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们的“教养“从何来
人教版中职语文基础模块下册第8课《获得教养的途径

高中课外必读推荐书目(20部)
1《论语》
2《三国演义》罗贯中
3《红楼梦》 曹雪芹
4《呐喊》鲁迅
5《女神》 郭沫若
6《子夜》茅盾
7《家》 巴 金
瞬(shùn)间——刹(chǔà)那——霎(shà)时
戕(qiāng)害
望洋兴叹:今 而多感比到喻无力可量奈不何足。或缺少条件,面对某事 共振:两个振动频率相同的物品,当一个发生振动
时,引起另一个物体振动的现象。 丰盈:富裕;丰富。 息息相通:呼吸相通,比喻彼此关系密切。
痴迷:深深地迷恋。
①为数甚多的年轻人觉得舍弃愉快的生活而埋 头读书,既可笑又不值得。
②以为现实生活中很多场所生气蓬勃,更能接 近真正的生活。
③读书太多可能有害,书籍可能成为生活的竞 争对手。
8.当今之世,出现的“轻视”书籍的现象,引 起了作者的重视,针对这样的问题,作者提了 怎样的建议。
(1) 从自己能够理解和喜爱的作品开始阅读吧! (2)真正意义上的阅读——必须读杰作——认真
⑤相委.而去(丢下,抛弃)
⑥家.君.(古代对人称自己的父亲)
⑦下车引.之(牵引,拉)
⑧元方入门不顾.(回头看)
⑨俱.乘船(一起) ⑩欲.依附(想要) ⑪辄.难之(当即) ⑫幸.尚.宽(幸,幸而,恰巧。尚,还) ⑬何为不可.(肯,同意) ⑭后贼.追至(作乱的人) ⑮纳.其自托.(纳,接纳,接受。托,请托,请求) ⑯宁.可以急相弃邪(难道) ⑰遂.(于是) ⑱携拯.如初(救助) ❸通假字。 尊君在不.(“不”通“否”,在句末表示询问)
关于教养的读后感

关于教养的读后感
教养是一种文明的表现,是一种涵养和修养,是一种社会责任
和道德规范。
它不仅仅是在家庭教育中才能体现,更是在社会生活
中处处可见。
《教养》这本书让我深刻地认识到了教养的重要性,
它不仅是一种修养,更是一种生活态度和处世之道。
在这本书中,作者通过对教养的定义和内涵进行了深入的探讨,让我对教养有了更加清晰的认识。
教养不仅仅是指人的修养和礼貌,更是一种内在的修养和品质。
它包括了对自己的要求和对他人的尊重,包括了对生活的热爱和对社会的责任。
通过对教养的理解,我
意识到了教养不仅仅是一种表面的形式,更是一种内心的修炼和追求。
在这本书中,作者还通过一系列的案例和故事向读者展示了教
养在现实生活中的重要性。
这些案例不仅让我感受到了教养的力量,更让我认识到了教养在社会生活中的作用。
教养不仅能够提升个人
的修养和素质,更能够促进社会的和谐和稳定。
通过这些案例,我
深刻地认识到了教养对于个人和社会的重要性,它不仅是一种修养,更是一种社会责任和道德规范。
在读完这本书之后,我对教养有了更加深刻的认识。
教养不仅仅是一种修养,更是一种文明的表现和社会的责任。
它不仅能够提升个人的修养和素质,更能够促进社会的和谐和稳定。
在今后的生活中,我会更加注重自身的修养和品质,更加尊重他人,更加关爱社会。
我相信,只有通过不断地修炼和追求,才能够真正地体会到教养的魅力和力量。
获得教养的途径教案

《获得教养的途径》教案7【教学目标】1、知识与能力:培养学生筛选信息,抓住中心观点的能力。
2、过程与方法:学生自我提问,通过文本的解读,自我解答,提高问题探讨的能力。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培养学生如何来正确对待书籍的态度。
