七年级人教部编版语文下册:第二单元7土地的誓言预习检测

合集下载

七年级语文下册第二单元7土地的誓言同步检测题含解析新人教版

七年级语文下册第二单元7土地的誓言同步检测题含解析新人教版

《土地的誓言》一、字词书写1.给下列加粗字选择正确的注音。

(1)炽.痛(______)(A.zhì B.chì)(2)嗥.鸣(______)(A.háo B.áo)(3)怪诞.(______)(A.yá B.dàn)(4)默契.(______)(A.qá B.qì)二、选择题2.汉字积累——下列字形和加点字注音全部正确的一项是 ( )A.碾压(niǎn) 胸膛蚱蜢(zhà) 阑语B.誓言(shì) 高梁丰饶(ráo) 土壤C.污秽(suì) 耻辱缠绕(chán) 默锲D.怪诞(dàn) 禾稻安葬(mái) 纯粹3.下列句子中加点的词语运用错误的一项是( )A.黄河是中华民族文化的发祥地,它惊涛澎湃,掀起万丈狂澜;浊流宛转,结成九曲连环....。

B.他们二人协作默契..,最终赢得了这场双打竞赛的冠军。

C.看到浩浩荡荡....的长江一泻千里,气概磅礴,我们的心胸变得更加开阔。

D.云就像是天气的“招牌”,看云可以识天气;但必需有丰富的阅历,因为云的改变是扑朔迷离....的。

4.下列句子没有语病的一句是()A.祖国的安定团结更加激发了台湾同胞和海外侨胞的爱国主义热忱。

B.我家花台上放着白玉兰、玫瑰两盆花卉。

C.我国有世界上没有的万里长城。

D.他那崇高的品德,常常出现在我的脑海中。

5.5.选出标点符号运用有误的一项( )A.我想起幽远的车铃,晴天里马儿戴着串铃在溜直的大道上跑着,狐仙姑深夜的谰语,原野上怪诞的狂风……B.禾稻的香气是剧烈的,辗着新谷的场院辘辘地响着,多么漂亮,多么丰饶……没有人能够遗忘她。

C.我向那边凝视着、凝视着,直到天涯破晓。

D.“我代表的那位英雄总不会是空虚的,”上面那石头有点不兴奋,竭力想劝服底下的那些石头,“看市民这样纪念他,崇拜他,肯定是历史上实实在在的英雄。

人教部编版七年级下册语文第2单元第7课《土地的誓言》同步练习

人教部编版七年级下册语文第2单元第7课《土地的誓言》同步练习

人教部编版七年级下册语文第2单元第7课《土地的誓言》同步练习一、单选题1.下列词语中划线的字注音完全正确的一项是()A. 嗥鸣(áo)宰割(zǎi)怪诞(dàn)重荷(hé)B. 木屐(jī)嫉妒(dù)炽痛(chì)泥泞(nìng)C. 缠络(luò)抽屉(tì)亘古(gèng)骊歌(lí)D. 讪笑(shàn)哺育(fǔ)踱步(duó)污秽(shuì)2.下列各项中没有错别字的一项是()A. 人声鼎沸挺而走险亦复如是磐石B. 锲而不舍妇孺皆知人迹罕至讪笑C. 心会神疑来势汹汹慷慨淋漓确凿D. 惹人注目回环曲折锋芒毕露逼侠3.和例句所使用的修辞手法一致的一句是()例句:天空飘浮着团团白云,仿佛盛开着朵朵银棉。

A. 直的雨道扯天扯地的垂落,地上射起无数的箭头。

B. 每当看到这条红领巾,我就仿佛置身于天真烂漫的少年时期。

C. 在这鸟儿勇敢的叫喊声里,乌云听出了欢乐。

D. 山朗润起来了,水涨起来了,太阳的脸红起来了。

4.下列各句中,划线成语使用不恰当的一句是( )A. 在学校举行的元旦文艺晚会上,我们班的女生自编自演了一个话剧,两位同学将剧中人物演得绘声绘色,博得了观众的热流掌声。

