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中语文经典写作素材立志篇马援老当益壮
成语典故:老当益壮(写作素材)

成语典故:老当益壮(写作素材)
丈夫意志坚定,贫穷而坚强,年老而坚强解读
虽然乘客的年龄已经老了,他们的野心却更大了。
马援的故事东汉著名的士兵,从小就有远大的志向。
他计划去边疆发展畜牧业长大后,他成了扶风县的杜佑。
有一次,县令派他去把犯人带到长安在路上,他觉得这个囚犯很可怜,不忍心送他去受惩罚,所以就放了他。
他不得不丢掉官职,逃到朝鲜躲藏起来。
此时刚好赶上大赦,先前的事情不再追究于是他开始从事畜牧业和农业生产。
在不到几年的时间里,马援成了一个大饲养员和地主。
他有成千上万的牛羊和成千上万的谷物。
然而,他并不满足于富裕的生活。
他把他积累的财产,牛和羊分给了他的兄弟和朋友。
他说,“独自做一个守财奴太无聊了。
”他经常对他的朋友说:“要成为一个男人,必须永远‘贫穷而强壮,年老而强壮’。
”换句话说,你越穷,你的雄心就越坚定。
年龄越大,你的野心就越大。
后来,马援成为东汉著名的将军,为光武帝立下了汗马功劳。
老当益壮马援原文

老当益壮马援原文老当益壮马援原文如下:“老当益壮,宁知白首之心;穷且益坚,不坠青云之志。
”这是王勃在《滕王阁序》中说的两句激动人心的话。
“老当益壮,穷且益坚”,并非王勃首创,而是从马援的“丈夫为志,穷当益坚,老当益壮”演化而来。
马援(前14―后49)字文渊,东汉扶风茂陵(今陕西兴平东北)人,是东汉初年的开国功臣之一,《后汉书》卷二四有传。
他少有大志,王莽代汉时,他做都邮(地方监察官),因同情重罪囚犯,纵之,自己也亡命他乡。
遇赦后,经营畜牧业,变成富翁。
“穷当亦坚,老当益壮”就是这时说的。
他又说,人有了财产,贵在施舍,“否则守钱虏(奴)耳”。
于是把财产散给兄弟朋友。
“守财奴”这一词就是这样来的。
王莽末年,群雄并起。
马援先事陇西隗嚣,嚣使他到西蜀公孙述处,见述妄自尊大,最后到洛阳见刘秀。
他见到刘秀恢弘大度,有汉高祖刘邦气象,遂归心光武帝。
后隗嚣反汉,光武亲征,召援问计。
马援在帝前聚米为山谷,指画形势,揭示进军途径,分析清晰,昭然可晓。
刘秀说“虏在吾目中也”。
进军后大获全胜。
这可能是沙盘用于战争的滥觞。
马援一生,南征北战,屡建功勋。
公元41年,交趾征侧、征贰攻破岭南诸郡,威胁边疆安全,马援奉命出征,冒酷暑,触毒气,两年平之,被封为新息侯。
军还受贺。
马援说:“方今匈奴、乌桓尚扰北边,欲自请击之。
男儿要当死于边野,以马革裹尸还葬耳,何能卧床上在儿女子手中也?”豪言壮语,听者动容,也激励了后人。
唐朝的大将、扶风人马磷青年时读后汉书《马援传》至此,慨然叹曰:“岂使吾祖勋业坠于地乎!”于是仗剑从戎,投军安西(今新疆库车)。
安史乱起,从李光弼平乱,又西御吐蕃,功勋卓著。
累封节度使、左仆射、扶风郡王(《旧唐书》卷一五二本传)。
同志在闻悉其爱子于抗美援朝牺牲后写了两句诗“青山处处埋忠骨,何须马革裹尸还”,其思想境界和道德情操是古人难以比拟的。
公元48年,住今湖南的五溪蛮骚动,派去平乱的将军刘高战死,马援请行。
当时他已62岁,光武帝怜其老,不许。
高中素材马援