【学情分析】通过一个月的高中语文学习,学生对于阅读已经有了一定的兴趣,现在很大的一个问题是学生不知道该去读一些什么书该怎么来读?黑塞的这篇《获得教养的途径》从教养入手,耐心的教导学生读书的意义,如何来读,对于高一的学生有一定的指导意义。
【教学重难点】1、教学重点:了解黑塞对于教养和阅读的主要观点和方法。
2、教学难点:激发学生对于经典的精读深读新读的兴趣。
【教学方法】本单元的教学,重点应该突出问题探讨的一种教学方法,对于这篇文章,由于它有较强的说理和逻辑性,因此,较适合采用这种教学方法,让学生和文本展开直接的对话和问答。
【教学媒体】多媒体教学【教学过程】一、新课导入PPT展示清华学子刘海洋浓硫酸伤害公园黑熊的新闻;同时展示海子的诗《答复》中的一句诗:当我痛苦的站在你面前,你不能说我一无所有,你不能说我两手空空。
提问为什么一个有着大好前途的年轻人会做出如此不堪的行为,为什么一位穷困潦倒的诗人却说自己并非一无所有?归根结底,是一个人精神上的贫困和富足。
那么这种精神上的富足从何而来?带着这个问题我们进入今天的课文的学习,看看在学完这篇课文后我们有没有新的启发。
二、新课教学1、提问:请同学们设想如果自己是作者或者是考生,拿到这样的作文题目,你会从哪几个角度去行文?1、什么是教养?2、获得教养有哪些途径?3、这些途径是如何来提高人的教养的?……2、老师范读1、2段,学生思考以上自己提出的问题。
黑塞在写这片文章的时候也象大家一样想到了这些问题,并且他在文章的开头就重点说明了这些问题,下面老师读一下文章的12段,同学们自己思考以上问题。
注意筛选和提炼文章所给出的信息。
(1)、什么是教养:精神和心灵的完善的追求;自我意识的增强和扩展。
父母正确的教养方式和方法

父母正确的教养方式和方法人们一般都会赞同,在智力、感情、社会活动和在幼儿园中表现出色的婴儿,在部分来自父母比较关注孩子发展的家庭。
他们的经验是什么?采用怎样的教养方法才有利于婴儿更好地发展呢?下面是店铺给大家搜集整理的父母正确的教养方式和方法文章内容。
希望可以帮助到大家!父母正确的教养方式和方法许多年轻的父母认为,婴儿还大小,不存在与他们沟通的问题。
这种观点是不对的。
事实上亲子之间的交往与沟通从婴儿很小的时候就开始了。
而且,不管父母意识到与否,亲子之间的交往与沟通都是存在着的,问题在于交往与沟通的质量如何。
美国一项追踪研究发现,婴儿成年以后所取得的成就与吃母乳的时间长短,睡眠多少以及其他具体的抚养方式相关很低。
影响孩子以后成就最重要的早期因素是他们的父母是否真心地钟爱他们;在他们的生活早期是否生活在亲子间共融的感情环境中;父母是否始终与孩子处于在感情上互相沟通、互相理解、互相以良好沟通方式来表达、传递感情;以及分享欢乐与痛苦,分担忧愁与困难等方面。
结果表明,从小与父母感情沟通的孩子长大后,最能关心他人,体谅、容忍他人,勇于接受任务和勇于助人,而在感情和社会性发展上最不成熟的成年人,往往来自不关于表达感情,还能互相融洽理解,没有良沟通方式的家庭。
良好沟通方式对孩子是很重要的。
那么,什么样的沟通方式老师良好的呢?一项研究把父母与孩子沟通的方式分为3种。
同在一件事情上,妈妈让两岁半的儿子去拿一条小凳子坐在她的右侧。
第一种沟通方式的母亲说:“宝贝,那条小凳子很适合你坐,你去把它拿来,放在我这边,好吗?”这种妈妈很明确地向孩子解释任务,明确去做的方法,让孩子自己去完成。
第二种沟通方式的母亲用手指指旁边,说:“你去把凳子拿来,放在这儿。
”这种母亲只给孩子较少并且不十分确切的指示,较少地口语沟通。
第三种沟通方式的母亲说:“把凳子放在这儿。
”这种母亲只给孩子非常少的信息,不解释理由与不说明如何去做。