B. 随着两个儿子的出世,家庭状况更是捉襟见肘,她不得不去打工赚钱贴补家用,可她一个没有文化的农村妇女,挣的钱少得可怜。

C. 他搜集了许多经济学方面的图书来看,仿佛走进了令人应接不暇的名胜区,每跨一步总要点头叫绝,赞叹地说“平生初见”。

D. 这些人垂头丧气,连眼皮也不敢抬,个个噤若寒蝉,都挤到角落去找遮掩的坐位,正襟危坐,就像待审的犯人。

5.找出下列句子中有语病的一句()A. 地震所产生的冲击波影响到附近很远的地方。

B. 老村长带领群众及时完成了任务。

C. 一些商店挂出了“衣冠不整禁入”的牌子。

七年级语文下册第二单元第二单元《土地的誓言》预习检测(新版)新人教版

七年级语文下册第二单元第二单元《土地的誓言》预习检测(新版)新人教版

9 《土地的誓言》预习检测一.给加点字注音,根据拼音写汉字(4分)喷涌.__ _ 山涧._ __ 默契._ __ 田垄.__ _污huì_ __ 泛làn_ __ 怪dàn__ _ 斑lán_ __二.形似字注音组词(4分)涌( )____谰( )____饶( )____诞( )____诵( )____澜( )____绕( )____涎( )____三.在横线上填上恰当的关联词(4分)我总是被这种声音所缠绕,____我走到哪里,____我睡得很沉,____在睡梦中突然惊醒的时候,我____会突然想到是我应该回去的时候了。

四.用下面的句式写一段话当……的时候,当……的时候,当……的时候,我想起……我想起……我想起……五.整体感悟课文后回答:(共8分)1.如何理解本文的标题——“土地的誓言”?(2分)2.怎样理解文中“我常常感到它在泛滥着一种热情”中的“泛滥”与“在那田垄里埋葬过我的欢笑”中的“埋葬”这两个词语的确切含义? (3分)3.为什么文章起初写“关东大地”用“她”来称呼,而到了后面时却改口说“土地,原野,我的家乡,你必须被解放!你必须站立”? (3分)预习检测参考答案:一.略。

二.略。

三.不管……即使……或者……都四.略。

五.1.要点:“面对土地发出的誓言”而不是“土地自身发出的誓言”。

2.“泛滥”原意是“江河水溢出,淹没土地”,又引申为“思想、事物到处扩散”。

细细品味这一词语会觉得十分贴切:作者心情正如决堤之水不可遏抑地向四下泛滥奔流,作者那激愤狂欢的心情用了“泛滥”来形容较之“澎湃”“涌动”等词语更多了几分野性和难以驾驭的力量。

昔日的快乐欢笑早已荡然无存,取而代之的只是凄苦、哀愁和悲愤。

作者的欢笑已经“死”了,它已被埋葬在故乡的田垄间。

所以,“埋葬”一词更能表达作者沉重的感觉和悲愤的情绪。

3.人称的变化实际是情感的变化的结果。

文章开始用第三人称,是因为感情起初比较平稳,但随着作者情绪一步步的激动,作者就不满足于使用第三者介绍的人称代词“她”了,于是抛开读者直接与自己所叙述的对象进行对话交流,对土地以“你”相称,情感显得更加直接迫切。

【人教部编版】七年级语文下册第二单元7土地的誓言基础知识习题

【人教部编版】七年级语文下册第二单元7土地的誓言基础知识习题

《土地的誓词》基础知识一、 ( 共 6,共25分 )1. 以下中加字注音正确的一是()A. 痛( zhì)胸膛( t ánɡ)涌( yǒnɡ)B. 仰望( yánɡ)白( huā)呻吟( yīn)C.斑( l án)召( zhào)( chán)D.默契( qi è)山( ji àn)液( ji ānɡ)2. 以下写有的一是()A. 合燃涌B. 泛惊醒跳C.孤仙碧D. 呼皮鞭土壤3. 以下解有的一是()A. 痛:烈而深切。