马援
【原文】
建武中,诸王皆在京师,竞修名誉,招游士。
马援谓吕种曰:“国家诸子并壮,而旧防未立,若多通宾客,则大狱起矣。
卿曹戒慎之。
”后果有告诸王宾客生乱,帝诏捕宾客,更相牵引,死者以数千。
种亦与祸,叹曰:“马将军神人也。
”
援又尝谓梁松、窦固曰:“凡人为贵,当可使贱,如卿等当不可复贱。
居高坚自持,勉思鄙言。
”松后果以贵满致灾,固亦几不免。
【译文】
东汉建武年间,诸王子都居住在京师,他们竞相在士大夫中培植树立自己的声誉,并招揽许多四方游士。
伏波将军马援为此告诉自己的司马吕种说道:“国家的各个王子现在都已长大成人,而以往诸如诸王子不得常住京师、不许交结宾客等法规制度未能存在并执行。
如果他们再这样的多结宾客,则要有大批的人坐监牢了。
你们千万要相互告诫呀!”后来果然发生了有人上告诸王宾客生乱的事情,光武帝诏令搜捕诸王宾客,又相互牵连的越来越多,为此而死的人数以千计。
吕种也被牵连在其中而蒙受了灾难,他感叹地说:“马将军真是神人!”马援又曾经告诉光武帝的两个女婿梁松、窦固说:“一般的平凡人得到富贵,应当可以重回到贫贱的生活中去,而你们当不可重蹈贫贱,居高位的人要有坚强的自控能力,请你们好好地思考一下我这粗浅的言论吧。
”梁松以后果然因为自满于地位显贵,犯诽谤罪而死于狱中,
窦固也受兄牵连而几乎不能幸免。
【注释】
①建武:东汉光武帝年号。
②马援:东汉名将,曾被封为伏波将军,世称“马伏波”。
③吕种:时为马援之司马。
④梁松、窦固:二人皆是光武帝女婿。
描写历史英雄人物的成语故事之老当益壮(马援)

描写历史英雄人物的成语故事之老当益壮(马援)摘要:小编给大家带来了关于描写历史英雄人物的成语故事以及解释描写历史英雄人物的成语故事之老当益壮(马援)老当益壮[成语故事]东汉名将马援,从小就胸怀大志,他打算到边疆去发展畜牧业。
马援长大以后,当了扶风郡的督邮。
有一次,郡太守派他送犯人到长安。
半路上,他觉得犯人怪可怜的,不忍心把他送去受刑,就把他放走了。
自己也只好丢了官,逃亡到北朝郡躲起来。
这时恰好赶上大赦,以前的事不再追究。
于是他安心地搞起畜牧业和农业生产。
不到几年工夫,马援成了一个大畜牧主和地主。
他有牛羊几千头,粮食几万石。
但是,他对富裕生活并不满足。
他把自己积攒的财产、牛羊,都分送给他的兄弟、朋友。
他说:“一个人做个守财奴,太没有意思了。
” 他常对朋友说:“做个大丈夫,总要‘穷当益坚,老当益壮’才行”。
就是说,越穷困,志向越要坚定;越年老,志气越要壮盛。
后来,马援成了东汉有名的将领,为光武帝立下了很多战功。
拼音:lǎo dāng yìzhuàng[释义] 老:老年;当:应当;应该;益:更加;壮:强壮;壮盛;虽然年纪很大了;但志气和身体更壮。
[语出] 《后汉书·马援传》:“丈夫为志;穷当益坚;老当益壮。
”[正音] 当;不能读作“dànɡ”。
[辨形] 壮;不能写作“状”。
[反义] 未老先衰[用法] 含褒义。
多用来赞扬老年人的工作精神。
一般作谓语、定语。
[结构] 主谓式。
[例句] 郭大夫虽然离休了;但他~;仍然工作在第一线上。
描写历史英雄人物的成语故事之老当益壮(马援)

