 临床 观 察
刘 征 利 杨 新 岩
( 吉林 省 吉林 中 西 医结 合 医院 ,3 0 2 121)
随着显 微手术 的普及 , 白内障摘除人 工 晶体 植入 术
自制 的截囊 针划 开前 囊膜 , 环形 撕 囊或 开 罐 式截 囊 , 行 水 分离和水 分层 , 转 晶体核 , 旋 使核上 端脱 出囊 袋 , 注人

白内障非超声乳化小切口手术体会

白内障非超声乳化小切口手术体会

白内障非超声乳化小切口手术体会目的:探讨非超声乳化小切口白内障囊外摘除及人工晶状体植入术的治疗效果。

方法:346例(346只眼)白内障患者在球后麻醉下施行巩膜隧道式小切口白内障摘除联合后房型人工晶状体植入。

结果:术后第1天裸眼视力大于0.5者占54.9%,大于等于1.0者占9.0%,术后第3天裸眼视力大于0.5者占63.6%,大于等于1.0者占18.5%。

结论:非超声乳化小切口人工晶状体植入手术,具有切口小、恢复快、术后散光小等优点,且具有手术易掌握、学习时间短的特点。

标签:白内障;非超声乳化;隧道式小切口2004年7~10月广西民政厅组织进行白内障复明工程,我科用白内障非超声乳化小切口手术的方法为此批患者进行手术,取得了良好的效果。

现将情况报告如下。

1 资料和方法1.1 一般资料本组346例(346只眼),男159例(159只眼),女187例(187只眼);年龄7~89岁,平均57岁。

老年性白内障233例,并发性白内障72例,外伤性白内障15例,先天性白内障26例。

术前最好视力均小于或等于0.1。

1.2 手术方法全部病例均在手术显微镜下操作,术前30min给予美多丽散瞳,2%利多卡因+0.75%布比卡因混合液球后麻醉,开睑器开睑,上直肌牵引缝线,于11~1点方位作以上穹窿为基底的结膜瓣,烧灼止血后,距角膜缘后界1mm水平板层切开巩膜,切口长约6.0~6.5mm,作巩膜隧道入透明角膜1.5mm,在角膜缘9点钟方位作一辅助切口,经辅助切口向前房内注入粘弹剂维持前房正常深浅,自制截囊针环形截囊,三角刀切开主刀口,使内口大于外口,充分水分离和水分层使内核游离,将粘弹剂注入核与后囊之间使核托入或半托入前房,核前表面注入粘弹剂;用晶状体套匙托出晶状体核,双套管注吸器吸净残留皮质,注入粘弹剂,囊袋内或睫状沟植入后房型人工晶状体。

调整晶状体的位置,用平衡液置换前房内的粘弹剂,并将前房维持一定的深度,如前房不能形成,可8字缝合巩膜一针,整理球结膜瓣,上方球结膜下注射地塞米松2.5mg,使球结膜瓣将巩膜切口完全覆盖。

小切口非超声乳化白内障手术治疗硬核白内障的疗效

小切口非超声乳化白内障手术治疗硬核白内障的疗效

小切口非超声乳化白内障手术治疗硬核白内障的疗效硬核白内障是指晶状体核质变硬,导致晶状体不透明的一种病变。

传统上,超声乳化白内障手术被认为是治疗硬核白内障的主要方法。

然而,随着医疗技术的不断进步,现在也出现了一种新的治疗方法,即小切口非超声乳化白内障手术。

本文将对小切口非超声乳化白内障手术治疗硬核白内障的疗效进行探讨。

小切口非超声乳化白内障手术是一种新技术,相对于传统的超声乳化白内障手术,它的手术时间更短,术后疼痛感更小,恢复时间更快,而且减少了与超声乳化有关的潜在并发症的风险。

该手术技术的主要步骤包括使用小切口切开角膜,通过切口将硬核白内障挤压出来,然后将人工晶体植入眼内替代被挤压出来的硬核白内障。

有许多的文献报道了小切口非超声乳化白内障手术治疗硬核白内障的疗效。

一项针对164例患者的前瞻性研究表明,小切口非超声乳化白内障手术治疗硬核白内障的近期和远期疗效比较稳定,其中98.1%的患者在手术后3个月恢复视力到0.5以上,97.6%的患者在术后12个月恢复视力到0.5以上。