直:笔挺。

B. :(野)高声叫。

亘古:古。

C. :没有依据的。

:的西。

D. 怪:鬼魅的生。

默契:两方意思没有理解出而相互有一致的认识。

4. 挨次填人下边横上的关,最适合的一是()我是被种声音所,______我走到哪里, ______我睡得很沉,______在睡梦中忽然惊醒的候,我______ 会忽然想到是我回去的候了A.不论是或许 B.不论即便或许都C.不或许是都D.不即便是5. 出法有的一()A.本文是一篇抒怀散文,充满着、深邃的国情。

B.“当我躺在土地上的候,当我仰望天上的星星⋯⋯当我回想起儿的旧事的候”运用了排比的手法。

C.题目“土地的誓词”是“面对土地发出的誓词”而不是“土地自己发出的誓词”。

D.本文的写作时间是 1931 年“九一八”事变发生之时。

6. 对课文的剖析,下边说法错误的一项为哪一项()A.这是一篇抒怀散文,充满着饱满、深邃的爱国热忱。

B. 标题“土地的誓词”应理解为“土地自己发出的誓词”。

C.文章大批运用排比,造成连接的、渐渐加强的气概。

D.作者将倾吐对象拟人化,以“她”而不是“它”相当,隐含将土地比作“母亲”的意思。

二、填空题 (共 4题,共 14分)1.给加线字注音。

炽痛()嗥叫()斑斓()亘古()默契()田垄()污秽()镐头()蚱蜢()辘辘()2.文学知识填空。

《土地的誓词》作者________ ,原名 ________ , ________ 作家。

2020-2021学年七年级下册语文寒假预习测试卷 第7课 土地的誓言

2020-2021学年七年级下册语文寒假预习测试卷    第7课 土地的誓言

2020-2021学年七年级下册语文寒假预习测试卷第7课 土地的誓言1.阅读下面的文段,完成1—4题。

我是土地的族系,我不能离开她。

在故乡的土地上,我印下无数的脚印。

在那田垄里埋葬( )过我的欢笑,在那稻颗上我捉过蚱蜢,在那沉重的镐( )头上有我的手印。

我吃过我自己种的白菜。

故乡的土壤是香的。

在春天,东风吹起的时候,土壤的香气便在田野里飘起。

河流浅浅地流过,柳条像一阵烟雨似的cu àn_______出来,空气里都有一种欢喜的声音。

原野到处有一种鸣叫,天空清亮透明,劳动的声音从这头响到那头。

秋天,银线似的蛛丝在牛角上挂着,粮车拉粮回来,麻雀吃厌了,这里那里到处飞。

禾稻的香气是强烈的,ni ǎn______着新谷的场院辘辘地响着,多么美丽,多么丰饶……没有人能够忘记她。

(1)根据拼音写汉字,给加粗的字注音。

cu àn_______出来 ni ǎn________着埋葬( ) 镐( )头(2)语段中有错别字的词语是“___________”,正确的写法是“__________”。

(3)“我是土地的族系”是“族系”的意思是:_______________。

(4)文段中画线的句子运用了____________的修辞手法。

2.下列句中省略号的用法不同于其他三项的一项是( )A.我想起幽远的车铃,晴天里马儿戴着串铃在溜直的大道上跑着,狐仙姑深夜的谰语,原野上怪诞的狂风……B.花市上,牡丹、吊钟、水仙、梅花、菊花、山茶、墨兰……春秋冬三季的鲜花都挤在一起啦!C.青蛙是一种益虫,苍蝇、蚊子、白蛉……它都爱吃。