描写历史英雄人物的成语故事之老当益壮(马援)摘要:小编给大家带来了关于描写历史英雄人物的成语故事以及解释描写历史英雄人物的成语故事之老当益壮(马援)老当益壮[成语故事]东汉名将马援,从小就胸怀大志,他打算到边疆去发展畜牧业。
马援长大以后,当了扶风郡的督邮。
有一次,郡太守派他送犯人到长安。
半路上,他觉得犯人怪可怜的,不忍心把他送去受刑,就把他放走了。
自己也只好丢了官,逃亡到北朝郡躲起来。
这时恰好赶上大赦,以前的事不再追究。
于是他安心地搞起畜牧业和农业生产。
不到几年工夫,马援成了一个大畜牧主和地主。
他有牛羊几千头,粮食几万石。
但是,他对富裕生活并不满足。
他把自己积攒的财产、牛羊,都分送给他的兄弟、朋友。
他说:“一个人做个守财奴,太没有意思了。
” 他常对朋友说:“做个大丈夫,总要‘穷当益坚,老当益壮’才行”。
就是说,越穷困,志向越要坚定;越年老,志气越要壮盛。
后来,马援成了东汉有名的将领,为光武帝立下了很多战功。
拼音:lǎo dāng yìzhuàng[释义] 老:老年;当:应当;应该;益:更加;壮:强壮;壮盛;虽然年纪很大了;但志气和身体更壮。
[语出] 《后汉书·马援传》:“丈夫为志;穷当益坚;老当益壮。
”[正音] 当;不能读作“dànɡ”。
[辨形] 壮;不能写作“状”。
[反义] 未老先衰[用法] 含褒义。
多用来赞扬老年人的工作精神。
一般作谓语、定语。
[结构] 主谓式。
[例句] 郭大夫虽然离休了;但他~;仍然工作在第一线上。
马援.穷当益坚_

马援.穷当益坚
马援(前14-后49)是汉代一位有名的将领。
他幼年父母双亡,由其兄马况抚养成人。
他从小胸怀大志,眼光高远,深为其兄器重。
王莽时期,马援在军队里当个小军官。
一次上司派他率队押送一些犯人,在途中,马援看到犯人们哭得挺伤心,不由动了侧隐之心,便把犯人们都放了。
私放犯人是大罪,马援只得逃亡到北方的边境上,躲避朝廷的追捕。
碰巧时间没多长,赶上朝廷大赦,马援也得以免罪。
之后,他就在那里经营畜牧业和农业。
他心胸宽广,乐于助人,为人忠厚而有远见,没几年功夫,来归附他的人竟有好几百。
他常对身边的人们说:做人不能因为贫穷潦倒而丧失志气,不能因为年纪老迈而颓唐, "丈夫为志,穷当益坚,老当益壮。
"
不几年,马援有了几千头牛、羊和马匹,几万斛粮食,家产多得花不完用不尽,但他不为物累,仍旧和从前一样,过着简朴的生活。
他曾感慨地对人说:财产之所以可贵,在于能够帮助人;要不然,做个守财奴有什么意思呢?"后来,怀着高远志向的马援果然把财产分给了他的本家和亲友,自己空身外出投军谋事,后归附了汉光武帝刘秀,为国家立了很多功劳。
--来源网络整理,仅供学习参考。
高中语文经典写作素材立志篇马援老当益壮2

马援老当益壮马援在王莽统治的时候,做过扶风郡(今陕西兴平)的督邮。
有一次,郡太守派他送犯人到长安。
半路上,他看犯人哭得挺伤心,就把他们放走了,自己也只好丢了官,逃亡到北地郡躲起来,后来在那边搞起畜牧业和农业。
不到几年工夫,马援成了一个大畜牧主和地主,有了牛羊几千头,还积蓄了几万斛粮食。
但是他并不想一直留在那里过富裕生活。
他把自己积贮的财产牛羊,分送给他的兄弟朋友。
他说:“一个人做个守财奴,太没有出息了。
”他还说:“男子汉大丈夫,应该有远大志向。
越穷越坚强,越老越健壮。
”王莽失败后,马援投奔汉光武帝,立了很多战功。
公元44年秋天,马援从外面打仗回来,有人劝他说:“您已经够辛苦了,还是在家里休养休养吧。
”马援豪迈地说:“不行,现在匈奴和乌桓还在骚乱,我正要向皇上请求保卫北方。
男子汉大丈夫,死就应该死在边疆上,让别人用马革裹着尸首送回来埋葬。
怎么能老呆在家里,跟妻子儿女过日子呢?”不久,匈奴和乌桓果然接连侵犯北方,光武帝派他去守襄国(今河北邢台)。
匈奴和乌桓跟汉兵接触一下,就逃走了。
北方平定下来不久,南边五溪有一个部族,打到了临沅县,光武帝两次派兵征讨,都被五溪部族打败。
光武帝为了这件事很担忧。
那时候马援已经62岁了,但还是请求让他带兵去打仗。
光武帝瞧了瞧马援,见他的胡子都白了,说:“将军老了,还是别去吧!”可是马援不服老,就在殿前穿上铠甲,跨上战马,雄赳赳地来回跑了一转。
光武帝不禁赞叹说:“好硬朗的老人家!”就派他带领马武、耿舒两名将军和四万人马去攻打五溪。
【大视角】曹孟德有诗,老骥伏枥,志在千里。
老当益壮,老而有为,关键都在千里之志,绝不因为岁月的流逝而泯灭。
因此,志气所在,足以冲淡一切阴影与羁绊。
1。
腾王阁序关于远大抱负的作文