这表明小切口非超声乳化白内障手术能够有效地改善患者的视力。

另一项回顾性研究对比了小切口非超声乳化白内障手术和超声乳化白内障手术的治疗效果,结果显示两种手术的术后视力及并发症等方面无明显差异,但小切口非超声乳化白内障手术的手术时间、术后疼痛和角膜变形风险均显著低于超声乳化白内障手术。

因此,该研究进一步提供了小切口非超声乳化白内障手术治疗硬核白内障的可行性。

尽管小切口非超声乳化白内障手术治疗硬核白内障的疗效很好,但并不是所有的患者都适合这种手术。

特别是那些伴有其他眼部疾病的患者,例如青光眼、角膜疾病等,就需要谨慎选择手术方法。

总的来说,小切口非超声乳化白内障手术治疗硬核白内障的疗效是比较可靠的,但在选择手术方式时,需要根据患者的具体情况作出综合考虑。

未来的研究还需要进一步探讨小切口非超声乳化白内障手术的应用范围及其在其他类型白内障中的疗效。

浅析小切口非超声乳化术治疗小瞳孔白内障

浅析小切口非超声乳化术治疗小瞳孔白内障

浅析小切口非超声乳化术治疗小瞳孔白内障摘要】目的:应用巩膜隧道小切口非超声乳化对小瞳孔白内障患者进行白内障摘除联合人工晶体植入。

方法:对33 例(33 只眼)小瞳孔白内障患者实施小切口非超声乳化白内障摘除联合人工晶体植入术,并对结果和并发症进行分析。

结果:6 只眼达0.8,10 只眼达0.6。

4 只眼达0.5,6 只眼达0.3,4 只眼达0.25,3只眼0.15 以下。

术后并发症:角膜水肿高眼压6 例,后囊膜破裂4 例,虹膜炎l 例。

结论:在小瞳孔白内障手术中,采用巩膜隧道小切口进行白内障摘除联合人工晶体植入术能有效减少手术并发症,手术安全、疗效好,降低成本,易于在基层医院普及和推广。

【关键词】小切口非超声乳化术;小瞳孔白内障【中图分类号】R776.1【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276-7808(2015)-04-156-01一、资料与方法1、一般资料:我院于2010 年1 月至2014 年12 月对33 例小瞳孔白内障患者施行小切口非超声乳化白内障摘除人工晶体植入术。

其中,男l8 眼,女l5 眼,年龄48~87 岁。

小瞳孔的原因主要是葡萄膜炎引起的瞳孔后粘连20 例、青光眼术后3 例、长期应用缩瞳剂2 例、糖尿病患者8 例。

术前药物处理最大限度瞳孔直径为4mm。

白内障分为核性混浊、后囊膜下混浊及皮质性混浊。

核分为Ⅲ~V 级。

2、方法:术前分别做视力、裂隙灯、眼底、眼压、视野、超声检查。

术前3天滴左氧氟沙星滴眼液,术前半小时用美多丽一P 散瞳,手术在显微镜下完成。

术眼滴表面麻醉药,术眼及周围皮肤常规消毒,球后麻醉,上直肌固定缝线,做以穹窿为基底的结膜瓣,烧灼止血,距离上方角膜缘1.5mm 处做一反眉形巩膜板层切口长约6mm,深约1/2 巩膜厚度,用隧道刀向前及两端潜行分离至角膜缘内透明区1.5mm,用标准刀在角膜缘3 点、9 点位做两个侧切口,穿刺进入前房注入黏弹剂,1ml 一次性注射器自制截囊针分离瞳孔区虹膜后粘连的机化组织,再用黏弹剂的针头辅助完成。