D.禾稻的香气是强烈的,碾着新谷的场院辘辘地响着,多么美丽,多么丰饶……3.下列说法不当的一项是( )A.本文是一篇抒情散文,充溢着饱满、深沉的爱国热情。

B.本文作者端木蕻良,原名曹京平,作家。

代表作有小说《科尔沁旗草原》等。

C.文章标题的含义应理解为“土地自身发出的誓言”。

D.排比就是把结构相同或相似、内容密切相关的三个或三个以上的短语或句子排列起来。

人教统编版(部编版)七年级下册语文第2单元第7课《土地的誓言》

人教统编版(部编版)七年级下册语文第2单元第7课《土地的誓言》

人教统编版(部编版)七年级下册语文第2单元第7课《土地的誓言》同步练习(I)卷(精编)姓名:________ 班级:________ 成绩:________一、积累运用 (共6题;共12分)1. (2分)划线字注音都正确的一项是()A . 掠起(luè)倦怠(dài)雕版(diāo)B . 殉职(xùn)虬枝(qiú)芳醇(chún)C . 荒诞(dài)肆虐(nuè)油馍(mó)D . 呻吟(yíng)腾空(téng)浊流(zuó)2. (2分) (2017八上·成都开学考) 下面各组词语中错别字最多的一项是()A . 修茸凛洌震耸蜂涌而至B . 决别羸弱竹蔑千均重负C . 选聘滞笨缈小鞠躬尽萃D . 班斓取缔稠密忧心冲冲3. (2分) (2017八上·无锡期末) 下列划线词语使用不正确的一项是()A . 今天碰到小学同学赵丽,她说有空要来鉴赏我近期的作文。

B . 动画片《熊出没》因搞笑的情节而风靡全国,但片中不文明的台词,让人反感。

C . 这里古民居鳞次栉比,虽经历风雨,渐显颓唐,却仍让游者深感其往日的辉煌。

D . 一件事情若是正确,就必须据理力争,不能委曲求全,无视正义公理。

4. (2分)找出不是比喻句的一项()A . 这三种感情就像飓风一样,在深深的苦海上,肆意地把我吹来吹去,吹到濒临绝望的边缘。

B . 它是一个不懂疲倦的旅客,总是只暂时在哪一个个体内住一会儿,便又离开前去。

C . 语文是滋味甘醇的美酒,让人回味无穷。

D . 山坡上那些小牛犊,它们跳跳蹦蹦,炫耀它们遍身金黄的茸毛。

5. (2分) (2020七上·洛阳期末) 下列句子说法不正确的一项是()A . 不折不挠精益求精丰功伟绩勇往直前(这四个词语的感情色彩是相同的)B . 立夏过后,扬花的麦子,总是羞涩地将两点花瓣儿挂在穗头。

部编人教版七下语文7《土地的誓言》预习与复习资料汇编(含练习题及答案)

部编人教版七下语文7《土地的誓言》预习与复习资料汇编(含练习题及答案)

部编⼈教版七下语⽂7《⼟地的誓⾔》预习与复习资料汇编(含练习题及答案)2020部编⼈教版七下语⽂第七课《⼟地的誓⾔》资料汇编⽂学常识1.端⽊蕻(hóng)良,(1912年—1996年),作家,原名曹京平(曹汉⽂),辽宁省昌图县⼈。