腾王阁序关于远大抱负的作文
“老当益壮,宁移白首之心?穷且益坚,不坠青云之志。
”我认为这是滕王阁序中全文最富思想意义的警语。
为此我们就应多多的学习这种精神。
古往今来有多少有志之士,面对一切艰难险阻,总能执着地追求自己的理想,即使在郁郁不得志的逆境当中也不消沉放弃。
东汉马援云:“大丈夫为志,穷当益坚,老当益壮。
”王勃在此应用,警示那些“失路之人”不要因年逝和处境困顿而自暴自弃。
而王勃此时正怀才不遇,但仍有这般情怀,确实难能可贵。
首先,我们要树立远大的志向,并且任何时候都不能放弃自己的理想。
志向是催人奋进的动力,时刻激励着人前进。
只有树立远大的志向才会获得成功。
当陈胜在垄上高呼“燕雀安知鸿鹄之志哉”时,他就注定成为农民起义的第一人;当居里夫人放弃富贵安逸的生活,她就注定发现镭。
相反,没有远大的志向,一生必将会虚度光阴、碌碌无为。
仲永一生没有自己树立远大志向,只听起父的摆布,最终还不是多一个天才沦为一个庸人吗?
所以我们越是在困难的时候越要坚强,永远不放弃心中的目标。
霍金,一个只能靠机器说话,生活不能自理的人却震撼了世界。
在他21岁时,命运与他开了个玩笑,他患上了肌萎缩侧索硬化症,更悲哀的是连心肺功
能也丧失了。
但霍金并没有被因此而丧失对未来,对梦想的憧憬,他坚强的克服种种困难挫折,奋发努力,最后不仅拿了沃尔物理奖,还创立了宇宙之始是“无限密度的一点”的着名理论。
霍金用坚强造就了全新的生命。
所以我们应该坚持并且坚强。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高中语文经典写作素材立志篇马援老当益壮
马援在王莽统治的时候,做过扶风郡(今陕西兴平)的督邮。
有一次,郡太守派他送犯人到长安。
半路上,他看犯人哭得挺伤心,就把他们放走了,自己也只好丢了官,逃亡到北地郡躲起来,后来在那边搞起畜牧业和农业。
不到几年工夫,马援成了一个大畜牧主和地主,有了牛羊几千头,还积蓄了几万斛粮食。
但是他并不想一直留在那里过富裕生活。
他把自己积贮的财产牛羊,分送给他的兄弟朋友。
他说:“一个人做个守财奴,太没有出息了。
”
他还说:“男子汉大丈夫,应该有远大志向。
越穷越坚强,越老越健壮。
”
王莽失败后,马援投奔汉光武帝,立了很多战功。
公元44年秋天,马援从外面打仗回来,有人劝他说:“您已经够辛苦了,还是在家里休养休养吧。
”
马援豪迈地说:“不行,现在匈奴和乌桓还在骚乱,我正要向皇上请求保卫北方。
男子汉大丈夫,死就应该死在边疆上,让别人用马革裹着尸首送回来埋葬。
怎么能老呆在家里,跟妻子儿女过日子呢?”
不久,匈奴和乌桓果然接连侵犯北方,光武帝派他去守襄国(今河北邢台)。
匈奴和乌桓跟汉兵接触一下,就逃走了。
北方平定下来不久,南边五溪有一个部族,打到了临沅县,光武帝两次派兵征讨,都被五溪部族打败。
光武帝为了这件事很担忧。
那时候马援已经62岁了,但还是请求让他带兵去打仗。
光武帝瞧了瞧马援,见他的胡子都白了,说:“将军老了,还是别去吧!”
可是马援不服老,就在殿前穿上铠甲,跨上战马,雄赳赳地来回跑了一转。
光武帝不禁赞叹说:“好硬朗的老人家!”就派他带领马武、耿舒两名将军和四万人马去攻打五溪。
【大视角】
曹孟德有诗,老骥伏枥,志在千里。
老当益壮,老而有为,关键都在千里之志,绝不因为岁月的流逝而泯灭。
因此,志气所在,足以冲淡一切阴影与羁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