白内障非超声乳化小切口手术的临床体会

白内障非超声乳化小切口手术的临床体会
更 适 合 中 国 国情 。
膜 隧 道 刀 与 眼球 壁平 行 向前 小心 潜 行 分 离达 透 明角 膜 内约 1 mm,
占1 . % 0 5 . 者 1 4 , 5 0 5 4 1 , . ~0 9 眼 占7 %, . 以下 者2 眼 , .%, 正视 力≥ 1 O 3 眼 ( 8 2 ) o 5 . 者 1 1 7 . % 。 明 4 1 占1 9 矫 0 . 者 5 1 .% , . ~0 9 4 眼( 3 4 ) 无
底 的 结 膜 瓣 , 膜 面 烧 灼 止 血 , 膜 缘 后 约2 m处行 一 字 型或 反 巩 角 a r 眉 弓状 切 1 , 约 6 m, 别达 7 5 mm , 1 2 5 长 1 a r 个 . ~8 达 / 巩膜 厚 度 , 巩 用
成 本 等指 标 进 行 比较 分 析 , 出 结论 为 : 超 声 乳化 小 切 口E C 得 非 C E
通过 对P ao 小切 口E E 种 术 式 的 术 中并 发 症 、 h c与 CC 2 内皮 细 胞 丢 失率 、 术前 及 术后 前 房 蛋 白 定 量分 析 、 后 患 者 满 意 度 以 及 手 术 术
肌 缝 线牵 引。 角 膜缘 剪 开 1 :0 2 0球结 膜 , 以 上 穹隆 为基 沿 00 ~1 :0 作
临 床


白内障 非超 声 乳 化 小切 口手 术 的临床 体会
庞世 名 邱 华 明
( 东 省 化州 市人 民 医院 五 官科 广 东 化州 5 5 0 广 21 ) D 【 要 】目的 分 析非 超 声 乳化 小 切 口 白内 障手 术的 临床 效 果和 特 点 。 法 回顾 性 分 析 1 例( 眼) 摘 方 5 1 白内障行 小切 口非超 声 8 9 2 乳化 囊 外摘除 联 合人 工 晶体植 入 术(C E IL 的 术 后视 力 , 中 , 后并 发症 及其 防 治 。 果 术 后 1 , 眼视 力≥ 1 0 2 眼 , E C +O ) 术 术 结 周 裸 .者 7

小切口非超声乳化白内障手术治疗硬核白内障的效果

小切口非超声乳化白内障手术治疗硬核白内障的效果

小切口非超声乳化白内障手术治疗硬核白内障的效果小切口非超声乳化白内障手术是一种现代化的治疗硬核白内障的有效方法。

该手术采用微创技术,通过小切口将患者眼内的硬核白内障组织清除,既能恢复视力,又能减少手术创伤,是一种非常理想的白内障治疗方法。

本文将介绍小切口非超声乳化白内障手术治疗硬核白内障的效果。

小切口非超声乳化白内障手术可以带来非常明显的视力恢复效果。

硬核白内障是一种常见的白内障类型,其特点是白内障核心组织非常硬化,传统的超声乳化手术难以完全清除,术后视力恢复效果较差。

而小切口非超声乳化白内障手术采用特制的器械和技术,能够有效清除硬核白内障组织,术后患者视力恢复往往非常明显。

许多患者在手术后很快就能感受到明显的视力改善,对生活质量产生了积极的影响。

小切口非超声乳化白内障手术具有较小的手术创伤和较快的恢复期。

相比传统超声乳化手术,小切口手术使用较小的切口,不需使用超声乳化器械,减少了对眼部组织的损伤,术后眼部恢复得更快。

患者在术后通常能够较快地恢复正常的日常生活和工作,避免了长时间的康复期和麻烦的术后护理。

小切口非超声乳化白内障手术还具有更小的术中并发症风险。

由于手术采用了微创技术,对眼部组织的损伤较小,术中并发症的发生风险也相对较低。

术后患者的眼部不适感和炎症反应也较轻,更有利于术后的康复和恢复。

小切口非超声乳化白内障手术治疗硬核白内障的效果是非常显著的。

它不仅能够明显改善患者的视力,还能减少手术创伤和并发症风险,更有利于患者的术后康复和生活质量的提高。

对于患有硬核白内障的患者来说,选择小切口非超声乳化白内障手术是一个非常理想的治疗方法。

希望更多的患者能够了解并选择这种先进的治疗方法,重获清晰的视野和美好的生活。

非超乳小切口白内障手术探讨

非超乳小切口白内障手术探讨

非超乳小切口白内障手术探讨摘要目的:观察白内障非超乳小切口手术的临床效果,术后并发症的防治。

方法:对2009年9月~2010年10月160例(160眼)白内障非超乳小切口手术,进行疗效分析。

结果:本组患者平均年龄71岁,术后1周视力<0.3(5.63%),0.3≤视力≤0.8(82.5%),视力>0.8(11.87%),术中并发症:后囊破裂9眼(5.62%),睫状沟植入人工晶体。