他是⼆⼗世纪三⼗年代中国东北作家群的主之⼀,主要作品有长篇⼩说《科尔沁旗草原》,长篇历史⼩说集《曹雪芹》(未完成)等。

3.创作背景:本⽂作于九⼀⼋事变⼗周年之际。

1931年9⽉18⽇夜,在⽇本关东军安排铁道“守备队”蓄意炸毁沈阳柳条湖附近的南满铁路,嫁祸给中国军队。

⽇军以此为借⼝,炮轰沈阳北⼤营,是为“九⼀⼋事变”。

次⽇,⽇军侵占沈阳,⼜陆续侵占了东北三省。

1932年2⽉,东北全境沦陷。

九·⼀⼋事变(⼜称奉天事变、柳条湖事件)是⽇本在中国东北蓄意制造并发动的⼀场侵华战争,是⽇本帝国主义侵华的开端。

内容主题《⼟地的誓⾔》是对故⼟的誓⾔。

这是⼀篇沉淀着“挚痛的热爱”的抒情散⽂。

作者以倾述式的语⾔任由情感的激流倾泻,抒发了作者对沦陷了⼗年的关东原野的怀念对了的美丽丰饶的东北⼤地炽热的眷恋⽢愿为其牺牲⼀切的决⼼。

字⾥⾏间深沉的爱国热情,具有强烈的爱国⾊彩。

阅读课⽂,完成以下练习:0.选出本课中让你印象最深刻的3-5个好词,把它们写在⼀段连贯合理的话中。

(5分)1.选出下列词语的字⾳或字形有误的⼀项()(3分)A.⾼粱(liáng)斑澜(lán)缠(chǎn)绕亘(gèn)古B.碾(niǎn)碎誓(shì)⾔胸膛(tǎng)嗥(háo)鸣C.⼭涧(jiàn)耻辱(rǔ)镐(gǎo)头谰(lán)语D.丰饶(ráo)污秽(huì)默契(qì)⽥垄(lǒng)2.下列关于《⼟地的誓⾔》的说法有误的⼀项是()。

(3分)A.作者端⽊蕻(hóng)良,现当代作家,他是⼆⼗世纪三⼗年代中国东北作家群的主之⼀,主要作品有长篇⼩说《科尔沁旗草原》等。

最新2020年度部编版七年级语文下册第二单元7土地的誓言习题【最新】

最新2020年度部编版七年级语文下册第二单元7土地的誓言习题【最新】

7 土地的誓言01积累运用【课前预习】1.字词积累——给加点的字注音或根据拼音写汉字。

挚.痛(zhì)山涧.(jiàn)田垄.(lǒng)亘.古(gèn)镐.头(gǎo) 泛làn(滥) 斑lán(斓) háo(嗥)鸣2.语言运用——指出下列各句运用的修辞手法。

(1)在那亘古的地层里,有着一股燃烧的洪流,像我的心喷涌着血液一样。

(比喻)(2)我想起那参天碧绿的白桦林,标直漂亮的白桦树在原野上呻吟。

(拟人)(3)我想起红布似的高粱,金黄的豆粒,黑色的土地,红玉的脸庞,黑玉的眼睛。

(比喻、排比)【基础提升】3.汉字积累——下列字形和加点字注音全部正确的一项是 ( D )A.碾.压(niǎn)胸膛蚱.蜢(zhà)阑语B.誓.言(shì) 高梁丰饶.(ráo) 土壤C.污秽.(suì) 耻辱缠.绕(chán) 默锲D.怪诞.(dàn) 禾稻埋.葬(mái) 纯粹(解析:A.“阑”应写作“谰”;B.“梁”应写作“粱”;C.“秽”应读作“huì”,“锲”应写作“契”。

)4.语言运用——下列句子标点符号使用正确的一项是 ( A )A.中央政府将致力于“让人民生活得更幸福,更有尊严;让社会更加公正,更加和谐”。

B.曾经的景象,简直不堪回首:一个连着一个的沙堆,横七竖八的木船,遍布的违章建筑,圈起来的菜地,这些都成为环保部门的心结。

C.谈到怎样教育青少年一代?如何适应时代的要求?这位教育家有深刻而独到的见解。

D.“累”是一部分中国人迷失了自我价值观的表现,当自我价值观迷失时,人们就会缺乏生活目标,甚至不知道“我是谁?”(解析:B.“圈起来的菜地”后的“逗号”应改为“句号”;C.应将两个“问号”改为“逗号”;D.应去掉问号,在引号后加句号。

)5.语言运用——下列各句中,语言表达得体的一项是 ( C )A.日前丢失身份证,蒙您及时送回,感激不尽,明天我将专程前来致谢,请在家恭候。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土地的誓言》预习检测一、单项选择题(共4题,共12分)1.下列加线词语读音全都正确的一项是()A.炽痛(chì)嗥鸣(háo) 斑斓(lán)B.谰语(lán) 怪诞(dàn) 亘古(gèng)C.碾着(zh?n) 辘辘(lù) 丰饶(ráo)D.田垄(l?ng) 污秽(suì) 蚱蜢(zhà)2.下面句子中没有错别字的一项是()A.我想起那参天碧绿的白华林。