从孩子解决问题,即拿凳子是否成功地放在指定位置的能力上进行辨别,可以看出,第一种沟通方式的孩子完成得最好,而第三种沟通方式的孩子完成得最差。
做人要有教养演讲稿模板

做人要有教养演讲稿模板尊敬的主持人、评委老师、亲爱的各位观众朋友们:大家好!我非常荣幸站在这里,参与到“做人要有教养”的主题演讲中。
教养是指人们在言辞、行为、待人接物等方面所表现出来的修养和素质。
作为一个社会人,无论走到哪里,都需要有一定的教养,这是我们应当具备的基本素质。
首先,做人要有教养,就需要学会尊重。
尊重他人的权益和思想是我们作为一个有教养的人的基本要求。
我们应该尊重老师的教导、父母的辛劳、同事的劳动成果。
在与他人交往中,要尊重对方的意见和立场,不论是否赞同,都应保持理性的沟通和尊重的态度。
尊重的行为表现不仅体现在言辞上,更需要在行动中贯彻。
其次,做人要有教养,就需要学会互助。
在我们的生活中,往往会遇到各种困难和挑战,这时我们要学会互相帮助。
无论是在学校还是在工作中,团队合作是取得成功的重要因素。
互助不仅能够促进工作效率的提高,还能够增强团队的凝聚力和友谊。
同时,在家庭生活中也需要互相体谅和关心,共同承担家庭的责任和义务。
此外,做人要有教养,还需要学会诚信。
诚信是做人的根本。
无论是在生意上还是在人际交往中,诚信都是保持人际关系长久和谐的关键。
当我们对他人讲诚信,承诺一定要做到;当我们需要他人的信任时,更要保持诚实守信。
诚实的人会得到更多的尊重和信赖,同时也能建立起良好的社会声誉。
最后,做人要有教养,也需要学会自律。
自律是指我们对自己的行为和情绪进行管理和控制。
在工作和学习中,要有自律精神,按时完成任务,不拖延和推卸责任。
同时,在日常生活中也要保持自己的行为规范,不做出违法、违纪或伤害他人的事情。
自律是一个人素质的表现,也是一个人内心强大的体现。
做人要有教养,不仅是一种个人修养,更是社会和谐的基础。
每个人都应当时刻铭记“知人者智,知己者明”的道理,不断提升自己的品德和素质。
只有做到这些,我们才能与他人和谐相处,在人生的道路上取得更好的成绩。
在结束之前,我想引用一句话来总结我的演讲:“教养是一种无声的语言,不用言辞,就能表达出我们作为一个有素养的人的品质。
获得教养的途径

文本12 获得教养的途径【教学目标】1、认知目标通过探讨了解人获取教养的途径,树立正确的学习观。
2、技能目标学习紧扣中心话题,多角度论证,对比说理的写作方法。
3、情感目标阅读经典,继承前人的思想成果,是获得教养的重要途径。
要重视阅读,树立正确的读书观,提高自身修养。
【教学重点】阅读经典对一个人获取教养的意义。
【教学难点】理解文本所表现出来的价值判断和审美取向。
【教学课时】一课时【教学过程】一、导入吾生也有涯而知也无涯,人要想从蒙昧而走向智慧,从自然的人成为社会的人,成为有教养的人,只有读书学习,充分利用前人的知识积累。
人应当具有终身学习的追求。
人类社会的文明进步有赖于人开掘潜能,运用智慧,产生先进的思想,这就需要公民尊重知识,尊重科学,有学习的需求和读书学习的欲望。
怎样才能成为一个有教养的人?获得教养的途径是什么?今天我们大家一起学习瑞士作家赫尔曼?黑塞的《获得教养的途径》,聆听大师的教诲。
二、对“教养”的理解1、问:黑塞认为教养是什么?能从文中找出相关的词句吗?明确:“精神和心灵的完善”。
教养“不追求任何具体的目的”,即“这种或那种能力和本领”,这些只是生存的手段,教养是“为了自我完善”“找到生活的意义”,不带有功利色彩,这是生存的境界。
2、你认为哪些行为是有教养的表现?学生畅所欲言后归纳。
明确:忠诚、勇敢、信任、勤勉、互助、舍己救人、临危不惧、吃苦耐劳、坚贞不屈……充满敬重敬畏敬仰之心。