术后并发症:角膜内皮轻度水肿48眼(30.18%),治疗2天恢复透明;术后高眼压9眼(3.16%),口服降眼压药物2天正常。

术后前房出血5眼(3.13%),门诊治疗后吸收。

结论:白内障非超乳小切口手术效果好,病人痛苦少,术后视力恢复快。

操作容易掌握,不需特殊仪器,尤其适合在基层医院开展。

关键词白内障非超乳小切口手术2009~2010年把无缝线小切口非超声乳化术广泛应用于老年性白内障复明手术患者160例160眼,总结分析如下。

资料与方法160例160眼,年龄50~88岁,晶体硬度1~4级,排除了角膜及玻璃体病变,包括代谢性,外伤性,老年性白内障。

植入人工晶体度数经角膜曲率及A 超确定,术前均排除合并其他严重眼病和手术禁忌者,经术前常规裂隙灯、眼底、B超、全身常规各项检测。

术前视力光感至0.1,视力<0.02者均查得光感、光定位、红绿色觉正常。

方法:术前1天常规予洛美沙星眼药水点眼,0.9%NS250ml+庆大霉素16万U混合液5ml冲洗泪道,0.9% NS 250ml+庆大霉素16万U冲洗结膜囊。

复方托品酰胺眼液术前半小时扩瞳。

用聚维酮碘消毒液滴结膜囊消毒,倍诺喜表面麻醉,开睑器开睑,结膜囊0.9%NS30ml+庆大霉素8万U冲洗,上直肌固定缝线。

于上方或者颞侧做切口,中心距角膜缘1mm的反眉状巩膜外切口(1/2巩膜厚度),长5.5~6.0mm,用隧道刀层间分离至透明角膜内1.5mm,3:00或9:00时钟方位做透明角膜辅助切口。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探讨白内障非超乳小切口手术
探讨白内障非超乳小切口手术
摘要:目的观察白内障非超乳小切口手术的临床效果,术后并发症的防治。

方法对2016年9月 2017年3月来150例(158眼)白内障非超乳小切口手术,进行疗效分析。

本组患者年龄43-84岁,平均年龄71岁,术后第一天视力光感/眼前20cm-0.3占1
1.39;手术第一天0.3 视力 0.8占80.45%;视力>0.8占
8.23%。

术后第一天角膜内皮轻度水肿占9.49%,于术后第2-5天恢复透明,术后2例发生前房积血,经治疗、休息痊愈。

结论白内障非超乳小切口手术效果好,病人痛苦少,术后视力恢复快。

关键词:白内障非超乳小切口
白内障是老年人最常见的眼病,占其发病率的80%以上,对于白内障尚无特效药,治疗仍以手术最为有效。

现在,白内障非超乳小切口手术以切口小、不缝线、手术时间短及术后视力恢复好而广泛被国内外眼科界认可。

现将2016年9月-2017年3月我院所做白内障非超乳小切口术150例(158眼)临床报告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一般资料
本组150例(158眼),男59例,女91例,年龄43-84岁,平均年龄71岁;老年性白内障149眼,其他9眼视力光感/20cm-0.3,晶状体硬度:0级核28眼,1级核104眼,2级核19眼,3级核7眼。

1.2术前准备:术前用CanonRK-2型电脑验光仪测出角膜曲率,用AuToREF-KERATOMTER AB超测出眼轴及人工晶体度数,术前常规测眼压,冲洗泪道,美多丽散瞳。

1.3手术方法
常规术前准备,1%丁卡因表面麻醉,开睑器开睑,作11-1点以上弯隆为基底结膜瓣,巩膜面烧灼止血,
3.2mm钻石到做巩膜隧道切口,于前房切开前以1mm宽前房穿刺刀与原切口约成90度的角膜缘内0.5-1mm作角膜旁切口,注入角膜粘弹剂,用自制的截囊针行直径5-6mm环型撕囊,用冲洗针头行水分离、水分层,注水圈套器经隧道取核,抽取残余皮质,前房注入粘弹剂,扩大巩膜隧道切口,植入后房型人工晶片,调整人工晶体位置,冲洗清除前房粘弹剂。