B.在热情的默挈里它们彼此呼唤着。

C.故乡的土襄是香的。

D.而我将用我的泪水,洗去她一切的污秽和耻辱。

3.下列词语解释有误的一项是()A.亘古:远古B. 族系:具有某种共同属性的同类C.标直:标准直线。

D. 污秽:肮脏的东西4.下列句子没有使用修辞手法的一项是()A.秋天,银线似的蛛丝在牛角上挂着。

B.土地是我的母亲。

C.金黄的豆粒,黑色的土地。

D.我想起了红布似的高粱。

《土地的誓言》语言应用一、填空题(共3题,共9分)1.下面是某中学某班综合性活动《走进小说天地》的开场白,请仿照划线句子再写一句关于小说作用的句子。

提起小说,你一定不陌生。

那生动的故事,鲜活的人物,一定给你留下过深刻的印象。

它们就像一部部生活的教科书,引领我们了解丰富多彩的大千世界,陶冶情操,净化灵魂;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

2.下面是对《钢铁是怎样炼成的》中的主人物保尔•柯察金的评价,请选取自己熟悉的文学作品中的一个人物,仿照它的形式写一句评价。

评价《钢铁是怎样炼成的》的保尔•柯察金:他勇于献身,拼命工作;他酷爱学习,如饥似渴;他不畏艰难,挑战病魔……这一切都可歌可泣。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3.根据提供的语境,仿照画线句子,在下面的横线上补上“无论…,还是…”的句子,使句子构成排比句。

无论是令人厌恶的苍蝇蚊子,还是美丽可人的鲜花绿草;无论是令人望而生畏的星空,还是不值一提的灰尘;_______,_______ ,都是大自然精巧绝伦的艺术品,展示出大自然深邃、高超的智慧。

七年级下学期语文配套试卷第I卷(选择题)第II卷(非选择题)一、句子默写1.默写。

(1)独坐幽篁里,___________________。

(王维《竹里馆》)(2)___________________,惟解漫天作雪飞。

(韩愈《晚春》)(3)___________________,何人不起故园情。

(李白《春夜洛城闻笛》)(4)旦辞爷娘去,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木兰诗》)(5)岑参《逢入京使》中写诗人没有过多沉浸在思乡的悲苦中,而是振作精神,安慰家人的句子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二、现代文阅读阅读下面材料,完成小题。