教养的内涵非常广泛,当然不局限于上面的内容,此外还有:一个有教养的人,当热爱大自然。
一个有教养的人,对历史有恰如其分的了解,知道身而为人,我们走过了怎样曲折的道路。
一个有教养的人,除了眼前的事物和得失以外,他还会不由自主地想到他远大的目标。
一个有教养的人知道害怕。
明了自己的限制,知道世上有一些不可逾越的界限……三、我们为什么要阅读经典1、作者认为获得教养最重要的途径是什么?明确:研读世界文学,也就是阅读经典。
《获得教养的途径》原文

获得教养的途径----[瑞]赫尔曼·黑塞真正的修养不追求任何具体的目的,一如所有为了自我完善而作出的努力,本身便有意义。
对于“教养”也即精神和心灵的完善的追求,并非是向某些狭隘目标的艰难跋涉,而是我们的自我的意识的增强和扩展,使我们的生活更加丰富多彩,享受更多更大的幸福。
因此,真正的修养一如真正的体育,同时既是完成又是激励,随处都可到达终点却从不停歇,永远都在半道上,都与宇宙共振,生存于永恒之中。
它的目的不在于提高这种或那种能力和本领,而在于帮助我们找到生活的意义,正确认识过去,以大无畏的精神迎接未来。
为获得真正的教养可以走不同的道路。
最重要的途径之一,就是研读世界文学,就是逐渐地熟悉、掌握各国的作家和思想家的作品,以及他们在作品中留给我们的思想、经验、象征、幻象和理想的巨大财富。
这条路永无止境,任何人也不可能在什么时候将它走到头;任何人也不可能在什么时候将哪怕仅仅只是一个文化发达的民族的全部文学通通读完并有所了解,更别提整个人类的文学了。
然而,对每一部思想家或作家的杰作的深入理解,却都会使你感到满足和幸福——不是因为获得了僵死的知识,而是有了鲜活的意识和理解。
对于我们来说,问题不在于尽可能地多读和多知道,而在于自由地选择我们个人闲暇时能完全沉溺其中的杰作,领略人类所思、所求的广阔和丰盈,从而在自己与整个人类之间,建立起息息相通的生动联系,使自己的心脏随着人类心脏的跳动而跳动。
这,归根到底是一切生活所赋予的意义,如果活着不仅仅是为了满足那些赤裸裸的需要的话。
读书绝不是要使我们“散心消遣”,而是要使我们集中心智;不是要用虚假的慰藉来麻痹我们,使我们对无意义的人生视而不见,而是正好相反,要帮助我们将自己的人生变得越来越充实、高尚,越来越有意义。
世界文学的辉煌殿堂对每一位有志者都敞开着,谁也不必对它收藏之丰富望洋兴叹,因为问题不在于数量。
有的人一生中只读过十来本书,却仍然不失为真正的读书人。
人教部编版语文九年级上《论教养》

•
6.能够有依据地进行推理与联想,大 胆表达 对日食 现象的 更多看 法。进 而产生 继续研 究关于 日食和 月食更 多现象 的兴趣 。
•
7、月球运行到太阳和地球中间,地球 处于月 影中时 ,因月 球挡住 了太阳 照射到 地球上 的光形 成了日 食。而 月食则 是月球 运行到 地球的 影子中 ,地球 挡住了 太阳射 向月球 的光。
人教部编版语文九年级上《论教养》
人教部编版语文九年级上《论教养》
合作探究
本文作为议论文在论述上的特点。
作者在论述“教养”这一论题中,不是 泛泛而谈,而是从众多的事例的比较分析中 ,自然而然地得出自己的结论。列举的事例 典型、针对性强、富有浓厚的生活气息,亲 切而生动。文章行文方式活泼灵动,思路清 晰,从讨论教养的本身到剖析教养的表现, 贯穿作者对教养的观点:尊重。
议论文
论教养 利哈乔夫
教养,是表现在行为方式中的道德修养 状况,是社会影响、家庭教育、学校教育、 个人修养的结果。中国是文明古国,礼仪之 邦,关于“教养”,中国古时《三字经》就 提到了,指的是人从小就应该习得的一种规 矩,待人接物处事时的一种敬重态度。今天 我们学习利哈乔夫的《论教养》,进一步理 解教养的核心内涵以及学习如何做一个有教 养的人。