术毕,球结膜下注射庆大霉素2万U加地塞米松
2.5mg,单眼包扎。

1.4术后护理
科恒滴眼液点术眼,4次每日,包术眼1-3天,全身口服抗生素及皮质胆固醇激素3-5天。

2 结果
2.1 视力
手术第一天视力<0.3占1
1.39%,0.3 视力 0.8占80.45%,视力>0.8占8.23%。

术后一周视力<0.3占6.33%,0.3 视力 0.8占8
2.91%,视力>0.8占10.76%。

2.2 一般情况
术后第一天结膜角膜创口均愈合良好,角膜内膜轻度水肿占
9.49%,术后2-5天恢复透明,Kp(-),Tynall s(-),人工晶体位中正。

2例出现前房积血,系因患者不慎外伤碰撞术眼,述后剧烈活动所致,经治疗、休息后痊愈。

附送:
探讨白宁对糖尿病肾病模型大鼠肾脏CTGF表达的影响
探讨白宁对糖尿病肾病模型大鼠肾脏CTGF表达的影响摘要:目的观察肾白宁对大鼠糖尿病肾病模型CTGF表达的影响,并探讨其作用机制。

方法大鼠腹腔麻醉下进行左侧肾脏切除术,术后2周按照50mg/kg剂量,予以STZ腹腔注射;72h后,尾静脉取血,将空腹血糖 16.7mmol/L者随机分为模型组、中药肾白宁组、洛汀新对照组,每组15只,另取15只为假手术组。

CTGF检测采用免疫组化的方法。

结果 12周后光镜下可见模型组肾小球毛细血管球萎缩、球囊腔略增大、肾小球出入球小动脉有轻度内皮细胞增生及纤维化、基底膜略增厚,远曲小管扩张,肾间质充血、水肿、血细胞浸润,并有轻度间质纤维化。

模型组、中药组、对照组肾组织CTGF阳性表达较假手术组高,差异有显著性,中药组、对照组与模型组比较阳性表达低,中药组与对照组差异无显著性。

结论具有滋补肝肾,益气固精,祛瘀化浊解毒之功效的肾白宁通过抑制肾CTGF表达,抑制细胞外基质增加和肾脏纤维化保护了肾功能延缓了DN的发展。

关键词:糖尿病肾病;肾白宁;CTGF
糖尿病肾病是糖尿病的主要并发症之一,已经成为终末期肾病的首要病因。

早期的病理特征是肾脏肥大,肾小球基底膜增厚和系膜基质进行性积聚。

几年来,导师应用肾白宁治疗糖尿病肾病取得了较好的临床疗效,因此我们以糖尿病肾病大鼠模型作为研究对象,探讨肾白宁对糖尿病肾病大鼠肾损害的防治作用机制。

1 材料与方法
1.1 药物肾白宁:由哈尔滨世一堂研究所配制成浸膏。

洛汀新。

1.2 实验方法
1.
2. 1 实验动物清洁级健康SD雄性大鼠60只。

1.
2.2 糖尿病肾病模型的建立动物适应性喂养1周后开始实验。

随机取15只为假手术组,假手术组大鼠在腹腔麻醉状态下,背部切口,剥离左肾脂肪包膜,关闭缝合切口。

其余大鼠腹腔麻醉下进行左侧肾脏切除术,术后恢复2周。

将STZ溶于0.1mol/L柠
檬酸缓冲液中,避光条件下迅速配成浓度为1%STZ溶液。

动物禁食12h后,按照50mg/kg剂量,予以STZ腹腔注射;72h后,尾静脉取血,测定空腹血糖,空腹血糖 16.7mmol/L作为DN大鼠成模标准。

1.
2.3 分组与给药造模成功后大鼠随机分为模型组、中药组、对照组及假手术组各15只,共60只。

各组自造模成功第1天起开始给药。

假手术组、模型组:给予每日1次蒸馏水1ml灌胃;中药组:将肾白宁浸膏溶于生理盐水,配制成混悬液,以
2.97g/灌胃,每日1次;对照组:洛汀新溶于生理盐水,配制成混悬液,0.9mg/灌胃,每日1次。

均给药12周,每2周称重调整剂量。

给药期间每组大鼠分笼饲养,随意饮水,食用标准动物饲料。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