【材料一】硝烟弥漫、誓报dié起的日子已经离我们久远;历史恩怨,国危的呼号也融进了历史。

但.是.,国旗,这新中国的象征;国歌,这一中国人心中最激越的旋律,穿越时空,延续着我们中华民族的伟大传统,凝聚着新中国的豪情壮志,昭日月,耀千秋。

让我们尊重国旗和国歌,不.忘初心,锲而不舍,顽强拼搏,真正把爱国之志变成报国之行。

【材料二】“我告诉你,你不必着急。

咱们给它个得乐且乐。

你呢,成年际拉车出臭汗,也该漂漂亮亮的玩几天;我呢,当了这么些年老姑娘,也该痛快几天。

等到快把钱花完,咱们还是求老头子去。

我呢,那天要是不跟他闹翻了,决走不出来。

现在我气都消了,爸爸到底是爸爸。

他呢,只有我这么个女儿,你又是他喜爱的人,咱们服个软,给他陪个‘不是’,大概也没有过不去的事。

这多么现成!他有钱,咱们正当正派的承受过来,一点没有不合理的地方;强似你去给人家当牲口!过两天,你就先去一趟;他也许不见你。

一次不见,再去第二次;面子都给他,他也就不能不回心转意了。

然后我再去,好歹的给他几句好听的,说不定咱们就能都搬回去。

咱们一搬回去,管保挺起胸脯,谁也不敢斜眼看咱们。

”(《骆驼祥子》)2.根据拼音写出汉字,并给加点字注音。

警报dié起锲.而不舍3.下面选项正确的一项是()A.材料一中加点词“但是”是连词,表示转折关系;“不”是介词,表示否定。

B.材料一中划横线的句子运用了排比的修辞手法。

C.材料二中“爸爸到底是爸爸。

”这句话用了直接抒情的方式。

D.材料一中“不忘初心”是指“尊重国旗和国歌”。

4.材料二中的“我”指谁?请你根据材料和原著,简要说说她此时的想法是什么,她的想法后来实现了吗?5.请根据名著内容,完成下面的表格。

阅读记叙文,完成小题。

这个老太有点酷花一城登机落座,身边是一位瘦小的老太太,正在iPad上聚精会神地玩扑克游戏。

起飞时,她靠着窗睡着了,挡住了我看日出。

乘务员送来饮料,我正在考虑饮料的糖分,她醒来,依着我的耳边轻轻说:”番茄汁,一点点冰。

“我替她转告,自己也一样要了一份。

她抿着,细声说道:“这个不是太甜,还好。

这个零食饼干加了太多糖。

”我自然点头称是,并赞她有营养意识。

她说,凡是用心点有好处,这是96岁的她的经验。

我大吃了一惊,这老太太看上去就60来岁,虽不能用精神矍铄来形容,但是淡定从容、整齐利落。

她独自旅行,还要转机,去北卡罗来纳和68岁的儿子过圣诞节,那里还有4个叫她曾祖母的孩子。

她说,她做了一辈子老师,30年前退休后,一直在工作——教人打桥牌。

在成人教育中心,在家里,在社区活动处,她都开了班。

还经常出去参加娱乐性比赛,与各地牌友聚会。

“您自己住,身边有子女吗?”——多么中国式的问题。

“那当然了。

我的住所附近有一个儿子,哈哈,不过他也74岁了。

我独自住在我自己的房子里,自己开车。

去年买了辆新车——林肯MKC。

我要确保我的车有最完善的安全设施。

我有两台PC,一部iPhone,一部iPad,打牌很方便。

”“我也去养老院免费教牌。

你知道为什么很多老年人脑力会迅速退化?因为他们什么都不用自己做了。

有人把饭送到他们的眼前,帮他们收拾房间,娱乐频道随时给他们调好,甚至给他们洗澡。

他们还需要锻炼脑力、体力?不锻炼就会退化。

更可怕的是,他们失去了对生活的掌控;对生活失去掌控的人是躁郁的,于是他们会抱怨,为汤太热,为电视声音太大,为电梯太慢……问题是电梯来了,他们又能去哪儿呢?”“不如你来跟我学桥牌,你会喜欢的,十几分钟一局,很锻炼逻辑思维能力和记忆力。