合作探究
文章在论述中,由“教养”转向“风度 ”,二者有什么内在联系? 风度优雅是有教养的具体表现,也可
以说是有教养的最高境界;风度优雅必须 以有教养作为基础和前提。
人教部编版语文九年级上《论教养》
人教部编版语文九年级上《论教养》
合作探究
第18段有什么作用? 总结全文,照应开头,强调以尊重
的态度对待别人,再加上随机应变的智 慧就会具有优雅的风度,给人以启迪。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我们的“教养”从何而来
这几天,两则与考生有关、与高考“无关”的新闻,激起人们心底的波澜:
一是高考前20分钟,在四川宜宾一中考点,一女生因痛经在考场内昏迷,同一考场的黄子恒发现后,立即抱起这名同学往校外跑,找到警察将女生送医。
一是江苏宿迁高三女孩陈瑾,在目睹妈妈闯红灯并对交警出言过激后,给交警写了一封致歉信。
高考结束后,当地交警特意登门看望了这位女孩。
“中国好考生”、“提前的满分作文”、“向致歉女孩致敬”……在今天,这样的故事之所以感人,不仅因为它隐含着“小孩可以成为大人老师”的逻辑,还在于新闻的主角是争分夺秒、心无旁骛的高考生。
在人的一生中,改变命运的高考也许只有一次。
倘若沿着“有用没用”的功利思路,秉持“成大事者不拘小节”的成功哲学,两位考生的选择,也许显得“涉世未深”。
但恰恰是关键时刻的这些举动,带给人们意料之外的感动,同时告诉我们,成才之外,还有成人;成功之外,还有教养。
太多时候,我们过于痴迷“成功”了。
如今市面上,有关成功学的书籍可谓汗牛充栋,然而对于成功的定义,却往往千篇一律,不是财气袭人,便是高人一等。
反过来,在赢者通吃的逻辑下,成功又仿佛可以为一切价值正名:电影里,创业成功了,一切不合理的情节,顿时顺理成章;生活中,成名成家了,许多修养缺陷变得无足轻重,甚至还闪耀起了“个性”、“品位”的光芒。
然而,事实果真如此么?
几年前,一位市长在大学演讲中曾说,“不少中国人受到过教育,但没有教养……有教养比拿到文凭更重要”。
话虽刺耳,却非无中生有:我们有多少人,一定要有人干涉才会自觉排队;有多少人,在公交地铁上撞了别人连句“对不起”都不会说;有多少人,闯了红灯还振振有词“要你管我”……更重要的是,有多少人意识到了隐含在这些“小事”中的意义和价值?
今天,物质生活日渐丰裕的中国人,正面临“有了钱又怎样”这样一个问题。
比如,当我们拥有了智能手机以后,是否能优雅地使用它,而不用它偷拍乱拍、惊扰他人?当我们以车代步后,是否会文明地驾驶它,而非无视规则、横冲直撞?当我们出国旅游时,是否会注意形象,而不是随心所欲、大声喧哗?这些问题看似简单,却反映着一个人的文明素养,也检验着一个国家的内在品质。
在这个意义上,做一个有教养的中国人,比做一个有钱的中国人更为重要。
有了教养,学生即便不能成为国之栋梁,至少也能心地善良;有了教养,无论成功与否,国民都会有“谦虚而不自卑,自信而不傲慢”的气度;有了教养,国家自能保持一分优雅从容,成为一个被人欢迎、受人尊敬的大国。
中国人向来不乏学习的能力。
每年高考后,都会涌现一股“状元热”。
许多学校和机构都邀请“高考状元”分享学习心得、成才经验。
其实,不管成绩如何,黄子恒、陈瑾这两位考生同样值得邀请,讲讲什么是勇敢、什么是尊重、什么是一个人的基本素养。
或许,听课的还应该包括许多大人和成功人士。
一个现代公民,首先要培养一种心智健全的完整人格;一个“礼仪之邦”,尤其应该懂得“教养”之于现代中国的意义。
(来源:人民网)。