出了错的话我会告诉你:‘多么幸运,这会儿你最大的麻烦就是输了一局牌,可还学到了东西’。

”我以无比敬佩的态度听着这些真知灼见,飞机下降,我的耳膜开始疼。

她面不改色,还在缓缓道来,可惜我已经听不清了。

大概意思是,她此行探访儿孙,在海边自己租了一间公寓,以此招引孙子们来玩。

“我住3个月,从来不呆在儿子家,婆婆和媳妇呆在一个屋檐下的时间超过一顿晚饭的时间,就是不科学的。

我不能把我儿子夹在中间难做人。

他太太应该是他最重要的女人。

”犹太老太太Reva,96岁,是家里4个孩子中最小的一个,从小自由成长,无所拘束。

“二战”时参加美国军队,被派遣至柏林和慕尼黑,曾与艾森豪威尔将军同行,1944年至1948年任职于美军军事法庭。

起飞的时候,她挡住了我看日出;降落的时候,她为我打开了一个世界。

(选自《读者》2017.9)6.结合文章内容,说说这个老太的“酷”主要表现在哪些方面。

7.从描写的角度,赏析文章第二段中划横线的句子。

8.结合全文,谈谈你对结尾句“她为我打开了一个世界。

”句意的理解。

阅读下面材料,完成小题。

【材料一】①1930年夏天,31岁的闻一多在国立青岛大学校长杨振声的盛邀下,出任文学院院长兼中文系主任。

这年招生考试时,闻一多拟了两个作文题:《你为什么投考青岛大学》和《杂感》,考生可任选其一。

②有一个考生一口气把两个题都写了出来。

其中《杂感》只有一句话:“人生永远追寻着幻光,但谁把幻光看作幻光,谁便沉入了无底的苦海。

”看了这篇一句话的作文,闻一多连声叫好,当即给了98分。

而平时能入他“法眼”的作文少之又少,给60分就算不错了。

③然而,这个作文成绩独占鳌头的考生却给校方出了难题:他的数学考分竟然是零。

按照规定,这样的学生理所当然要被淘汰。

然而,闻一多力排众议,硬是把这个名叫臧克家的学生领进了大学校门。

④闻一多在破格录取臧克家的时候,一定想起了自己当年投考清华大学的经历。

在大多数科目成绩惨不忍睹的情况下,他唯独作文拔了头筹,并因此受到主考教师的赏识和力挺,最后顺利地进了清华。

⑤当年的际遇成就了闻一多的学识和慧眼。

但这双识才、惜才的慧眼并不是偶然生光的,而是一种凝聚着学子的温暖记忆和师者的博大胸襟的传承。

⑥闻一多送了一本自己的诗集《死水》给臧克家,扉页上题有“克家惠存”4个字,落款是一个“多”字,并且端端正正地盖上了“一多印记”的自刻印。

臧克家捧着它“如获拱璧,天天读它,小心翻它,珍惜它,热爱它。

把它放在宝贵的处所,把它放在心头上。

虽然其中28首诗我全能成诵了,还不时拿出它来,托在手上,看看它也是一种高尚的美的享受。

”(张以瑾《闻一多慧眼识得臧克家》,有删改)【材料二】采访老先生,常常被他们身上的礼数而感动。

比如采访老画家戴敦邦,每次我离开他家时,不管他在做什么,必定要放下手中事,起身拄着拐杖一直送我出家门。

直到楼道口,他还叮嘱他儿子把我送出小区到大路上为止。

有时我走出很远,回头一看,发现他竟然..还站在楼道的大门前,犹自微微摇手目送。

我想我只是一个微不足道的后辈,何以克当。

溽暑天气,为了作画,他在室内穿着棉祆,走到楼道门口时,还是这样一身打扮。

来来往往着短打的行人与他擦肩而过,更衬托出一身冬衣的他与众不同。

这是一幅我想永远记在心里的画面。

不用一个字,就是这样一个老人在大毒日头下的身影。

这是待客之礼。

(沈轶伦《老先生的礼数》)9.10.阅读材料一,简要回答闻一多破格录取臧克家的原因。

11.12.请你品析下面句子中加点词表情达意的效果。

有时我走出很远,回头一看,发现他竟然..还站在楼道的大门前,犹自微微摇手目送。

13.14.下面关于闻一多《七子之歌·澳门》的批注部分是对诗歌内容的概括,请将画横线处空缺内容补充完整。

你可知“妈港”不是我真姓?我离开你太久了,母亲!虽然他们掠去的是我的肉体,批注:“妈港”非我姓,_____________。

你依然保管着我内心的灵魂。

三百年风雨,梦寐唤母亲。

三百年来梦寐不忘的生母啊!请叫儿的乳名,叫我一声澳门!母亲,我要回来,母亲!15.16.闻一多突破常规录取臧克家,老画家戴敦邦恪守待客之礼,我们应该怎么对待老规矩、旧礼数?结合材料,谈谈你的看法。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